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真的需要课课都安排吗
2015-12-30宋文钦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518055
宋文钦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518055)
各抒己见:点击本刊文章 议论课改热点
“课课练”真的需要课课都安排吗
宋文钦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518055)
当前,由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课课练”又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各种声音都在强调“课课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体育课中“课课练”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课课练”的核心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甚至,有的地区在进行优质课评比时,把是否安排了“课课练”作为评优的必备条件,没有安排“课课练”的课评优一票否决。
“课课练”是在80年代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被提出来的,其具体表述是“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于是“课课练”在中国学校体育界迅速获得广泛关注,被异常重视。教学实践中对“课课练”教材的选用、组织教法都有广泛的研究,对定义的内涵与外延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果丰富。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对于什么是“课课练”学校体育界形成了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整理认为,所谓“课课练”就是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每一节体育课中专门安排8~10分钟的时间采用简单易行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是课的组成部分之一。该定义充分说明了“课课练”的目的、途径、内容和形式。
提倡“课课练”必须课课安排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三个:
一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体育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课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是体育课功能就是增强体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课程功能回归的具体表现。
三是“课课练”是矫正新课程关注兴趣致使学生体能下降的具体措施。然而,“课课练”的作用真的到了每节课都必须安排的地步了吗?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一、“课课练”三问
1.“课课练”真的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有效手段吗?
“课课练”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体育自然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体育课中“课课练”就再次成为关注的重点。但是,“课课练”真的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吗?
笔者认为“课课练”效果十分有限。我们知道,体质的改变需要量的积累,运动负荷(主要是指生理负荷)的持续刺激,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刺激量就是指练习的量,包括练习的时间、练习次数、总距离、负重总量等。有效的刺激要遵循超量恢复的规律,刺激时间间隔要适中,刺激时间的间隔太长,没有产生超量恢复,机能能力将会依然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在中学每周2~3次的体育课中,每次安排8~10分钟的“课课练”,除去教学组织时间,学生真正有效练习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一周由此获得的练习时间不到20分钟,在一周7天的时间中仅增加20分钟的练习时间,对人体的刺激量是远远不够的,且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对提高机能能力的效果大打折扣,由此,“课课练”对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问题作用十分有限。
2.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知道,教材选取的依据应该是教学目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立了目标统领教材的课程体系,体育课堂教学教材的选择是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来确定的,笔者认为,每一节课必须安排“课课练”,缺乏依据。新体育课程标准将学习领域拓展到了多个方面,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由此也丰富且多元,既有传统大纲追求的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的目标,也建立了新的目标体系,课堂教学目标当然就不仅仅是身体健康领域的内容。教材的选择也应该紧紧围绕不同类型的目标来进行选择,而不该不问青红皂白硬加上以实现身体健康目标为目的的“课课练”。为达成不同类型教学目标,教材的类型也应有所区别,如果要达成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教材的选择就应该偏重于学生间的交往与互动。要达成运动技能课堂教学目标,就应该偏重于概念讲解、渐进练习。要达成身体健康的课堂教学目标就应注重学生的身体练习,关注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任何生硬、机械安排的教学内容都不符合教材选择的科学性。
我们知道一节课40分钟左右,除去开始和准备部分10分钟左右和结束放松部分8分钟左右,一节课基本部分的学习时间就只有20分钟左右,如果再硬性安排8~10分钟的与主教材毫不相关的“课课练”,本次课主要内容学习和练习就只有10钟左右,这不利于教学的完整性,碎片化的安排难于技能掌握,重点突破。
