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济会金融组织在中国究竟想做什么?

2015-12-29

现代阅读 2015年9期

发达国家最富有的资产阶级上层精英存在一个隐密的组织性联盟,它就是共济会(Freemasonry)。共济会是一个已具有400年以上历史的神秘的世界性组织,它自创立以来就以鼓吹和传播“自由”作为基本教义和意识形态。共济会的目标是让一小撮英美精英家族主宰全世界。奥尔登·克劳森(美国银行前总裁,世界银行前行长)说:“控制货币和信贷可以打击国家主权的心脏。”

共济会,隐身的金融帝国

控制美联储的是个叫做共济会的神秘组织。美钞不是由美国国家发行,而是由共济会的私人银行美联储所印制。美联储的大股东一直是隐秘不公开的。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决议无须获得美国总统或国会的批准,它不接受政府和国会的管理,账务独立并保密,其成员任期是无限时的。直到近年才被一些国际媒体透露,美联储主要股东成员包括:

1.柏林和伦敦的罗斯切尔德银行

2.巴黎的拉扎德兄弟银行

3.意大利的以色列摩两希夫银行

4.纽约的雷曼兄弟银行

5.纽约的库恩·娄布银行

6.纽约的大通曼哈顿银行

7.纽约的高盛银行

8.阿姆斯特丹的沃伯格银行

另有近300家股东,且多有亲属关系。其中家族势力最大的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这些家族都是共济会的核心成员。美国中央银行称为“美联储”。由于18世纪末期私人性质的美国中央银行与英国的罗斯切尔德国际银行家联系过紧,不断遭到美国公众抨击,因此美联储的总设计师保罗·沃伯格有意用“联邦储备系统”这一名称来遮人耳目。

美联储是完全私人性质的银行,美国政府在美联储甚至没有任何股份(罗斯切尔德控股),因此美国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美国政府无法控制金融,美国的全部金融政策是共济会的股东成员所决定,而由美国政府执行的。

共济会在19世纪一20世纪逐渐演变成英美操控世界金融市场的全球金融卡特尔(旗下包括美联储、英国银行、瑞典银行等欧洲大银行及金融设计和各种名目的跨国风险投行及管理基金),成为一个世界帝国的隐身金融和政治的权力控制中枢。

最近一些年来,英美共济会控制下的跨国金融公司、各种代理人和说客组织,已经把触角伸进了中国,具有共济会背景的人物甚至担任了中国某些金融机构的主管。共济会金主罗斯切尔德家族参与了中国企业的多项跨国并购项目(如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

一些共济会基金资助的说客们游说中国政府,通过金融改革,让中国银行体系脱离控制而独立,并且不接受监控而商业化。最终彻底摆脱国家金融监管,全面开放金融使之自由化,从而成为从属于美联储式的私有银行体系。曾在共济会所属研究机构任职的经济学者渗透于中国货币委员会和高管部门成为游说者。

实际上,由于缺乏监管,目前中国金融已经成为世界上除拉美一些国家以外最开放、最自由的体系。除了尚未允许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外,几乎已经实现全面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大大超过日本、欧盟国家和韩国。

共济会进入中国的基金及投资公司,在中国金融改革后发起的一次著名攻击,是2007年那个“黑色的星期二”:

从2007年5月30日至6月5日上午,A股指数从4335点跌至3461点,七成股票连续五天跌停,市值蒸发接近20万亿人民币。进入中国的共济会金融大鳄联手放空人民币。

不到五天的时间,大鳄们掠取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30多年全中国人民创造的总量6DP经济价值的1/4。换句话说,全中国人民近8年时间创造的全部经济价值被西方金融杀手在五天(准确说是100小时)之内通过虚拟的股票网络系统而洗劫一空。

这些金融大鳄的幕后老板,就是大洋彼岸的共济会罗斯切尔德、摩根、洛克菲勒家族!

共济会的真正意图,一是吸光中国的外汇储备,二是通过经济内需化,让中国由外贸盈余国变成外贸赤字国,即负债国和严重通货膨胀国家——从而使中国经济逐步坠入拉美、非洲那种债务经济的无解之套中。在此过程中,随着经济不断恶化、内部压力增大,中国必然会发生内乱,从而中国政体也将发生蜕变和解体分裂。

有趣的是,所有这一切,共济会的说客们都是以为中国人民谋福利和谋自由的名义推动。共济会的说客人人似乎都是白求恩,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些外籍华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发财致富福利事业当做他们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济主义的精神!”

其实,共济会的最终目标,是把中国的多数贫困人口“垃圾化”,分解成极其贫困的无组织元素,然后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大幅度“清除”之。这是一套早已设计有序、有步骤地系统消灭“地球垃圾人口”的方略。

现代中国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近十几年以来,被英美共济会学者灌输进来的市场绝对主义神话殖民化了。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五百年以来文化与科技的严重落后。17、18世纪英国和欧美共济会金融家们开始开拓世界新边疆的时代,大约正是中国大清帝国的“顺康雍乾”盛世——当时中国锁起国门,学术精英们都在致力于上古经典的考据和“小学”金石学研究。

而此时,英国共济会的金融家则在赞助建立英国皇家学会,共济会员牛顿成为会长。英国共济会的金主罗斯切尔德家族资助亚当·斯密写了鼓吹和要求经济自由化的《国富论》。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P与英国差距不大,甚至可能超过。但是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差距实在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后来的中英战争惨败以及帝国崩溃和中华民族叠历百年战乱实属必然!

