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的使用研究

2015-12-27刘晓静王怿旦张雪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料外语话语

刘晓静,王怿旦,张雪梅

(1.2.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12;3. 南京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42)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的使用研究

刘晓静1,王怿旦2,张雪梅3

(1.2.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12;3. 南京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42)

在分析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含义与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对学习者对无稿与有稿两种口语语料的理解力差异横向比较及二者使用效用的纵向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稿话语比有稿话语的听解难度大,但外语教学中无稿话语的使用与相关指导对学习者听解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听力教学;无稿话语;有稿话语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交际语言教学运动已逐步将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而非对语言的结构性特征知识的掌握作为衡量其学习成果的标准。美国国家语言管理委员会(NCSSFL) 与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已明确语言学习效果应从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角度来评断,即学习者在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理解阐释等方面的能力 (Wagner,2014)。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也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其中,听力理解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尽管有大量目标语输入和交互活动的交际语言教学法使得上述现象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学习者在理解真实情境口头话语时还是经常有很大困难。如何使学习者能够应付现实交际语境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难题。

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习者虽能顺利完成课堂听力任务、能在听力考试中拿高分,能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有效互动,能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在现实生活中听懂英语为母语者的正常对话方面依旧存在很大困难,常常难以实现有效交流。这种情况部分根源在于学习者在教学中所接触的听力语料的局限性,这些材料绝大部分都是简化的、吐字过于清晰的“教科书式”的规范化有稿话语材料,即使偶尔有所补充,补充材料仍以纪录片、新闻等有稿话语为主。学习者长期接触此类材料,而接触无计划口头话语机会匮乏。所以在课外听解母语为英语人士那些未简化的、吐字正常的无稿语料时就会卡壳,常常由于理解困难而导致交流陷入窘境。大学英语教学中用于听力教学的话语材料的局限性导致了学习者此种能力缺陷。

二、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的含义

无稿话语是由话语者在经过略微构思后很快就表述出来,是说话同时构思后继话语内容的即兴口头话语。它未经话语者事先计划准备或人为加工,如即兴访谈、讲座、讨论等都属于该范畴。无稿话语本质在于语言材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自然性,其表征为非正式的自然口语话语。一些电视节目、电影中的台词虽是有稿的,但是它们高度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无稿话语,所以可以称之为“准无稿话语”(Harris,2010:67-68)。

有稿话语即内容被口头表述出来前经过书面化编辑、修改、加工、润色等的话语,属于话语的一种重要文体,理解此类文体的话语是外语学习者听力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报导、纪录片等都是有稿话语,但它们都是真实话语。外语听力教学中的有稿话语,一般是由一些专家针对特定语法点或知识点设计编写,是把生活语言加工录制的非真实口头话语,它通常由一名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将其清晰、慢速地朗读出,故有较为明显的人为加工色彩(Flowerdew,2014:113-115)。有稿语料仅代表外语听力学习者所需理解的口头话语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许多外语学习者而言,它占据了其话语输入的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一些学者将“真实话语”定义为真实交际场合下即兴、自然、真实的本族语者口头话语,且非专门为外语教学开发使用。这一定义与无稿话语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重叠,但本文赞同Guariento(2001)的观点,即无稿话语仅属于真实话语中的一类,真实话语还应包括新闻广播、政治演说、学术讲座等有稿口头话语以及报刊、杂志等书面话语等。

三、无稿话语与有稿材料的特征差异

Tannen(1982:1-17)认为,口语表达是一个连续的形态,一端是带有明显口语特色的非正式表达,另一端则是具有计划性、书面性的高度正式表达。因此,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的差别非常类似于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差别。Wagner(2014)将二者主要特征差异概括为迟疑现象、语流音变与词汇语法三方面。

