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钱币上的龙文化
2015-12-28吴昊
吴 昊
(中国工商银行长春南大街支行 个人营销部,吉林 长春 130041)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即使在钱币图案设计方面,龙文化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对邻国日本近代钱币上龙型图案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我国钱币龙文化的形成
从古至今,“龙”在中国家喻户晓,龙的形象无处不在,已经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闻一多先生在《伏曦考》中说:“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就是说,“龙”是各种动物的混合体,是一种虚拟的综合性产物。虽然经科学考证,龙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但经过千百年来传承、丰富和发展,龙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吸纳和接受,并形成中国特定的文化概念。“龙”在历代钱币上的体现,逐渐形成了我国钱币上的龙文化。
当然,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钱币上的“龙”所代表的意义和作用也有所不同。中国龙也常为封建帝王所利用,将其作为统治的工具。封建帝王利用人们对龙心存的神秘感和崇拜,以“真龙天子”的身份,驾驭臣民,以求“江山永固”、“一统万年”。特别是在中国历代钱币设计上,多有“龙”型图案出现,使这种“皇权”的象征,在钱币的反复流通使用中不断得以强化,以期达到长久统治之目的。
1.近代纸币上的“龙”型图案
纸币“龙”型图案最早出现在明朝的“大明通行宝钞”(图1)。1375年(明朝“洪武”八年),朱元璋设宝钞提举司,始印制宝钞。其纸币四周花栏上下左右共出现了四条龙的图案,这说明从明朝开始就用“龙”型图案在其发行的纸币上打下了皇权的印记。
图1
图2
图3
1843年(咸丰三年)清政府上谕户部,正式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其发行的“户部官票”(图2)和“大清宝钞”(图3),周边也都印有龙纹。其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天津发行的最早的官银号“天津银号”(图4),也是以龙作为主要图案,随后改名“天津北洋银号”,并委托英国伦敦印制纸币,图案为双龙抢珠和李鸿章头像。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华商上海诚信银行钞票(图5)印制的双龙抢珠图案更加清晰、美观。1910年(宣统二年)大清银行发行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图6),更是把腾云驾雾的飞龙表现得淋漓尽致。
2.历代铸币上的“龙”型图案
(1)以龙作图案的古钱币。《汉书.食货志》说:“自武帝建武以来,曾造锡银白金三种,一圆、二方、三椭”,其中有种白金币上面铸了“龙”字。另据《史记·平淮书》记载,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曾造含银锡的所谓“白金”钱,称:“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值三千。”其中的圆形钱就是龙文的,被称为“白选”,其一枚价值可折“五铢”钱三千枚(图7)。这是我国货币历史上最早的圆形龙币。由于它以银锡合金为币材,成本较高,汉政府规定它的价值惊人,每枚只有八两重,却值五株钱三千枚。这说明“龙币”在汉代就出现了,并凸显其昂贵价值。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此后,单龙戏珠和双龙抢珠的图案多铸行于钱币之上。诸如唐代“金玉满堂”花体篆书双龙钱(图8)、五代的“周元通宝”、北宋的“大观通宝”、金代的“大定通宝”、明代的“正德通宝”(图9)等。此外,1309年(元代武宗“至大”二年)还铸制了有龙纹图案的钱币,正面为“大元国宝”,反面为龙纹“二龙戏珠”。为了纪念这种龙纹币,上海造币厂于上世纪90年代对它进行了复制(图10)。
图9
图10
(2)以龙作图案的清代铸币——金、银、铜元,更是龙姿各异。如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铸制的“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图11),1887年(清同治六年)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当局试铸的“上海一两”银币(图12),吉林省造每元当制钱十个的铜圆“光绪元宝”(图13),都铸有图案十分精美的蟠龙,为典型的中国青龙。