一些主流精英,包括网络媒体人的头脑,被英美共济会多年塑造和灌输的市场绝对主义神话洗脑。某些网络和媒体被共济会旗下基金参股或收买。

我近期之所以发表这一系列文论,将“共济会”这个隐身控制全球金融政治的帝国组织曝光,是希望唤醒国人。莫要如木皮散人所叹:“十年间软刀割头不觉死,被温水文火煮了青蛙。”

美国金融资本寡头与中国

罗斯切尔德家族

该家族“是世界金融史上最神秘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该家族神秘地发迹于18世纪,迄今己传承六代。19世纪的欧洲,罗斯切尔德成为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切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英、法、德、奥、意等欧洲主要国家的货币发行大权均落入了罗斯切尔德家族控制之中。19世纪初,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由该家族所控制,其取得国际黄金定价权至2004年己近200年。有分析家认为,其总资产至今超过了50万亿美元。

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鲜明地体现在其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提供财务和其他顾问服务,广布人脉网络、收集情报信息、推动关联交易、伺机直接出手,以及悄无声息地精心布局。

据不完全资料,1977年,罗斯切尔德父子(香港)有限公司访问中国,为取得黄金和外汇交易方面的机会探路。

1979年,罗氏家族企业为进入中国的英国公司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同时,推荐了一批英国公司参与四川省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氏在中国越来越多地被邀请为迅速发展变化的经济提供顾问服务。

1985年,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与罗斯切尔德家族签订了合作协议。

1986年,罗斯切尔德接受长城工业公司的邀请,为发射中国通讯卫星担任项目融资顾问。

1992年,罗斯切尔德与中信嘉华银行一同参与发起了6000万美元的嘉华五箭中国香港基金,在上海、广东、福建以及中国各地收购企业股权。

2004年,罗斯切尔德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以来的所有注资项目提供财务服务,并出任上海汽车、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华能集团、国美电器和海尔电器等的财务顾问。1994年至2004年,罗氏家族为55个项目提供了服务,涉及金额达480亿美元,项目数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外资投资银行。

此外,2010年3月罗氏在财务顾问、知识产权顾问以及政府公关等方面帮助吉利成功收购了沃尔沃。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南京汽车和上海汽车的合并、国内最大的并购案中国联通以240亿美元收购中国网通等,都有罗斯切尔德的参与。

罗斯切尔德通过控股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默多克新闻集团对中国进行新闻舆论布局。目前,新闻集团在中国的腾讯、百度、优酷、凤凰以及南方报系均持有股份。

罗斯切尔德家族同时是中国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摩根财团

摩根家族很早就把庞大的触角伸到了中国。

1909年,J.P.摩根为中国湖广铁路的债券发行担任承销商;1973年,大通银行主席大卫·洛克菲勒率团访问中国并成为中国银行的首家美国代理银行;80年代后摩根大通在北京、上海、天津开设分行,90年代参与约20亿美元的中国政府债券发行;2004年,与上海国际集团合作建立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年摩根大通获得中国证监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2005年,为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交易担任财务顾问,担任中远洋控股12亿美元首次公开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主承销商;2007年,摩根大通银行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在华建立本地法人银行,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组建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2008年,获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成为财政部国债承销团成员;2009年,在广州和成都设立分行;2010年,摩根大通(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

据不完全统计,摩根财团中的摩根斯坦利在亚太区有雇员2000余人,其中有约1500人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工作,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台北设办事处。

1995年8月,摩根斯坦利与中国建设银行合资组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0年前控股34.3%,为第二大股东。摩根斯坦利成为首家入股中国国内合资投资银行的跨国银行。通过在中国的合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得以为许多中国公司提供在海外上市的服务,包括中国联通、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铝业等大型国企。目前,摩根财团在内地的企业有: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香港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北京和上海代表处,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摩根大通亚洲咨询有限公司,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大通万域国际贸易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摩根大通基金会等。对于摩根财团在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全面战略布局,摩根斯坦利负责人表示:“其实摩根斯坦利公司就是一公司而己,当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高盛财团

高盛财团成立于1869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其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中拥有41个办事处。高盛是华尔街历经138年而屹立不倒的投资银行,是美联储最大的股东之一,也是美国《财富》杂志2006年全球百强企业之一。

促使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是高盛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1994年,高盛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中国B股股票的外国投资银行;1999年,高盛介入了中国不良资产处置;2003年,高盛成为首批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2003年,高盛与中国工商银行约定建立合资企业,共同投资于工商银行内部80亿~1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抵债资产;2004年,高盛获准成立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从此可在中国开展A股上市业务、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提供国内金融顾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成为首家独自掌控中国业务的外国投资银行。

在过去10年中,高盛是惟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主权债券海外发售项目的外国银行。

在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同时,高盛为自身谋得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和惊人的企业利益。高盛推动设立四大不良资产处理公司,要求四大行把所有不良资产全部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其中一半属于房地产),然后把这些干净的壳以极低的价格在美国上市,而后高盛再回中国收购,把土地和房地产纳为已有。

如高盛与华融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签署近百亿元人民币不良资产处置协议,其中约有50%属于地产不良资产。据资深人士分析,其回报率可高达150%~200%。通过直接参股,高盛向中国房地产业、生产企业、商业等各个行业进行全面资本渗透。目前,高盛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的控股公司,也是双汇最大竞争对手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股东和承销商;高盛以37.8亿美元入股中国工商银行、与英联等财团共同出资8000万美元购进无锡尚德55.77%的股份。高盛同时还是多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

目前,高盛参股的平安保险、中芯国际、分众传媒等中国公司都已在海外上市。中国航空业、电信业、石油天然气行业、金融服务行业等战略性行业的第一次海外上市,均由高盛推介。

2005年,高盛担任交通银行21.6亿美元H股海外上市财务管理人,2006年,高盛是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海外上市项目管理人。高盛还通过发表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利好消息的报告,诱使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

(摘自中国书籍出版社《统治世界:神秘共济会揭秘》编著: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