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

2015-12-25刘险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阴道炎妇产科治疗效果

刘险峰

王春艳

呼和巴特尔 香兰 赵程欣

贾富滨

金睿 赵德本

刘宇

栾培胜

裴伟华

齐红光

宋艳

苏妍

王广强

张晓凯

赵振宏

崔华艳

贾辉彩 张文湛

林华波

吴玉杰

于立斌

张志明

姚念平

高崧瀛

孟祥伟

徐晓虹 杜珂 巩霞 张泉三

孙宇1 陈志宏2

王华 陈峰恩

纪云方

李志强

苏迎玖

华艳 孟芹 何爱萍 张晓玲

黄芹

王佳红

王丽萍

王谦

王亚岩 穆国军

闫莉萍

伊红波

王莺

白彦君

付奎升

高微

刘龙采

佟晓杰

王生寿

王研 肖金新

姚强1 李晓秋2

于晶 张林

古美玲

刘迎迎 张丽

蔡英博

高霞

杨艳

吴晓峰 冷静 马历历

张晓丽

赵丽

董健伟 徐晓燕

刘婉童

李永杰

刘跃忠

吴昌南

吴惠杰

张晓利

周卫平

隋玉萍

付丽娟

买买提衣明·库尔办1 古丽那尔·阿布都克热木1 亚森·热米提力2

曾卫红 缪建平 胡春兰 黄小兰

窦立刚1 刘勇前2

王玲玲

徐大伟1 井凌然2

于阁萍

张振坤

杨英

于金凤

菅金坤

荆婷婷

郝颖

王丽波

陈鹏启

景霆

刘军

刘书文 王玥

赵佳辉 桑鹏 王在东

刘金梅

都丽丽 曲建香 姚克兢

于静1 段子朋2

张照莉 丁丽 张海梅 陈月梅

常青

单桂晶

邹丽娟

黄敏

马慧

毛婧妍

齐方梅 蔺媛媛

钱丽华 高玲玲

王涛

徐玲娣

杨事欣 王明亮 殷慧慧 汪珠 郭薇

赵勇敏

周芳

周莹

张莉 王楠 潘怡萍 管宁

曹桂平

陈昌秀

陈晨1 夏洪超2

方艳茹

黄秋霞

江颖

刘绍娟

刘秀荣

孙丽霞

谭春梅

王盈

谢方瑜 王晓庆 栾晓娜 孙秀杰

谢晓艳

尹静静 薛枫 盛滢 王笑荷

郑兴华

贾凤岚

冯爽

耿默

郭春芳

李兰红

孙倩 袁青 宫少青

王艳玲

王颖

吴岩

肖春莉

安雪琴

杜衍晓 王琳 王凤娟 于在湖

梁晨 杨磊

孙淑杰

万莉华

王敏

王晓蕾1 郑宏莉2

吴冰

李伟艳

马明忠

唐坤宏 刘晚霞 郭爱霞 李谦

王玉波

赵睿

崔晓弘

李瑞云

王怀兰 朱晶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

刘险峰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钛缆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等指标上,P<0.05,

锁定钢板;钛缆;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效果

随着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的不断增加,使得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的骨折患者人数也在呈上升趋势。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不仅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因此,及早的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意义显著[1]。我院重点分析了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72岁,平均(48.4±2.0)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3岁,平均(49.1±2.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锁定钢板术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影像学的资料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及其类型,并准备适宜的锁定钢板。术后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法,手术切口取股骨干外侧,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见骨折端口,对患者进行骨折复位,并在靠近股骨干外侧骨面位置放置适宜的锁定钢板,以螺钉对钢板进行固定,术后于切口处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常规消毒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钛缆治疗,具体情况如下:锁定钢板治疗同对照组,在于钢板固定以后,在患者骨折周围辅以骼骨条,将3道钛缆捆扎于钢板与股骨上,后将临时固定钢丝取出,并对手术切口消毒,缝合手术切口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其中Harris评分百分制,得分越高代表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18.2±5.9)min;对照组为(110.1±6.2)min,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02.2±12.2)ml低于对照组(552.2±13.4)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在3个月及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分别为(60.2±11.2)分、(74.7±10.5)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8.5±12.3)分、(62.2±12.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治疗,临床上以促进快速康复、恢复髋关节基本功能作为治疗目的[2]。在本次的调查中,我院重点分析了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锁定钢板对软组织损伤较小,但对于骨量损伤严重的患者来说,其所达到的固定强度是不够的。而钛缆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其抗拉强度也较好,可对骨折部位进行缩紧固定,增加骨折端复位的稳定性,以减少骨折端移动错位[3]。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使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出血量少于单纯钢板固定的治疗,同时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也可以逐渐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优于单项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森.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2):43-46.

[2]陈伟,王金成,常非,等.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9):746-748.

[3]王晓峰,夏庆,邵云潮,等.钛缆联合钢板或皮质骨条治疗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4):520-521.

浅析120例妇产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

王春艳

【摘要】目的 总结妇产科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阴道炎患者,根据其病情进行针对性临床治疗,收集、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相应针对性治疗后,有91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75.83%;26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效率为21.67%;3例患者为无效,无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97.5%。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阴道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妇产科;阴道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1-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2

Analysi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120 Cases Wit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Vaginitis

WANG Chunyan Weifang City Fangz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26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n vaginiti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 Selected 120 cases with vaginitis in our hospit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the effect of patients disease condition were 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appropriate targeted therapy, 91 patient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 75.83%; treatment of 26 patients to be vali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21.67%; 3 patients to be invalid, void rate of 2.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7.5%. And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during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result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targeted therapies vaginitis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Vaginitis, Treatment effect

由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发炎而引起的阴道炎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之一。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5.5±4.5)岁。病程4~67天,平均病程(28.5±3.5)天。所有患者均经妇产科临床医师诊断,白带常规等检查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治疗 结合所有患者所患阴道炎类型及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患者阴道局部用药,采用1%乳酸或0.5%醋酸液冲洗阴道。(2)采取全身用药:初次治疗时可选用甲硝唑,若患者出现副作用时应立即停药。甲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24 h内,替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72 h内禁止饮酒、吸烟,哺乳期用药不宜哺乳。

1.3.2 家庭治疗 一般情况下阴道炎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结合健康标准对其阴道进行卫生冲洗。另外,阴道炎患者往往会存在羞愧、恐惧等不良心理,患者应努力、积极克服自身羞愧、恐惧心理,一旦发现病情能够及时入院检查并进行治疗。疾病治疗期间尽量避免甚至禁止性生活,部分性伴侣也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及保持个人卫生等良好习惯。

1.4 治疗标准

根据相关文献[1-2],特制定相关治疗效果标准,其标准主要分为(1)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病情出现显著改善。(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病情出现一定改善。(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几乎没有变化,病情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2 结果

120例阴道炎患者经过相应的针对性治疗后,有91例患者治疗效果为痊愈,治愈率为75.83%;26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效率为21.67%;3例患者为无效,无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97.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阴道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就诊人数占妇产科总就诊人数的30%左右[2-3]。该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并且其复发率较高,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可能会进而引起盆腔炎,严重时则会引发不孕等情况。此外,阴道炎还可以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伴侣,严重时也可能会导致其男性伴侣出现不育[4]。相关研究资料统计结果显示,现如今阴道炎的种类可多达10种以上[5],50%左右的患者属于混合感染患者,并且复发率较高,与单纯患有一种类型疾病的患者相比治疗较难。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不同类型的阴道炎患者,需要进行认真的辨别、诊断,并针对患者的不同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从而尽快改善患者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6]。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阴道炎患者,经过临床医师及时、有效的辨别、诊断并能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方案[7],治疗效果显著,所有阴道炎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7.5%,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阴道炎患者采用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方法[8],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郝敏,高瑜.几种常见阴道炎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3):134-138.

[2]孔亚非.妇产科阴道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8):102.

[3]曾丽萍.妇产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9):215-216.

[4]宁宏.妇产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7):121-122.

[5]纪瑞云,柏雪,范爱萍,等.常见阴道炎症的治疗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9(4):307-310,314.

[6]肖世琼.妇产科阴道炎临床诊治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8):190.

[7]张秀晏,刘小丽,王华.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77-78.

[8]吴海燕.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75-76.

作者单位:261200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疗效观察·

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呼和巴特尔 香兰 赵程欣

【摘要】目的 对比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 7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行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A组优良率高于B组,NIHS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为显著。

【关键词】微创血肿淬吸术;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3

Observation Clinic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Quenching Aspiration and Craniotomy Hematoma Removal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UHEBATEER XIANG Lan ZHAO Chengxin Tongliao City Hospital in Inner Mongoliam, Tongliao 02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e the effect on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quenching aspiration and craniotomy evacuation of hematoma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74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B groups, respectively for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quenching aspiration and craniotomy. Results In group A,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group B, NIHSSS scor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e B group,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ificnance.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quenching aspiration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s more significant.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quenching aspiration, Evacuation of hematom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变化快,存在较高的病死率,选择正确有效方法治疗十分重要。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手段,以74例患者为例,分析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高血压脑出血者7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1]。其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6.3±3.4)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35分;按照术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各37例,对比两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A组行微创血肿淬吸术。患者术前头颅CT片定位,确诊血肿面积、位置及深度,明确穿刺点、深度及方向,避开重要功能区及血管区。患者根据穿刺点,备皮,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在电钻驱动下,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中心,以5 ml注射器缓慢抽取血肿。以针形粉碎器加压生理盐水对残余液态或半固态血肿进行冲洗,待引流液清亮后注入2~4万U尿激酶+生理盐水2 ml冲洗,夹管4 h开放引流。患者连续冲洗2~3次,待残余血肿不超过20 ml则可拔管。B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取传统耳上颞叶马蹄形骨瓣,给予持续中心电监护,标出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在颞上或颞中回血肿距离皮层最浅处切开脑组织,显微镜下缓慢清除血肿至清除2/3以上,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护,常规吸氧、降血压、颅压,止血抑酸,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物理降温等。

1.3 疗效判定[2]

优:恢复良好,生活、工作正常,神经轻度障碍。良:中度病残,生活可自理。尚可:病残重度,意识情绪,无法自理。差:植物生存状态;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A组优11例,良19例,可4例,差2例,死亡1例,优良率81.1%;B组优6例,良15例,可8例,差4例,死亡4例,优良率56.8%;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NHISS评分对比

A组术后NHISS评分(22.3±6.4)分,B组术后NHISS评分(29.7±8.2)分,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并发症

A组并发症发生率21.6%,其中颅内再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5例,癫痫1例;B组并发症发生率45.9%,其中颅内再出血3例,颅内感染2例,肺部感染10例,癫痫2例;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其最为常见部位为基底节区,发病后易导致患者瘫痪、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死亡。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需降低患者颅内压,使损伤神经元恢复,预防颅内继发性病理变化。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手段,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较多,其手术范围开阔,操作者可在直视下对颅内血肿彻底清除,并使液化坏死组织得以更好清除,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够去除骨瓣,使脑组织压迫明显缓解,起到显著减压效果[3]。但开颅血肿清除术需全身麻醉,脑组织损伤程度严重,可使脑水肿严重程度增加,且延长患者手术时间[4]。微创血肿淬吸术属于微创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具有显著的手术效果。微创血肿淬吸术可准确确定血肿位置,有效清除大脑深部或功能区血肿,手术操作简单,避免复杂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手术时间短,以免红细胞释放出有害物质对脑实质造成损伤。通常患者发病6 h内及时实施微创手术,无需全麻,患者即使合并脏器功能不全,也可耐受手术。且微创血肿淬吸术对手术设备、麻醉要求较低,易于掌握。在实施微创血肿淬吸术时,可一次性清除部分血肿,且多次反复液化治疗可清除85%以上的血肿,且术后定时CT检查,可取液化剂注入病灶内,然后以淬吸术再次清除残余血肿。在采取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需尽早手术,在6 h内进行实施血肿清除术,挽救水肿区。在此次研究中,A组手术治疗优良率81.1% 较B组56.8%高,并发症发生率21.6%较B组45.9%低,且A组患者术后NHISS评分较B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由结果可以看出,采取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张诚,周霞.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6):3019-3021.

[2]李建,高觉民.小骨窗显微手术时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29-30.

[3]贾继强.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0-2151.

[4]周晓成.观察单管法与双管法血肿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12-13.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贾富滨

【摘要】目的 对探讨临床上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的方法和成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保守疗法)和观察组(微创穿刺碎吸术),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费用及其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具有费用低、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关键词】微创穿刺碎吸术;脑出血;颅内血肿;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4

Observation Clinic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 in 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atoma

JIA Fubin Yuche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Yucheng 25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intracerebral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 Methods Selected 86 cases with intracerebral hematoma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as object, an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conservative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minimally invasive needle aspiration), the control group had 4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46 cas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treatment costs and hospital stay.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observed indices,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atoma aspir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have low-cost, quick recovery and good effect in clinical.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 Cerebral hemorrhage, Intracranial hematoma, Efficacy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并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了当下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目前我院在针对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的是微创穿刺碎吸术,且成效较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女性15例,男性25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为(45.2±2.5)岁。观察组中女性23例,男性23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0.2±3.5)岁。患者的出血部位主要包括了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对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即止血药物和脱水剂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和血压控制。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以CT片为参照选择穿刺点(血肿额极侧),向血肿同侧枕极方向穿刺,以颅骨厚度为依据进行YL-1型血肿粉碎针长度的调节,使之能够达到血肿腔。患者取仰卧位,并且将头偏向健侧,在消毒铺巾之后做浸润麻醉,将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以充电式手钻钻透硬脑膜、颅骨至血肿腔,将针芯拔除,以塑料内芯替换,之后向血肿内缓慢进入,将引流管接入,将塑料内芯拔出,同时将盖帽拧紧,加负压从侧管稍抽吸,将总量的1/3作为首次抽吸量,以生理盐水冲洗,之后将1万u尿激酶注入,夹管1~4 h后将引流管开放,每天冲洗3~4次[1]。以患者的CT结果为依据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调整,2~8天后将管拔除。

1.3 疗效评价

治愈:病残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达90以上;显效:病残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以内[2]。

1.4 统计学处理

对调查的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人数上分比为13例、15例、14例、4例。而对照组则依次为10例、8例、12例和10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75%;在治疗费用及其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依次为(1.43±0.27)万元、(13.70±1.80)天,而对照组则依次为(2.31±0.36)万元、(21.30±2.10)天。观察组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251200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

3 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成效优于保守治疗法,这主要是因为微创穿刺碎吸术具有易抽吸、操作简单、术后脑水肿反应轻、脑损伤小、感染率低、合并症少、能快速将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解除等优势,因此在临床脑出血颅内血肿治疗中可将该治疗手段广泛的应用[3]。

参考文献

[1]居学丰,任广胜,胡善友,等.B超颅外探查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6):548-550.

[2]康强,周东,曾胜田,等.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J].广东医学,2012,33(20):3103-3104.

[3]钟良,钟有安,肖开敏.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最佳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概况[J].广西医学,2013,35(3):362-364.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金睿 赵德本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32例患者实施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切开重建术,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膝关节镜;交叉韧带断裂;交叉韧带重建术

【中图分类号】R6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5

Observatio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nder Knee Arthroscopy

JIN Rui ZHAO Deben Jilin Central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Jilin 1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arthr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Methods 32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arthroscopic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surgery incision, 35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n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joint activity, Lysholm scor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application effect remarkable of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 Arthroscopy,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为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关节镜微创技术逐步进入临床治疗中,且因其创伤小,简单方便的优势,而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骨科创伤治疗中[1]。本次研究中,给予膝关节下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分析研究我院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1.2)岁,左膝韧带断裂15例,右膝韧带断裂17例;观察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1.0)岁,左膝韧带断裂20例,右膝韧带断裂15例。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信息,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切开重建术治疗,切开方法为骨-髌腱-骨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在正中处做出一切口,并在直视下实施手术操作。观察组则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方法治疗,关节镜分别取前内、前外入路,于关节镜下辅助实施手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之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率、膝关节评分Lysholm评分(满分100分,共8个项目,评分越高,则表明膝关节功能越良好。)及并发症情况。

1.3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包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分别为(81.95±9.80)度、(48.50±6.91)分,观察组为(83.05±9.35)度、(48.72±7.05)分,治疗后对照组为(100.25±9.62)度、(70.35±6.82)分,观察组为(127.10±10.35)度、(85.45±7.68)分,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菌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32例,满意24例(75.0%),不满意8例(25.0%),血管损伤2例(6.3%),感染4例(12.5%),观察组35例,满意35例(100.0%),不满意0例,无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132000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3 讨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为一种严重的膝关节内损伤,膝关节强力过伸或强力外展,会导致膝内侧关节囊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软骨损伤,而导致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的身体活动[2]。随着当前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快速发展,膝关节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该技术用于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有明显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已发展出采用人工韧带、自体、异体移植体等。依据生物力学的研究,认为采用髌骨韧带是最佳的移植体,采用骨-髌腱-骨组合,其强度、长度均与ACL比较接近,两端骨快可提供螺钉固定的附着点,有利于手术顺利操作,以及骨折功能的早日恢复[3]。而且在关节镜下操作进行,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也符合患者对手术切口要求,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手术中。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实施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实施效果满意率提高,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不仅可发挥显著疗效,同时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接受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用于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可提高膝关节功能的活动情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且应用微创安全。

参考文献

[1]顾羊林,王予彬,王惠芳,等.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及术后康复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2):1170-1171.

[2]冷治群,秦琴.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12):2684.

[3]林海玲.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术后护理要点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4):144-145.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宇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实施开颅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实施开颅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疗成效及其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开颅患者在行再次手术后,其中GOS 1级、GOS 2级、GOS 3级、GOS 4级、GOS 5级人数分别为5例、2例、7例、20例和6例。结论 神经外科疾病行再次手术的几率较高,因此必须在准确分析手术病因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治疗时机,提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神经外科开颅术;再次手术;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6

Observa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Neurosurgery Craniotomy of Reoperation

LIU Yu Longkou Nanshan Yangshenggu Tumor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5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neurosurgical patients after craniotomy line reoperation. Methods Selected 40 cases with implemented postoperative craniotomy surgery again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neurosurger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nd their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relevant Results 40 cases with the line craniotomy surgery again, according to the GOS score, which GOS 1 level, GOS 2 level, GOS 3 level, GOS 4 level , GOS 5 level number respectively was five cases, two cases, 7 cases, 20 cases and six cases Conclusion Neurosurgical diseases were higher probability of reoperation, and therefore must be under the premise of an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surgery, accurately grasp the timing of treatment, in order to upgrade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Neurosurgery craniotomy, Reoperation, Efficacy

神经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的特点,因此使得急性颅脑伤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几率较高,进而患者的治疗风险、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就目前而言,临床上行再次手术的多为脑出血、颅脑损伤和脑肿瘤患者,在对患者二次手术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生存率的提升。我院实施开颅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二次手术原因的基础上将临床对策提出。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实施开颅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5.1±3.5)岁,疾病种类包含:高血压性脑出血、慢性硬膜下水肿、脑脊液鼻漏及其颅脑损伤,所有患者均需要实施再次手术治疗。

1.2 方法

40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实施的再次手术类型包含:(1)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再次血肿清除术。(2)颅咽管手术患者实施再次血肿清除术。(3)脑膜瘤去骨瓣减压患者在完成动脉瘤手术后,实施再次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其骨瓣减压术。(4)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实施再次经鼻蝶入路修补术。(5)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再次血肿清除术。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治疗结局依据GOS治疗结果分级进行评估,将其分为5级,1~5级分别为死亡;去脑强直状态、长期昏迷,植物生存;重残且无法自理;中残且能够自理;良好且能正常的从事学习和工作。其中以GOS 1级人数来进行死亡率的计算,以GOS 5级人数来进行完全恢复率的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对调查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40例神经外科患者实施开颅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依据GOS评分评估结果进行划分,其中GOS 1级,GOS 2级、GOS 3级、GOS 4级、GOS 5级人数各位5例、2例、7例、20例和6例,患者的死亡率为12.5%,完全恢复率则为15%。

3 结论

作者单位:265700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南山养生谷肿瘤医院

受多因素的影响,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不得不实施再次手术,而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客观因素是受患者疾病类型的影响必须进行针对性处理,如颅脑损伤患者会产生对冲伤,进而发生额颞叶脑挫裂伤或者是急性硬膜下血肿等情况,因此必须实施再次血肿清除术等。(2)主观因素则是医疗技术相关问题:如老年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抗凝药物的使用,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动脉硬膜硬化等,进而导致止血不彻底,需再次手术[1-2]。(3)术后未加强各方面预防,如镇静、血压控制等,就会对手术结果产生严重影响,进而使患者不得不再实施二次手术。(4)未充分把握开颅时机,当患者颅内有血肿的情况下未将开颅手术及时实施,采用去骨瓣减压导致患者出血无法控制,进而提升了再出血的风险[3]。

加强术前、术中乃至术后各个环节的管理,并将异常情况及时的处理,才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具体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术前准备,进而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耐心进行术中将各项手术操作,保证止血的彻底性和动作的轻柔性。(3)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妥善处理各种情况,与患者加强沟通,针对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引起的颅高压、脑水肿及其颅内出血情况作出正确综合评估,促进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及其生命质量。(4)加强术后24 h的颅内复查,转运过程中要避免对患者的血压和呼吸产生影响,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并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降低再次手术的几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高洪波.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3):103-106.

[2]吴津.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100-101.

[3]董建平,罗志伟,王和平,等.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26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9):127-128.

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栾培胜

【摘要】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80例,全部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 实施治疗后,分别和治疗前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治疗4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式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减少炎症症状,促进患者的牙周功能正常发育。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7

Observa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mong

LUAN Peisheng Sunwu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mong.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with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ll of them received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proces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results respectively,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But after 4 months of treatment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results,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of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patients has a good clinical efficac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iodontal status of patients, reduce inflammation, promote the patient's periodontal function of norm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Periodontal therapy,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bservation

侵袭性牙周炎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多因素疾病,对患者正常的咀嚼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牙齿脱落的情况[1],对患者的牙齿功能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危害着患者的正常生活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4.34±13.43)岁。排除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严重的其他类口腔疾病患者[2]。

1.2 治疗方法

8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对其全部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在患者初次诊断后对其实施口腔清洁处理和治疗,10天后对患者实施根面休整术和龈下刮治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清洁指导,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护理习惯,积极的配合整个治疗过程。与此同时,对于出现其他症状的患者,需要同步给予辅助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三项指标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1个月、2个月、4个月和6个月4个时间段的牙周炎治疗情况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包括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3项[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治疗后,8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三项指标刚开始都出现了下降情况,在治疗4个月后又出现上升情况继而治疗6个月后又下降。同时三项指标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的变化显著,分别和治疗前结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治疗4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侵袭性牙周炎是口腔科室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牙槽骨附着力下降,同时患者的牙周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且多发于年轻患者[4]。一旦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发挥作用。因此临床中一定要正确认识侵袭性牙周炎,对其发病特点及其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认识,这样才能够针对其临床症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实现早期诊断和尽早治疗,从而有效的清除患者口腔内的牙菌斑,抑制微生物和细菌生长,避免出现感染情况,降低炎症发生率,减少牙齿脱落,降低对正常口腔功能影响,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选取我院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80例,对其全部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三项指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0.82±0.58)分、(2.90±1.39)mm和(2.14±1.61)mm,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0.71±0.48)分、(2.14±1.19)mm和(1.89±1.49)mm,三项指标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的变化显著,分别和治疗前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治疗4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式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减少炎症症状,促进患者的牙周功能正常发育。

参考文献

[1]刘博,赵溪达,张建全,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6):611-614.

[2]郝宝芳,续艳玲.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4):204-208.

[3]朱永兴.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4):99.

[4]刘菁,梁照忠,安春青.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龈下微生物构成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30-32.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裴伟华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4.5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5±1.6)周,短于对照组的(8.2±1.4)周;对照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7例(14%),感染6例(12%)。观察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1例(2%),感染5例(1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掌骨干骨折;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法

【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8

Observation Effect on Modified 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 Type and B 2 Type Hand to Bone Fracture

PEI Weihua Xiangzhou District Huangji Town Maji Health Center in Hubei Province, Xiangyang 4411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modified 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 type and B 2 type of metacarpal shaft fracture.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with type A and type B 2 of metacarpal fractures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3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order number wa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of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Observations two groups of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to 12 months,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 (4.5 ±1.6)week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2±1.4)weeks; In the control group, 7 cases (14%) were delayed union and 6 cases (12%) were infec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cases (2%) were delayed union and 5 cases (10%) were infect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for type A and type B 2 can promote the healing of the fracture of metacarpal shaft fracture,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Metacarpal shaft fracture, Modified 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Traditional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作者单位:441119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马集卫生院

掌骨干骨折临床常见,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治疗闭合性或稳定性掌骨干骨折,克氏针交叉固定并辅以石膏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或开放性掌骨干骨折。对比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型和B 2型掌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后,使用钢丝绕克氏针两端进行加压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取手掌背侧弧形切口,显露骨折处。开放性骨折患者先行清创术,清除淤血块与软组织,尽量保护好骨膜,如为B 2型骨折需保护并游离与骨块相连的软组织,以保证骨折块血运。牵引复位,取2根直径10 mm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折弯针尾后掐断。在掌骨干背侧,针尾对侧,距骨折线5 mm位置处,垂直于掌骨干,使用直径0.8 mm克氏针皮质下打孔,然后使用0.4 mm细钢丝经孔绕针尾形成张力带固定。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TAM评分及并发症情况比较(n=50)

B 2型骨折,应游离骨块于钢丝下加压固定。转动针尾,使克氏针折弯处针尾附于掌骨两侧。注意活动患指关节,检查固定是否牢固,观察手指力线,避免出现旋转畸形。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后关闭伤口。

1.2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依据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制定的手术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标准。评定疗效:优:250°~270°;良:190°~249°;差:<19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患者TAM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采用计量资料%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4.5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TAM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7例(14%),感染6例(12%)。观察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1例(2%),感染5例(1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法常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后,使用钢丝绕克氏针两端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可起到坚强固定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开展早期功能锻炼[1]。但采用该方法操作时克氏针常顺行在掌骨背外侧进针,穿出点常位于掌骨掌侧。此时寻找克氏针掌侧端时需剥离骨膜或骨间肌,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2]。本次研究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坚强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方面的效果与传统方法一致,但无需剥离骨膜,可减轻对骨间肌的损伤。同时,由于掌骨的张力侧位于背侧,当手指屈曲时张力带可使骨折端逐渐加压,可促进骨折迅速愈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手术的适应证为掌骨骨折的A型与B 2型,不宜用于粉碎骨折与不稳定的B 1、B 3型骨折。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观察组,TAM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研究相一致[3]。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固定牢固,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创伤较小,较适用于开放性掌骨骨折,治疗效果较好。临床治疗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保护好掌背神经及浅静脉,术中应合理选择克氏针的进针点,同时掌骨背侧克氏针针尾必须折弯;术后应以主动活动为主开展功能锻炼,以促使手部功能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陈麒麟,吴相阳.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7-58.

[2]丛飞,张开放,许玉本,等.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掌指骨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2):95-97.

[3]李启朝,边朝辉,张友乐,等.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掌骨干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4):262-264.

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对老年直肠前膨出的临床效果观察

齐红光

【摘要】目的 观察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直肠前膨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直肠前壁修补治疗,治疗组采用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采用直肠前壁修补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关键词】直肠前壁修补;痔上黏膜环切术;老年直肠前膨出

【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09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9

Clinical Effect on Rectal Antetheca Repair Combine With Hemorrhoids Mucosa Membrane Circumcision of the Elderly With Rectal Bulge

QI Hongguang Tongliao City Hospital in Inner Mongolia, Tongliao 02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s the clinical effect on rectal antetheca repair combine with hemorrhoids mucosa membrane circumcision of the elderly with rectal bulge.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ctocel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anterior rectal antethec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ctal antetheca repair and hemorrhoids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作者单位: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肛肠科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rectal antetheca repair and hemorrhoids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ctocele, high safety, less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Rectal antetheca repair, Hemorrhoidal mucosa circumcision, Elderly rectal bulge

老年直肠前膨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一种特殊类型,多见于慢性便秘致腹内压长期增高的女性、有经阴道分娩史妇女、排便习惯不良者及会阴松弛的女性人群[1]。该疾病常合并其他疾病,治疗比较困难,单纯的直肠前壁修补效果并不理想。我院联合采用直肠前壁修补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疗效较好。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前膨出患者,经临床诊断及结肠镜检查均被确诊为直肠前膨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64±6.37)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81±7.42)年;治疗组患者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52±5.44)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12±6.3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直肠前壁修补治疗:用电刀在齿状线处行2~3 cm横切口,然后纵形切开直肠粘膜,将多余的直肠黏膜切除,游离“U”黏膜肌瓣两侧缘,显露肛提肌,缝合,最后采用褥式缝合方法将切口缝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修补完成之后,用吻合器将头端纳入到荷包线上方,环扎缝线并打结,保持吻合器平稳,收紧吻合器切除痔核,修剪并缝合切口。

1.3 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直肠前壁袋状凹陷消失,肛管压力恢复正常,直肠功能完全恢复,排便正常。显效:直肠前壁袋状凹陷消失,直肠功能有很大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排便时间较术前缩短。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直肠前壁袋状凹陷消失,但壶腹部仍有大量粪块残留。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展开分析与总结。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2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中,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随访半年,治疗组有2例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吻合口裂开,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有5例发生尿潴留,2例发生吻合口裂开,2例发生直肠狭窄,1例发生黏膜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直肠膨出是直肠向前突入阴道穹隆,导致排便过程中发生直肠肛管功能性梗阻,并由此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等的一种症状[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有肛门阻塞感,因不能排净大便而有排空不畅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便血、肛门直肠疼痛等症状。对于直肠膨出老年患者来说,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呈逐渐退化的状态,因此临床症状更加突出,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给予治疗,很容易引发肛裂、尿潴留等严重的并发症。直肠前壁修补能够改善直肠前突症状,但由于老年直肠膨出患者多存在多因素病理改变,因此单纯行直肠前壁修补疗效并不显著。痔上黏膜环切术是通过特制的吻合器在内痔上缘处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组织,进行远近端黏膜对端吻合的一种手术[3]。联合采用直肠前壁修补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能够降低直肠壁顺应性,提高直肠前壁抗张力强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得出,治疗组疗效为94%,高于对照组78%;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与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联合采用直肠前壁修补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王举,王磊,张文梁,等.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7):2426-2427.

[2]王举,郑剑忠,王天夫,等.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4):763-767.

[3]曲召福.探讨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76-177.

探讨白内障手术前后眼干症的临床观察

宋艳

【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眼干症的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前、手术后1天、手术后1周、手术后1个月以及手术后3个月的眼干症病情进行观察和对比,总结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眼干症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接受手术后1天、1周以及1个月内的眼干症状较为明显,3个月后眼干症状消失。患者过泪液分泌实验以及泪膜破裂时间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泪液分泌实验中湿长(12.5±2.3)mm,泪膜破裂时间实验中出现第一个干斑的时间(18.5±6.2)s,眼干症状消失。结论 白内障手术会使患者出现眼干症症状,手术的时间越长,患者的上述症状就会相对减轻,通过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症状,需要对患者进行眼干症的系统治疗和预防。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前后;眼干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0-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0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ry Eye Before and After Cataract Operation

SONG Yan Nanyang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in He’nan Province, Nanyang 473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taract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ry eye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120 cases with cataract operation from 2011 December to 2015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operation before operation, 1 days after operation, 1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after 1 months and 3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dry eye disease, and summarized the impact of cataract operation on patients with dry eye disease. Results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after 1 days, 1 weeks and 1 months of the dry eye symptoms more obvious, after 3 months, dry eye symptoms disappeared. The patients had Schirmer test, tear break-up time test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Schirmer test in patients with wet long (12.5±2.3) mm, the first time in the dry spot tear experiment (18.5±6.2) seconds, dry eye symptoms disappeared. Conclusion Cataract surgery can make patients with eye dry symptoms, surgery time, patients with these symptoms will be lessened, the drug treatment of patients,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effectively, with the syste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 disease.

[Key words] Cataract operation, Cataract after operation, Dry eye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白内障是眼科最为常见的眼部疾病,也是我国当前致盲率最高的疾病,我国的智盲人口中,有超过半数的病因是由于患者患有白内障而导致的,对患者的眼部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上对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取白内障手术[1]。因此对白内障患者的眼干症进行分析和治疗是必要的。通过对所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38.2±5.6)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白内障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伴随高血压35例,糖尿病49例、脑梗塞36例。所有患者均在本次实验前签署相关同意书,符合实验相关伦理学规定。

1.2 方法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眼干症的诊断和观察,并在接受手术后的1天、1周、1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眼干症的检查与随访,通过评分调查来观察眼干症症状以及程度,并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的眼部是否出现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分析患者进行泪液分泌量观察以及泪膜破裂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患者通过打分对眼干症症状进行评分,无畏光、眼部干涩、视物疲劳、异物感等症状为0分;无明显症状为1分,出现次数较为频繁的为2分,出现轻度不适症状的为3分,持续出现且不适感重的为4分。泪液分泌实验中湿长>10 mm为正常,泪膜破裂时间实验:出现第一个干斑的时间在15~45 s之间属于正常,10 s以下为不正常。

2 结果

患者在接受手术后1天、1周以及1个月内的眼干症状较为明显,出现频繁的畏光、眼部干涩、视物疲劳、异物感等症状,通过进行眼药水的滴注以及眼膏的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并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加长,上述症状有所减轻,而在接受手术3个月后,眼干症状减轻,最终消失。患者均在手术后的3个月后通过泪液分泌实验以及泪膜破裂时间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泪液分泌实验中湿长(12.5±2.3)mm,泪膜破裂时间实验中出现第一个干斑的时间在(18.5±6.2)s,患者的肝炎症状基本消失。

3 讨论

眼干症又称结膜干燥症,多发于接受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2]。患者在经过白内障手术后,会产生泪膜不稳定、眼表组织病变的现象,并伴随着眼部的畏光、异物感的不适感。一旦患有眼干症,局部角膜知觉减退。而患有白内障的患者,往往还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脑梗死等疾病,对患者的眼部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大。经过手术,眼部的组织代谢功能相对紊乱,更加容易造成泪膜功能降低,使眼干症状加重[3]。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增加,眼干症症状会有所改善,并通过进行眼药水的滴注和眼膏的使用,有效的改善眼干症状。

参考文献

[1]秦海燕,杨建.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8(10):239-240.

[2]薄春民.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前后眼干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33(8):77-78.

[3]李莉芬.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前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26(34):132-133.

作者单位:473002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浅谈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苏妍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普通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激素类药物,分析两组患者实验结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激素吸入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之一,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副作用低,对支气管患者伤害小。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1-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1

Observation Clinical of Bronchiectasis Combine With Bronchial Asthma

SU Yan Shuangcheng City New Town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uangcheng 1501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bronchiectasis combine with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zed of 100 cases with dilated bronchial asthma from November 2014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5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using western medicine general treatment, each group had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s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with hormone drugs, analyzed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Glucocorticoid inhalation is one of the drug of choice for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with bronchial asthma, the curative effect, less adverse reaction, low side effects, patients of bronchial damage is small.

[Key words] Bronchiectasis, Bronchial asthm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这也使得肺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支气管扩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咳血。其病情严重,危害性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增加了困扰,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具有较好的分辨性,较难诊断。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与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0.67∶1,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3±25.1)岁,病程2~34年,其中10例有家族遗传史,30例有呼吸道感染史,有吸烟史患者10例。实验组中男25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6.4±22.1)岁,病程4~18年,其中14例有家族遗传史,20例有呼吸道感染史,有吸烟史患者16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男女比例、病程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保持病房的清洁、及时进行消毒、准确记录病情变化等,使用普通抗支气管扩张药治疗[2]。实验组在对照组普通治疗基础上加服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吸入,200 mg/次,每日2次,除此之外,在治疗期间,除指定药品外,不能使用其他任何药品和治疗手段,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咳痰、长时间咳血等)消失,无任何不适。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咳嗽、咳痰、咳血等),有轻微不适感。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有较为强烈不适感。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50例,其中治愈例数35例,占70%,有效例数12例,占24%,无效例数3例,占6%,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50例,治愈例数30例,占60%,有效例数10例,占20%,无效例数10例,占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由肺周围组织炎症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咳血,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严重,危险性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显著,危害性低[3-5]。

参考文献

[1]董正琴.两种雾化方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7):861-862.

[2]黄海茵,杨佩兰,张谊,等.中药结合局部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远期疗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43-47.

[3]付强.4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10(4):556.

[4]李光清.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24):113.

[5]任建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3例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70-71.

作者单位:150137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镇卫生院

2012~2014年100例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王广强

【摘要】目的 探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氯吡格雷;常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2-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2

Observation Clinical of 100 Cas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ress From 2012 to 2014

WANG Guangqiang Xuzhou City the Mine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22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for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randomly, used different methods of treatment,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88.52%,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71.79%,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hlorine bared gray and aspirin,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higher security.

[Key words]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Clopidogrel,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高,且若治疗不恰当,致残和病死率也较高,会对患者肢体功能和脑功能造成障碍,从而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带来沉重的家庭负担[1]。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显著的治疗方法,保证药物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61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2.73±5.92)岁。伴随疾病:9例为糖尿病,8例为泌尿系统或者消化道感染,5例为冠心病,7例单纯性的脑梗死,12例高血压。对照组患者39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2.39±5.78)岁,伴随疾病:5例为糖尿病,6例为泌尿系统或者消化道感染,4例为冠心病,4例单纯性的脑梗死,7例高血压。对比两组患者在身体资料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首先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降糖、控制血压、扩容、降颅压、调脂、活血化瘀、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代谢、抗感染等治疗[3]。低分子肝素,生产商: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准字号为:H20060191,每次使用500 0 U,给予12 h的皮下注射,治疗7~10天。阿司匹林,生产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准字号:J20080078,每天剂量100~300 mg。同时使用用氯吡格雷,生产公司:海南碧凯药业,准字号为:H20040608,每次2片,每天1次,一个疗程为14天。

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4]。

1.2.2 对照组 首先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降糖、控制血压、扩容、降颅压、调脂、活血化瘀、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代谢、抗感染等治疗。低分子肝素,每次使用500 0 U,治疗7~10天、阿司匹林,每天剂量为100~300 mg。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分,以及凝血、透露CT、凝血四项、血尿便常规的检查,并给予纳维亚卒中量表的检测。痊愈:神经功能的评分得到91~100%的减少,病残程度为0级。治疗显效:神经功能的评分得到46~90%的减少,病残程度为1~3级。治疗有效:神经功能的评分得到18~45%的减少;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评分的减少不足18%,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中包括治疗有效,治疗显效和痊愈[5]。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61例患者中,28例治愈,占45.9%,19例治疗显效,占31.1%,7例治疗有效,占11.5%,7例治疗无效,占11.5%,治疗有效率为88.52%。对照组39例患者中,8例治愈,占20.5%,2例治疗显效,占5.1%,18例治疗有效,占46.2%,11例治疗无效,占28.2%,治疗有效率为71.79%。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为动脉硬化的同时,血小板聚集成为白色血栓,而且激活血小板的凝血机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和红细胞形成红色血栓,加重管腔狭窄,扩大梗死区[6]。在治疗中缩小梗死的范围,改善脑部循环,从而对脑部给予保护治疗,避免细胞凋亡。在治疗中联合患采用多种抗栓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氯吡格雷为合成酶抑制剂,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使血管扩种,从而避免形成血栓,使已经聚集的血小板开始解聚,有利于促进血栓溶解,效果显著[7]。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慧杰,冯春雷,宋元凤.氯呲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2,51(27):80-81,84.

[2]郝劲松.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9):2563-2564.

[3]王恩铭.尿激酶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早期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100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4(17):3940-3941.[4]李海鹰.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8(12):54-55.

[5]吴冬云,杨芬.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81-182.

[6]王祥.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59-60.

[7]张香菊,张明艳,龚子东,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和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4(6):45-47.

作者单位:221006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

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张晓凯

【摘要】目的 观察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根治术)与对照组(传统Ivor Lewis根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胸腹腔镜;Ivor Lewis根治术;食管癌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3

Observation Clinical of Laparoscopic Combined With Ivor Lewis Radical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rcinoma

ZHANG Xiaokai Jilin Province Tumor Hospital Chest of Two Department, 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combined thoracic laparoscopic Ivor Lewis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Selected 76 case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hest laparoscopic radical surgery combined with Ivor Lewis)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Ivor Lewis resection) were compared treatment effec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time, anal exhaust tim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chest joint Ivor Lewis resection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Laparoscopic chest, Ivor Lewis resection, Esophageal cancer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Ivor Lewis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符合微创治疗特点,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分析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例,其中男46例,女30例,平均(55.1±5.4)岁;位于食管下段癌64例,贲门癌12例。临床分期:Ⅰ期5例,Ⅱ期59例,Ⅲ期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预计生存期限均超过3个月;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时给予双肺通气,胸部手术时给予单肺通气。(1)腹部手术。患者在平卧位状态下于其脐左下方行一切口(约1.5 cm),人工气腹建立后将10 mm Troca作为主操作孔,并在右锁骨下中线肋缘下、剑突下、左侧脐上3 cm腹直肌外缘等部位均置入5 mm Troca作为操作孔,随后利用“四步法”游离胃。(2)胸部手术。患者取左侧卧位,观察孔为第7肋间腋中线,主操作孔为第4肋间腋前线,副操作孔为第7肋间腋后线。详细探查患者食管以及胸腔情况后,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并按照常规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方法将病灶切除。对照组给予常规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

1.3 疗效判断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7.8±27.7)min,术中出血量为(189.7±14.1)ml,淋巴结清扫数量(26.4±8.5)枚;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61.1±28.1)min,术中出血量为(191.7±14.8)ml,淋巴结清扫数量(25.9±8.2)枚。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0.4±2.9)h,肛门排气时间为(2.5±0.9)天;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45.7±3.7)h,肛门排气时间为(5.1±1.1)天,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各1例,剧烈疼痛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例,吻合口瘘3例,剧烈疼痛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节奏、饮食结构不断发生改变,食管癌发生率也持续增长,其中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1]。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常规手术具有对患者机体损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弊端,因此临床应用范围有限[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患者手术情况,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胸腔镜在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经患者腹部、右胸切口实施的切除术,手术视野清晰,能够最大程度切除病变食管,清扫纵膈以及双侧交感神经链淋巴结,且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3]。并且在胸腹腔镜辅助下可充分扩大手术视野,避免对患者腹部肌肉造成损伤,也减少了对其腹腔情况的影响,因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肺部感染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

作者单位:130012长春,吉林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

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淋巴结清扫率理想,还可有效保证患者腹壁肌肉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降低了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朱彦辉,武文奇.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42-43.

[2]张旭刚,李维青,李志田,等.OR Vil系统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3):381-383.

[3]刘萍,袁慧.改良全胸腹腔镜Ivor Lewis手术围术期的护理[J].江苏医药,2014,40(18):2236-2237.

9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赵振宏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内科对昏迷患者的诊断和抢救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我院急诊内科2014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昏迷患者90例进行急救,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昏迷原因、诊断和急救方案及其效果。结果 抢救后痊愈或好转85例,死亡5例,抢救有效率为94.44%。抢救无效后死亡的病例中,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昏迷的患者死亡率最高,为8.57%;其次是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率4.76%。结论 对昏迷患者进行有效抢救措施,及时确定病因并予以治疗,对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有效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急诊内科;昏迷;诊断;抢救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4

Observation Treatment Effect on Coma Patien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90 Cases of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ZHAO Zhenhong Wulanchabu City Hospital Outpatient Service in Inner Mongolia, Wulanchabu 0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mergency medical diagnosis and rescue method and its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oma. Methods Selected 90 cases of first aid clinical data from March 2014 to December 2014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earch the coma reason, diagnosis and emergency plan and its effect. Results After the rescue, 85 cases cured or improved, 5 cases die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4.44%. After the rescue invalid death cases, 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highest rates lead to coma patients was 8.57%, Followed by diabetes complications, mortality was 4.76%.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oma for effective rescue measures, to determine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in time to rescue efficiency has important value to improve the coma patients.

[Key words] Emergency medicine, Coma, Diagnosis, Rescue

昏迷是急诊内科常见病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意识中断或丧失,无法配合医护工作,因此诊治难度较大。其致病原因很多,一般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诊治死亡率较高。对9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昏迷患者病因、抢救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4年3月~2014年12月被送至我院急诊内科抢救的昏迷患者90例,所有对象入院时均为昏迷状态,意识中断。昏迷程度:21例重度昏迷,44例中度昏迷,25例轻度昏迷。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29~63岁,平均(44.6±13.8)岁。昏迷时间0.2~53 h,平均(16.3±5.3)h。

1.2 方法

放低患者头部并使其偏向一侧,避免口涎内流;解开患者衣领口子和围巾等物;吸出口腔、鼻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畅通。检查患者各项体征并对昏迷级别做出评定。向送诊人员了解患者病史、昏迷原因、昏迷前情况,送诊人员不了解者及时联系患者家属。有脑血管病史者做头部CT检查,心、肝、肾脏器疾病史者检查心电图并做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和相关脏器功能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对症处理。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昏迷者,使用脱水剂,降低血压和颅内压,病情严重者立即手术;急性中毒(如酒精中毒、有机磷重度等)及时洗胃、导泻,降低有毒物质吸收率,做毒理鉴定并使用对应的解毒剂。心肌梗死导致昏迷者,作心肌缺血、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的常规治疗,心律失常严重者使用同步直流电复率,房室传导阻滞者使用临时起搏器;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低血糖昏迷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2 结果

诊断发现90例昏迷患者中,昏迷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者26例;急性中毒者35例,其中14例因有机磷农药中毒,21例为酒精中毒;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引起昏迷的患者21例;低血糖3例;其他还有脏器功能障碍导致昏迷3例,溺水1例,电击1例。经过及时抢救,大部分患者获得治愈或好转,抢救总有效率为94.44%。抢救无效后死亡的病例中,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昏迷的患者死亡率最高,为8.57%;其次是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率4.76%。见表1。

3 讨论

昏迷是一种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者意识清晰度极低,对外界刺激全无反应且不能被外界唤醒[1]。轻度昏迷者可能存在生命体征和防御反射,重度昏迷者正常生命体征消失[2]。其病因多样,常见病因有急性中毒、全身疾病(如严重感染、内分泌疾病、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性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外伤等。由于昏迷患者本人无清晰意识,无法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资料,也难以配合救治,为其诊治带来一定困难[3]。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

表1 90例昏迷患者昏迷原因及抢救效果统计

作者单位:012000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门诊办

的诊治,需要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通过病人家属提供的病史资料和常规检查结果了解患者昏迷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救治。本研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昏迷的最常见原因,同时也是抢救难度最大、死亡率最高(8.57%)的因素。急性中毒导致的昏迷占总例数28.87%,经过抢救,26例急性中毒昏迷患者中痊愈25例,1例因送诊不及时,中毒程度深,急救无效死亡。糖尿病并发症是引发昏迷的重要诱因,21例患者中1例死亡,死亡率为4.76%。低血糖及其他患者昏迷程度轻,经过救治痊愈。90例患者经过抢救,85例好转或痊愈,抢救总有效率为94.44%,抢救无效死亡5例,死亡率仅5.56%。

综上所述,对昏迷患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尽早通过了解病史、体征检查确定病因,采取相应治疗,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效果,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李斯桃.紧急抢救和临床处理配合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6):118-119.

[2]童善胜.基层卫生院急诊内科治疗昏迷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30):69-70.

[3]胡耀飞.内科昏迷患者迅速确诊与急救措施建立的关系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3126-3129.

