总量控制前提下排污权初始分配博弈分析
2015-12-30张为程王庚哲王宪恩段海燕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130012
■ 张为程 王庚哲 李 薇 王宪恩 段海燕 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长春 130012)
2014年修订并于2015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区域内排污单位以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排污权交易是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的一种有效经济手段,能够以较低的污染减排成本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
排污权交易是在满足环境要求的条件下,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是要存在明晰的产权,而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则是由排污权初始分配完成的。初始分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交易能否持续。从这个意义上看,排污权的初始分配要比市场交易更重要、更关键,合理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是影响排污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因素,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总量和活跃程度(Woerdman,2000)。
基于此,本文在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从公平的视角建立初始排污权分配利益双方的博弈模型,分析讨论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研究初始排污权公平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实现初始排污权公平分配的对策建议。
博弈模型的建立
(一)研究假设
假设博弈中的参加者:政府、企业,分别用下标1、2表示,并且假设各方参与者均为理性人。政府的理性人假设:政府以初始排污权公平分配为目标,从保证公平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种因素,理性的分配初始排污权,实现初始排污权的公平合理分配。企业的理性人假设: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期望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且企业总是期望获得更多的排污权进行生产。但企业同样需要政府的认可,以便于获得更多优惠政策。
(二)政府的成本、收益和策略空间
政府的策略空间为{公平分配,不公平分配},假设政府公平分配的概率为p(0≤p≤1)则不公平分配的概率为(1-p)。政府公平分配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数据信息系统,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排污指标核算方法,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数据核算、核定及核准,成本较高;若政府只考虑现实可操作性,并想尽快将总量指标分配下去,则可能采用相对不公平的分配模式,如等比例分配等,此时成本较低;同时,若企业对初始排污权分配结果不满意并进行复议时,要进行合理处理。
所以,初始排污权分配中,政府的公平分配时的成本主要为:企业数据信息系统完善(原材料、生产工艺、治污设施等)C1,初始排污权核定成本C2,企业进行行政复议时政府消耗的时间等成本C4;若政府只考虑可操作性,采用历史排放量或等比例分配等方法时,其公平性相对较低,此时的分配成本主要为初始排污权核定成本C2,按历史排放量或等比例分配调查信息成本C3;企业进行行政复议时企业消耗的时间等成本C4(C4 政府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初始排污权公平合理分配后,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具体包括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并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成本的收益M,排污权有偿使用费L,企业排污收费所缴纳费用D。企业的净收益用U1表示。 企业的策略空间为{接受,不接受},假设企业接受政府分配结果的概率为K(0≤k≤1),则不接受的概率为(1-k)。 企业的成本主要表现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初始排污权取得、污染物处理及行政复议成本,理论上,企业的成本因政府是否能够进行公平分配而发生变化。具体为,政府公平分配时企业购买排污权的费用Li,缴纳排污费Di,企业在政府污染治理成本S1,政府在不公平分配时治理污染成本S2(本文假定政府初始排污权不同分配模式下的企业污染减排量不同,成本存在差异),以及企业不能接受政府分配结果而进行行政复议的成本F。 企业的收益为获得排污权进行生产,以及在交易市场上买卖的H,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及政策倾向利益N(主要表现为实施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权交易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以及鼓励综合利用方面的奖励等),以及企业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时通过行政复议获得排污权利益T。企业的净收益用U2表示。 综上,总量控制前提下,初始排污权分配博弈分析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初始排污权分配博弈模型 图1 政府净收益树状图 图2 企业净收益树状图 按照上述假设政府和企业都为理性人,在模型中,设政府的混合策略为S1=(p,1-p)企业的混合策略为S2=(k,1-k)。 