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采用双超声造影进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分析

2015-12-28汪军虎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胃癌

胃癌采用双超声造影进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分析

汪军虎

作者单位: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双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于术前进行双超声造影检查及对T分期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术后胃癌标本60个,均为单发癌,其中T1期3例,T2期14例,T3期35例,T4期8例。双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为88.3%,其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85.7%、91.4%、87.5%。结论双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癌;双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

基金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项目(编号:2013-KW28)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5.10.028

中图分类号:R735.2

收稿日期(2015-03-04修回日期 2015-07-14)

The Accuracy Analysis of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Preoperative T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WANGJunhu.Yan'anPeople'sHospital,Yan'an,716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mpact on the accuracy of the preoperative T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Methods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as conducted in the preoperative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 stage,and 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 results.Results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specimens 60 cases were all single carcinoma,the T1 phase was 3 cases,T2 stage 14 cases,T3 stage 35 cases,T4 stage 8 cases.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preoperative T staging evaluation accuracy was 88.3%,of which the T1,T2,T3,T4 accuracy were 66.7%,85.7%,91.4% and 85.7%,respectively.ConclusionDouble ultrasound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eoperative T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has high accuracy,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Gastric cancer;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Preoperative T staging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5,30:1521~1523)

胃癌位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首位,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胃癌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的上消化道反应;进展期则常出现疼痛、体重减轻等临床表现[1]。近年来,胃癌的诊断及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其预后效果仍不理想。那么,对术前分期进行准确地评估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前提。目前,用于胃癌术前分期检查的方法有很多,如:CT、B超、核磁共振、超声内镜、腹腔镜、PET等[2],但缺少一种安全、无创、快速、经济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在胃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双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9.94±8.52)岁;病变部位:贲门部4例,胃底部9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32例,胃大部分累积8例;早期胃癌8例,进展期胃癌5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天内进行胃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对照。

1.2检查方法[3-4]

患者禁食6 h以上,常规超声了解空腹时胃、肝、脾等脏器情况后,口服胃窗造影液,一边喝一边动态观察。喝完后嘱咐患者变换不同体位,并逐一进行观察。待病灶位置确定后,局部放大,判断病变浸润范围、深度及周围脏器情况,记录病变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有何改变。然后切换成造影模式,嘱咐患者平静呼吸,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开始同步记时和图像动态存储。结束前注意扫查腹腔内其他脏器情况,必要时可进行二次造影。检查完毕后由另外2名具有10年以上超声诊断经验的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并作出诊断,有分歧时经讨论决定最终结果。

1.3胃癌T分期标准

参考国际TNM 分期标准[5],双超声造影T 分期主要依据于肿瘤组织具有动脉期“正性显影区”和静脉期“负性显影区”特点,并根据这两个显影区所累及的范围进行T 分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Kappa分析法评价两名医师诊断双超声造影T分期的一致性,判定标准:k>0.75一致性好,0.40≤k≤0.75一致性较好,k<0.40一致性差。

2结果

2.1术后患者T分期基本情况

60例胃癌患者均进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胃癌标本60个,均为单发癌,其中T1期3例,侵至黏膜及黏膜下层,静脉期快速廓清,出现“负性显影区”;T2期14例,肿瘤累及肌层,动脉期整体增强,静脉期浸润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T3期35例,动脉期“正性显影区”侵达浆膜层;T4期8例,其中累及十二指肠4例,食管2例,胰头2例。

2.2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及双超声造影对术前T分期评估的准确性及比较

口服胃窗超声造影评估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6.7%,其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33.3%、78.6%、80.0%、75.0%,见表1。双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为88.3%,其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85.7%、91.4%、87.5%,见表1。双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口服胃窗超声造影(χ2=4.536,P<0.05)。

表1 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及双超声造影术前评估与术后病理比较/例

2.32名医师诊断双超声造影T分期结果及吻合情况

采用Kappa分析法评价2名医师诊断双超声造影胃癌T分期情况,结果显示Kappa值=0.81,表明两者一致性高,见表2。

表2 2名医师诊断双超声造影T分期结果及吻合情况/例

注:Kappa值=0.81。

3讨论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临床症状隐匿,待发现时大多已进入晚期,从而导致了胃癌的总体预后效果较差。但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是可以被治愈的,并且其可被早期诊断的时间大约为两到三年,如果能在早期作出正确的诊断,这将会极大地改善胃癌的预后[6]。由于胃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因此对健康人群进行筛查,是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高科技的广泛应用,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有望显著提高。其中,超声检查因其安全、无创、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胃癌的检查及术后随访。

胃是一个空腔器官,内含一定的空气和胃液,能够自体蠕动并且随着呼吸而运动,给超声检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然而,患者口服胃窗造影液后可将胃内气体排出,从而减少了超声伪像,提高了胃癌的诊断率[7]。口服胃窗超声造影不仅能很好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形态以及周边正常胃壁结构,还能根据胃壁层次结构破坏的程度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为76.7%,其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33.3%、78.6%、80.0%、75.0%。经腹超声因受分辨力的限制和有些组织声阻抗差异不大等影响,导致其难以将肿瘤组织与肿瘤微浸润、瘤旁炎症反应等情况区分开来。

双超声造影在口服胃窗造影液后,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实时动态监测肿瘤及瘤旁组织造影剂的灌注情况。文献报道称,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由于缺乏正常血管形成所需过程,导致血管无收缩-舒张变化、管壁平滑肌缺如、动-静脉瘘,使得血流阻力低、流速快,故在超声造影图像上呈现出“正性显影区”和“负性显影区”2个区域[9]。动脉期时瘤体往往先于周围组织快速增强,即“正性显影”;而静脉期时造影剂则在瘤体快于周围组织流出,即“负性显影”。因此,可以利用这两个显影区来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微血管分布,区分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10],而双超声造影则正是根据“正、负性显影区”的范围来进行术前T分期诊断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双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为88.3%,其中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85.7%、91.4%、87.5%,其明显要高于口服胃窗超声造影。而针对双超声造影T分期诊断的信度,我们采用Kappa分析方法评价,结果显示2名医师独立分析的一致性好(Kappa值=0.81>0.75),可信度高。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术前采用双超声造影进行T分期评估,准确率较高、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作文,喻军,王永,等.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估〔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4):400-402.

[2]黄品同,李艳萍,赵雅萍,等.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1):33-36.

[3]杨勇明.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D〕.温州医学院,2007.

[4]曹春辉,黄品同,郑毅雄,等.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初步应用研究〔J〕.消化肿瘤杂志,2011,3(4):229-232.

[5]苏玉.胃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6]王仰坤,高春芳,张现伟,等.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4):377-380.

[7]张继红.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9):1140-1142.

[8]李国权,刘国庆,杨秀娟,等.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对胃癌T分期的临床判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0):1263-1265.

[9]罗洪霞,倪双双,林益怡,等.胃肠道外间质瘤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6):438-439.

[10]毛建强,吴金荣.胃超声造影术前评估胃癌TNM分期47例〔J〕.肿瘤学杂志,2008,14(11):916-917.

(编辑:甘艳)

猜你喜欢

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胃癌前病变治疗重点是什么?
姜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自噬流的作用
胃癌组织中PGRN和Ki-67免疫反应性增强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胃癌组织中Her-2、VEGF-C的表达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