·疗效对比·

两种手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比较

崔华艳

【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小梁切除术联合MMC与改良黏小管切开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共收治58例(77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MMC方法治疗,B组采用改良黏小管切开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眼压、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一周平均眼压均降低,术后1个月及3个月眼压控制效果良好,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视力矫正情况略优于B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A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和改良黏小管切开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临床资料选择与之相符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MMC;改良黏小管切开术;继发性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R7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 .085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Two Kind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Secondary Glaucoma

CUI Huayan Laizhou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Laizhou 26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trabeculectomy with MMC and improved adhesion tubular dis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glaucoma. Methods Selected 58 cases (77 eyes) with secondary glaucoma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randomly, trabeculectomy with MMC method therapy was given the group A, while the improved adhesion tubular incision surgery treatment was given the group B.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intraocular pressure, visual acuity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ly reduced, which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1 month and 3 months,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vision correction group A was better than group B,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group B was lower than in group A,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beculectomy with MMC and improve adhesion tubular dis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glaucoma is safe and reliable, which can be chos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 and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n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Trabeculectomy, MMC, Improved Adhesion tubular dissection, Secondary glaucoma

继发性青光眼是指患者的房水循环系统遭受原发性疾病的干扰破坏,导致房水滤过通路堵塞、眼压升高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目前,临床多采用滤过性手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疾病,但因患者多同时合并多种复杂性疾病,且眼压升高不易被控制,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题和挑战。近年来,我院采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手术和改良黏小管切开手术成功治疗了多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77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42眼),女27例(35眼),年龄19~70岁,平均(39.5±5.89)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A组(29例37眼)和B组(29例40眼)。对比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A组采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方法治疗,B组采用改良黏小管切开手术治疗方法。两组术后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次/2 h)和1%匹罗卡品眼液(3次/天)滴眼,治疗3天后,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滴眼(4次/天),维持治疗1周。

1.2.1 小梁切除术联合 MMC 患者术前接受降眼压药物治疗,待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后进行手术。采用常规球后阻滞麻醉,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待将上直肌固定行灼伤止血后,制作以角膜缘为基底,长5 mm、宽4 mm、厚度约为巩膜1/3~1/2厚度的矩形巩膜瓣,然后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指标选择恰当的MMC浓度和时间,将浓度范围为0.2~0.4 mg/ml的MMC棉片放置于巩膜瓣下和结膜瓣下,放置时间以2~4 min为宜,以200 ml平衡液充分冲洗,将小梁组织部分切除,切除面积以1 mm×2 mm~1 mm×3 mm为宜,并将周边虹膜切除,然后将巩膜瓣以10-0尼龙线进行缝合复位,将平衡液注入至前房,以8-0缝线缝合球结膜,

作者单位: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中医院

表1 两组术前术后眼压变化比较

表 2 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矫正情况

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典结膜囊,将手术患眼包扎,手术结束。1.2.2 改良黏小管切开术 患者取平卧位,局麻后以8-0尼龙做上方角膜吊线,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然后制作5 mm×4 mm、厚度约为巩膜1/3的舌形浅层巩膜瓣,将浓度为0.04%的MMC棉片放置于结膜瓣下和浅层巩膜瓣下,待放置3 min后取出,给予足量平衡液冲洗。制作4 mm×3 mm、厚度约为巩膜2/3的舌形深层巩膜瓣,待棕色葡萄膜可见后,将Schlemm管外侧壁和深层巩膜瓣剪除,然后将Schlemm 管内侧壁撕除,从 Schlemm 管两侧断端开口分5次注入Healon GV,将少量Healon GV置于巩膜床上,以10-0缝线缝合层巩膜瓣和结膜瓣,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典结膜囊,将手术患眼包扎,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治疗1周后两组眼压、视力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术后随访,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术后眼压

两组术后一周平均眼压均降低,术后1个月及3个月眼压控制效果良好,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术后视力

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矫正情况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并发症

两组手术均较为顺利,未出现玻璃体脱出、暴发性脉络膜出血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A组术后2眼出现浅前房,1眼出现前房积血,3眼出现角膜水肿,1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B组术后3眼出现浅前房,1眼出现角膜水肿,2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

3 讨论

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由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发,临床上常见的继发病因主要有外伤所致、药物滥用、炎症、出血、眼部手术等[2]。因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治需同时结合眼压和多种复杂性基础疾病,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题和挑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滤过性手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但手术结束后常会产生滤过道瘢痕,其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是导致临床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3]。小梁切除术是临床上应用于青光眼治疗的经典术式,该手术方式无需特殊医疗设备、手术成本低,但其手术成功率并不高,其原因在于新建房水滤过通路的顺畅性无法得到有效维持。MMC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由头状链霉素分离产生。其能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滤过道瘢痕生成,有效促进引流部位顺畅无阻[4],较好地解决了小梁切除术术后不能有效维持新建房水滤过通路通畅这一医学难题。改良黏小管切开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公认的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5],其具有成本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低、降眼压效果良好等优点,尤其对于发生炎症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该种术式在术中尽量绕开前房,对患者眼内干扰较小,不会引起患者视力下降,是临床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一项重大进步。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后一周平均眼压均降低,术后1个月及3个月眼压控制效果良好,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视力矫正情况比较中,A组视力矫正情况略优于B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中,B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A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疾病中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疗效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赵汝敏,王大博,徐翠.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3):258-260.

[2]陈晓莉,徐智科,宾莉.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及预后的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27-2329.

[3]彭小宁.小梁切除联合MM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实用防盲技术,2013,8(4):146-149.

[4]李燕先,袁军,李蓓,等.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对NCG的疗效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08(18):1910-1912.

[5]李蕊.青光眼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71-72.

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贾辉彩 张文湛

【摘要】目的 分析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肝太乐加持续双面光疗;实验组采用茵栀黄,妈咪爱加间断双面光疗,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间断双面光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双面光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间断性蓝光照射;连续性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6

Observ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n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JIA Huicai ZHANG Wenzhan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Pediatrics, Fangshan 10248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ect on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method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herapy for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from 2006 January to January 2012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s 50 cases, In addition to the routin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using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reatment way, continuous irradiation 72 hours,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indirect Blu ray irradiation, 8 hours Blu ray irradiation, irradiation time 72 hours , intermittent 4 hours, observe and record the children's condition changes and adverse reaction condition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no significant change of serum bilirubin,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patients have 11 cases, among them, 4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rash of children in 4 cases, and fever in children with 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hildren in 20 cases, of which 7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rash of children in 6 cases, fever in children of 7 cases.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Using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reatment can achie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can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nce.

[Key words]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Neonatal jaundice, Clinical effect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科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多发于早产儿,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皮肤黏膜出现黄染,一般患儿无痛苦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患儿胆红素容易在体内积累,引起皮肤及其他器官的黄染,严重的患儿患上胆红素脑病,严重损害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为此,加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使新生儿得以健康发展。对两种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方式的优劣,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单位:102488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出现黄疸的时间为生后1~6天,均为高间接胆红素升高,抽血化验肝功能正常,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男婴29例,女婴21例,体重2.1~5.1 kg,平均日龄为(14.2±7.1)天,平均病程(14.3±7.2)天;对照组男婴25例,女婴25例,体重2.2~5.0 kg,平均日龄为(14.4±7.2)天,平均病程(14.4±7.1)天。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健康,并且无产伤、先天畸形等并发症。在性别、体重及年龄等方面,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疗方法

在给予常规治疗时,给予两组患儿酶诱导剂鲁米那口服,妈咪爱0.5 g,3次/天,同时予以纠酸及补液,以促进胆红素排泄。对出现感染的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2]。在此基础上将两组患儿置于新生儿黄疸双面治疗箱内,选择的光疗机为单面蓝光机,灯管的使用寿命一直,光疗总瓦数为200~400 W。对照组采用肝太乐加持续双面光疗的方式,肝太乐66.5 mg。实验组采用茵栀黄,妈咪爱加间断双面光疗,茵栀黄1 g,3次/日,总计3 g,妈咪爱0.5 g,2次/日,总计1 g。两组患儿在蓝光照射过程中,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显效: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的黄染消退,并且患儿其他伴随症消失。有效: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下降,但体内血清总胆红素仍高于正常水平,患儿皮肤黏膜及巩膜处有部分黄疸消退,其他伴随症减轻。无效: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无下降趋势,并且患儿皮肤黏膜黄疸未消退,其他伴随着也无改善[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等双光疗后[4]。经统计,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比较也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在蓝光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实验组不良反应的患儿有11例,其中腹泻4例,皮疹4例,发热3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20例,其中腹泻7例,皮疹6例,发热7例。间断双面光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双面光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种蓝光照射前后血清胆红素比较(μmol/l)

3 讨论

3.1 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及相关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婴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可能是新生儿生产生长过程中引起的,而病理性黄疸可能是因某些疾病而引起的。由于早期的新生儿的胃肠道、胆汁排泄系统和肝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迅速代谢胆红素,此时患儿黄疸的指数过高,容易引起新生儿的胆红素脑病,导致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在新生儿时期,必须重视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5]:新生儿胆红素生产过多,胆汁排泄障碍及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等,都可能会引起新生儿黄疸,对患有黄疸的新生儿,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容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造成新生儿的大脑发育不全。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不可掉以轻心。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目前蓝光照射是最简单、最安全的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无痛苦的特点,容易被患儿及其家属接受。蓝光照射的原理是:胆红素能吸收光纤,以波长451 mm~461 mm的光线作用最强,对于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其未结合胆红素升高,通过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可使患儿体内未结合胆红素IXaZ型转化为IXaE型,并且这些胆红素异构体属水性,可通过胆汁排泄系统排泄到肠腔或从尿内排除,从而降低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浓度,以达到退黄的目的。

3.2 持续性蓝光照射和间接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

目前在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主要有持续性蓝光照射和间接性蓝光照射等两种治疗方法。有报道表明[6]: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相当,同时不良反应也会降低。对间断性蓝光照射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当,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都比较好,患儿的血清胆红素降低,两组蓝光照射治疗方法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儿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20例,其中腹泻7例,皮疹6例,发热7例;实验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1例,其中,腹泻4例,皮疹4例,发热3例,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是治疗新生儿的首选。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不仅可以缩短母婴分离的时间,也可以延长母婴同室的时间。在新生时期,婴儿的吃奶次数较多,延长母婴同室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减少婴儿因吃奶次数减少而引起烦躁不安的情绪,避免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的方式更容易被新生儿家长所接受。但是,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无论是采取间断性蓝光照射的方式,还是采取连续性蓝光照射的方式,两种方式都存在患儿腹泻、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会逐渐好转,为了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减少不良反应的情况,还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照顾,充分解患儿的情况,纠正患儿贫血、纠酸及补液,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方法,确保照射时间的充裕,并做好间歇时间的控制,使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应加大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的应用。

[1]周莹.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J].社区医学杂志,2012,6(7):9-10.

[2]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 12):93-94.

[3]张萌,覃遵祥.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5(6):892-893.

[4]韩宇枫.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09-511.

[5]高玮娜.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586.

[6]杨留翠.间断性蓝光与持续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对比[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7(12):188-189.

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应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比较

林华波

【摘要】目的 基于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应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的1月~2014年的12月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术后对比应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方法来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后,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05±0.78)个月,而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后,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78±0.75)个月,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不同的植入物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0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7

Clinical Comparison of Limb Trauma Fracture Nonun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Implant Internal Fixation

LIN Huabo A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He’nan Province, Anyang 45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ect on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method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herapy for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Based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n limb trauma fracture nonun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implant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with limb trauma incharge of nonunion after fracture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observ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for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contrast with different implantation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 to treat traumatic limbs bone nonunion of f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ing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4.05±0.78)month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locked compression plate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for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3.78±0.75), P>0.05,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wo different implant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union after fracture of limb trauma patients able to obtain the ideal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Limb trauma fracture, Nonunion, Different implant fixation

骨不连会导致患者内固定断裂,肢体功能难以恢复、疼痛、心理障碍等情况,并且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由于固定器材的不断发展,对骨不连因素的了解以及用于骨不连后的固定方式较多,这为四肢创伤骨折的骨不连患者进行骨折复位手术提供了治疗基础[1]。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手术进行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治疗。选取我院2010年的1月~2014年的12月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性58人,女性22人,年龄21~68岁,平均病程(10.56±2.48)个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骨不连的类型有:肥大型13例,营养不良型9例,混合型12例,膜性假关节6例;对照组患者骨不连肥大型14例,营养不良型10例,混合型11例,膜性假关节5例。所有患者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数据,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采用沿着原来的手术切口进行手术,充分去除原来的内固定物以及纤维坏死组织及硬化骨边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周围组织保护,尽量保留健康骨质,肥大型骨痂可以保留以便植回骨折端,减少取骨量。根据患者自身骨缺损的实际情况来控制钢板的长度,取自体髂骨移植,如需骨量较大可部分混入人工骨,骨折端植骨要充分,自体髂骨松质骨部分尽量贴近骨折端。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在术前需要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长度,沿着原来的手术切口进行手术,充分去除原来的内固定物以及纤维坏死组织,硬化骨边缘,冲洗及植骨原则等以上步骤与观察组的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一致,锁定加压钢板需尽量分散固定螺钉,6~8皮质固定,尽量选用较长钢板,以减少内固定断裂几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持续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133.56±11.95)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128.79±16.52)min,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组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后,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05±0.78)个月,而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后,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78±0.75)个月,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四肢创伤骨折后,出现骨不连症状的情况较为常见,而尤以下肢骨不连难以进行康复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引发患者出现骨不连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不恰当的手术方式及锻炼方法,感染等。患者上次手术出现骨折复位不良或者折端间隙过大情况,过分追求解剖复位导致游离过多,导致折端残存血运破坏,最终造成患者的断端骨骼发生血运不良、生长萎缩等现象[2]。在对患者进行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治疗时,如在术后并发感染性骨坏死以及骨损伤情况,更易导致骨不连[3]。在内固定的方式对比上,两组手术方法均有优势,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较外固定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切口局部疼痛以及感染的发生情况,较髓内钉减少出血,安装简便,减少切口,便于植骨[4]。两种手术方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法所需的工具较少,安装方便,并且能够固定在骨架中线上,以此承受不同的弯曲应力,防止骨折出现移位或者旋转现象。由本研究可以看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能够给予骨折可靠固定,减少接触面积,减少二次手术损伤。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治疗术更符合骨折愈合生物力学条件,为骨折愈合提供可靠稳定性。

综上所述,两种不同的植入物内固定术符合生物学基础,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方面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连华,刘智,孙天胜,等.62例胫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形成原因及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5):347-351.

[2]曹烈虎,苏佳灿,张文财,等.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锁骨骨不连8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011-1013.

[3]娄楠,张满江,王明礼,等.交锁髓内钉结合环形植骨治疗多次手术失败的老年股骨骨不连2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536-538.

[4]莫景木,马志芳,韦庆,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1,33(8):1068-1069.

根管治疗一次法与两次法治疗牙髓炎疼痛近期疗效对照研究

史洪梅

【摘要】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一次法与两次法治疗牙髓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两次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髓炎疼痛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疼痛近期疗效也优于根管治疗两次法。

【关键词】根管治疗;牙髓炎;疼痛;近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8

Comparative Study Short-term Effects on Single Therapy for Root Canal and Twice Therapy for Root Canal in Treatment of Pulpitis Pain

SHI Hongmei Sunwu County Chenqing Town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n single therapy for root canal and twice therapy for toot canal in treatment of pulpitis pain.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with acute pulpitis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50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ingle therapy for root canal therapy treatment, the control tube in the treatment of twice therapy for toot canal treatment. Pulpitis pain near future curative effect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ulpitis of one visit root canal therapy treatment, achieved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pain of root canal therapy two times.

[Key words] Root canal therapy, Pulpitis, Pain, Curative effect牙髓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主要由细菌侵入感染所致。此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为根管治疗。但根管治疗方式多样,且未形成统一的规范[1]。本文旨在探讨根管治疗一次法与两次法治疗牙髓炎的近期临床疗效,选取100例于我院就诊的牙髓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牙髓炎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2.3±6.4)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已确诊为牙髓炎,且患牙符合根管适应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口腔与全身系统疾病,无过敏体质,且近期没有服用过抗生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并由同一口腔科医师完成。术后,所有患者均立刻行X线拍片。若发现根管填充没做好,则应重新填充。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

1.2.1 观察组 给予本组患者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使用根管锉定位根管,并依据根管长度来对患牙的根长进行测量仪测。同时,根管预备借助镍钛器械进行。更换器械时,应先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再对根管进行干燥。最后,根管填充采用根充糊剂与牙胶尖。

1.2.2 对照组 给予本组患者根管治疗两次法治疗。根据上述治疗过程,完成两次,且时间间隔为三天。

1.3 评价标准

(1)治愈:术后一周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且检查也无不适。(2)有效:术后一周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但检查时会出现不适。(3)无效:术后一周后,患者疼痛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一周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牙髓炎是最为多发的口腔疾病之一,牙髓炎大致分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两种。其中,急性牙髓炎是由牙髓充血或慢性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辰清镇卫生院

牙髓炎急性发作所致。而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牙髓炎,既无典型症状又可没有自发性痛。此病主要是由因细菌侵入破损的牙体硬组织而导致感染所致。在临床上,牙髓炎最典型的症状为剧烈疼痛[2]。此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目前,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常见的方法。根管治疗主要是对牙髓与根尖周组织进行修复,其治疗过程较为复杂。由于完善的根管治疗不仅能够有效修复口腔牙体,是治疗牙髓炎的最有效方法;而且还能够减轻或彻底消除患者的痛苦,并使牙齿的咀嚼功能得以恢复。加之,根管填充材料与根管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治疗过程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3]。因此,如何找出一个高效、安全的根管治疗方法已成为当今亟需解决的问题。根管治疗一次法与根管治疗两次法是常用的根管治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得出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可靠,且其疼痛近期疗效优于根管治疗两次法[4]。

综上所述,给予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其疼痛近期疗效优于根管治疗两次法。

参考文献

[1]杨冬梅.牙髓炎一次法根管治疗疼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3,19(18):3445-3446.

[2]蒋丽娅,于长英.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81-182.

[3]杨珍.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10):962-964.

[4]廖燕华.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龋坏所致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51-52.

观察比较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疗效

吴玉杰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口腔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拔髓后根管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方式。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方式对于治疗口腔疾病患者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通过采用这种手术操作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患牙早日康复。【关键词】活髓牙;根管治疗;拔髓;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89

Observation and Compare the Teeth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and Inactivation of Pulp Removed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WU Yujie Sunwu Town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eeth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and inactivation of pulp removed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Methods Selected 90 cases with oral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pull cord after root canal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tal pulp teeth lost after root can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was 97.78%,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iciency was 73.33%, comparison the cure rat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use of vital pulp teeth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inactiva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 can reach a high treatment effec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to the operation mode of operation,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early recovery of teeth.

[Key words] Teeth, Root canal therapy, Removing the pulp, Curative effect

牙齿的内部结构是一个中空的状态,主要包含一些牙组织神经、血管等[1],这是牙髓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正常情况下,活髓牙是处于存活状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适合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口腔疾病患者,分别采用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方式和拔髓后根管治疗实施治疗过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进行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口腔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拔髓后根管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方式。研究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33±5.75)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42±5.31)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拔髓后根管治疗方式,患者牙齿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后,给予患者患牙处进行隔湿棉处理,将患者的唇侧进行分开,然后将开口器和洗管放置在患者口内,使用一些柱状结构的磨针将患者的患牙自咬牙合面进行开孔处理,露出牙髓后,对患者的患牙采用拔髓针进行根管治疗[2],之后对患者的患牙处进行填充处理,同时保持牙齿的良好修复过程。研究组采用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方式。在开始治疗后,给予患者患牙处进行隔湿棉处理,将患者的唇侧进行分开,然后将开口器和洗管放置在患者口内,使用一些柱状结构的磨针将患者的患牙自咬牙合面进行开孔处理,露出牙髓后,使用棉球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利用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暂封处理,三天后将氢氧化钙溶液以及失活剂打开并取出,再对患者的患牙采用拔髓针进行根管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患牙处进行填充处理,以保证将患牙根管有效填充和良好修复过程。

1.3 疗效评价

(1)痊愈:没有疼痛感,同时牙齿功能恢复正常[3]。(2)显效: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镇卫生院

出现轻微的疼痛感,牙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同时患者的牙齿功能有所恢复和好转。(4)无效:牙齿功能疼痛严重,服用止痛药后仍然难以达到有效缓解的效果,牙齿功能没有很好的恢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45例患者,痊愈25例(55.56%),显效10例(22.22%),有效9例(20.00%);无效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45例,痊愈15例(33.33%),显效5例(22.22%),有效13例(28.89%),无效12例(26.67%),总有效率为73.33%,χ2=10.879 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痊愈率为55.56%,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73.33%(χ2=4.50,P<0.01)。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管治疗是当前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这种根管治疗方式能够对牙髓患牙髓炎起到较好的消炎处理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利用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方式和拔髓后根管治疗实施治疗过程能够保证患牙得到有效的处理,减少因为患牙所带来的疼痛感,能够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出现。在临床手术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这种手术操作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患牙早日康复,同时也能够降低因为手术操作对患者牙齿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感下降,通过采用局部麻醉处理方式,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胡艳丽.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3):74-75.

[2]陈燕,雷琼.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疗效对比[J].四川医学,2011,32(12):1922-1923.

[3]张天怀.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118.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于立斌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每组41例。结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感染率等数据均优于开腹阑尾切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与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相比具有优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临床比较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0

Clinical 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Appendectomy

YU Libin Zhaodo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odong 151100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study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appendectomy. Methods Selected 82 cases with appendicitis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operation group and operation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41 cases. Results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operation group,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amount of bleeding,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and other data were better than the laparotomy appendectomy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operation in the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and length of incision, and open appendectomy operation has advantages.

[Key words] Laparoscopy, Appendectomy, Clinical study

阑尾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腹部外科疾病的范畴,临床表现以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为主[1];从疾病类型角度出发,阑尾炎主要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临床上以开腹阑尾切除(OA)和腹腔镜阑尾切除两种手术治疗形式为主[2]。目前,常用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阑尾切除术及小切口切除术。为了深入探究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效果,对我院收治的82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共8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OA)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LA)各41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龄6~78岁,平均3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腹腔镜阑尾切除组患者手术之前均排空小便,常规器管插管全麻;该组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位始终保持头低脚高的状态;确保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后,找准阑尾位置,使用电刀或者超声刀从根部为主着手切除阑尾;最后,将切除的阑尾装入标准袋中。开腹阑尾切除组患者必须处于麻醉状态,从患者右下腹通过麦氏切口或者剖腹探查切口两种形式切除阑尾,切口长度不能低于3 cm,不能超过8 cm,手术过程中必须坚持无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开腹阑尾切除术(OA)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LA)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36±8)min,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手术时间为(60±11)min,两组手术时间

作者单位: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人民医院

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手术切口长度: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切口长度为(5.2±1.4)cm,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患者切口长度为(2.6±0.6)cm。两组手术切口长度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切口长度一直控制在1 cm以内,并且与患者体内重要的血管以及容易出血的组织保持着距离,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3)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13±7)ml,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出血量为(24±12)ml,两组手术出血量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手术后感染率为22%,超过标准要求。本文研究资料显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在手术期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等因素高于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没有发生任何感染现象,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患者中有22%患者发生感染。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3]: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率超过6%,切口感染成为阑尾炎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治疗上,主要原因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后疼痛感弱以及术后恢复速度快等特点。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4],认为不需要花大量精力和物力投入到腹腔镜设备的选用和手术上。本文通过对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视野以及所用设备的污染程度较高。(2)手术过程中切口周围位置汗腺会排除大量细菌。(3)由于手术时间与组织暴露在空气中的感染率以及切口位置的感染率等有直接关系,手术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换手套修剪腹膜外皮下脂肪组织,这些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时间。(4)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不需要进行开腹和关腹手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伤口感染率也随之降低。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与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相比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朱相凡.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5):5439-5440.

[2]刘小平.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安徽医药,2014,12(1):100-102.

[3]段军,马陈升.肥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4,4(10):1622-1625.

[4]宋志刚.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36-37.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对照分析

张志明

【摘要】目的 比较对结肠癌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5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2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结肠癌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1

The Curative Effect on Laparoscopic an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ZHANG Zhiming Yihsien Hospital General Surgery in Hebei Province, Yihsien 07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traditional laparotomy with laparoscopic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Methods Selected 110 cases with colon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metho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55 cases with traditional open oper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55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pare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two group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7.3%, the control group was 21.8%,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laparotomy has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Laparoscopic, Open operation, Colon cancer

结肠癌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当前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逐渐改变[1],结肠癌发生率也逐渐提升。治疗结肠癌临床主要采用传统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呈现出替代传统开腹手术的趋势。比较对结肠癌患者采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划分,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8.4±6.7)岁。观察组5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51~64岁,平均年龄(58.7±6.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用手术刀作约6 cm切口于腹直肌内缘,从手术开口将Handport辅助式装置置入,便于开展手术操作。而后打孔于腹腔脐窝约8 cm处,将其当做手术观察窗,打孔于脐部正上方约5 cm处将其当做手术主操作孔,准备好器械,需具备微型摄像头。照明主要使用冷光源,将直径在5 mm左右的腹腔镜镜头于腹腔中插入,对数字摄像技术予以使用,在光导纤维传导作用下将拍摄图像向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发送,并于专用监视器上实时显示。将肠系膜上血管用腹腔镜电视成像,将系膜前叶切开将肠系膜上血管充分暴露,可将回结肠血管清晰分离出来,便于

作者单位:074200河北省易县医院普外科

开展手术根除操作。将成像作为视点沿着肠道方向彻底清除回结肠根部淋巴组织,用钛夹结扎离断肠端根部,经由手术窗彻底清扫血管与病灶淋巴组织,再切除残肠管后进行吻合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按照传统手术常规步骤将结肠癌病灶根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并记录,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1.0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用n(%)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例出现并发症,感染1例,肠梗阻2例,出血1例,总发生率为7.3%;对照组12例出现并发症,感染3例,肠梗阻5例,出血4例,总发生率为21.8%,两组对比,χ2=5.9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据统计其发生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二[2]。结肠癌有十分复杂的发病机制,多认为关联于低纤维素饮食与酸性饮食诱发的肠蠕动毒素吸收更多与速度减慢等因素。该病临床主要有血便、便秘、腹泻腹胀、腹痛不典型等表现。在回盲瓣影响下结肠肠黏膜易受到损伤会出现菌群转移与扩散现象,导致肠缺血穿孔与坏死,若病情严重还会导致败血症与中毒性休克等。由于结肠癌临床症状类似于急性阑尾炎与急性阑尾脓肿,故而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对于疑似结肠癌患者一定要行电视腹腔镜、钡灌肠造影以及纤维结肠镜等联合检查,防止误诊导致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临床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历史较长,故而临床经验丰富,且技术娴熟,有清晰的手术视野,流程简单,便于操作,可将肿瘤彻底清除同时开展肠吻合操作,复发率较低。但该手术创伤大,术后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且并发症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导致医疗负担加重。腹腔镜手术主要优势在于微创、切口小、放大结构精细解剖以及视野开阔清晰等。外国学者于1991年首次开展结肠癌腹腔镜治疗手术[3],效果优良,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且未来有希望替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主流术式[4]。且在根治右半结肠癌时由于主干血管从肠系膜上静脉上跨过,走行接近,传统开腹手术在该位置视野较差,难以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淋巴组织易残留。而在腹腔镜手术中具有放大作用,即使淋巴结细小亦可清晰辨别,特别是相互走行于主干血管与肠系膜上位置视野较好,导致淋巴结清扫难度降低,便于彻底清扫。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3%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

[1]易琨,李睿舒.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170-171.

[2]向春华.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800-801,803.

[3]John M.Carethers.DNA Testing and Molecular Screening for Colon Cancer[J].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4,12(3):377-381.

[4]刘荣岭.评估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59-60.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姚念平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巴氏法修补术,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善释填充式补片修补术。结果 实验组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善释填充式补片修补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股沟疝;手术方式;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 .092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YAO Nianping Sunwu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papanicolaou method repai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ood release filled patch repair.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ime in bed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Good release filled patch repair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Key words] Inguinal hernia, Surgical treatment, Treatment

腹股沟疝是多发病,也是临床的常见病,它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针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近期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巴氏法修补术,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善释填充式补片修补术。对照组中男35例,女5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9.13±6.21)岁;本组患者均是原发性腹股沟疝,其中为直疝9例,斜疝31例。实验组中男37例,女3例,年龄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34~75岁,平均年龄(58.10±7.16)岁;本组患者亦均是原发性腹股沟疝,其中直疝8例,斜疝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巴氏法修补术[1]。首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并进行常规的消毒措施,同时铺好无菌巾;然后在患者的腹股沟韧带与耻骨结节连线的部位行4~7 cm的手术切口,将切口处的各层组织进行逐层展开;准确地找出疝囊以及神经位置,在充分保护髂腹股沟的神经以及髂腹下的神经的前提下,对疝囊进行高位分离;对于一些较小的疝囊在疝囊颈大约2 cm的位置行横切断处理,而对于一些较大的疝囊患者或者是囊壁较薄的患者,则需要将大化小,在外环水平的中部进行离断、结扎、缝合的处理。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善释填充式补片修补术。手术的麻醉、切口的位置以及疝囊的处理方法与对照组一样。在还纳疝囊之后游离腹膜与腹横筋膜深层,游离的大小以能将善释补片下层植入进腹膜前间隙为准,放置补片之后,进行平整处理,再用针缝合;然后修正内环口的边缘,使其平整为止;再用平片平铺在精索下方,将精索从圆孔穿过并进行缝针固定,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补片的位置,其纵轴应该与腹股沟的韧带平行,其四界应该位于耻骨结节后方、腹内斜肌深面、耻骨梳韧带、内环口外上方;并将平片与联合肌腱间隙、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进行缝合固定。最后逐步关闭手术切口。

1.3 评价指标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的时间、手术进行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40例,出血量(19.25±8.33)ml、手术进行的时间(46.76±7.81)min、术后卧床的时间(10.47±4.63)天;住院的时间(9.40±4.01)天。实验组患者40例,出血量(19.12±7.25)ml、手术进行的时间(45.59±7.57)min、术后卧床的时间(3.25±2.86)天;住院的时间(3.27±1.23)天。对比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进行时间,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善释填充式补片修补术相较于巴氏法修补术其治疗的效果要好,可以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2],并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善释填充式补片修补术属于经过改良后的手术方式[3],它主要是采用锥形网塞对缺损内环进行修复,人工网片可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从而达到全面修复腹股沟的目的[4]。手术中展平的补片可以使整个耻骨的肌孔完全被覆盖,这样可以使薄弱部分被增强,当腹压增高时,补片可以将压力分散,缓解局部的压力;压力的均衡分散,可以预防股疝、直疝发生,也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疝的形成[5]。

总之,善释填充式补片修补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江泰,王新广.探讨疝补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70-71.

[2]邱新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0例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45-47.

[3]何飞.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55-3156,3174.

[4]朱骏.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方式修补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790-2791.

[5]杨涛,刘子胜,徐有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126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097-4099.

·诊疗体会·

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高崧瀛

【摘要】目的 对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于2012年1月~2014 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随访工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一次性的彻底切除色素痣,并且切口的愈合形态很好,皮肤外观满意。

【关键词】面部皮肤;色素痣;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3

Surgery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Nevus

GAO Songying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gery treatment method and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nevus and summarize treatment experience. Methods Selected 50 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nevus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hich were given laser treatment and surgery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n compared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s on two groups. Resul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as up to 92%,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72% in control group; besides, followup observation on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as much more favorable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nevus, surgery treatment is effective to remove nevus completely at one time and heal the incision with a satisfactory appearance.

[Key words] Facial skin, Nevus, Surgery treatment

作者单位:150030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

色素痣又被称为细胞痣、痣细胞痣、黑素细胞痣。痣,指的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是由于黑素细胞在由神经嵴到表皮的移动过程中,由于偶然异常而导致的黑素细胞局部聚集而成[1]。为研究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于2012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按照患者就诊日期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4.9±6.7)岁;皮损大小1 mm×1 mm~3 cm×6 cm。治疗组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17~46岁,平均年龄(25.3±6.5)岁;皮损大小1 mm×2 mm~2.5 cm×5 cm。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皮损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治疗:主要是利用超脉冲CO2激光器和高频治疗仪进行治疗,超脉冲CO2激光器的激光波长为10.6 μm,并设置为100~500 mJ/脉冲,2~40 Hz,220 V;对患者的皮肤以及手术区进行常规的清洁以及消毒,采用0.5%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消毒。采用脉冲输出CO2激光对患者进行原光束逐层汽化灼烧,治疗过程中要保证全部组织均匀照射,并且治疗过程中对皮肤表层的碳化物组织采用75%酒精棉球擦除,直到患者皮肤基底的色素消失[2]。治疗后不用进行包扎,但是要采用红霉素、四环素眼膏进行局部涂抹,避免潮湿。

1.2.2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皮肤以及手术区进行常规的清洁以及消毒,采用0.5%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消毒。如果患者的色素痣面积较小,则选择“S”形切口,要最大程度的保证切口的方向与Langer’s线的方向一致,做切口并切开至真皮下,保证切口边缘平整的基础上对色素痣进行完整切除。手术完成后,对切口采用3/8缝合针以及6号丝线进行缝合,注意缝合的过程中要保证美观以及平整,然后将免缝胶粘贴在患者的切口处;如果患者的色素痣面积较大,手术方法与上述相同,但是术后要根据患者缺损的范围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皮瓣修复[3]。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切口的愈合形态很好,皮肤外观非常满意并且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有效:患者切口的愈合形态较好,皮肤外观较为满意并且基本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无效:患者切口未愈合或者愈合形态较差,皮肤外观不满意,并且存在色素改变或者色素痣组织残留。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对照组25例患者中治愈患者10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7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25例患者中治愈患者19例,有效患者例4,无效患者2例,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术后随访工作,对照组有7例患者治疗后近期在浅表处形成结痂,但是5~7天后能够自行脱落,有5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4例患者出现瘢痕增生情况;治疗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增生性瘢痕,2例患者术后切口出现红肿现象,但是拆线后症状自行消失。则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随访工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面部皮肤色素痣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的并且局限性的色素系统良性异常病变。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激光治疗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治疗后会存在凹陷创面,如果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则会对美容效果造成影响。而手术治疗则能够将色素痣一次性的彻底切除,适用于各类型以及面积的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50例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随访工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面部皮肤色素痣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一次性的彻底切除色素痣,并且切口的愈合形态很好,皮肤外观满意。

参考文献

[1]赵文斌,叶建州,杨恩品,等.手术治疗色素痣1200例组织病理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721-722.

[2]郑健生,郑庆亦.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色素痣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9):1344-1345.

[3]刘之力,邹颖,韩慧彦,等.铒激光和多功能电离子治疗面部小痣细胞痣480例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6):647-648.

·论著·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有效性观察

孟祥伟

【摘要】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为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医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70例,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5人。其中甲组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乙组在甲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用药时间从患者的妊娠确诊一直到患者临产、早产或者流产为止,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率、活产率、并发症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皆没有新生儿畸形的情况出现,也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其中乙组患者的流产率和瘀斑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分娩的孕周则比甲组患者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显著疗效,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流产率和瘀斑发生率,延长患者的分娩孕周,而且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妊娠结局,提高复发性流产的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复发性流产;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4

Analysis Eeffective of Aspirin and Low Molecular Heparin in Treatment of Habitual Abortion

MENG Xiangwei Shanxian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In Shandong Province, Shanxian 274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effect on aspi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habitual abortion. Methods Selected70 cases with habitual abortion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group A adopt Asif for treatment, the group B adopt aspi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treatment,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abortion rate, live birth rate, complications, 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no neonatal deformity, and no obvious complications, the patients of group B were abortion rate and ecchymosis incidence was lower than the group A with gestational weeks, delivery,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spi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has cura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habitual abortion.

[Key words] Aspirin, Low molecular heparin, Habitual abortion, Effectiveness, Research

复发性流产,主要是指患者连续自然流产三次或三次以上,且每次流产通常发生在同一个妊娠月份,临床症状主要和一般流产相似,早期症状为阴道有少量的出血,出血通常可以持续数天或者数周,伴下腹有隐痛,当患者的出血量增加,腹痛加剧,且宫颈口已经有扩张的趋势,甚至胎囊已经堵塞宫颈口时,将会引发流产。复发性流产除了容易引发感染现象,还会损伤患者的子宫内膜,甚至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分析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以期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提高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医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5人。其中甲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5岁,平均流产次数是3.45次,主要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乙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5岁,平均流产次数是3.40次,主要选择在甲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个人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用药时间从患者的妊娠确诊一直到患者临产、早产或者流产为止。甲组主要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中阿司匹林主要选择为沈阳康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0103712,使用剂量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以口服的方式1 日1次[1]。乙组患者主要选择在甲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其中低分子肝素选择由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90,治疗方式为皮下注射,剂量是0.3 ml:3075 AXaIU,1日1次[2]。

1.3 疗效评定标准

经过治疗后,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率、活产率、并发症情况以及母婴结局。主要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活产率和妊娠率,次要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流产孕周、出血量、瘀斑情况、肠胃道情况、新生儿出现畸形率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等[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统计的各个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结果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主要指标对比

治疗后,甲组患者的妊娠率为51%(18例),活产率为42%(15例),乙组患者的妊娠率为48%(17例),活产率为45%(16例),甲乙两组患者主要指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次要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皆没有新生儿畸形的情况出现,患者的流产孕周、血小板的减少量、流产孕周以及肠胃道反应的发生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甲组患者的流产率为28.5%(10例),瘀斑发生率为37%(13例),分娩的孕周为37.2周,而乙组患者的流产率为11%(4例),没有患者出现瘀斑的情况,分娩的孕周为39.52周,乙组患者的流产率和瘀斑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分娩的孕周则比甲组患者长,两组数据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原因有患者的黄体功能不完全、蜕膜血管栓塞、先天性的子宫畸形、甲状腺功能低下、宫颈粘连、自身免疫力低下、染色体异常、子宫肌瘤以及子宫发育不良等,其中蜕膜血管出现栓塞是最常见的复发性流产原因。正常情况下,人体凝血、抗凝以及纤溶系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但是当妊娠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凝血因子活化、含量上升(下降)或者结构异常的时候,会使得患者的抗凝机制以及凝血出现紊乱,进而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出现继发性纤溶亢进。当妊娠患者的血流处于异常高凝的状态时,容易使机体中的纤维蛋白在胎盘和子宫血管中沉积,促使形成微血栓,导致胎盘的血灌注量下降,形成局部的梗死病灶,从而使胚胎组织接

作者单位:274300山东省单县妇幼保健院

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最终引发流产[4]。阿司匹林属于乙酰水杨酸类的药物,是抗凝药物的一种,由于前列环素属于舒血管的物质,血栓素A 2属于缩血管的物质,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有利于维持血管中的张力以及血凝,在使用阿司匹林过程中,其能直接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过程中环氧化酶活性,使环氧化酶因乙酰化从而失去活性,继而减少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 2的合成,虽然阿司匹林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活性,降低血液粘稠度,以避免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微循环,从而提高患者的活产率,避免流产的产生,但是由于患者的复发性流产原因较多,仅仅使用阿司匹林难以满足治疗的要求,例如对于因免疫损伤而导致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不能完全的改善患者的病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上述研究表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流产率为28.5%,瘀斑的发生率为37%,不仅流产率较高,而且瘀斑的出现率也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由此看出阿司匹林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低分子肝素主要是普通肝素在酶或者化学解聚时产生的一种葡糖胺聚糖,通常为12~18个糖单位组成,分子量是普通肝素分子量的3/7左右,其除了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之外,还可以有效抑制补体的活性,拥有抗炎的作用,在复发性流产的应用中,低分子肝素可以干扰抗磷脂抗体形成,改善胚胎血液循环以及防止血栓形成。虽然普通肝素对改善胚胎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方面也拥有较好的作用,但是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其拥有更好的抗栓效果,能有效降低妊娠患者血液中的粘滞度,提高胎盘组织血液的灌注量,生物利用程度高,而且低分子肝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时间比普通肝素的作用时间长,对血脂以及血小板的影响较小,能更好地对抗磷脂抗体形成进行抑制,而且在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上也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不易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使得用药不会对胎儿造成太大的影响。根据临床调查显示[5],低分子肝素对治疗免疫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比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好,但是在治疗因单纯蜕膜血管栓塞所导致的复发性流产疗效却具有相对的局限性,而阿司匹林则在治疗单纯的蜕膜血管栓塞所导致的复发性流产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互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抑制环氧酶活性,干扰血栓素A 2生成,使得血小板的聚集反应以及活性受到限制,再联合低分子肝素使用时可以起到协同抗凝集、抗血栓的作用,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本统计数据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流产孕周、血小板的减少量以及肠胃道反应的发生率皆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乙组患者,其流产率和瘀斑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孕周维持时间则比甲组患者长,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妊娠结果。两组数据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看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显著的疗效,除了可以避免蜕膜血管栓塞导致的复发性流产,而且对于患者因免疫排斥而导致的复发性流产也拥有较好的疗效,在一定的程度上,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在应用时具有安全、有效,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流产率和瘀斑发生率,延长孕周,而且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妊娠结局,提高复发性流产的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刘巧英.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自身免疫型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63.

[2]张莉,周慧云.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6):7664.

[3]周晓,吴丽萍,邹华.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5):563-565.

[4]梁蓉,石通和,刘淑芳,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63-64.

[5]周晓.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30例习惯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2,50(16):60-62.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徐晓虹 杜珂 巩霞 张泉三

【摘要】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基础组用基础治疗,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辅以胺碘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星期后的疗效及用药不良现象发生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胺碘酮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基础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现象发生情况,胺碘酮组和基础组用药不良现象轻微,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良好,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同仅实施基础治疗对比能够改善病情,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现象,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可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实施。

【关键词】急诊;胺碘酮;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1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5

Observation Clinical Effect on Emergency Application of Amiodarone in Rapid Arrhythmia

XU Xiaohong DU Ke GONG Xia ZHANG Quansan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emergency type rapid arrhythmia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miodarone.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with emergency rapid arrhythmia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each group has 50 cases, group treated with foundation, amiodarone group on the basis of foundation treatment with amiodarone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a week after summarize adverse phenomenon happened. Results The Amiodarone group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e base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drug adverse phenomenon happening∶ amiodarone group and basic medicine mild adverse phenomenon,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Emergency observation type rapid

作者单位:26601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

通讯作者:张泉三,E-mail:zqs3332003@126.com

arrhythmia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miodaron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ith on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aring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llness, and doesn't increase drug adverse phenomenon, has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can be implement in the emergency type rapid arrhythmia patients.

[Key words] Emergency, Amiodarone, Type rapid arrhythmia, Treatment effect, Security

心律失常指窦房结激动异常或者激动在窦房结以外发横的情况,由此引发激动传导阻滞,速度减慢等,进而使得心脏活动规律受到破坏。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以及阵发性室上速、房颤等。有研究表明自主神经兴奋是造成心律失常持续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1-2]。探讨临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选取相关病例进行探讨,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并将其依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基础组以及胺碘酮组,每组50例;胺碘酮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为(61.12±3.51)岁。病程1.8~24.6 h,平均(16.56±1.23)h。基础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1.45±3.81)岁。病程1.8~24.5 h,平均(16.81±1.22)h。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基础组给予基础治疗,给予患者吸氧、镇静、镇痛,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用法用量:静脉泵入0.5~1 mg/min。胺碘酮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5%葡萄糖20 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缓慢静脉推注后,以2 mg/min的速度静脉泵入,根据患者病情好转情况,48 h后逐渐减量至0.5 mg/min静脉泵入,当患者仅见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症状时,改为盐酸胺碘酮片200 mg口服治疗,每日3次。

1.3 评价指标

显效:用药后胸闷、心悸、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用药后胸闷、心悸、气促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用药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基础组50例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率为50.0%;有效率为34.0%;无效率为16.0%,总有效率为84.0%;胺碘酮组50例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36.0%;无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6.0%。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安全性对比

基础组1例肝功能异常,占2.0%,3例胃肠道不适,占6.0%,1例心动过缓,占2.0%;胺碘酮组4例胃肠道不适,占8.0%,1例心动过缓,占2.0%。治疗期间基础组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为10.0%,胺碘酮组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为10.0%,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它病因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4]。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预激综合症,在临床表现上有部分患者早期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加强临床诊断,以提高确诊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5-6]。胺碘酮为III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机制:胺碘酮为多通道阻断剂,表现为使房室交界区和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减慢电生理的传导速度,延长房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复极时间,延长有效不应期,从而有效地终止各种返折,最终达到较为广泛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7-8]。相关研究表明,胺碘酮是目前唯一的一种没有明显地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而且本药物具有广泛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安全性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9-10]。在本研究中,基础组仅给予基础治疗,结果显效率为50.0%;有效率为34.0%;无效率为16.0%。胺碘酮组基础治疗加胺碘酮治疗,结果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36.0%;无效率为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现象轻微,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胺碘酮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和未能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中应作为首选,在合并严重新功能受损或缺血的患者,胺碘酮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疗效较好,促心率失常作用低。急诊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良好,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跟仅实施基础治疗对比能够改善病情,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现象,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可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实施。

参考文献

[1]邹德玲,刘兴利,方悦,等.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药物用药不良现象杂志,2014,16(2):86-90.

[2]吴建英.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15-116.

[3]陈世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6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24(17):428.

[4]安尼瓦尔,库尔班.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9(25):224-225.

[5]王国敏,莫淑琴.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539-2541.

[6]张培勇.不同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13(3):297-300.

[7]张红星,申明月,后梅,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663-4664.

[8]陈利民.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25(19):2961-2962.

[9]党晓红.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6(z1):165.

[10]刘志宁,尤莉,赵庆霞,等.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21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71-4772.

·病例报道·

头孢拉定致过敏性紫癜1例

孙宇1陈志宏2

【摘要】 本文就头孢拉定致过敏性紫癜1例进行讨论,在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合理给药。在临床上要重视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尤为重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过敏性休克诊断及抢救操作规程的培训是临床工作中重要一环。

【关键词】头孢拉定;过敏性紫癜

【中图分类号】R3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6

Cefradine Lnduced 1 Cases of Allergic Purpura

SUN Yu1CHEN Zhihong21 Nave Shanghai Zhengli Road Cadre’s Sanitarium, Shanghai 200433, China. 2 Nave Shanghai Above Official Post in the Army Retired Cadre Rest Home, Shanghai 200083, 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Cefradine induced 1 cases of allergic purpura in clinical use of cephalosporins, drugs should be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asonable administration. Allergic reaction in clinical attention to cephalosporins cause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ake timely measures to deal with. Strengthen the diagnosis of anaphylactic shock and rescue procedure for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linical work.

