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书法就是奇妙的哲学文章

2015-12-30戴荣里

名家名作 2015年2期
关键词:书家草书书法作品

戴荣里

好的书法就是奇妙的哲学文章

戴荣里

王安石诗《梅花》刘玉岭/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认识刘玉岭老兄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山东日照电厂施工,日照是海滨城市,文化圈子小,闲暇的时候我常去找作家赵德发聊天,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书法家刘玉岭老兄。从当初的一面之交,到后来的你来我往,再到后来的心心相印,刘兄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无论书品还是人品,刘兄是我所见过的书法家中,堪称珍品者。之所以这样说,源于刘兄日渐长进的书法、独到坚守的伦理道德和对朋友的那份真诚操守。

这位出生于1951年的老兄,自幼嗜爱书法,“文革”期间,参与政治运动被捕后,在监狱里度过了六年难忘的时光。对一个囚犯而言,也许就此开始他整个人生的低谷,也许会在意志的消磨中失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但所幸的是,刘玉岭因为在监狱图书馆的生活经历,反而让他打开了另一扇希望之门。有一天,当他看到《大众日报》刊登着评价草圣怀素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怀素的草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价时,他热血奋涌,拿起笔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到“我来了!”,也许正是这种自信与狂野,促成他日后草书的精进。

《玉壶》刘玉岭/作

出狱后的刘玉岭目标十分明确地到北京大学学习书法。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刘玉岭师从李志敏学习书法,从1989年到1992年这段书法研究生班学习期间,他既师从著名书家深入研究,又多方涉猎哲学和国学著作,打下了深厚的美学根基。在北大读书的三年,让这位心底本拥有千山万壑的书法家,更拥有了一种修炼的虔诚。如果说监狱里的六年对刘玉岭而言是浴火重生的过程,在北京大学的三年则为刘玉岭提供了终生修为的导向标。在大师云集的高等学府,刘玉岭藏住心底的萌动,转而潜心向学,他从哲学大家那里参悟到人生的多种境界,他从美学大师那里悟出了世间的各种美质,也从儒学高手那里觉醒到文化的力量。如果说六年的监狱生活打通了刘玉岭通向书法的门扉,那么三年的研究生班的学习则造就了刘玉岭奋笔疾书的品性,打开了他通向草书殿堂的宽阔大道。

此后的刘玉岭除非生病,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法。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每天要精研细读书法文章到深夜,有时彻夜不眠地去攻读书论。他对古往今来的重要书家作品几乎都临摹过。我和他最初接触的几年,总感觉他白天一直在写,晚上打坐、读书。这样的练笔直到如今似乎也没有多少改变。不同以往的是,他现在的书写更加纯熟,或者说在和周围的人笑谈之中就把书法完成了。这种不舍昼夜不断地书写和读书,让他的书法浸染了更多的岁月沉淀和穿越时空的诸多颜色,读来令人震撼不已。

他喜欢每日与各类书籍为伴。除了读书法之书外,玉岭兄广泛涉猎其他各类文化书籍。谈史如数家事,说文随口赋诗。既读国学文章,又读外国文学名著。作为一位作家,在和刘玉岭对话时,他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认知,对当下中国作家的品评,都会让我惊叹不已。他读书热衷于思考极致问题,即使是专家也会被他的独家观点所折服。他曾经计划在今后的某一年找一段时间,专心著述一本文学书,我想他的文学作品一定能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

他喜欢每日琢磨书法。人对某一物事的喜爱能做到多年如一日已经不容易,但玉岭兄对书法的挚爱非一般人所能比。他能在读书中思悟书法,更喜欢在生活中参悟书法。三句话不离书法本行,论时事也爱以书法相比。书法成为他身体里的血液,成为注入他灵魂的诗章。

他喜欢参悟当下的生活。每次与他对谈,你都能从他的语言里撷取到一些新知,他对生活的参悟完全抵达一个作家或者哲学家的境界。他懂得节省自己的思考空间,让书法融入生活,也让生活走进书法。在他的口中所宣泄的哲理故事中,你可以找到他对书法理论的坚守;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思考的底色。

《居之安》刘玉岭/作

他既是一个出世的书家,又是一个入世的平民。和一般的书家不同的是,刘玉岭狂草的孤傲来自于他灵魂的高贵,来自于他对执著信念的坚守。他的作品是无声的语言,更是他灵魂的宣言书。我每次静默地看他的作品,有时就会有莫名的冲撞激荡在心胸,有时会潸然泪下。书法作品会幻化成蒙太奇的他,是他在表演,他在诉说,他在沉默,抑或对未来做一种指认。他的生活习惯随意而自然,初次接触,亦会为他凡俗的生活细节而嬉笑,其实这种带有原生态色彩的淳朴之色,让刘玉岭的作品始终带有自然的底色之美。

