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28钟延光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4期
关键词:解剖学人体案例

钟延光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系

案例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钟延光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系

目的分析案例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临床专业2个班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案例组,每组1个班。传统组给予传统式解剖教学方案,案例组给予案例式解剖教学方案,一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时调查评价教学方案,并对比两组学生期末成绩。结果案例组教学满意程度为98.41%,传统组教学满意程度为89.90%,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案例组学生期末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式教学方案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可充分带动学生对该本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的能力,也可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值得教学推广应用。

案例式教学;人体解剖学;教学

临床基础学科中人体解剖学占据重要地位,扮演着医学生步入临床领域重要基石,同时人体解剖学成绩及学习效率后对后期医学课程呈直接影响[1]。案例式教学又称为病例式分析教学法,该教学方式早已在临床各个教学中推广使用,但因人体解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的学生并不具备任何医学知识,所以对推广案例式教学方式需探索出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我校选择2013级临床2个班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案例式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的应用做出研究,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3级临床系2个班级共127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案例组和传统组,每组两个班62名学生。案例组男学生65人,年龄在18~23岁,平均年龄(20.4±2.1)岁,女学生35人,年龄在19~23岁,平均年龄(20.8±1.4)岁;传统组男学生34人,年龄在20~24岁,平均年龄(21.7±1.5)岁,女学生28人,年龄在18~22岁,平均年龄(19.8±2.3)岁。三好学生9人、党员2人、共青团员98人、优秀干部8人、国家励志奖学金6人、两组班级学生从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学生给予相同教材,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均相同。传统组给予传统式教学方案授课,而案例组给予案例式教学方案具体如下:①制定人体解剖课程和规范大纲:教学室建立案例式教学指导小组,由主任等具备副教授职称教师担任负责人,组织小组分析制定人体解剖学课程和规范大纲要求,并整理教学指导方案。方案实施中以医学生作为研究主体,根据学生整体情况选择符合的案例和制定相应问题设置,案例需将解剖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常见问题相结合,并采用开放式讨论和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将其在案例式教学中讨论作为平时成绩汇总于期末成绩,教师在制定考核标准时需加大案例分析题比重[2]。因教师在案例式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对其素质建立十分重要,教师需充分利用教学以外时间查阅大量资料和临床交流,获得更加权威系统医学知识,拓展自身知识范围。②案例选择:案例式教学方案中案例选择和讨论问题的设定成为其教学方案的中心。临床上经典案例的选择已然成为案例式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其讨论问题的设定必须做到发人深思又逐渐深入,由浅到深的激发学生自身学习潜力和思考能力。因案例式教学主体为医学院校学生,虽对医学知识及信息的了解途径广泛,但其临床实践知识匮乏,对疾病的认识浅表不够全面等成为将来弊端[3]。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和制定讨论问题时需寻求传统经典案例,并符合学生自身情况且与人体解剖学课程紧密连接的原则。如讨论循环系统时需选择有典型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案例,在讨论运动及神经系统时学选择有典型外伤疾病、脑、脊髓等重要知识的案例。③案例式教学开展学在每个解剖系统结束后实施,按照课程安排及结束程度对解剖组织进行案例式分析讨论,讨论时需对案例的主诉、症状体征、检查等资料和问题给予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4]。教师需采用多媒体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对其提出问题并针对普遍问题进行合理答复。教学中要以学生自主讨论和解决问题为主,并在课后总结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和对学生表现作出评价。案例例如以“腰疼+下肢疼痛”做一次案例教学讨论,具体如下:患者罗某,男,36岁;主诉: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3月余。症状体征:3个月前因久坐后腰痛,未重视。现平躺时腰痛加重,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端坐时疼痛稍缓解,翻身时疼痛加重,夜晚疼痛加重。行腰椎磁共振显示:腰椎生理性弯曲存在,L4-S1棘突右侧旁开2.0cm压痛(+),挺腹试验(+),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该案例原因明确清晰,诊断明了易懂,不需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利用其将重点放在问题讨论中,即为何“腰椎间盘突出会引发下肢发射性疼痛”。问题制定为,患者临床症状的解剖部位是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是什么,坐骨神经损伤后有哪些感觉和运动障碍体征等。提出问题需引导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进行系统整理,二要接近临床实践,引导学生查阅关于腰椎间盘突出引发坐骨神经疼痛等相关临床知识,可有效帮助学生对该部位知识和功能的理解,养成临床思维思考问题。④负责人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于各个学生。

1.3 统计学方式

选用统计学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案例组和传统组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比较,采用“X2”和“t”检验,“%”及均数“(X±S)”标准差分别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如结果显示P<0.05,证明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问卷调查教学满意程度及期末考试成绩,案例组满意程度率为%,传统组满意程度率为%,P<0.05,案例组成绩优于传统组学生成绩,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案例式教学方式可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反应教学质量。一学生成绩反馈,学生自身学习兴趣提升,可有利提升自主学习的强度,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具体,并结合案例培养出临床思维模式的能力。二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案例教学备案过程中逐步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知识,在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提升自身组织能力和应变思维。本研究选择我校2014级临床2个班级共12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案例组和传统组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显示,案例组学生对其满意程度为98.41%,传统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程度为89.90%,P<0.05,案例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学生成绩,P<0.05,证明案例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起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作用,此结论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一致,具有可信度[5]。综上所述,案例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不仅可提升教师教学主体意识,还可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其教学方案可促使教学呈现良性循环的过程。

[1]肖春苟,颜克勇,周星平,胡日明,邓雪华,周小强.以案例为先导的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 2010,03(32):230-232.

[2]邢雪松,吕威力,赵海.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0,06(32):452-454.

[3]张士斌,王怀福.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设计思路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6,04(29):530-531.

[4]杨波,陈卫军,董世武,刘光久,李振强,朱楚洪.C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03(23):319-320.

[5]余寅,李玉彬,韦素丽.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29):54-55.

猜你喜欢

解剖学人体案例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人体可笑堂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