[Key words] Cefradine, Allergic purpura

1 病例报告

1.1 病情介绍

患者男,1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肿痛,口服头孢拉定胶囊0.5 g、西瓜霜含片治疗一天,肿痛症状缓解。6 h后出现四肢疼痛就诊。查体:四肢可见散在针尖至小米粒大小鲜红色斑疹及瘀斑,颜色深浅不一,压之不褪色,分布对称,以双下肢内侧及足踝部多见,伴有踝关节及双上肢肘关节疼痛及肿胀。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0.9×109/L,余无异常。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发病前后未进食鱼、虾、蟹等,未接触柏油及生漆等。考虑为头孢拉定致过敏性紫癜。立即停用该药,给予氯苯那敏及维生素C片口服,1天后效果不明显,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7.7℃,脉搏81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5/73 mm 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由体位,应答切题,检查合作。皮损累及四肢,皮疹大小及颜色同前,踝关节及双上肢肘关节肿胀疼痛。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8%,淋巴细胞比率14%,血小板计数15×1010/L,血清蛋白38.7 g/L,尿蛋白未见异常。胸腹X线检查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腹部超声正常。

1.2 治疗方法

每日给予喜炎平注射液2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生素C注射液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3 患者预后

2天后体温正常,关节疼痛减轻。6天后双下肢红色斑疹、瘀点消退,疼痛症状消失。8天后出院,整个病程中无腹痛、腹泻,无血便,无血尿,复查血、尿、便常规及肾功均正常。出院时备强的松片一周量,嘱小剂量服用直至减量停药,经1年左右随访无复发现象。

2 讨论

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对于青霉素敏感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头孢拉定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胞壁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使细菌合成渗透性不稳定的缺陷细胞壁。(2)可能抑制细胞分裂所需的胞壁水解酶的抑制因子,进而促使细菌胞壁崩解。主要使用剂型有口服和注射剂,口服制剂不宜用于严重感染,随着头孢拉定粉针剂的大量使用,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年增多[2-12],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尿,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较少,青少年发病率高,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时间短等特点。头孢拉定主要经肾排出,肾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是血液中药物浓度的8倍,药物主要分布在近曲小管,对肾小管酶活动有抑制作用,其毒性作用常与药物剂量成正比[13]。用药3天内要严密观察,多饮水,以稀释药物在肾脏的浓度,避免与具有肾毒性药物合用,对儿童、老年患者尤应慎重使用。肾功能减退须减少或延长给药间期,儿童是发病的易感人群,肾功能减退和儿童患者应用应谨慎并在监测下用药。头孢拉定具有-内酰胺环,在体内能直接与蛋白结合形成致敏原,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造成组织器官肿胀,水肿,皮肤潮红,气短,呕吐,腹痛,严重者致血容量迅速减少,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下降而引起休克[14]。本例因咽部肿痛应用头孢拉定和西瓜霜含片,治疗一天,出现过过敏性紫癜,考虑为头孢拉定所致。查阅文献,头孢拉定致过敏性紫癜者鲜有报道。本例经抗变态反应和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皮疹消退。提示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应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评估,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其严重不良反应。使用头孢拉定时,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能口服尽量用口服制剂,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时,须详细询问过敏史,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规范用药剂量与用药时间间隔,分次给药,同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避免一次性剂量过大、浓度过高。临床在对患者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应严格根据患者自身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于具有过敏史和过敏体质的患者应进一步加强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用药,同时还应该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加强对患者自身因素的分析,如果患者饮酒后或者情绪不佳等因素,也应该谨慎使用此类药物,对于运用药物的患者,应加强用药前后饮食干预,以免由于食物和药物之间发生生化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自身机体较弱或者情绪不稳定等应激状态下,则很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因此,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患

作者单位:1 200433海军上海政立路干休所 2 200083海军上海军职以上退休干部休养所

者自身因素合理给药,这样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临床中应注重对医护人员进行过敏性休克诊断及抢救操作规程的培训,首先要迅速诊断,治疗措施包括:紧急的基础生命支持,针对炎性的特异性药物治疗,确定并消除致敏因素,救治后的连续观察不少于24 h,具体就是保持气道充分开放且为患者提供充分的供氧,应用肾上腺素以减少循环介质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降低介质的合成。同时,应注意特异质体质者,对特异质人群进行用药监护,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建议药厂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临床合理使用头孢拉定等抗生素的宣传和指导,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9.

[2]孙承浩.注射用头孢拉定致呼吸困难1例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26.

[3]徐红冰,杨乐,张洁媛.头孢拉定致过敏性反应7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9,6(3):184.

[4]房秀翠.小儿静脉滴注头孢拉定致血尿7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5,6(6):135.

[5]张淑兰.肌肉注射头孢拉定引起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J].社区医学杂志,2008(15):87.

[6]程志健.头孢菌素VI引起神经精神症状1例[J].安徽医学,1989,10(21):49.

[7]祝衡永.头孢拉定不良反应综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9(4):191.

[8]高秉谔.先锋霉素VI引起幼儿血尿[J].中华护理学杂志,1991,26(3):135.

[9]王军英,康秋建,徐雁飞,等.口服头孢拉定致过敏性休克及恶性心律失常1例[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132.

[10]叶朝阳.头孢拉定致血尿2例[J].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5,12(1):52.

[11]王毅,蔡计荣,赵志宏,等.头孢拉定诱发溶血性贫血1例[J].中华血液病学杂志,1994,15(8):423.

[12]王东风.头孢拉定致频发性早搏1例[J].中级医刊,1996,31(2):48.

[13]殷凯生,殷民生.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38.

[14]缪正呜.误服微量头孢拉定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告[J].临床医学,1998,18(2):39.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1例

王华 陈峰恩

【摘要】目的 总结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8日收治的1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抗菌药物致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的发展过程和治疗经过。结果 2015年2月7日与2015年2与27日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在白细胞和中性细胞百分比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项目,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导致患者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在用药初期高度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莫西沙星

【中图分类号】R3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7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Cefoperaz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Lead to 1 Case of Epidermolysis Bullosa Drug Eruption

WANG Hua CHEN Fengen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cefoperaz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to epidermolysis bullosa experi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 eruption. Methods Selected 1 cases with severe pneumonia, respiratory failure on January 28, 2015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si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antimicrobial drugs cause epidermolysis bullosa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 Results On February 7th with 2 compared with 27 laboratory projects, in terms of white blood cells and neutral cell percentage,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Other projects,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cefoperaz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can lead to epidermolysis bullosa patients drug eruption, prompt clinical

physicians in the use of these drugs when ask for details of the patient's history of allergies,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rug highly close monitoring of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cefoperaz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Epidermolysis bullosa drug eruption, Moxifloxaci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RICU病房于2015年1月28日收治的1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本院治疗期间出现重症药疹。研究对象为男性,79岁,入院后于2月7日好转进入普通病房,初次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后,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治疗过程为:抗感染(比阿培南、克林霉素、美满霉素、莫西沙星)、气管插管、加强营养等对症治疗后,并与2月7日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同时行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培养(痰标本2次培养为醋酸钙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2月8日患者初次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2月9日,患者颈部开始出现少许散在红色皮疹,高出皮肤,症状轻给予动态观察。2月11日皮疹增多至肘部、腹部伴瘙痒,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注射,非索非那定片60 mg,1日2次,盐酸苯海拉明20 mg,肌注。2月13日,皮疹增多,颈部、背部、左前臂、头部团片状红色皮疹高出皮肤伴瘙痒,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静脉应用、口服非索非那定后患者全身皮疹仍明显,加用西替利嗪、酮替芬口服。2月14日患者患者皮疹加

作者单位:453000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重,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红斑,丘疹,部分融合形成水泡伴疼痛,唇周无疱疹,无口腔黏膜溃烂。皮肤科会诊考虑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继续口服抗过敏药物并加用鲁米松软膏,夫西地酸乳膏。2月16日皮疹部分融合,散在皮疹部位水泡形成,融合部分大水泡形成,破溃后创面形成。创面用碘伏消毒后,应用龙血竭粉涂于表面,无菌敷料包扎,加强换药,所用被罩床单均行灭菌处理,同时人血白蛋白10 g,丙种球蛋白2.5 g每日应用,莫西沙星、阿奇霉素预防皮肤感染。2月27日患者臀部、腘窝、肘窝渗出减少,颈部、胸部、陈旧表皮脱落,部分创面结痂,并行实验室检查。3 月2日,患者面部、颈部、前胸、背部陈旧表皮脱落,部分创面结痂,双侧肘窝、双侧臀部渗出较前减轻,持续好转,地塞米松减量继续治疗。随后结痂脱落,患者康复。

表1 不同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致病药物、用药方法、实验室检查结果、服药时间与剂量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月7日与2与27日,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在白细胞和中性细胞百分比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项目,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病例:患者应用此药前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出现皮疹后给予抗过敏、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加强换药后未再新发皮疹,症状好转。患者症状与文献报告的表现相似[1],出现时间与头孢哌哃钠舒巴他钠的使用具有关联性,考虑药疹很可能为此药所致。经过本院积极治疗后,患者逐渐康复,患者原发疾病好转,未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前(2月7日),与药疹治疗好转(2月27日),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白细胞和中性细胞百分比均下降,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可知患者药疹治疗成功。药物引起的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机制比较复杂,与致敏药物代谢异常,遗传易感因素,细胞免疫介导及细胞因子作用密切相关。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发生皮肤及附属器损害的机制可能是:(1)患者为过敏性体质。(2)该药作为一种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所致[2]。依据患者既往史,该患者非过敏性体质,应该与后者机制相关。文献报道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主要药物有解热镇痛类、磺胺类、镇静安眠药及抗生素多见[3]。建议临床医师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在用药初期高度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皮试阴性,使用后出现的一些症状较轻的不良反应常常不会使患者和临床医生产生高度警惕。该例患者使用此药后第二天即出现皮疹,症状较轻未及时停药,第五天即加重,立即停药,但患者病情已逐步加重,后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治疗出现好转。

综上所述,建议临床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对于用药期间持续出现的皮疹、瘙痒及其他一些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对症处理,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樊新星,徐珽,王丽,等.10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文献分析[J].华西医学,2008,23(2):295-296.

[2]杨立夫.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特点[J].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2(12):33.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620.

·临床研究·

头孢菌素类和多种西药联用所致不良反应探究

纪云方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64例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与西药联合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患者资料。结果 用药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前,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西药;联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8

To Explore the Cephalosporins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 With a Variety of Adverse Reactions

JI Yunfang Baishan City Tonghua Mining Group Company General Hospital Bureau of Western Medicine in Jilin Province, Baishan 134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ephalosporins and a variety of combined Chinese medic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Methods Selected 64 cases received cephalosporins with any kind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Drug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作者单位:134300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西药局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ephalosporin drugs and a variety of Western medicine,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high in patients.

[Key words] Cephalosporins,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 Untoward effect

为研究头孢菌素类与西药联用所致不良反应,增强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和控制,我院选取64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任何一种西药联合治疗,均于联合用药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64例患者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5.9)岁,其中门诊患者17例,普通外科患者13例,住院科室患者32例,其他类型患者2例;联合用药前后患者为同一批。

1.2 方法

医护人员准确记录患者联合用药的药品种类和用药剂量等信息,并于治疗前后详细观察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合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研究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联合用药前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收集数据经整理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类型

观察患者在联合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和发生原因,主要包括:(1)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头孢甲肟、头孢曲松钠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乙醇类药物联合应用,或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过量饮酒所致。(2)肾脏负担加重、肾毒性作用等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头孢甲肟、头孢唑林钠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利尿类药物联合应用所致。(3)皮肤过敏反应和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头孢地尼、头孢克洛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与抗酸剂联合应用所致,严重影响人体对抗生素的吸收,降低药效。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比较联合用药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用药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消化系统不良反应5例,占7.8%,神经系统不良反应7例,占10.9%,肾功能损害6例,占9.4%,过敏反应6例,占9.4%,二重感染5例,占7.8%,其他不良反应2例,占3.1%;联合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1例,占17.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5例,占23.4%,肾功能损害10例,占15.6%,过敏反应9例,占14.1%,二重感染11例,占17.2%,其他不良反应8例,占12.5%;各项数据表明联合用药后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用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所有不良反应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主要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经改造侧链而得到的一种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1],也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的衍生物,二者具有相似的杀菌机制;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厌氧菌具有高效灭杀作用[2],头孢匹罗和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且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要优于头孢氨噻肟,低于头孢他啶;同时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酸和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作用较稳定[3],可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随着近年来临床中各类细菌感染类疾病的增多和抗菌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抗生素药物在各大医疗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临床多采用各种药物联合治疗,其中头孢菌素和多种西药的联用最为突出,成为当前临床中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近年来多项临床实践发现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多种西药联用效果不甚理想,患者不良反应较多;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我院选取64例行药物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用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7.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3.4%)、肾功能损害(15.6%)、过敏反应(14.1%)、二重感染(17.2%)以及其他不良反应(12.5%),其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

总之,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多种西药联合应用致使患者发生多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临床需加强对联合用药的研究和监测力度,保证用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陶婷婷,袁静.我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皮试阳性情况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61-162.

[2]齐敏,冯焕敏,高轶峰.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224-225.

[3]马辉,耿凤英,杨月明.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3):391-392.

分析冠心病并高血压采用有效药物治疗

李志强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并高血压采用有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对两组的血压、心电图、心绞痛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压改善率94%、心电图改善率96%、心绞痛改善率94%、不良反应率3%;对照组血压改善率65%、心电图改善率55%、心绞痛改善率67%、不良反应率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药物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4-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99

Analy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With Effective Drug Treatment

LI Zhiqiang Ruik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angke Medical College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Department in He’nan Province, Gongyi 45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with effective drug treatment. Methods Selected 48 cases with hypertension from May 2013 to Jul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s 24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and Ator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used Nifedipin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the blood pressure, electrocardiogram, angina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blood pressure rate of 94%,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ECG improvement rate of angina 96%,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3%; the control group improved blood pressure rate of 65%,55%,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ECG improvement rate of angina 67%,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12%,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mlodipine Besylate and Ator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effect.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tension, Drug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生冠心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的情况也逐渐增多,而且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脉粥样硬化形成,而且高血压和冠心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没有得到有效及时治疗,就可能形成冠心病[1-2]。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8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53±6.3)岁;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58±9.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5~10 mg,每日一次,6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30 mg,每日一次,6周为一个疗程。一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心绞痛、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评判

根据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06年制订的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高血压患者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颁布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我院患儿进行调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率为94%、心电图改善率为96%、心绞痛改善率为94%、不良反应率为3%;对照组患者血压改善率65%、心电图改善率为55%、心绞痛改善率为67%、不良反应率为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临床效果

3 讨论

冠心病并高血压有着极其复杂的发病因素,它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综合症。心血管患者随着血压的升高,也容易引发冠心病,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由于药物治疗具有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大多数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药物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病是当前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作为一种复方制剂,它对人体主动脉的收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药效长、无不良药物代谢反应、具有很强的协调作用、服用没有时间限制、与硝苯地平控释片相比,作用是其2倍[3-4]。心肌缺血患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抗氧化作用更强,可使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增加,增加心肌供氧量减轻耗氧量,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使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减轻,与受体结合和解离的速度变慢,使得药效可以持久,从而增强患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经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改善率、心电图改善率、心绞痛改善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9-200.

[2]谢陈玲,宋晓蓉.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2):13-15.

[3]吉红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9C):41.

[4]刘希德,刘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6):289-290.

作者单位:451200 巩义,黄科大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心内科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苏迎玖

【摘要】 目的 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喘康速气雾剂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1%;并且治疗组患者的FEV1、FEV1%以及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以及肺功能,安全有效。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支气管哮喘;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0

Study on Salmeterol Xinafoate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SU Yingjiu Tahe County Shibazhan Oroqen Townships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ahe 16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n Seretide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Selected 54 patients of bronchial asthma from July 2012 to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t random which were given Bricasol treatment and salmeterol xinafoate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n observe and compare patients’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as 92.6% higher than 74.1% in control group; besides, patients’ FEV1, FEV1% and PEF in study group were more higher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Salmeterol xinafoate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application is 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patients’ clinical asthma symptom and their lung function with safe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Salmeterol xinafoate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Bronchial asthma, Treatment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为主要的临床特点[1]。为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于2012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7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2.9±5.7)岁;病情程度:轻度哮喘患者15例,中度哮喘患者8例,重度哮喘患者4例。治疗组27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3.2±5.4)岁;病情程度:轻度哮喘患者13例,中度哮喘患者9例,重度哮喘患者5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5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等。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喘康速气雾剂进行治疗:采用喘康速气雾剂吸入治疗,0.25 mg/喷,1次喷2喷,3次/天。

1.2.2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进行治疗: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100 μg的丙酸氟替卡松+50 μg的沙美特罗,1次喷1~2喷,2次/天[2]。两组患者在吸入治疗后5 min采用清水漱口,本次治疗以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进行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EOS、IgE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治愈:患者的哮喘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偶尔会轻度发作但是不需用药就能缓解,PEF(峰值呼气流速)增加量>35%,或治疗后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在20%以下。显效:患者的哮喘症状显著好转并且发作减轻,PEF增加量25%~35%,或治疗后患者的PEF能够达到预计值的60%~79%,PEF昼夜波动率在20%以下。好转:患者的哮喘症状有所好转并且发作有所减轻,PEF增加量15%~24%。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PEF测定值没有改变,或者患者的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患者例数×100%。同时对两组患者的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PEF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FEV1、FEV1%以及PEF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FEV1平均为(1.8±0.3)L,FEV1%平均为(71.3±8.2)%,PEF平均为(5.0±1.1)L/s;治疗组患者的FEV1平均为(2.5±0.6)L,FEV1%平均为(84.4±9.5)%,PEF平均为(5.9±1.5)L/s,治疗组患者的FEV1、FEV1%以及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27例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1%;治疗组27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如果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会导致肺心病、肺气肿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容易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害[3]。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是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先方法之一,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中含有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两种药物,其中沙美特罗是β2受体长效激动剂的一种,能够在患者肺局部起

作者单位:165200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卫生院

作用[4];丙酸氟替卡松的特点是局部抗炎性好、脂溶性高、受体选择性高等,两种药物共同作用能够在局部产生强烈的抗炎作用,能够使患者的哮喘症状改善。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患者的FEV1、FEV1%以及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以及肺功能,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胡翠燕.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90-91.

[2]杨成双.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炎性指标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444-445.

[3]林晓犇,周焕荣,陈敦风,等.顺尔宁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气雾剂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52-5453.

[4]张小明.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6-8.

银尔通漱口液在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冲洗方面的应用

华艳 孟芹 何爱萍 张晓玲

【摘要】 目的 探讨银尔通漱口液在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冲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冲洗,观察组患者使用银耳通漱口液,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进行冲洗时使用银尔通漱口液能够有效的降低口腔并发症及VAP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冲洗;银尔通漱口液;效果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12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1

Application of Yinertong Mouthwash in Oral Tracheal Intubation Patients

HUA Yan MENG Qin HE Aiping ZHANG Xiaoling Huaian City Huaian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 Huaian 223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Yinertong mouthwash application results in intubated patient's mouth rinse area. Method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treatment of 86 cases of the stud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each group has 4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oral rinse, the observe group used of mouthwash fungus liquid, compared to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8.60% patients occurre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46.51%,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use of silver in Seoul through mouthwash when intubated patient's mouth rinse can effectively complications and VAP.

[Key words] Oral rinse, Yinertong mouthwash, Effect气管插管是治疗心肺脑复苏、呼吸衰竭等病情比较危重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气管插管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小因此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但是采用气管插管治疗会使得患者的口腔生理功能遭到破坏,增加了口腔的感染的几率,因此在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使用漱口液进行冲洗口腔的分泌物,避免滋生细菌导致口腔感染[1]。我院在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使用的银耳通漱口液,对该种漱口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86例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冲洗护理,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3.6±2.8)岁,插管时间36~76 h,平均插管时间(53±0.6)h;观察组采用银尔通漱口液进行口腔冲洗护理,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6±1.5)岁,插管时间40~92 h,平均插管时间(65±0.7)h,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插管时间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有严重并发症、感染程度较重或者重度糖尿病患者不再此实验范围之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冲洗,即首先对患者的PH值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的结果偏弱酸则在浓度为1%的过氧化氢联合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若检测的结果为弱碱性则使用浓度为0.1%的醋酸和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的冲洗护理,2次/天。观察组使用银尔通漱口液进行护理[2],先调整患者的床头的高度,一般调整至30°~45°为宜,确保气囊的保持充盈的状态,用手指通过捏压封闭气管壁彻底将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完全清除,常规铺巾取无菌注射器吸入银尔通漱口液10~15 ml和吸痰管相连,然后从不同高度位置注入患者的口腔,然后再将冲洗液从低处吸出;然后使用同中方法冲洗另一侧的口咽部,冲洗完毕之后更换牙垫并将插管调节到适合深度,调整好气囊保持气囊的充盈,每天2次;在操作的过程中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中断口腔冲洗,并进行治疗和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两种不同漱口液进行冲洗之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1%,VAP发生率为20.9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VAP发生率为9.30%,两组数据对比,P<0.05,

作者单位:223200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行气管插管的患者由于口腔有限的空间内有要插管和牙垫,因此占据绝大多数的空间,常规的口腔护理措施很难对口腔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因此也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更好的环境,这也是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口腔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主要的原因[3]。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漱口液,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6.51%,VAP发生率为20.93%;观察组患者使用银尔通漱口液,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9.30%。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采用银尔通漱口液,能够降低患者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婉洁,李亚洁,刘晓玲.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体系在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0(10):1-4

[2]赵益,彭巧君,周文华.不同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7A):2322-2326.

[3]刘春香,莫伟梅,石娟,等.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2,10(5):1223-1224.

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体会

黄芹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28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微波治疗组(对照组)和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1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1%,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较为理想,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微波;重组人干扰素α-2 b;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2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ing Chronic Cervicitis by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2 bgel Combine With Microwave

HUANG Qin Tong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Hubei Province, Tongshan 437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2 bgel combine with microwa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vicitis. Methods Selected 282 cases of Chronic Cervicitis Patients in gynecology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microwave treatm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control group) and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 -2 bgel combined with microwave therapy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141 cases in each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3% and control group were 85.1%, P<0.05,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n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 -2 bgel combine with microwa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vicitis is ideal, is an ideal treatment.

[Key words] Chronic cervicitis, Microwave,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2 b,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血性白带、性交痛、腰骶部疼痛以及下腹坠痛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了可靠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28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慢性宫颈炎临床表现,并经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及细胞学检查确诊,排除宫颈恶性病变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2.7±1.9)岁,宫颈糜烂Ⅱ度84例,Ⅲ度57例,病程5个月~7年,平均(2.1±0.7)年。对照组年龄27~49岁,平均年龄(33.4±1.6)岁,宫颈糜烂Ⅱ度89例,Ⅲ度52例,病程3个月~6年,平均(2.3±1.0)年。对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选用国产MTC-3D微波治疗仪,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微波治疗,治疗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和宫颈。将双极探头对准糜烂面,输出功率设置为60~70 W,治疗范围为超出糜烂面2 mm,深度控制在组织下0.1~0.2 cm,灼烧程度见糜烂面由红色转为焦黄色或灰白色即可,治疗时间为10~20 min。治疗后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1个月内不可有性生活。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嘱患者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将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置于阴道深部,隔 日1次,15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宫颈表面光滑。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宫颈糜烂面积缩小>5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宫颈表面可见轻度糜烂。无效:临床症状及官颈病变无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为治愈、显效和有效三者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作者单位:437600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1%,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慢性官颈炎发病与感染、置放宫内节育器、工作性质、不洁的性生活以及急性子宫颈炎治疗不彻底密切相关[3]。目前微波是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糜烂的有效方法,通过微波发射特定波长的波,瞬间在局部范围产生高热,使病变的宫颈组织的蛋白质在高温作用下变形、凝固、坏死、脱落[4],从而促进宫颈鳞状上皮的修复,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和宫颈糜烂的效果。临床研究报道[5]:微波治疗过程同时也有使原有炎症扩散、加重的可能,因此在微波治疗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能够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了理想的疗效,治疗总有效达94.9%。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具有较好的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等作用[6],其中干扰素α-2 b抗病毒的机制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内蛋白激酶PKR、MX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的生成,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达到抗病毒的效果。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K细胞等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宫颈炎,能够促进宫颈分泌物减少,加速縻烂样宫颈的愈合,调节阴道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配合微波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赛群.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91-92.

[2]徐香梅.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93例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580.

[3]孙立芳.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6):2187-2188.

[4]杨雪萍.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配合微波治疗宫颈持续HPV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17-1819.

[5]王志华.微波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1(3):80.

[6]杜善平,李静,雷永红,等.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2):1661-1662.

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研究

王佳红

【摘要】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心绞痛临床用药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将本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接收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43例,分别进行普萘洛尔治疗和硝酸甘油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收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均会出现心绞痛发作状况,且都会发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效果,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上,硝酸甘油和普洛萘尔均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服药治疗期间两种药物对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作用均相差无几,并无太明显的差异,均可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硝酸甘油;普洛纳尔;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itroglycerin and Propranolol 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ANG Jiaho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Business Workers Hospital,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rapeutic effect on nitroglycerin and propranolol in these two kinds of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in clinic,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 for reference. Methods Selected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from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43 cases, propranolol and nitroglycerin treatment, and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were appeared in process of receiving drug treatment, and have some side effects, 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P>0.05,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nitroglycerin and propranolol can play a very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attack of angina pectoris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period of two kinds of drugs were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ce is not too obvious,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Nitroglycerin, Propranolol,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dication, Clinical treatment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发病率高,发作起来对患者的危害较大,甚至会导致休克、死亡等现象。因此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2组。两组患者的资料均完整,

作者单位:150000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

且患者对硝酸甘油和普洛萘尔不存在过敏反应。其中观察1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和22例,平均年龄为55.7岁;观察2组的男女患者分别为20例和23例,平均年龄为53.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其他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分别为普洛萘尔和硝酸甘油。其中观察1组的用药方法是辅以一定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疗效适当增减剂量。观察2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的方法,并根据情况增减剂量。两组的治疗时间均持续2天[1]。

1.3 疗效观察

观察并统计两者用药后12 h内和48 h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其中观察1组43例发作次数为(0.30±0.38)次,发作持续时间(1.19±2.75)min。观察2组43例发作次数(0.40±0.51)次,发作持续时间(1.48±2.36)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不良反应1组和2组的例数分别为,观察1 组43例,轻度2例,中度2例,重度1例。观察2组43例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就是这样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其发病率高,发作起来对患者的危害较大,甚至会导致休克、死亡等现象。并且和一般的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更明显,也更严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源性猝死等问题,病情不稳定,控制起来较为困难。为此,加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是有必要的[2-5]。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硝酸甘油用药和普洛萘尔用药后,观察1组在治疗阶段出现心绞痛发作的概率要低于观察2组,且发作时间也要比观察2组更短一些,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一组的43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头疼,在减少普洛萘尔用药量之后的6 h内,不良反应得到了缓解。而观察2组的43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了恶心、出汗、头痛等不良反应,在暂停服药之后的12 h内得到缓解。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季长春,董大华,冷庆大,等.中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30-1031.

[2]张丽,刘闻,李文.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7):33-35.

[3]李新立,卢新政.钾通道激动剂尼可地尔用于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J].世界临床药物,2005,26(4):209-211.

[4]刘东波.左旋卡尼汀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81-182.

[5]叶洪辉,张志河,陈向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1):4-6.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王丽萍

【摘要】 目的 探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单用美沙拉嗪与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发生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2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4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esalazine Combination of Bifid Triple Viable Bacteria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ANG Liping Dunhua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Dunhua 133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salazine and bifid triple vi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n mesalazine and bifid triple vi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occurrence, the efficiency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Mesalazine and bifid triple vi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Mesalazine, Bifid triple viable, Ulcerative colitis

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发病部位为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研究表明环境、遗传、免疫以及氧自由受损等原因均可导致UC发病[1]。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但效果不佳。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了解的不断加深,临床越来越多将微生态制剂用于UC治疗中。本次研究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从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UC患者,入选患者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

作者单位:133700吉林省敦化市中医院

龄25~67岁,平均年龄(46±0.5)岁,轻度21例,中度25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4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单独口服美沙拉嗪(国药准字H19980149,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0 g,一天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双歧三联活菌,每次420 mg,一天3次,用药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期间,患者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使用粗纤维性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并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制剂。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著改善:腹泻、腹痛等症状均消失,观察无黏液脓血便,病变黏膜水平恢复正常,便常规检查无红白细胞。改善:临床症状几乎消失,成形大便,病变黏膜有轻度炎症,经高倍镜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10个。无效: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经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2]。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腹痛18例(81.8%)、腹泻15例(68.2%)、黏液血便15例(68.2%),观察组腹痛19例(79.2%)、腹泻15例(62.5%)、黏液血便17例(70.8%),治疗后对照组腹痛6例(27.3%)、腹泻4例(18.2%)、黏液血便4例(18.2%),观察组腹痛2例(8.3%)、腹泻0例(0.0%)、黏液血便0例(0.0%),治疗后可见两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5例,改善1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8.2%,观察组治疗后显著改善13例,改善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 不良反应

观察治疗期间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7/22),分别为恶心5例,腹胀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24),分别为腹部不适1例,恶心1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当前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提出UC疾病发生与自由基损伤相关,这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UC病发后,肠粘膜中大量吞噬细胞经血液循环进入到黏膜、黏膜下层,并经氧化酶作用生成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作用下脂质会发生过氧化损伤,增加黏膜通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重要抗氧化酶系,其活力间接反映了机体具所具有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一般情况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因机体肠粘膜中SOD抗氧化活性下降,影响SOD的氧自由基清除效果,而导致UC发生。美沙拉嗪的主要活性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为pH依赖性缓释剂,可作用于患处,释放药物,发挥局部消炎抗菌效果。而且该药物可有效抑制肠粘膜,并释放白三烯,可有效清除活性氧,对于炎症介质的产生以及炎症细胞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虽然美沙拉嗪可有效缓解UC患者的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疗效不佳。相关研究表明,在肠道出现炎症时,肠道内的菌群会失调,益生菌具有促肠道菌群平衡,改善黏膜免疫功能,可起到增强肠道内源性防御屏障的作用[3]。双歧三联活菌内含3种益生菌,可穿透胃酸屏障,直至肠道释放活性菌,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毒素产生,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李振东.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86.

[2]吴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4):674.

[3]张桥东.美沙拉嗪颗粒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10):1427-1429.

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0例

王谦

【摘要】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以氢氯噻嗪片、硝酸异山梨酯片以及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以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血压。

【关键词】氨氯地平;卡托普利;高血压;冠心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5

Amlodipine Combination With Captopril Treatment Hypertension With 4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NG Qian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in Maple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mlodipine in combination with

作者单位:200030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aptopril combined application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hypertension.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of hypertensio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 of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given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different isosorbide dinitrate and the group of ground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o amlodipine with enalapril therapy,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97.5%, the control group was 87.5%,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wo groups of systolic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mlodipine in combination with capto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increas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mprove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Key words] Amlodipine, Captopril,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病群体。患者心脏长期处于一种高负荷状态,导致心肌耗氧量不断增加,增加了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为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1.3±3.1)岁;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2.4±3.3)岁。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2~10年,平均(3.8±2.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以氢氯噻嗪片、硝酸异山梨酯片以及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以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两组均两组治疗两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项目

(1)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血压下降到2.67 KPa(20 mm Hg),但仍有一定的波动。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电图检查没有改善,甚至症状有所加重。(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对比(x-±s)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之间,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降压治疗,降压治疗能够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胸闷、气促气短等,该病症极易引发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心脏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猝死。目前临床治疗该两种合并症的方法是降压治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3]。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其作用机理是对细胞外钙离子通道进行阻滞,阻碍其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血管阻力反应收缩,降低患者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血压效果。其还可通过扩张冠状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来达到冠心病心治疗的目的。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一种抑制剂,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方式阻断冠脉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抗心肌缺血的目的;其还可降低压力感受器与交感神经张力敏感性,降低患者血液的粘稠度,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等,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本研究通过设置对照组,发现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氢氯噻嗪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尼群地平治疗组,研究结果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4]。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参考文献

[1]童随阳,夏豪,刘小熊,等.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4,13(6):627-630.

[2]雷洪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510-511.

[3]李茹萍.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12-213.

[4]徐萍.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5):163-164.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NRDS临床研究新进展

王亚岩 穆国军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 方法 分析40例NRDS 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以及CPAP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PaO2、PaCO2和SaO2均明显改变,临床症状改善。结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NRDS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6

Research of 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 for Injection Combine With CPAP Treat the NRDS

WANG Yayan MU Guojun Siping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Pediatric Department in Jilin Province,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 for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noninvasiv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 effect. Methods Analyzed 40 cases of NRD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 and the CPAP parameter.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PaO2, PaCO2and SaO2were changed, 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 for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PAP in the treatment of NRDS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Noninvasiv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 for injection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为肺透明膜病[1-2],指新生儿在出生短时间内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机体呼吸器官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从而致渐进性肺泡萎陷,新生儿可在6 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并伴随呻吟、发绀、呼吸三凹等症状,严重者呼吸衰竭[3]。本院采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的治疗方法对40例NRDS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NRDS的患儿,其中男22例,女18例,胎龄28~36周,体重1 370~2 560 g。患者均无窒息史,产前母亲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低氧血症以及发绀等。均符合《实用新生儿》的诊断标准,已排除胎粪吸入综合征、宫内感染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患儿。

1.2 治疗方法

方法:冷冻干粉制剂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批号H20052128,70 mg/kg/次),比较患儿各项指标在治疗2 h和4 h后的变化情况。给予患儿药物之前先用2 ml的灭菌注射用水将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冷冻干粉融化,均匀震荡成混悬液。让患儿平卧,行气管插管术后按平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顺序分3次将处理好的药物注入其肺内,每个体位各1/3量,每次注药间隔进行2 min的加压通气。 药物注射完后尽可能在短期内(4~5 h)不对患儿行拍背、吸痰等上述所有患者在用药结束之后进行CPAP给氧,设定相应的初调参数治疗前的血气分析,治疗后2 h,4 h的动脉血气分析,CPAP的参数改变。

1.3 观察指标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前后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CPAP参数包括氧浓度分数(FiO2)和呼气末正压(PEEP)。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患儿呻吟、发绀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缓解,SpO2>90%,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经联合治疗35例治愈,其余5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全部康复,无重复给药病例。

2.2 不良反应

9例发生呛咳,7例发绀,1例发生呼吸暂停。上述症状均在注入药物结束时给予患儿2~3 min的正压通气后消失,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2.3 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患儿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NRD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如果缺乏这种物质,就会使肺泡萎缩,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从而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已成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用药物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1)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后,所有患儿原有的呻吟、发绀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在治疗1 h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SPO2、PaCO2、PEEP、FiO2在治疗后2 h、4 h与治疗前对比,均有良好的改善,这说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促使患者肺部顺应性增加、改善肺泡的通换气功能以及萎陷状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取得满意的效果。(2)NRDS是新生儿急性疾病,一经发现要及时用药,同时还需要把握好用药剂量,每次应用70 mg/kg 的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就能使所有的患儿受益,95%的患儿可以治愈,疗效确切而显著。(3)40例患儿中,9例(30%)发生呛咳,7例(12.5%)发绀,无肺部感染和气漏等情况,说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早产儿NRDS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或消除其肺部感染和气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9例患儿发生呛咳、发绀可能为经气管给药过快导致气管或气管分支受刺激、堵塞等所致,可以通过改善具体给药方案较少或完全避免,需继续摸索完善。

综上所述,采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NRDS可以迅速改善患儿的症状,并从根本上进行病因治疗,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

表1 患儿治疗前后呼吸指标的变化(x±s,n=40)

参考文献

[1]梁创,唐渊,张晓凤.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28):45-46

[2]秦素芳,蔡家平,严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14-16

[3]吴小君.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55.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应用

闫莉萍

【摘要】 目的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成人眼科病房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结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拉坦前列素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7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Latanoprost Treatment of Cataract After Glaucoma Surgery With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Surgery

YAN Liping Harbin City Ophthalmology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latanopro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ataract after glaucoma surgery.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cataract in our hospital from adult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ward after glaucoma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has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ataract after glaucoma surgery,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the latanoprost eye drops were treatment. Results The data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n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latanoprost Eye Drops treatment of cataract after glaucoma surgery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Cataract after glaucoma surgery,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Latanoprost

白内障是引起患者视力损伤甚至致盲的临床常见眼科疾病,除遗传、老化、眼局部营养障碍外,青光眼治疗术后也会出现白内障,且由青光眼手术引起的白内障患者通常会伴有眼部结构损伤和改变,增加了其治愈难度[1]。有文献指出临床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关键是维持眼压的正常[1]。探讨该药物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选取2012年4月~2013 年3月我院成人眼科病房收治的6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成人眼科病房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术后出现的白内障症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9.29±3.12)岁;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58.19±2.98)岁;60例患者中,瞳孔直径小于3 mm的患者28例、直径在3~5 mm之间的患者18例、直径大于5 mm的共有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具体方法如下:术前常规消毒处理后,在颞上方作约5.5 mm宽的横巩膜隧道切口,分离板层巩膜,穿刺前房并向其内注入黏弹剂;采用连环撕囊法抬起晶状体并取出晶状体核,植入折叠式晶状体,并观察水密封状态[2]。观察组则在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一致的基础上结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拉坦前列素的具体用法为:每晚一次,每次约1~2滴,治疗疗程为2个月。两组患者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效果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面观察本实验的研究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后,观察组术后1周好转26例(86.6%);对照组术后1周好转21例(70.00%),

作者单位:1500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眼科医院

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的常见眼科疾病,小梁切除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但该手术造成的炎症反应及术前使用的缩瞳剂可能对晶状体产生长期的刺激,从而导致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由于眼这个部位较为特殊的生理位置,临床所述的激光及手术的治疗方法都存在着一系列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安全且为患者所容易接受的无创治疗方法[3]。本文以我院成人眼科6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结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有所改善、异常眼压例数相对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

参考文献

[1]刘立民,王晓冰,唐广贤,等.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l,29(3):255-257.

[2]胡丹萍,施小茹,高怡红.拉坦前列素长期干预对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2):2175-2176.

[3]王华,唐圻,王涛.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真性小眼球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772-773.

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塞后心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意义

伊红波

【摘要】 现如今,心肌梗塞是一种危及人体生命的严重疾病,人体在出现心肌梗塞之后,很容易造成心功能衰竭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为了对这一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减轻心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临床药物治疗。对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塞后心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受体;醛固酮;阻滞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8

Significance of Aldosterone Receptor Blockers in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YI Hongbo Harbin City A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 serious disease that endangers human life. The human body can easily lead to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disease, reduce the harm to the human body and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aldosterone receptor blocker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analyzed.

[Key words] Aldosterone, Receptor, Block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heart failure

目前,对于心肌梗塞之后出现的心功能衰竭的病症来说,采用的治疗药物种类比较多,其中包括利尿剂、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等。在临床治疗中,接受过上述治疗的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进一步采用醛固酮阻滞剂来进行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住院率,还会减少心源性猝死率以及远期死亡率等。

1 醛固酮在心肌梗塞后心功能恶化进程中的作用

醛固酮不仅在相对稳定的电解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还能够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率。可以有效抑制血管验证和心肌细胞凋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压力感受器的高效运行。另外,在实际的诊疗工作中可以看出,醛固酮在治疗心肌梗塞后心功能恶化的问题上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2 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延缓心肌梗塞后心功能衰竭的机制

在对心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醛固酮阻滞剂可以抑制RAAS的激活状况,同时还能够发挥心脏保护的功能。可以通过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进行改善,减少梗塞部位胶原的生成,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不仅如此,还能够增加心肌细胞心电稳定性,进而提升对心功能的维护水平。因此,对于心功能的衰竭程度相对较大的患者来说,将醛固酮阻滞剂和ARB相互融合可以对心功能衰竭的现象进行调节和改进[1]。

2.1 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保证心肌细胞供血要求的重要因素,但是,醛固酮可以对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现象进行遏制,进而使得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出现严重的异常。严重的还会造成心肌缺血,灌注水平下降的现象。通过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醛固酮受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含量来对内皮功能进行改善[2]。减少血管收缩和破坏的程度,对内皮细胞的凋亡程度进行抑制,逐渐实现冠状动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2.2 抑制局部炎症

从最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心肌梗塞所造成的慢性炎症会对心肌恶化造成严重的影响,醛固酮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和完善。经过几周治疗和观察之后,冠状动脉以及心肌疾病都得到了高水平的改进。对于局部的炎症可以有效的抑制[3]。

2.3 抑制局部胶原的合成与沉淀

在心脏结构中,心脏基质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成分,构成这一基质的胶原合成程度较高就会造成严重的心脏组织结构的僵化和变形。醛固酮结构是以胶原合成为基础,增加了心脏基质。逐渐参与到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功能恶化的病例进程。

2.4 对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塞及随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过程中可伴随局部心

作者单位:1500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增加心肌电生理的不稳定性,从而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醛固酮可阻碍心肌细胞摄取去甲肾上腺素,并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从而增加儿茶酚胺诱导心律失常的发生。研究发现,在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使用螺内酯可在增加心肌细胞摄取去甲肾上腺素的同时,增加其心率变异性,最终减少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4]。

2.5 其他机制

醛固酮可诱导心室肌细胞凋亡,激活血小板并抑制机体纤溶而促进急性心肌梗塞后机体的高凝状态,最终参与了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病理进程,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可减轻醛固酮的这些病理作用。此外,研究发现,阻断醛固酮可减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表达,进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作用。

3 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肌梗塞后心衰治疗的研究

在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螺内酯或者伊普利酮作为治疗中的阻滞剂,这两种阻滞剂的作用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螺内酯是一种利尿剂,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范围较广,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阻滞剂。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隔盐皮质激素对受体的影响作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性激素受体的分泌情况。与螺内酯相反,伊普利酮是一种选择性的阻滞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目前仅在美国的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用,其仅能对盐皮质激素受体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并不会对其他受体产生影响。依普利酮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程度严重的患者中效果最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依普利酮可减少急性心肌梗塞初期,尤其是出现重症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5]。此外,依普利酮还可减少心肌梗塞后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其远期存活率。

4 结论

心功能衰竭作为心肌梗塞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能够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若不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会增加患者的病残率与死亡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缓解症状,降低心功能衰竭的发病几率,为提高心肌梗塞后心功能衰竭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了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金顺实,徐丽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2):88.

[2]Bertram Pitt.Multipl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blocking agents in heart failure: How much is too much[J].Current Heart Failure Reports .2009,6(2):112-116.

[3]潘平,邱俏檬.β1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左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7,29(1):26-28.

[4]钟雷,苏德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0,7(26):10.

[5]Gheorghiade M,KhanS,Blair JE,et a1.The effects of eplerenone on length of stay and total daysof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ction[J].Am Heart J,2009,158(3):437-443.

·临床分析·

西药房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性分析

王莺

【摘要】 西药房是医院关键部门,药房中药物种类复杂、多样,尤其是存在高危用品,其用药的安全性关乎到患者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危药品调查中,药物摆放、使用剂量等均存在问题。因此需重视西药房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性,加强高危药品用药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09

Analysis Safety of High-risk Drug in West Pharmacy

WANG Ying Tonghua People's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Tonghua 134001, China

[Abstract] The west pharmacy is the key department of pharmacy in hospital, drug species complex, diverse,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high-risk drugs, its safety is related to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patients. Investigation west pharmacy of high-risk drugs exist problems, such as put drugs, use dosage et al. So we need pay attention to high-risk drugs safety in west pharmacy,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igh-risk drug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Pharmacy, High-risk drugs, Safety

高危药物虽然数量较少但存在较大伤害性,需加强管理[1]。目前西药房高危药品应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用药安全。

1 高危药品的基本情况

高危药品是指药物在临床应用时,药理作用明显,起效迅速,但极易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药品。其危害性大,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死亡。高危药品也可称为高风险药物或高警讯药物,若用药不合理则易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996年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ISMP)将小部分给患者造成创伤或死亡的药物纳入为高危药物,其药物错用机率不高,但后果严重。高危药物包括5类: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抗凝药、麻醉剂及安眠药、胰岛素制剂。从药品风险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分为:胰岛素、麻醉剂及安眠药、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抗凝药及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2008年ISMP将高危药品分为19个类别: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静脉用抗心率失常药、抗血栓药物、心脏停搏液、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口服降糖药、强心药、脂质体药物、中度镇静药、口服或小儿用中度镇静药、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剂、造影剂、全胃肠外营养液、腹膜和血液透析液和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2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高危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西药房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缺乏足够预判能力,高危药品管

作者单位:134001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医药人员未明确高危药物危害性,无法对不同时间、作用、规格、名称的高危药物进行有效分类和储存。

2.2 对高危药品概念尚不熟知。

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对高危药品概念尚不熟知,对高危药品缺乏足够管理力度,使高危药品存在用药安全问题。

2.3 高危药品摆放问题。

西药房在摆放高危药品时,未与普通药品明显分类[2],部分药房只是存放少数高危药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导致高危药品用药存在相应问题。

2.4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有待提高。

在高危药品用药期间,相关人员未严格审核药品处方,监护不到位,对高危药品注意事项、剂量、用法、适应症等情况尚不熟悉或未严格掌握,或未严格实施高危药品的清点、交接及查对制度,交接班时也未对高危药品进行仔细清点。

2.5 高危药品警示牌标示存在问题。

高危药品通常设置标志性警示牌予以标记,但目前对高危药品标示时也只是张贴“高危药品”标示,影响了用药安全性。

2.6 缺乏足够扎实的高危药品知识。

药师、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未对高危药品产生足够的认识,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对高危药品作用性质尚未掌握,使高危药品用药期间存在安全隐患。

3 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高危药物用药管理制度。

西药房高危药物管理中,应专人管理,管理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可合理使用、存储高危药品等。加强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工作,使相关人员能够了解高危药品的潜在危害性,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对高危药物需设置专属药柜,设置警示牌,需要医护人员时刻注意。在使用高危药物时,可设置双人核实制度,准确发放、合理储备高危药品,注意药品使用时间,提高用药安全性。定期检查高危药品目录,详细记录并登记高危药品使用的剂量、安全范围等,并在新引进高危药物时,及时将药品信息报告给临床相关人员。

3.2 明确高危药品目录。

在高危药品用药期间,需明确高危药品的种类、剂量、使用方法等,使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使用具有足够警惕性,增强相关人员的对高危药品使用的重视程度,确保患者能够安全用药。同时医疗机构应该设置高危药品的专人管理,贯彻落实各级管理模式,根据高危药品风险级别,准确规划高危药品的管理和摆放,并重点管理高危药品。

3.3 提高高危药品安全使用操作规范性。

在高危药品使用期间,需熟悉掌握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在患者用药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安全使用高危药物。同时要建立高危药品的药师咨询制度,由具备丰富药品知识及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以便在使用高危药品时提出必要合理的参考建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3]。

3.4 准确记录高危药品使用情况。

高危药品使用时,需及时准确详细记录,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使用高危药品。护理人员应准确、及时记录高危药品使用后的临床表现等情况,定期反馈给医师,确保用药安全性。

3.5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

医疗机构必须要认识到对高危药品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相关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全面的医药法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新药品的知识,使相关人员能够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的风险性,了解并掌握高危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潜在风险。将高危药品专用药盒整齐排放,贴上黑色标签,一目了然[4]。仔细清点和登记高危药品的种类、数量,提高用药安全性。

3.6 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考核制度。

医疗机构需针对高危药品,建立专门的药品管理考核制度,将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纳入其中,作为医疗机构的重点问题予以考核,以此增强相应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使用安全意识,使其合理安全使用高危药品。在考核中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并不定期抽查,确保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并不断完善高危药品的管理使用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性。

4 结论

医院应重视西药房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性,加强高危药品用药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综合素质、安全意识等,建立完善的高危药物用药管理制度及高危药品的管理考核制度,以此提高患者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毛雪英.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7):637-638.

[2]孙庆一.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8(5):150-151.

[3]郑大雄.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10):16.

[4]沈琰.社区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9): 115-116.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白彦君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肠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10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30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7-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0

Analysis Clinical of Different Doses of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AI Yanjun Jilin Province Neurosurgical Hospital,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n different doses of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with acute intestinal infarction,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mall dose (100 mg/d)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dose (300 mg/d)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dos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spir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脑梗死是多种原因引发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或坏死,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为研究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临床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59.4±4.3)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59.1±4.4)岁;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6 ml/次,每次间隔12 h;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天,于饭后服用;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次/天,于饭后服用;以治疗7天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功能评分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最低0分,最高45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2]

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0~2级病残。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59%,3~4级病残。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2±7.1)分,对照组为(21.6±7.4)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2±6.3)分,对照组为(16.8±6.6)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也称为缺血性卒中,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3],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的疾病。该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因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除此之外饮食习惯、抽烟饮酒、精神压力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均可引发急性脑梗死,典型临床特征为神经功能缺失,临床表现为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4]。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物,主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关节痛,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阻碍生成纤维蛋白,从而达到抑制血栓的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良好。但是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需适当把握药物的用药剂量,过高会对消化道粘膜造成损伤,引发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5]。为分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剂量药物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大剂量阿司匹林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时效果更为明显。

总之,采用300 mg/d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田洪,刘磊,郝磊,等.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48例临床特点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2):183-185.

[2]张国平,王莉莉,王海燕.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22(1):54-56.

[3]徐杰.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71-72.

[4]董平剑,蒋国衡,吝忞.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55-56.

[5]周立群.观察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56-157.

