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建筑领域,而非工业或交通领域?
2015-12-27陈向国
为何是建筑领域,而非工业或交通领域?
众所周知,工业、建筑、交通位列耗能前三甲——不仅在国内,国际也是同样的情况。那么,走近零能耗之路为什么是建筑领域而非工业或交通?徐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徐伟看来,建筑领域不仅可以实现近零能耗,而且最终可以成为备受欢迎的“经济适用房”而被广泛接受。
记者:为什么工业、交通不太可能向近零能耗发展?
徐伟:先说工业。我国的工业现代化还没有完成,这意味着能耗绝对量还要增加,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在国外,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情况类似。发达国家工业已经走到能源消耗的顶端,能耗在整个社会能耗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极致,再降低很难。所以我认为,就世界范围讲,工业领域实现近零能耗几乎不可能。交通领域为什么不能走近零能耗呢?有人会说,现在已经出现太阳能飞机——不依靠传统能源飞行——这样的话,不是可以实现近零能耗甚至零能耗了吗?的确,太阳能飞机的出现、全球飞行给交通能耗的大大降低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但我认为,太阳能飞机的宣传价值大于实际应用价值:宣传环保理念,鼓励人们少用甚至不用传统化石能源,积极创造新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但太阳能飞机从概念飞行到实际应用飞行一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样,要实现车船(不含人力直接驱动)近乎不消费能源而运行也很遥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交通工具实现近零能耗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我认为,交通节能也不太可能以近零能耗为终极目标。
建筑能耗的60%甚至70%是由采暖、空调而耗费的。
既然这样,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采用非化石能源减少甚至取消因采暖、空调而耗费的能源。
记者:为什么建筑有可能实现近零能耗?
徐伟:因为建筑能耗的60%甚至70%是由采暖、空调而耗费的。既然这样,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采用非化石能源减少甚至取消因采暖、空调而耗费的能源。在此基础上,再配以节能设计、节能工艺、科学运行管理——这样的话,可以实现建筑节能的近零能耗。
记者:可以实现是纯理论、技术上的,还是在实际中已经可以做到的?
徐伟:理论已经被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且成效显著。这种近零能耗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当今世界领先的低碳节能绿色建筑,具有“超低能耗、高舒适度、微排放”的特点,在目前世界各类节能建筑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国内已经有这样的建筑。现在我们所在的这座楼(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办公楼)就是近零能耗示范楼。
记者:这幢示范楼是如何实现近零能耗的?
徐伟:首先说照明方面。这幢楼通过屋顶的光导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室内。光导管的反射率高达99.7%,且不受黄昏、黎明甚至阴天的影响。在公共区域照明方面,通过与南立面结合的光伏太阳能薄膜电池来实现。在制冷和供暖方面,夏季采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方式;冬季所需热量则由地源热泵系统、水蓄热系统以及屋顶的真空玻璃管中温集热太阳能空调系统来提供。该示范建筑在冬季不使用常规能源,夏季供冷系统较常规系统节省50%,年平均能耗仅为25千瓦时/平方米。除了上述技术手段,对建筑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也是该示范建筑实现节能效果的重点。
记者:除了贵院的示范项目,其他地市还有吗?
徐伟:我院的示范楼并不唯一。河北秦皇岛在水一方、黑龙江哈尔滨溪树庭院等都是较成功的被动式居住型建筑项目。通过采取高效的保温、严格的密封和带有热回收的新风系统等主要技术,取消了传统的供暖管网和采暖方式。这些项目均实现了建造初衷:无论外面天寒地冻还是酷热难耐,室内总能保持冬季20℃、夏季26℃的舒适区间,节能率超过九成。如今,被动房的成果正如雨后春笋般铺开,黑龙江、河北、江苏、山东等省市都在筹建被动房产业园区。可以说,即将颁布的《导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记者:这样的高效节能的建筑是不是要增加很多成本而难以推广?
徐伟:我院的这幢示范楼在节能方面的增量成本为700元/平方米左右,但节能效果较为可观,因此,预计5~8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如果规模大单位增量成本可以控制在五六百元之间。由此可以看出,被动式近零能耗的建筑并非贵的吓人,而且与其良好的节能效果、高质量的室内环境和适宜的舒适度相比,是名副其实的“经济适用房”,这样的房子既适合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又能满足收入不断提高的国人对高品质建筑的需求,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这类房子肯定会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
徐伟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现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理事长、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制冷学会热泵与热回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利用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供暖空调、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建筑能耗计算与室内热环境分析、热泵及热回收、供热计量与温控、地源热泵系统和零能耗建筑等方面,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