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淮南、淮北为例
2015-12-28杨显明
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
——以淮南、淮北为例
杨显明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以淮南、淮北两市为例,测度了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化中的产业结构变化率、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就业—产业偏离度指数,分析了推动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的内、外驱动因子.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城市产业转换效益差异显著,产业结构演替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是在内外驱动因子共同作用下的被动调整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过程.建议煤炭资源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立足市场需求、选择有利时机,依托资源产业的发展,坚持科技创新,走产业集聚发展的道路;借势产业转移,选择和培养接续替代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高级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替;煤炭资源城市;驱动力
收稿日期:2015-06-1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ZB0141);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4E002)
作者简介:杨显明(1980—),男,四川安岳人.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K902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煤炭资源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是指因当地开采利用煤炭资源而建立,或因开发利用附近地区的煤炭资源而发展壮大,且煤炭工业(尤其是煤炭采掘业)主导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城市.[1-2]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煤炭资源城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多种原因的影响,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枯竭、社会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布局不合理等问题,[3-5]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就煤炭资源城市界定和分类、[6-7]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8]存在的问题、[9-10]产业转型、[11-12]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等方面展开了研究,[13-14]重点探讨了煤炭资源城市产业转型,涵盖了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政策援助等,对转型的响应、转型绩效评价以及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优化、[15-16]城市社会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不足.[17-18]
本文以淮南、淮北市为例,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的共性,探究产业结构演替的特征和驱动因子,深化对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认识,以推进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变.
1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19-20]本文选取份额分析法来分析案例城市产业结构的演替路径.
1.1产业演替评价指标
1.1.1产业结构变化率
(1)
产业结构变化率能反映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式中:k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值,qit、qi0分别为考察期和基期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k值越大,产业变动速度、变动幅度越大;反之就越小.
1.1.2产业结构变动系数
(2)
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可以用来判断煤炭资源城市内部三次产业相对之间的发展速度.式中:hi为第i产业的结构变动系数,xi为第i产业的增长率,x为GDP的增长率.
1.1.3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
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衡量地区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可体现地区产业产值的增长与该产业从业人员数的增长是否同步.其计算公式为:
(3)
式中:φ为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li为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pi为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n为产业数.φ值越大.
1.2分析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的大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基期和考察期时期内的变动量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3个分量,以揭示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确定未来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综合性和动态性.
1.3数据来源
本文以淮南、淮北市为案例,分别将安徽省和全国作为参照对象,选取1991年—2010年为主要分析时限.数据来源于历年统计年鉴(1991-2011)及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2淮南、淮北市产业结构演替进程分析
2.1产业结构演替的总体特征
作为资源型城市,淮南、淮北产业结构共性特征明显:第二产业产值,尤其是工业产值比重较大,形成“一业独大”畸形发展的产业结构(图1).根据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演化关系,将案例城市的产业演替进程分为4个阶段(表1),各阶段产业结构特征较明显.结果说明,经过近10年左右的产业调整,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煤炭产业产值比重过高,而一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图1 淮南、淮北三次产业结构演替情况
经济发展阶段时段产业产值比例关系产业演替特征淮南市淮北市淮南市淮北市恢复发展期1978年~1984年二三一二一三二产业快速下降,一三持续上升二产缓慢下降,一三缓慢上升波动发展期1985年~1993年二三一二三一二产波动上升,一产波动下降,三产平稳波动一二快速下降,二产快速上升积弱衰退期1994年~2000年二三一二三一二产快速下降,一产下降,三产快速上升二产持续下降,一产缓慢下降,三产快速上升转型发展期2001年~2010年二三一二三一二产快速上升,三产快速下降,一产持续下降二产快速上升,三产快速下降,一产持续下降
2.2产业结构演替效益分析
以1990年作为基期,测算2个案例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率系数,并与安徽省和全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图2):①淮南、淮北两市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案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速度要低安徽省和全国产业水平;③两类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率系数阶段性特征显著:1991—1998年和2005—2010年,淮北市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快于淮南市;1999—2004年,淮北市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慢于淮南市.这说明:①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刚性较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速度整体较慢;②转型时机会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效率差异;③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城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不一样.