作者单位:136000四平,吉林省脑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给予氨溴索序贯治疗的临床分析

付奎升

【摘要】 目的 观察氨溴索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氨溴索序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用力呼气流速峰值、用力肺活量、第1 s用力呼气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溴索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氨溴索;序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8-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1

Analysis Clinical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f Sequential Treatment With Ambroxol

FU Kuisheng Jili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the effect on ambroxol hydrochloride sequential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Metho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7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broxol sequential therap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 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control force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forced vital capacity,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1 s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equential ambroxol in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ffect.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Ambroxol, Sequential therap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呼吸系统多发病与常见病,急性加重期可导致病情发展及肺功能恶化,且容易诱发呼吸衰竭与低氧血症[1]。分析此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法,选取74例患者展开随机对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其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64.5±6.8)岁;COPD病程为1~16年,平均(8.3±1.2)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吸氧、抗生素抗感染、平喘类药物、止咳类药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前3天静脉滴注90 mg/次的盐酸氨溴索,每日2次;3天之后静脉滴注30 mg/次的盐酸氨溴索,每日2次。待病情稳定之后口服氨溴索,30 mg/次,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

1.3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气喘、咳痰、咳嗽等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肺部干湿啰音减少或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及血气分析结果均改善。有效: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有一定好转,各检查结果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各项检查均无改善。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用力呼气流速峰值、用力肺活量、第1 s用力呼气量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7.8%;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用力呼气流速峰值、用力肺活量、第1 s用力呼气量为:对照组(4.7±1.2)l/s、(3.0±0.6)L、(1.4±0.5)l/s,观察组(4.7±1.5)l/s、(3.1±0.7)L、(1.5±0.4)L/s;治疗后各指标为:对照组(5.1±1.1)l/s、(3.4±0.8)L、(2.2±0.4)l/s,观察组(5.7±1.3)l/s、(3.8±0.3)L、(2.8±0.7)l/s。治疗前两组用力呼气流速峰值、用力肺活量、第1s用力呼气量,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且不可逆,对患者劳动能力、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2]。在某些感染因素作用下可发生急性加重,致使患者气促、咳痰、咳嗽等症状短时间内加剧,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3]。在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除需给予糖皮质激素药、扩张支气管药、抗感染要等对气道炎症给予积极控制外,同时还需展开有效祛痰治疗。氨溴索为溶解黏痰药物,可将黏稠痰液内多糖纤维有效分解,促使痰液黏稠程度降低,利于患者咳出痰液[4]。同时该药物还可对肺泡细胞造成刺激,使其生成、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增强,对肺泡萎缩有一定预防作用。氨溴索还可促使呼吸道内纤毛功能增强,这对痰液排出十分有利。另外,氨溴索的应用可促使肺组织中抗生素(如红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浓度增高,使抗生素抗菌效果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氨溴索序贯治疗,初始时给予氨溴索的剂量较大,这是为了充分借助氨溴索的上述作用,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药物效应;之后适当降低药物剂量,几天后给药途径变为口服,可促使患者病情得到持续缓解,这不仅可实现更为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可减少氨溴索的用药量,与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原则更加符合。

本研究中经相应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用力呼气流速峰值、用力肺活量、第1 s用力呼气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氨溴索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参考文献

[1]曾颖,刘茜,官莉,等.综合呼吸康复训练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1):136-138.

[2]曹金钟,高炜,王静,等.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反复住院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87-89.

[3]杜秀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8-19.

[4]赵萌.胸腺肽α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5-6.

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分析

高微

【摘要】 目的 分析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Q开关1 064 nm激光;氨甲环酸;黄褐斑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3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2

Analysis Clinical of 1 064 nm Laser Switch Q Combine With Tranexamic Acid Treatment of Chloasma.

GAO Wei Changchun Zhongyan Beauty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1064 Q switch nm laser combined with tranexam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chloasma from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1 064 nm laser Q switch combined with tranexamic acid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1 064 nm laser Q switch treatment, compare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value of 1 064 nm laser Q switch combine with tranexam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1 064 nm laser Q switch, Tranexamic acid, Chloasma

黄褐斑属于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以育龄期妇女最为常见,对患者容颜影响较大。为分析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价值,我院选取收治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6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7.2±2.4)岁。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选用飞顿公司的雷霆大Q,波长为1 064 nm,光斑直径8 mm,能量密度在0.9~1.6 J/cm2,频率为10 Hz。每次治疗间隔2周,连续治疗10次。观察组在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中口服0.5 g氨甲环酸,1次/天。月经期停用。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两组患者在激光照射后注意避光,并禁止使用其他美白产品,外用SPF 30的防晒乳,并使用舒缓保湿修复面膜进行辅助治疗。

1.3 疗效判断[1]

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超过75%,色泽与正常肤色接近,可视为显效;皮损消退50%~74%,黄褐斑颜色明显变浅,可视为有效;皮损消退小于等于49%,黄褐斑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激光治疗后,均有轻中度红斑出现,冷敷0.5 h后,红斑消失。对照组患者中因1例患者皮肤较为敏感,治疗后出现风团反应,经对症干预后痊愈;出现3例暂时性色素沉着患者,3~6月后自行消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出现消化不良反应2例,月经量减少2例,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黄褐斑属于临床多发面部疾病,又可称为肝斑,女性患者最为常见,发病机制复杂,其中人体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为主要病因;且该疾病的发生还与强烈的日晒、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有密切关系,一般呈对称碟形广泛分布在患者面部。临床常用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2种治疗方法,其中局部治疗一般包括使用中药面膜、维A酸、熊果苷等;全身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E、止血环酸、维生素C等[2]。并且在黄褐斑治疗时,还可选择电离子术、冷冻及皮肤磨削等物理手段治疗,临床疗效理想,但易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增生、色素脱失等不良反应。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具有理想效果,总有效率为90.0%。由此可知,Q开关1 064 nm激光在黄褐斑治疗中应用价值显著。面部黄褐斑采用激光治疗,光斑可选择性的对病变部位黑素颗粒进行吸收,促进黑素颗粒破裂,并促进已破裂的小黑素颗粒排出体外。另外氨甲环酸是近年来用来治疗黄褐斑的新药,以往是一种止血药。氨甲环酸化学结构类似于酪氨酸,存在一个羧基,易出现竞争性抑制,褪色作用显著[3]。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缓解患者黄褐斑皮损现象,降低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发生率;但口服氨甲环酸易出现月经减少等现象,因此在治疗中需严格控制剂量,并给予对症处理。

综上所述,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单位:130000吉林,长春中妍美容医院激光科

参考文献

[1]王明跃.中药熏蒸结合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252.

[2]邓永晖.Q开关106 4 nm大光斑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的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21(5):330.

[3]邓永辉,苑凯华,李勤.Q开关106 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6(2):105-109.

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内听动脉缺血的疗效分析

刘龙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内听动脉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内听动脉缺血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患者连续治疗10~14天后,从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19例高于对照组12例,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内听动脉缺血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上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高压氧;尤瑞克林;治疗;内听动脉缺血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3

Analysis Curative Effect on High Pressure Oxygen Combines Urinarykallid Treatment of Arterial Ischemia

LIU Longcai Jilin ProvinceNeuropsychiatric Hospital,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high pressure oxygen combined urinarykallid treatment of arterial ischemia. Methods The internal auditory artery ischemia in 58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29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common therapy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the basis on common therapy added the high pressure oxygen therapy combined urinarykallid, after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10 to 14 days,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19 cases improved symptom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12 cases,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uditory use of high pressure oxyg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urinarykallid than simple drug treatment id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can be used as a more effective clinical adjunct.

[Key words] High pressure oxygen, Urinarykallid, Treatment, Internal auditory artery occlusion

临床上对于内听动脉缺血的治疗,多使用改善脑循环进行对症治疗为主,现就对我院的内听动脉缺血的患者使用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如下的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报道。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内听动脉缺血的患者5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6±2.3)岁;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6±2.4)岁;疾病史30 min~15年,平均(5.5±2.4)年。以上患者均在入院之前进行头颅CT和(或)MRI证实为内听动脉缺血。对以上入选的患者均存在眼底动脉硬化,音叉试验均为神经性耳聋,排除由于炎症、肿瘤、外伤导致的耳聋。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表现等多个方面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案

首先进行对症治疗处理,使用西比灵、脑益嗪等药物改善患者的脑循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积聚,进行常规补液、控制血压、清除氧自由基等,而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治疗[1]。使用多人人工氧舱,对空气进行加压10 min,当压力达到0.2 MPa稳定之后停止加压[2],使用面罩给氧每次30 min,休息10 min之后再经过20 min匀速减压出舱。每天治疗1次,10天为一个疗程。我院使用的尤瑞克林为(广东天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6220005)每次0.15 PNA单位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0 min,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14天后评定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1995年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从患者的意识、语言、肌力等7个方面进行测定患者大脑神经功能的变化,评分分别记为0~4分,痊愈:NDS降低90%以上。显效:NDS减少46%~89%。有效:NDS减少18%~45%。无效:NDS减少<18%[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中治疗有效19例高于对照组12例,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尤瑞克林是治疗轻-中度急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最新药物,经临床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不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药物使用的安全系数也较高,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首先可以促进损伤病变区的血管再生[4],其次,可以选择性的扩张缺血部位的血管改善梗死状态,而且不会对正常的动脉血区形成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安全性[5]。再加上对患者使用高压氧的治疗,是指使患者处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里吸入100%的氧治疗疾病的过程叫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提高患者组织内的氧分压,增加机体的氧含量减少体内自由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基的数量从而减少对脑组织损伤。凡是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高压氧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6]。

治疗组中治疗有效19例高于对照组12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高压氧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内听动脉缺血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上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手治疗段使用。

参考文献

[1]宋来军,王雪峰.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52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9,33(2):140-141.

[2]周国平.52例急性脑梗死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25-132.

[3]于丽君,邱学荣,强家奇,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疑难病杂志,2015,14(4):346-348,352.

[4]赵春哲.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6):112-113.

[5]宋妤,吴娜.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2):162-163.

[6]李滢滢.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8(2):62-64.

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的药物处理方案分析

佟晓杰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的药物处理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临床上报的50例头孢哌酮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结果头孢哌酮纳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疹,且荨麻疹型药疹的病例数为最多。结论 在临床上,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针对性地制定处理方案进行解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药疹;处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R32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4

Analysis Medication Processing Scheme of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Compound Cause Untoward Reaction of Skin

TONG Xiaojie Mishan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shan 15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medication processing scheme of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compound cause untoward reaction of skin. Methods Selected 50 cases reported in our hospital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cefoperazone induced skin adverse reaction reports,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mak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plan. Results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skin mainly manifested as urticaria type drug eruption,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is the most. Conclu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skin and appendages damage is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be promptly discontinued and to formulate the treatment scheme to sol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Cefoperazone sodium, Drug eruption, Processing scheme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主要被用来治疗因敏感产酶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现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之中。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降低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已成为当前医学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探讨头孢哌酮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的药物处理方案,选取50例于我院临床上报的头孢哌酮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报告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于我院临床上报的50例头孢哌酮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报告。所有入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1~85岁,平均年龄(55.3±11.9)岁。用药皮试者20例,占40.00%;未用药皮试者30例,占60.00%。有过敏史的患者9例,占18.00%;无过敏史25例,占50.00%;过敏史不详者16例,占32.00%。所有入选病例年龄具体情况分布:18岁以下者8例,占16.00%;19~39岁6例,占12.00%;40~59岁13例,占26.00%;60岁以上23例,占46.00%。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并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

2 结果

临床上,头孢哌酮纳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疹。本文研究中发现,药疹共有四种类型,即荨麻疹型、发疹型、多形性红斑型以及大疱性表皮松懈型。其中,荨麻疹型药疹的病例数最多,为45例,占90.00%;其次为多形性红斑型3例,占6.00%;发疹型与大疱性表皮松懈型各1例,占2.00%。

3 讨论

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是第三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是由日本富山化学工业公司研制而成的[2]。在性状方面,头孢哌酮钠是一种类白色或白色的结晶状粉末,没有嗅味,且具有引湿性。该药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醋酸乙酯或丙酮。将其溶于水中,其水溶液的颜色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是由无色逐渐变成浅黄色。因此,对头孢哌酮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的药物处理方案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上述本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可知,头孢哌酮纳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疹,本文主要包括荨麻疹型、发疹型、多形性红斑型以及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这四种药疹,且以荨麻疹型药疹的病例数最多。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案进行解决:(1)荨麻疹型药疹: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发生后,首先应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

立即停药,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来进行治疗,以此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应对症治疗,若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症状,可以外敷软膏剂(如复方倍他米松软膏)和其他外用制剂(如丁酸氢化可的松)来缓解此症状。(2)红斑疹型药疹:在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类型方面,红斑疹型药疹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治疗此种药疹的方案是先停药,然后在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药治疗;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此处理方案起到了较好的治愈效果[3]。(3)发疹型药疹:在发现患者出现这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然后给予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药治疗,且皮质激素类药物与抗组胺药应联合使用;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此处理方案能够达到好转或治愈的效果[3]。(4)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此类药疹发生几率较少,在出现此类药疹时,应先停止用药,然后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此处理方案治疗结果为好转[3]。此外,由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以及积极治疗是治愈此病的关键。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禁止使用致敏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综上所述,由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会严重影响患者原有疾病的治疗,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对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其处理方案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定慧,李刚,夏鹏飞,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186-187.

[2]张芳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18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06-1407.

[3]周芸倩,赵庆春,黄淑玲,等.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严重迟发性药疹1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242.

利巴韦林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价值分析

王生寿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独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药物治疗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价值较理想,对比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提高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利巴韦林;药物;小儿支气管炎;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5

Analysis Value of Ribavirin Combine With Drugs to Treatment Infantile Bronchitis

WANG Shengshou Wuwei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ribavirin combine with drugs to treat infantile bronchitis.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with infantile bronch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ribavirin therapy alone, the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with hydrochloric acid ammonia bromine rope, compared with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ith drug therapy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clinical improvement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wo groups ha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Rribavirin in combination with hydrochloric acid ammonia bromine line value ideal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bronchitis, alone with ribavirin therapy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promote clinical symptoms subsided, and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Ribavirin, Drugs, Infantile bronchitis, Value

支气管炎为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肺部听诊有湿啰音,咳嗽、发热、气喘、呼吸困难等表现。对于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以止咳、平喘、化痰、抗感染为主[1]。探讨利巴韦林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价值,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诊治的16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诊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8~26个月,平均年龄(13.63±2.71)月,病程1~72 h,平均病程(25.24±15.13)h;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7~27个月,平均年龄(14.16±3.02)月。病程1~72 h,平均病程(28.25±15.21)h。对比两组患儿基础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商品名:注射用利巴韦林;国药准字H20030523;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按体重每次5~7.5 mg/kg,一日2次。每次滴注20 min以上,疗程3~7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用20 ml生理盐水混合3 mg盐酸氨溴索(国药准字H20090230;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使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15 min。

1.3 疗效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患儿分泌物减少或者无分泌物,听诊无干湿啰音或消失,临床症状减轻,排痰效果显著。(2)有效:患儿分泌物少量,听诊干湿啰音减少,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排痰效果良好。(3)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

作者单位:733000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

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儿药物治疗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儿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比较

经过7天的治疗,治疗组患儿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的平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比较

应用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是通过药物控制气道炎症,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咳嗽、咳痰表现。本研究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利巴韦林,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可促进分泌细胞分泌黏液和浆液,增加支气管表面黏膜的含水量,从而稀释滞留在支气管表面的黏稠的痰液[3],而利巴韦林是合成核苷类抗病毒药,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经治疗,治疗组患儿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少,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利巴韦林联合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价值较理想,跟单独利巴韦林治疗对比能提高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卢立标,张新华,谭嫦,等.麻杏石甘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27(11):1463.

[2]安莉莉,解萍,苏岩,等.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炎治疗疗效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704.

[3]陈崇芝.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炎治疗疗效的分析[J].医学信息,2013,16(16):546-547.

乙酰谷酰胺与白蛋白联合治疗脑栓塞所致的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王研 肖金新

【摘要】 目的 探讨乙酰谷酰胺与白蛋白联合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8例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乙酰谷酰胺配合白蛋白对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乙酰谷酰胺;白蛋白;脑栓塞;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6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n Aceglutamide and Albumin Combine With Treatment of Cerebral Embolism Caused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WANG Yan XIAO Jinxin Tonghua City Dongch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Tonghua 13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aceglutamide and albumin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of cerebral embolism caused by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88 cases with cerebral embolism caused by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reatment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exist different,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acetyl Glutamine combined with albumin induced by cerebral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 Aceglutamide, Albumin, Cerebral infarc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栓塞为神经内科常见病,该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且该病发病较急,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大面积脑梗死;而脑梗死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性极大[1]。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探讨乙酰谷酰胺与白蛋白联合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采用不同方式对患者进行处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8例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40~76岁,平均(55.6±5.1)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血压控制、保护脑细胞、营养支持、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同时给予患者皮下注射4 000 U低分子肝素治疗,每12 h 1次,总共治疗14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乙酰谷酰胺与白蛋白联合治疗,将600 mg乙酰谷酰胺溶于25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并行静滴治疗,连续用药两周;同时给予患者50 ml浓度为20%的白蛋白静滴治疗,1 天2次,连续用药7天,7天后改为1天1次,再连续用药7天。

作者单位:134000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人民医院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进行比较。以《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标准进行评定。治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达到91%及以上。显效:治疗后评分改善程度为46%及以上,但未达到91%。有效:治疗后评分改善程度达到18%及以上,但未达到46%。无效:治疗后评分改善程度小于18%[2]。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8例、19例、4例、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2%;采用常规治疗后对照组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10例,12例,8例,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8.2%,组间比较临床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1.2±10.9)分,治疗后(10.8±6.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为(20.16±9.9)分,治疗后(16.7±9.4)分,治疗前比较两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卒中,俗称“中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是因多种因素引发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从而所引发的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且临床研究显示[3],脑梗死患者具有病情发展快、病情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性较大。脑栓塞作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后极易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脑水肿症状,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4]。故而,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及早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栓塞所致的大面积脑梗死的常用方式,白蛋白则为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该药物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改善患者梗死区的水肿症状[5]。另外,白蛋白的抗氧化效果较好,有利于修复血液屏障,且可有效的对自由基进行清除,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重要作用。乙酰谷酰胺为谷氨酰胺的乙酰化合物,同样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分解成谷氨酸与y-氨基丁酸两部分,其中谷氨酸在促进神经系统信息传递方面则具有较好的作用。而y-氨基丁酸可有效的谷氨酸的兴奋毒性进行抑制,有利于大脑组织进行改善,从而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脑功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乙酰谷酰胺配合白蛋白对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王莉莉,王海燕.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22(1):54-56.

[2]肖静,江思德,唐明山.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初步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1):30-32.

[3]孙海燕,王云成.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31-32.

[4]周立群.观察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56-157.

[5]王莉.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106-107.

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姚强1李晓秋2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小剂量螺内酯与中剂量螺内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不良反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可靠安全。

【关键词】螺内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剂量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7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ow Dose Spironolacton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YAO Qiang1LI Xiaoqiu21 Jilin City Medical Insurance in Jilin Province, Jinlin 132001, China. 2 Jilin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Jin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ow dose spironolac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78 case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small doses of spironolactone and dose of spironolactone in the treatment,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wo group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have adverse reactions,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mall dose of spironolactone therap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disease reliable security.

[Key words] Spironolactone,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ose

慢性心力衰竭为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1]。本次研究分析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理想剂量,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1 132001吉林省吉林市医保中心;2 132001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7±0.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35例,Ⅲ级43例。78例患者均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地高辛、ACEI、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或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待患者病情稳定时间大于2周后,甲组加用小剂量螺内酯20 mg/天,乙组加用中剂量螺内酯40 mg/天。两组均治疗12周。

1.3 指标观察

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晚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PF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Dd-LVSd)×100%。E/A值为EPFV:APFV值;LVM(g)-0.8×10.44[(IVST+LVPW+LVDd)3-LVDd31]+0.6,左室重量指数(LVMI)=LVM/BSA,其中BSA(m2)=0.000 61×身高+0.012 8×体重(kg)-0.152 9。评价临床疗效,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

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大于Ⅱ级或达到Ⅰ级。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Ⅰ级。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前甲组LVMI、LVEF、E/A、LVDd分别为(142.3±19.0)g/m2、(44.5±3.0)%、(0.60±0.12)、(50.5±4.3)mm,乙组则分别为(142.5±19.0)g/m2、(44.5±3.4)%、(0.65±0.13)、(50.4±4.2)mm,治疗后甲组分别为(124.5±20.5)g/m2、(48.2±4.1)%、(0.92±0.13)、(48.5±2.5)mm,乙组(125.5±19.2)g/m2、(50.3±3.7)%、(1.05±0.14)、(46.3±3.7)mm,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

甲组显著改善16例,改善2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9%,乙组显著改善16例,改善2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3%,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甲组未见不良反应,乙组出现乳腺增生2例,高血钾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舒张或收缩功能不全,重要器官供血异常以及液体潴留,治疗难度大。临床分析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心室重塑,而在心室重塑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该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而起到抑制RAAS的活性,不仅可抑制循环RAAS,而且能抑制组织RAAS,用于治疗心衰,在各个阶段均有显著效果。研究表明[3],长期应用ACEI会出现醛固酮逃逸情况,应用初期可出现醛固酮水平下降情况,但之后下降作用不恒定或逐渐转弱,或血浆中醛固酮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恢复到治疗前,甚至有增高的趋势。螺内酯的化学结构类似于醛固酮,可与醛固酮竞争肾脏远曲小管以及集合管细胞浆内醛固酮受体,其利尿作用减弱。相关研究表明[4],严重收缩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可减少死亡率,表明螺内酯的抗心衰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对比小剂量螺内酯以及中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发现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均有差异,治疗后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表明螺内酯用于改善心功能效果显著。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监测不良反应,甲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刘建和.心痹汤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1):57-59.

[2]谢春红,武美英.冠通方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11):1033-1035.

[3]赵雪林,侯明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缬沙坦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45-146.

[4]王昕.胺碘酮在急诊抢救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68-69.

羟氯喹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的临床分析

于晶 张林

【摘要】 目的 分析羟氯喹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患者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分别以羟氯喹与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治疗。结果 A组治疗后症状、各实验指标优于

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羟氯喹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羟氯喹;环磷酰胺;狼疮性肾炎;周围血管炎

【中图分类号】R593.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8

作者单位:132013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Analysis Clinical of Hydroxychloroquine and Cyclophosphamide in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With Peripheral Vasculitis

YU Jing ZHANG L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lin Medical College, Jilin 132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effect on hydroxychloroquine and cyclophosphamide in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with peripheral vasculitis.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each group of 30 cases, respectively with hydroxychloroquine, and cyclophosphamide cyclophosphamid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A group symptoms were superior than the group B,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Conclusion Hydroxychloroquine and cyclophosphamide in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with peripheral vasculitis effect.

[Key words] Hydroxychloroquine, Cyclophosphamide, Lupus nephritis, Peripheral vasculitis

周围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合并症,发病率约为11%~16%。SLE患者并发周围血管炎后临床治疗难度加大。采用羟氯喹与环磷酰胺治疗SLE伴周围血管炎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中SLE诊断标准[1]:(1)经肾活检24 h尿蛋白定量0.5 g以上。(2)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断为周围血管炎。(3)排除肝功能异常、凝血机制障碍、全身感染患者。(4)无药物禁忌证。其中男16例,女44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6.2±3.4)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B组患者经环磷酰胺治疗,患者初次每天口服1 mg/kg泼尼松,连续8周,逐渐减少剂量,至6个月维持剂量10 mg/d;同时取10 mg/kg环磷酰胺+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一周1次。环磷酰胺总剂量不得超过150 mg/kg。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口服200 mg羟氯喹,每天2次。共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Scr、血细胞沉降率(ESR),观察患者面部红斑、四肢末端坏疽、手足红斑、皮肤溃疡、肢体脂膜炎等症状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面部红斑、四肢末端坏疽均消失,手足红斑、皮肤溃疡、肢体脂膜炎各1例,占10%;B组患者治疗后面部红斑3例、手足红斑、皮肤溃疡各4例,肢体脂膜炎3例,四肢末端坏疽2例,占53.3%;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各指标变化分析

A组患者尿蛋白(0.78±1.03)g/24 h、Scr(79.6±30.4)μmol/L、Alb(39.4±5.6)g/L、ESR(17.6±6.9)mm/h;B组患者(1.84±1.24)g/24 h、Scr(99.6±32.6)μmol/L、AIb(32.6±7.3)g/L、ESR(27.3±8.3)mm/h;对比两组各指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液功能正常,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通常是指SLE合并双肾不同程度的病理类型免疫性损害,伴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患者不仅存在SLE全身表现,也存在血尿、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症状。通常SLE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紊乱,产生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伴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异常,以此造成多组织、多器官损伤。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其原因是因肾脏有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局部补体激活,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2]。临床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时,需控制狼疮红斑活动,保护肾脏功能,避免肾组织纤维化。环磷酰胺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药物,对免疫性疾病有显著效果。环磷酰胺在机体内无抗肿瘤活性,通过微粒体功能使其在肝脏中转化为醛磷酰胺,同时作为双功能烷化剂和细胞周围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抑制DNA功能及RNA功能,抑制其合成。通常对于狼疮性肾炎,采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减少肾脏中DNA抗体及DNA复合物,以此改善肾脏功能。羟氯喹是临床抗疟药中常用药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效果,可改善患者皮疹、关节炎症、皮肤损害等。羟氯喹可减轻SLE患者关节疼痛,降低系统性损害发生率。通过联合免疫抑制剂,可改善已并发心、肝、肾严重脏器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已有研究显示[3],在治疗SLE时,辅助加用羟氯喹,可有效缓解狼疮肾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羟氯喹可作为激素减量及停药时的维持用药。在此次研究中,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面部红斑、四肢末端坏疽、手足红斑、皮肤溃疡、肢体脂膜炎改善程度优于B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ESR均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羟氯喹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指标和肾功能,且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总而言之,羟氯喹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皮肤损害,提高机体免疫机制,改善肾脏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边金萍.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强化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11-12.

[2]梁碧琴,陆绍强,朱征西,等.羟氯喹辅治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0,9(7):522-523.

[3]翁燕蓉, 彭才智, 曾铁云,等.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护理干预[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1):76-78.

利巴韦林与喜炎平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古美玲

【摘要】 目的 探究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结果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利巴韦林;喜炎平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19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Xiyanping Combine With Ribavirin Treatment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GU Meiling Hunchun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Hunchun 133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ribavirin combined with xiyanping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70 cases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ibavir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bavirin combined with xiyanping injection.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body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normal time, rash subsided tim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different,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Ribavirin combined with xiyanping inje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Key words] Children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Ribavirin, Xiyanping

手足口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儿童发病率高[1],大多数患者1周即可自愈,少部分患者易出现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个别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死亡[2],因此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为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我院选取70例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70例,均符合临床中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均表现为手足部皮疹、不同程度发热、口腔水泡、流涎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3±1.1)岁,病程(3.2±0.7)天;观察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5±1.3)岁,病程(3.0±0.6)天;两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给予患者利巴韦林15 ㎎/kg+100 ml 5%的葡糖糖静脉滴注,1次/天。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利巴韦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者喜炎平注射液0.1~0.4 ml/(kg·d),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酌量加减剂量,控制在8 ml/(kg·d)范围内;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皮疹和口腔水泡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皮疹基本消退,口腔水泡改善,体温稳定,存在散在皮疹。无效:患者发热、皮疹等临床症状均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收集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62±0.46)天,皮疹消退时间为(3.52±0.77)天,对照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84±0.94)天,皮疹消退时间为(6.35±1.22)天,两组患者发热、皮疹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7.1%;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4.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患者发病原因多是由于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病毒传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等处,也可波及到软腭、牙龈以及扁桃体和咽部,部分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主要表现为精神差、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无力、惊厥、呼吸急促、以及面色苍灰和冷汗等症状,病情危重,影响小儿患者健康成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段,主要治疗药物有利巴韦林和喜炎平等,利巴韦林也称病毒唑,是一种前体药物,当微生物遗传载体类似于嘌呤RNA的核苷酸时,它可干扰病毒复制所需的RNA代谢,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主用于治疗拉萨热、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流感、流行性出血热以及腮腺炎和水痘等,广谱强效,是当前环境下各大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防治的主要药物;喜炎平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热消炎、镇咳、增强机体免疫等药理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且抗炎退热疗效好,安全性高,在临床儿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和一致好评,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小儿手足口病、小儿腹泻以及菌痢和急性热性疾病疗效显著[3-5];为进一步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热、皮疹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

作者单位:133300吉林省珲春市人民医院

率77.1%;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4.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芦燕,王丽娟.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0):4779.

[2]李胜立.利巴韦林喜炎平治疗74例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0):50-51.

[3]赵慧.健康教育对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07-108.

[4]周全安.3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50-51.

[5]茅晓春.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85-186.

·效果评估·

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在克罗恩氏病中的疗效评价

刘迎迎 张丽

【摘要】 目的 观察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克罗恩氏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口服硫唑嘌呤2.5mg/kg·d,并给予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5 mg/kg,分别于患者0,2,6周及以后每隔8周予相同剂量维持,共30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恢复及内镜下病理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ESR、CRP下降,内镜下病理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可提高克罗恩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英夫利昔单抗;克罗恩氏病

【中图分类号】R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0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Azathioprine Combine With Infliximab to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LIU Yingying ZHANG Li Department of Medicine Luohe Medical College in He’nan Province, Luohe 462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therapy of azathioprine combine with infliximab o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70 cases of crohn's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each group had 3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mbined therapy, while the treatment was treated with orally taken with 2.5 mg/kg.d and intravenous infliximab 5 mg/kg besides the combined therapy, resp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medic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2, 6 weeks after every 8 weeks later in the same dose, a total of 30 weeks. Compared clinical symptoms, the restore of biochemical index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ndoscopic pathology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bdominal distension, abdominal pain and other clinical symptoms, biochemical index of the ESR and CRP decreased obviously, endoscopic pathological improved in treatment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zathioprine combine with infliximab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crohn's diseas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Nfliximab, Crohn's disease

克罗恩氏病(CD)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透壁性炎症,其又称为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1]。病程迁延反复,不易根治。英夫利昔单抗(IFX)为TNF-α单克隆抗体,属于近年来研发的新型生物制剂,尤其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瘘管性克罗恩氏病或中、重度

作者单位:462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

活动性患者,而硫唑嘌呤作为一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已成为治疗CD的一线药物。我们采用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氏病患者35例,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克罗恩氏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内经检查和病理活检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的共识意见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氏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6月~19年,中位数3.5年。其中49例并发肛瘘,16例并发肛周脓肿。治疗前均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结核病。70例患者按知情同意的原则和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及炎症活动性评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营养支持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硫唑嘌呤2.5 mg/kg·d,并予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5 mg/kg(≥2 h滴完),分别于患者首次用药后2、6周及以后每隔8周予相同剂量维持,共30周。

1.3 观察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临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ESR、CPR恢复及内镜下病理愈合等情况。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4 疗效观察及评价指标

克罗恩病氏病CDAI评分≥150定义为临床活动,CDAI<150即判为临床缓解,治疗后CDAI降低幅度≥70或达到临床缓解即为治疗有效,CDAI≥150或降低幅度<70为无效。内镜下活动度判断参照简化的CD内镜下评分(SES-CD),评分为0即为内镜下缓解,评分降低≥1为内镜下改善。生化指标ESR、CPR为反应疾病活动性的辅助指标。

1.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各组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 ,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治疗组为89.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生化指标

治疗前两组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PR分别为(51.23± 20.56)mm/h、(37.43±21.47)mg/L,治疗后对照组ESR、CPR分别为(22.75±9.34)mm/h、(23.65±10.31)mg/L;治疗组ESR、CPR分别为(5.67±3.19)mm/h、(4.46±2.43)mg/L,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内镜下活动度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内镜下缓解率为11.5%,内镜下改善率为5.9%,治疗组内镜下缓解率为68.4%,内镜下改善率为43.9%,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药物不良反应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未发现明显的过敏、感染、肝毒性、心衰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认为CD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终生性疾病。本病发病病因尚不明确[3]。至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患者可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目前传统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营养支持、抗生素等,但这些药物疗效有限,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而英夫利昔单抗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该药疗效确切,具有以下作用:(1)减轻症状和体征。(2)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3)促进粘膜愈合。(4)改善生活质量。(5)使患者减少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激素,而副作用少。因此IFX的出现使CD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联合硫唑嘌呤,效果更佳。本实验结果表明,两组相比,硫唑嘌呤联合IFX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炎性活动指标改善情况及内镜下病理活动度缓解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且而未出现明显副作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再次验证使用硫唑嘌呤联合IFX治疗CD是一安全、有效途径,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活动性,促进粘膜愈合,可提高克罗恩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枢.克罗恩的临床诊疗[J].中国当代医学,2007,6(15):55.[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

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73-79.[3]唐会峰.12例克罗恩病手术治疗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4(19):121.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蔡英博

【摘要】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肌钙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肌钙蛋白水平。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4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1

Analysis Clinical Effect on Clopidogrel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AI Yingbo Harbin City Chest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5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n clopidogrel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search. Methods Selected 82 case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linical data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figures randomized law principles,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4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aspirin treatment, the observed group basis o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group i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oponin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12% ,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49%,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lopidogrel has higher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level of troponin.

[Key words] Clopidogrel,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reatment effect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临床中的一种危重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抗血小板治疗,以往主要使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采用该药物治疗后,并未取得明显的疗效。分析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病例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82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5.23±12.13)岁,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5.75±12.19)岁,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15005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I抑制剂、5 000 U低分子肝素钠、硝酸酯类药物等。对照组:利用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责任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300 mg,然后调整为每日150 mg,持续用药3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新帅克制药,国药准字H20103324)治疗。阿司匹林给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并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每天给予患者75 mg口服,持续用药30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肌钙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效果评价标准[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经心电图检查,观察到基本无异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心电图检查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较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中有30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中有23例患者治疗显效,10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0.49%。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的肌钙蛋白水平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的肌钙蛋白水平分别为(3.16±0.52) ng/ml、(3.15±0.59)ng/ml。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的肌钙蛋白水平分别为(0.91±0.15)ng/ml、(1.84±0.48)ng/ml。治疗后,观察组的肌钙蛋白水平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痛、胸闷等,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2]。非T段抬高患者一般经抗血栓治疗,可以使阻止血栓发展,对缺血心肌起到保护作用[3]。氯吡格雷属于新型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该药物见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可将血小板活化阻断,将炎性介质的释放、表达减少,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还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更高。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12%,且肌钙蛋白水平得到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可提高临床疗效,获取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汪雁博,傅向华,王学超,等.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类药物联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2,12(1):41-46.

[2]谢诚,丁肖梁,薛领,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J].药学学报,2014(10):1426-1432.

[3]刘小熊,夏豪,张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4):396-399.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效果分析

高霞

【摘要】 目的 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替硝唑,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不良反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2

Analysis Effect of Levofloxacin Combine With Tinidazole to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GAO Xia Tonghua City Huinan County Chaoyang Town Kangda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Tonghua 135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effect on levofloxacin combine with tinidazol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Methods Selected 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with tinidazo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nidazole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level of C reactive protein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mpar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Levofloxacin combine with tinidazol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effect.

[Key words]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Tinidazole

作者单位:135100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朝阳镇康达医院

慢性盆腔炎在妇科中十分常见,对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有不同程度影响[1]。为分析该病有效治疗方法,选取60例患者以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均根据临床与病理诊断确诊,且临床症状为下腹坠痛、白带过多及月经过多;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4±3.6)岁;病程5~28月,平均(14.1±2.3)个月;将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32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替硝唑治疗:在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加入替硝唑0.4 g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给药剂量为每日0.4 g,分为2次给药,同样与0.9%氯化钠溶液100 ml混匀后静滴;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

1.3 疗效判定

评价两组患者及不良反应,治愈: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且白带减少,经B超检查盆腔积液吸收明显。显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附件区、宫体按压疼痛减轻,经B超检查基本正常,阴道分泌物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有一定缓解但仍存在宫颈触痛。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同时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观察

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

治疗前两组CRP:对照组(34.2±5.4)g/L,观察组对照组(34.8±5.9)g/L;治疗后两组分别为对照组(8.3±2.1)g/L,观察组对照组(3.0±1.2)g/L;两组治疗前,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2例,包括食欲不振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包括食欲不振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发病部位主要为女性盆腔腹膜、周围结缔组织与内生殖器官,病变主要是结缔组织增生且造成分泌物集聚,主要病因为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且病程迁延、宫腔内节育器的应用及个人卫生等。该病对女性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如何对该病予以有效治疗是临床医师及广大患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不断得到应用,且有研究显示单药即可取得一定效果[2]。甲硝唑对厌氧菌、难辨梭菌、梭状芽胞杆菌等有良好作用,且抗菌谱较为广泛,临床中的耐药菌株较为少见,在和其他抗菌素共同应用时通常无配伍禁忌。与同样是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甲硝唑相比,替硝唑对于上述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更强,且不良反应更少,故用药更为安全。盐酸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氧氟沙星左旋体,该药物可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加以抑制,将细菌DNA合成过程成功阻断,从而发挥抗菌效果。已有研究发现[3],与氧氟沙星相比,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高出1倍左右,且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比氧氟沙星更低,且大部分不良反应在停药之后即可消失,故目前临床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使用日益增多。本次研究给予60例患者单用替硝唑与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低,而C反应蛋白是组织损伤或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由此可知观察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联合用药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用药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周争立,袁涛.急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测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1):1684-1685.

[2]崔媛,翟建军,冯碧波,等.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1559-1561.

[3]关鑫.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262-263.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分析

杨艳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6例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多于研究组,且子宫切除率18.6%高于

研究组2.2%,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米非司酮;凶险性前置胎盘;改良B-lynch缝合术

【中图分类号】R71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3

Analysis Effect on Improved B-lynch Joint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YANG Yan Anyang City Maternity and Children's Health Care Centers in He’nan Province, Anyang 455000, China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effect on improved Improved B - lynch joint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89 patients with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clinical data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plan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treatment, 46 regular team improved B - lynch suture and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mifepristone, observe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ve time, postoperative blood los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more than 2 houres group, and the uterus resection group is higher than 18.6% and 2.2%,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B-lynch suture and mifepristone combine effect is remark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Key words] Mifepristone,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Improved B-lynch suture technique

前置胎盘多发于经产妇,主要指妊娠28周后,胎盘在子宫下段附着,甚至胎盘的下缘覆盖或达到宫颈内口,且其位置比胎先露部低。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本院针对8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6.6±1.8)岁,孕次2~6次,平均(3.4±0.4)次;研究组46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6.0±2.5)岁,孕次3~7次,平均(3.3±0.5)次;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于胎盘及胎儿娩出之后行缩宫素注射20 U,且同时行20 U静脉滴注,按摩宫体修剪胎盘的部分植入部位,对出血部位行8字缝合,若仍有出血者,则予以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的上行支结扎等。研究组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其初步处理和对照组一致,取Dexon线于子宫前壁的切口下缘处右侧进针,而出针位置需距离切口的上缘3 cm与子宫右侧的边缘4 cm,把线拉到宫底,并对右侧宫角的3 cm处宫底予以加压,将线从宫底垂直地拉向子宫后壁,从和后壁水平处进针,再穿过宫腔至左侧后壁的对称点,由此处出针,并绕过宫底至前壁,而子宫右侧的进针点和左侧对称,再牵拉缝线的两端,在收紧缝线之后进行结扎,并缝合切口。对胎盘残留植入的患者,术后行米非司酮,口服,25 mg/次,2次/天,疗程为7天。

1.3 疗效判断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及子宫切除情况。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 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情况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多于研究组,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子宫切除情况

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为18.6%,研究组为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前置胎盘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认为与女性多次妊娠、流产或者行剖宫产密切相关,而凶险性前置胎盘主要指胎盘完全前置,且有可能植入,造成大出血的几率大[1]。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多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分析可能为B-lynch缝合术主要通过缝线于子宫表面进行纵向机械性地压迫子宫处平滑肌,进而使肌层内的弓形血管可有效被挤压,使血流得以减少,且可使胎盘的剥离面处血管形成血栓,造成子宫肌层出现缺血,促进子宫收缩,迫使胎盘的剥离面处血窦关闭,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且前壁的上下处出针点的间距扩大,也可对缝合后引起的子宫处前后壁间的长度差异,形成子宫的前屈状态,提高止血效果[2]。若修剪挖除或剥离植入胎盘之后,再行创面的缝合,易视野不清,且出血多主要因剥离面的广泛渗血,常需缝合多针,将造成大量失血,使全身的各脏器均处缺血状态,凝血机制及子宫的收缩力将受到影响。米非司酮为孕激素的受体类拮抗剂,与内源性的孕酮竞争性结合受体,进而造成绒毛及蜕膜的变性及坏死,且可对滋养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促进及诱导其凋亡,使子宫胎盘的血流减少,且利于子宫收缩及残留胎盘的排出,避免术后出血[3]。治疗无效时多数需行子宫切除,结果显示:对照组子宫切除率18.6%高于研究组2.2%,可能与改良B-lynch缝合术的止血效果好,可促进康复,进而降低子宫的切除率密切相关[4]。

综上所述,改良B-lynch缝合术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可有效止血,降低子宫的切除率。

表1 两组疗效情况(x-±s,n)

参考文献

[1]杨秀丽,周应芳,黄艳,等.不同类型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1):849-851.

[2]严瑞珍.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16):2455-2456.

[3]解瑞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2):79-80.

[4]王萍.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78-79.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观察

吴晓峰 冷静 马历历

【摘要】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2.7%优于对照组8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3-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4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 Combine With Edaravon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U Xiaofeng LENG Jing MA Lili Jilin City Jihua Group Company General Hospital Neurlolgy in Jilin Province, Jilin 132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n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 combine with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110 cas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5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daravone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n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contras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observation group 92.7%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1.8%,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adverse rea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and high safety.

[Key words]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 Edaravone,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塞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部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疾病[1],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我院联合采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0~75岁,平均(43.1±7.4)岁;治疗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22~78岁,平均(45.1±6.7)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溶入适量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软胶囊,空腹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一次2粒,1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两周。

1.3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减少率大于90%。显效: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率在50%~90%之间。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减少率在20~49%。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减少率小于20%。总有效率=(愈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x-±s)形式表示,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法,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4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中有1例发生食欲减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中有1例发生食欲减退,2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塞也称缺血性脑卒中,常和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因素有关。脑梗塞发病的原因有心源性、非心源性以及其他原因,心源性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占脑梗塞的60%~75%,主要表现为慢性心房颤动。非心源性脑梗塞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凝块,肺部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梗塞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临床症状表现为偏瘫、眩晕、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丁苯酞软胶囊的主要成分为丁苯酞,该药能够阻断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枢神经功能损伤。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含有N-乙酰门冬氨酸(NAA),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来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3]。将该两种药联合使用共同治疗脑梗塞,能够有效增强抗脑缺血的作用,明显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从而能够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效果[4]。通过本文的研究,观察组临床疗效92.7%优于对照组81.8%,χ2=7.4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

参考文献

[1]王飞.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46-148.

[2]驰欣杰,谢春香,王金成,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6):21-23.

[3]韩冰,薛冰,纪红玉.丁苯酞软胶囊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6(6):3280-3281.[4]徐杰.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71-72.

作者单位:132022吉林省吉林市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

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晓丽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剖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甲氨蝶呤化疗基础之上联合负压吸引清宫术治疗,观察组中采取宫腔镜与甲氨蝶呤联合干预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非常确切,微创方便。

【关键词】宫腔镜;甲氨蝶呤;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引产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4-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5

Analysis Clinical Effect on Hysteroscopy Combine With Methotrexate in Pregnancy Induced Labor in the Cesarean Scar

ZHANG Xiaoli Anda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a 15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y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duced pregnancy in cesarean section scar.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methotrexate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curettage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adopted intervention hysteroscopy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Hysteroscopy combine with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urative effect is accurate, minimally invasive and convenient.

[Key words] Hysteroscopy, Methotrexate,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nduction of labor

在剖宫产术后,若妊娠胚囊以子宫切口瘢痕位置着床,由此所诱发的异位妊娠则称之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由于子宫切口位置的肌层较薄,且弹性不足[1],因此在受精卵着床后可能会诱发包括子宫出血以及子宫破裂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远期危害性大[2-3]。观察分析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30例纳入对照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2~35周岁,平均年龄(29.6±1.2)岁,剖宫产史1~6年,平均(3.8±0.6)年;观察组年龄22~34周岁,平均年龄(29.5±0.8)岁,剖宫产史1~6年,平均(3.5±0.8)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在甲氨蝶呤化疗基础之上联合超声检测做负压吸引清宫术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的吸宫压力按照400.0~600.0 mm Hg标准进行,组织物被吸出之后立即检查并确认绒毛组织,尽可能一次性吸除妊娠组织物。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与甲氨蝶呤联合干预的治疗方案。在宫腔镜清宫术前先以甲氨蝶呤作为给药方案,以肌肉注射方式给予1.0 mg/kg剂量,若患者在用药7天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下降不足50.0 U/L,则可追加1次用药,总量不超过200.0 mg。宫腔镜手术实施期间,以浓度为5%的甘露醇溶液作为膨宫介质,膨宫流速按照350.0~400.0 ml/min标准进行,压力控制在130.0 mm Hg范围内,组织清除完整后以电凝止血,电凝切割功率控制在40.0~50.0 w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1)痊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恢复正常,阴道流血停止,血β-HCG恢复正常,B超检测下确认妊娠组织完全清除。(2)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基本恢复正常,阴道流血少于15天,血β-HCG进行性下降,B超检测下确认妊娠组织完全清除。(3)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好转,阴道流血减少,血β-HCG有所下降,B超检测下确认妊娠组织基本清除。(4)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可信区间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30例,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30例,治愈1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宫腔镜技术在妇科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宫腔镜手术干预下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且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4]。在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进行治疗时,关键的问题是排除妊娠囊,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在甲氨蝶呤用药基础之上对比负压吸宫术与宫腔镜清宫术的治疗效果,数据结果证实了宫腔镜清宫术的确切疗效,其优势在于:(1)可以彻底清楚瘢痕位置的残余妊娠组织。(2)妊娠组织物清除后可及时进行电凝止血,及时控制出血症状,提高安全性。

综合所述,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非常确切,微创方便。

参考文献

[1]余运芬,鲁保玉,蒋艳,等.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误诊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158.

[2]宋改让.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15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31-32.

[3]李宏.13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处理方式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95-196.

[4]张少娟.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26例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52-53.