首先,相较有稿话语而言,无稿话语往往有更多的无声停顿、有声停顿、起句失误及重复冗余等迟疑现象,这是无稿话语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些现象通常发生在真实语境中说话人考虑其自身说话内容与方式时发生。在互动交流中,对话人需即时处理、分析、评估其他话语者的信息,同时构建相应回复,因为话语内容是即时、即兴作出的,所以其中会存在大量迟疑现象。对话分析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具有一定互动性意义,例如一个停顿可能表明前面话语存在问题或表明话语者对话语进行重构的意向。外语学习者在解码无稿话语中有声停顿、起句失误时往往试图发现这些迟疑现象的实际意义,而没有意识到它们仅仅是即时话语构建中自然产生的、无实质意义的成分。他们也会受冗余信息干扰而无法有效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传达意义的内容上。另外,无声停顿经常发生在不符合常规逻辑的位置上(如在意群结束前而非在意群之后)(Amiridze,2010:75-78)。这些都加大了其听力理解的难度,阻碍了其整体听力理解。相反,有稿话语经过事先计划、预先整理改写,内容较准确,表述较严谨,基本不含迟疑现象。

其次,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的词汇语法特征差别显著。McCarthy和Carter(2001:51-75)根据其大规模口语与书面语语料库,对书面和口语语法体系间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他们发现,二者差异广泛存在于“语法范畴的任何层级”,“对于无计划口语话语(即无稿话语)的典型语法体系不熟悉的外语学习者,此类话语的难度要远大于书面和计划性口头话语(即有稿话语)”。由于无稿话语即时性、自发性特征,其逻辑性、条理性较弱,为了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语言表达效率,将较多精力投入到内容传达上。话语者往往把语法准确性排在次要位置,故经常会出现缩略形式、语序不当、结构松散、句式杂糅、搭配不当、指称混乱等语法不规范甚至不合语法规则的情形。另外,在其无计划口语语料库中的2 000个最常用词与书面及计划性口头话语的2 000个最常用词中,仅有65%左右是重叠的。日常生活的无稿话语中包含的俚语和俗语要比有稿话语普遍得多,它能使谈话气氛更为融洽,相应地缩短了交际对象间的距离,这对那些不熟悉目标语非正式语体的学习者不利(Ronald,2012:45-48)。另外,由于时间不允许话语者做过多思考,所以无稿话语频频使用泛指性词。毫无疑问,无稿话语的词汇语法特征必然为其增加听解难度。

最后,无稿话语常将语音连接并作一些音位变化,主要包括连音、加音、音渡、缩略、合并、同化、弱化等,这种现象被称为连贯语流、连接音变或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是所有母语话语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它在非正式的口语交际场景中更为突出,而在正式话语中则要少得多,其主要作用是使语音更为顺畅、自然。语流音变这个无稿话语的典型特征使得外语学习者对无稿话语的理解在难度上远高于吐字清晰的有稿话语。主要原因在于外语学习者接触此类话语的机会要少得多,未经语言学方面学习的学习者往往无法意识到自然语言中的此类现象规律,对于仅接触教材中吐字清晰的人工化有稿话语的学习者尤为如此。相较而言,有稿话语的说话人发音吐字较为清晰,而且往往会注意避免语流音位变化。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听解口语输入最具挑战性的一点就在于将语音流切分成意义单位。学习者无法像阅读者那样,通过空间上的区分清晰地掌握词或句子的开始与结束。朗读预先写好的稿子并将该录音话语作外语听力材料,编者实际上就为学习者作了大量的语音流切分,从而降低了听力的难度(Brown,2006:105-111)。虽然此类教材使得学习者更易听懂目标内容,但这种有意的清晰吐字却会阻碍学习者对语音意义切分能力的培养,阻碍学习者理解现实生活语境中的无稿话语。