《安居图》刘玉岭/作

友谊促成了他的书法事业,事业也开拓着他的思想视野。刘玉岭做人真诚善良,同时又是坚守自己原则的。他曾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别人,当他帮助过的人成为著名书画家的时候,他遇到困难时从不向这些人张口。随着他的书法作品散布各地,知道刘玉岭书法特色高远的人越来越多,索字的人也越来越多。对至亲好友,他以书法相赠,对文朋诗友,他会根据你的特点书以内涵丰富的诗文。我虽然从未主动要过兄长的书法,但兄长多次以重墨真情相赠,每每夜里沉思,感觉兄长做人之厚道、大度。兄长近年来时常走南闯北,国内国外去了很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色滋润着他的笔墨,五湖四海的友谊成就他的为人底色。当书法演绎成友谊的翅膀,友谊则会带着书家的意境飞翔。朋友的意见反馈也成为玉岭兄书法精进的养料。我曾在玉岭兄的好友郭祥君的院子里,看到周围的人与老兄如家人般地互动,那样亲切自然。倘若书法作品错上一字,老兄愤手扯之,绝不会让其存留。

《布袋和尚诗一首》刘玉岭/作手捏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成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他不屑与小人为伍。玉岭兄有委婉善良的个性,却也不乏金刚怒目的一面。记得我俩当初相识,就遇到过官员求字受拒的事。玉岭兄不慕官高位重之人的权势,论书当以平和文弱之人为友。生活中的鼠蛇之辈,见玉岭兄而生畏,惧怕玉岭兄不留情面的批驳;偶有小试牛刀的人物不知深浅,会以多种方式讨好玉岭兄,也会被这位有性格的书家怒斥得体无完肤,灰溜溜而走。这有时会让玉岭兄的众多朋友匪夷所思,不理解这位宽厚的兄长如何有这般性格,认为他怪异。殊不知,玉岭兄这怪异里含有对自己对生存价值的解读。

他乐于与那些读书人为伴,当然这是指那些真正的读书人。对那些伪君子、伪读书者和伪作家,玉岭兄凌厉的语言也如冬天的冰霜一样。我不知道是博学多知造就了老兄俯瞰世间的凌厉,还是草书的狂傲造就了玉岭兄的性格,他的言行之善恶分明,一如他的草书,吐纳自如。

《东临皇城福星高照,西靠青山紫气盘空》刘玉岭/作

他的草书带有多种文化杂糅的特点,源于他对各种文化的日常参悟。刘玉岭兄生于《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故里,自幼对文化有一种深厚的喜爱;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他从小就在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中反思儒家文化;后来对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进行苦心研究。他不是哪一个教派的人,但儒释道文化研究促成了他对人类信仰的认知。在他的书法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深刻解读,他对天地人的一种大彻大悟,他对当下人生活的反思和他对未来时空的一种敬仰。他打破了一种传统的对书法的迷信哲学,创造了独属自己的用笔方式。从他的书法中可以读到日月经天,天地变化,自然之美,阴阳之和;可以读到佛教的经典,也可以领略参禅的美感;在刚与柔、近与远、前与后、高与低、浓与淡等书法对比中,刘玉岭的书法有种穿越时空的壮美,混沌初开的澄明以及对未来生存的一种思索。

我喜欢生活中的他,更喜欢他书法中的另一个自我。因为我从他的书法里找到了我苦苦寻觅的东西。在生活中,玉岭兄始终以一个书法家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一生唯书法至上,不枝不蔓,使得他有真实、独立的品格,用不着做两面人,他自然、率性、真诚地生活在民众之中。对初出茅庐的青年,他是望之弥高的学者;对达官贵人而言,他是桀骜不驯的草书家;对谦谦君子而言,他是可以交心的学者。在他的书法作品里你可以读到对苦难的解读,对虚空的洞明,对历史的凝思,更可以读到善良之伸,创新之变。

《歌舞》刘玉岭/作

刘玉岭说,好的书法就是一篇哲学文章,诚然如是。书法有大美,书法本身就藏有书者的经历。书法之美可以承载一个书家的喜怒哀乐,更可以承载书家的无限想象。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一种历史记忆,更作为一种哲思集成,带给人们永远是梦幻般的思索。对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书法给人的启迪总是具有无限的空间。读刘玉岭的草书作品,我们会忘却他所有的俗世光环,只记住这是位名号为“佛音”书家的告世佛音。

刘玉岭简介:

刘玉岭,1951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字墨禅,号佛音。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世界文艺》艺术总监,《二十一世纪教育论坛》教育督察,北京明星博艺文化创作中心副院长兼艺术总监。

2002年被世界书画艺术家协会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称号,被世界书画家艺术认定委员会定为“一级书法师”;2003年被授予“德艺双馨”全国十杰书法家称号;2006年被中国国学研究会、国学十年个人成就评委会授予“国学十年明珠艺术家”,荣获“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1995年,在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展览中获“银奖”;在中国书法篆刻大奖赛中获《书法》项“金奖”和《毛笔》项“金奖”,并在全国文学艺术创作研讨会中获“特别奖”;1998年在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奖赛中获“金奖”;1999年在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中获《金奖》。其书法作品被载入《中国书画名家大师画典》《世界书画家大辞典》《世界文学艺术家大辞典》《类编国学大系》《当代著名书画家辞典》《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中国国画家》《中国书画撷英集》《中国时代创新先锋人物》《东方书画人物》《墨彩大观》等书目,其篆刻作品刊登于《名印大观》等。

猜你喜欢

书家草书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选登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我行我秀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