作者单位:151400黑龙江省安达市妇幼保健院

·疗效观察·

含氯法齐明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赵丽

【摘要】 目的 分析含氯法齐明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氯法齐明治疗。结果 A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转阴率均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含氯法齐明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效果满意。

【关键词】氯法齐明;耐多药结核病;联合方案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6

Observation Therapeutic Effect on Clofazimine Unit Scheme in Treatment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ZHAO Li Songyuan City Central Hospital Tuberculosis Department in Jilin Province, Songyuna 138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rapeutic effect on clofazimine unit scheme in treatment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ethods Selected 6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 group A adopt conventional anti TB drugs to treatment, group B was basis the group A combined with clofazimine to treatment. Results Group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lesion absorption,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lesions were lower than group B,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lofazimine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 resistant effect is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lofazimine, Multi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Unit scheme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较为棘手,临床预后差。采取含氯法齐明联合方案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8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30~70岁,平均(48.6±5.2)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各3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盐酸左氧氟沙星(Lfx)、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吡嗪酰胺(Amk)。根据体重差异,餐后顿服氨基水杨酸异烟肼0.6~1.2 g/d,盐酸左氧氟沙星0.4~0.8 g/d,乙胺丁醇0.75~1.0 g/d,均为餐后顿服,1天1次;吡嗪酰胺0.5 g/d,餐后服用,1天3次;吡嗪酰胺0.4 g静脉注射,1天1次,6个月;共治疗24个月。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法齐明,口服0.1 g氯法齐明,1天1次,共24个月。患者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1.3 疗效判定

病灶吸收。(1)显效:病灶吸收率较治疗前提高50%。(2)有效:病灶吸收不足50%。(3)无效:病灶无变化[1]。病灶稳定: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稳定[2]。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对比

A组12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32.4%,即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23例;24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82.4%,即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6例;B组12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52.9%,即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24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100%,即显效21例,有效13例;对比两组12个月、24个月病灶吸收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对比

A组24个月后痰菌转阴率70.6%,B组24个月后痰菌转阴率9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影像学检查

A组24个月后病灶稳定率79.4%,B组24个月后病灶稳定率9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并发症

A组25例恶心呕吐,7例腹泻,占94.1%;B组皮肤色素沉着16例,皮肤鱼鳞样改变10例,恶心呕吐3例,占85.3%;两组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者单位:138001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结核科

结核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使耐药菌株显著增加,耐多药结核病是结核病常见且难以治疗的类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存在较长病程,病灶分布范围广特点,易出现空洞,临床治疗困难。为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促进病灶吸收,临床日渐重视采取正确联合方案积极治疗,以此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对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多联合四种或四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在常规抗结核药物中,Pa、Lfx、EMB、PZA、Amk为常用药物。Pa是对氨基水杨酸和异烟肼的化学结合物,对氨基水杨酸通过对异烟肼乙酰化过程予以抑制和延缓,延长异烟肼在体内的药效,降低药物毒性作用;异烟肼可积极抑制和消灭生长繁殖期的分枝杆菌。Lfx属于氧氟沙星左旋体,其抗菌活性高效,抗菌效果显著。PZA可高效作用于结核杆菌,起到抗菌效果,作用过程为渗入含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内杀死结核杆菌。EMB属于临床合成抗结核药物,对生长繁殖的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和阻断RNA合成,杀死结核分枝杆菌。AMK属于氨基糖苷类广谱抗菌药物,其抗结核分枝杆菌效果显著。通过五联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可取得一定效果,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在此次研究中,A组12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32.4%,24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82.4%;24个月后痰菌转阴率70.6%。而B组患者组12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52.9%,24个月后病灶吸收总有效率100%,24个月后痰菌转阴率94.1%。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主要是B组患者联合氯法齐明治疗。氯法齐明是临床治疗麻风病的主要药物,大量研究资料显示[3],联合氯法齐明治疗,可提高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说明氯法齐明可作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药物,可与利福平或乙硫异烟胺联合用于治疗耐砜类药物的菌株所致感染,也可用于结核杆菌及敏感型多耐药结核杆菌感染,对其他抗结核药物无拮抗作用,对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和其他多种分枝杆菌有强大的抑制效果。此次研究中,B组24个月后病灶稳定率97.1%较A组70.6%高。但氯法齐明的应用,则会导致患者皮肤色素沉着,使其出现鱼鳞样改变,多数患者不易接受。因此在治疗前需告知患者此种现象是正常的,并告知患者停药后此不良反应会消失,并不会影响其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含氯法齐明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可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玉.微卡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多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4):35-36.

[2]王怀冲,徐颖颖,张相彩,等.联合氯法齐明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11):1268-1271.

[3]王洪军.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92例[J].医学综述,2012,18(19):3289-3291.

奥扎格雷钠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95例临床效果观察

董健伟 徐晓燕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血栓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与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95例脑血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与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血清血脂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血栓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与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血栓;奥扎格雷钠;蝮蛇抗栓酶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7

Observation Clinical Effect of 95 Cases With Sodium Ozagrel Combine With Ahylysantinfarctase to Treatment of Cerebral Thrombosis

DONG Jianwei XU Xiaoyan Changchun City Center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odium ozagrel combine with ahylysantinfarctase to treatment of cerebral thrombosis. Methods Selected 95 case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sodium ozagrel treatment, th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odium ozagrel and ahylysantinfarctase combined treatment.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erum lipid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with sodium ozagrel and ahylysantinfarctase combine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 Cerebral thrombosis, Sodium ozagrel, Ahylysantinfarctase

脑血栓是脑梗死的常见类型,其在脑梗死中所占比例为60%,会导致患者脑组织缺氧、缺血,严重者可继发脑软化坏死,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脑梗死多出现于中老年患者,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脑梗死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治疗脑血栓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临床比对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95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5±1.9)岁。对照组47例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47±2.1)岁。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比较,?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与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将40 mg奥扎格雷钠与0.75 U蝮蛇抗栓酶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用药14天。对照组只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同治疗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

本次疗效判定标准参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分为4级:(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以上,预后良好,无残疾症状。(2)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预后一般,病残Ⅰ~Ⅲ级。(3)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预后较差,病残Ⅲ级以上。(4)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预后差,病残Ⅲ级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血脂变化对比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为(6.12±0.41)mmol/L,对照组为(7.05±0.71)mmol/L,t=1.032 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G为(1.23±0.42)mmol/L,对照组为(1.92±0.62)mmol/L,t=1.357 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为(3.03±0.21)mmol/L,对照组为(3.41±0.49)mmol/L,t=1.581 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HDL-C为(1.83±0.30)mmol/L,对照组为(1.55±0.23)mmol/L,t=1.157 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48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5例,无效3例,恶化2例,治疗有效率为89.6%;对照组47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3例,无效9例,恶化5例,治疗有效率为70.2%,χ2=8.3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基本病因为动脉粥样硬

作者单位:130051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

化,多数患者会伴发高血压,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相互作用,而高血脂以及糖尿病亦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外科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对于急性发作患者则主张采用药物治疗,对于大面积梗死患者则可采用开颅减压术[1]。本次研究中,患者均符合药物治疗标准。蝮蛇抗栓酶是从蝮蛇蛇毒中分离的以精氨酸脂酶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酶制剂,可以促进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减少血小板数量,使其聚集和黏附功能得到抑制,促进血流速度加快,具有溶栓、抗凝作用,同时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病灶局部供血的作用[2]。奥扎格雷钠的化学名为反式-3-4-(1H-咪唑基-1-甲基)苯基-2-丙烯酸钠,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可促进血管扩张[3]。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清血脂水平,起到溶栓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血脂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7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脑血栓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与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牛艳国.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261-262.

[2]朱晓莺,邱有波,杨拯.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932-939.

[3]李瑞娜.奥扎格雷钠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4):421-422.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刘婉童

【摘要】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药物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关键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8

Observation on Curative Effect of Anti-thyroid Drugs in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LIU Wantong Tengzhou City Yankuang Lunan Chemical Fertilizer Plant Workers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Tengzhou 27752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n hyperthyroidism application anti-thyroid medication.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with diagnosed thyroid function hyperfunction from octomber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he drug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aspiration, each group had 50 cases. analyz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nc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its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

[Key words] Drug treatment, Surgical treatm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本次试验以比较的方式,分别应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分案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具体方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30例,女70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9±7.1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应的临床检查,并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测定结果为:轻度甲亢的39例,中度甲亢的41例,重度甲亢的20例。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方面的自然情况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2 方法

(1)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甲状腺切除手术:使患者仰卧位,将肩部垫高,施行全身麻醉,常规进行手术消毒铺巾工作并充分暴露施行手术的部位,手术医生沿颈白线切开被膜至甲状腺固有膜,再上下切开,至甲状软骨下缘以及胸骨切迹的上方[1]。将两侧颈前肌群进行分离,并牵拉两段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充分将甲状腺进行暴露,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甲状腺的全切或者次全切除手术。术后给予彻底的止血,并放置引流管,再依次进行缝合。(2)药物治疗组的患者要先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方面的治疗:嘱患者注意休息并保证热量充足,合理补充B族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糖类等的一般治疗,再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心悸失眠患者对症处置,并在此的基础上,使用硫脲和咪唑两类抗甲状腺方面的药物进行抗甲状腺治疗[2]。通常情况下,丙基硫氧嘧啶100~300 mg,1日3次口服,或他巴唑30 mg,1日3次口服。并要求患者在服用药物4~8周后进行甲状腺各方面检查指标的复查工作,再根据患者甲状腺的激素水平进行合理的药物剂量调整。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在服药的两年后得到治愈,也会出现患者病情不稳定,则需要适当的延长治疗时间。除此之外,其他一些治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基硫氧嘧啶、131I、普奈洛尔、复方碘溶液等,都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

1.3 评定标准

(1)治愈: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表现,甲

作者单位:277527山东省滕州市兖矿鲁南化肥厂职工医院

状腺激素的分泌水平变为正常。(2)显效:仅有一小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表现,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水平变接近正常。(3)有效:具有一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表现,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水平有所改变。(4)无效:患者仍然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表现,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水平未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方面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痊愈人数35,显效8,有效4,无效3,总有效率86%。手术治疗组患者的痊愈人数28,显效10,有效8,无效4,总有效率76%。药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显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分析。

手术治疗组在术后有3例喉返神经损伤,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22%。手术治疗组有1例甲状腺危象,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3例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16%。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使用先进的抗甲状腺药物疗效要好于常规进行的手术治疗[3]。这也证明了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安全有效可行性。虽然现在临床仍普遍的沿用颈白线入路手术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但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且有较高的复发率,所以一些担心手术效果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本次试验所采用的药物均为临床上的常用药,并且这类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对于甲状腺功能的缓解具有良好的疗效,偶可见发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药物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其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国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26-27.

[2]李宏旭,魏学娟.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92-94.

[3]何秋芬,夏宛贤.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6):4016-4018.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永杰

【摘要】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糖尿病患者并分组,对照采用二甲双胍,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2、4、8、12 周FBG、PBG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

【关键词】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29

Observat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n Rosiglitazone Combine With Metformin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Outpatient Pharmacy

LI Yongjie Songyuan Central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Songyuan 13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rosiglitazone combine with metformin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outpatient pharmacy. Methods Selected 70 cases with diabetic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metformin plus rosiglitazon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2, 4, 8, 12 weeks FBG, PBG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Rosiglitazone combine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effect.

[Key words] Rosiglitazone, Metformin, Diabetes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渐提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医疗界的普遍关注。2型糖尿病发病与胰岛素存在抵抗性具有一定相关性,所以对于糖尿病进行治疗时往往需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B细胞作用,改善患者糖代谢能力。选取70例糖尿病患者,分析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7.5±2.6)岁,体重48~75 kg,平均体重(64.3±5.2)kg;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6.9±3.1)岁,体重45~73 kg,平均体重(63.4±4.1)kg。对比两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患者入选标准[1]

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8 mmol/L及(或)餐后2 h血糖(PBG)≥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并发症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对照组早餐、晚餐前20 min服用二甲双胍片250 m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9906281)4 mg,1次/天,若控糖效果不明显,可增加剂量,但需低于8 mg。两组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第2、4、8、12

作者单位:138000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学部周时FBG、PBG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FBG与PBG比较(x-±s)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2、4、8、12周FC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对应时间FCG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2、4、8、12周时PBG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同时期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机体因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FFA)而受到刺激,使得自由基大量形成,由此导致氧化应激发生。由于氧化应激信号通路被激活使胰岛素抵抗产生,胰岛素出现异常分泌,糖尿病血管发生病变。且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整个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是糖尿病晚期发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高血糖与高FFA一起作用使得ROS大量形成并产生氧化应激作用,使应激敏感信号途径被激活,促使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由此导致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罗格列酮为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治疗的新型药物,主要是对肝脏内存在的糖异生现象形成抑制作用,从而使得血糖水平下降,有临床研究[2]资料显示此药物可使得高糖形成率明显下降,且会使机体对胰岛素敏感度上升,且在不断治疗中,所产生的降糖效果更为明显。且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使血糖水平下降,罗格列酮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水平降低,对于餐后血糖治疗效果对比空腹血糖效果更为明显。有研究[3]资料显示,应用罗格列酮进行治疗12周后能够明显减少三酰甘油水平,而且使得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表明罗格列酮在促使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同时,还可以使得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改善,具有较高安全性,患者依从性良好,不会导致胰岛B细胞促使严重负担,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血脂的紊乱症状产生调节作用[4-5]。二甲双胍是一类双胍类药物,在治疗是可以对糖异生产生抑制作用,使得肝糖原形成明显降低,脂肪、肌肉对于胰岛素产生的敏感性提高由此促使血糖水平下降。研究组患者经持续12周治疗,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下降,其降糖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更具有优势,由此可知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存在互补、协同效果。

总之,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可以较为良好的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血糖达标速度较快。

参考文献

[1]余献梅.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2(7):166-167.

[2]李贤坤.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2011,18(8):45-46.

[3]杨晓玮.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92-193.

[4]黄荷叶.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疗法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39-40.

[5]朱志良,常继红.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58-159.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跃忠

【摘要】 目的 探究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组4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65%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比较高。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5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0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irofiba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LIU Yuezhong Hegang City Hebei Forestry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gang 1542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tirofiba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Selected 81 cases with acute coronary artery syndrom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of 40 patients, the treatment group of 41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adroparin calcium injection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tirofiban. comparative analysis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was 65%.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yndrome were treated with tirofiban treatment on acute coronary,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and high safety.

[Key words] Tirofib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linical effect

急性冠脉综合征(ASC)是研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主要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等,血小板的激活在急

作者单位:154212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北林业局医院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效果明显。基于该病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固定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进而达到减少临床不良病症的目的。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组41例患者。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7.9±2.1)岁。治疗组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排除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及心力衰竭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常规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注射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片100 mg/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d皮下注射。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调整药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开始30 min滴注速度一般为0.4 ug/(kg·min),输注结束后,继续采取0.1 ug/(kg·min)的速度维持滴注。在后续滴注过程中仍沿用该滴速。

1.5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研究所得的所有有效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中显效36例,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引起的粥样硬化及破裂的情况,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其病情变化比较明显,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该病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必须提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检查,确定病理机制,如果存在异常情况或者不良因素的影响,则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确定适当的治疗方式[2-3]。低分子肝素是当前常见的一种低分子药物,能起到治疗血栓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多将该药物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联合用药能减少不良症状,但是如果长期用药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良反应,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必须停止用药。替罗非班是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其主要机理是阻止纤维蛋白及血小板的融合,进而起到控制血小板数量及避免其聚集的作用。此外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通过受体拮抗剂通道占据受体阻止纤维蛋白结合,通过激活的机理破坏血栓,进而起到控制血栓形成的目的。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效果明显,对患者自身影响比较小[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减少临床不良症状,进而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中具有安全性的特点,同时能清除血小板聚集引起血管堵塞,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牛玉岭,彭雪梅,高晓东.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258-262.

[2]黄小梅.盐酸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48-151.

[3]杨苓,魏雪梅,肖娴,等.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17):135-136.

[4]索延征,郎辉辉,张纪光.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42-143.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吴昌南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前列地尔;α-硫辛酸;糖尿病足;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1

Observation Curative Effect on Alprostadil Combine With Alpha Lipoic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WU Changnan Sunwu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alpha lipoic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Methods Selected 90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alpha lipoic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alpha lip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Key words] Alprostadil, Alpha lipoic, Diabetic foot, Curative effect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糖尿病足属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地增长。糖尿病足治疗较为困难,且治疗费用高,成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中较为困难的病症。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在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6.23±4.21)岁;病程2.5~23.4年,平均病程(12.34±5.24)年。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36±5.47)岁;糖尿病病程3.5~22.7年,平均病程(11.68±6.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法为:(1)限制足部活动,并将足部抬高。(2)进行合理的饮食,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与清蛋白以及氨基酸等治疗,保证血清总蛋白在60 g/L以上,清蛋白在35 g/L以上。(3)控制血糖浓度,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控制血糖浓度为空腹血糖在6~8 mmol/L、餐后2 h为8~10 mmol/L,并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的范围内。(4)根据药敏等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措施,并根据情况对创面进行清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1)将0.6 g的α-硫辛酸加入250 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且1次/天;(2)10 μg的前列地尔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且1次/天。并连续治疗3周。

1.3 疗效判定

(1)痊愈:患者足部溃疡处肉芽组织生长快,创口已完全愈合。(2)显效:患者症状有了明显好转,创口的愈合程度在85%以上。(3)有效:患者症状有了基本的好转,创口的愈合程度在45%以上。(4)无效:患者症状与治疗前无异,或者恶化。其中,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45例,痊愈23例(51.1%);显效14例(31.1%);有效7例(15.6%);无效1例(2.2%),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45例,痊愈12(26.7%);显效16例(35.6%);有效8例(17.8%);无效9例(19.9%),总有效率为8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糖尿病足治疗的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大血管的病变以及微血管的病变。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可以降低血液的粘滞性,便于胰岛素更好地发挥其功用[1]。并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组织血液的供应,促进溃疡面组织的更好地修复。α-硫辛酸属于抗氧化剂,可以降低患者对胰岛素以及降糖药物的使用量[2]。在治疗糖尿病足上最大的功效是阻止神经外膜细动脉超氧化物的形成,修复受损的神经。在α-硫辛酸应用于动物溃疡治疗的实验中,α-硫辛酸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病理的变化,改善足部溃疡的状况。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有效地提高溃疡处肉芽组织的生长,有利于患者创口的愈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将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促进溃疡处的尽快愈合[3]。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使足部溃疡处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创口的愈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4]。

参考文献

[1]王晓娟,何明海,袁宁.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8):1154-1155.

[2]张超,信铁锋.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7):215-216.

[3]张志.284例糖尿病足患者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曾慕阳.临床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100-101.

硫辛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吴惠杰

【摘要】 目的 探讨硫辛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聚维酮碘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比组间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糖

尿病足时,可以采用硫辛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硫辛酸;聚维酮碘;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2

Observation Curative Effect on Lipoic Combine With Povidone Iodine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WU Huijie Sunwu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China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lipoic combine with povidone io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lipoic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is on the control group of drug treatment, and then combined with povidone iodin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77.5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can be used in treatment of 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poly povidone iod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quality.

[Key words] Diabetic foot, Lipoic acid, Povidone iodine, Curative effect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症对患者身体和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对硫辛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1]。探讨硫辛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联合药物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足。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9~79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1~81岁;两组病程均在1周~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硫辛酸治疗。硫辛酸治疗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并进行常规降血糖治疗,待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后用100 ml氯化钠注射液和普通胰岛素10 U溶液进行冲洗,氯化钠注射液的浓度控制在0.9%左右,冲洗的过程中进行湿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联合使用聚维酮溶液进行冲洗,如果创面比较深,必须在纱布中吸入聚维酮溶液,并将其填塞在创面位置,并利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处理。另外,医务人员还应该根据创面恢复的实际状况更换药量,每天至少换药1次。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总有效率等基本情况,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痊愈12例,占30.00%,显效8例,占20.00%,好转11例,占27.50%,无效9例,占22.50%,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痊愈27例,占67.50%,显效9例,占22.50%,好转3例,占7.50%,无效1例,占2.50%,总有效率为9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糖尿病足治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糖尿病足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目前,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药物主要有硫辛酸和聚维酮碘,这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上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实际治疗过程中如果少了这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将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3]。聚维酮碘属于消毒防腐药物的范畴,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药物具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以及改善创面等优点,在增加局部免疫力的同时还能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对细菌、病毒以及霉菌有较高的杀灭作用,是提高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4]。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明确硫辛酸和聚维酮碘的使用步骤,在明确以上两种药物治疗要求的同时,为提高糖尿病足治疗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足时,可以采用硫辛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提高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娜,丘静君,曾爱芳.青霉素粉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3,2(31):97-98.

[2]郭衍娟,陈卫平,张枝萍.聚维酮碘软膏联合珍珠粉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2):197-199.

[3]申海英.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8):2001-2002.

[4]顾红樱.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73-74.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

张晓利

【摘要】 目的 评价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开展手术治疗过程,治疗组在手术过程中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术后眼压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个时期的对应眼压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

统计学意义。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能够降低术后炎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地塞米松;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3

Curative Effect of Atria Injection Hexadecadrol Before Uveitis Concurrence Cataract Surgery

ZHANG Xiaoli Yanshou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anshou 150700, China

作者单位:150700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医医院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tria injection hexadecadrol before uveitis concurrence cataract surgery. Methods Selected 36 cases with uveitis complicated cataract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only to carried out the operation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change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mpared two groups with intraocular pressure corresponding to each period,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uveitis complicated catara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lammation in the operatio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Key words] Uveitis complicated cataract, Dexamethasone, Curative effect

临床中将葡萄膜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1],此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并发症,因此,要重视手术的成功开展,同时做好并发症的控制和管理。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过程和在手术过程中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眼压变化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每组各18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治疗组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38.92±6.34)岁。对照组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38.63±6.63)岁。两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表现为眼痛和畏光症状,11例患者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渗漏症状,5例患者表现为玻璃体浑浊症状[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只开展手术治疗过程,手术方式采用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手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滴眼液滴眼处理,之后在术前0.5 h采用含量为0.9%的氯化钠100 ml和0.5 g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射,术前采取局部麻醉处理方式[3]。治疗组在手术过程中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实施治疗过程,手术过程同对照组,在手术结束过程中,选取手术切口穿刺进入前房注射0.1 ml的地塞米松注射液,保持前房状态良好,将切口进行缝合,同时在球结膜下注射2.0 mg地塞米松以及2万U妥布霉素,术后做好包扎处理。

1.3 疗效判断标准

(1)痊愈:患者的视力恢复正常。(2)显效:患者的视力明显好转。(3)有效:患者的视力有所恢复,恢复一行以上。(4)无效:患者的视力没有好转,同时视盘荧光表现不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6例(33.33%);显效7例(38.89%);有效3例(16.67%),无效2例(11.11%),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中痊愈3例(16.67%);显效4例(22.22%);有效3例(16.67%);无效8例(44.44%),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7天眼压为(14.88±1.13)mm Hg。对照组术后7天为(14.82±1.12)mm Hg。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眼压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各个时期的对应眼压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过程和在手术过程中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眼压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变化情况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能够降低术后炎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兴琚.术中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57-58.

[2]刘奎香,张国文,刘新敏,等.曲安奈德前房注射在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手术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3):208-210.

[3]张君,杨炜,张奕霞,等.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4):749-751.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合并焦虑、抑郁的效果

周卫平

【摘要】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雷贝拉唑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合并焦虑、抑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难治性消化溃疡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结果 研究组的Hp转阴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

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3-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4

Discussion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Unit Rabeprazol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eptic Ulcer Combin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作者单位:215007苏州同济医院

ZHOU Weiping Suzhou Tongji Hospital, Suzhou 215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unit rabeprazol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eptic ulcer combin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refractory peptic ulcer and anxiety, depression in patients randomiz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quadruple therapy for treatment, research group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the new force. Results Hp negative rate study group, ulcer healing rat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HAMA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HAMD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eptic ulcer combination of rabeprazole and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epression, anxiety symptoms and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 Peptic ulcer, Rabeprazole,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常常因疾病得不到有效缓解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长期的精神抑郁、焦虑又容易引起生理应激反应,从而加重病情[1]。我院对合并抑郁、焦虑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应用了雷贝拉唑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34例)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胃溃疡患者在治疗12周、十二指肠溃疡在治疗8周后均未愈合,并有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溃疡恶性病变者,合并心肺肝胆疾病者,多次或长期应用非甾体类药物者,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6.3±4.8)岁,病程1~10年,平均(3.6±2.0)年。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于第1周采用四联法进行抗Hp治疗,包括口服雷贝拉唑(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20,规格20 mg),10 mg/次,每日2次;口服克拉霉素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652,0.25 g/片),0.5 g/次,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C20090039,0.25 g/粒),1.0 g/次,每日2次;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949,50mg/片),150mg/次,每日4次。持续用药1周后,停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持续口服雷贝拉唑,剂量为10.5 mg/次,每日2次,于每日早餐和中餐前服用,持续治疗7周。研究组在进行抗Hp治疗的同时(药物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氟哌噻吨0.5 mg;美利曲辛10 mg),10.5 mg/次,每日2次,于早餐和中餐后服用,共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用药8周后,进行内镜复查,观察溃疡面愈合情况,并取胃粘膜标本进行尿素酶测试,停药4周后,进行14C呼气试验,两次检验的结果均呈阴性则判定为Hp清除。并应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价

治愈:胃镜下可见溃疡面缩小50%以上,溃疡分期从A 1转为H 2(或从A 2转为S 1)。显效:溃疡面缩小30~50%,溃疡分期从A 1转为H 1(或从A 2转为H 2)。有效:溃疡面缩小面积不足30%,溃疡分期从A 1转为A 2(或从A 2转为H 1)。无效:溃疡面无缩小或有扩大,溃疡分期无改善。愈合=治愈+显效;总有效=总例数-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比较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镜检查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有28例Hp转阴,占93.3%,对照组的Hp转阴率为80.0%,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3.3%、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9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焦虑、抑郁程度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A、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研究组有1例(3.33%)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6.67%)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皮疹、便秘,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做特殊处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性溃疡类型,临床上对本病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一般是指正规治疗后仍存在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等症状的特殊消化性溃疡[2]。目前,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常采用抗Hp感染、保护黏膜、调节胃肠动力、抑酸等治疗手段,但常规手段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个别患者甚至还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穿孔、大出血、幽门梗阻等并发症[3]。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与Hp持续感染、持续高胃酸状态、胃酸分泌过度、精神紧张焦虑等因素有关。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抑制胃酸分泌是主要手段,胃酸pH降至4.0以上,就会抑制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胃液的消化功能,所以抑酸是治疗消化

表1 两组患者的胃镜检查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HAMD评分比较(x-±s ,分)

性溃疡的关键。雷贝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其含有较多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靶点众多,所以抑酸作用迅速而持久[4]。与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相比,雷贝拉唑能在用药后5 min起效,起效时间最为迅速,同时雷贝拉唑还能持续性一直餐后胃酸及基础胃酸分泌,将胃液pH值调整到3.4,以利于溃疡愈合。已有研究证实[5],精神心理因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影响溃疡愈合,机体处于抑郁、焦虑状态会增加胃酸分泌,降低胰腺外分泌功能和胃排空功能,改变十二指肠及胃部运动规律,从而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为四甲蒽丙胺和三氟噻吨的复合制剂,前者能增加突出间隙单胺类递质含量,后者能促使突触前膜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二者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以达到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效果[6]。在本次研究中,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Hp转阴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加快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崔蕊,刘一宏.四联疗法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77-78.

[2]刘岳,唐振刚,王斌,等.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个性特征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9):1092-1094.

[3]关德运,王奇.难治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16):102-103.

[4]赵岩枫,吴萍.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和阿莫西林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19-120.

[5]吕以强.雷贝拉唑等四药联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4):121.

[6]王阳,杜鹏程,齐庆涛.三药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疗效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43-45.

探索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隋玉萍

【摘要】 目的 探索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治疗的60例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苷蛋氨酸有利于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丹参制剂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5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n Ademetionine Treatment of Severe Jaundice Type of Viral Hepatitis

SUI Yuping Ru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fection Depart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Rushan 26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emetionine treat severe icteric viral hepatitis typ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severe jaundice viral hepatitis type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as the object,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added ademetionine treatment, observ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demetionine is beneficial to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jaundice type viral hepatitisr.

[Key words] Ademetionine, Severe jaundice type viral hepatitis, Salvia miltiorrhiza

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1],其临床治疗的过程也相对复杂,难度较大。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的疗效探索,将患者分别用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发现腺苷蛋氨酸有利于该疾病的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治疗的60例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0.25±2.75)岁,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状的标准,无其他检查禁忌证。60例患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3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例,乙型病毒和戊型病毒双重感染的患者7例,排除了其他重要器官疾病的干扰。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进行相应的基础治疗,在患者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能量合剂及肌苷片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之后再用丹参制剂进行静脉滴注,1 次/天。治疗30天后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现象,观察期限为一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腺苷蛋氨酸静脉进行注射治疗。其方法为腺苷蛋氨酸500 mg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2次天,治疗60天后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现象,观察期限为一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相关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治疗的疗效标准,治疗效果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层次。显效:来院时的疾病症状痊愈即消失。有效:疾病症状基本消失,治愈效果大于高于一半以上。无效:疾病症状没有明显好转,病情没有减轻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作者单位:264500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统计(n,%)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χ2=8.914 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在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过程中,通常都会采取在保肝的前提下来进行治疗,一般利用丹参制剂来改善肝脏组织的循环,它不但可以将肝脏阻塞疏通,有效的缓解肝脏纤维化,还可以增加肝脏的活性[2]。而另外一种腺苷蛋氨酸的治疗是在丹参制剂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它不但可以加强肝脏内血液的流动性,还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以此来提高肝脏的清热解毒能力。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来予以不同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3]。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腺苷蛋氨酸静脉进行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治疗中加入腺苷蛋氨酸能够有效地治疗该疾病,且无严重不良反应[4]。

参考文献

[1]朱新功,何小敏,何小峰,等.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2(6):6-7.

[2]汤绍辉,朱翠萍,杨金英,等.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发生黄疸的危险因素[J].广东医学,2014(15):2393-2396.

[3]温晓燕,孟繁洁,靳英辉,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4):474-481.

[4]刘爱菊,赵建夫,陈淑彦,等.蚤休和古拉定联用治疗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9-11.

·疗效对比·

长疗程与短疗程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对比

付丽娟

【摘要】 目的 对比长疗程与短疗程使用左氧氟沙星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结核性胸膜炎40例,依据左氧氟沙星不同疗程进行分组。实验组为短疗程使用;对照组为长疗程使用,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有效率,实验组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长疗程相比,左氧氟沙星短疗程使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确切。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左氧氟沙星;短疗程;长疗程

【中图分类号】R5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6

Comparative Study on Long Course and Short Course of Levofloxacin Treatment for Tuberculosis Pleurisy

FU Lijuan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atively studied treatment effects of long course and short course of levofloxacin treatment for tuberculosis pleurisy. Methods Selected 40 cases with tuberculosis pleurisy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courses of levofloxacin treatment, 20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short course of levofloxacin treatment and 2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ong course of levofloxacin treatment, then compare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reatment efficacy in control group, and side-effect incidence in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side-effect incidence in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mpared to long course of levofloxacin treatment, short course of levofloxacin treatment is much more effective for tuberculosis pleurisy.

[Key words] Tuberculosis pleurisy, Levofloxacin, Long course, Short course

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率高,结核杆菌、代谢产物、自溶产物等进入胸膜腔,由于胸膜腔敏感性较强,易诱发胸膜炎症,引起疾病。左氧氟沙星为呼吸喹诺酮类药,可渗透至积液中,联合抗结核药物发挥疗效。现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结核性胸膜炎40例,对比分析左氧氟沙星长疗程与短疗程治疗的效果,并回顾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结核性胸膜炎40例,依据左氧氟沙星不同疗程进行分组。实验组病程均为(26.55±3.26)天,共20例,病程9~42天,女性8例,男性12例,均龄(39.64±3.33)岁,年龄18~63岁,胸腔积液:13例中等量,大量7例。对照组病程(26.39±3.31)天,共20例,病程9~43天,女性9例,男性11例,均龄(39.66±3.13)岁,年龄19~64岁,胸腔积液:14例中等量,大量6例。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予全部患者抗结核治疗,吡嗪酰胺片每日2次,每次用量

作者单位:150000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

0.75 g。口服;利福平胶囊每日3次,每次用量0.15 g;异烟肼片每日3次,每次用量0.1 g;乙胺丁醇片每日3次,每次用量0.25 g,并使用左氧氟沙星,其中实验组为短疗程使用,对照组为长疗程使用。

1.2.1 短疗程 每日2次,每次取0.3 g给予静脉滴注,疗程1周。

1.2.2 长疗程 每日2次,每次取0.3 g给予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3个月。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情况,评定疗效,对比有效率。对比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疗效标准

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结核中毒、胸腔积液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缓解,B超及X线较治疗前无变化。好转:经过治疗,患者结核中毒、胸腔积液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有所缓解,B超及X线较治疗前有所改变,无明显的胸膜增厚及积液。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结核中毒、胸腔积液等症状基本消失,B超及X线正常。好转率、有效率相加即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实验组1例治疗无效,所占比例5%;好转7例,所占比例35%;12例有效,所占比例60%。对照组4例治疗无效,所占比例20%;好转9例,所占比例45%;7例有效,所占比例35%。两组有效率比较,实验组较高,分别为95%、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不良反应2例,1例皮疹,1例血管炎。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2例皮疹,1例血管炎,2例中枢刺激症状。两组比较,实验组较低分别是10%、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起病急,患者可有结核中毒、胸腔积液等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发热、干咳、乏力、胸痛、出汗、盗汗等;积液刺激胸膜导致反射性咳嗽,尤其是转动体位时咳嗽更明显;积液量越多,产生越快,则呼吸困难越严重,重者发绀或端坐呼吸;积液量少表现为气促、胸闷等[1]。临床处理本病时,多在给予患者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实施胸腔抽液。目前,耐多药性肺结核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很多胸膜炎对传统用药较不敏感,积液吸收较困难,疗效较差,引起胸廓变形或塌陷、胸膜粘连等,对肺功能有较大影响,必须寻找一种效果确切的治疗药物。对本病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可缓解盗汗、纳差、发热及胸痛等,减少积液,促进积液吸收,降低发生胸膜蜂窝分隔、增厚粘连及包裹的几率,效果可靠,尤其是针对复发性及难治性病例,疗效显著[2]。研究指出[3],本品在肝内无代谢,主要通过原型经肾排出,临床应用时易出现肝毒性、血管炎、中枢刺激及皮疹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自身健康及康复,故主张应合理安排用药疗程,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提高用药安全性。国内相关资料显示[4],治疗本病时,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短疗程(1周内)效果确切,临床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与长疗程(2周~3个月)相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治疗安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接受长疗程治疗,实验组接受短疗程治疗,结果发现,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实验组较高为95%,说明短疗程效果优于长疗程。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5%,实验组较低为10%,说明短疗程用药安全性高于长疗程。本结果与武凤华等[5]研究基本一致,提示本病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时,对患者短疗程用药,可保证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发生率低,治疗更安全、更可靠。

综上认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时,短疗程比长疗程效果显著,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冯建旭.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9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148-149.

[2]岳刚.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1):48-49.

[3]欧阳国栋,吴渊,王陈坤,等.抗结核药并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6):216-218.

[4]袁子杰.左氧氟沙星联合异烟肼局部给药治疗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12):38-39.

[5]武凤华,温志华,朱先女.长疗程与短疗程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16):2616-2617.

·论著·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买买提衣明·库尔办1古丽那尔·阿布都克热木1亚森·热米提力2

【摘要】 目的 对参麦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再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对2组的治疗情况加以观察。结果 观察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明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参麦注射液;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7

Observa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Shenmai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作者单位:1 844600新疆省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人民医院;
2 844600新疆省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卫生院

Maimaitiyiming Kuerban1Gulinaer Abudukeremu1Yasen Remitili21 KashiArea Maigait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Xinjiang, Kashi 844600,China. 2 Kashi Area Maigaiti County Yangtake Township Hospitals in Xinjiang, Kashi, 844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Shenmai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70 case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as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n be Shenmai Injection treatment,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tality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clinical,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treated by Shenmai injection,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henmai injection, Curative effect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多发的心血管病症,其因冠状动脉持久、急性缺血缺氧,继而所导致的心肌坏死[1];一旦患有该疾病,若不对其进行恰当的治疗,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进而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本院所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8.4±4.1)岁;梗死位置:11例前壁,7例下壁,6例广泛前壁,5例广泛右室,4例广泛下壁并右室,2例前侧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9.5±5.7)岁;梗死位置:13例前壁,8例下壁,5例广泛前壁,4例广泛右室,4例广泛下壁并右室,1例前侧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梗死位置等临床基础性资料的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同时对其给予止痛、吸氧、β受体阻滞剂(口服)、及异舒吉(静脉滴注)等[2]。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再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具体用法为:在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入60 ml的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天1次。全部患者都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即10天。

1.3 疗效判定[3]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退,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等均回到正常状态,抬高的ST段已回到等电位线,又或是形成永久性病理Q波不会出现动态进展。进步: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改善,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等趋于正常状态,抬高的ST段尚未回到等电位线。无效:经治疗后,上述指标皆未发生改变,甚至有加剧的趋势。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率为85.7%,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9%,组间总有效相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并发症与死亡率情况分析:观察组中有4例发生心律失常(11.4%),2例发生心力衰竭(5.7%),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2.9%),1例死亡(2.9%);对照组中有13例发生心律失常(37.1%),4例发生心力衰竭(11.4%),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5.7%),3例死亡(5.6%)。观察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4]。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或者和老年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5]。在临床上,AMI是一种较为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且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冠心病种类,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及心力衰竭等[6]。该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因而,为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参麦注射液中主要包含麦冬与红参两种药物,具有养阴益气、复脉固脱的作用。红参性甘微苦、温,归脾、肺经;麦冬性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经药理研究发现,该药物可以提升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使心肌存活的时间变长,加速自由基的清除,降低心肌损伤[7];与此同时,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冠脉的血流量,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少,最终实现心肌缺血改善的目标[8]。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王雪珍,张彩萍,武玉娟,等.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5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23.

[2]詹连兴.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4):23-25.

[3]邹井丰.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495-2496.

[4]梁儒信,梁宏明,廖伟,等.银杏达莫与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23-24.

[5]江宏革.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4):259-261.

[6]丁朝柱,张元德.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4.

[7]曹华政.参麦注射液佐治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4):7648-7649.

[8]任彩霞.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50例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72.

·临床实践·

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手足口病25例

曾卫红 缪建平 胡春兰 黄小兰

【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手足口病有助于皮损消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手足口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69-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8

Kangfuxin Solution With Pneumatic Nebulization in Treatment of 25 Cases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ZENG Weihong MIAO Jianping HU Chunlan HUANG Xiaolan Ganzho City Dingn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Ganzho 341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kangfuxin solution with pneumatic nebulization in treatment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50 cases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4 as the object,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new kangfuxin solution with pneumatic nebulization recovery on the basis of used pneumatic spray adjuvant therapy.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ure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Kangfuxin solution with pneumatic nebulization adjuvant in treatment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ontribute to skin lesions subsided and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Kangfuxin solution, Pneumatic nebulization,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小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等皮损为主要症状。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目前临床对于本病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仅以抗病毒、补液、退热、皮肤护理等对症处理为主[1]。研究分析了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28例,女孩22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34±0.78)岁;体重8~22 kg,平均体重(14.23±3.12)kg;病程1~4天,平均病程(2.12±0.56)天。所有患儿均出现手、足和臀部皮疹,口腔黏膜疱疹,皮疹周围绕有红晕,可互相融合、破溃,形成糜烂面、浅表溃疡。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困倦、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静脉注射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体温超过38.5℃者口服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皮疹处涂抹炉甘石洗剂;口腔黏膜疱疹吹敷冰硼散[2]。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取康复新液5 ml,加入氧气气动雾化装置,经面罩口腔吸入或置于皮肤患处雾化,3次/天[3]。

1.3 评价指标

体温恢复正常,发热、头疼等全身性症状消失,体表皮损、口腔疱疹创面愈合,特异性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认为治愈[4]。

1.4 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治愈时间(5.63±1.72)天,实验组患儿治愈时间(3.81±1.56)天。实验组患儿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以口腔、体表为主要临床表现。口腔溃疡常位于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严重者可累及咽部、扁桃体,严重影响患儿进食。体表皮损多位于手、足、臀部,如治疗和护理不当,可引起继发感染,皮损破溃、疼痛使患儿哭闹。因此在手足口病早期应重视治疗口腔、体表皮损。康复新液是从美洲大镰干燥虫体中提取物、精制而成的纯天然药物制剂,富含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作用的多元醇类和肽类,作用于皮损局部可有效激活溃疡面的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增强局部抵抗力,从而减轻致病菌对皮损组织的侵害,减少继发性感染风险。同时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血管新生,促使坏死组织脱落,从而有利于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使手足口病患儿的皮损尽快修复[5]。采用氧气气动雾化法将康复新液雾化成微细液滴,通过吸入法作用于口腔溃疡处,体表喷雾作用于手、足、臀部皮损处而发挥治疗作用。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是一种强氧化剂,可迅速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6]。在常温下,臭氧微溶于水,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能迅速渗入病变皮肤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自由基杀灭微生物,减轻局部组织炎症反应,促进组织再生,增加了患儿用药的依从性[7]。本研究中25例采用常规治疗者治愈时间为(5.63±1.72)天,25例采用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者治愈时间为(3.81±1.56)天。表明采用康复新液氧气气动雾化辅助治疗手足口病有助于皮损消退。

参考文献

[1]王冬先.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现状[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2):31-33.

[2]利汉其,廖友明,白翠芬,等.重症手足口病婴幼儿分级治疗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3):3637-3639.

[3]憨贞慧.康复新液与碘甘油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19-20.

[4]冯婉华,卓仪,何艳玲.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J].广州医药,2012,43(5):34-36.

[5]王锦华.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8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2):3736-3737.

[6]周全安.3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50-51.

[7]茅晓春.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85-186.

作者单位:341900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人民医院

浅谈穴方和药方的临床设计理念

窦立刚1刘勇前2

【摘要】 目的 阐述穴方和药方的临床设计模式和理念。方法 引进中医设计理念的概念,辨清穴方和药方的关系,通过传统穴方和药方设计模式,进而将穴方和药方的临床设计理念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结果 穴方和药方的临床设计理念应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结论 穴方和药方的临床设计理念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意义深远。

【关键词】穴方;药方;设计模式;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39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esign Idea of Acupoint and Prescription

DOU Ligang1LIU Yongqian21 The Chinese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O.203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Qigihar 161000, China. 2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Hospital Shengjing Hospital, Dalian 11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acupoint and the prescription of clinical design mode and concept. Methods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and distingu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point and prescrip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acupoints and prescription design patterns, thereby elucidating the acupoints and prescriptions of the clinical design concept and modern design concept combined. Results The clinical design concept of acupoint and prescrip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modern design idea.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cupoint prescription and design idea and modern design concept of combination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cupoint, Prescription, Design pattern, Design concept

雷珠单抗体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中医治疗即使用丸散膏丹,7方10剂。非中药治疗即针灸、推拿、刺络、拔罐、配穴手法。临床中,面对病情的急慢、缓急、轻重,如何选择设计出有序、适症、精准,合理的穴方和药方,是保证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具体临床设计理念如下。

1 中医设计理念的概念

临床医学实践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中医的诊疗思维也不例外。引入设计理念概念到中医临床中,对于提高中医疗效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医就从形、神、气、质等诸多角度,对患者病情作出宏观辨证的设计研究,每一位名家都是中医设计大师,如仲景113方[1]的设计。中医设计理念就是中医针灸师针对患者病情,准确的采集客观资料的基础上构思诊疗过程。中医设计所确定的指导思想早至《内经》[2]。

2 穴方和药方的关系

方以药(穴)成[3],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病用是药(穴),无论穴方和药方,只有正确掌握药穴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设计出遣药(穴)组方或运用成方[4]。只有正确地掌握穴方和药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全面贯彻中医设计理念,如杨继州治症总要151条[5]。

3 穴方和药方的不同点

3.1 腧穴和药方的区别

穴在身内,药在身外,以治疗前而言;利用不同刺激手段(针灸、推拿、刺络等),激发众腧穴气至病所,穴方共同通过反射效应达到治疗和扭转病理过程,通过穴方调理机体,即从外以内治内;利用不同入药途径(胃、肠、皮肤、五官、二阴、静脉等),发挥药方功效,通过中药药方调理机体,既入内以外治内。

3.2 穴方和药方的变化形式区别

变化形式有3种:(1)药味(穴位)加减的变化。(2)药量(穴位刺激量)增减的变化。(3)剂型(刺穴工具)更换的变化。

3.3 穴方和药方的作用形式区别

穴方的作用形式多种多样,有单穴方、复穴方、经验方等,如毫针重在补益,灸疗重在温通,拔罐重在活血化瘀,每种形式可与其他形式组合。药方的作用形式更是复杂,丸散膏丹,酒剂、冲剂、口服液、针剂,每种剂型各具不同作用和特点,可组成7方10剂,有经方、时方、成方、经验方,尤其服法上更具特色。

4 结果

穴方和药方的设计应和现代设计理念模式相结合。现代设计创作要素包括空间、造型、艺术、技术、材料、环境、文化要素等多层面内容,设计基本原则和中医传统穴方和药方设计互为交集。

4.1 独创性原则

新组织观念指产生某种至少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不存在的、新颖的、独特的思维,如药方中王清任的五逐瘀汤就是破前人之条框而独创之名方。

4.2 连动性原则

连动思维表现为纵向、横向、和逆向连动。穴方如“头有病而足取之,腰有病而腘取之”即是纵向连动。“左有病而右取之,前有病而后取之”即为横向连动。药方通脉四逆汤证属“少阴四逆汤”外,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是真阴元阳大虚欲脱之象,故加苦寒之胆汁,既防寒邪拒药,又引虚阳归复于阴中,亦是反佐之妙用,是为逆向连动。

4.3 多向性原则

可以从一点向多个方面扩散,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解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穴方的不同工具手段,药方的不同剂型都为多向性。

4.4 想象性原则

善于想象,善于把观察的东西形象化,中医穴方和药方设计极尽想象之力,“医者意也”,“血肉有性之品入药”等。《温病条辨》[6]吴鞠通治疗秋燥上盛下虚证用专翕大生膏中,应用乌骨鸡、鲍鱼、海参、羊腰子、猪髓、牡蛎、鳖甲用以滋补肝肾之阴更是想象有神;治病法论35条说“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给人以想象艺术空间。

5 讨论

设计中的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出现一种突如其来的感悟或理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7]金·刘完素自序中写到“余

作者单位:1 161000齐齐哈尔,中国人民解放军203医院门诊部;2 116600大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二十有五,志在《内经》,日夜不辍,始至六旬,得遇天人,授饮美酒,若橡斗许,面赤微醉,一醒之后,目至心灵,大有开悟,衍其功疗,左右逢源,百发百中”。描述了掌握中医开悟的具体过程,临床故有“单行则力孤而微,并行则力齐而大”之箴言。穴方和药方的设计理念是在中国古代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指导下,以人为本,重在预防,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但在微观及设计模式的精密方面有待提高,应和现代设计理念和模式相结合,其临床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9-58.

[2]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2-184.

[3]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25.

[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7:9-65.

[5]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37.

[6]林培政.温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9-235.

[7]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李聪甫,刘炳凡.金元四大医家学术思想之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86.