3.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运动兴趣之过吗?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该标准指出,“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显然,这里强调学生兴趣,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内驱力,是为更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服务的。个别人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关注运动兴趣是造成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这显然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没有了解运动兴趣、运动参与、体质增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新课程关注运动兴趣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组织、教材处理、教法学法等方面注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更不是根据学生“不感兴趣”放弃教育价值高的学习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体系中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一个核心目标呈现,足以见得新课程对身体健康的重视,重视身体健康当然就不该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由此,从课程理念上并没有否定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新课程推进的初期,由于新课程学习领域目标的拓展,让大家把更多关注点放在了新的学习领域,如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的学习上来,对身体健康部分关注相对较少,使部分人产生了新课程不再重视身体素质提升的错误认识,将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原因归结到新课程的实施上来,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归因,也曲解了新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价值追求。
二、“课课练”两策略
1.将体育课的“课课练”改为学校体育“天天练”
如前面提到,“课课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而增加学生学校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加大运动负荷才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关键。我们知道,即使是一个完全不懂运动技术的学生,如果让他每天自由游戏活动到足够的量,和他身体健康相关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指标都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想想乡村的儿童,即使在学校没有上过体育课,但每天呼啸山林、嬉戏田野的游戏活动也让他们从小身体健壮,这完全是自然游戏的结果。简单地说,只要有足够的身体运动负荷,身体健康就有了基本的保证。当然,学校体育作为人类的一个教育活动,肯定不会只停留在一种“自然游戏”的状态,他还更应该上升到一种“审美游戏”的状态,因此,理性规则的获得就成为了必然,是否具有理性审美,这也是区分人与动物游戏的一个方面。理性审美的获得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实现,他需要具有先知先念的导师引导,这个主阵地就是体育课堂。课堂中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包括身体健康的知识与方法的获得,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育态度的引导、体育审美的形成、体育精神的确立等等。身体素质的提高应该重点放在学生自由活动中。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启动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要求,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具体要求,组织好包括课间活动及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每天都在保质保量的“练”,这才是解决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理想的有力手段。
笔者认为,即使把课课都安排成身体素质“课课练”的内容,完全不考虑安排其他领域的学习内容,每节课练习密度都在50%以上,中学生有效的练习时间一周都很难达到一小时以上。小学增加到每周4节课,练习时间一周也达不到2小时,指望体育课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效果甚微是显而易见的,何况仅仅增加每周两次8~10分钟的“课课练”呢?
在如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部分欧美发达国家课业负担远远低于我们,每天半天课,其余时间都是学生活动时间,各种俱乐部活动、联赛贯穿整个学年。尽管我国目前难以做到半天上课半天活动,但我们只要坚持落实阳光活动一小时,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也一定会效果显著。
2.把“课课练”变成课课练
健康第一是体育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健康当然包含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少不了身体素质的提高。把“课课练”这种形式变为每节体育课“以练促健康”的意识渗透到教学的每一各环节中去。从教材选取,目标确定,教学组织形式等环节都要贯穿一个主线,这就是“练”。在目标的确立方面要注重追求身体健康的价值;在教材选用方面要挑选具有体育教育价值的内容;在组织教法方面要再次强调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参与到练习中来,提高身体素质;在评价一节课时应该整体把握运动负荷,对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运动强度指数和练习密度指标应作为关注的重点。笔者强调正确定位体育课的功能,不要过于片面强化体育课对提高身体素质的功能,并不是要摒弃体育课对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体育课追求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也是体育课目标的一个部分,但不要每次课都必须在形式上划出固定的时间,固定类型的练习,这样机械理解会窄化体育课的功能,也会让完整的体育教学设计支离破碎,甚至出现为课课练而“课课练”,全然不管主教材的内容、性质,安排内容与课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即使是80年代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也只是要求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而不是每一节课必须要安排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有利于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材搭配得不科学,就会造成许多干扰、影响教学效果。
体育作为一门综合实践类的课程,具有“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学科特点,练习本身就是他的主旋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上体育课就少不了练,体育课本身就是一个课课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课课练”就是一个伪命题。单纯强调一个领域的作用,忽视其他领域的学习,窄化体育课程的功能都是对健康概念的错误理解,对体育课功能的错误定位。让体育课程功能真正回归吧。
广东宋文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