除了上述三者之外,有稿话语与无稿话语的差别还体现在语言变体、同步话语等方面。如传统听力材料中有稿话语录音很少使用非标准口音(如种族或地方口音等),它们多由英语本族语者采用标准发音对听力文本进行朗读。而外语学习者在现实交际互动中不可能只接触标准语体,教学中对非标准语体的缺乏接触也给学习者课后在理解真实语境下的话语带来了难度,接触并熟悉语言的不同变体更有利于学习者听解能力的提高(Tannen,1982:18-33)。另外,无稿话语中的插话或抢接话轮等同步话语现象时常发生,而有稿话语中则少得多,其话语一般都遵守话轮转换规则。可见,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实际上加大了外语学习者对无稿话语的听解难度。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无稿话语比有稿话语在听解方面的难度大,也认为对无稿话语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外语听解能力的提高。但在这两个问题上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它们仍然是有待实验验证的问题。

三、实验方法

1 实验对象

本研究受试对象为南京某高校二年级六个自然班(命名为A-F班)的186位学生。A、 B两班的62名同学为有稿话语组,其英语听力教学(16周)按照传统方式与材料进行;C、 D两班的62名同学为无稿话语无指导组,其英语听力教学(16周)加入了无稿话语材料,但教师仅就听力内容展开讨论,未对无稿话语特征作详细指导;E、F两班的62名同学为无稿话语有指导组,其英语听力教学(16周)中加入无稿话语,且教学中突出了对听力材料中无稿话语特征的具体说明与指导(后两组的分别设置主要是鉴于少数学习者课后也会通过互联网等资源接触到一些无稿话语,但是学习成效不明显)。三组学生背景特征非常相似,如英语学习课程一致、平均年龄近似(分别为20.2、20.4、20.5),女性受试者比例近似(分别为51.6%,50%,53.2%)等。

2 实验材料、工具及过程

用于本研究中测试与教学的无稿话语语料均从youtube网站转录,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验工具包括两份试卷和两份调查问卷,前后测各一份试卷与问卷。

前测中,用于横向比较学习者对无稿与有稿两种口语语料的理解力差异的无稿语料为两位美国网友对冰桶挑战的即兴讨论。有稿语料则是根据上述录音的书面转录改编,其中无稿话语的特征均被删除,从而使得其具有了目前大部分外语听力教材和辅助材料所体现的典型书面性特征。然后,修改后的文稿交由两名美国志愿者,他们被要求按文稿朗读,同时被要求放慢速度,吐词清晰,避免语流音变。经过一次排练后,研究小组对其录音并建立有稿话语语料。其中无稿话语录音时长6分28秒,共955词,语速为152词/分钟;有稿话语录音时长7分37秒,共870词,语速为118词/分钟。后测中,用于纵向比较无稿话语使用效用的语料为两位澳洲网友对火星移民计划真实性的自然即兴对话。有稿语料则是和前测方式一样,根据上述录音的书面转录改编而得。其中无稿话语录音时长6分24秒,共973词,语速为156词/分钟;有稿话语录音时长7分24秒,共876词,121词/分钟。

前后测的两套听力理解试题是基于Buck(2001:81-95)给出的外语听力能力定义构建,即外语学习者听力能力包括理解话语中的明确陈述与暗含意义。本研究设计的测试问题涵盖了对这两方面的评估,主要从主旨、细节、推断三方面来考察,每段录音有20个理解题,每题四个选项,从而使试验具有可操作性。前后测均在三个多媒体语音实验室进行。三组分别听无稿与有稿两种口语语料,针对每段材料,受试者有三分钟时间预览20个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然后材料被播放一遍,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可以做记笔,做题时间控制在每题20秒左右,总测试时间为20分钟,测试卷当场填写后回收。测试结束后,要求受试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一张调查问卷,对无稿与有稿两种口语语料的态度和效果作出评价,以辅助分析测试结果。三组的测试分数将被进行比较,以检验学习者对其听力理解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调查问卷侧重调查学习者对无稿与有稿两种口语语料的态度和学生对无稿与有稿两种口语语料学习效果的反馈意见。

