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槐细短根埋根育苗技术试验

2015-12-28王华玉丁凤刚马海峰邓红

园艺与种苗 2015年7期
关键词:粗度刺槐发芽率

王华玉,丁凤刚,马海峰,邓红

(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南阳473001)

刺槐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选育和推广良种,对促进刺槐造林良种化,提高森林生产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刺槐用种子繁殖后代,不能保持优树的遗传基础,用大树根育苗成活率低[1]。近年来,为了加快刺槐优树苗木繁殖推广,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刺槐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刺槐细短根埋根育苗技术试验。

1 试验内容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从优树一年生苗中截取根段,粗度为1.0~3.0 cm,长度为1.0~8.0 cm。随采根、随剪取、随埋根,远距离采根应做好保湿保根工作。

1.2 试验方法

1.2.1 埋根时间试验。在背风向阳的沙土上,修筑阳池。阳池为东西向,深30 cm,宽1~2 m,池长根据材料多少而定。四周筑起北高20 cm,其他三面为10 cm高的土埂。床面翻虚整平,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将相同长度和粗度的根段均匀摆在床面上,覆沙土 1~3 cm,喷透水,覆盖塑料薄膜,搭成弓形棚,四周密封[2]。薄膜内地温控制在18~25℃,若超过25℃以上时注意通风降温,每天喷水一次,保持湿润。试验时间分别为:2月1日、3月1日、3月20日、4月10日,每次试验均在40 d后调查埋根发芽率。

1.2.2 根段长度试验。在3月20日选择相同粗度不同长度的根段进行试验。根段长度分别为:1~2 cm、3~5 cm、6~8 cm,40 d后调查不同长度的根段埋根发芽率。

1.2.3 根段粗度试验。在3月20日选择相同长度不同粗度的根段进行试验。根段粗度分别为:1.0~1.5 cm、1.5~2.5 cm、2.5~3.0 cm,40 d 后调查不同粗度的根段埋根发芽率。

2 结果分析

2.1 埋根时间与发芽率关系

由表1和图1可知,催芽的最适时间为3月1日和3月20日,即惊蛰到春分期间。此时气温逐渐变暖,且温差小,土壤湿度适宜,利于根段愈合组织形成,提早发芽[3]。在惊蛰前催芽,气温还没回升,产生愈伤组织慢,容易沤根;在春分后催芽,由于气温急剧增高,阳池池内温度更高,尤其是中午能达到40℃。稍有不慎,容易引起根腐或造成回芽,影响成苗。

图1 不同埋根期发芽率

表1 不同埋根期发芽率

2.2 根段长度与发芽率关系

图2 不同根段长度发芽率

表2 不同根段长度发芽率

由表2和图2可知,6~8 cm长的根段发芽率最高,为100%;3~5 cm长的根段发芽率次之,为98.80%,1~2 cm长的根段发芽率最低,为80.00%。但3~5 cm长的根段比较节省材料,且与最高发芽率差异不大,仅为1.20%。而1~2 cm长的根段虽然也能形成愈合组织,并产生少量新根,但因根段太短,自身养分不足,易回芽,降低成活率。因此,刺槐细根段埋根育苗,在相同根粗的条件下,从经济角度考虑,根段长度3~5 cm最佳。

2.3 根段粗度与发芽率关系

由表3和图3可知,2.5~3.0 cm粗的根段发芽率最高,为99.13%,1.5~2.5cm粗的根段发芽率次之,为97.74%,1.0~1.5 cm粗的根段发芽率最低,为59.50%。但2.5~3.0 cm粗的根段数量较少,取材不便,且与1.5~2.5 cm粗的根段发芽率差异不大,仅为1.39%。因此,刺槐根段育苗时,在相同根长的条件下,为便于取材,选取粗度为1.5~3.0 cm的根段即可。

图3 不同根段粗度发芽率

表3 不同根段粗度发芽率

3 结论与讨论

(1)刺槐细短根埋根育苗,以惊蛰到春分时期、根段长度3~5cm、粗度1.5~3.0 cm的根段为宜。

(2)在育苗过程中,注意定期检查,及时控制阳池内温湿度,不宜加喷过量的水,以防烂根和降低温床的温度。覆盖用的地膜,应选择光洁度好、透光性弱的黑色地膜,一方面黑色地膜的聚温能力强,覆膜后温度高,杂草枯死得快;另一方面也能起到保墒和提高地温的作用,进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3)刺槐用种子繁殖后代不能保持优树的遗传基础,故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如嫁接育苗、硬枝扦插育苗、根段育苗、全光喷雾嫩枝扦插育苗、组织培养等。此次因为时间和条件限制,只做了根段育苗试验,在合适情况下将继续其余试验,寻求刺槐最佳繁殖方式,加速优树繁育技术。

[1]潘红伟,杨敏生.刺槐的繁殖及适应性研究报告[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s1):105-108,111.

[2]夏尚光,侯金波,杨婷婷,周业勇,等.皖速槐1号细根段温床催芽、扦插与芽苗移栽实用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4,40(1):45-47.

[3]王安亭,王燕军,唐秀军,等.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1999,19(3):15-16,3.

猜你喜欢

粗度刺槐发芽率
日出(外一首)
新梢粗度与葡萄生产的关系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影响七叶一枝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
刺槐树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聪明”的刺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