喘可治雾化吸入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玲玲

【摘要】 目的 分析喘可治雾化吸入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讨组或对照组,研讨组采用喘可治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和氨茶碱进行治疗。结果 研讨组治疗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2%,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病起效更迅速,可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频率,在改善肺功能方面疗效显著。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喘可治;氨溴索

【中图分类号】R52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0

Application Clinical Value of Chuankezhi Aerosol Inhalation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WANG Lingl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Respiration Medicine, Harbin 150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huankezhi aerosol inhalation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Selected 132 cases who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o distribution of study group or control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uankezhi for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broxol and aminophylline. Results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95.4%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65.2%,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huankezhi atomization inhalation in treatment of asthma has more rapid onset, achieve the control and partial control more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improve lung function effect.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Chuankezhi, Ambroxol

支气管哮喘是各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内成分同时参加引起的呼吸系统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现如今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式和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所以采用何种方式或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还未达到统一的共识。但随着多年工作经验发现采用预防治疗和常规控制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若运用喘可治雾化吸入的策略,可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并可减少运用激素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呼吸科采用喘可治雾化吸入应用的策略不仅使哮喘的治疗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而且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更有效、更加灵活,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2015年3月因哮喘病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1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抽样方法将患者分配为研讨组和对照组,每组66人。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39.4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64例;病程1.3~7.5年,平均病程4.1年。

1.2 哮喘病诊断标准

(1)多因接触细菌病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或过敏原而导致的频繁发作的咳喘、胸闷,甚至呼吸困难。(2)哮喘发作时可在患者双肺闻及弥漫性或散在分布的哮鸣音,呼气时相对延长。(3)运用支气管舒张剂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使用抗生素治疗则无效果。(4)辅助检查项目:肺功能检查,包含BPT、BDT、最高呼气流速(PEF)。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控制感染治疗和预防性治疗的基础上,研讨组采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和氨茶碱雾化吸入治疗。

1.3.1 两组患者均采用预防治疗和常规控制感染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减少患者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避免患者接触到花粉、毛绒玩具、霉菌、粉尘颗粒、刺激性气体、宠物毛皮等过敏原。(2)防止呼吸道感染:若患者受到细菌、病毒等的感染,不仅可引起肺部及呼吸道的病变,而且可诱发,甚至加重哮喘病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3)叮嘱患者减少过于激烈的运动和突变过激的情绪反应,因不良的运动方式和情绪反应均可诱发哮喘发作。(4)预防气候因素:春秋季节时哮喘发作的高危季节,因为春秋季早晚温差大,空气较为干燥和寒冷,容易刺激呼吸系统导致哮喘病的发作。(5)控制饮食:某些食物可以导致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或刺激到呼吸道,引起剧烈的咳嗽,导致哮喘病的发作。

1.3.2 对症治疗(1)研讨组[2]:2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配备2 ml喘可治后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每天早晨和晚上各1次,每次15~20 min,7天为一个疗程。(2)对照组:对照组使用2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配备2 ml氨溴索注射液后每天上午给予患者雾化吸入1次。使用2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

作者单位:150036 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呼吸内科

液中配备2 ml氨茶碱后每天下午给予患者雾化吸入一次。雾化吸入时间为每次15~20 min,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随访6个月。

1.4 疗效评定

控制:患者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双肺闻及哮鸣音音量降低或无哮鸣音。部分控制:呼吸困难有改善,双肺哮鸣音较前减少。未控制:用药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课题的数据资料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经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如下:研讨组控制率42.4%,部分控制率53.0%,未控制率4.6%,总有效率95.4%;对照组控制率19.7%,部分控制率45.5%,未控制率34.8%,总有效率65.2%。经两种方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对哮喘发病机制及发展变化的认识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哮喘病的基本发病原因为气道慢性炎症的高反应性所引起的气道狭窄,针对这一发病机制我院采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喘可治为中药材中的天然提取成分,它不仅具有祛痰止咳、抑制及减轻过敏、减缓喘息和抗炎等作用,而且可以抑制支气管痉挛、提高机体中的免疫自稳功能和有效抑菌杀菌功效。喘可治雾化吸入法不仅使治疗过程起效快、喘息症状缓解快速、疗效准确,而且用药量少、副作用少及不良反应小[3]。雾化吸入方法不仅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对气道的痉挛、炎症起到很良好的作用,而且可以积极预防呼吸道的反复感染,最大限度的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频率和次数。我院在实际的哮喘病临床治疗中主要以预防疾病发作为主,治疗相辅的理念。采用预防治疗和常规控制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若运用喘可治雾化吸入的策略,可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并可减少运用激素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4]。采用喘可治雾化吸入应用的策略不仅使哮喘的治疗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而且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更有效、更加灵活,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研讨组控制率42.4%,部分控制率53.0%,未控制率4.6%,总有效率95.4%;对照组控制率19.7%,部分控制率45.5%,未控制率34.8%,总有效率6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病时起效更迅速,达到控制和部分控制的患者更多,可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频率,在改善肺功能方面疗效显著[5]。

综上所述,喘可治雾化吸入方法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频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减缓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仅使我院治疗哮喘病得到进一步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而且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更有效、更加灵活,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智艳.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03-104.

[2]薛小东.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14):71-72.

[3]闫志颖.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44-45.

[4]张小明.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6-8.

[5]王增玲,吴航.丹参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54例[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77-178.

药膳方主食对不同体质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徐大伟1井凌然2

【摘要】 目的 观察药膳方主食对不同体质指数(BMI)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筛选我院内分泌病房BMI正常、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治疗餐和饮食指导)和药膳方主食干预组(除常规饮食治疗餐和饮食指导外,三餐均给予药膳方主食替代常规主食),干预后第10天观察患者血糖。结果与相应对照组比较,BMI正常、超重及肥胖3组患者中,药膳方主食干预组FPG和2 hPG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组内部,与BMI正常组比较,BMI超重及肥胖组FPG和2 hPG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膳方主食对改善不同BMI值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膳方主食;血糖;体质指数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2-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1

Effects of Blood Glucose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f Various BMI Treated With the Medical Food Formula Staple Food

XU Dawei1JING Lingran2Qianguo County Guo’erluosi Town Health Center in Jilin Province, Qianguo 138000, China.2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Endocrine Department, Jinan 25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medical food formula staple food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f various Body mass index (BMI). Methods According to BMI screening selected 20 normal, overweigh and obesity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e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gular diet and diet guidance were apllied) and the medical food formula staple food treated group (the medicinal food formula staple food were applied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staple food besides the regular meal diet treatment and diet guidance). The blood glucose was detected after 10 day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 of the medical food formula staple food treated group were lower,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in the normal, overweigh and obesity patients. In the medical food formula staple food treated group, compared

作者单位:1 138000吉林省前郭县前郭尔罗斯镇卫生院;2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with the normal BMI group, the FPG and 2 hPG in bo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BMI group were lower,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medicinal food formula stabal foo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blood glucos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ccording to the BMI, th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atients have more sensitivity to the medicinal food formula stabal food.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dicinal food formula stabal food, Glucose, Body mass index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畴,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饮食治疗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更加为人们所重视。作为中医食疗的基础,药食同源既包含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食品,又包含具备药理作用的方药,兼具营养和治疗于一体,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传统疗法之一。中医食疗作为自然疗法之一,在临床与日常生活的应用中日趋显示出优势。本研究根据中医传统消渴验方中的药食同源配方制作成主食作为代餐,旨在探讨以药膳方为主食对不同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我国体质指数(BMI)的评判标准[1](18.5~24.0为正常体重、24.0~28.0为超重,≥28.0为肥胖)筛选我院内分泌病房确诊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女各30例,年龄50~65,平均年龄(55±5)岁,其中BMI正常、超重及肥胖者各20例。在此基础上,将上述3组患者进行组内随机再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药膳方主食干预组(干预组),每组男、女各5人。研究开始时检测2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等各项指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期间,所有受试者不改变原有药物治疗,排除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创伤、手术、心力衰竭、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患者。

1.2 药食主方

药膳方主食选用全麦、燕麦、苦荞麦、薏米、山药、葛根、薏苡仁、茯苓、枸杞、百合、芡实等十余种纯天然“药食同源”食物,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理论配制而成。此方血糖生成指数(GI)68,每100 g组方粉提供能量1 600 KJ、脂肪4.4 g、蛋白质16 g、碳水化合物59 g、膳食纤维16 g[2]。由山东省立医院营养科食堂用生重50 g药膳组方粉加工为成品馒头。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根据其身高、体重、年龄、血糖、血脂、血压、活动量及有无合并症等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治疗餐和饮食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饮食治疗餐和饮食指导外,三餐均给予生重50 g的药膳方主食替代50 g面粉做成的常规主食。观察结束后(第10天)测定2组患者空腹血糖值(FPG)及餐后2 h血糖值(2 hPG)。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血糖值表示为(x-±s),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法,组内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LSD)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住院治疗10天后,对于BMI正常、超重及肥胖3组患者,与相应对照组比较,药膳方主食干预组FPG和2 hPG值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组,与BMI正常组比较,BMI超重及肥胖组FPG和2 hPG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BMI值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第10天FPG、2hPG比较(x-±s,n=10)

3 讨论

中医药膳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膳方主食兼营养与治疗为一体,既能满足营养的需求,又将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中方药剂融为一体。本实验组方包括山药、葛根、茯苓、薏苡仁、芡实、燕麦、苦荞等,全部为中医传统消渴验方中的关键药材[3]。葛根中的葛根素能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强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糖分解减少,血糖下降[4]。山药有健脾益气,滋阴益肾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消渴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能滋阴清热而止消渴。本药膳方根据糖尿病脾虚湿盛,与薏苡仁配伍健脾利湿;阴虚内热,与葛根配伍养阴清热;肾虚尿遗,与芡实、枸杞子配伍补肾健脾涩遗,结合糖尿病患者体质和病证,从中医食疗方面控制血糖、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4],中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平均BMI在25 kg/m2左右,且餐后高血糖比例升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约占50%。本研究发现,以药膳方替代主食可使BMI值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患者均出现血糖下降,在BMI超重和肥胖患者中此作用更显著,表明BMI超重和肥胖患者可能对该药膳方主食更敏感。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我国营养学家提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平衡膳食原则。其中“粗”即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后者为人体不可缺少的七大营养素之一。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延长糖尿病患者胃排空时间,延缓葡萄糖的消化与吸收,改善餐后即刻血糖代谢并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长期控制[5]。有数据显示,连续24周每天摄入50 g膳食纤维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6]。药膳方主食替代常规主食的糖尿病饮食疗法,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其中对改善BMI值超重和肥胖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更为显著。该主食经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明其口感好,患者易于接受。

将药膳方主食替代常规主食作为常规糖尿病饮食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新型治疗方法,此法更利于调动患者坚持饮食治疗的积极性、提高依从性,使糖尿病饮食治疗更加简便化、普及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营养学报,2004,26:1-4.

[2]袁媛,陈立勇.药食同源组方主食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实验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3): 172-174.

[3]柴可夫,李秀月,代民涛.糖尿病食疗溯源及食材运用举隅[J].饮食疗法,2011,19(9):77-79.

[4]任海燕,唐德才.葛根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27(9):134-135.

[5]Vuksan V,Jenkins DJA,Spadafora P,et al.Konjac-Mannan(Glucomannan)Improves Glycemia and Other Associated Risk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9,22(6):913-919.

[6]莫永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78.

中医治疗哮病的临床体会

于阁萍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哮病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4例哮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0例,好转5例,无效1例。结论 治疗哮病的方剂多能平喘化痰,用药较分散,核心组合有理气化痰类及宣肺平喘类,所得新方可认为由类方化裁而成。

【关键词】中医;哮病;临床;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2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sthma Disease

YU Geping Daqing Oilfield Southern District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41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CM treatment of asthma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44 cases of asthma from April 2011 to 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28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 partial remission in 10 cases, 5 cases improved, 1 patient in vain.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and asthma disease prescription pluripotent phlegm, more de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core portfolio xuanfei rational gas phlegm and asthma

class, it means that the resulting new side of the made by the clas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thma disease, Clinical

哮病是因为脏气虚弱,宿痰伏肺,复因饮食不规律、情志过于激动、疲累过劳等因素而触动,所以导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才发病,发作时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至因喘息不能够平卧等顽固发作性肺系疾病[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4例哮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6例;年龄30~59岁;病程3~10年;患者主诉有气急、咯黄色黏痰、胸部闷痛、口干、烦热、指端微绀、面赤自汗等,遇劳累时感觉加重。

1.2 方法

1.2.1 风寒壅肺(1)治法:宣肺散寒。(2)处方:麻黄汤(《伤寒论》)加减。(3)方中:选用麻黄、桂枝用来宣肺平喘;杏仁、甘草等利气化痰之药。再加入半夏、苏子、橘皮等进行化痰利气平喘。如果寒痰阻肺,其所咳出的痰为白清稀、量多还带有泡沫,可以用细辛和生姜温肺化痰;如是汗并且喘不平,可选取桂枝再加入厚朴杏仁汤以及营卫,是可以利肺气的;若素有寒饮内伏,因为风寒而导致复发,用小青龙汤来发表温里,蠲表化饮。

1.2.2 表寒肺热(1)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2)处方: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减。(3)方中:麻黄宣肺解表;石膏清泻里热;杏仁、甘草降气化痰。加黄芩、桑白皮等以助其清热化痰平喘。若表寒重者,加桂枝解表散寒;痰热重者,加瓜蒌、贝母清热化痰;痰涎壅盛加葶苈子、射干泻肺消痰。

1.2.3 痰热郁肺(1)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2)处方:桑白皮汤(《景岳全书》)。(3)方中:用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等泻肺清热的药物;杏仁、贝母、半夏、苏子用来降气化痰。若患者的痰多并且较为粘稠,可以加入瓜蒌、海蛤粉清化痰热;痰涌便秘,喘不可卧的患者,可酌量的加入葶苈子、大黄等涤痰通腑;若是所咳痰内带有腥臭味,可再加入鱼腥草、金荞麦根、蒲公英、冬瓜子等清热解毒化痰泄浊等药物;痰中带血者加藕节、白茅根、地榆凉血止血;身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

1.2.4 痰浊阻肺(1)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2)处方: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加减。(3)方中:用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化痰助运;苏子降气化痰;白芥子快膈消痰;莱菔子消食化积、化痰下气。并可酌加苍术、厚朴等燥湿理脾行气,以助化痰降逆。对于痰浊壅盛,气喘不能平复的患者,可以用葶苈子、皂荚、大黄涤痰除壅能够平喘;若痰浊,可见喘促气逆,喉间痰鸣,面唇均呈黯紫塞,舌质呈紫暗样,苔浊腻者,可用涤痰汤再加上桃仁、红花、赤芍、水蛭等进行涤痰。

1.2.5 肺气郁闭(1)治法:疏肝解郁,降气平喘。(2)处方:五磨饮子(《医方集解》)。(3)方中:沉香是其中最主要的药物,因为其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既可以降逆气还能够钠肾气,槟郎可以行气化滞除满,乌药可以理气疏肝解郁,可以与沉香同用,做降逆平喘之用;木香、枳实能疏肝理气,加强开郁之力。若情志抑郁较重者,还可加入柴胡、郁金、青皮等疏理肝气的药物再配以解郁之力;若气滞腹胀,对于大便秘结患者再加上大黄进行降气通腑;如患者还伴有心悸、失眠可以再加入百合、酸枣仁、远志、合欢花等。

1.2.6 肾虚不纳(1)治法:补肾纳气,理肺平喘。(2)处方: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合参蛤散(《济生方》)加减。前方可以温阳补肾,后方可以纳气归肾。(3)方中:配以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等对肾进行纳气;然再配熟地、当归滋阴助阳。也可酌情加入仙茅、仙灵脾、紫石英和沉香等能够加强温肾纳气平喘的药物。若患者有喘咳,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或是细数,是为肾阴虚,可选择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配以滋阴纳气;如兼标实,上实下虚,痰浊壅肺于上,肾虚于下,治宜化痰降逆,温肾纳气,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0例,好转5例,无效1例。

3 讨论

喘证常由多种疾病引起,其病因复杂,病机多样,但主要可

作者单位:163414大庆,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南区医院

分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以六淫外邪侵袭肺系为主,内伤以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和劳欲久病,以致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肾元不固、摄纳失常而致病[2]。外邪侵犯:外感风寒或者是风热之邪,不能及时的发散,邪即会藏于肺内,壅阻肺气,肺失宣降,气机壅阻,而上逆作喘。饮食失节:喜食生冷之物、肥甘厚腻,或因嗜酒,脾胃失调,聚湿成痰,痰浊阻肺,升降不利,发为喘促。情志所伤:精神抑郁,忧思气结,气失疏泄,气机不利则会有肺气闭阻的情况;或是郁怒伤肝,肝气逆乘于肺,肺气不即得肃降,气逆而喘。劳欲久病:久咳伤气,发为喘促。肺气不足,则会血行不畅,就可以导致气虚血瘀,喘促即会加重。喘之病位以肺肾为主。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若被侵入外邪,即使肺失宣降,肺气胀满,呼吸不利而致喘促。肾为气之根,若是肾元不稳固,则气不归元,亦可气逆于肺而为喘。若脾虚痰浊饮邪上扰,或肝气逆乘,亦可犯肺致喘。喘之病性分虚实两类。实喘在肺,多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致肺气壅遏而宣降不利;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致肺肾出纳失常[3]。若脾虚生痰,上渍于肺,肺气壅塞,气津失布,血行不利,可形成痰浊血瘀,病机以邪实为主,或邪实正虚互见。

参考文献

[1]张德新,黄江荣,潘丰满,等.哮病的中医理论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08,5(4):87-90.

[2]刘津.中医哮病治法的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420-422.

[3]张成博.哮喘病的古代医文献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77-378.

随机对照和队列研究在中医治疗肺癌临床评价中的应用

张振坤

【摘要】 目的 探讨随机对照和队列研究在中医治疗肺癌临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在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库中,利用计算机检索、人工检索等方式,检索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治疗肺癌的相关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Scale(NOS)分别对纳入的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病例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2011年1月1日~2014 年12月31日我国中医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分别为89篇和15篇,平均得分为(6.2±0.8)分,队列研究平均为(6.7±0.7)分。结论 队列研究相比随机对照研究具有更大的优势,更适用于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值得应用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中。

【关键词】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肺癌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3

Application Clinical Evaluation of Random Control Study and Cohort study for Lung Can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Zhenkun Nehe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ehe 16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the random control study and cohort study for lung can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The CNKI database, China biomedical database library, used the computer search, manual 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triev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from January first 2011 to December thirty-one 2014 collected, used Newcastle-Ottawa-Scale (NO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in the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cohort studies for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ssessment. Results From January first 2011 to December thirty-one 2014 in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with random control study and cohort studies were 89 sheets and 15 sheets , the average score was (6.2±0.8) points, the average cohort study (6.7±0.7) points. Conclusion It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e randomized study cohort study, more suitable for clinical 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clinical research is widely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Key wor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ohort study, Lung cancer

我国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案为中医综合治疗,既往的研究多采用个案报告和病历分析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信度不高[1]。随机研究和对照研究是目前评价治疗肺癌的比较具有优势的两种研究方法。本次我院将采用NOS工具对临床治疗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治疗肺癌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文献的主要来源为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本次研究检索的关键词为“中医”、“肺癌”。

1.2 入选标准

(1)研究内容为中医治疗肺癌。(2)研究设计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3)研究人群为中国大陆人群。(4)发表年限为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1.3 方法

采用Epi Data3.1建立纳入文献的信息摘录数据库,由专业的研究人员负责从文献中摘录文献的题目、发表年份、作者、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及其年龄范围。

1.4 评价指标

本研究采用NOS[2]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针对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展开,主要为分为4、3、2分,4分为研究对象的选择4个条目,3分为结果测量3个条目,2分为组间可比性1个条目。质量评价由专业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意见不一致时可通过讨论来达成意见一致。

2 结果

本次研究检索在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相关文献178 678篇,经过排除后最终有104篇文献被纳入。其中属

作者单位: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中医院

于随机对照研究为89篇,队列研究有15篇,随机对照研究质量评分为6~9分,平均(6.2±0.8)分,队列研究文献质量得分为3~7分,平均(6.7±0.7)分。

3 讨论

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严谨是必要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具有客观真实性,但随机对照研究在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中要求治疗标准化,所以并不能很好的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随机对照研究对于试验对象有严格的要求,组间的非研究因素必须保持均衡,但试验结束时就难以保证非研究因素仍然存在组间均衡性,因此暴露因素的确定不准确,直接导致研究结论论证强度下降。对于肺癌的主要研究指标为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随访时间长,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患者依从性较差,由于治疗方案的分组也存在患者意愿选择的问题,因此选择随机对照研究与医学伦理学要求不符。另外,中医学认为某一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多种症候,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需针对个体的整体状态[3],而随机对照研究针对的是某一或某些干预措施。所以,队列研究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是非常适用的。队列研究补足随机对照研究的缺点,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队列研究方法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中并不是很普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综上所述,随机对照研究中医治疗肺癌中实施的条件严格,临床依从性差。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及多因素统计分析可避免试验实施困难并可控制偏倚,降低了临床治疗的干扰,队列研究相比随机对照研究具有更大的优势,更适用于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关天宇,林洪生.随机对照和队列研究在中医治疗肺癌临床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4):308-309.

[2]关天宇,林洪生.随机对照和队列研究在中医治疗肺癌临床评价中的应用[C].宁波: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0:258-269.

[3]李宁.不同量表评价复方守宫散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各量表在中医临床的适用程度[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杨英

【摘要】 目的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 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治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4

Analysis the Untowared Effect and Treatment Effect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

YANG Ying He’nan Rheumatism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untowared effect and treatment effect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 Methods Selected 92 case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from Febr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bserved and compared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tre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s has effects,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and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Untowared effect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全身性炎症疾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后果较严重。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西药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范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1]。我院就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本次实验,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的相关诊断。整个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签署下完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6.7±11.3)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2±2.4)年;对照组46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6.2±11.5)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2.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具体为: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31020644,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7.5 mg/次,1次/周。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措施,具体为:给予中药方剂炙甘草10 g、白芍12 g、黄芪30 g、菟丝子30 g、白术12 g、生姜10 g、仙灵脾10 g、当归10 g、仙茅10 g、防己10 g、威灵仙10 g、桂枝10 g、人参10 g;偏寒者加细辛8 g、熟附片10 g;疼痛者加全蝎5 g、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河南风湿病医院

娱蚣二条;偏湿者加木瓜10 g、苍术15 g、海桐皮10 g、苡仁25 g;偏风者加独活10 g、乌蛇10 g、羌活10 g;1次/天,均采用随症加减法进行治疗。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1.3 评价指标

显效[2]: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各项临床症状均彻底消失。有效:指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效:指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各项临床症状均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更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晨僵、关节发肿、关节畸形等症状。其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发应有关。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案较多,传统的治疗方案为西药甲氨蝶呤治疗,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甲氨蝶呤作为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合成,同时影响DNA的合成,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起到治疗的目的[3]。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西药甲氨蝶呤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4%,说明西药甲氨蝶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服用后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内脏出血等症状[4]。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西药甲氨蝶呤方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4%,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不能满足临床上的需要。大量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范畴中的“痹病”,是由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辨证治疗措施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中医方剂具有活血止痛、疏经通络、益气补血等功能,均可以使患者的关节症状的缓解[5]。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8%,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案80.4%,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2%,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案17.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发应少。

参考文献

[1]柳春,陈丽,梁永林,等.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规律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1-5.

[2]朱震,张世勤,汪悦,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素分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31-534.

[3]姜小帆,曾进,石亮,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4):196-200.

[4]陶娟,汪悦,徐雯,等.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118-121.

[5]涂燕华,孙连娜.姜黄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310-314.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于金凤

【摘要】 目的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与丹参注射液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丹参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5

Comparative Analysis Clinical Effect on Angina Patients in Treatment of Salvia Ligustrazin Injection and Danshen Zhusheye

YU Jinfeng Harbin City Chest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5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lvia ligustrazin injection and danshen zhusheye clinical efficacy with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62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data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salvia ligustrazin injection group and danshen zhusheye group, each group had 31 cas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use of salvia ligustrazin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use of danshen zhusheye 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55% and the control

作者单位:15005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0.97%,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alvia ligustrazin injection 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iency, medication safety.

[Key words] Angina pectoris, Salvia ligustrazin injection, Danshen zhusheye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诱发的心肌急剧、暂时性缺氧、缺血引起的综合征。近几年,随着人们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冠心病发生率逐渐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1]。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病例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与丹参注射液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丹参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6.31±6.94)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6.65±7.3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低盐低脂饮食,给予患者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江苏平光制药责任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口服,每天1次,取20 mg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每天1次,取20 mg曲美他嗪片(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34)口服,每天3次,取4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37)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患者静脉泵入,每天1次,持续接受1周的治疗。丹参注射液组:取20 ml丹参注射液(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529)与250 ml 5%葡萄糖液,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治疗2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取1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959)与250 ml 5%葡萄糖液,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给药2周。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20例,治疗有效患者9例,治疗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12例,治疗有效患者10例,治疗无效患者9例,总有效率为70.97%。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群体而言,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较高,且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大部分患者为脑力劳动者[2-3]。据研究表明[4],川芎可以促使血液粘稠度降低,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微循环有改善作用,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多种丹参制剂可以使心脏冠脉流量增加,降低冠脉阻力,对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丹参制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且临床中有较多关于该药物的报道,治疗安全性高,且可以取得确切疗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川芎、丹参的提取物,该药能有效使血流加速,达到改善循环的目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治疗显效患者20例,治疗有效患者9例,总有效率高达93.55%,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本次研究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例,治疗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黄绪兵.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2):136-137.

[2]许白生,杨青波,卢英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比较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11):928-930.

[3]郭士金.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33):51-54.

[4]兰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16):154-155.

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菅金坤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开展针灸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开展不同方式治疗后在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风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关键词】针灸;中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7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6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ect on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Apoplectic

JIAN Jinkun Yanji City Anorectal Hospital, Yanji 1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apoplectic. Methods Selected 70 cases with acute apoplecti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s 35 cases, carry out acupuncture and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otal efficiency and the degree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apoplectic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Key words] Acupuncture, Apoplectic, Clinical effect

作者单位:133000吉林省延吉市肛肠医院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点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性大。因此,及时开展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探讨针灸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采用不同方式对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0例急性中风患者,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3.6±3.6)岁;均为缺血性中风。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天1次,1次20 mg,每晚睡前服用;并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1天1次,1次100 mg;另外,还应给予患者静滴氯化钠与奥扎格雷钠混合溶液治疗,即将80 mg奥扎格雷钠溶于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行静滴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灸治疗,取患侧肢体肩井、曲池、合谷、解溪、外关、伏兔、足三里、委中、环跳、丰隆穴位并配取大椎、百会、膈腧、心腧、肾腧等穴位,每次选取5到8穴位,膈腧、心腧、肾腧双侧取穴,通常行针灸治疗第1天取患者肢体穴位,第2天则可选取百会穴及背腧穴位,针刺后行捻转提插操作,每次留针25 min,将针取出后应采取15 min的艾灸处理,1天1次,以10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价、记录及比较。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为依据进行判定。

1.4 疗效判定

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91%,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为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为18%~45%;无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17%;恶化:评分减少或增加程度>18%。

1.5 统计学分析

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中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4例,无效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中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7例,无效1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缺损程度评分为(15.2±9.3)分,治疗后评分为(6.1±3.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缺损程度评分为(14.9±9.2)分,治疗后评分为(7.8±4.9)分;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发病较急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脑中风的发病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且研究表明[1],中风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极易引起偏瘫、口外眼斜、语言不利等后遗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中医上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症,其主要是因正气亏虚、阴阳失调、痰阻血瘀,导致外邪入侵,气血运行受阻、血瘀滞络所致。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针灸疗法具有良好的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着重要的作用。且研究[2]显示通过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还可对促进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不仅有利于促进脑细胞复苏,同时在促进受损的神经重组和再通方面同样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另外,有研究显示通过给予中风患者针刺治疗还可对患者脑血管梗塞区域的血流情况进行改善[3],可发挥与溶栓较为相似的功效,有利于降低脑细胞损伤、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进而可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同时针灸治疗在改善患者血管扩张情况、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患者脑血流量方面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缓解患者病情有重要作用。此外,本次研究中在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后配合艾灸治疗还可通过经络对艾火的热力及艾叶的药性进行传导,从而可发挥温经通络、化瘀散结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中风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参考文献

[1]李秀丽.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77-78.

[2]蔡礼松.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69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06-107.

[3]杜文华,陈琳.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91-92,95.

针灸干预血液失衡综合征疗效观察

荆婷婷

【摘要】 目的 对针灸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后并发血液失衡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4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后并发血液失衡综合征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痛苦。

【关键词】针灸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血液失衡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0-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7

Observation Curative Effect on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Blood Imbalance Syndrome

JING Tingting Zhengzhou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ion treatment effect on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uremia hemodialysis complicated with blood imbalance syndrome. Methods Selected 46 patients with uremia hemodialysis omplicated by blood imbalances between syndrome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therapy,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7%,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9.6%,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relief pain. [Key words]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Uremia, Hemodialysis, Blood imbalance syndrome

血液透析通常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患者疾病终末期的表现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是否充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虽然血液透析是维持患者生命的主要方式,但其依旧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血液失衡综合征。研究表示,针灸治疗在血液失衡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1],为此,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对针灸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后并发血液失衡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4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后并发血液失衡综合征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3例,每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3±7.9)岁,男性14例,女性9例,平均病程(2.3±1.5)年;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6.6±7.2)岁,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病程为(2.6±1.2)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镇静、利尿药物进行治疗。

1.2.2 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眩晕、头痛患者取穴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采用毫针针刺,其中肾俞为补法,其余穴位均为泻法。血压增高的患者配穴曲池、太冲,针刺行泻法或平补平泻,痰湿者配穴丰隆、中脘;呕吐者配穴内关,手法均为泻法或平补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平泻,患者留针15~20 min。1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痫病患者疾病发作期取穴百会、水沟、后溪,若患者出现昏迷配穴涌泉,痰浊者配穴丰隆,采用毫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 min,1 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水气凌心患者取穴郄门、神门、心俞、巨阙,水饮内停者配穴脾俞、胃俞、三焦俞,毫针刺,虚补实泻,留针30 min,1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1.3 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调查,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程度作为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1.4 评价标准

显著:患者治疗后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坐不能卧等情况改善,意识清醒。有效:患者治疗后头痛、眩晕等状况有所改善,无意识障碍。无效: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等状况无改善,甚至出现疾病进行性加重。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1.5 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血液失衡综合征多发生于血液透析中期或早期[2],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肺水肿、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左心衰、不能平卧甚至痫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怔忡、痫病等范畴,因此在治疗上也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辩证和辨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有研究人员认为本病的病机为下窍不通,浊阴不泄,逆而清浊相干[3]。我院根据患者不同的辩证和辨病选择不同的针灸方式,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灸干预在血液失衡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针灸干预在血液失衡综合征患者中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减轻疼痛。

参考文献

[1]范立明,钟先阳.中医药防治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2(15):182-184.

[2]程新,于国俊.针灸干预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中医学报,2015(4):614-616

[3]王海蓉.中医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临床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6):105-106.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市科技功关项目(项目编号:20140519)

·中药研究·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郝颖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中药方剂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不会产生严重副作用,治疗安全性高。

【关键词】宫颈糜烂;中药方剂;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1-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8

Observation Curative Clinical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Treatment of Cervical Erosion

HAO Ying Harbin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Harbin 15007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in treatment of cervical erosion. Methods Selected 82 cases clinical data with cervical erosion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had 4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12%,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8.05%,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eros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does not produce serious side effects, treatment safe.

[Key words] Cervical erosion,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Treatment effect

宫颈糜烂在妇科中较为常见,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生呈现为上升趋势,过早性生活、多次妊娠、多个性伴侣等均会加大宫颈糜烂的发生风险,患者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白带增加、白带性质异常等[1],对女性的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中药方剂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病例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82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其中已婚31例、未婚10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6.59±4.35)岁,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其中已婚30例、未婚11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5.29±3.24)岁,轻度21例、中度14例、重度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方法

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可将其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宫颈糜烂三个等级。轻度糜烂:宫颈糜烂面积不超过1/3。中度:宫颈糜烂面积在1/3~2/3间。重度:宫颈糜烂面积超过2/3[2]。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每次取1粒卡波姆凝胶(辽宁美林药业有限公司,辽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640030号),于阴道给药,每天1次,共接受2周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利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取仙鹤草30 g、沙参10 g、苍术10 g、知母10 g、白花蛇舌草30 g、甘草4 g、苍术10 g、黄柏10 g、猪苓10 g、生薏苡仁15 g、麦冬10 g、天花粉8 g、椿根皮15 g,利用水煎煮后给予患者口服,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于早、晚用药。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其表示形式(均数±标准差)(x-±s),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有14例患者治愈,18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有6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治疗显效,14例患者治疗有效,9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8.05%。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妇科中的常见疾病,在中医上并没有该疾病的病名,从临床症状上看,可将其归于带下病的范畴,该疾病的产生与手术机械性损伤、性生活、人工流产等因素相关,大部分患者为湿热型,发病时间长,对阴液耗上大,在清热利湿的同时,还需养阴生肌,对糜烂宫颈组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3]。以往常规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疗效,本次研究利用自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养阴清热汤的中药组成包括鹤草、沙参、苍术、知母、白花蛇舌草、甘草、苍术、黄柏、猪苓、生薏苡仁、麦冬等,黄柏具备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知母可养阴清热,苍术燥湿健脾,白芷消肿排脓、通窃止痛、祛风除湿,生薏苡仁清热排毒、利水渗湿,玄参养阴清热凉血,猪苓利尿渗湿,麦冬清心除烦、养阴生津,白花蛇舌草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甘草调和猪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经体检才发现该疾病,不过大部分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且在免疫力低下时,症状表现更为明显,主要为腰酸、阴道分泌物增加等,养阴清热汤内包含薏苡仁、麦冬等药物,能够使机体免疫力得以提升,促使创面尽早愈合。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养阴清热汤)治疗后,14例治愈,18例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达95.12%,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这表明这种治疗方式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在能够取得满意疗效的同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损害。

综上所述,中药方剂在宫颈糜烂治疗中可取得满意疗效,能够改善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糜烂面积,促进糜烂组织的再生。

参考文献

[1]傅帆,韦华章,戚秀琴.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14(22):154-155.

[2]李业霞.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5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7):56-57.

[3]陆英.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60-62.

作者单位:15007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

刘一君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对减少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剖宫产的产妇 68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处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能有效减少脂肪组织液化,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2-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49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the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to Reduce Fat Liquefaction

LIU Yijun Nehe City Tong'an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ehe 16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to reduce fat liquefaction. Methods Selected 68 cases with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34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of cesarean sec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ostoperative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an reduce the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 short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Key words]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sarean section, Fat liquefaction of incision

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常见并发症之一,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1]。肥胖产妇或手术时间延长的产妇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机率更大,切口脂肪液化不仅对产妇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通过对6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探讨与分析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对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6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8±2.2)岁,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剖宫产术后切口局部出现淡黄色渗出液,挤压切口有大量渗出液,渗出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切口出现愈合不良,但无红肿、疼痛等症状,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没有坏死;腹部切口渗出液涂片检查脂肪滴的量较多;B超检查腹部切口处回声低或无回声。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处理,用无菌干燥纱布洗净渗液,清除深层积液、坏死组织及皮下线结等,可适当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将中药芒硝、大

作者单位: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同安医院

黄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分装两袋,术后在剖宫产切口处外敷,两个敷袋交替使用,每日换敷料1~2次,可根据患者渗液量减少或增加敷料次数。

1.4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发生脂肪液化的概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有3例,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8.8%,对照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有11例,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32.4%,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天内切口愈合为31例,其余2例行引流后3~5天切口愈合,1例患者进行清创后二次手术,用中药敷后5~10天内愈合。对照组3天愈合为14例,其余20例均进行引流后伤口愈合。观察组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概率逐年增高,对于剖宫产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产妇术前合并症多、产妇自身体质差等个人因素容易导致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如产妇在妊娠期免疫力低下,容易产生贫血、组织水肿及低蛋白血症等,导致机体血运差的脂肪组织其血运循环发生障碍[2]。另外手术切开与缝合技术差、手术持续时间过长等外部因素同样也是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切口暴露时间过长,并经过挤压、钳夹、等机械作用刺激,进而发生氧化分解,发生无菌性炎症,手术后切口处由于止血不彻底出现积血,留有死腔、缝合打结时对脂肪组织切割过多等对切口血运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无菌性炎症的发生,导致切口脂肪组织液化[3]。切口脂肪液化主要为:术后切口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按压切口时皮下会渗出较多液体,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但切口并未出现红肿及压痛症状。本次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分别为8.8%、32.4%,观察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在3天内切口愈合的概率为91.2%,对照组患者在3天内切口愈合为41.2%,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能有效治疗切口脂肪组织液化,减少脂肪组织液化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能有效减少脂肪组织液化,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张永强,杨自权,卫小春.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7):596-599.

[2]崔鸿斌,李培武,王秉钧,等.中药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0):297-299.

[3]肖莉.中药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9):192-193.

分析比较地肤子、蛇床子等在治疗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的临床疗效

王丽波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地肤子、蛇床子等在治疗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湿敷、理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肤子、蛇床子等治疗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效果显著。

【关键词】地肤子;蛇床子;会阴侧切口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0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Clinical Effect on Fructus Cnidii and Fructus Kochiae and so on in Treatment of Perineal Incision Skin Lesion

WANG Libo Nehe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ehe 16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sis clinical effect of fructus cnidii fructus kochiae and so on in treatment of perineal incision skin lesion. Methods Selected 68 patients with perineal incision skin lesion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s 34 cases ,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aken, fructus cnidii fructus kochiae and wet compres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ysical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Fructus cnidii and fructus kochiae treatment of perineal incision hard swollen skin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Kochia scoparia, Fructus cnidii, Perineal incision

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属于会阴侧切口感染,会阴侧切口感染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环境因素、手术操作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1]。对于会阴侧切口的常规治疗方法为碘伏液消毒,通过对68例阴侧切口皮肤硬肿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地肤子、蛇床子等治疗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均符合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均表现为会阴侧切口红肿、水肿、硬肿及局部硬结等症状。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8±1.2)岁,发病时间3~9天,平均发病时间(5.8±1.1)天。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碘伏消毒会阴侧切口,使用0.1%安尔碘抹洗切口,2次/天,并且在此常规消毒的基础上联合进行理疗及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湿敷治疗,中药成分为地肤子、蛇床子、败酱草、地丁、公英、连翘各60 g,丹参、苦参、制香附、赤芍、黄柏各40 g,丹皮30 g,桃仁20 g,每天将上述中药煎至1 000 ml每次500 ml,湿敷前将其加热到45℃左右,利用已消毒无菌毛巾湿敷会阴侧切口红肿、水肿、硬肿等部位,同时采用红外灯照射理疗局部。

1.3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患者会阴侧切口无红肿及水肿等现象,硬结消失且无复发。显效:患者会阴侧切口红肿及水肿等基本消失,硬结块基本消失。好转:患者会阴侧切口红肿及水肿等有所好转,硬结块减少。无效:患者会阴侧切口红肿及水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且硬结块并未消失,甚至出现裂开、化脓感染等。有效率(%)=(痊愈+显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25例(73.5%);显效5例(14.7%);好转3例(8.8%);无效1例(2.9%);总有效率(88.2%)。对照组痊愈2例(2.96%);显效14例(41.2%);好转11例(32.4%);无效7例(20.6%);总有效率为47.1%。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会阴侧切是产科比较常见的手术,由于会阴侧切口部位直接与阴道相连,距尿道口及肛门较近,切口容易被阴道分泌物感染,因此发生会阴侧切口感染几率较高[2]。感染患者主要表现症状为红肿、水肿及有硬结快等,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对患者的产后恢复及有效母乳喂养等有严重影响。会阴侧切口感染主要分为术前、术中、术后感染3个方面[3],产妇自身健康状况与切口的愈合有直接关系,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机体抵抗力低下,妊娠合并阴道炎及外阴炎对切口组织的生长产生影响,因而容易产生会阴侧切口感染。地肤子属于一种中药药材,其富含皂苷类化学成分,其主要功能为清湿热、治疗小便不利、风疹、疮毒、阴部湿痒等。并且具有抗真菌和利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实验显示其煎剂能抑制皮肤真菌,苦参苦寒清热力强,常被用来外治热毒痒疮。内治泻痢黄疸等,黄柏味苦烈,主治膀胱湿热。蛇床子主要具有抗滴虫作用,中医被用来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蛇床子对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有良好作用,且无副作用,其止痛止痒效果显著。地肤子、蛇床子、苦参、黄柏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对于消痛散结、祛瘀燥湿等疗效良好。因此采用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治疗会阴切口皮肤硬肿可达到消除红肿。去除结块的目的。本次研究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地肤子、蛇床子等治疗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地肤子、蛇床子等治疗会阴侧切口皮肤硬肿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瑞青.地肤子、蛇床子等在治疗会阴侧切口硬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2):28-29.

[2]李红,吴翠兰,黄飘.三药联用治疗会阴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30-32.

[3]刘燕,梁桂娇,邓文红.会阴侧切缝合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0):60-63.

作者单位: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

柴桂温胆定志汤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的研究

陈鹏启

【摘要】 目的 观察柴桂温胆定志汤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脑卒中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柴桂温胆定志汤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照组给予多虑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桂温胆定志汤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确切。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柴桂温胆定志汤;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1

To Study the Chai Guiwen Dan Dingzhi Decoction Unit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CHEN Pengqi Baicheng City Tongyu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Baicheng 137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n chai guiwen dan dingzh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Methods Selected 20 cases with strok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chai guiwen dan dingzh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oxepin in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erve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hai guiwen dan dingzh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the exact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Stroke, Depression, Chaigui wendan dingzhi decoction,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脑卒中发病突然,多数伴随肢体及语言等功能障碍,还会造成患者负性心理[1]。抑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我们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0月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大于8分以上者。男68例,女52例,36~68岁,平均43.5岁。采用随机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柴桂温胆定志汤合用黛力新,柴桂温胆定志汤组成如下:柴胡15 g、菖蒲10 g、远志15 g 、黄芩10 g、陈皮10 g、桂枝10 g、当归15 g、赤白芍15 g、茯苓20 g、半夏10 g、生姜10 g、炙甘草6 g、枳壳10 g、人参10 g、酸枣仁25 g、竹茹10 g,易惊吓者加用龙骨9 g、牡蛎9 g,阵发性出汗者加用黄芪20 g,白术10 g,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合用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每日早、中午各服用1片。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塞平片,开始1次25 mg,1日2~3次口服,以后根据病情可适当增减。两组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及常规脑卒中治疗4周。

1.3 疗效评定

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评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分为痊愈,评分下降>5分为显效,评分无变化或增大为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6.0对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痊愈57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神经功能康复效疗的比较

治疗组基本痊愈45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基本痊愈33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论讨

抑郁是最常见的神经症,会导致自主和非自主功能紊乱,伴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抑郁状态是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且抑郁病的同时多伴有焦虑症,脑卒中后这种抑郁的负向心境障碍极大的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2],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与抑郁症状的改善呈正比[3]。如失于对抑郁的重视及治疗影响患者愈后使神经功能恢复延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0.5 mg氟哌噻吨和10 mg美利曲辛的复方药。小剂量氟哌噻吨(0.5~3 mg)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美利曲辛具有抗抑郁作用,大剂量氟哌噻吨主要拮抗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降低多巴胺能活性;小剂量氟哌噻吨的作用却与之不同,它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D 2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多巴胺的含量增加;美利曲辛则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在中医学抑郁症属于“郁证”的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或易怒易哭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此《皇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本方遵古不拘的原则提出心胆阳虚,脑神失养,肝气郁结,神窍痰蒙新理论,并以温补心阳,涤痰醒神,疏解肝郁之法治之。应用柴胡桂枝汤、温胆汤、定志小丸等合方化裁,名以柴桂温胆定志汤。方用人参补五脏、益元气、安精神、定魂魄、开心健脑。茯苓利窍去湿导浊,补心益脑醒神。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菖蒲、远志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脑神。但温补心阳、振奋肝胆、疏达郁结、涤痰导浊之力均不足。配小柴胡汤疏达郁结、振奋肝胆脾胃,伍桂枝汤,取桂枝、甘草等辛甘化阳以温补心阳,配温胆汤以增强涤痰醒神定志之力。中西医从不同视角治抑郁症,采用不同方法和药物,双向入手,以不同理论基础治疗同一病症,殊途同归,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得到了临床上1+1>2的效果。

作者单位:137200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1]刘航博,孙启岗.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91.

[2]李瑞英.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4):65-66.

[3]李会媛,孙海燕.脑卒中康复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63-164.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的临床观察

景霆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原发性肝癌;黄疸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2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With Jaundice

JING Ting Nanyang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Tumors of Digestive Department,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ect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with jaundice. Methods Selected 46 case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from August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2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bserve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aft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jaundice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Primary liver cancer, Jaundice

原发性肝癌主要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者肝内胆管细胞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极高,病情发展迅速,愈合效果不佳[1]。研究资料显示[2],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缓解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对于腹水、黄疸、疼痛和发热等临床症状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黄疸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7.1±4.2)岁;平均病程为(10.2±2.1)月;观察组男17例,女6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7.7±4.3)岁;平均病程(10.0±2.3)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情况,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1.8 g,外加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主要配方为:大黄9 g、栀子15 g、茵陈30 g,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调节药物剂量,用水煎服,1剂/天,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5天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肝功能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肝功能基本正常。(3)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情况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组间对比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5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纳差和乏力评分分别为(1.15±0.41)分、(1.24±0.35)分、(1.61±0.84)分;对照组治疗后腹痛、纳差和乏力评分分别为(2.01±0.52)分、(2.15±0.41)分、(1.55±1.07)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大部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会出现黄疸,临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肝细胞受损;血块及癌组织脱落;癌块压迫或者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等造成[4]。目前,常规的西药治疗只能单纯保护肝脏,确保维持细胞生物功能,效果欠佳。还原性谷胱甘肽是一种人类细胞自然合成肽,能够激活多种酶,促进自由基排泄和细胞代谢,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中医领域认为肝癌属于“鼓胀”、“黄疸”、“积聚”和“胁痛”的范畴,黄疸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湿,癌属于热毒,而化疗药物属于热性,湿热熏蒸极易导致脾胃功能异常,从而表现出乏力、纳差、腹水及便溏等临床症状。中药中的栀子、大黄和茵陈蒿能够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胆汁排泄,降低体内毒素吸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肿瘤消化科

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纳差和乏力评分分别为(1.15±0.41)分、(1.24±0.35)分、(1.61±0.84)分;对照组治疗后腹痛、纳差和乏力评分分别为(2.01±0.52)分、(2.15±0.41)分、(1.55±1.07)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具有优越性。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刘凌晓,王建华,王小林,等.经皮热消融同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1):1-6.

[2]李斐斐,崔书欣,段晓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J].中医学报,2015(6):774-776.

[3]杨志云,王丽佳,何玲玲,等.伴有黄疸症候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粒淋比及自然杀伤细胞计数的特征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4,24(6):364-366.

[4]施化文,宋宣,王继洲,等.以化脓性肝脓肿为初始表现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8):5473-5476,5493.

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刘军

【摘要】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逆散加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70.4%,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积分,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消化不良;四逆散加味;西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3

Treatment Effect on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Unit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LIU Jun Guiyang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Guiyang 5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unit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Selected 54 case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drug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with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observe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efficient 92.6%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0.4% , symptom integral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combine western medicine application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ymptoms integral, promote disease recovery.

[Key words] Indigestion, Sini powder jiawei decoctio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effect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早饱、上腹部疼痛,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探究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8~64岁,平均(40.5±2.1)岁。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2.0±2.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诊断标准

(1)依据《现代消化病学》[2],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胃炎胃溃疡患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患者服用莫沙必利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31110),每次3次,每次5 mg,饭前20 min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汤药四逆散加味,中药组方是:木香、香附、炙甘草、醋柴胡各6 g,连翘、枳壳、清半夏各10 g,白芍、合欢皮各12 g。患者合并食欲不振,加用神曲、鸡内金;合并胃痛加用元胡、金铃子;合并伤食加用山楂、莱菔子。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如下[3]。显效:患者症状积分减少75%以上。有效:症状积分减少25%~75%。无效:症状积分减少25%以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为1分、2分、3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70.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在中医领域,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痞满的范畴,发病机制在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造成的脾胃功能失常。在中药四逆散中,

作者单位:550003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

表1 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上的比较(n,%)

表2 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上的比较(分,x-±s)

柴胡能够抬升脾胃阳气,具有理气疏郁的功效;枳壳除痞气、降胃气,和柴胡合用能够促进气机畅通;白芍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木香可以止痛温胃;连翘清热解毒,香附、合欢皮主打解郁安神的效果;清半夏降逆消痞,炙甘草益气补中。诸药合用,起到调理肝脾、降逆养胃的功效,从而实现治疗效果[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0.4%;患者经治疗后早饱评分0.9分,腹痛0.8分,餐后饱胀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分、1.1分、1.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积分,促进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韩永祥,汪红兵.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状态3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6):457-458.

[2]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2.

[3]李影华.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9):43.

[4]杨涛,王峰.四逆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36例[J].陕西中医,2013,34(9):1125-1127.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麝香保心丸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麝香保心丸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的用药方式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进展,疗效确切。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阿司匹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4

Controlled Clinical Research of Shexiangbaoxin Pill Combine With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Unstable Angina

LIU Shuwen WANG Yue Harbin City the Fourth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exiang baoxin pill combine with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unstable angina. Methods Selected 74 case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unstable angina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shexiang baoxin pil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37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treatment, hexiang baoxin pill group combined with shexiangbaoxin pill, compared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Hexiang baoxin pill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94.6%,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4%,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hexiangbaoxin pill combine with aspirin can inhibit myocardial fibrosis with the exact.

