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硫磺岛之战
2015-12-29
硫磺岛,位于西太平洋的日本火山群岛。“二战”末期,美、日两军在此发生激战。
“木筏上的廉价小屋”
当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重新夺回菲律宾,而不是绕过菲律宾的时候,对日本本土的攻击就势在必行了。美军必须通过两个关口才能到达日本本土,一个是火山群岛中的硫磺岛,另一个是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美军觉得应该把硫磺岛先给攻克下来,这是因为硫磺岛看起来很容易被攻打下来,另外,硫磺岛还对B-29“空中堡垒”轰炸机轰炸东京形成很大的阻碍。
1944年11月24日,从塞班岛起飞的“空中堡垒”第一次对日本首都执行了轰炸任务,但效果令人失望。问题出在马里亚纳群岛和日本本土之间的硫磺岛身上,岛上的雷达在空中堡垒到达东京的2个小时之前就把它的动向报告给了东京方面。在空中堡垒往返于塞班岛和日本本土的航程中,日军的战斗机往往从硫磺岛的空军基地起飞,蜂拥到空中堡垒的四周,对空中堡垒构成威胁。更过分的是,硫磺岛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斗机还经常空袭塞班岛、蒂尼安岛和关岛的美军基地。
1945年2月中旬,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三师、第四师和第五师在海军的护送下朝硫磺岛开了过去。
B-24侦察机来来回回地在硫磺岛的空中飞行了六个多星期,但收集到的情报却非常有限。这座小岛只有4英里长(方圆面积不到8平方英里,1英里=1.6093公里),它的外形像是美国内战时被称为“木筏上的廉价小屋”的原始炮舰。对于硫磺岛来说,木筏指的是岛上北面的那块平地,廉价小屋则是指岛屿南端高度达556英尺(1英尺=0.3048米)的活火山折钵山。岛上的大气中弥漫着黄绿色的硫酸雾,因此岛上总有一股臭鸡蛋味。岛上荒无人烟,到处是火山上滚下的浮石。岛上唯一的登陆地点在折钵山左面的沿海地段。
美军两栖作战专家霍兰德·史密斯警告说:“我们可能会遭遇中太平洋战区开战以来最大的伤亡。”他预测美方可能会损失1.5万战士,但事实证明这个数字比实际的伤亡人数要低了许多。霍兰德要求海军像在关岛时那样对硫磺岛实施为期9天的登陆前轰炸,但海军只进行了3天。他们解释说3天以后他们就要赶到冲绳岛中部去执行轰炸任务。讽刺的是,日军并没有在那里进行守备。海军对硫磺岛射击的炮火比面积15倍于硫磺岛的塞班岛要猛烈得多,但这还远远不够。有经验且数量增多的蛙人也错过了许多硫磺岛的水下障碍物。和冲绳岛南部情况一样,日军在硫磺岛使用的“诱其深入,分而治之”的战术已经日臻完美。
血色登陆战
守军的指挥官栗林忠道被霍兰德·史密斯称为“天皇手下最令人敬畏的将军”。东京方面告诉他别指望什么增援,他回应说自己不需要增援。空袭暴露了美军将要进行的登陆,运兵船使岛上的守军增加到了2.1万人,主要为日本海军陆战队。栗林忠道让手下挖掘山洞,开采岩石,把他们都变成整日不见阳光的鼹鼠。他们建造了750处隐藏枪支的防御工事及许多墙高5英尺的大碉堡。火山的南面密密麻麻地交织着日军的防守阵线。硫磺岛上总共有1.3万码长的隧道(1码=0.91米)和5000个碉堡及山洞的出入口。得知了将要进袭硫磺岛的美军数量以后,栗林忠道开始对未来担心起来。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请做好我不会回来的准备。”
日军想让美军在硫磺岛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攻击日本本土前退缩。他们知道美军只有派步兵上岛才能攻克岛屿,先前美军舰队发射的炮弹和B-24轰炸机为期6周的轰炸根本奈何不了岛上的防卫。但当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蛙人对硫磺岛进行侦察时,日本人把这次侦察错当成了登陆,隐藏在折钵山山洞和折钵山北坡采石场的机枪手齐齐向海滩开火,顷刻间便击沉了12艘美军的小型舰艇,这点损失足以对美军起到警示作用了。
登陆战开打那天,硫磺岛在海水的环绕中显得很安静。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个师负责打前站。第五师沿最短路线跨过海岛,攻取折钵山,第四师则挥师北上。刚一上岸他们就遇上了麻烦,倾斜的海滩和倒流的海水把几百名战士又冲回到了海里,地雷炸飞了登岸的谢尔曼坦克,步兵发现在火山灰铺成的海滩上挖散兵坑简直是不可能的。登陆战士受到了日军重重炮火的袭击,枪林弹雨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黎明时3万名士兵中已经有了2420名死伤者。北边的登陆部队只是建立了长4000码、宽700码的滩头阵地,南线部队突进了还不到1000码。美军的枪支弹药、口粮、饮用水在海滩上扔得到处都是,淤血、断肢和骨头横陈在海岸的四处。美军在硫磺岛上的死伤是开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黑夜降临时,海滩上充斥着一股尸体燃烧的腐臭味。日军很可能利用夜幕降临的时刻进行反攻。
