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通经济学传统研究方法困境看中间组织理论的创新贡献
2015-12-30魏迎霞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 魏迎霞(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 )
学术界对流通经济问题的争论与共识
(一)流通效率
从萨缪尔森对于经济效率的定义来看,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即为经济效率,而流通效率相对经济效率而言,在经济环节数量和判别方面具有更广的外延特征。流通活动自身的链条式组织模式囊括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中间环节,因此单纯的生产效率只是流通效率的构成权重之一,工业经济中的投入产出法不能直接作为衡量流通效率的工具。
无论从财务管理学还是流程控制学角度审视流通效率,环节的冗长和繁杂并不能说明流通效率低下,相反,基于精准控制、职责明确到位的流通控制流程还会是流通效率较高的体现,这就使得国内外学者对于流通效率的定义与解释出现了分歧,从效率角度对于流通经济问题进行解释的指向十分庞杂。如美国学者阿鲁伊(2003)曾提出基于终端消费者满意度间接判定流通效率的研究思路;谢菲尔德(1963)提出流通增值率即为流通效率,即流通效率=流通价值/流通成本;我国学者李辉华(2001)提出将单位时间、流通价值/流通费用的联合变化作为衡量流通效率的办法;吴隽文(1990)认为交易费用的绝对降低值即为流通效率的绝对提升值。
国内外学术界最终只是从广义流通效率的解释方面取得一致,即:流通效率是复合概念,考察视角要多层次;流通效率的量化研究宜分解而不宜综合;流通效率要有产业、行业与企业之分。
(二)流通指标
事实上,从单一角度研究流通问题的方法在实践应用中会难以适应流通经济问题的广阔外延,而更早期以经济学家弗雷德为代表的“微观-宏观”综合分析法更是将产业经济问题研究体系推向宽泛,因此,基于计量经济学的流通统计指标分解愈发受到相关学者关注。
我国产业经济学者李骏阳(2009)认为“建立流通经济研究框架,在确定流通指标时要关注周转率、规模以及效益”,通过以此量化分析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流通指标的变动,他发现我国流通产业总量增长速度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洪涛(2012)认为,对于流通经济问题的研究,在建立量化指标时,不妨舍弃过多的微观层面财务指标,而将关注点放在市场、企业、资本以及人员的中观层面。但至今流通经济学界在量化研究指标的建立方面未能形成具有公信力的、较为一致的意见。
(三)流通产业
国内经济学界以产业视角研究流通经济问题兴起于本世纪初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得益于商品贸易的大发展和信息经济的井喷式跃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也同步提升。
晏维龙(2004)认为,我国当前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之一就是有限的流通产业整体实力不足以支撑关联产业升级发展;俞彤辉(2013)认为,我国流通产业起源于储运、库存、采购以及销售等多个细分行业,人为割裂程度严重,不同行业难以衔接,因此,与其说研究流通产业经济问题,不如直接观察流通企业更有局部说服力和公信力,也更有微观经济层次的研究意义。可见,与流通指标类似,学术界对于流通经济活动的产业定义与研究态度莫衷一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本文下面即将说明的问题以及传统流通经济学研究方法在新形势下困境重重。
流通经济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以及不足
表1为传统流通经济学研究方法核心内容与存在的缺陷。
(一)流通渠道
从流通渠道角度研究流通经济问题倾向于关注产业链的横向结构,美国流通经济学家巴克林(1992)创立的流通渠道理论开辟了依据流通渠道长度和环节数量来统计分析流通效率的先河,并逐渐得到流通学术研究界的广泛应用。在其著作《流通渠道结构论:商品流通研究系列》中,巴克林提出了衡量流通效率的“W/R”系数,其中W和R分别为批发销售额和零售额,W/R越大,说明批发环节在流通渠道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越高,流通商品的集散度越低,流通效率也就越低。然而,流通渠道研究方法也面临指标单一、以偏概全的不足,例如流通环节的多少会根据行业属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造成W/R值分布范围较大,无法统一界定流通效率的优异点,而流通环节较多可能是分工精细化的表现,分工的精细有利于提升流通效率。
(二)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理论倾向于从流通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主体关系以及外部性等微观和中观视角来研究流通经济行业,美国学者布兰德(1969)将市场势力定义为经济主体依靠自己的活动来影响或决定相关主体的能力或实力,具体到流通经济产业,市场势力差异既是流通经济参与者的矛盾根源,又是维护各参与者共同完成流通活动的纽带。
表1 传统流通经济学研究方法核心内容与存在的缺陷
图1 中间组织在流通经济活动中的优势
图2 中间组织理论的流通经济分析模型
从整体流通经济活动来看,市场势力差异过大的客观存在不利于提升流通经济参与者的整体福利,这种由市场势力差异引发效率流失和社会福利损失的行为逐渐成为流通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市场势力研究方法对于解释流通经济活动的缺陷在于现实市场形态与市场势力理论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冲突,在流通行业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色彩浓厚的现实背景下,追逐社会福利的无损进步本身就过于偏向理想化。