[Key words] Shexiang baoxin pill, Aspir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unstable angina

刘书文 王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诱因,病理过程包括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期、复合病变期四个类型。在复合病变起中,血栓的形成有着关键性作用,临床研究显示[1],疾病发作猝死冠心病患者主要死因都是由于血栓导致,不稳定心绞痛是临床中常见的冠心病类型,若无法科学控制,常常会演变为心肌梗死,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的方式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3.9±3.6)岁,病程4~21年,平均病程(10.9±2.1)年。排除标准:(1)心肌梗死患者。(2)心肌缺血疾病患者。(3)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4)心力衰竭者。(5)消化性溃疡患者。(6)凝血功能异常患者。(7)活动性出血患者。(8)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9)麝香过敏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麝香保心丸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在临床分型、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措施

对照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匹格雷、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ACEI、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对于麝香保心丸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其应用麝香保心丸,口服,剂量为45 mg/次,每日3次。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于心绞痛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显效:发作次数与用药前相比减少90%以上。有效:发作次数与用药前相比减少50%~90%。无效:未达到以上疗效甚至病情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

作者单位: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疗效

麝香保心丸组中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中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则仅有78.4%。麝香保心丸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此类患者血小板会释放出大量活性因子,增强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能力,降低前列腺素水平[2-3]。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目的就是稳定斑块,应用抗血小板与抗血栓药物,避免发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也是以血栓为主要标志,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的黏附与释放,阻止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环氧化酶的合成,提升抗血小板凝聚性,阿司匹林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常见药物,疗效可靠、作用稳定,但是会刺激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因此,其治疗效果也存在局限。麝香保心丸由人参与麝香提取物组成,还含有牛黄、冰片、蟾酥、苏合香、肉桂,其中,人参提取物有着降脂、抗氧化的作用、麝香提取物能够抗心肌缺血、苏合香能够解除痉挛、冰片可以缓解炎症发生、蟾酥能够强心。本组对麝香保心丸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结果显示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的用药方式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进展,抗动脉粥样硬化,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孟莉,胡元会,贾岱琳,等.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32(8):563-565.

[2]张光军.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25):130-132.

[3]孟宪国.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5(10):512-513.

土萆四妙汤配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和(或)高尿酸血症疗效性的系统评价

赵佳辉 桑鹏 王在东

【摘要】 目的 对土萆四妙汤配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和(或)高尿酸血症疗效进行系统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别嘌醇进行治疗,非布司他组患者给予单纯的非布司他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非布司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加土萆四妙汤联合应用进行治疗,检测患者的疗效性指标。结果 在临床疗效指标的比较中,联合组的临床疗效高于非布司他单一用药组及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土萆四妙汤;非布司他;痛风;高尿酸血症;系统评估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88-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5

System Evaluation Effect on Tubisimiaotang Combine With Febuxostat in Treatment of Gout and (or) Hyperuricemia

ZHAO Jiahui SANG Peng WANG Zaido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150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ystem evaluation effect on tubisimiaotang combine with febuxostat in treatment of gout and (or) hyperuricemia. Methods Selected 120 cases of gout symptoms with hyperuricemia case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llopurinol treatment, the febuxostat group was given a simple febuxostat treatment, decoction combined group was given on the basis of his treatment of febuxostat added the tubisimiaotang treatment, detection the effect index of patients. Results In comparativ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efficacy was higher than the febuxostat monotherap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 with febuxostat has better clinical value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Key words] Tubisimiaotang, Febuxostat, Gout, Hyperuricemia, System evaluatio

痛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不良使得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1]。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2]。有效的控制血尿酸水平,则痛风的预防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控制血尿酸水平是治疗痛风的主要研究方向[3]。在痛风治疗史上,秋水仙碱、丙磺舒、别嘌醇,苯溴马隆及非布司他依次出现,别嘌醇是目前临床唯一用于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在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痛风指南中指出,虽然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同为治疗痛风的A级推荐,但别嘌醇在亚裔人种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应值得我们注意,因此非布司他是国内痛风治疗用药的一个新的选择[4-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6±6.4)岁。入选标准:(1)年龄满18岁的痛风患者,且经饮食控制后,血尿酸水平仍≥480 μmol/L。(2)痛风诊断标准符合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8]。(3)首次发作患者。(4)入院治疗时患者处于间歇期。排出标准:(1)孕妇、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者或肾功能损伤者。(3)贫血或是存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4)近一周内使用过降尿酸药物者。(5)近1年内存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史者。(6)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

作者单位:150036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2 研究药物

非布司他片(商品名:优立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058,商品规格:40 mg×8片×2板,生产企业: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别嘌醇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422,商品规格:100片×10瓶,生产企业: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土萆四妙汤基本方:土茯苓、苍术、薏苡仁、怀牛膝各30 g,萆薢20 g,黄柏、木瓜各12 g,秦艽、龙胆草各10 g,地龙6 g。

1.3 方法

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20例痛风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患者给予别嘌醇进行治疗,首次剂量1次50 mg,2次/天,每7天递增50 mg,当每日剂量达200 mg时,分2次口服,限定每日最高剂量为600 mg。非布司他组患者给予单纯的非布司他进行治疗,首次剂量为40 mg,1次/天,随后均以40 mg进行给药,持续14天后,对血清尿酸水平(SUA)仍高于6 mg/dl的患者,提高给药剂量至80 mg。联合组在非布司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土萆四妙汤联合应用进行治疗,本方以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分服2次,每次口服300 ml,随症加减。3组患者均需连续服药12周。研究期间可服用氨糖美辛缓解痛风发作,不得服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1.4 检测指标

检测患者的疗效性指标:主要指标为2周后、6周后及12周后血尿酸水平降低到360 μmol/L以下的患者比例,次要指标为6周、12周治疗前后血尿酸下降的水平和痛风发作的次数,并在6个月后随访。

1.5 统计学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配对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主要检测指标采用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分析和意向性治疗原则(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血尿酸水平降低到360 μmol/L以下的患者比较

3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血尿酸水平均出现了一定下降,其达标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联合组的达标率与其他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布司他组在2周、6周和12周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治疗时间后血尿酸下降的水平分析

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联合组的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布司他组在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同时间点3组患者痛风发作次数比较

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发作次数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痛风是多见于中年男性的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女性发病率仅占5%,随着人们作息时间紊乱,痛风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9]。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发病期四个阶段。痛风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夜间发作、关节疼痛进行性加剧且在12 h内达到高峰,首次发作部位多为第一趾关节处,其后可累及其他关节部位[10]。非布司他为国内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同时也是痛风治疗史上一个新的突破。FACT研究中证明了非布司他的降低血尿酸的效果优于别嘌呤,而且非布司他组的痛风结节缩小更显著,APEX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非布司他降低血尿酸优于别嘌呤醇[11-12]。因此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有效性毋庸置疑。

表1 不同时间点血尿酸水平降低到360 μmol/L以下的患者比较

表2 不同治疗时间后血尿酸下降的水平分析

参考文献

[1]Tojimbara T,Nakajima I,Yashima J,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buxostat,a novel nonpurine selective inhibitor of xanthine oxidase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14,46(2):511-513.

[2]Maekawa M,Tomida H,Aoki T,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out using combined therapy consisting of febuxostat and allopurinol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Internal medicine,2014,53(6):609-612.

[3]Kang Y,Kim M J,Jang H N,et al.Rhabdomyolysis associated with initiation of febuxostat therapy for hyperuricaemia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2014,39(3):328-330.

[4]Sofue T,Inui M,Hara T,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buxostat in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in stable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J].Drug design,development and therapy,2014,17(8):245-253.

[5]Frazziano G,Al Ghouleh I,Baust J,et al.Nox-derived ROS are acutely activated in pressure overloa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dications for a seminal role for mitochondrial Nox4[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2014,306(2):H197-205.

[6]吴东海.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6):361-363.

[7]Hiramitsu S,Ishiguro Y,Matsuyama H,et al.Febuxostat (Feburic tablet)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uricemia in a general practice cohort of Japanese patients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problem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2014,36(6):433-440.

[8]Tausche A K,Christoph M,Forkmann M,et al.As compared to allopurinol,urate-lowering therapy with febuxostat has superior effects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pulse wave veloc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tophaceous gout[J].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2014,34(1): 101-109.

[9]吴炜戎,郭阶明,杨薇,等.广州市社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查[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28-729.

[10] Carter J D,Patelli M,Anderson S R,et al.An MRI assessment of chronic synovial-based inflammation in gout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erum urate levels[J].Clinical rheumatology,2015,34(2):345-351.

[11] Clarson L E,Chandratre P,Hider S L,et al.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gou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15,22(3):335-343.

[12] Shi D,Xu J X,Wu H X,et al.Methods of assessment of tophus and bone erosions in gout using dual-energy CT: reproducibility analysis[J].Clinical rheumatology,2015,34(4):755-765.

探讨孕期乳房保健干预对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的效果

刘金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孕期乳房保健干预对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孕期乳房保健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结果 产后随访,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产妇孕期乳房保健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乳腺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孕期;乳房保健;产后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R3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6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reast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in Pregnanc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Mastitis

LIU Jinmei Sunwu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3 Sunwu1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reast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in pregnanc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mastitis. Methods Selected pregnant wom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8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breast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pregnancy.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postpartum mastiti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maternal postpartum mastitis incidenc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Maternal breast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mastitis.

[Key words] Pregnancy, Breast care, Postpartum mastitis

产后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临床妇科疾病[1],常见于第一次分娩的产妇。此病不仅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体健康,降低产妇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对产妇的正常哺乳造成较大的影响,给产妇带来心理阴影。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2],给予产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率。本文旨在探讨孕期乳房保健干预对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的效果,选取160例于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60例,将产妇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所有入选产妇均为初产妇,且在产前均无其他乳腺疾病(如乳头皲裂、乳头凹陷等)、消化道疾病,产后均无严重产科并发症。患者年龄24~31岁,平均年龄(27.3±3.1)岁;孕期38~42周,平均孕期(40.1±1.9)周;体重60.5~70.5 kg,平均体重(64.9± .7)kg;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17例,初中者40例,高中者82例,大专以上者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期、体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孕期乳房保健干预,其具体措施如下:(1)清洁乳房:应每天清洁乳房,动作应轻柔;擦洗干净后,应涂抹少量油脂在乳头上。(2)选择合适的胸罩:由于孕期会引起乳房增大,为了避免乳头受到摩擦,则应选择合适的胸罩。(3)乳房保健操:每次清洁乳房后,应先用湿毛巾覆盖乳头,5分钟左右后再做乳房保健操。(4)乳头按摩:孕37周后,孕妇可以开始对乳头进行按摩。其方法为先用柔软而干燥的毛巾清洁乳头,擦掉涂抹在乳头上的油脂;然后再用食指和拇指来对乳头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抚摸,以此来避免产后发生乳头皲裂。

1.3 观察指标

产后乳腺炎发生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产后随访,观察组产妇患上乳腺炎为3例,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为3.75%(3/80);对照组产妇患上乳腺炎为15例,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为18.75%(15/80)。两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01,P=0.002 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产后乳腺炎由又被称之为哺乳期乳腺炎,它是产科常见的一种病症[1]。此病多为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侵入乳头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在临床症状方面,早期产后乳腺炎的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胀满,乳汁分泌不畅以及乳房肿块等;同时,还可能伴有胸闷烦躁、食欲不振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化脓期产后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不断增大,且局部乳房变硬;常伴有全身无力、高烧、大便干燥以及白细胞增高等症状。产后乳腺炎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影响,并严重影响了母乳喂养。因此,如何降低产后乳腺炎的发生率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妊娠期,若定期对乳房进行保健按摩,能够降低乳房肿胀以及泌乳量增多等的发生几率,促进乳汁的分泌。同时,这还能确保乳腺导管通畅,便于乳汁的排出,从而有利于婴儿的吸吮。加之,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给予产妇孕期乳房保健干预能够降低产后乳腺炎的发生率,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关键[3]。通过对上述两组产妇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可知,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得出结论:给予产妇孕期乳房保健干预,能够降低产后乳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母乳的成功喂养,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艳玲.109名产褥期妇女乳房炎病因的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5):2656.

[2]胡冰.产褥期乳腺炎预防与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124.

[3]陈霞,王小言,何丽铿,等.预防乳腺炎的康复护理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103-105.

·论著·

探讨应用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对降低护理给药错误率的效果

都丽丽 曲建香 姚克兢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对降低护理给药错误率的效果影响。方法 在建立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基础上,分别从病例调阅室调取了2013年4~10月与2014年4~10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资料,各选3 660件护理给药事件,进行了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应用前后的给药错误率对比。结果 在使用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后,2014年4~10月护理操作当中出现的给药错误率为(1-99.6%),比2013年4~10月的(1-98.8%)有所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操作给药流程,明确给药职责,让患者主动参与安全管理,降低了护理给药错误率,并且对于管理机制的完善也进行了优化和改良,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优化了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服务;护理操作安全卡;给药流程;护理给药错误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7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lf-made Nursing Security Card On Reduce Nursing Medication Errors Rate

DU Lili QU Jianxiang YAO Kejing Yantai City Yantaishan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4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lf-made nursing security card on reduce nursing medication errors rate. Methods In establishing the punishment,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respectively from 2013 cases of read the room from the 4 ~ 10 months from April to October in 2014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the selected 3 660 nursing events, the homemade nursing operation security card application of dosing error rate before and after contrast. Results in the use of homemade nursing after operation security card, from April to October 2014 nursing procedures of dosing error rate for (1-99.6%), compared to 2013 from April to October (1-98.8%), P<0.05,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elf-designed nursing security card standardize the nursing operation process, clear the responsibility, let patients participate in safety management actively, reduced nursing medication error rat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optimized, it improved the nursing work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further optimized the nursing service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Nursing service, Nursing operation security card, Dosing process, Nursing medication error rate

药物治疗失误是医疗差错的主要部分,超过60%的医疗差错与药物治疗失误有关。药物治疗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1]。给药错误指的是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生医嘱之间存在差异[2],其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国内报道高达42.31%~75.88%[3]。临床护理给药错误,不仅会给患者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使医护人员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而且会导致医护人员失信于患者,引起不良的医患、护患关系[4]。护理人员在给药工作当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标准来执行工作,对患者有效身份识别制度执行不够规范,不核对腕带、床头卡、执行单,甚至于直接叫床号给药,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进而导致护理给药错误的高发生率。因此为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我院护理部进一步完善了护理给药流程,提出了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的有效管理手段[5],用以校正护理人员的不当工作方式,同时在给药监督管理机制当中,让患者有效的参与进来,就实施效果而言,有了明显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从病例调阅室调取了2013年4~10月与2014年4~10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资料,各选3 660件护理给药事件。资料显示2013年4~10月与2014年4~10月所产生的护理阶段给药错误事件,主要问题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和组织系统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占67.3%,均是因查对不到位引起的。如:给药对象错误、给药名称错误、给药剂量错误、给药剂型错误、给药技术错误、给药途径错误、漏执行给药、提前或延迟给药等;组织系统因素占32.7%,包括:团队沟通不到位、环境应激因素、过高的移床率,计算机系统问题等。根据原因分析发现,规范查对,让患者和家属参与查对,会大幅度降低给药错误事件的发生,可以更好地延伸优质护理服务。

1.2 方法

作者单位:264008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1.2.1 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 我院护理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包括:静脉输液、静脉注射明白卡;皮下、皮内、肌肉注射明白卡、口服给药明白卡、其他用药明白卡等。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规范了护理给药的各个环节,安全卡的操作过程当中,正面由护理人员进行查对核实,具体流程为: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让患方自主回答姓名→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核对明白卡上正确给药信息→依正确给药信息进行治疗→再次核对床号和姓名及给药信息→护理人员和患者对药物使用进行签名。安全卡的反面邀请患方参与监督,具体流程为:针对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和操作,是否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流程进行,患方可以根据正面的具体流程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判,如果发现护理人员未按工作流程进行护理服务,及时予以提醒,提醒未果之后,患方有必要选择拒绝接受治疗,并向护士长反映或向护理管理部门护理部投诉。

1.2.2 使用要求 安全卡的使用流程,需要护理人员切实执行下去,在患者入院时,即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和(或)患者家属讲解宣教,为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得到更加正确的治疗和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邀请患方参与安全核对。护理部统一培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进一步督导护理人员依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4年4~2014年10月护理操作当中出现的给药错误率为(1-99.6%),对比2013年4~2013年10月的(1-98.8%)有所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施护理操作安全卡前后给药错误比较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医疗机构在针对护理人员的招聘中出现人员紧缺问题,护理人力相对不足,年轻护士居多,安全意识淡薄;患者增多,周转加快,工作量加大,护士容易出现身心疲劳或受干扰分心等状况,从而导致给药错误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健康带来损害的同时,也造成护理纠纷不断,而这又反作用于我国的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本研究表明,未应用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时,2013年4~10月的护理操作当中出现的给药错误率为(1-98.8%);应用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之后,2014年4~10月的护理操作当中出现的给药错误率仅为(1-99.6%),对比有所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的应用,有效的规避了在护理给药当中出现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护理给药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的实施,对于优化护理管理也发挥着作用,详细规范的给药操作流程,通过护理部切实可行的定期培训和督导,进一步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的使用,邀请患者参与,进一步确保了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促使护理给药错误减少,进一步保证了我院医疗护理安全,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

实践证明,采取这种优越的双重监督保障措施,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言效果明显。安全卡的使用规范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对于护理人员的自身监督和患者的参与监督来讲,都是极具效果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善兰.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失误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251.

[2]程亚艳.自制护理操作安全卡降低护理给药错误率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209-1210.

[3]冯下芝,梁葵,林光惠,等.26 起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12):3269.

[4]郑惠芳,谢丽萍,董卫红,等.护理给药错误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4):59-62.

[5]蒋银芬,杨如美,佟伟军,等.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64.

·护理研究·

人文关怀在儿科中的应用

于静1段子朋2

【摘要】 分析儿科特点提出应用对策,指导提高儿科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加强人文关怀,改善服务质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处理与防范护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8

Application Humanistic Care in Pediatrics

YU Jing1DUAN Zipeng21 Luohe Medical College Nursing Training Center, Luohe 462000, China. 2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0,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Pedia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put forward to the 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 to guide the pediatric nurses 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care,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dispute nurses and patients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Humanistic care, Pediatric, Nursing

医学人文学是倡导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维护和珍惜生命,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1]。随着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对儿童健康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儿科医护人员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由于儿童自身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生活上不能自理,是医院中的特殊群体。医护人员在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医疗护理的同时,还应保证患儿有一

作者单位:1 462000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2 462000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个健康、愉快的治疗休养环境。人文关怀是医护人员自觉给予患儿的情感付出,为患儿提供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医护人员还应重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情况,在治疗及护理中多沟通,提高服务质量,使患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都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 儿科的特征

1.1 沟通障碍,人文关怀不易体现

患者年龄小,语言沟通能力有限,无法顺利进行沟通。患儿惧怕穿白服的医护人员,甚至有些儿童看到穿白衣服的人就会逃跑,配合能力差。一个家庭往往视儿童为宝贝,儿童生病时家长通常过于紧张、急躁,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医务工作者既要治疗儿童身体上的疾病,又要照顾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感受以及心理需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医疗纠纷。

1.2 采集病史难

小孩病情起病急、发展快,患儿往往也不能准确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医护人员获得病情的渠道大多数是家长代述,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判断。

1.3 环境噪杂,配合难度大,管理难

门诊、病区环境杂,患儿因疼痛、害怕打针、吃药等因素而大声喊叫、哭闹;部分家长举着输液架,抱着孩子在医院大厅或病区走廊到处乱跑,管理难度大。

1.4 医生过度自我保护,过于依赖仪器

部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过度自我保护,不鞥坚持立场。能口服给药的患儿,因家长的坚持而给予静脉输入抗生素等药物,出现家长指导医生诊疗的现象。还有部分医生过度依赖化验室及仪器检查,加重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容易造成纠纷。

1.5 护理人员不足,缺乏人文教育,业务技术有待提高

护士沟通能力欠缺,缺乏沟通技巧;业务水平有限,不能一次性穿刺成功;服务态度生硬,对家属提出的问题不够重视或是敷衍了事等都易引起护患纠纷[2]。同时儿科护士的缺乏,工作超负荷,精力不足,不能及时处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医生工作缺乏计划性,查房及下医嘱不及时,导致护士不能及时给患儿进行护理,遭到家属埋怨,家长意见也较大[3]。

2 对策研究

2.1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做到微笑服务,对待患儿及家长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不漠视患儿的病痛,更不因诊治过程中患儿不配合而吓唬患儿或是呵斥家长。家长是患儿的代言人,孩子生病时家长紧张、焦虑,易出现过激情绪,此时医护人员要体谅、理解家长的心情,及时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心理工作,并给家长讲解有关患儿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配合要点。这样有效的沟通能取得患儿和家长的配合,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

根据患儿的年龄,使用患儿能听懂的词汇来跟患儿进行交流,交流时语速适中,语调中带着关心和热情的情感。认真倾听患儿及家属讲述,尊重对方不随意打断对方,与患儿及家属适时进行目光接触。恰当的幽默、适当的触摸以及适时的赞美和鼓励也可缓解患儿因陌生环境而带来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使其感到轻松、亲切。

2.3 坚持立场,同时让家属参与治疗,满足情感需求

医生在诊治、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好度,让患儿及家属参与到临床决策中的同时也坚持自己立场,找到最适合患儿的医疗方案。在正确的治疗中尽量满足患儿的整体需要,建立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医患关系。

2.4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检查及护理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医生在给患儿听诊肺部时,可先把听诊器胸件捂热再进行听诊。如果患儿因害怕或疼痛而哭闹时,医生可给予患儿小玩具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减轻恐惧心理。儿童因年龄和生理特点的原因,各项操作都要比成人困难,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在静脉穿刺中做到一针见血,在注射时运用无痛技巧降低患儿痛苦,减少患儿在护理治疗中的二次伤害,减轻恐惧感。

2.5 营造温馨的气氛[4]。

儿科护士穿粉红色护士服,口袋内备小糖果或小玩具。儿童娱乐室内放置有趣的故事书籍及玩具,病房内循环播放当前流行的动画片,病区走廊上粘贴动画片剪影,活跃病区气氛,使病区充满童趣,为医护患的顺利交流创造和谐轻松的气氛。

2.6 细心观察,真实记录,主动帮助

对于危重患儿,医护人员在交班、查房及巡视病房时要细心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并做到准确、客观、真实的记录。及时与家长沟通,注意其心理变化,把服务做到前边,保证患儿安全舒适的同时也让家长宽心。

2.7 灵活的宣教。

热情接待新入院患儿,宣教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耐心详细解答患儿及家长提出的问题。制作精美的图片写上患儿检查、治疗及饮食的注意事项放于醒目的地方,提醒患儿及家长。病区通过板报、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座等形式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出院时着重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服药以及怎样预防疾病、进行日常护理,告知家长病区的电话方便家长有疑问时咨询[5]。

2.8 为患儿及家长提供方便。

护士站以及儿童娱乐室设置便民服务柜,免费提供微波炉、吸管、小勺等物品,方便患儿及家长使用,从细微处体现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关心和爱护[6]。

3 小结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中心,激励、尊重和关心,是医疗护理服务的核心和本质。儿科是社会的缩影,医护工作者除了要面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患者,还要面对各种类型的家长,医疗纠纷和护患矛盾产生较多,因此在儿科运用优质化、人性化、规范化的人文关怀能减轻患儿紧张恐惧心理,提高家长对医疗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亚芳,王艳玲,等.人文关怀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63-264.

[2]郑美凤.儿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43-244.

[3]邓亚楠.儿科护患纠纷的处理与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364-365.

[4]张菊芬.儿科门诊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9(2):43.

[5]蒋雪花,朱宗琴.人文关怀在儿科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35):6596-6570.

[6]王蕴.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监护,2014,2(7):137.

我国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张照莉 丁丽 张海梅 陈月梅

【摘要】 延续性护理是指为满足出院患者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有序、协调、不间断的医疗保健服务。通过文献回顾,阐述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起源,分析在我国开展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的可行性及研究现状,提出加快构建由肿瘤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出院计划多学科团队;进行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为制定出院计划指南提供依据;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癌症患者出院计划的实施等策略,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癌症;延续性护理;出院计划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59

Research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f Cancer Patient’s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Planning Modal in China

ZHANG Zhaoli DING Li ZHANG Haimei CHEN Yuemei Chongqin City Tumour Graduate Laborator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Abstract] The continuity of care refers to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services provid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in an orderly, coordinated, and uninterrupt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origin of the continuity of care,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ancer patients and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discharge planning mode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ncology nurse specialist for discharge planning multidisciplinary team led by large sample, random clinical trial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discharge planning guidelines; formulat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tection strategies for cancer pati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has bee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structing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 cancer of discharge planning mode.

[Key words] Cancer, Continuity nursing,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癌症病程长、症状重,住院治疗只是康复治疗的一部分,患者常常需要经历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出院后还需要进行病情跟踪、治疗后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等多种干预。调查提示癌症患者对出院后能得到持续的照护支持有着强烈的需求[1]。国外研究证实,实施出院计划已被认为是保障延续性护理的基础[2]。通过阐述我国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我国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的对策。

1 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起源

延续性护理广义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患者接受到的连贯的医疗和护理[3]。194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Harriet Forest等首次进行了连续性照护的探讨,建立了医院和社区护理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对患者的护理从单独的医院层面延伸到家中[4]。为了实现连续性照护,国外研究者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尝试,比较典型的有出院计划模式(discharge planning)、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of care)及个案管理模式(case management)等。出院计划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等为应对人口的老龄化、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同时保证健康服务质量而推出的一种护理模式,它是指医生、护士、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团队为促使患者从一个环境顺利转到另一个环境(包括医院、老年院、患者家中等)的护理过程。过渡护理模式是由高级实践护士作为医院、社区各机构间的联系人,并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专业联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医院与社区间服务的连续[5]。个案管理模式是指个案管理者负责从患者入院到康复的整个多个时间、多个场所的全程照护责任[6]。在诸多模式中,为出院患者实施有效的出院计划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健康主管部门和医学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2 我国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借鉴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对延续性护理进行了不断的探索[7],尤其是在产科、心血管、肿瘤疾病等领域,延续护理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研究者通过成立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开设护理专家门诊、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成立患者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及方法开展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照护需求。黄雪芳、闫文霞[8-9]等开设PICC专科门诊、制定健康教育手册、电话随访等方式有利于治疗间歇期PICC导管的维护。我国研究者在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服务方面已经做了较多有益的尝试,汤维娟等[10]构建了上海市癌症患者连续性照护模式。以上诸多探索与英国、美国等延续护理的出院计划模式基本吻合,但内容相对简单,部分研究[11]也包括了评估、制定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等过程,相比国外而言,没有政府及相关管理层的出院计划指南做指引,所以延续护理的执行者就没有标准化的行动指南可借鉴,研究仅限于科研层面,没有形成体系,从而不能根本解决出院患者的健康需求。

3 对策

3.1 构建由肿瘤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出院计划多学科团队

在肿瘤护理领域,肿瘤专科护士被认为是为肿瘤患者提供照顾支持的多专业团队中的核心的成员。肿瘤专科护士也在肿瘤护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癌症患者延续性护理团队中,肿瘤专科护士必将承担起关键性角色。探索建立由肿瘤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理疗师等在内的多学科成员以及患者和家属,进一步明确肿瘤专科护士在出院计划中职责和角色,推进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的开展。

3.2 进行大样本临床随机试验,为制定出院计划服务指南提供依据

我国延续护理开展较晚,2007年起我国护理学者才开始将延续护理模式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而且多数是队列研究、应用体会多见,虽然近年来开始出现少量随机对照的实验设计,但样本量较少,并且干预方案缺乏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指导,效果评价也不全面。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黄金月[12]等,2010年将奥马哈系统应用到延续护理中,收到很好的效果,为延续护理的护理问题评估、干预方案及效果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有利于出院计划指南的制定。我国学者徐锦江[13]等也尝试运用奥哈马系统,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标准化护理康复方案,提高了患者自我参与疾病管理和康复意识。但总体来讲,我国延续性护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癌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内容、操作流程等均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进行大样本临床随机试验有利于管理层制定出院计划指南,使癌症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得到规范、统一。

3.3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癌症患者出院计划的实施

目前我国已经从宏观上要求加快发展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慢性病患者的延续护理,但针对延续护理的提供者、服务对象、内容,延续护理的持续时间,以及人员上门访视所涉及的规章制度等相关的规范、体制都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支持并保障护士组织并实施出院计划,将能够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

作者单位:400030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革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延续性护理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体系,不能满足出院患者健康照护需求,特别是癌症患者经受着经济和病痛的双重压力,对延续护理的需求更加强烈。国外出院计划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它是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延续护理模式。因此,应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癌症患者出院计划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影红.对癌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1):54-55.

[2]Fulham J.Surgical treatment of low rectal cancers with APER and IGAP flap[J].Br J Nurs, 2015,24(11):563-567.

[3]Van SG,Fongwa M,Mockus DE.Continuity of care and quality care outcomes for people experiencing chronic conditions:A literature review[J].Nurs Sci,2006,8(3):185-195.

[4]顾建瑶.妇科癌症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153-155.

[5]徐军霞,宋瑰琦,鲁先秀,等.艾宾浩斯遗忘理论在癌症PICC携管患者出院随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1):33-35.

[6]董秀梅,张庆梅.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23):12-14.

[7]卢珏,薛小玲.出院计划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6:709-711.

[8]黄雪芳,郭秀泉,孔凤韶,等.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士职责的探讨[J].护理管理研究,2009,23(7 C):1952-1953.

[9]闫文霞.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留置 PICC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2):1614-1615.

[10]汤维娟.上海市癌症患者连续性照护模式的构建[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硕士,2011.

[11]刘凌,付伟.英美两国出院计划发展及其启示[J].健康研究,2011(6):455-459.

[12]黄金月,王少玲,周家仪.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320-323.

[13]徐锦江,孙铭,顾立学,等.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2(9):972-974.

综合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常青

【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遵医率与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0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for Primary Hypertensive to Control Hypertension Effect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CHANG Qing Yanji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Yanji 1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for primary hypertensive to control hypertension effect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Methods Selected 64 cases with hypertensiv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 each group had 3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ypertension control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rimary hypertension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effect.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ypertensive control, Compliance behavior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举措。为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护理方法,我院选取64例患者,在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7.4±4.8)岁;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7.6±4.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1)健康教育,适时开展医院内部知识讲座,讲述高血压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引起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重视。(2)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为其解答内心疑虑,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其治愈信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结构,指导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热量低的食物,保证一日三餐,杜绝暴饮暴食,多食用杂粮,戒烟戒酒。(4)运动护理,考虑患者身体素质,鼓励其积极参与运动项目,从游泳、慢跑、太极等开始逐渐合理的增大运动强度,提高运动频率,增强体质。(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照医嘱用药,严格遵守医师所嘱咐的用药类别、用药剂量、用药方式以及用药时间等要求用药,预防副作用,并提醒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和遵医情况;患者遵医行为评定内容包括饮食、锻炼、情绪、用药和健康行为等5个项目。完全遵医:1年内可完整坚持5项活动;部分遵医:1年内可坚持≥3项活动;不遵医:1年内可坚持≤2项活动;遵医率=(完

作者单位:133000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

全遵医+部分遵医)/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效果

护理前观察组收缩压(152±9)mm Hg,舒张压(93±7)mm Hg,对照组收缩压(151±8)mm Hg,舒张压(94±7)mm Hg,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28±8)mm Hg,舒张压为(81±5)mm 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41±7)mm Hg,舒张压为(89±6)mm Hg,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遵医行为

观察组完全遵医21例,部分遵医7例,不遵医4例,遵医率为87.5%;对照组完全遵医12例,部分遵医9例,不遵医11例,遵医率为65.6%;两组患者遵医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症,是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基于当前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不能发现疾病、导致疾病呈不断进展状态[2]。中老年发病率高,患者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家族遗传、饮食不合理、肥胖、饮酒、精神紧张以及年龄和缺乏锻炼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各种神经症样症状,诸如头晕、头胀、失眠、健忘、乏力、容易激动等,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靶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3],可引发患者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危害性大。临床治疗原发病高血压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并发症,一般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段,其中遵照医嘱坚持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维持血压水平的关键[4]。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适当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遵医用药重要性的认识。我院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其中护理人员主要从健康教育、心理、饮食、运动和用药等多个方面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5],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遵医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护理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蔡建.抗阻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5):83-86.

[2]袁泉,周佩夏,王燕.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140.

[3]李杨,秦勤,任蓓,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医药,2014,42(9):903-908.

[4]钟瑜绿.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9-10.

[5]辛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57-58.

强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中的作用

单桂晶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共170例,将产妇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各项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时,可以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效果。

【关键词】强化护理;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延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1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Incision Delayed in Puerperal

SHAN Guijing Mishan Town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shan 15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incision delayed in puerperal. Methods Selected 170 cases with maternal cesarean section maternal for abdominal incision delayed puerperal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number,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omly, each group had 8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above,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n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tuation,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ance.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delayed healing property, use the strengthe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maternal effect.

[Key words] Intensive nursing care,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incision, Healing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省密山市密山镇卫生院

近几年,剖宫产生产率逐渐提高,生产过程中各种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剖宫产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问题不仅影响了产妇的正常生活,还会对产妇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中的作用,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共1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产妇在接受强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共170例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各85例,年龄24~42岁,孕周35~40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手术后姿势护理。手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与产妇手术后姿势的正确性之间有紧密联系,如果产妇存在腹腔感染等问题应该采取半坐卧姿态,在促进炎性渗出物少集中在盆腔中的同时,减少膈下肿胀问题的发生。(2)手术后饮食护理。产妇接受手术后应该进食脂肪含量低、维生素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以及清淡的事物,并且要少食多餐。(3)手术伤口护理。产妇手术后伤口位置必须进行清洁处理,及时更换包扎伤口的纱布。(4)术后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引导产妇手术后保持在正确的姿势,告诉产妇手术后的疼痛来源。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该给予强化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跟产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产妇消除产后紧张、不安以及焦躁等不良情绪。(2)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该引导产妇明确起坐和床上大小便的意义,减少肠黏连以及胃消化障碍等问题。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以此作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产妇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6.3±3.5)h,住院时间为(12.3±2.6)天,伤口甲级愈合68例,占80.00%,护理满意66例,占77.65%。观察组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6±2.0)h,住院时间为(8.6±3.4)天,伤口甲级愈合81例,占95.29%,护理满意83例,占97.65%。两组相比各项情况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手术过程中清洁卫生不到位、手术后护理措施不健全以及产妇自身重视程度不高都会引发该问题[2]。为提高产妇剖宫产手术后恢复率,对护理干预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中的实际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为提高手术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3]。目前,用于剖宫产手术后下腹切口愈合延迟护理的措施主要有常规护理措施和强化护理干预措施两种。常规护理措施同时包含多项操作,如手术后姿势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训练护理等内容。强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两方面的内容。护理工作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两组相比各项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时,可以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丹,邱慧,安晨凤,等.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并干预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3,2(36):90-92.

[2]李丽.优质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3(10):234-235.

[3]杨学会,潘晓梅.切口膜牵拉固定在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8):159-161.

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

邹丽娟

【摘要】 目的 分析妇产科手术后腹部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4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感染患者,记录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 采取尽快手术、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结论 从患者自身、手术和护理方式3个方面入手,降低感染概率,减轻患者痛苦,助其尽早康复。【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切口感染;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2

The Causes and Nursing of Abdominal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ZOU Lijuan Suihu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ihua 15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explore the nursing mode. Methods Selected 240 cases with abdominal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in our hospital recorded after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infection of the reasons and analyzed. Results It was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incision infection effectively to taken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nursing measures. Conclusion From the patient's oneself operation, and nursing ways,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infection,

作者单位: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妇幼保健院reduc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help them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bdominal incision, Incision infection, Infection nursing

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属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切口感染会导致切口愈合延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心理负担加重,严重者甚至引发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1]。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后腹部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记录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病室环境、用药情况、护理方式,从患者自身、手术、护理方式等3个方面对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240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年龄22~74岁,平均(43.5±13.2)岁。

1.2 感染诊断标准

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标准:(1)非切口性感染:切口发生液化,切口的缝合处有少量的分泌物,伴有轻微炎症。(2)切口表浅性感染:切口所涉及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在1个月内感染,切口表浅处有脓性分泌物并且出现痛、肿、热、或红等感染症状。(3)切口深部及器官性感染:切口深部软组织或切口外任一其他解剖部位发生感染,切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或高烧;深部切口软组织或其他器官中能引流出脓液,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的;经组织病理或B超、X线检查证实的;经临床医师诊断确诊深部感染的。依据上述标准,24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属非切口性感染,162例患者属切口表浅性感染,46例患者属切口深部及器官性感染。

1.3 方法

观察240例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统计临床资料,总结相应的护理方式。

2 结果

对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年龄<60岁的患者感染率为11.67%,≥60岁的患者感染率为20%;手术时间≥30 min的患者感染率为31.39%,<30min的患者感染率为10.68%;术中用药后感染率为7.98%,未用药感染率为24.49%。患者年龄大,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则感染的概率高;患者体质肥胖,则皮下脂肪较厚,血液供应不畅,导致抗感染能力下降,很容易因缝合不当而在脂肪内留下积血、死腔引起感染,而且肥胖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脂肪液化,也极易发生感染;手术时间越长,则伤口以及相关医疗器械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都会加长,导致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而手术过程中,未使用抗菌药,感染的概率也会增加;个人护理得当与否是最后一道屏障,护理得当,保持身体清洁,心态积极,饮食讲究,发生感染的概率都将降低。

3 讨论

3.1 患者自身

从临床结果来看,来自患者自身的问题是引发感染的最主要的问题,年龄过大,疾病,肥胖等不健康的因素,都会造成身体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发生感染的概率提高[2]。所以平常应当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仅降低疾病的风险,也减少需要做手术的概率,从源头上就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是需要进行腹部切口手术,抗感染的能力也高,而且愈合好,恢复快。

3.2 手术

临床数据显示[3],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期间不正确用药,也极易引起患者的切口发生感染。故医院本身及医护人员本身也都应提高责任意识,加强手术责任与标准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技能与熟练程度,减少手术时间,主观上降低腹部切口手术后感染的概率,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3.3 护理

术后护理过程中不注意清洁,心态不好,营养不足等,也会加大感染发生的概率。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并且要搞好身体的清洁,控制好污染源,加强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抗感染的能力,降低感染发生的概率。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患者术后腹部切口已经发生了感染,也应从护理着手,每日观察感染状况与恢复状况,保持清洁,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强饮食中有助于伤口愈合和提高抗感染能力的食物,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从提高自身免疫力入手尽快的克服病痛,治愈感染。

参考文献

[1]李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对策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9):48-49.

[2]刘新矛,朱俊,李芳.妇产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934-5936.

[3]杨婉娟.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6):3964.

探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黄敏

【摘要】 目的 探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来我院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实践,观察组33例采用优质护理实践,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满意度78.79%低于观察组的96.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实践于膀胱痉挛患者的疗效显著,获得患者的认可。

【关键词】膀胱痉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69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199-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3

To Explore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Rrelevant Factor of Cystospasm After 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

HUANG Min Ya'an Cit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Seconed Surgery in Sichuan Province, Ya'an 6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relevant factor of cystospasm after 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 Methods Selected 66 cases with plasma kinetic aporization in our hospital as object, the control group had 33 cases adopt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33 cases adopt high quality of nursing practic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nursing.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as 78.79% low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97%,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practice in patients with cystospasm has accept the patient's approval.

[Key words] Cystospasm, 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 Factor, Nursing

膀胱痉挛指膀胱括约肌及膀胱平滑肌出现痉挛性收缩,导致膀胱区剧烈疼痛。分析手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护理手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66例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患者,所有均同意接受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年龄63~80岁,中位年龄(70.65±4.53)岁。观察组年龄62~81岁,中位年龄(70.75±4.87)岁。两组膀胱痉挛的中位年龄比率、病情轻重、疾病史等资料信息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主动观察患者的病情,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1)手术之后,加强引流管护理,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若导尿管出现血块发生堵塞,护理人员应及时冲洗导尿管,使用生理盐20 ml冲洗。注意冲洗液的压力、温度和速度[1]。(2)为减轻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术后常规使用镇痛泵硬膜外连续镇痛48~72 h,护理人员需加强护理,保持镇痛泵持续有效,避免过早滑脱。(3)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时,护理人员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在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心理安慰,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使用解痉镇痛药物[2]。(4)术后维持病室温度24~26℃,冬季使用加热器保持冲洗液30~35℃以减轻膀胱痉挛的发生。(5)手术前协助患者灌肠。手术后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手术12 h内尽量进食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3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结果的数据输入SPSS22.2软件包,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例数(n)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7例不满意,13例较满意,13例非常满意,满意度78.79%。观察组中,1例不满意,2例较满意,30例非常满意,满意度96.97%。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膀胱痉挛患者的满意情况对比

3 讨论

手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原因如下:(1)引流管刺激。手术后气囊充水量在20~30 ml,气囊充水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压迫膀胱三角区及尿道括约肌,最终引起膀胱痉挛性收缩[3]。(2)精神因素。患者出现恐惧、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极有可能造成膀胱痉挛。(3)冲洗液的温度一定要适宜,如果温度不足20℃,那么将会对膀胱平滑肌造成一定的刺激,加重了膀胱痉挛的疼痛,并且引起出血现象。因此冲洗液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0~35℃[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79%低于观察组的96.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实践于膀胱痉挛患者的疗效显著,获得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贾丽伟.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29.

[2]周春芳,马夕凤,王丽,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9):8-9.[3]王兰英,薛玲,刘芳英,等.早期快速膀胱冲洗对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影响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9,30(7):1167-1169.

[4]刘会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疼痛控制及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8):203-205.

作者单位:625000四川省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

82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有效性

马慧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人数80例,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人数66例,总有效率80.49%,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十二指肠溃疡;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4

82 Case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for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Care

MA Hui Baiyin Cit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Digestive Department in Gansu Province, Baiyin 730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d and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for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care. Methods Selected 164 cases with duodenal ulcer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general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a total of 80 cases 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56%,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66 cases effective, total effective rate 80.49%,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ment adherence was good,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duodenal ulcer patients compliance, patient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care,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odenal ulcer, Nursing effect

十二指肠溃疡作为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其发作具有反复性、周期性,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治疗过程中主要以抗溃疡生物治疗为主[1]。除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6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6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等。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84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21±2.17)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所出现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引导患者,主动和患者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做好心理工作,减轻心理负担,扫除心理障碍;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室内定期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让患者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充分休息;此外,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让患者重视护理,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在饮食上,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相关食谱,但术后应以流质食物为主[2]。

1.3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患者依从性越高,则表示护理效果越好,同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参照如下:治愈: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显示溃疡处黏膜恢复到正常水平。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溃疡处黏膜逐渐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人数80例,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人数66例,总有效率80.49%,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类型,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除了需要给予有效的抗溃疡治疗外,护理干预也很重要。综合性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的各方面积极进行护理,帮助减轻心理包袱,让患者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疾病知识,纠正错误认识,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3]。因此,观察组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效果和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依从性比较[n(例)%]

作者单位:730900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

参考文献

[1]钟伟秋,高燕萍,梁淑华,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14(7):1500-1501.

[2]王文博.对行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实施综

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6):120.[3]李涛.综合护理干预在3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

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0(19):118.

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与特点

毛婧妍

【摘要】 随着现代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赋予了儿科护理工作日益丰富的内涵,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多元化、专业化已成为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儿科护理质量已被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而护士队伍素质的加强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儿科护理人员的身心素质,对提高日常护理工作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儿科护士;素质要求;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5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 Nurses

MAO Jingyan Kaifeng City Children's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pediatrics technology, given the pediatric care increasingly rich content, the demand for care is increasing, diversity, speci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work. Pediatric care quality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and to strengthen nurses' quality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therefore, by foster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nurses, pediatric nurse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y care It has a positive meaning.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es, Quality requirem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随着生物、心理在医学模式和健康教育的转型服务对象的社会需求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逐步取代了功能制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的医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儿科护士,其服务对象是孩子,一旦生病影响了几代人的心情,父母期望恢复的愿望非常强烈;因为语言上的困难,注射及用药的不合作,其观察检查情况及护理的难度很高。此外,儿科护士除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施整体护理,以患儿为中心,全方位服务于儿童。医院健康教育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规范化的教育过程,让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成员了解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儿科护士必须培养训练高标准的专业技能以及高素质的心理。建立良好的道德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儿科护士的特殊地位,除了基本的护理职业道德,临床儿科护士,还必须有其特定的儿科护士职业素养和品格[1]。

1 爱心和责任感是儿科护士的首要具备前提

儿科护理是复杂的,迅速变化的病情,使护理难度增大。只有尽心尽力,才能够干好儿科护理工作。护士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要照顾儿童的生活,还要激发他们的思维,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为小儿身体娇嫩,又处于知识贫乏的状态中。护理人员是儿童学习的对象之一,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以身作则,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儿科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在自己规范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在工作中要强固牢化责任意识,积极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护理操作中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例如虽然小儿静脉输液的液体量少,但步骤较多,因此,护理人员更应该强调的是责任心。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营养,更需要爱和尊重。“爱”是精神营养的重要元素。护理人员应该用发自内心的爱和关怀来对待患儿,做到尊重,言而有信,和儿童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照顾他们。

2 培养过硬优质的护理技术能力

儿科护士应具备扎实的护理工作能力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够胜任儿科的护理工作。从不同方面培养工作及管理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及过硬的技术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技术操作。护理人员穿刺时应该做到一稳、二准、三快、四好。不断地培养,锻炼自己。儿科护理包含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护士的知识领域广泛,既有对儿童的生理和病理学知识,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包含儿童预防保健知识,儿童营养知识等,还要掌握儿童心理与教育知识,以及一般的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知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应该多了解学习社会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根据其知识和教育行为的特点,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2]。丰富科学知识和熟练操作技术,了解儿童生理过程及其心理,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综合护理;掌握各年龄组儿童不同的心理和情感的反应,注意客观和主观的从症状和体征两方面观察了解。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懂得对症疾病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尝试;对常见儿科用药剂量深刻理解,懂得合理使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儿科护理技术包含了复杂的临床护理技术,处理技术和先进的检测技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技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 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记忆力

观察是有目地,有步骤的感知。护士应该使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其他感官收集的数据来观察孩子,用以帮助医疗的诊断,评价治疗的疗效,对于儿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该通过儿童的哭泣,叹息,咳嗽,哮鸣音等声音,根据患儿症状,进行判别分析和应对。如儿童突然哭闹不安,屈膝缩腹,缓解又反复发作,提示急性肠套叠,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病情有充分的了解,

作者单位:475000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对疾病要有“预知能力”“预后能力”。在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制度,及时发现患儿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3]。同时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记忆力。儿童病情变化快,其用量小,重量轻,如果观察不到位,记忆力不准确,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每个危重患儿的性别和年龄,诊断,治疗,护理,饮食和其他因素需要准确的记忆,做到心中有数。以准确、安全的科学方法护理。儿科护士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努力成为一个新型儿科护士。

4 加强健康宣教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

提供健康教育手册给每位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与介绍,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并注意讲解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认识疾病的治疗,使其积极协助配合儿童诊治。(1)开展知识健康教育,改变父母不良的养育行为,这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如:信息快速传输的电视媒体,讲座等形式,对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2)关注重点人群,如父母的教育水平比较低,如工人和农民,使其认识到儿童保健知识的重要性,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医疗保健机构的作用,以通俗易懂,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家长提供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家长了解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的作用。(3)双向互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务人员在患者健康教育时态度友好积极,家长更会心服口服可以提高依从性[4]。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使儿科护士能够持续与孩子和家长信息交流,更能全面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状况。能够对孩子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更起了积极的引导。儿科护士要求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5 和谐的护患关系

儿科护士应努力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提高护理工作的艺术技能,从而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最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5]。儿科护理工作量通常较大,繁琐。陪护的儿童家长有时情绪不稳,烦躁。结合儿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这些都增加了护理的难度[6]。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礼貌的语言沟通是满意度的前提,作为一名儿科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对轻度焦虑的孩子家长要正确引导,宽容耐心。规范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的态度,用技巧的方法去解决紧急情况和矛盾。为了保证顺利沟通,要善于运用技巧性语言与家长联系,建立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懂得以不同方式方法来解决突发状况与矛盾,更应该经得起委屈与不被理解。沟通是一门学问,作为儿科护士,不仅需要加强岗位的科学实践工作,也还需要加强专业学习,不仅要定期的了解医学伦理学教育,培养自身的医德修养。更应该多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总之,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儿科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护士工作一种价值的体现,临床实践中,护士端庄的仪表,文明的语言,得体的举止,会为患儿留下温馨的感觉,从而增强了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技术操作娴熟,侵入性操作动作轻柔,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减少家属的焦虑,并随时了解治疗的需要及困难问题,并寻求积极解决的方法[7]。在儿科工作,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以上的素质,才能适应儿科整体护理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鹏云.加强儿科护士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5):239-240.

