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一剑《新茶经》

2015-12-29谢燕青

茶博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茶陆羽茶文化

本刊记者 谢燕青

《新茶经》出版座谈会现场 摄/谢燕青

1200年前,陆羽在浙江湖州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写就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经典》,享誉中外。1200年后,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的推动下,集合茶界专家,在西子湖畔,撰写而成当代《新茶经》,意义非凡。近日,《新茶经》出版学术座谈会召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辉达,秘书长王小玲,名誉副会长宋少祥等领导专家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郑新浦主持。围绕《新茶经》,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新茶经》给予了高度肯定。未能到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更是特地写了一篇“读后感”,为《新茶经》点赞。

▲为什么写《新茶经》

2005年,时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的刘枫通过阅读陆羽《茶经》,深感陆羽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之大,为此他还亲自书写了一幅“陆羽茶经长卷”。同时,他在全国各地,日本、韩国、肯尼亚等国产茶区的实地调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思考,萌生了新的想法。“《茶经》中所记录的农耕文明茶事象,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进步过程中,已被新的茶叶文明形态逐渐取代置换,需要新的记录、总结、提炼和归纳。”因此,刘枫提出重新撰写只有7000多字的《茶经》。

2008年,撰写《新茶经》成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重点项目。刘枫邀约宋少祥、程启坤、姚国坤三位商议,提出了组织编写《新茶经》的设想。

为什么要写《新茶经》?刘枫在《新茶经》的序中给出了答案。基于时代前行带来的茶领域科技的巨大进步,1200年以来,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陆羽所处时代的唐煮,发展到宋代的点茶,明代的散茶冲泡,以及今天各种茶品饮及茶产品形态,特别是茶用途的快速拓展、茶元素的广泛渗透,这一切进步无疑与科技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空间的极大开拓带来的新的茶之疆域。从陆羽时代华茶的一枝独放,到今天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人民的饮品,60多个国家茶的种植。中国作为茶之故国,所经历的茶叶的传播,包括与更辽阔的全球各地的茶种植、制作、贸易、品饮,以及由此产生的茶文化,都不是《茶经》诞生的时代能够记录的。同时,却又是今天的人们亟需要了解掌握的。茶在文明进程中占据着与时俱进和与日俱重的历史地位。茶在陆羽撰写《茶经》的时代,虽然成为风雅之举,精行俭德之人的最宜饮品,但茶彼时尚未成为国际形象、经济支柱和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更不曾成为国家重要的对外政策,在国际上也尚未成为影响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命脉的重要产物。但唐以后这种地位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格局。茶的这一历史地位和当下重要性,需要总结,需要认识,需要挖掘,需要开拓。

▲十年磨一剑

经过10年酝酿,6年精心撰写的《新茶经》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最终成型的462页,26万字的《新茶经》中,凝聚着工作人员的辛勤和努力,经过无数次讨论,足迹遍布国内外茶园,3次调整架构、起草提纲……

2009年,专家们开始分头动笔,2010年初稿完成,字数48万。此后历经6次统稿,字数“砍”到26万。“刘枫主席看了1个多月,写了10多页修改意见,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逻辑、凝练的语言,使其成为经典性的茶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启坤说道。

“这本书,是我投入精力、花费最多力气的一本书。平常出书,我们一般只校对3遍,但这本书,我们来来回回校对了6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姚国坤说。

“我们期待《新茶经》的出版,能为‘茶为国饮’添砖加瓦;能为弘扬‘茶人精神’,丰富茶文化宝库贡献力量;能为茶产业发展,茶农的富裕幸福,社会进步,人类生活的进一步丰富提高带来益处。”刘枫说道。

在座谈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辉达表示,《新茶经》以精练的语言、全新的视角、高度概括的方式,全面阐述了中华茶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新茶经》的出版发行,既可以对初学者起到引入的作用,使他们对茶和茶文化产生兴趣并了解基本情况,也能帮助广大茶企业茶人等专业工作者提供更多可靠、翔实的资料。

