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2015-12-28蒋红梅
蒋红梅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鞭策我们不断反思,改善教法,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课堂。相较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还要教他如何操作,更重要是要留有时间让其实践训练,这样一来时间安排就很紧凑,不能保证学生有效掌握。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提高 实效性 几点做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立足教法和学生,一方面丰富教法,营造氛围,为课堂学习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其自主学习,在思考探究的过程有效掌握,收获独特的学习体验。考虑到学科性质,在课堂上我们要精讲多练,注重实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促进其能力发展。
一、丰富教法,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创新的源泉,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鉴于这一点,教学时,我们注重兴趣导学,丰富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生活,为其开通学习注入活力。
初中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对学科本身有一定的探究欲望,为了加强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其喜欢游戏懂得特点在课前允许其玩一些益智游戏,像扫雷、纸牌等,为课堂教学做一个预热。教学中,我们针对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应内容的同时增加课堂的艺术性,让学生对学科保持新鲜感。比如,在讲《网页制作》一课时,我一改以往长驱直入的讲授方式,先给学生观看一些制作精良的网页,吸引其注意力。大多数网页配备了优美的文字、悠扬的音乐和好看的动画效果,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由此可见,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心理,充分挖掘教材,丰富教法,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其收获到课堂学习的趣味。
二、以生为本,鼓励自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能一味地跟随我们的脚步,要学会自主学习,挖掘教材,掌握技能,促进学科提升。
比如,在讲Power point插入图片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这一运用比较熟悉,我就先布置作业让其操作: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幻灯片中插入一张图片,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掌握。随后,就放手让学生操作,我在教室里巡视指导。突然,有一个男生举手大喊:“老师,我做好了”,一分钟不到就做好了,我马上过去看,其他学生觉得不可思议,都围过来看,“你真的做好了,好厉害呀!”“怎么这么快?”“你是怎么做的?”在探讨怎么做的时候,我没有出声,我想让“当事人”解答。“其实这个很简单的,我是用了word的插入方法,一下子就做好了”,学生听后恍然大悟。这样,我不用说学生也能学会,接受的方式远比我的讲授好得多。此外,在讲这课时,我还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有效掌握知识要点。首先,我向学生展示精美的幻灯片,其中包含了很多元素,在学生眼里相当“炫酷”,在成功吸引其注意力后,我抛出问题:(1)多张幻灯片是如何连接成一个整体的?(2)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如何改变?(3)图片、音乐、视频是怎么插入幻灯片的?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会逐个解决,一步步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掌握知识技能。
很多时候,学生不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授,他们只需要一个指引。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在引导学生认知理解的同时别忘了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其自主学习,满足发展需求。
三、精讲多练,注重实践,优化学生课堂学习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以理论为主,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作讲授,不仅自己说得辛苦,学生听得也很累。时间一长,学生学习兴趣就下降了,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教学中,我们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有效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提高操作技能。比如,我在讲《用计算机画图》一课时,就花了十分钟左右进行讲解,剩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好比我们为其打开了Windows的画图世界,他们自己走进去在画图纸上用画点、画线、画图进行操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掌握了相应的技巧。这样不仅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而且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举一反三,发挥知识的作用。比如,在学了word以后,我就和语文老师商量,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起来,把自己写得好的作文输入word,运用所学进行修饰,最后打印出来放进成长档案,很有意义。再比如,学生掌握excel后,我就让其制作自己的课程表和时间表,把自己要做的事都添上,时时督促自己做一个惜时之人。或者,表格的运用可以拓展到生活中,为自己的家庭做一个每月收支表。
信息技术课堂时间有限,我们要精讲多练,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安排,提供其充足的实践操作时间,让其在不断的实战中促进学科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能被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等,学生对其的良好掌握是实现综合素质提升的一部分。为此,我们要立足课堂,不断反思,改善教法,注重学生兴趣引导,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四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