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课课炼”和《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
2015-12-30毛振明何可欣李婧祎
毛振明++何可欣++李婧祎
摘 要:“课课练”是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的名词,是指一种“贴”“补”“配”到正常体育教学里的身体练习内容,其“练”,本质上是“炼”。本文从“课课炼”的背景、含义及实施“课课炼”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角度展开阐述,最后对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实施初衷和效果进行了解读。当然,当“课课炼”完成它的使命,就可以回归教学的本质“课课练”了。
关键词:课课练;课课炼;趣味体育;1260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1-0004-03
一、“课课炼”的起落和犹豫?
“课课练”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经过了被推崇、被推广、被质疑、被否定、被消失的一个过程。直至前些年,在“阳光体育运动”被推进以后,“课课练”才重新被提起、重新被重视、重新被研究、重新被开发并被大量实践、被正式出书,“课课练”实在是经历了起起落落的过程。按说,在当前学生体质依然下降、体育课程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效果不佳的大形势下,大力强化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身体锻炼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不知为何,在体育教学理论界中似乎对“课课练”有些犹豫。有些担忧,甚至有些反对(就在前些日子里的高中课标的讨论中就有学者明确地表示反对使用“课课练”的用语,反映出有些学者对“课课练”的看法),这可能就是我们到今天还要对“课课练”进行不断讨论的原因吧?
笔者和笔者的团队一直是“课课练”的重要当事人,更是现在《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研发者和推动者,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此对“课课练”谈谈看法。
二、“课课练”,还是“课课炼”?
学英语要做练习,学语文要做练习,学数学要做练习,学什么都要做练习,从这个角度上讲,学体育也要做练习,况且,不是以“知晓”,而是以“会做”为最终目的的体育学习就更需要练习了。因此体育课提倡的就是体育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那么,在一个教学原则是“精讲多练”的课堂里,自然是“课课练”的课堂了吧?如果我们所说的“课课练”是如此(为巩固所学运动技战术而进行的练习)含义的话,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可以以“应该”结束了,也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因为“课课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课课练”,其实并不是针对所学的技战术的巩固和提高而进行的练习,而是为增强学生素质的体能锻炼,是发展学生走、跑、跳、投、支撑、攀爬、悬垂、负重、搬运、翻滚、爬行、平衡等各种能力的身体锻炼,它与本课所学习的技战术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课课练”是一种“贴”“补”“配”到正常体育教学里的身体练习内容。因此我们所说的“课课练”的“练”,在本质上是“锻炼”的“炼”的含义,是“课课炼”。(当然这是理解,并不是词语是否正确使用的问题,理解正确了,词语是个小问题,但本文以后均采用“课课炼”来表述。)
三、实施“课课炼”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由于“课课炼”是一种“贴”“补”“配”到正常体育教学里的身体锻炼内容,因此它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似乎总是有些“突兀”,甚至有些“干扰”和“节外生枝”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有些学者不太主张推进“课课炼”的主要原因吧。如果说“课课炼”有什么隐患和问题的话,本文觉得以下问题是在设计和实施“课课炼”时要充分予以注意的。
1.要选择好的“课课炼”时机。“课课炼”不能干扰正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不能过于“突兀”地存在于体育课的过程之中。通常“课课炼”是安排在正常的体育教学环节的后面,并尽可能地与体育教学的素质练习相结合。
2.要有合适的“课课炼”负荷。“课课炼”必定会增大本节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因此更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问题和体质状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本着循序渐进和不断增加运动负荷的原则合理安排“课课炼”的练习量,有效地、安全地锻炼学生身体。
3.要妥善处理好与主教材的关系。主教材如果是“学习”的话,那么“课课炼”是“健身”,两者有联系,更有区别,还有相互干扰的地方。因此要妥善处理好“课课炼”与主教材的关系,合理搭配运动的内容,如可进行上下肢的搭配、力量柔韧的搭配、跑与跳的搭配、支撑悬垂的搭配、正反肌肉的搭配、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的搭配(即动力与静力收缩的搭配)等,使得主教材与“课课炼”的内容更加匹配和协调。
4.使用的器材不要过多。为了使“课课炼”更加可行,因此要以简单有效为原则。主教材已经要使用一些器材了,如果“课课炼”再要使用很多的器材,那势必增加体育课的准备难度和管理的难度,所以要尽可能共用主教材的体育器材来进行“课课炼”。
5.要充分照顾下一节课的教学。由于“课课炼”是锻炼,因此活动量会较大,且“课课练”往往在体育课的后半段进行,因此势必对下节课造成影响。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这种影响,但要通过强度密度的合理安排、放松练习的安排、心理情绪的调节等手段尽可能减弱对下节课的干扰。
6.不能增加教学组织难度。“课课炼”追求简单、有效、有趣,不要过于繁缛和啰唆,不要过于注重队形图形等形式,要避免因为组织教学难度的增大而带来的一些危险因素。
7.要均衡地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身体。“课课炼”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各种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而要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协调地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但这个“全面”应该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获得的,而在一段时间里,应强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体质“短板”进行集中锻炼。
8.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身体发展各有差异,学生的体质“短板”各有不同,学生对锻炼强度的耐受力更有差异,因此“课课炼”要根据这些差异来巧妙安排,可通过合理的分组和提出不同要求等做法,使“课课炼”既有基本的统一要求,又能照顾到每个同学的不同个体发展需要。
9.要有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虽然“课课炼”的内容(如本文后面要谈到《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内容)都是具有基本安全性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的身体条件与练习难度之间的不匹配原因、教学管理的不恰当原因、器材使用不当的原因以及纪律问题的原因等,“课课炼”还会存在一些安全的隐患,因此,教师还要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得“课课炼”既有效,又安全、有趣。
10.要加强对学生的品行教育。身体锻炼是一个复杂的行为,它包括了勇敢、顽强、意志、合作、竞争、挑战、友爱、责任等各种行为和品质在其中,“课课炼”既是一个很复杂的课堂环节,更是一个充满教育契机的教育场合。教师要抓住这个有效的教育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素养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以使“课课炼”既“锻炼人”,又能“立德树人”。
四、《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苦心孤诣和初步成果
“课课炼”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十大推进工程”中的重要工程。经过联盟有关团队的三年多努力,《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已经面世,现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册和第二册,并在热销之中。第三、四册也将在明年出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还进行了四次“课课炼”的现场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两次、在沈阳浑南区和杭州拱墅区各举行一次),通过展示活动将“课课炼”的实操化、趣味化、年龄阶段区分化大大推进,现在被实现实操化的“课课炼”练习已达300多个。“课课炼”的展示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今年10月份在北京农学院附小进行的展示之后,众多媒体纷纷报道,其中新华社报道文章《1260种趣味体育背后的苦心孤诣》在新华社客户端被大量点击,至今已达到34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