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2015-12-28张慧娜刘彦平赵新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缺陷率交班交接班

张慧娜,刘彦平,赵新雷

(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医院信息经管科,河北石家庄050041)

品管圈在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

张慧娜1,刘彦平1,赵新雷2

(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医院信息经管科,河北石家庄050041)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 由9名儿科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及柏拉图等科学方法,确立“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为主题,应用床旁交接班缺陷查检表,连续15 d对晨晚床旁交接班进行现况调查,分析造成床旁交接班缺陷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经过为期4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床旁交接班缺陷率显著降低,由活动前的38.0%降到活动后的16.70%,目标达成率是10.0%,进步率是56.0%。结论 品管圈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床旁交接班的缺陷率。

质量改进;治疗效果;儿科护理学

品管圈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1],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使员工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是持续质量改进的一种运作方式,现在已不断融入到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当中。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而床旁交接班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对患者进行连续观察及维护护理安全的保证。交接班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护士工作质量、业务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如果每日必做的床旁交接班工作出现遗漏,交班内容过于简单,存在安全隐患,会对患者产生一定影响[2]。为了杜绝和减少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保证护理活动的连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工作中,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对此次主题开始前15 d(2013年6月10~24日)晨晚间床旁交接班调查情况及开始后(2013年8月26日~9月8日)晨晚间床旁交接班调查情况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由9名儿科护士自愿组成品管圈小组[3],经全体圈员的头脑风暴讨论等活动设定圈名与圈徽,选出圈长1名,护理部副主任及科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确定活动主题是“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

1.2.2 拟定活动计划 整个品管圈活动计划4个月完成,每个星期活动1次,1~2 h/次,讨论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将活动计划制定成甘特图。

1.2.3 现状调查及目标设定 根据医院床旁交接班规范,设计出床旁交接班缺陷查检表,查检表只选择符合规范或是不符合规范。调查结果显示缺陷率达38.0%。对调查内容的第一项、第二项不规范占全部不规范项目的80.8%。设定目标为:总缺陷率降低到16.7%。见表1。

表1 床旁交接班不规范项目调查结果

1.2.4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二八原则,其中前2项不规范达到80.8%,故将此2项内容作为改善重点,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一是护士对自我介绍不到位,认为每日介绍很麻烦,没必要,而且不向患者解释交接班的目的,认为护士床旁交接班与患者没关系,对床旁交接班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口头交班内容不全面,床旁交接班规范及流程执行差,部分护士对交接班内容不清楚而且重点不突出。

1.2.5 制定并实施对策 ①提高护士对床旁交接班认识,与绩效挂钩:改善前护士对床旁交接班不重视,走形式,重新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护理床旁交接班制度,提高护士护理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护士长制定床旁交接班质量绩效管理办法,与绩效挂钩;每日床旁交接班由护士长亲自把关,不定时询问患者,发现缺项者扣相应绩效分数。②细化床旁交接班规范:现有床旁交接班内容笼统,没有细节的规定,导致交班内容不全面,因此重新细化床旁交接班规范,将细节规定到位;将口头交班内容固定成模板,进行演示培训;将规范及模板放于护理站,方便护士随时取用学习;自规范更新之日起严格按床旁交接班规范执行交接班,护士之间互相监督、提醒。通过强化交接班执行规范,使规范形成常态,使护士高质量完成床旁交接班。③细化床旁交接班流程:使用图形简洁,内容清晰,对于护士来说能很快明确工作重点,掌握重要信息,并且实现了当班护士对当天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的自查、评价及反馈。④规范护理床旁交接班者的站位:由交班护士带领参加接班的责任护士,护士长及其他参加交班护士进入病房,交班者站在患者身体的左侧,接班护士及护士长站在患者身体右侧,其余参加交班护士站在患者床尾处。将上述站位绘制成平面图,放于护理站,使护士能够一目了然。⑤制定儿科护理床旁交接班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床旁交接班流程制定出床旁交接班考核评价标准,标准突出床旁交班内容,护士礼仪,沟通等项目。与绩效挂钩。⑥培训与考核:将床旁交接班规范及流程列入科室培训计划,专人负责考核,将考核成绩计入绩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活动前后的平均分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圈员的努力,逐条落实了改进措施,效果逐渐显现。通过常态化的床旁交接班执行规范及流程的实行,护士在交接班过程中规范性明显提高,能够主动热情的向患者介绍自己,不交头接耳,认真做到交接患者病情、用药、皮肤、输液、各种引流管情况、特殊检查治疗情况等,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

2.1 有形成果 对2013年8月26日—9月8日晨晚间床旁交接班情况进行调查。缺陷率由38.0%降低到16.7%(图1),目标达成率是10.0%,进步率是56.0%。其中关于护士自我介绍不规范数由活动前的30次降低到7次,口头交班内容不全面数由活动前的25次降低到10次。见表1,2。

表2 改善后床旁交接班缺陷数数据统计

图1 改善前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柱状图比较

2.2 无形成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们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及品管手法均有提高,见表3。

表3 活动前后平均分比较(±s,分)

表3 活动前后平均分比较(±s,分)

评估时间 主人翁意识提高 品管方法提升 团队精神提高 成就感提升 品质意识提升改善前 3.00±1.73 1.44±0.88 3.44±1.66 3.22±0.66 3.00±0.00改善后 4.56±0.88 3.00±0.00 5.00±0.00 4.78±0.66 4.11±1.05t-2.401 -5.292 -2.800 -5.292 -3.162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床旁交接班是确保患者治疗和护理工作连续性、安全性[4]、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致的交接班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并使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个班次得到评价和补缺,从而能有效控制护理并发症及护理缺陷的发生。通过床旁交接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落实[5]情况,从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6],促进护理专业水平的提高,使整体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也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时机,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法、头脑风暴法、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从排查质量缺陷入手,层层剖析,针对要因制定与实施对策,使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并通过可行运作,达到了降低护理床旁交接班缺陷率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全体护士均有真实的参与感,其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增强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同时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有利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在此次活动的过程中,改进效果差的地方可作为下一次活动的主题,真正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8]。

[1]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2] 杨磊,姜超美.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实施及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1):58-59.

[3] 顾军养,王燕萍,朱燕君.品管圈对提高儿科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6):41-43.

[4] 姚云超.规范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9(11):182-183.

[5] 张士琼.探讨规范床头交接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295.

[6] 高增敏,安聪娟,张丽华,等.品质管理圈活动在降低护士静脉输液环节核对差错率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5):574-577.

[7] 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12):1089-1090.

[8] 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本文编辑:刘斯静)

R473.72

B

1007-3205(2015)03-0351-03

2014-06-25;

2014-07-18

张慧娜 (1982-),女,河北三河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儿科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5.03.033

猜你喜欢

缺陷率交班交接班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大专实习学生参加早交班的效果分析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监护室护士交班模式研究进展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