图2淮南、淮北、安徽、全国产业结构变化率系数趋势图
产业结构变动系数(表2)表明:①较于参照区,案例城市三次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协调同步性差;②第二产业的增长主导了市域经济的发展;③案例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④淮南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较淮北市要弱.说明煤炭资源城市与非煤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演替过程存在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规律也有所不同.
表2 近20年淮南、淮北、安徽、全国产业结构变动系数表
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图3)表明:①两市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效益逐步提高,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演替;②2000年以前,案例城市的就业—产业偏离度要高于安徽省和全国水平,产业结构效益低、产业结构不合理;2000年以后,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大,2007年后呈缓慢抬升.说明煤炭资源城市产业转型过程较为复杂.③淮南市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低于淮北.表明中兴期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于衰退期煤炭资源城市要容易、转型效果要好.
图3淮南、淮北三次产业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趋势
2.3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
本文以安徽省为参照,计算淮南、淮北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统计量(表3、表4),以判定其产业结构演替趋势及未来在大区域中的竞争力.
表3 近20年淮南、淮北不同时段偏离-份额分析表(单位:亿元)
从全省份额分量来看:①两个案例城市三次产业均为全省性增长部门;②第二产业在全省份额分量中的贡献率远远高于一三产业,都在50%以上.表明煤炭资源城市经济发展仍过度依赖资源性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型任务艰巨;③淮南市的比重高于淮北市,且差距在扩大.表明中兴期转型更利于煤炭资源城市经济的发展.
表4 近20年淮南、淮北不同时段效果系数、区域竞争力系数变化表
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①两个案例城市都呈“∩”变化,表明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都具有非稳定性,不利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②案例城市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变化最大,表明产业结构需在二三产业之间调整、第一产业还有调整发展空间;③“十一五”期间,案例城市的结构偏离分量快速降低.表明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刚性强,调整阻力大;④淮南市的结构偏离分量高于淮北市,也证明中兴期煤炭资源城市较衰退期煤炭城市经济活力更强;⑤结构效果系数稍大于1,表明案例城市的产业结构没有明显的结构优势.
从竞争力分量来看:①案例城市都约为零、区域竞争力指数约为1,表明现有的产业结构不利于煤炭资源城市进行区域竞争,须加快转型发展;②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分量不断提高,说明转型过程中须立足资源基础,通过发展特色加工工业、进行资源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资源产品附加值,以产业集群化战略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③第一产业竞争力分量为负且逐渐变小、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分量自“九五”末开始不断降低,表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优化、积极促进金融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驱动力分析
3.1外生驱动力分析
3.1.1资源禀赋因素
煤炭资源城市“依煤而生、依煤而兴”,资源储量对城市产业发展具有绝定性影响.成长期前期,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采掘业更具有比较优势,煤炭产业蓬勃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到了成长期后期,作为基础性产业的采掘业产值比重上升,利益主体为追求更大的经济利润,粗加工工业发展,导致工业结构内部多元化发展.进入成长期,随着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一步集聚,为煤炭企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兴期以煤为中心,电力、煤钢、化工等关联产业不断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成为支柱.同期工人数量增加,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二三一”产业结构格局.到了兴盛期,煤炭资源储量减少甚至枯竭,资源企业生存危机骤现,延长产业生命周期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产业高端化、非煤化(图4).资源禀赋是基础作用力,产业结构演替的过程中既可以是推力,也可转化为压力.
图4 煤炭资源储量变化与产业结构演化关系
3.1.2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政策很大程度上能控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直接影响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进程.在发展早期,能源侧需求刺激国家在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导致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化、演替缓慢.到了成熟期之后,资源枯竭遏制城市经济发展,中国特殊国情不允许“矿竭城亡”,只能谋求可持续发展.国家一方面依靠“压力型”政策促使企业改制重组、提高生产工艺、科技创新等,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生命周期、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型”政策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关联产业、培育非煤替代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扭转煤炭资源城市经济发展的衰退,政府通过加大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建设,以增加就业.