(3)以龙作图案的民国铸币。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也特铸了“中华帝国”背带龙图的“洪宪”纪念币,并将龙体插上翅膀,以其龙作飞翔之势而名之,谓之“飞龙”(图14)。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3.现代钱币上的龙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发行的纸币还是铸行的铸币,大多是以工农群众发展生产图案为主,龙型图案很少。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为反映中华盛世、经济腾飞,钱币上的龙型图案渐渐多了起来。如1988年发行的戊辰(龙)年币1组6枚,图案为双龙抢珠、三龙戏珠、单龙戏表演。1998年发行的《龙文化》金币是把战国时期的一幅帛画《人物驭龙图》(图15)再现到金币之上,让人体验到中华龙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迎接新世纪龙年》纪念钞(图16),钞的正面主图取材于北京北海九龙壁的第三条龙——“升龙”。在世纪之交选择这条“升龙”来作为主题,显然是在寓意着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崛起和腾飞。
图16
二、日本钱币上的“龙文化”
我国的东邻日本,同样也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如在记述日本历史的《日本书纪》中,传说在与中国秦朝同期的“弥生文化”时代,“龙神”用神器创建了“大八洲”,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被称为日本第一代天皇的神武天皇正是“龙神”后人。可见,“龙文化”在日本也很盛行。从日本“龙文化”的某一个侧面看,“龙”的形象在日本钱币上的体现更为突出。
1.“龙文化”在日本纸币上的体现
(1)早期纸扎上的“龙”型图案。日本早在“庆应年间”开始发行纸币,最早带有“龙”的图案的纸币是1868年(庆应四年)“太政官会计局”发行的“太政官扎”(图17);随后在1869年(日本明治二年)又由“民政部通商司”发行了带有“龙”的图案的纸币“民部省扎”(图18);1871年(日本明治四年),又由“为替座”发行了带有“龙”的图案的纸币“大藏省兑换证券”(图19),且当时的各个“为替会社”纸扎和“府、县、局扎”也都纷纷效仿,许多纸币上多带有类似的龙纹。“龙文化”在这一时期的纸币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2)日本政府纸币上的“龙”型图案。日本明治新政府通过货币制度的改革,于1872年(日本明治五年)5月开始发行带有“龙”型图案的新货币——“明治通宝”(图20)纸币。
(3)日本军用手票上的“龙”型图案。日本政府为支付战争费用,从1877年(日本明治十年)开始发行了大量的军用手票。特别是1894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针对日清(清政府)战争以后发行的军用手票(图21)和1937年(日本昭和十二年)侵华战争军票(图22),再次延续了“明治通宝”纸币“龙”型图案。1939年(日本昭和十四年),改版后的侵华军用手票“横版丁号券”(图23)将原立龙图案改为了云中“飞龙”。1938年(“康德五年”)发行的伪满洲中央银行纸币也在两侧边框各印有一条飞龙图案(图24)。
2.“龙文化”在日本铸币上的体现
从1870年(日本明治三年)开始铸行金货(图25)和银货(图26)均为精致的盘龙图案。在1873年(日本明治六年)铸制的铜货(图27)和1875年(日本明治八年)铸制的贸易银(图28)也都为盘龙图案。1939年(“康德六年”)伪满洲中央银行部分白铜硬币(图29)和第四回日本造币局泉友会发行纪念银章(图30)也都铸制了“龙”型图案。
图21
图22
图23
显然,日本也非常重视钱币上的“龙”文化,并通过钱币上的“龙”型图案来输出和强化其“日本皇权神威”和“大日本帝国”的意志。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三、我国钱币上的“龙”文化对日本钱币影响分析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钱币文化更是与中国货币有着密切联系。从上述中日钱币“龙”型图案的相似性就可以看出中国钱币上的“龙”文化对日本钱币的影响。
1.中国汉字文化对日本钱币的影响
日本钱币文化最先受到的是中国汉字的影响。日本史学家内藤湖曾说过:“日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成豆腐的卤水。”这就生动表述了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依存关系,而这种依存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汉字的输入、汉字文化的潜移默化造成的。公元一世纪前后,中国的铜镜、印章、货币等就传入日本,其上的文字即是最初入日的汉字。如:日本京都函石浜遗迹出土的来自中国新莽时期(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铸字币上的“货泉”二字说明,中国汉字借助钱币这个媒介,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传到了日本,并对以后的日本钱币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前列举的日本各个时期的纸币和铸币使用的都是汉字,可见中国汉字文化对日本钱币的影响程度。
2.中国钱币文化对日本钱币的影响
自秦汉时期开始,中国的方孔圆钱就开始流出国外,唐代初期,中国钱币流向境外的数量逐渐增大,至北宋时期,中国铸钱数量和流出境外的数量更为可观,在周边各国流通使用,对日本钱币影响极大。公元708年,日本奈良时代开始铸造的“和同开珍”,是日本政府最早铸行的钱币,后来陆续铸造的“开基胜宝”、“万年通宝”等皇朝十二钱,均仿铸中国的“开元通宝”,形制相同,字体相近,风格如出一辙。至1625年(日本宽永二年),日本铸造的“宽永通宝”等汉字钱币,也尽显中国古钱的神韵。
