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进入的博弈与冲突分析
2015-12-30孙秀梅副教授通讯作者孙宝连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 张 慧 孙秀梅 副教授 通讯作者 孙宝连(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市场进入”是产业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其思路是设想市场上有一个处于优势地位的垄断企业,称其为“在位者”,此时,有另一个企业虎视眈眈,意图进入该市场分一杯羹,称其为“进入者”。在位者若想保持自己的垄断优势,定然会想办法对进入者进行阻挠。
传统的博弈分析
传统的对“市场进入”的解决方案是进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至于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的决策有先后之分,并且后决策者知道先决策者的策略。首先画出博弈树,见图1。
在此博弈树中,Ⅰ表示进入者,Ⅱ表示在位者,括号中的前后两个数字分别表示进入者和在位者的收益。显然,只有在进入者做出或进入或不进入的策略之后,在位者才能做出对应的策略。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厂商Ⅱ已经抢先占领优势,而厂商Ⅰ一旦进入市场,就会分掉在位者厂商Ⅱ的一部分利润甚至更多,因此,先占领市场的厂商Ⅱ就极有可能通过采用降价的手段来打击进入者,并且一旦厂商Ⅱ坚决打击排挤的话,进入者厂商Ⅰ不但无法盈利,甚至很有可能亏损。那么,厂商Ⅰ到底要不要进入这个市场?在位者厂商Ⅱ是否真的会坚持打击排挤它?此时,进入者厂商Ⅰ和在位者厂商Ⅱ就构成了市场进入博弈。
在图1中,进入者厂商Ⅰ可以选择行动进入(E)和不进入(O),在位者厂商Ⅱ可以选择行动低价打击(L)和高价不打击(H)。假如在位者威胁说,如果进入者选择进入市场,他将选择低价打击,那么这一威胁是否可信呢?如果在位者通过某种承诺行动使得自己的“低价打击”威胁变得可置信,那么进入者就不敢进入,那么博弈的结果就是在位者获得3000的垄断利润,而不是500的寡头利润(翁丽君,2008)。
具体的承诺行动可能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简单办法是,在位者选择与第三者打赌:如果进入者进入市场后,他不选择低价打击的话,就要付给第三者1000。这样的话,如果在进入者选择进入的策略后,在位者若不采取低价打击,那么在位者得到的有500的寡头利润,去掉与第三者的赌注1000,其最终的净收益为-500,而如果选择低价打击,就将获得3000的垄断利润。因此,通过打赌设置可置信的威胁,可以阻止进入者的进入,最终在位者无需支付赌注就可以得到垄断利润。
一般情况下,承诺行动所耗费的成本越高,那么威胁的可置信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由于后动者考虑了先动者的选择对其战略选择的影响,那么在位者就可以通过采取可置信的承诺威胁进入者的进入。
冲突分析
冲突分析的思想就是通过不断地调整冲突各方的策略以寻求冲突问题的动态平衡(即稳定解)。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寻求问题的满意解的方法。由此可见,市场进入的博弈中,在位者和进入者的冲突也可以利用冲突分析的思想,从而找到最后的满意解。
进行冲突分析时,首先要将冲突现象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剥离出来,从而建立冲突分析的模型;其次是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是对结果进行分析评论,以期达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从而使决策流程得到优化的目的。
(一)建立冲突分析的模型
建立冲突分析模型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时间点(time),冲突开始发生的时刻,也是从整个冲突中得到信息的终点;局中人(player),参与冲突的个人或集团,即利益主体,要求他们必须是理智的,必须具有独立的决策权;选择或行动方案(option),在冲突态势下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面对每一个行动,局中人只能做出或采取或不采取的决策。对于每个局中人而言,其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组合称为该局中人的一个策略(王晓明等,2002);结局(outcome),在冲突中,每一个局中人都会最终选定一个策略,每一个局中人的策略组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状态就是一个基本结局。全体局中人的全部策略的集合(笛卡尔乘积)就是基本结局集合。为了分析的方便,常采用二进制0(不采取)、1(采取)来描述行动,全部的结局就可以用二进制数来描述。其中,二进制转化成十进制时所用的转换公式为
可行结局(possible outcome),局中人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和价值观等,剔除了从逻辑上或偏好选择看来不可行的结局,由此而得到的就是可行结局集;优先序(preference vector),可行结局往往有多个,为了更好地做出选择,各个局中人会按照自己的目标要求进行判断,从而对可行结局进行排序,就得到了各自的偏好向量。
图1 市场进入博弈树
表1 市场进入的冲突各方的结局
表2 市场进入的冲突各方的可行结局
表3 市场进入的冲突各方的优先序
表4 市场进入的冲突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至此,就可以通过建立市场进入的冲突模型对冲突现象做出判断分析了。
在市场进入的过程中,局中人有两个,分别是在位者和进入者。进入者的行动选择有两个,分别是进入市场和不进入市场,而在位者的选择也有两个,分别是低价打击和持续高价不打击。
