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31例效果观察
2015-12-26王玉波
王玉波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31例效果观察
王玉波
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情,改善患者的治疗情绪,减少治疗阻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不规律的现象增多,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本研究就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现报告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实验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在46~83岁,平均年龄(64.32±1.22)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在47~82岁,平均年龄(63.33±1.26)岁。排除肝脏、肾功能器官严重受损及意识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用药并进行药物注射;做好日常的常规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病房环境,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
1.2.2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的操作措施如下:
(1)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为患者普及相关的临床疾病知识,适时地安抚患者,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2)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为患者讲解相关的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3)在院内定期组织有利于患者恢复及改善心情的娱乐活动。提高其治疗欲望。
1.4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一个月后,对两组的SAS及SDS评分进行观察。SAS,SDS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低,护理效果越好。
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比较,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95%作为可信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较,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表(分)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方式之一,冠心病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该疾病具有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的临床特点,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较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心健康。相关的临床实践表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
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护理要点:(1)把握心理护理适度性原则,即护理态度与护理语言适度性。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态度不宜过于生硬,恶劣,应该保持护理态度亲切友好;(2)注意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患者家属能够有效影响患者的治疗情绪,患者在不能被家属理解的前提下,以产生悲观、伤感情绪,进而失去治疗信心,故在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为其普及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度,让患者感受被爱,被理解,以减少治疗阻力。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情,改善患者的治疗情绪,减少治疗阻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可以大力借鉴和推广。
[1]李晓燕.心理护理在中青年冠心病并发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23-24.
[2]王永荣,邓疆燕,管学云,等.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22-23.
Effect Observ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31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NG Yubo,Heilongjiang Hegang huimin hospitals care,Hegang 15410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Methods 62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ere chosen in April 2013and June 2014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31cases,the control group take regular clinical nursing,nursing mod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nursing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P<0.05),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positive clinical value,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anxiety depression,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od,reduce resistance treatment,promote patients recover,is worth to draw lessons from and promo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Psychological care,Clinical effect
R473.5
B
1674-9308(2015)14-025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4.214
154101黑龙江省鹤岗市惠民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