但这样的反攻并没有到来。栗林忠道坚持最初的作战方案,猫在山洞里等待美军的进攻。美军从第二天开始以异常缓慢的步伐沿着海滩向北边开进。连续几周,他们每天只能突进六七十码。令人有点惊异的是,海军陆战队第二十八师在战役开始的第五天就把旗帜立在了折钵山的山顶上,后来印证着这一历史时刻的照片被保留下来,作为太平洋战争的纪念。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大批的敌军正在各自的阵地严阵以待呢。二十八师的士兵们自信他们攻占了三个战略目标中的一个,但他们不知道自己脚下的山坡里还隐藏着成千上万个敌人。美军的另两个目标是攻克岛上的大部分平原地带及占领两个机场之间的高地。在日军被完全消灭以前,在这场名为“炽热岩石”的战役中美军有50%的士兵失去了生命。
来之不易的胜利
血腥而漫长的北进路程正式开始。方圆只有8平方公里的小岛似乎隐藏不了太多的敌人,但当海军医务兵上报的死伤人数以几何倍增长时,美方才渐渐意识到情况的危险性。在马斯登跑道垫运来之前,坦克和卡车根本无法在岛上的浮石上开行。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硫磺岛上的日军挖的洞穴非常深,世界上最厉害的炸药也别想伤他们半点毫毛。”最后这些洞穴都被端掉了,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此过程中死伤的数量要比敌人多得多。作战模式基本是这样的:每天早晨7点40分,美军的机枪手和海军陆战队的炮兵开始进行例行轰炸,8点10分,海军陆战队士兵开始向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坦克紧紧跟随在后面。海上的军舰开到吃水线的地方,对藏在沟壑里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炮击。第一周的会战中军舰上的炮兵发射了3.2万多发炮弹。但最后还是机枪手扔的手榴弹、工程人员做的炸药包和负责投弹的小组投掷的燃烧弹起了作用。他们用这些武器摧毁了众多的山洞和敌人的碉堡。
美军在战斗打响的第二天就夺取了本山一号机场,但直到3月1日才拿下二号机场。这天之后,海军陆战队的三个师开始共同行动,齐头并进。这时岛上共有8.2万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藏在洞穴和地道里的敌人使他们的生命时常处于危险之中。夺下第二座机场以后,美军花了两周时间巩固自己的战线。接着他们开始用一整周时间来对付和佩勒琉岛相似的峡谷地带。栗林忠道的地堡就挖在峡谷里,裕仁天皇把他火线提拔为上将。但升职的消息是在他死前还是在他死后到达硫磺岛的已经无人知晓了。3月24日在他发给临近岛屿卫戍部队的电报中他这样写道:“永别了,父岛上的官兵们。”——父岛是离他们最近的日占岛屿。接着他便和市丸少将一起消失了,后人再没有找到过他们的踪迹。
但他们手下的士兵却还在坚持战斗。他们不再躲在洞里,等待被消灭的命运,而是拿着机枪、武士刀、手榴弹和膝弹(这样叫是因为他们常把炮弹绑在膝盖上)在夜里悄悄出洞,穿上死去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军服,冒充美军士兵发起袭击,从而在美军的阵地上引起一阵混乱。3月16日,美军占领了整座硫磺岛,作战行动在10天后全部结束,但岛上零星的战役一直在陆陆续续地进行着。在美国陆军登陆之前,海军陆战队在这一时期又伤亡了3885人。陆军士兵上岛以后花了两个多月才把岛上的敌人扫除干净。
海军陆战队为这座巴掌大的小岛献出了包括18名营级军官在内的25851条鲜活的生命。海军陆战队第三师有60%的炮兵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第四师和第五师更是达到了75%。好在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3月4日,一架被敌人击伤的B-29“空中堡垒”歪歪斜斜地降落在本山一号机场。三个星期以后,当硫磺岛北面的战争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空中堡垒开始定期从两个机场起飞,前往东京执行轰炸任务。
在抗日战争胜利日之前,2259架次的“空中堡垒”成功地在岛上的两个机场实现了着陆。一个曾经三次降落在本山机场上的空军飞行员对《时代》周刊的记者说:“每当我降落在硫磺岛时,我都会对上帝和奋战在岛上的士兵们表示感谢。”
(摘自作家出版社《再见,黑暗:太平洋战争回忆录》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译者: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