▲《新茶经》的新特色

《新茶经》全书26万字,包括茶的源流、传播、茶树种植、品类、加工、茶具、品饮、诗文、艺道、功效、经贸和科教十二个方面,几乎覆盖了茶产业和茶科学的所有领域。《新茶经》基本依照陆羽《茶经》的体例,共十二章,基本反映了数千年来的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的概貌,特别对现当代的茶文化、茶产业概述,进行了现实的表述。

《新茶经》新在哪里?程启坤将《新茶经》的特点和特色归纳为三点。首先是既有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回顾与记述,又有现当代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现实反映。着重写历史文化的有茶之源流、茶之传播、茶之器具、茶之诗文、茶之艺道、茶之经贸等。以反映现当代概况为主的有茶之种植、茶之品类、茶之加工、茶之品饮、茶之功效、茶之科教等。其次是既有历史文化知识,也有如何泡好茶、饮好茶、饮茶健身的知识;既有全国各地名茶的介绍,也有茶叶综合利用、深加工的产业延伸。最后是既有茶产业产品物质的生产与利用,也有茶道、茶德精神与“茶为国饮”的提倡与发扬。

无论对于专业的茶文化工作者,还是初学者而言,《新茶经》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新茶经》既传承了历代茶文化的脉络,又介绍了许多关于茶与饮茶的知识和故事,浸透了浓郁的茶情、茶趣和品茶的学问。作为一本茶的百科全书,融学术性、文学性、可读性为一体,在《茶经》背景下一脉相传的茶学新著《新茶经》可以,也值得一代代传承,成为另一本被重新撰写的茶的专著经典。□

《新茶经》出版后,专家学者是第一批读者。他们在阅读后,纷纷为《新茶经》点赞,并讲述了自己的“读后感”。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宋少祥先生送来刘枫原会长的新作《新茶经》,我有幸先读为快,草草阅后,感到此书虽然洋洋462页,但阅后感觉轻松,收益颇多。全书26万字,包括茶的源流、传播、茶树种植、品类、加工、茶具、品饮、诗文、艺道、功效、经贸和科教等十二个方面,几乎覆盖了茶产业和茶科学的所有领域。通读后我感觉此书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全”,二是“新”,三是“大”。

“全”是全书覆盖了历史、文化、科技、礼艺等多个方面,从茶的起源和传播,到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的发展,用了24页的短短数千字介绍了从商周六朝茶业的酝酿期到唐宋期间的兴盛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期,数千年的茶叶发展史清晰地显露在眼前。又如茶类的介绍,从各种茶叶品类的由来和发展,各种茶类的特点和细目,既简明又翔实。其他的内容也几乎无所不在。

“新”是书中许多内容尽管字数不多,但简明扼要,并归纳进新的知识进展。如茶树演化一节讲述了茶树从地理中心向周边扩散中的4条传播途径。在茶的传播一节中概述了茶由陆路传入日、韩,由海路从澳门先进入葡萄牙、荷兰,再转到欧洲各国。在茶的品类一节中,用短短7页概述了我国各种茶类的由来、发展和演变。用简洁的文字先概述了各种基本茶类,再分别介绍了20个省市的40种名茶。书中还概述了当前国内外茶叶深加工的发展情况。在茶具的一节中分别介绍了唐、宋、元、明、清和现代的茶具。在茶之品饮一节中详述了水品的选择和茶叶的沏泡和品尝。我感到一个初入茶门的人阅读本书后可以基本了解茶和茶业的全貌,一个已入茶门的人阅读此书后可以增长新知识。

“大”是全书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从古代到现代广述了古今中外的茶叶和茶业发展,介绍了茶叶与鸦片战争、茶叶与美国独立战争、1500年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等国际国内大事,全书最后还就茶的社会功能宏观地讲述了“茶为国饮”的重大意义,茶在国计民生、社会和谐和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张士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