根据假设,模型中政府的净收益树状图如图1所示,在“政府公平分配且企业接受”的情形下,政府收益为M+L+D-C1-C2;在“政府公平分配且企业不接受”的情形下,政府收益为M+L+D-C1-C2-C4;在“政府不公平分配且企业接受”的情形下,政府收益为L+D-C2-C3-J;在“政府不公平分配且企业不接受”的情形下,政府收益为L+D-C2-C3-J-C5。 模型中政府的净收益为: 按照纳什均衡定义,在给定企业的混合策略S2=(k,1-k)的条件下,求p值使得政府的净收益U1达到最大,因此对(1)关于p求偏导,并令导数为0,得企业接受政府初始排污权分配结果的概率: 根据假设,模型中企业的净收益树状图如图2所示,在“政府公平分配且企业接受”的情形下,企业收益为N+H-Li-Di-S1;在“政府公平分配且企业不接受”的情形下,企业收益为N+H-Li-Di-F-S1;在“政府不公平分配且企业接受”的情形下,企业收益为N+H-Li-Di-S2;在“政府不公平分配且企业不接受”的情形下,企业收益为T+H-Li-Di-F-S2。 模型中企业净收益为: 按照纳什均衡定义,在给定政府的混合策略S1=(p,1-p)下,求k值使U2达到极大,因此对(3)关于k求偏导,得P(T-N)=T-F-N;同样说明在纳什均衡中政府所采取的混合策略S1=(p,1-p)必须使得企业在选择接受和不接受时没有偏向,因此求得政府公平分配的概率: 综上所述,求p和k可知模型的混合策略解为: 将混合策略解带入(1)式和(3)式中 可以求出政府和企业的均衡净收益: 模型中,政府作为理性的主体,在总量控制前提下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不仅要考虑排污权交易的顺利实施,还要考虑制度成本问题。分析显示,政府公平分配需要较大的信息成本,而按照历史排放量或者等比例分配时虽然成本较小,但是由于相对公平性较低,而不利于促进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并提高排污企业后期监管成本。模型混合策略解显示,从政府的均衡净收益来看,政府的明显收益为企业的排污权有偿使用费L以及企业排污收费所缴纳费用D,降低初始排污权分配的成本将有效促进企业收益的增加。 另外,博弈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公平分配的概率主要受企业收益的影响,如公式(4)所示,分析显示,企业复议成本越低,政府公平分配概率越高;企业复议获取的利益越大,政府公平分配概率越高,这说明企业公平意识越强且公平实现成本越低的情况下,企业的监督与复议将有效促进政府公平分配。所以,提供企业公平意识、提高政府复议效率降低企业复议成本,将有效促进政府初始排污权的公平分配。 总量控制制度模式下的排污权交易有偿使用与交易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区域污染减排的降低,在给技术较为先进企业带了发展机遇的同时,增加了落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偿使用排污权),所以,企业获得的初始排污权是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当遭受初始排污权不公平分配时,必定会不接受分配结果并进行行政复议或通过司法手段救济自身权益。博弈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公平分配时,企业会更容易接受分配结果,此时企业可以通过排污权交易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污染源存在治理成本差异的情况下,治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采取措施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剩余的排污权可以出售给那些环境治理成本较高的企业,市场交易使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企业流向治理成本高的污染者,从而实现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最优化。 从企业的均衡净收益分析,企业的明显收益为排污权市场为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过程中政府补贴,博弈分析结果显示,排污权交易过程中,政府财政补贴力度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收益,政府补贴收益(N)越大,企业净收益U2就越大。另外,企业接受政府分配结果的概率主要由政府公平分配的成本收益决定的,当政府公平分配的收益增加时,政府倾向于公平分配,企业接受分配的概率就增加;当C5-C4减小时,政府行政复议效率增加、行政复议成本降低时,可以增加企业接受分配结果的概率,有效推进排污权交易进程。 综上所述,初始排污权分配过程中的政府和企业作为利益双方,其决策行为的选择主要受其决策成本和收益决定的,博弈双方决策行为互相影响。博弈分析结果显示,完善企业信息系统、降低政府公平分配成本、完善政府财政奖励补贴制度以及提高政府行政复议效率等是实现排污权公平分配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排污权交易顺利进行、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1.刘君华.排污权交易的初始分配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 2.宋晓丹,温尚杰.排污权交易初始分配中的权利配置与救济[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4) 3.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6 4.李寿德,仇胜平.排污权交易思想及其初始分配与定价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 5.林云华.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定价机制及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管理,2009(2) 6.宋春花.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三)企业的成本、收益和策略空间
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解
(一)政府的净收益
(二)企业的净收益
(三)模型的混合策略解
分析与讨论
(一)政府
(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