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切勿擅自停药

2015-12-29

现代阅读 2015年9期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血压病病人口服降压药不按时按量,有的甚至擅自停药,以致引发卒中等严重不良事件。事实上,高血压病病人必须终身服药。一旦停药,血压又会升高,反反复复,不仅损害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而且会加大治疗难度,最终将导致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分析这些病人擅自停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用药认识不足,凭感觉服药。事实上,血压高低与症状轻重不一定呈正比关系。有些人长期血压高,但无任何症状,因而单凭症状服降压药,极易延误治疗。

2.对高血压病治疗存在认识误区,对长期服药是否成瘾存在顾虑,认为只要开始服药就会上瘾,就不能停药。事实上,目前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都不会有成瘾性,相反,擅自停药会损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危害健康。

3.嫌处方复杂或嫌药价太贵,服药依从性差,甚至停药,这也是目前自行停药的原因之一。病人能否坚持服药,最重要的因素是初始治疗时医生推荐使用的药物是否合适。另外,药物的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一般每一类降压药根据制剂的特点都有不同价位,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价位合适的药物。

4.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难以启齿的问题,如性欲减退等,从而自行放弃治疗。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料的,病人应告诉医生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既往病史,以利医生根据病人的特点,选择病人能耐受的药物。

高血压病病人经过药物治疗后,较高的血压水平可下降至正常。但擅自停药,血压再次回升到较高水平,会带来种种危害。

1.出现高血压病危象。长期服用可乐定后突然停药,可出现血压明显增高,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压病危象,表现为心慌、大汗、面色苍白、头痛、恶心、呕吐等。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2.发生卒中的危险。防治高血压病是预防卒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因为突然停服降压药会引起血压急剧升高,而血压升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可造成血管病变(出血或梗死),有可能发生卒中,从而危及生命。

3.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冠心病是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之一,严格降压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若突然停药,血压持续增高,可使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血栓形成,从而加重冠心病或诱发心肌梗死。

4.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高血压病病人突然停药、血压升高,会影响心脏舒张功能,继而因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心力衰竭。

可见,高血压病病人必须坚持长期平稳有效治疗,平时应定期测量血压,尽可能使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这样才能减少高血压病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改善生活质量。

(摘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别让良药变“毒”药:家庭“药害”早预防》汇编:《大众医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