为使前后测试题材料与题目在难度上相似、具有可比性与信效度,本研究最初选制了8份测试材料及测试题,并在95名未参加此项研究的二年级学生中展开先导测试,并要求这些参与者对有关测试材料、试题难度、问题回答所给时间、测试说明、有无模糊性问题等做一个问卷调查。基于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并通过适当调整后,最终确定了上述材料并形成了最终测试问题。

3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将三组学生在无稿与有稿两种话语语料方式下听力理解的测试成绩输入电脑,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对前后测数据主要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变量是被用作听力输入的有稿或无稿话语的音频测试语料,因变量是在两种测试条件下小组的听力理解测试成绩。同时,本研究用克隆巴赫系数法(Cronbach’s α)对前后测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前后测克隆巴赫系数α分别为0.74、0.78、0.72、0.71,均在0.6以上,因此测试具有较高信度。

表1将无稿话语前测中的三组、有稿话语前测中的三组分别进行了比较。其中,无稿话语测试中三组平均得分分别为6.95、7.11和7.05,分值范围分别为2-14、3-13和4-14,标准差分别为2.87、2.95和2.90,F值为15.15,P值= 0.089 >0.05,这些数据表明,三组的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三组在有稿话语前测中的数据也表明,两组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描述性统计结果和方差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学生英语水平相当,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2将前测中三组在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测试中的总体表现进行了比较,它旨在比较外语学习者使用无稿与有稿话语时的表现。其中,二者的峰度与偏度系数都非常接近0,说明测试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这表明测试成绩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度高,也再次表明本次实验的客观性较强、信度较高。无稿话语测试中,三组的平均成绩为7.05,远低于他们在有稿话语测试中的平均成绩12.76,另外二者F值=16.05,P值= 0.01 <0.05,表明无稿话语材料的成绩显著低于有稿话语材料,学习者对无稿与有稿两种话语语料的理解力存在明显差异,即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在难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者对无计划性无稿话语信息的处理与听解的难度显著大于有稿话语。这个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假设之一,也为许多学者持有的具有语流音变、迟疑现象、口语词汇语法等特性的真实无计划无稿语料难度高于经专门修改且这些特征较少的有稿语料尤其是外语教材听力语料提供了实证支持。此外,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也一致反映无稿话语语料难度高于有稿话语语料。

表3数据表明,三组在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后测中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三种听力教学模式对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积极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F=17.13/16.28,P=0.02/0.03 < 0.05)。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后测中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表明,在三种教学模式中,无稿话语有指导组(M=11.06/16.71,SD=2.95/3.01)无论是对无稿话语理解和还是有稿话语的理解均显著强于有稿话语组(M=7.11/12.95,SD=2.84/2.92)和无稿话语无指导组(M=9.13/14.91,SD=2.95/3.05)。为了深入研究该差异的具体情况,笔者随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表三中的平均值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结果如表四。

表4数据表明三个被试组之间的具体差异情形:首先,无稿话语有指导组的分值显著高于有稿话语组(P=0.005/0.003 < 0.05);其次,无稿话语有指导组与无稿话语无指导组之间的分值差异(P= 0.035/0.029 < 0.05)和无稿话语无指导组与有稿话语组的分值差异(P= 0.018/0.015 < 0.05)较为接近。这说明在听力理解促进效果方面,三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大小排序为:无稿话语有指导组>无稿话语无指导组>有稿话语组。前后测中三组的平均成绩变化也直接说明了这个问题,无稿话语无指导组在两组测试中后测成绩比前测进步最为显著(7.05→11.06;12.88→12.95),无稿话语无指导组次之(7.11→9.13;13.01→14.91),有稿话语组最不明显(6.95→7.11;12.61→16.71)。

