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拂尘埃心自洁
2015-12-28王昭今
王昭今
自然界时时处处都有尘埃,要想保持清洁,就不能任尘埃飞舞,积患成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同志都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永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就要勤拂头脑中的“尘埃”,让“尘埃”无处遁形。
拂尘埃就要勤于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书犹如丹药,多读之可以修身。修身,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修身,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读奇书,长睿智;读好书,增涵养;读善书,修身心。毛泽东同志喜读《菜根谭》,将其思想理念总结为“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身居幽境为养性,心如止水乃清心。读好书就如同在幽雅恬静的胜境中游走。通过读书,可以使得书本上的知识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内化于我们的行动中,时时刻刻引导着我们的实践和行动,把知和行、德和行有机统一起来,在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客观世界。
拂尘埃就要多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领导干部只有在基层实践中接足地气,以民众获得感为镜反观工作成败,不断校正工作导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增加底气,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基层是实践的前沿,是思想创新、政策创新的源头,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熟悉基层,才能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措施。基层群众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清楚,对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最有发言权。只有在基层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大事、挠头事,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国情、社情、民情,感悟民生的不易,拉近与群众的感情,净化心灵,工作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拂尘埃就要追求雅趣。雅趣,代表了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科学的兴趣与爱好;俗趣,则是消极的、有害的、本能的、庸俗的、愚昧的向往与追逐。高雅与高尚相随,俗气与市侩结伴,低级与消沉同行。我们应该崇尚高雅,反对俗气,拒绝低级。强身健体、聆听音乐、读书看报等等,皆可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一个人有了雅趣,身心会愉悦,性格会开朗,生活更美好,人生更精彩。雅趣是生活中的“味精”,利用工作之余,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少些虚荣攀比,多些谦虚低调。不沉湎于个人生活的物质享乐,不与社会上有钱之人比奢华。在和同事、朋友、群众的相处中,多看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取得成绩时,要懂得感恩组织的培养、同事的帮助和群众的支持,以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涵养人生。要摆脱名缰利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想着做大官、赚大钱,要以追求心灵的和谐为幸福,做到名节如璧不可污,不为浮名所累,不为利益所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拂尘埃就要清心寡欲。远离诱惑,不仅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纪律要求,也是勤拂尘埃的基本路径。领导干部要怎样做才能远离各种诱惑?首先,应该内省自身,锤炼意志。筑牢道德和党纪这两道防线,在诱惑面前正气凛然,坚决抵制,毅然拒绝,做到不因金钱而驻足,不因美色而沉沦,不因名利而浮躁。其次,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党的性质决定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各級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这一点,就不会被蒙骗。再次,要明辨是非,保存初心。身为党员干部,前呼后拥的时候多。要慎重交友,坚持择善而交,多同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先进模范、专业学者交朋友,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咱们的门神要摆正,大鬼小鬼莫进来。一个要有情操,这是一道防线;一个要有戒惧,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正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洁心。唯有如此,才能有“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的清醒与定力,永葆名节长青而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