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早茶的魅力
2015-12-29郑瑶瑶
本刊记者 郑瑶瑶
正月二十之后,1000多辆车沿着狭窄的水泥路陆陆续续开进永嘉—收乌牛早。这是永嘉当地茶农最重要的日子,一年的收入主要就看这个时候了。
车辆载着茶商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了抢“早”—这个时候,诸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绿茶还在为了那一个嫩绿的芽头努力汲取养分呢。
永嘉人是幸福的,在全国上下都裹在寒冬中祈盼着温暖的春姑娘时,调皮的春姑娘已经率先在这里踮起脚尖,跳起了早春舞曲。在永嘉的茶园里、茶山上,每一个舞步的落脚点,都随之冒出了绿色的芽。
每年2月中旬,乌牛早就可以开采上市了,开采期比杭州、绍兴等重点茶区整整提早了一个月。一个“早”字,令茶业在永嘉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永嘉当地农民发家致富,还带动了整个温州的茶产业发展。
乌牛早茶获赞多
永嘉茶树栽培历史悠久。清乾隆《温州府志》记载:“瓯北乌牛有眉茶,春分早发,形似雀舌,质胜屯绿。”相传在乾隆年间,永嘉县罗溪、龙头村采药农民在乌牛岭下长夹岭,偶然发现一丛特早生茶树,于是挖回培育,利用压技踏丛在当地广泛推广,茶农称之为“岭下茶、龙头早”,成为当时的名茶。这就是乌牛早的前身。
永嘉地处括苍山南麓,瓯江下游北岸,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的乌牛早叶色嫩绿光润,叶底幼嫩肥壮,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高鲜,滋味甘醇爽口,早、佳兼备。茶界泰斗庄晚芳先生甚至给予了“龙井虽然好,不如乌牛早”的评价。
乌牛早由于具有萌芽早、内含物质多、耐旱、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深受广大茶农欢迎,成为了浙江省主栽品种之一,并已在闽、苏、皖、赣、贵5省60多个县进行推广种植,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
茶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茶农发家致富
茶早了 人富了
6万多亩茶园,产生了2亿多年产值,支撑起了永嘉县的农业发展。
在永嘉茶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以工带农的成果十分突出。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永嘉县农业局利用乌牛早幼嫩芽叶试制“乌牛早龙井”,倍受消费者喜爱。1988年,该项目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正式定名为“永嘉乌牛早”。永嘉县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茶叶品牌建设,20世纪90年代,县里就加大投入统一乌牛早的价格、质量、商标和包装,力图将“乌牛早”品牌打出去。经过多番努力和波折,有人提出,永嘉茶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政府,必须以工带农。
李仁超,从永嘉走出去的成功建筑开发商,功成名就之后,回到家乡,接手组建了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我是穷孩子出身,小时候也采过茶、卖过茶,做茶很辛苦,记得那时茶叶最低卖过0.5元/斤。”时至今日,对于做茶的难和苦,李仁超仍然印象深刻。对于这个关系着整个县农民生活的主导产业,李仁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我先富起来了,现在要带动其他茶农致富。”
“农业发展必须要打造品牌。”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李仁超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采用与茶农签订购销协议书的形式,担负起了永嘉全县6万多亩茶园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流通任务,推动全县“乌牛早”茶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此外,李仁超还不遗余力加大投入搞生产基地,在央视等主流媒体上做形象宣传。2004年,乌牛早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2007年,“乌牛早牌”乌牛早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9、2010年永嘉获“全国茶叶生产重点县”称号……
随着乌牛早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乌牛早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问津。乌牛早开采期间,鲜叶与茶品供不应求,当地农户的茶叶一个月内就能全卖光。效益也相当不错,鲜叶每公斤收购价高达400元,成品茶平均价每公斤高达300元,最高可达3000元。如今的永嘉县,约有8000户2.8万人常年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茶叶重点区茶农年收入最低5、6万,最高能达到20多万,乌牛早茶产业已经成为永嘉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早也是品牌
永嘉乌牛早的发展,也带动了温州茶产业的发展。早茶,成了温州茶产业的发展特色。近年来,温州农业部门充分发挥茶叶资源、品种、气候优势,大力打造浙江早茶强市,选育出了平阳特早、黄叶早、清明早、智仁早等地方特早生茶树品种,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1个亿,增加到了2014年的8.7个亿,生产发展十分快速。
虽然温州早茶只占全省产量的3.12%,但是独具特色,竞争力强,在全省茶叶生产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被称为浙南早茶优势产业带。
“未来,温州也计划继续在‘早’上做文章,通过温州早茶节以及浙江绿茶博览会的平台,推出温州早茶区域品牌,依托温州在国内外的良好声誉,与内外温州人互动,借助内外温州人助推温州早茶品牌建设。”温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包哲东谈到。□
李仁超投入上千万元兴建了茶楼及一系列附属设施,开展农业多元化经营,提升乌牛早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