表1 无稿话语前测成绩的三组比较与有稿话语前测成绩的三组比较

表2 无稿话语前测中三组总体成绩与有稿话语前测中三组总体成绩的比较

表3 无稿话语后成绩的三组比较与有稿话语后测成绩的三组比较

上述这些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经过无稿话语听力训练的学生听力成绩总体上要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有稿话语听力材料训练的学生,教学中使用无稿话语并突出对其特征的具体说明与指导要比无明确指导更利于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经过无稿话语听力训练的学生对不论是在无稿话语还是在有稿话语方面,其理解程度都要比后两者高得多。此外,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92%的实验参与者对听力教学中加入无稿话语语料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其使用无稿听力材料的动机性比有稿话语更强。他们认为,经过对无稿话语特征的具体指导后,在以后听力输入过程中他们就会更加关注这些问题,更多地接触无稿话语语料也将对其全面提高听力有帮助。为期16周的纵向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学习者接触更多无稿话语语料时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教师在对这类无稿语料的特征及听解策略重点加以说明与指导后。可以看出,研究结果证明无稿话语材料有着积极的使用效用,外语教学中对无稿话语语料使用与相关特征的指导将使外语学习者获益,使其听力取得显著性进步,而不应持续且单一使用简化的、缺乏自然话语特点的有稿话语材料。

表4 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四、教学启示与建议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使学习者适应课后真实外语交流语境,对难度大的无稿话语材料的持续避免有悖于该宗旨。对于学习者而言,易于理解并非选择听力材料进行提高学习的最佳标准,通过简化并被清晰读出的材料来减轻负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正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在理解无稿语料时存在困难,教师当务之急是在外语听力教学中让学习者更多地接触各种无稿话语语料,增加无稿话语语料实践机会,减少人为加工的材料,而不能仅仅给学习者长期提供简单、易于理解的有稿语料。虽然外语学习者可能会察觉到有稿语料的语速相对较慢、存在不同变体等,但其对无稿话语的迟疑现象、语流音变、不规范语法等特征的意识往往不到位。教师应在这方面加强对学习者的训练与指导,提高其对无稿话语语料特点的自觉意识,从而更有效处理听力输入。在理解无稿话语复杂性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将更利于其提高听力水平与交际能力,并更好地为真实语境的沟通做好充分准备。目前,在包含无稿话语的教材匮乏的情况下,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获取课堂上使用无稿话语语料,YouTube及英语听力课在线图书馆(www.elllo.org)等网站都是一些不错资源。另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搜索使用此类材料。

外语听力教材和测试都不能忽视无稿话语这类合理的语用范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目标语在真实语境中的口语表达与使用,而外语学习者的口头话语输入的大部分来自教材,因此将无稿话语材料纳入教材是必要的。鲜有外语听力教材把无稿话语纳入其中,它们不愿放弃并不代表现实世界语言模式的“权威”有稿语料,而冒险使用这类“不专业”、“不规范”的语料(如包含起句错误、有声与无声停顿、语法错误、看似发音含糊的连贯语流等)。但是,正由于无稿话语的这些特点(如语速快、语流连贯、迟疑现象,口语语法等),它们才更应被学习者接触使用并被明确教导,这样学习者才能较快较好地理解适应现实世界中目标语言,最终有效实现其交际目标。无稿话语在测试中也应体现出来,这样才能更全面反映学习者在真实交际环境下的听解能力。目前外语听力测试(尤其是大规模标准化测试)中,所使用的口语语料无一例外均是有稿语料,而且话语者往往一口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Fulche,2013:122-123)。这些测试对外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更是加重了外语教学对有稿话语的倚重。因此,在英语听力教材和测试中都应增加无稿话语比重,更多地关注与培养学习者处理和理解真实世界无计划性口语话语的能力。

