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2015-12-25郭卫民
郭卫民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底蕴和文化的力量,就没有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没有特色的文化,就不能凸显地域特色发展的品牌。近年来,新密市深入挖掘优势文化资源,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目标,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
一、高点站位,深入挖掘地域优势文化资源
“五千年看新密,三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这是2003年中国古都学会在新密市召开黄帝古都轩辕丘学术研讨会时,有关专家提出来的学术观点。2008年,新密市被中国民俗协会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将中原文明的历史起源推到了一万年以前。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新密市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提供了良机。新密市深入挖掘地域优势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域内的伏羲女娲文化、黄帝文化、岐黄(中医)文化、溱洧文化、诗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梁祝文化、陶瓷文化、玉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社区教育内容纳入特色文化发展的大战略中,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目前,初步形成了超化镇“超化吹歌”表演艺术、黄固寺舞龙表演、白寨镇雕塑艺术、大隗镇梨园春戏剧艺术、岳村镇书法艺术、米村镇寺沟村广场舞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文化艺术培训品牌。
二、依托“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开展特色文化培训活动
“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是新密市201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育系统内工程,即职业学校、成人社区学校、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之间携手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共育人才、共同发展。该工程实施以来,新密市职教中心、雕塑中专等职业学校于每年的3~5月,向各初级中学毕业班派出专家、学者和教师,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外,还开展国画艺术、服饰文化、剪纸艺术、雕刻与佛教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培训6期,参训初高中毕业生3万余人。“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的全面实施,对于全市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文明程度、民生幸福指数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2014年12月17日,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经济蓝皮书(2015)》发布全省各县市幸福指数,其中新密市民生幸福指数最高,位居全省108个县(市)第一名。
三、结合地域特色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农村成人学校向社区学校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新密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主动调整思路,鼓励成人学校向社区学校转型发展。在年度目标责任的安排上,新密市要求各成人学校在搞好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结合辖区文化特色,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全市各成人社区学校积极尝试、不断探索,在完成技术培训的前提下,尝试与所在村(社区)党员活动室、文化大院联合,举办法制教育、科普知识、卫生健康等专题讲座;还举办了戏曲、舞蹈、象棋、书画艺术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初步实现了农村成人学校向社区教育的顺利转型。岳村镇成教专干郑建设凭借书法专长,成立了岳村镇 “建设书法协会”,每年都举办书法艺术培训,参训居民300多人次;大隗镇成教专干孙烈江是一名戏曲爱好者,曾多次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剧表演擂台赛,并取得过较好成绩,在他的推动下,大隗镇成立了大隗梨园春俱乐部,利用周末开展戏曲演唱培训和比赛活动;纸坊村新村社区成立了大隗镇舞蹈俱乐部,并于每周二、周三开展广场舞、交谊舞培训;大隗镇振北回民小学成立了大隗镇乒乓球俱乐部,免费为该校师生和当地群众开展培训。上述系列培训年参训群众上千人。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大隗镇大隗村、袁庄乡靳沟村、米村镇寺沟村、超化镇王岗村等成为远近闻名的“广场舞村”;城关镇楚沟村、曲梁镇下牛村、超化镇王岗村村(社区)成为小有名气的“书法村”;超化镇黄固寺村、岳村镇桥沟村成为群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戏曲村”……
四、借力“全民学习活动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溱水和洧水是新密市境内两条历史名河,被有关学者誉为中原的“两河流域”。溱洧文化是新密独有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热爱家乡的新密人投身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2009年以来,新密市每年都要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2014年9月,该市举办了首届“新密市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推荐活动,通过个人申报、群众测评、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命名表彰、事迹展示等6个环节,层层把关,评选出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榜样示范作用的百姓学习先进典型,其中,50名热爱学习的普通群众被评为新密市2014年“百姓学习之星”。其中,有以学为乐,策划并参与羲皇文化等景区建设的新密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杨建敏,有致力于研究新密羲皇文化的市委党校校务委员张怀州,还有曾参与普查新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参与编纂《新密县衙文化》《新密民俗志》《新密地名传说故事》等书籍的退休干部王衍村老人,等等。新密市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的宣传和表彰,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让终身学习之风吹遍新密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
五、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地域特色文化繁荣发展
新密市既拥有伏羲文化、黄帝文化研究的专业协会,也拥有民间文化团体;市职教中心编著了《溱洧婚俗文化》社区教育培训教材,并开展了相关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新世纪学校创立了新世纪文学沙龙、屏阳诗社、高克勤书法工作室和刘书深、李宗银美术工作室等文化团体,创办了《屏阳诗苑》杂志、《世纪风》文学报等刊物;在新密市第二中专,书法美术工作室和装裱培训班也很有特色;设立在郑州市通达汽车中专的新密市书法协会每月都会举办一次书法展,该校的烹饪协会每年都会在春秋两季举办烹饪技能大赛;雕塑中专和通达中专也都结合各自优势积极举办雕塑艺术文化展、雕刻技能大赛等活动,还积极参加新密市政府举办的蓝领工人技能大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这些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校的师生,还有来自政府、企业的人员,以及民间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真正实现了全民学习、人人参与的目标,取得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良好效果。
六、开展地域特色文化和专业培训,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密市一是围绕打造千亿级耐材基地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程中心工作,聘请了中科院院士钟香崇以及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展耐火材料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成人中专、广播电视大学配合市委组织部,计划开展十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培训班已举办8期,共培训学员500多名。二是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服务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密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尖山风景区金银花种植、白寨镇蜜香杏栽培与管理、城关镇大雁养殖、大隗镇核桃种植等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类培训项目,以及超化镇耐火材料、曲梁镇服装制作工艺、大隗镇造纸技术工艺、白寨镇石雕、牛店镇煤矿安全培训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工业技术类项目培训。三是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开展了市成人中专刺绣、服饰和武术表演等传统文化专业建设,在雕塑中专完成了石雕和玉雕专业的升级转型,同时也实现了通达中专红木家具雕刻专业的顺利开办。四是立足于域内羲皇文化历史遗迹众多,大力宣传和推介黄帝宫、新密县衙、伏羲大峡谷、天爷洞、打虎亭汉墓、超化寺、岐伯(中医)系列文化遗址和南泉寺、助泉寺等旅游文化资源,并开展社区教育特色文化培训工作,不断服务于本土特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对于实施“融入郑州、对接航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发展战略,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的新密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