在冲突中,每个局中人都可以根据别的局中人的策略而选择自己的对策,当每一个居中人都选定了一个方案之后,所形成的组合就称为一个结局。理论上,这个冲突可能有8个结局,为方便表示,进入者选择进入或不进入在同一行里进行表示,见表1。但实际上,无论是在位者还是进入者,同时选择两个行动方案都是不允许的,因此,经过对局势进行简化后,可以获得这个冲突问题的6个可行结局,见表2。
接下来是分别按照各个局中人各自的偏好和利益原则对可行结局进行排序,在这个过程中用十进制数表示结局,其中最左边的是最优先者,最右边的是最不优先者,由此就得到了冲突各方的优先序(赵斯彤,2011)。具体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
(二)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可以使得全局稳定的结局(刘立国,2005)。而结局的分类主要有:
1.单方面改进(Unilateral Improvement,UI)。在冲突态势下,各个局中人总是想方设法使结局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局中人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的策略,他们是无法左右其他局中人的策略的(商如斌等,2005),这种改进被称作单方面改进,记作UI。对于每一个结局,局中人面临的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结局是可以改进的,另一种结局是不能改进的。这里,可以改进的结局称为不稳定结局,不能改进的结局称为稳定结局。
2.合理性稳定(Rational Stable)。对一个局中人而言,考虑到某一结局时,合理性稳定就是指该结局不存在单方面改进的可能性,即无UI。换句话说,如果对方不改变策略,那么现有的结局对该局中人就是最优的,也就是说局中人无法通过改变自身的策略而使得结局对自身更有利。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通常给这样的结局标上记号r(徐先东,2007)。
3.连续惩罚性稳定(Sequentially Sanctioned Stable)。对于局中人所考虑的某一个结局q来说,有时可能存在若干个单方面的改进,若该局中人选择进行单方面改进,但是改进后的另一个结局q’后存在UI,而第二个局中人也选择进行单方面改进,最终的结局q''对第一个局中人来说比原先的结局q更坏,或最多和原来的结局相同,则称这种情况是对第一个局中人单方面改进的一个连续性惩罚。假如某一个局中人的结局q存在多个单方面改进,而所有UI结局都存在连续性惩罚,则称结局q对该局中人是连续处罚性稳定结局,记作s。
4.非稳定(Unstable)。对于局中人的结局q,如果至少存在一个结局是可以单方面改进的,而且不会受到连续性惩罚,则称该结局q为不稳定结局,简记为u(商如斌等,2005)。对于多个局中人的共同不稳定结局,那么就有可能是某个局中人的同时惩罚性稳定结局(商如斌等,2005)。
5.同时惩罚性稳定(Simultaneously Sanctioned Stable)。对一个结局q来说,如果两个局中人都是非稳定的,那么他们都要进行单方面的改进,在双方都采取行动之后造成的结局q’,如果对双方之一或双方都要比原来的结局q更劣,或至少和原来的结局相同,则称结局q’有同时性惩罚。如果对两个局中人来说,他们各自所有的UI结局组合都存在同时性惩罚,则称结局 q对局中人双方是同时惩罚性稳定结局,记为U。检验同时惩罚性稳定用的公式为:
其中,a是第一个局中人单方面改进后的结局,b是第二个局中人单方面改进后的结局,显然q就是改进前的结局。
6.全局稳定(Equilibrium)。对于所有的局中人来说,如果某个结局q是合理性稳定,或者是连续惩罚性稳定,或者是同时惩罚性稳定,则称结局q为全局稳定结局,简记为E。
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步骤为:第一,逐个仔细分析各个局中人的偏好序,然后在其结局下方标出可进行单方面改进的结局,当存在多个单方面改进结局时,就按从优至劣的原则依次排序;第二,找出剩余结局中的合理稳定性结局,标上r;第三,在所有标注出的单方面改进结局中,再次检查是否为连续惩罚性稳定s,若是,标上s,若不是,则标上u;第四,在所有标为u的结局中,再次检查是否为连续惩罚性稳定U,若是,在上方标注为U,若不是,则仍为u;第五,找出全局稳定结局,在其上方标注为E。毫无疑问,冲突分析问题中一定会存在至少一个全局稳定结局,即E。根据上述的稳定性分析步骤,可得市场进入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如表4。
(三)结果的评价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冲突分析模型下的市场进入,通过稳定性分析可知整体的平衡方案是结局(2),即进入者选择不进入市场,在位者选择高价垄断市场。
当然,实际中的市场进入问题会比本文所讨论的冲突情况更复杂,可能还会有更多复杂的冲突局势,但本研究至少证明,通过冲突分析得到的市场进入的结果和经典的市场进入案例的博弈结果相吻合,说明建立冲突分析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市场进入的结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面临冲突时的最终结果。
1.翁丽君.“市场进入阻挠”的博弈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7)
2.王晓明,王浣尘,陈明义.社会系统中的冲突问题和分析方法研究[J].软科学,2002(2)
3.赵斯彤.雷曼兄弟破产问题的冲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1(47)
4.刘立国.政府内部行政沟通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
5.商如斌,刘立国.冲突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5(1)
6.徐先东,朱雪忠.知识产权专有性与科学数据共享性的冲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