针对一些专家的反对意见,即认为无稿语料太难,不适合许多学习者,不适合纳入语言教学,笔者认为,在无稿话语听力教学中可以创建相应难度的学习任务、设定不同任务要求(如对于低水平学习者而言,可用简短素材、增加听力遍数、插入停顿、增加学习者假设等),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吸收。无稿话语语料的选择与使用要使输入具可理解性及任务的可完成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导范围与任务要求。这样,即使是低水平学习者在体验无稿话语特征的同时也能赶上其进度,同时也可避免其挫折感、动机减弱、学习效果降低等。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观点不是仅仅使用无稿话语,笔者所提倡的是要让学习者接触更多的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无稿话语,外语教学中至少有相当部分应该是代表现实世界真实交际语境的无稿话语,同时有稿话语将继续成为外语听力教学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局限于清晰慢速、易理解的有稿话语,这样才有助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真正提高。另外,虽然本文的重点是听力能力,但在现实互动语境中,口语和听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使用无稿话语的另一个明显益处便是它有助于学习者互动性话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大量接触真实的口语语料是理解和习得地道口语的一个重要、有效的途径(Vandergrift,2012:83-84)。外语教学中使用无稿话语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可以促进学生的话语能力,使用这些无稿话语来构建听力任务时,学习者就可以分析并遵循目标话语模式,无稿话语就给学习者提供了学习互动性话语交际规则的机会。

五、结语

在分析无稿话语与有稿话语含义与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实验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横向比较学习者对无稿与有稿两种口语语料的理解力差异,同时也通过纵向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输入材料的使用效用。研究结果表明,无稿听力语料比有稿话语的听解难度大,但外语教学中无稿语料的使用与相关指导对学习者听解能力具有最明显促进作用。顺应交际教学法的无稿话语的优势和作用不可忽视,它对学习者的听解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真实语境下自然话语本质特征的无稿话语不应在外语听力教学中被避免,而是应作为听解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融入听力教学。只有运用无稿话语对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与指导,才能使其意识到有稿语料与无稿语料间的差异,才能使其熟悉目标语主要语言模式特点,从而增强语言文化能力及对多种语言现象的适应性,提高其听解技能与自然对话的能力,为其适应现实世界中的交际语境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希望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外语听力教学中语料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仅将高校学生作为考察对象,所得结论无法客观全面推广到其他环境下的学习者,希望后续研究能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进行验证。

[1]Amiridze, N.Fillers, Pauses and Placeholder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2]Brown, J.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Connected Speech to Second Language Speakers[M]. London: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 2006.

[3]Buck, G.Assessing Liste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Flowerdew, J.Discourse in Context: Contemporary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A & C Black, 2014.

[5]Fulcher, G.Practical Language Testing[M]. London: Routledge, 2013.

[6]Guariento, W. J. Text and Task Authenticity in the EFL Classroom[J].ELT Journal, 2001, (55): 347-353.

[7]Harris, T.Corpu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Bern: Peter Lang, 2010.

[8]McCarthy, M. & R. Carter.New Perspectives on Grammar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1.

[9]Ronald, C.Vocabulary: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M]. London: Routledge, 2012.

[10]Tannen, D.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Exploring Orality and Literacy[M]. New York: Ablex Publishing, 1982.

[11]Vandergrift, L.Teaching and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Metacognition in Ac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12.

[12]Wagner, E. Using Unscripted Spoken Texts to Prepare L2 Learners for Real World Listening[J].TESOL Journal, 2014, (5): 288-311.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ing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he unscripted discourse and scripted discourse, an empirical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compares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difficulty latitudinally and the leaning effect longitudinally of both kinds. The research take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s its subjects and its result shows the unscripted discourse is much more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but with the use of unscripted discourse, especially under the guidance on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and listening skills, the learners will have the most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listening teaching; unscripted discourse; scripted discourse

H319.3

A

1008-665X(2015)05-0040-07

2015-01-2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无稿话语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SJD24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工程外语类研究课题(13Jsskyjwhw-19);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2014030145)

刘晓静,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语言学

王怿旦,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语言学

张雪梅,女,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教学法、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料外语话语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