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分析

2015-12-29杨继慧龚苏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比容血常规红细胞

杨继慧,龚苏

湖南省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怀化418000

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分析

杨继慧,龚苏

湖南省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怀化418000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以后对血常规检测结果不良的影响程度,寻求预防标本溶血的科学方法。方法对以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分别装进2个试管,并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标本进行人工溶血,对比分析两组标本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百分数、淋巴细胞(L)百分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容(PCT)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DW、MCHC、MCH、N、L、RBC、Hct、MCV、RDW、Plt、MPV、PCT等1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Hb、WBC等2个项目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尽量避免标本溶血。

标本溶血;血常规检测;影响分析

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清,使血清呈现淡红色的状态。引起溶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低温冻存、低渗溶液、剧烈震荡等多种因素[1-2]。有相关实验研究证实,因为采血速度过快而造成的标本溶血占83.8%,静脉部分堵塞引起的标本溶血占6.9%,标本运输或者保存的方式不当引起的溶血占4.2%,另外有5.1%的标本溶血原因不明[3]。标本溶血以后红细胞、白细胞等有效血液成份常常破裂,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该研究选取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标本溶血对血常规项目的影响,同时提出各种干预预防措施,以便于得出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以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人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平均分装到2个检测试管中,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测方法将实验组血液标本放置-40℃低温保存,保存20min后取出,在水浴箱中迅速解冻,进行人工溶血。标本溶血以后首先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如果红蛋白浓度达4 g/L则认为溶血成功,然后对溶血标本进行血常规项目检测;对照组标本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检测。所有标本均平行测量3次,采用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1.2.2 质量控制采用同一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品,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实验员进行操作。

1.2.3 血常规项目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中性粒细胞(N)百分数、淋巴细胞(L)百分数、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中性粒细胞(N)百分数、淋巴细胞(L)百分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容(PCT)等1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标本在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等2个项目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标本检测结果(±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标本检测结果(±s)

检测项目对照组实验组t P RBC(x1012/L) Hbg(g/L) Hct(L/L) MCV((fi) MCH(pg) MCHC(g/L)RDW(%)WBC(x109/L) N(%)L(%)Plt(x109/L) PDW(%)MPV(fl) PCT(%)4.2±0.3 128.4±8.5 37.5±2.6 92.5±4.5 29.8±1.6 334.2±6.8 11.9±0.9 8.0±2.5 75.8±6.2 20.8±2.1 185±11 16.5±1.5 10.2±0.7 0.17±0.05 3.7±0.5 127.6±9.4 34.8±2.9 89.7±2.8 33.7±2.6 355.6±6.7 12.5±0.5 8.1±3.2 71.6±5.8 24.8±1.8 258±54 19.2±0.4 9.7±1.1 0.38±0.06 6.342 0.768 5.478 4.215 5.879 8.247 2.879 0.854 6.245 3.152 13.587 6.587 2.987 9.524<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我们发现引起全血标本溶血的原因较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患者体内溶血以及体外溶血。如果患者患有某些恶性疾病或者长期服用容易诱发溶血的治疗药物,则容易引起患者体内溶血;患者体外溶血一般是指完成血液采集以后引起的溶血,多是由于操作、保存或者运送不当引起的,存放温度过高或者标本受到剧烈震荡或者接触了表面活性剂都容易引起标本溶血[5-6]。溶血现象发生以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会释放一些影响检测结果的物质进入血清,干扰检测结果[7]。标本发生溶血以后,红细胞首先大量被破坏,直接导致红细胞检测结果偏低,当破裂的红细胞碎片的体积小于完整红细胞体积,MCV测定结果直接偏低,从而导致Hct检测结果也偏低。标本是否溶血对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则没有明显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DW、MCHC、MCH、N、L、RBC、Hct、MCV、RDW、Plt、MPV、PCT等1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Hb、WBC等2个项目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与其他专家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8]。为了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预防标本在检测前即出现溶血,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采血前不能使用酒精等容易诱发溶血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采集血液所使用的采样器材必须要清洁干燥,所有操作均需要按照采血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使用真空管进行采血,放松止血带时,尽量缓慢松开,针头尽量靠近试管壁,防止血液大力冲击试管导致溶血;标本采集以后尽快进行检测,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的溶血;标本采集以后必须密封保存,防止消毒液等其他容易引起溶血的物质滴入;标本运送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标本因为剧烈震荡而引起溶血[9-10]。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标本已经溶血,必须重新采集标本后再进行检测。

综上,检测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尽量避免标本溶血。

[1]张苏,唐先平,沈朝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29(18):187.

[2]任桂梅.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65.

[3]张才田,童华诚.溶血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3.4(2):80.

[4]赵颖慧.健康检查人群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8):964-965.

[5]金飞,安邦权,周湘虹.仪器法抗溶血标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校正[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6):891.

[6]隆维东,刘万彬,李坚,等.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28-1129.

[7]姜丽萍,孙伟,蔡景兰.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J].沈阳部队医药,2010,23(3):212-213.

[8]曹传勇,黄伟英,郑建彬.不同溶血程度标本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3):1706-1707.

[9]顾敏.生化检验中溶血的作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567-568.

[10]沈爱永.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4,25(2):120-121.

Analysis of the Poor impact of Hemolysis After Blood Test Results

YANG Ji-hui,GONG Su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Huaihua City in Hunan Province,Huaihua,Hunan Province,418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emolysis after blood test results of poor demand prevent hemolysis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Methods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100 cas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for the study,all subjects were fasting venous blood 5ml,were put into two test tubes,and label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artificial hemolysi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studied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hemoglobin(Hb),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neutrophil(N)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L)percent,red blood cell count(RBC),hematocrit(Hct),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platelet count(Plt),mean platelet volume(MPV),platelet hematocrit(PCT)test results.ResultsOf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in the test results PDW,MCHC,MCH,N,L,RBC,Hct,MCV,RDW,Plt,MPV,PCT and other 12 projects are inconsist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in Hb,WBC and other two projects test results,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detection of hemolysis blood test result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detection process,try to avoid hemolysis.

Hemolysis;Blood test;Impact analysis

R19

A

1672-5654(2015)03(b)-0013-02

2015-02-17)

杨继慧(1970-),女,湖南沅陵人,大专,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猜你喜欢

比容血常规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超声波在线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