清新的味道。捧读由刘枫等前辈编著的《新茶经》,能嗅出茶的清新,能辨识文化的厚重,感受到一个老者的执着。

扬弃的味道。以《茶经》的体例和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学科融合,成就了眼前26万字《新茶经》,其详实的史料收集,精简的表述方式,独特的铺成技巧,极具教科书价值和史料意义。

协作的味道。联袂者程启坤、姚国坤、宋少祥、王旭烽……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蕴含诸多智慧与责任的光芒。与茶圣陆羽的孤灯继晷相比,《新茶经》是大家大成,是协作典范。

宋涛(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新茶经》依着茶圣陆羽《茶经》的脉络,洋洋洒洒又面面俱到,细细阐述了茶的源流、传播、加工、器具、诗文、艺道等。对茶原产于中国的考据,就从植物学起源推论、栽培迁移、史学考据等多个方面系统论证;书中对中国名茶的介绍,列举了20多个省市的38种名茶,提及的名茶种类超过200种;对茶叶的加工环节介绍,极具专业性……建议出版外文版本,使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王岳飞(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

《新茶经》集茶学界多位泰斗、大师的一生学识,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前辈们对茶学事业的深情与热爱、负责与严谨、坚守与期盼。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先人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茶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不仅对茶叶工作者的系统学习和提升具有很大帮助;在倡导“茶为国饮”的今天,对向大众推广普及茶科学和茶知识也具有重要意义,堪称我国茶界科普读物的经典之作。

毛立民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茶叶公司总经理)

工作之初,曾接待过一位中国通洋茶商,见面不谋茶事,却滔滔不绝《易经》、《茶经》,奉为中国古代最具智慧的两本经典。《茶经》源于《易经》,易道广大,茶道精深。而今的《新茶经》是与《茶经》一脉相传的茶学新著,撰写的框架与《茶经》相仿,但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加入了现代茶行业的新内涵,对《茶经》做了补充、梳理。该书深入浅出,既能引发初学者的习茶之趣;又为茶叶专业工作者提供详实的研究、备查资料,受众面极广。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历朝历代茶人们的薪火相传。凝聚着茶人智慧的《新茶经》,理应翻译成多国语言,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使者,让现代茶文明熏陶全世界。

梁国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作为初读者,感悟虽浅,但“新、全、精、实”的特点始终印在脑海。

新:构思新,在12个篇名中,既有陆羽《茶经》精华的传承,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是名副其实的新茶经。内容新,书中尽可能地选用了最近发现的史料、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书中涉及茶的方方面面,编写的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古今中外,传播种植,品类加工,品饮器具,诗文艺道,保健功效,经贸科教,可称得上茶学教科书、知茶入门师、习茶之百科。

精:内容精益求精,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叙述精辟,深入浅出,文句精炼简洁,易学易懂,可读性好。

实:史料翔实,经得起考证;事件真实,经得起检验;数据可靠,经得起推敲。科学性强,实用性广。文字充实,值得“掏钱”;内容“厚实”,值得阅读、细读、精读。

吴晓力(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首次以著作的形式对中国茶史、茶学、茶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总结,是中外茶叶文化史的经典之作。在当今新时代,创作出一部能站在时代前沿,能全面反映当今中华茶经济、茶文化的《新茶经》意义深远。《新茶经》全书,可以说是做到了对经典的传承和超越,是当代茶书的经典代表。

《新茶经》沿袭了唐代《茶经》的体例框架,依据《茶经》原有的十章内容基础讲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内容,同时新增了茶之经贸、茶之科教两个主题,体现了茶文化和茶行业的新时代新气象。同时,《新茶经》一书引用和参考了大量文献史料,博古通今,旁征博引,是一部茶文化的百科全书。

猜你喜欢

新茶陆羽茶文化
陆羽品茶
成都市金牛区:试看“金牛”育“金花” 且将“新火”试新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不捧场的好朋友
我们在一起,时间煮雨沏新茶(一)
巧辨新茶
第一次放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