(三)纵向约束
纵向约束研究方法是对于布兰德市场势力理论的延伸,其进一步指出流通经济活动参与者通过协商交易价格、数量、交易条款等可以提升产业链整体利润、促进渠道利润分配,进而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基于财务和管理学的相关量化研究。然而,正如本文在阐述学术界对于流通指标的分歧和争议时所言,具有公信力的、能比较全面反映流通经济活动的客观指标体系纷繁复杂,流通指标量化研究本身就面临着研究精度和内容涵盖范围此消彼涨的两难问题,并且,作为市场势力理论的延伸,前者具有的缺陷也被动得以保留。
(四)制度创新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审视流通经济问题着重于对流通、流通产业组织进行定性考察,并依据经典理论和产业现状进行自上而下的问题排查。如哈耶克(1979)指出制度创新能自发形成并逼迫效率提升,韦伯(2007)和诺斯(1999)则认为习惯和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创新的阻挠会降低经济效率,那么以这些经典理论考察流通经济活动就有助于理解现有的流通经济组织模式为什么“非最优”,学者们不免猜测我国流通效率的低下是否因习惯和非正式制度的阻挠而引起,而流通经济问题研究仅停留在猜测层次显然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推测结论也不具备说服力。
(五)契约完备
以契约完备性考察流通经济问题是交易费用学派立足微观视角的经济研究方法,切入点往往是从流通企业层面探寻流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点对点”解决问题,其中格罗兹曼和哈特(1986)的产权配置模型应用最为广泛。这种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存在的缺陷是无法从宏观层面对流通经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且假设微观层面的流通经济问题可以由企业自发解决,过于依赖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单位被赋予与自身职责、能力不符的非生产性经济任务,显然不利于外部流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对流通经济产业进行战略定位。
中间组织理论对流通经济研究的创新
(一)思想来源与主要内容
与契约完备理论同源,中间组织理论研究方法的思想来源是科斯(1937)和威廉姆森(1975)创立的第一代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企业组织替代市场机制。第一代交易费用理论中的“企业”多指生产制造型企业,尚未涉及到流通经济组织。然而,批发、零售、物流、仓储等流通企业的出现愈发显示出节约制造型企业交易成本的作用,流通企业实际上自发建立了“流通市场”,第一代交易费用理论对于流通企业和流通市场有意无意的忽略催生了第二代交易费用理论的诞生,即中间组织理论(史普博,1996)。
较之第一代交易费用理论,中间组织理论明确了流通企业与流通功能在承接生产制造企业与最终消费者联系的重要作用,流通对于促进市场出清不可或缺,这样就结束了第一代交易费用理论打开生产制造型企业黑匣子而关闭流通企业黑匣子的尴尬状态。中间组织理论创始人史普博(1999)又将其理论进行了总结,列举了流通中间组织相对于生产制造企业直接交换的优势,如图1所示。
(二)基本模型与创新视角
在简单经济体系中,假设生产商的产品供应成本为C,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保留价格为V,脱离流通商的直接交易成本为T,则交换得以进行的条件是:V-C-T>0;流通商作为中间组织出现后,专业优势使得交易成本由T降低至K,即T>K,因此V-C-T<V-C-K,中间组的出现使得交易效率和社会福利均得到提升。
如图2所示,中间组织理论在应用于流通经济问题时,其分析切入点是流通商定价。在图2中,S(W)为生产型企业的产品供给函数,D(P)为消费者需求函数,均衡状态为(P*,Q*),生产型企业的利润变动范围为[P2,P1]。在流通企业的服务要价K<直接交易成本T时,流通企业具有自主定价权,此时的流通市场结构若为垄断,则垄断流通企业的最大增值效益为T-K,T-K≤P1-P2;在流通市场由垄断向竞争转移的过程中,T-K增值效益逐渐被摊薄,最终单个流通企业的利润回归为K,T-K转化为社会福利的增进。
通过观察中间组织理论的流通经济分析模型,实际上也就得到了该理论对于解释流通经济问题的创新优势,即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流通渠道、市场势力、纵向约束、制度创新以及契约完备研究方法的缺陷,体现在分析模型解释了流通微观组织出现的原因,流通市场由垄断向竞争的转变描绘了流通产业组织模式和结构的基本演变特征,并间接描述了以加强产业集中度为主要手段的解决流通低效率的途径,最重要的是,中间组织理论基本分析框架具有宏观与微观的普遍适用特征,政策制定者可以基于调整市场结构、扶持专业流通企业和拟合流通利润在生产型企业产品增值中的比重等手段来制定流通产业经济政策,实现从经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升华,这也是与其他相关局限性较强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差异所在。
1.李琳.科特勒全面营销观念解析[J].企业研究,2010(12)
2.陶君成.我国物流发展的业态结构及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3(9)
3.王之泰.中国物流业创新的一些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3(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课题组.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