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情景剧对大学新生心理调适的应用研究

2015-12-26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心理剧情景剧新生

黄 阳

黄阳/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河南洛阳471023)。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个体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心理成长过程。刚踏入大学校门,大一新生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适应问题。新的环境、新的面孔,随之而来的是上述变化带来的人际交往、学习方式、个人角色和社会期望等的相应改变。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新生适应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许多高校都采取了入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了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大一新生提升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但上述策略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如开展心理咨询会遇到来自学生方面的心理阻抗,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不能起到使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所获取的知识和以往生活经验进行整合及内化的作用。本文针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心理情景剧对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效果,为促进大一新生的良好适应提供了有效策略。

一、心理情景剧的定义

心理情景剧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科医生雅可布·李维·莫雷诺1921年创立的,它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作用是鼓励人们把自己的消极情绪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得以释放,同时帮助人们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技巧以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2]Hamamci把心理情景剧定义为一种通过参与者演示与生活场景相关的事件,而对其心理和社会方面问题进行探索的方法,其中治疗师通常采用角色扮演法来帮助求助者改善消极情绪及失调行为。[3]

二、心理情景剧在国内高校的推广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趋严重化,许多高校都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他们通过积极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把这种20世纪80年代起引入我国的心理咨询疗法应用于大学校园思想建设和文化生活的构建,不但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也加强了对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2]。

三、校园心理剧的开展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干预过程

(一)剧本的选择

大学的集体生活,对许多大一新生来说意味着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以及第一次学习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不断地适应过程中,每个大学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紧张、孤独、苦闷、抑郁等。因此,我们在排演校园心理剧时十分注重剧本的选取,鼓励更多的原创剧本,内容涵盖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学习焦虑、情感困惑等方面。笔者在上周组织艺术设计系新生排演心理剧时,指导视传一班覃一航等6位同学创作了“男生宿舍520”的剧本,该剧以大一新生最关注的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为主线,探讨了如何帮扶家境贫寒的室友的感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是一部具有正能量的原创题材。今后我们要适当增加这类题材的创作比重,将广大学生中存在的适应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剧的表现形式引起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模仿。

(二)人物

人物是心理剧的灵魂,主要包括导演、演员和观众。总体而言,导演由心理老师担任,是该剧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演员由存在适应问题的学生担任;而观众则由学生和学工部门的教师组成,他们对心理剧的演出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4]。

(三)表演

1.暖身。暖身是导演(心理老师)在选择演员(学生)的基础上,帮助演员熟悉剧本的过程。上学期始,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笔者在心理中心几位老师的帮助下,组织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3个班级的新生排演心理剧,共选定22位同学参演,耗时7.5小时指导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及熟悉剧情,帮助同学在理解人物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换位思考。

2.演出。演出是心理剧的核心步骤,通过背景音乐、舞台灯光、旁白、演员肢体语言和台词的设计,来烘托出剧中人物的多重性格、复杂关系和矛盾。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一班表演的心理剧“告别依赖”中,笔者把整个剧情设计成心理访谈的形式,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主持人和心理专家,另两位同学本色出演适应不良的大一新生。在对话内容上,学生的台词融合了一些喜闻乐见的网络用语,而心理专家的台词则有心理老师亲自设计。舞台灯光以明快的黄、白色灯光为主,可以清晰地看到舞台上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3.评价和反思。评价和反思是在演出结束后,由观众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由演员再反思和总结演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内心变化。在“告别依赖”中,生活化、接地气的台词设计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4位同学也都分别提到了对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的期待和学会独立生活能力的渴望,尤其是两位出演主持人和心理专家的同学都感悟到了父母养育的艰辛和培养自身独立性的重要性。

四、校园心理剧对我院大一新生适应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估

我院2014年共计招收8435名新生,分布在16个不同专业。我们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在校新生开展了新生适应的问卷调查,该调查分两次完成,分别是排演心理剧前和后,结果如下表:

大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也是解决自身适应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去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抗挫和抗压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新生适应问题关系到他们大学生活能否平稳度过,也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学工部门的教师应该重视新生适应问题,合理规划,确保每位新生都能够愉快地度过大学校园生活。

大一新生在校园心理剧干预前、后适应性的效果差异

[1]牛春艳,王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与调适对策[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8-45.

[2]袁淑.依托心理情景剧—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 [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9-62.

[3]Zeynep H.Integrating psychodrama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to treat moderate depression.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2006,33:199-207.

[4]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4):83-86.

猜你喜欢

心理剧情景剧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情景剧)一江之水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