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2015-12-29

现代阅读 2015年9期

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小学生而言,大部分人都会在各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只是自卑的原因与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自卑心理特别严重时,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缺乏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对自身没有信心,极度的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哪方面都不如别人。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样是否有必要,人和人的差距不在自身,而在于是否努力,因此,就自身而言,谁都不比谁差。

对于存在自卑心理的中小学生而言,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卑心理这一问题呢?进而如何克服这种自卑心理,这对中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中小学生应该对自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卑是因为自己的过度不自信所造成的,只有正确理解它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去消除自卑心理。然而,自卑又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当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成熟,知识含量逐渐增大时,就会发现自卑心理会有所减轻。

其次,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经常自我激励。自卑有时候是因为沮丧、失望而产生的,然而,同学们的失望情绪还与对事情的过高期望相关。当你对某件事的期望越高时,而结果就越可能达不到你的理想,从而产生的失望程度也会越深。因此,中小学生在做某些事之前,切记不可操之过急。期望值也不要设得太高,尽量从自身能力和条件出发,实事求是的为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完成,从而增加自信,消除自卑感。

再者,一定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应对你所面临的挫折,经受挫折后要认真客观地总结经验,冷静分析找出原因,不要只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行,或是大脑反应慢、不聪明等因素,以减少自卑感的产生机会。

还有,要经常与同学进行友好交往或者学习交流,一般自卑的孩子大多也会有孤僻的症状,如果你把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别人交往,不去了解别人,被动的让别人去了解你,这就会让你变得更孤僻,更没有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另外,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以增强自信,消除自卑感。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还是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想尽一切办法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对于否定的评价要进行客观分析,看看是否对自己中肯,不要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打压性批评。学会接纳自己,客观公正的认识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原有的价值,扬长避短,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多看书,集中精力抓学习,以此来转移自己的自卑心态。

此外,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改变,在学习和与同学交往中逐渐锻炼自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培养自己的自信能力,将与别人的差距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不断强化自己内心的自信意识。其实,克服自卑的关键就是增强自己的自信,正确认识自己,从多角度看待自己的价值,从中找到自信,有了足够的自信心,自卑自然就会飞灰湮灭了。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小学生健康手册:青春期卫生保健》主编:张卫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