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

2015-12-29董毅,胡善菊,郭继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全科医生社区养老

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

董毅胡善菊郭继志1高润国1沈郁淇1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摘要〔〕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对山东省内14个地市的1 200名社区养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居民中已有一定的认可度与利用率,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身体状况的社区养老居民对是否选择就诊社区卫生机构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服务内容、实施优惠的就医价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及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提高其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社区养老;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R195〔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CSHZ04);山东省教育厅研究项目(J11WC56;J12WF17);潍坊市社科规划重点研究课题(〔2012〕4号)

1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

第一作者:董毅(1979-),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理论与应用研究。

随着《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及社区养老的不断完善,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进展,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居民基本健康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泰安等14个地市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城市社区养老居民1 200人,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029份。男489人、女540人;年龄60岁以下119人、61~70岁448人、71~80岁338人、80岁以上124人;经济很宽裕79人、比较宽裕355人、大致够用537人、有些困难53人、很困难5人;生活完全自理544人、基本自理362人、部分自理112人、完全不能自理11人;有慢性疾病565人、无慢性疾病464人;医疗费用自付411人、子女承担380人、医疗保险213人、其他25人。

1.2调查内容依据理论假设,并从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慢性病、医疗费用的主要承担者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问卷问题回答情况回答“您目前在生活中最担忧的是什么”时,主要集中在健康问题(67.8%)、经济压力(42.9%)、生活寂寞无聊(35.1%)。“当前您最经常就诊的医疗机构”方面,排序依次为社区卫生服务站(31.3%)、个体诊所(27.8%)、区县二级医院(21.4%)、市以上三级医院(19.5%)。“选择就诊医疗机构的主要考虑因素”上,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医疗技术水平(78.1%)、服务态度(53.6%)、价格(53.2%),而距离的远近只占到29.7%;而在“您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的回答上,69.7%的调查对象选择“医疗技术水平高”,59%的调查对象选择“医务人员态度好”,56.1%选择“距离近”,41.6%选择“医疗费用低”。“您认为您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提供哪些医护服务”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定期上门体检(65.1%)、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62%)、医护人员上门看病(59.4%)。社区养老居民认为“目前医疗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收费太高(75.5%)、服务有待改善(46.5%)、医疗技术水平不高(43.9%)。其中,被调查对象当中有79.9%的居民存在身体不舒服却不就诊的情况,而影响应就诊却未就诊的主要因素集中在医疗费用高(72.8%)、自我感觉病情轻(69.6%)、无人陪护(43.6%)、候诊时间长(43.3%)。

2.2不同性别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比较不同性别的社区养老居民在选择医疗机构就诊没有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1。

2.3不同年龄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比较不同年龄的老人对就医服务及当前生活的总体评价没有显著差异(P均>0.05),60岁以下的老人与其他年龄组在最常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

2.4不同经济状况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比较不同经济状况的社区养老居民在最常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就医服务的评价及生活评价方面差异极其显著(P均<0.001)。见表2。

2.5不同生活自理能力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比较不同生活自理能力的社区养老居民在最常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及当前生活的总体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而在就医服务的总体评价方面,不同老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130)。见表2。

2.6不同健康状况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比较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在最常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及当前生活的总体评价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而在就医服务的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39)。见表3。

2.7不同医疗费用承担者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比较不同医疗费用承担者的社区养老居民在就医服务及当前生活的总体评价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最常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表3。

表1 不同性别、年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差异 ± s)

表2 不同经济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差异 ± s)

表3 不同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承担的社区养老居民的就医认知差异 ± s)

3讨论

本调查说明经济水平因素是影响社区养老居民就医选择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社区养老居民对社区医疗技术水平的认可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居民就诊最在乎的是医疗技术水平,这也是大多数病患宁愿多花钱、多花时间和精力也要放弃社区医院而去大医院找专家看病的原因所在。

目前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过多地集中于综合性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检查设施及配套等方面与大医院的差距仍十分明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吸引更多的病患就诊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及就诊服务质量,打消病患对社区医生医疗水平和就诊服务的怀疑态度,以此改变居民头脑中的就医观念。同时,可借鉴部分地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与对口支援的成功经验,以此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和就诊率〔1〕。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医疗、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保障功能。而在实践中,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已经开展了类似老年护理病房、家庭医生等社区卫生服务的拓展项目,但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大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精力仍集中于基本医疗上,其他的功能基本流于形式,严重存在“重治轻防”现象。而在2011年9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再一次明确提出“健全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普遍建立健康档案”的发展目标。

随着社区养老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水平的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和范围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只有增加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才能满足社区养老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才能增加社区医院的竞争力〔2〕。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追求公益性而非药品及医疗服务的赢利性,这与大医院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如果在提供医疗服务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居民将会有更大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规划及财政投入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网络〔3〕,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区卫生机构中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对全科医学、社区临床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提高,其人力资源状况及技术水平也使得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为减少医疗风险,拒绝接受一些常见病或慢性病的病患,难以担负起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任。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60%,学历多在硕士学历以上。美国90%以上的医学院设有家庭医学系或科,有300多家医院作为家庭医生的进修医院〔4〕。而我国的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不二选择。

4参考文献

1陶怡聆.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功能定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1):3586-8.

2余昌妹,施红英,杨晔琴,等.温州城区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2294-6.

3张艳红,徐凌忠,徐融飞.山东省弱势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情况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2;(11):23-5.

4刘慎梅.中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10):21-3.

〔2013-08-02修回〕

(编辑安冉冉/张慧)

猜你喜欢

全科医生社区养老
我国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英国社区养老照顾对我国的启示
全科医生对乳腺癌病因预防的策略和展望
从教学管理者视角看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析
全科医生在“医养融合”中作用的分析与探索
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定位
医联体模式在提高基层儿科诊疗服务技能中的作用
中山-西渡教学模式开展的实践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