3.中国“龙”文化对日本钱币的影响
据传,龙的形象是东汉时期由中国正式传入日本,受到大众的崇拜。但是,日本固有的用来祈祷风调雨顺的蛇神并未因龙的出现而销声匿迹,因此,在日本人的观念中龙是相当复杂的形象,它是蛇与龙的混合体,蛇的身上有龙的特征,而龙的精神里又有蛇的性格。所以,在日本钱币上的“龙”,既与中国钱币上的“龙”型图案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风格。
(1)“大清宝钞”对日本早期发行纸币的影响。中国清政府早在1843年(咸丰三年)就上谕户部,正式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比1868年(“幕末明初”时期)日本发行的纸扎早了25年。所以,前述“太政官扎”、“民部省扎”和“大藏省兑换证券”上的“龙”都流露出“大清”纸钞的痕迹,只是龙头变大、龙身变粗、龙爪变得愈加明显、龙纹雕刻更加细腻,使戏珠的双龙的形象更加丰满,以此来显示日本皇家气概。
日本明治新政府发行的“明治通宝”纸币延续了其早期纸币的双龙,只是把双龙作了进一步演化,双龙、双凤跃然纸上,但龙型图案变化明显,双龙不再戏珠,而是龙头紧扣、龙身深幅弯曲、龙爪紧紧抓住手书的“明治通宝”四字,可谓活灵活现。该纸币票面图案精美、印刷质量上乘,可谓日本纸币上“龙”型图案的经典之作。显然,这种龙型图案纸币发行与“大清宝钞”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凸显统治者的“龙威”,达到统驭臣民之目的。
(2)上述早期发行的用于侵华战争的日本军用手票,因与“明治通宝”发行时间仅相差五年,所以,其龙型图案完全效仿“明治通宝”,仅是双龙紧抱的不再是“明治通宝”四字,而是“大日本帝国政府”。究其目的,无非是日本政府利用中日两国都熟知的龙的形象来显示日本军威,搜刮日本和中国百姓的钱财,用于军事扩张。
从1873年(日本明治六年)开始,日本国立银行改“明治通宝”为银行券,纸币版型也从“竖版”改为“横版”。受此影响,日本从1938年(日本昭和十三年)起将原“竖版”侵华军用手票改为“横版”。由于战事来不及印刷新券,只好把1930年(日本昭和五年)发行的日本银行兑换券券名、兑换文语、印章等用红线涂刷,改造为军用手票用于战争,所以,此后发行的军用手票版型均为横版。1939年(日本昭和十四年)开始发行的新军用手票“丁号券”,则受中国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带有飞龙图案“大清银行兑换券”的影响,也印制了类似的“飞龙图案”,其区别则在于该军用手票上的飞龙身型更加硕大、面目更加凶悍,以示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
(3)至于日本在东北扶植的伪满洲国发行的“满洲中央银行纸币乙号券”,更是集中国“龙”文化和“孔”文化于一张纸币之上,左边“龙”首触及文庙大成殿、右边“龙”首触及中国孔子像,可见其不仅在军事上加速扩张,还利用其发行的纸币来强化对中国民众的精神侵略,吞占中国之心昭然若揭。
(4)相伴相随的是日本铸币受中国“龙文化”的影响。从前述的日本铸制的金、银、铜币就可以看出,日本在各个不同时期都仿效中国同时期带有“龙”型图案的钱币铸制了“龙币”,并如同纸币一样不断地演化和发展。如日本明治时期日本制造的银元,除正反面均以汉字帛写外,背面的“龙”形图案均仿自汉式。但日本在其明治三十六年曾发行过一元银元,其龙的形象和中国青龙就有了较大差别,日本龙浑身鳞甲,左爪紧扣龙珠,锋芒颖锐、龙威显赫。差别更大的则是上面提到的伪满洲中央银行铸制带有“双龙戏珠”图案的白铜硬币,其双龙形象则似龙非龙,其设计用意仍待考证。
总之,日本龙文化源自中国,日本钱币上的各个时期的龙文化更是深受中国钱币文化的影响。尽管日本极力渲染其自身的龙文化,如:日本前一时期将本国领土描绘成腾空飞行的巨龙,说龙头是北海道,龙须是俄罗斯管辖的北方四岛,龙身是本州和四国地区,而龙尾则是冲绳岛屿等等,以强化日本龙文化的独立性。但是,通过上述对中日钱币龙文化的比较分析,可以充分说明日本钱币上的龙文化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是依存于中国钱币的龙文化,显然,日本龙文化源于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历代贷币》编辑组.中国历代钱币[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2]李重.中国铸币研究——中国近代机制系列[M].长沙:湘粤美术出版社,2004.
[3]浅议钱币的文化内涵——钱币上的龙文化[J].钱币,2008,(5).
[4]冯天瑜.汉字文化对日本的深广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
[5]中国古代货币与东南亚[J].亚洲钱币,2008,(1).
[6]夏龙,半丁.币海漫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7]史树青.钱币收藏[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8]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一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9]日本货币商协同组合.日本货币研究[M].东京: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