3.1.3市场需求因素
自1992年始,全国煤炭生产总量增加导致煤炭价格迅速下降;1998年金融危机进一步削减了煤炭需求总量,加之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能源渠道多元化,煤炭资源消费量降至低谷,导致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持续降低.2000年以后,经济发展强劲增强、能源地缘格局不稳定,刺激国内煤炭产业的发展,导致第二产业比重在最近10年出现走高趋势.可见,市场需求对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起着立竿见影的改变作用.
3.1.4城市化因素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新增城市人口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及就业需求直接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公共基础设施补偿性建设、生产性空间的竞争促进了传统煤炭企业重组、改造、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改变.
3.1.5产业转移与承接因素
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变化、环保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提供了机遇.以“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形式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淮南、淮北两市具有产业基础和地缘优势,从中受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1.6技术创新因素
一方面,技术创新提高了煤炭资源产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业结构“重煤”化导致了产业结构锁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既为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命周期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解除“锁定效应”、实现产业转型提供了可能.
3.2内生驱动力分析
求生存、求发展是新时期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不断演替的内在动力.中兴期以前,煤炭资源丰富、规模报酬递增,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促使企业发展低成本、高收益的煤炭产业,成为推动产业结构演替的内生动力.到了资源枯竭期,以煤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投入产出率低,危及企业生存发展;同期市场需求发生,竞争加剧,生存压力促使企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再者,企业兼有创造就业岗位、保持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民生的社会责任;也具有在行业竞争中不断学习创新、超越自我的价值目标取向,这些对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产生了推动作用.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两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进指标的计算和偏离—份额分析,结合其发展进程中的驱动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与早期观点相异:即体制的影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一致,但在工业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 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主要是在二三产业之间转换,后期转型过程中要着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进产业转型.
(3)煤炭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是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资源禀赋是基础、 市场需求起引导、技术起支撑;企业本身是推进产业结构演替的内生力量.
(4)煤炭资源城市产业产值结构演替的效益阶段性明显:中兴期较衰退期高,表明中兴期是转型的黄金时期.
(5)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城市,须立足于煤炭产业基础来转型调整,须结合各自的实际选择接续替代产业.
参考文献:
[1] 樊杰.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3):218-225.
[2]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6.
[3] 任菊香.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态势及对策——以朔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8(2):169-176.
[4] 韩少华.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6.
[5]丁湘城,张颖.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8(3):70-76.
[6] 刘耀彬.我国煤炭城市分类及其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矿业,2006(9):29-33.
[7]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于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 2002(11):37-59.
[8] 李文彦.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J].地理学报,1978(1):63-77.
[9] 伍春友,叶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9.
[10]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城市产业转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
[11]赵静,焦华富,宣国富.基于集群视角的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安徽淮南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5):58-62.
[12]刘耀彬,宋文君,万力.中部地区典型煤炭城市接续产业响应模式分析及比较[J].人文地理,2011(3):56-59.
[13]方创琳,毛汉英.兖滕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地的动态演化规律与综合整治[J].地理学报, 1998(1):24-31.
[14]王炜,步伟娜,纪江海等.资源型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焦作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5(1):78-83.
[15]梅林,孙春暖.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以辽源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6(6):949-956.
[16]张玉民,郑甲苏.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战略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0(9):82-85.
[17]魏冶,张哲,修春亮.煤炭城市转型中的社会空间结构—以阜新为例[J].地理科学,2011(7):850-857.
[18]刘耀彬,张安军.中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动态比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1):11-16.
[19]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74.
[20]张昌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湖北产业竞争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1):152-155.
[责任编辑范藻]
Study on Success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oal Resources Cities:
Cases from Huainan and Huaibei
YANG Xianming
(Land Resources Schoo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China)
Abstract:Taking Huainan and Huaibei for exampl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industry deviation degree index, change rate 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wo cities' industrial structures, reveals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ir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analyzes the driving forces and mechanisms which promote the evolu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dustry transition efficiency of coal resources cities at different stage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success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 characteristic of stage and it is a process of passive and active adjustment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ing forces. Finally,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a coal resources city should based on the market demand, choose opportune time, depe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industry, insist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llow the road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with industrial restruction as main line; take the best us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select and cultivate continued industry, promot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eads for diversification, rationalization and becoming advanced; and promote the transitions of industry and urban function through 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and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succession; coal resources city; driving 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