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应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

2015-12-28刘义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刘义凤

【内容摘要】我国的高中数学课堂长期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带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本次研究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师要强化数学活动教学改变这一教学现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数学活动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结果存在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眼高手低”的问题。学生的这种学习现状意味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水平比较低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水平,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数学理论知识。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置数学活动

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几乎从未想过把生活实践与高中数学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很多学生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平时人们收银、记账等需要应用数学知识的场合应用的都是小学、中学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理论知识那么深奥,平时怎么应用得上?”数学教师精心设置教学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高中数学知识。

以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父母的身高对子女身高的影响》这一主题为例,有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曾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这一活动。这名教师曾引导学习小组的成员共同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仅仅只是调查小范围的人群,学生可通过一一记录每对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的方法统计数据,可是假如要研究整个市的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就必须考虑到样本的抽取问题。当学生从样本的抽取这一角度看待数学活动的时候,便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非没有应用到高中数学的知识,只是学生从未主动的发现这些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如果要让学生愿意主动参加数学活动,便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这是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解决实践难题

当学生从生活中发掘到数学问题以后,学生便需要着手解决数学问题,这是数学活动开展的难点,如果学生不能突破这一学习难点,便不能从数学活动中有效的获取知识。依然以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之间的关系为例。当学习小组的学生抽取了样本,统计了数据以后,应该做什么呢?部分学生感觉很茫然。学习小组中有一名成员提出去网上搜索相关的模板,了解接下来应当怎样研究数学问题,这一提议得到了学习小组成员的支持。经过共同研究以后,学习小组的成员认为不能仅仅只依靠统计众位数、中位数、平均数来说明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之间的关系,而要应用散点图说明数据统计的分布情况,加强数据的说服力。同时,学生认为应该应用线性回归方程建立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的模型,应用模型的方法准确的说明数据统计的结果。高中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解决数学问题的难题,为了让学生能够克服这些难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会搜索、调阅别人的学习成果,从别人的学习成果中吸收活动经验。有些高中数学教师可能会认为,引导学生这样做,不是在鼓励学生抄袭吗?其实这不是抄袭,而是学习,当学生大量的借用别人的学习模板,从中积累到数学活动经验以后,学生便有机会整合数学经验知识,比如学生可得到以下解决数学问题的注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搜集相关的数据——科学的分析相关的数据——提出一个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来分析一个实例 ——通过实践来说明提出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师在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借鉴既有的解决数学问题模板来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在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学会建立新的数学模板。

三、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整合数学理论知识

当学生通过参加数学活动吸收了数学知识、培养了解决数学活动能力以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学习成果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在生活实践中继续反思,进一步整合数学理论知识。依然以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之间的关系为例。当学生通过参加数学活动,发现父母身高对子女身高的影响仅仅只是一个部分,子女营养的吸收、体育锻炼的情况都能决定子女的身高时,他们的教师便引导学生把调查的结果公布到网络上,鼓励众人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父母身高和子女身高的问题,不要过于迷信父母身高对子女身高的影响。当学生发表了学习成果以后,有专业人氏给学生提出意见,比如认为学生的抽样方法不够科学、建立的数学模型有漏洞,认为学生的统计调查报告并无足够的说服力。学生听到这些意见,刚开始觉得很沮丧,认为辛苦努力的结果居然被否定。他们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别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能否进一步的优化样本抽取方式?如果不知道如何抽取,是否可跟给出意见的专业人氏交流?学习小组的成员便不再沉浸在沮丧的情绪中,而在与专业人氏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学习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和他们交流数学经验,从交流中进一步吸收数学知识,继而整合数学知识系统。

总结

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可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深化数学理论知识、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可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晶. 利用TI图形计算器探究幂函数[J]. 福建中学数学,2009(03).

[2] 第十二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题及解答[J]. 中学生数学,2009 (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