[2]孔丹,宋春兰.新型医学模式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363.

[3]张莉.浅析基层医院儿科护士素质[J].医学信息,2013,26(12):639.

[4]冯哲,杨辅直,周敏芳,等.家长对儿童保健的知晓率及影响囚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7):2011-2012.

[5]杨娟.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0,7(26):85.

[6]郭慧芳.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34.

[7]陈婷新.谈儿科护士与患儿家长的语言沟通技巧[J].现代护理,2009,6(33):106.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析及护理研究

齐方梅 蔺媛媛

【摘要】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研究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SAS、SDS评分护理前后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为严重,对患者采取系统连续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焦虑;抑郁;护理

【中图分类号】R76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6

Nursing Study and Analysis of Sudden Deafness Patient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QI Fangmei LIN Yuanyuan Qingdao City Municip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cases were analysis, study nursing measure and nursing effect. Methods Selected 42 cases with sudden deafness clinical and nursing data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nursing. Results After a period of care, patient anxiety, depression improved, SAS, SD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different,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as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is more serious, systematic continuity of patient care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to improv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udden deafness, Anxiety, Depression, Nursing

作者单位:26601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五官科

突发性耳聋指原因不明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者突聋。以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为主要分临床表现[1]。为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护理措施,本文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耳聋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3.8±3.6)岁;单耳发病30例,双耳发病12例,伴耳鸣患者34例;26例起病数小时~1周的时间内就诊,12例1周~1个月的时间内就诊,4例超过1个月以上时间就诊。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突发性耳聋患者对其过程、治疗方法不熟悉,并担心今后的听力不能恢复,对预后存在悲观态度。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害怕等负面情绪,甚至会自暴自弃拒绝配合医生的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真诚地接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并主动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科室以及病房环境;护理人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对患者的心理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通过书面语言或手势等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想法以及心理动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尽量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

1.2.2 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书写表达或者利用助听器等辅助工具对患者讲解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不断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可以多讲一些突发性耳聋治愈的病例,最大程度上消除不良情绪,让患者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可以将治疗时使用的药物进行讲解,并指导患者掌握耳保健的正确信息;告知因突发性耳聋疾病较为复杂,所以治疗的时间相对要长,让患者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1.2.3 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要指导并帮助患者掌握减轻焦虑的各种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行为干预来减轻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是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肌肉放松指导;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轻快的音乐能够使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提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选择一些轻松、舒缓的轻音乐来调节患者的情绪[3]。

1.3 疗效标准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SAS和SDS都是由20个项目组成的,将各个项目累积得分乘以1.25即为SAS、SDS得分。50分为焦虑、抑郁临界值,如果患者的得分超过50分,则代表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患者的SAS、SDS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患者的SAS评分平均为(52.5±3.8)分,SDS评分平均为(53.8±5.6)分;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平均为(38.9±4.2)分,SDS评分平均为(41.3±4.1)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患者的SAS、SDS评分降低,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护理前后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突然发病并且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容易会出现焦虑、抑郁、害怕等负面情绪。因此,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除了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护理工作尤其是心理护理等在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和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认知干预以及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SAS、SDS评分护理前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为严重,对患者采取系统连续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蓝雅琼,范秀华.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调查[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5(9):84-85.

[2]张静,江文霞,张爱芬,等.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状态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7):3439-3440.

[3]张雪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5(23):339-340.

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护理探析

钱丽华 高玲玲

【摘要】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乳腺癌58例患者,根据围手术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甲组(常规护理)与乙组(舒适护理),各29例。观察甲组与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 与甲组相比,乙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较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7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QIAN Lihua GAO Lingling Qido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ial, Qidong 22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effec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58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from, according to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group A (usual care) and group B (comfortable nursing), each group had 29 cases, group A division and in the nursing effect of group B,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Group B ha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igher satisfaction rat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A,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perioperative comfortable nursing effect is good,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satisfaction.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Perioperative, Comfortable nursing, Effect

目前,乳腺癌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性恶性肿瘤7%~10%,其中女性占99%。该病是威胁女性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常见疾病,大部分早期患者无典型症状及体征,难以引起重视,多经乳腺癌筛查或体检发现。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确保患者心理健康的关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乳腺癌58例患者,根据围手术护理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甲组均是女性,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29±6.36)岁。乙组均是女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5.03±5.48)岁。甲组与乙组的临床资料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甲组接受常规护理,乙组接受舒适护理。

1.2.1 术前 大多数患者出现焦虑、自卑、沮丧、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生活丧失信心,心理负担较重;部分患者对疾病知识及手术方法了解较少。加强心理疏导,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个体化护理。

1.2.2 术中 认真核对每位患者的姓名、手术名称、术前诊断、手术部位等,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使用软枕置于患者患侧腋下,使用头架将患侧手臂固定在适宜高度,小腿帖负极板,对患者双下肢及健侧上肢进行约束;患者双眼涂抹四环素眼膏,保护眼角膜;术中,对患者输液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关注手术进展,按手术需要及时递取手术器械。

1.2.3 术后(1)病情观察:协助患者摆放平卧位,并将头部向一侧稍偏,对患者瞳孔及意识变化进行严密观察,监测体温、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做好记录,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2)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者翻身、坐起时,应避免引流管扭曲、脱出、挤压等。观察甲组与乙组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并对比。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满意度,并比较。

1.3 判定标准

不满意:护理评分<60分。一般:护理评分60~90分。较满意:护理评分>90分。满分100分,以一般和较满意作为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甲组5例并发症,表现为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发生率是17.24%。乙组2例并发症,表现为切口感染,发生率是6.70%)。与甲组相比,乙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满意度

与甲组相比,乙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甲组与乙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研究指出,乳腺并非人体重要器官,对生命活动无维持作用,原位乳腺癌不致命;乳腺癌细胞缺乏正常细胞特性,连接较松散,易脱落,一旦发生脱落,游离癌细胞可经淋巴液或血液播散全身,造成转移,危及患者生命[1]。现阶段,乳腺癌早期筛查逐渐普及,早期病例不断增加,治疗理念不断更新及转变,逐渐形成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模式[2]。手术对疾病诊断、分期、治疗等有重要作用,是临床治疗较有效、彻底的措施。除机体痛苦之外,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对手术安全性及效果存有较多顾虑,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严重者可伴有焦虑、抑郁、悲观等,心理压力较大,间接影响手术效果[3]。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琼.78例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7):349-350.

作者单位:226200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2]马艳玲,牛昕慧,孙灵敏.58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7):1843.

[3]曲雪梅.乳腺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15):203-204.

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研究

王涛

【摘要】 目的 研究产后患有尿潴留的产妇,给予实施干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80例产后患有尿潴留的产妇,并将这80例产妇随即分为A、B两组,A组实施一般性护理的方式,B组实施干预性护理的方式,采用不同方法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后,观察两组产妇的排尿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比较A、B两组产妇的排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发现实施干预护理方式的B组产妇在这两方面优于实施一般性护理方式的A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干预护理的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尿潴留产妇在产后的排尿情况,同时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干预护理;产后;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69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8

Application Stud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Uroschesis After Postpartum

WANG Tao Harbin City Red Cros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7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pplication in uroschesis after Postpartum. Methods Selected 80 pregnant patients of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randomly, 40 pregnant patients in Group A are given elementary nursing treatment and 40 pregnant patients in Group B are given intervention nursing treatment; and then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atients’ urinary condition and their satisfaction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result shows that patients’ urinary condition and their satisfaction rate in Group B which are given intervention nursing are much more favorable than counterparts in Group A which are given elementary nursing; there is a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tervention nursing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patients’ urinary condition as well as increas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Key words] Intervention nursing,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尿潴留一种是常发生在产妇产后的并发症[1]。对于患有尿潴留的产妇,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很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现象,甚至会导致产后大量出血等现象。因此,尿潴留的发生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本文对近几年收治的40例尿潴留产妇采用了干预护理,并对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方案,具体报告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尿潴留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6岁。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10例;20例实施剖宫产,45例实施引导分娩,15例实施产钳助产。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将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护理的产妇进行对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措施

A组中对产妇实施常规护理,B组对产妇实施干预护理。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舒缓产妇的不良情绪,使其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特别是对初产妇要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对出现不良情况要做好及时有效的处理[2],避免使产妇的产程时间延长造成不了后果。开始进入产程之后,护理人员应鼓励产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排尿,这样有利于产妇的子宫收缩。

1.2.2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向产妇耐心讲解尿潴留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使产妇进一步认识尿潴留的形成,并向产妇说明产后排尿的重要性。当分娩完成后,护理人员让产妇多饮水,另外,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排尿,这样不会影响产妇的子宫收缩,以免产后出血,同时指导产妇尽量下床活动。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为不能下床排尿的产妇,护理人员应指导并协助产妇在床边进行排尿。

1.3 临床观察

观察两组产妇的排尿情况,并通过产妇填写的关于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表,利用调查表对两组产妇进行对照,并分析采用干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5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A组产妇中部分还不能顺利排尿或者出现其他原因。护理满意度方面,满意26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80%;B组产妇的排尿情况,经调查都可以顺利完成排尿,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护理满意度方面,满意36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实施干预护理的B组产妇在排尿情况和护理满意度都优于A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把尿潴留定义为: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产妇在产后一定时间之内发生暂时性的排尿障碍或膀胱内残留的尿量超过100 ml的症状[3]。这种症状是一种并发症,常发生在产后的产妇中,并影响着产妇自身的子宫收缩,会造成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还可能引起尿路感染,甚至会造成产妇的产后大出血等不良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产妇的心理健康[4]。发生尿潴留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产妇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生理原因表现在:(1)如果产妇的产程较长,胎儿长时间压迫产妇的膀胱和尿道,导致其粘膜充血或者水肿类似的不良现象,所以在产后导致发生尿潴留。(2)在分泌过程中造成会阴撕裂的现象直接对膀胱的支配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使膀胱括约肌引起持续痉挛,导致发生尿潴留。(3)剖宫产手术。对于剖宫产的产妇来讲,在产前利用尿管进行排尿,而且使用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都会导致尿潴留发生率提高[5]。(4)心理原因表现在:由于在产妇产后怕排尿会使疼痛增加而进行憋尿,这样会影响膀胱的收缩能力,从而导致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单位:15007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综上所述,采用干预护理方式后,患有尿潴留产妇的排尿情况和采用常规护理的产妇相比更顺利,未出现异常情况,且对干预护理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采用干预护理,不仅可以使尿潴留产妇的情况有效改善,还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泽琴,景艳,陈晓敏,等.产后尿潴留病因分析与防治[J].当代医学,2011,17(26):54-55.

[2]徐红,张铮.产房护理质量保证的实施与批评[J].中华护理杂志,2010,38(8):593-595.

[3]张风云,赵子荣,赵平英.产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与处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2(1):126.

[4]姜丽,龚娜.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2,5(10):67.

[5]金茶花.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0(2):148.

助产士专科护士门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徐玲娣

【摘要】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专科护士门诊对孕晚期孕妇分娩结局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8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的200例正常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于产科门诊常规检查,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检查还参加助产士专科护士门诊干预,使孕妇能正确认识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前焦虑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前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干预组产前门诊满意度和围产期经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确认识自然分娩,缓解其紧张、烦躁及产前焦虑情况,提高自然分娩率、围产期孕产妇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孕产妇在围产期的调试和应对能力,提高围产质量、助产士专科护士自身价值。

【关键词】助产士;分娩结局;剖宫产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69

The Influence of Midwives Specialist Nurse Outpatient Clinic on Birth Outcomes

XU Lingdi Zhenjiang City Maternity and Child Service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 Zhenjiang 2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idwife specialist nurse clinics in childbirth pregnant women late in pregnancy outcomes. Methods Selected 200 cases with obstetric clinic from January 2013 to August in zhenjiang normal primipara maternity and children's health care cent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maternity clinic routine inspec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a routine inspection of also attend the midwife specialist nurse clinic intervention, that pregnant women can recognize the natural childbirth. Compare two groups of prenatal anxiety.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renatal SAS (anxiety self-assessment scale) score SA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renatal out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erinatal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was 100%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the satisfaction of 91%, P<0.05, 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childbirth, ease the tension, irritability and prenatal anxiety, improve natural births, perinatal maternal satisfaction, decreas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strengthen maternal in perinatal debugging and response capac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mong their worth, midwives health nurses.

[Key words] Midwife, Birth outcomes, Cesarean delivery rate

世界卫生组织将母婴健康定为全球20大首要研究内容项目之一。保障母婴安全重要前提是提高助产照护服务的可及性[1]。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产前门诊进行产检并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均无内外科并发症,无流产史,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按要求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产检结果无明显异常。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7±1.35)岁,孕周36+4~41+5,平均(38.43±1.32)周,文化程度:初中25例,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45例。试验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1±1.41)岁,孕周36+4~41+5,平均(37.68±1.29)周,文化程度初中23例,高中34例,大专及以上43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2.1 对照组

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及孕妇学校普通课程。包括:分娩过程、母乳喂养知识常规宣教。

2.2 干预组

除了接受常规产前门诊检查以外还参加助产士专科护士门诊,由资深助产士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及产时、产后保健知识的宣教[2],利用仿真模型模拟分娩现场,使孕妇能正确认识自然分娩这一生理过程,了解自然分娩的好处。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孕妇在产前SAS(焦虑自评量表)比较

试验组产前SAS评分是(43.7±10.9)分,干预组产前SAS评分是(35.2±8.7)分,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两组在干预前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后干预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剖宫产率较干预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59例剖宫产产妇中有,有31例因无法忍受分娩疼痛放弃阴道试产,以“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干预组27例剖宫产产妇中,仅有1例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余26例均因胎儿窘迫或产程异常等有指征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单位:212000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

3.3 两组产妇对产前门诊满意度和围产期经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孕妇对产前门诊满意度和围产期经历满意度达1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助产士专科护士产前针对性健康宣教减轻孕妇产前焦虑[3]。对初产妇进行针对性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密切护患关系,提高孕产妇对医院的满意度。开展助产士专科护士门诊可以提高助产士专科护士的自身价值,助产士专科护士门诊通过助产士专科护士“一对一”、“面对面”的与孕妇交流改变孕妇对孕期、分娩的认知,降低对分娩恐惧和产前焦虑,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围产期质量,对促进母婴健康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缨,汪爱江.孕妇学校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21-523.

[2]程蕴玉,潘静娟.设立护理专科门诊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报,2008,15(6):55-56.

[3]杜风花.健康教育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10):925-936.

高龄离退休干部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研究

杨事欣 王明亮 殷慧慧 汪珠 郭薇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龄离退休干部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0例高龄离退休老干部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安全护理。结果 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高龄离退休干部实施安全护理可降低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高龄;离退休干部;护理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0

Study Countermeasures and on Nursing Safety Hidden Trouble of Elderly Retired Cadres

YANG Shixin WANG Mingliang YIN Huihui WANG Zhu GUO Wei Jili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security risks nursing in elderly retired cadres. 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with elderly retired cadre respectively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ident rat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lderly retired cadres to implement safety nursing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safety accident.

[Key words] Elderly, Retired cadres, Nursing safety hidden trouble

现阶段高龄离退休干部的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1],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为探究高龄离退休干部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我院选取100例患者展开对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离休干部病房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龄离退休老干部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为建国前离退休老干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80~93岁,平均年龄(85.3±5.1)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82~97岁,平均年龄(85.3±5.1)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治疗性护理、常规安全性宣教、饮食护理和病房卫生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随员陪同护理,患者入院时要求一名家属随员陪同患者入院并进行登记,于病房内设置随员床,为患者增添亲切感,营造良好氛围;护理人员及时打扫病房卫生,保持病房整洁干净;向患者和随员家属介绍病房内各项设施并教授正确使用方法;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详细讲解生活中各项注意事项,预防意外事故。(2)专职陪检护理,由专业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行各项临床检查,明确患者实际病情,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患者进行检查前,护理人员需先与医技科室预约,获得各部门配合,并负责取回检查报告,以便及时完成检查工作。(3)病房巡视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病房巡视工作,除按级别巡视病房外,增加巡视次数,包括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及用药后效果、生命体征、皮肤完整度、引流管通畅与否、肢体活动情况、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并协助患者或家属整理物品或衣物等,保持病房内整洁。(4)随员和护士培训,加强对随员和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随员具有一定的护理常识,能够处理紧急状况,增强专业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其护理技术和知识水平,提高病房护理质量。(5)安全护理,为保证高龄患者在院内的安全,可佩戴腕带,明确患者动向,预防走失;患者外出需由专人陪护,并于危险处安放警示牌,采取可行的指导警示措施,避免患者发生意外。(6)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询问其是否存在不适感,向家属了解老人的兴趣爱好及简要生活经历等,让老人愿意打开心结、畅所欲言,同时便于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价等级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等3个项目,护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安全事故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1例低血糖后心绞痛,1例漏药和2例呼吸道交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

叉感染,安全事故发生率8.0%;对照组出现1例静脉炎,2例尿道口红肿,1例胃管脱落,1例留置针脱落,1例服药时间错误,1例跌倒和1例走失,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6.0%;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27例,满意10例,不满意13例,满意率74.0%;观察组非常满意40例,满意7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94.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当前环境下,住院患者特别是高龄离退休干部的病房护理工作形势严峻,患者护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患者心理情绪和精神状况[3];高龄离退休干部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和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1)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业务不熟,护理水平不足,安全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对患者关心不够。(2)管理者因素:护理工作管理不善,缺乏明确管理制度,部分护理工作流程不够完善;护理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能认真履行管理者职责,对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能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3)患者因素: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或患者家属要求苛刻与医护人员发生医疗纠纷等。针对当前这种情况,为研究临床高龄离退休干部护理中最佳护理措施,保证高龄患者的人身安全,我院选取10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安全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安全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体现在:患者入院即向家属交代必须有随员陪同,并请家属签字记录,于病房内设随员床;安排专职护士陪检,加强病房巡视,为护士和随员家属做专项培训;护士长早晚查房督促,并给患者佩戴腕带,警示安全性等。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安全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效果良好。

总之,对高龄离退休干部实施安全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过程中患者安全事故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曹能明,雷素琴.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J].重庆医学,2011,40(16):1659.

[2]包芸,杜春萍.康复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91-193.

[3]秦鑫.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05-106.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要点探究

赵勇敏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4 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综合护理要点,观察患者心率、收缩压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结果 患者心率、收缩压情况改善明显,分别为(96.6±14.5)次/min、(21.3±1.8)kPa;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护理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为(16.2±1.4)天。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情况,并且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1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Key Point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ZHAO Yongmin Shiy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 care point. Methods Selected 30 case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clinical data from January 2014 and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discussed the key points of nursing care, the patients' heart r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observed, attack frequency of angina pectori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Results The patients' heart r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improved obviously, respectively (96.6±14.5) times/min, (21.3±1.8) kPa attack frequency of angina pectoris was reduce before treatment, patients in hospital time was (16.2±1.4) days.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heart rat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ecrease the times of angina pectoris attack and shortening the time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is a efficient and reli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冠心病心绞痛不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器质性疾病,也是引发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一些患者经常出现抑郁、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进一步加重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情,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甚至出现心肌梗死与猝死[1]。在临床中必须重视综合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展开回顾性分析,明确综合护理要点,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符合WHO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0.5±8.0)岁。

1.2 综合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素质进行评估,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素质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患者心理特

作者单位:442000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点的护理方案。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以耐心、和蔼的态度,赢得患者信任,提高配合的积极性,保证治疗与护理的有序进行。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多陪陪患者,关心患者,让患者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2]。除此之外,加强对疾病知识的宣传,让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并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支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快速康复。

1.2.2 饮食护理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通常会伴有血糖高、血脂高的症状。因此,需要对患者饮食进行合理的控制,少吃肥肉、蛋类以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注意饮食的多样性搭配,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禁止食用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3]。

1.2.3 药物护理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治疗药物,尽可能减少用药种类,以此来减少药物副作用。此时,可以适当给予患者麝香保心丸等中药制剂予以辅助治疗[4]。如果患者突然发作心绞痛,可以让患者进行舍下含服硝酸甘油,取坐卧位,保证患者的正常休息。

1.2.4 身心护理 加强患者的身心护理,让患者尽可能放松,对缓解心绞痛有着积极意义。取患者平卧位或静坐,尽可能让患者全身放松,从足部开始有意识的放松肌肉,逐渐向上推移,一直到面部。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在餐后2 h练太极、做健身操、慢走等。

1.2.5 住院指导 在患者住院期间,嘱咐患者禁烟酒,注意控制饮食,定时进行运动,坚持服药,同时对自身病情变化予以密切关注,定期到医院复查。除此之外,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病情严重的患者而言,需要随身携带急救盒,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就医。

2 结果

患者心率、收缩压情况改善明显,分别为(96.6±14.5)次/分、(21.3±1.8)Kpa;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护理前减少很多;患者住院时间为(16.2±1.4)天。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容易出现一些消极心理,而这些消极心理会不同程度的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其它并发症[5]。所以,在临床中,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综合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促使早日康复。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时候,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身心护理、出院指导这5个方面着手,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均衡机体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让患者身心放松,加强出院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快速康复。

总而言之,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心率、收缩压情况,并且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护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丽.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要点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176-177.

[2]孙春霞.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46-147.

[3]张红丽,刘海荣,王媛,等.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10):143-144.

[4]单彩云.浅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6):22.

[5]吐尔逊阿依·阿不力克木,虞彬.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87例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2):247.

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周芳

【摘要】 目的 对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的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3年10月内所接受治疗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较为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相关数据作以详细记录,对比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缩减患者的治疗周期,对医学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常规护理;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0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2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Care in Thoracolumbar Spine Compression Fracture Nursing

ZHOU Fang Mi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shan 15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nursing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from March 2013 to October, 2013.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tak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The relevant data were recorded in detail,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 reduc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cycle, has important for med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Nursing, Efficiency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是由于创伤所导致,致病群体多以老年人为主,一般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骨折也遭遇伤力比较轻,也存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

在反复轻型伤力积累所引发[1]。鉴于当前的社会背景,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逐渐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老年人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也逐步得到院方的关注。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0月内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3年10月所接收治疗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73.46±3.27)岁;住院时间10~25天,平均(15.6±2.3)天;病情:搬运重物导致12例,弯腰导致受伤7例,坐车颠簸导致10例,忽然坐下导致受伤5例,跌倒引起22例,原因不明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致伤原因、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进行预防感染、休息、输液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后指导、腹胀与便秘护理、疼痛护理干预、心理指导、药物护理、功能训练等中医康复护理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工作。

1.3 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有:(1)显效:大便正常,腹胀、腹痛等症状消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愈,行动自如,可以出院。(2)有效:患者尚未出院,腹胀、腹痛等症状得到缓减,仍有便感。(3)无效:腹胀、腹痛等症状没有任何的改善,甚至病情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时间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4例;观察组有效率为5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康复护理与中医临床护理看起来相似,其实并不相同,中医临床护理主要采用药物与一些基础护理技术,而中医康复护理有其较为独特的康复护理办法,再配合患者的康复训练达到恢复的目的。在我国,中医是相对西医的一种称呼,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的疾病的发生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等都与大自然的季节气候、湿度、地区方域、昼夜晨昏、光照强度、温度变化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都各不相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也有所差异。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比较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不是千篇一律[1]。通过中药、拔火罐、针灸、四诊(望、闻、问、切)这4种主要的治疗手段,以及一些物理性的辅助康复护理手段。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药康复护理,需要科学、合理、周密地计划护理内容,以减少一些并发症的产生,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的行为活动[2]。中药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有:(1)健康指导:首先医护人员要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及家属介绍说明该病的中药康复治疗方法、过程以及各个注意事项,然后发放小册子或者播放光盘帮助对患者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与相关内容产生一定的认识,同时达到对应的宣教。(2)腹胀与便秘的护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了直接损伤,对交感神经形成压迫,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等造成腹腔内容物潴留,进而引发腹痛、腹胀等并发症[3]。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突破,不仅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缩减患者的治疗周期,对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芳梅,胡迎春.护理干预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6):881-882.

[2]杨莲花,李军,张芳.胸腰椎骨折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65-166.

[3]甘素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6例护理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16):734-735.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周莹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全程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3

Applicatio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Emergency Rescue of Full Nursing

ZHOU Ying Jili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effect on the whole care applications in the emergency rescu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110 cases with critically il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ull care) and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compared nursing resul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uccess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 whole application in the emergency car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an emergency in a significant.

[Key words] Whole nursing, Emergenc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scue, Effect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患者多为危急重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在抢救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1]。为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110例急诊危重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18~73岁,平均(45.7±3.3)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20例,脑血管疾病15例,心血管疾病12例,创伤5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19~75岁,平均(45.9±3.2)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21例,脑血管疾病13例,心血管疾病11例,创伤6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施常规的急救流程、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实时与120急救中心进行网络联系。急救现场具体的救护情况需实现电话通讯联系,对车辆进行实时动态跟踪。急救车到达现场后需经将患者的年龄、性别、姓名、症状等基本信息第一时间经网络传递到医院,以便在院接收人员能够有时间准备急救所需的药品、器械、仪器等,便让相关科室医生能够提前到场准备进行急救。(2)快速分诊。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急诊室的分诊人员,在接收到患者信息后,在最短时间内安排氧气、抢救床、专用推车等设施;建立急诊科绿色通道,待患者到院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根据其病情缓急轻重及疾病类型安排相应的抢救室。(3)急救干预。护理人员需积极辅助主治医师进行急救工作,保证各项急救工作有效、准确、快速的进行,这是保证成功抢救率的关键。抢救护士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支持;建立静脉通路,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配制有效的救治药物,保证药物供给的安全性与及时性;同时还需要做好抢救记录。(4)做好全程陪同及加强基础护理。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需在做好相关的急救准备工作,准备好呼吸囊、氧气瓶、气管插管喉镜及急救药品等;急诊患者在转移时医护人员需全程陪同。和同科室人员实现无缝交接,交接工作完成后签字确认。

1.3 观察指标

(1)抢救成功率。根据急诊抢救脱险标准进行评价,患者在抢救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并实现安全转运。(2)护理满意率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两端分别为0 mm与100 mm的的游离标尺测量。0为不满意,100为十分满意。患者在标尺上进行标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54例,抢救成功率为98.2%;对照组抢救成功46例,抢救成功率为83.6%。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2±2.1)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1.5±3.5)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护理风险因素较高,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干预,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需给予急诊危重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抢救成功率[2]。全程护理属于新型急救护理模式,主要利用120信息声讯传递急救患者信息,急诊护士主动进行接诊,并建立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至抢救室;并在抢救室实施急救措施,并完成交接工作的无缝连接,保证护理工作的完成性及系统性[3]。另外,急救患者的所有基础护理要求达到特级标准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危急症患者身体上管道较多,需加强各管道的护理,避免管道出现扭曲、折损等现象;并保证所有护理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避免交叉感染。给予急诊危重患者全程护理,不仅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实施全程护理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8.2%高于常规护理的8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全程护理可促使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2±2.1)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符合“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以患者为护理工作中心,给予全面化的、全程化的、专业化的、现代化的无缝优质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可全面保证抢救工作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田.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155-155.

[2]刘瑛,沈红.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0,9(8):3638.

[3]李艳,马艳霞.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4(19):45-46.

·护理分析·

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分析

张莉 王楠 潘怡萍 管宁

【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 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观察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血栓;影响;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4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Qua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ZHANG Li WANG Nan PAN Yiping GUAN Ning,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East Yard Neurologic Depart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qua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Methods Selected 64 cases with thrombosis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depended on the way car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to observe routine care and quality nursing care effect. Results The patients MBI scores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care were higher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can improve the living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Quality nursing, Thrombosis, Influence, Vascular disease

脑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此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1]。为研究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60.8±3.7)岁;病情:10例轻型,16例中型,6例重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1.3±3.4)岁;病情:9例轻型,18例中型,5例重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理护理、日常护理以及常规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

1.2.1 心理护理 脑血栓的治疗时间一般较长,因此患者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消除或者缓解消极情绪;对患者详细介绍脑血栓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效果等,并讲述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激励患者向病魔作斗争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1.2.2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多食用一些清淡食物以及蔬菜瓜果等食物;多食用牛奶、瘦肉、蛋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出现脂肪增多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对胆固醇的摄入量进行控制用以维持血脂和血压[2]。

1.2.3 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选择较为舒适的卧位,并要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以及对其相关部位按摩,以避免出现褥疮等并发症;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饭后漱口等;帮助养成不喝酒、不抽烟以及不熬夜的良好生活习惯。

1.2.4 康复训练 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语言和运动锻炼,可以对患者进行全身按摩以及活动关节,以此来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自己洗脸、刷牙、吃饭、更衣,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手势、声音以及语言等多种方式来反复刺激患者,帮助恢复语言功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有氧运动方案[3]。

1.3 疗效标准

采用MBI(巴氏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同时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对照组患者的MBI评分平均为(57.4±9.4)分,住院时间平均为(26.4±8.6)天;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平均为(78.5±11.1)分,住院时间平均为(14.7±5.7)天。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满意16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6例,护理总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满意26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3.7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存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在大幅度上升,并且该病的发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优质护理的观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潘怡萍,E-mail:4486899@qq.com

察组患者的MBI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127-128.

[2]万梦娥,熊慧萍.康复护理对脑血栓形成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1):105-106.

[3]陈思思.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J].现代养生,2014,25(6):221-222.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影响分析

曹桂平

【摘要】 目的 探究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脑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脑梗死;延续性康复护理;复发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5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O Guiping Jili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58 cas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29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recurrence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for contin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isk,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erebral infarction, Recurrence

为进一步研究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最佳护理措施,我院选取5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具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经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52.6±4.7)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52.8±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病房常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随访,仅在患者复诊时询问其康复情况并给予一定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定期随访调查,利用电话、E-mail以及护理人员上门拜访等多种方法对康复效果进行随访,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详细观察病情变化,督促患者及时用药,为患者解答内心疑虑,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措施进行整改。(2)病理知识普及,在每次随访中,详细介绍脑梗死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以及出院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加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3)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抑郁、焦虑心理,缓解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培养良好心态,以配合治疗。(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鼓励患者戒烟戒酒,杜绝高热量、刺激性强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5)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结合自身身体状况,从关节活动、坐位训练、步行训练以及站立训练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项目开始锻炼并逐渐加大活动量,增强患者体质和日常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时间随访调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随访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观察组患者中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0.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5例复发,复发率为17.9%,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2],占全部脑卒中的70%,多发于50~60岁以上的人群;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患者脑组织发生坏死或软化,且大部分患者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常见的有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3]。脑梗死患者起病前多具有前驱症状,如头痛、头晕、短暂性肢体麻木以及浑身无力等,起病一般较为缓慢,多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起病,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

多数患者意识清醒,少数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意识障碍。一般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若大脑半球较大面积梗死、缺血、水肿,可影响间脑和脑干的功能,患者起病后不久即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引发脑疝或死亡,危害性很大。脑梗死属于急症,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临床多采用针对性治疗,并结合神经外科、康复科和护理部分等多个科室的努力实现一体化治疗,最大程度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为进一步研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我院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其中护理人员主要从客服随访、病理知识介绍、心理缓解、饮食结构和康复锻炼等多个方面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对出院后脑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婷,张敏,许文安,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011-1014.

[2]廉殿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7-128.

[3]陈于祥,陈于兰,瞿伦学,等.老年人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4):2839-2841.

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昌秀

【摘要】 目的 探讨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方案。方法 以我院收治211例剖腹产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归为观察组109例,将愈合正常的患者归为对照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类情况。结果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体质、血红蛋白指数、患病数量以及手术、护理状态数值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护人员需要明确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剖腹产;愈合不良;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6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Analysis the Cause of Incision Poor Healing After Cesarean Operation

CHEN Changxiu Mi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shan 15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poor heal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 factors and nursing plan. Methods Selected 211 cases with caesarean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wound healing of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9 cases, and the normal healing of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102 cas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situa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evalence of physical, hemoglobin index numerical quantity and operation, nursing status were compared,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Medical staff need the reason of poor wound healing after the oper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adopt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 help patients recover soon.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Poor heal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现象成为医疗领域关注的重点[1],切口愈合不良不仅会导致伤口感染以及多种并发症的出现,而且会延长患者康复时间,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只有了解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几率。我院对收治的剖腹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符合纳入条件的剖腹产患者,总计211例,将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归为观察组109例,将切口愈合正常的患者归为对照组102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3.28±5.57)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检查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基本情况,观察切口愈合不良的症状表现,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红蛋白指数等,调查患者患普通疾病和妇科疾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备皮情况、切口缝合情况、术后用药和术后护理情况等,并将各类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09例,体质指数(25.91±2.17)kg/m2;血红蛋(10.1±1.6)g/L;原有妇科病37例(33.90%);原有普通疾病43例(39.40%);手术缝合不当27例(24.8%);护理不当13例(11.9%)。对照组102例,体质指数(31.7±2.81)kg/m2;血红蛋(8.2±1.4)g/L;原有妇科病12例(11.80%);原有普通疾病23例(22.50%);手术缝合不当9例(8.8%);护理不当4例(3.90%)。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指数以及妇科疾病、普通疾病、手术操作不当、护理不当数量等方面均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剖腹产是较为常见的妇产类手术,主要通过切开母体腹部和子宫来分娩婴儿,是解决难产和各类产科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省密山市妇幼保健院

之一[2]。在进行剖腹产的过程中,将会对女性腹部造成创口,如果创口愈合不良,不仅会给产妇带来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延长康复时间。因此,如何防止剖腹产产妇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现象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主要表现为切口开裂、感染、化脓、血肿等,往往伴随着伤口疼痛,根据实验中确诊为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与切口愈合正常患者的各类数据进行对比,影响患者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有患者体质、是否原有妇科类疾病、是否患有其他类型疾病、手术操作情况、术后护理情况等。根据以上因素,医护人员需要重视患者自身状态和手术护理方法,从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入手,防止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现象[3]。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该检查患者身体状态,如果患者自身患有疾病,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患者身体状态,提醒患者在手术前尽量摄入营养均衡、容易消化的食物,并适量运动,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注意患者心理状态,使其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在手术过程中,对器具进行无菌处理,清洁切口周围的皮肤,严格控制切口缝合的质量。在手术后,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和适当的身体按摩,促进切口部位的血液循环,注意患者的异常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保障患者休息质量。

综上所述,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的状态、体质、是否患有疾病等,外部因素主要是手术状态是否理想,术后护理是否恰当等,根据切口愈合不良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率。

参考文献

[1]农凤姐.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7例原因分析与防治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11-12.

[2]张晓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331-332.

[3]谢爱群.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院,2012,12(1):67-69.

膝关节手术后CPM机应用的护理要点分析

陈晨1夏洪超2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膝关节手术后CPM机应用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膝关节术后患者82例,采用CPM机进行康复治疗,将其应用CPM机治疗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82例患者中:优42例;良3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5%。结论 患者采用CPM机治疗时给予科学、有效护理干预,可加速膝关节术后愈合速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骨关节手术;CPM机;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7

Analysis the Nursing Key Points of Application of CPM After Knee Surgery

CHEN Chen XIA Hongchao 1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21, China. 2 Qingdao City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21, China12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nursing key points of application of CPM After knee surgery. Methods Selected 82 cases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used the CPM machine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November, th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theapplication of CPM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In the 82 cases, excellent in 33 cases, good in 42 cases, 5 cases, 2 cases were poor,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1.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PM treatment to give effective nursing science, and can accelerate bone healing rate,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Bone and joint surgery, CPM, Nursing, Effect observation

膝关节疾病在骨科临床上是常见病与多发病,指由于膝关节发生急、慢性损伤或关节软骨退变而引发的疾病[1]。目前,治疗膝关节病变方法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手术方法是治疗骨关节病变最为有效手段,但术后需要患者按要求进行长时间肢体功能训练,才可达到恢复关节活动的目的,但多数患者由于受到术后疼痛、个人因素等影响,常不能按要求完成训练内容,导致关节肿胀缓解缓慢、关节活动功能恢复不佳等[2]。探讨提高患者功能训练达标有效方法,本文选取膝关节术后患者82例,采用CPM机进行康复治疗,并给予科学、有效护理干预,取得了颇为满意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膝关节术后患者82例,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52.6±12.4)岁。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膝关节置换术46例;髌骨骨折内固定术9例;胫骨平台内固定术15例;股骨髁上骨折12例。

1.2 方法

(1)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由于患者损伤程度不同,因此,在应用CPM机治疗前应根据患者内固定稳定与复位程度与医生一起共同制定出患者训练计划,其包括有:初始角度;每日适合增加角度;训练时间;治疗周期等。(2)心理护理:多数患者认为手术结束后,应卧床制动才利于手术创面恢复,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向其讲解CPM机使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系统科学功能训练对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作用等相关,让患者及时改变传统错误认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CPM机治疗。大多数患者在刚开始使用CPM机时都存在恐惧心理,害怕疼痛,害怕伤口难以愈合,也有患者盲目增加活动度。因此,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

作者单位:1 26602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 266021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者的心理反应,从而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纾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其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正确进行活动、锻炼。(3)使用CPM机训练方法:关节置换患者术后24 h即可采用CPM机训练;关节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3天开始进行训练[3]。上机前对患肢先行按摩达10 min,以放松肌肉组织;对于应用CPM机治疗患者采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治疗,以减轻训练时的疼痛感,预防人机对抗现象发生;每位患者关节活动范围与每日增加的活动度根据治疗方案进行;训练时间每次坚持0.5 h,每天训练2次;治疗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一般在2~4周。(4)病情观察:患者在进行训练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表情,伤口是否有出血症状及引流液的颜色、数量等,若有异常应及时停止训练,以防止意外发生;对于放置引流管患者,患者训练时应妥善固定并夹闭引流管,以预防引流液返流,引起关节或切口感染。(5)出院指导。患者一般在术后锻炼10日左右出院,而出院后也会在门诊继续进行CPM治疗,此时的主动锻炼十分必要,在锻炼中患者会经历一段较为艰苦的康复锻炼。对此,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针对性出院指导,详细解说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锻炼注意事项等,使患者积极遵医嘱进行康复运动。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4]:对患者随访3个月,以手术后关节活动度来判定治疗效果。优:膝关节活动度超过90°。良:膝关节活动度在60°~90°。可:膝关节活动度在45°~59°。差:关节活动度低于30°。

2 结果

82例患者术后经过2周的持续被动活动,全部患者的关节活动均达到100°。根据疗效判断,82例患者中:优42例;良3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5%,取得显著疗效。

3 讨论

CPM机是通过模拟机体自然运动规律以达到促进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仪器。其具有操作简单、可促进骨折复位与愈合、防止关节僵硬与粘连、缩短康复时间等优点[5],但若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不当,可造成人机对抗现象,引发感染或再次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通过心理护理及时改变了患者错误认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为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个性化护理方案制订、正确训练操作、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实施,既提高了患者治疗安全性,也达到了有效治疗目的,故患者治疗3个月后关节活动优良率可达至90%以上。

综上所述,对于骨关节手术患者早期应用CPM机行康复治疗,同时给予科学、系统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等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有条不紊的进行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秀芬,戴文艺,郭静,等.CPM机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32(1):130-132.

[2]张苏玲.早期使用CPM机锻炼对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7(12):54-56.

[3]王似梅.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3(18):170.

[4]杜其环.CPM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2,11(32):277.

[5]敖琴攀.CPM在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和护理[J].医药前沿,2013,29(34):339-340.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塞的护理价值解析

方艳茹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性脑梗塞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性脑梗塞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塞;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8

Analysis the Valu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for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FANG Yanru Songyuan City Qianguo County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Songyuan 13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application value of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by use high quality nursing. Methods Selected 7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3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ospitalization tim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Nursing values

为研究老年性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我院选取7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70例,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脑梗塞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2例,平

作者单位:138000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医院均年龄(71.6±4.2)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1±4.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1)病房环境护理。对病房进行消毒杀菌,保持干净整洁,时常开窗通风,避免光线长时间照射,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及时更换床单被褥,清洗病号服,预防细菌滋生;根据实际病情进行护理评估,调整护理措施,制定个别化护理方案,实施差异性护理。(2)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相应处理;指导患者遵照医嘱用药,记录用药后临床反应,将其纳入患者用药档案,完善患者病历信息。(3)心理护理。积极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改善负面情绪,适时采用心理疏导方式缓解内心压力,并向患者详细讲解脑梗塞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帮助其树立治愈信心。(4)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方案,禁止患者食用高脂、高热量、刺激性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杜绝暴饮暴食,戒烟戒酒,鼓励多食用低热、低脂、高纤维、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一日三餐,若患者无法自主进食,必要情况下可通过鼻饲营养支持。(5)功能锻炼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患者躺卧体位,保证患者舒适度;在患者身体可承受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活动,如四肢伸屈、外展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通过问卷法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分为不满意、满意和特别满意3个项目,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特别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5±1.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521 6.3±121 4.4)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7±1.3)天,平均住院费用为(684 9.5±153 3.1)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特别满意29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特别满意21例,满意8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8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塞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疾病,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中较为常见病症类型有脑血栓、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2],其中脑梗死占比重最大(80%)。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多发生在安静休息时,常使人猝不及防,发病早期有肢体麻木感,可有说话不清、眼前发黑、头晕、恶心和血压波动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3]。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临床症状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多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吞咽困难、偏身感觉减退等症状,部分脑梗塞患者没有定位体征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和颞叶区发病为主要体征;大多数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等,无法正常生活,需要适当的病房护理工作以辅助临床治疗,减少并发症,为研究老年性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我院选取7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其中护理人员主要从病房环境、体征监测、心理状态、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等多方面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柳.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09-1710.

[2]柳春蕾.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16-117.

[3]李佳祥.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526-2527.

含利福喷丁或含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黄秋霞

【摘要】 目的 对含利福喷丁或含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9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其肝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的肝损伤程度减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产生的药物性肝损伤情况,帮助患者减轻化疗后的不适,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与生存信念。【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药物性肝损伤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8-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79

Analysis Clinical Nursing of Drug Induced Hepatitis to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Use Rifapentine or Rifampic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Plan

HUANG Qiuxia Gaozhou City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S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Gaozhou 52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clinical nursing of the drug induced hepatitis to the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use rifapentine or rifampic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pla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nursing effectively. Methods Selected 90 cases with rifapentine or rifampicin combined chemotherapy emergence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from 2009 January to December to 2013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Results The level of liver damag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decreas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an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drug induced hepatitis to the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using rifapentine or rifampic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plan evidently, help the patients to alleviate the discomfort and increase both the quality and the faith of life after chemotherapy.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Drug induced hepatitis

肺结核患者多采用含利福喷丁或含利福平联合化疗为核心的方案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效果较好,但比较容易引起患者产生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特别容易发生于各种病毒性肝炎、营养不良以及老年患者之中。药物性肝损伤是肺结核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发生严重的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常常会导致被迫停药,从而直接对患者的抗结核效果产生影响[1]。一直以来,医学领域对于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的毒副作用的预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其治疗手段也尚不明确[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含利福喷丁或含利福平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60岁)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5±8.5)岁。对照组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3±6.4)岁;入组前所有患者都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条件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服务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 对使用含利福喷丁或含利福平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服务,无针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特殊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 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个体化护理、药物护理、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饮食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给老年患者介绍医院的具体情况,就放化疗原理、过程以及用药的毒副作用做详细的说明,帮助全面认识目前的情形,对存在疑虑的地方,需要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从而针对性的减轻心理压力,以消除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恐慌以及预后不良的心理负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护理、药物护理、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饮食护理。

1.3 药物性肝损伤判断标准

(1)有与药物性肝损伤发病规律相一致的潜伏期。(2)有停药后异常肝脏指标迅速恢复的临床过程。(3)必须排除其他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4)再次用药反应阳性。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1)+(2)+(3),或前3项中有2项符合,加上第(4)项,均可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4.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例数低于对照组,其肝损伤程度也较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程度对比

3 讨论

几乎全部的抗结核药物都有肝毒性,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尤其以利福平、利福喷丁更为明显,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更差,对于药物的代谢速率更低,这就容易使老年患者的体内毒性产物堆积、增加,造成对肝细胞的更大程度上的损伤,故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3]。在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尽早发现含利福喷丁或含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造成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变,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预防,有效减少老年患者的肝损伤数量,降低患者的肝损伤程度,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提高,对于临床广泛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促进作用,既是治疗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缓解医患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常江.67例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121.

[2]孟凡敏,刘仲秋,郭帅,等.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护理对策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4):473-475.

[3]杨筱蓉.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13-14.

作者单位:525200广东省高州市慢性病防治站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江颖

【摘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优质组临床效果高于常规组临床效果。优质组抢救成功率93.3%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组患者满意度96.7%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优质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1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0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Traumatic Shock

JIANG Ying Suzhou University Fuer Hospital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Ward, Suzhou 215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traumatic shock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Methods Selected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traumatic shock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the high quality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60 cases. The norma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high quality in the regular group implement high quality nursing, observ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The results of high quality clinical effect was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 in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High quality group success rate was 93.3%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96.7% qualit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acute traumatic shock,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rescue the success rate.

[Key words] Traumatic shock,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急性创伤性休克是创伤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该疾病的特点主要包括病情发展速度快、疾病死亡率比较高以及预后比较差等[1]。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常规组与优质组,各6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3.26±5.12)岁。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胸部损伤48例,腹部损伤37例,颅脑损伤35例。其中常规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3.12±2.31)岁,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胸部损伤22例,腹部损伤26例,颅脑损伤12例。优质组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4.32±3.11)岁,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胸部损伤26例,腹部损伤11例,颅脑损伤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1.2.1 常规组护理方法 (1)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首先,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将患者呼吸道内的痰、呕吐物等异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候给予口咽通气。其次,护理人员以缺氧情况为依据,调整给氧浓度,保证给氧充足。(2)及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般选取肘静脉与颈静脉来建立静脉通路,对于某些穿刺比较困难的患者及时进行静脉切开术,从而有效保证抢救药物以及扩张血容量的药物能够及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3)及时控制出血量[2]。首先,对于四肢损伤出血者而言,在包扎好伤口以后应该将伤肢尽量抬高,从而减少出血量;其次,对于四肢离断伤者,采用无菌敷料保存离断肢体,并将肢体放在低温处进行保存。(4) 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的脉搏、血压以及脉压进行观察。休克晚期的患者的脉搏跳动是十分微弱、缓慢的,因此,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应每15~20 min进行一次测量,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渐减少测量次数。(5)对呼吸频率与幅度进行观察。一般来说,呼吸深而快表示可能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而呼吸浅而快则代表可能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现象,这是应及时向医师报告。(6)对瞳孔进行观察。一般来说,当双侧瞳孔散大,对光的反应减弱表示脑组织缺氧,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1.2.2 优质组护理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1)对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当护理人员接到求救信息的时候,应该及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病情的相关信息,对发生意外的现场情况、发生创伤的情境、原因以及相关信息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制定突发问题的相应措施。当护理人员接到患者以后,对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以整体状态作为依据对制定的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积极展开治疗措施。(2)进行心理护理。由于遭受的创伤是比较突然,同时病情有比较重,因此,患者的心理会有较大的负担,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首先,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镇定的语气以及鼓励的眼神,向患者传递医护人员对抢救的信心,从而使患者鼓起勇气面对疾病。其次,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一些临床处理措施,让患者对救治方法进行科学了解,消除内心的不安。最后,可以向患者讲诉一些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缓解内心的不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对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215011苏州大学附二医院急诊综合病房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n(%)]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优质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3%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优质组的患者总满意率为96.7%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急性创伤性休克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相关机体在某种外力的因素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出现了重要脏器损伤或是大出血等现象,临床表现为出血并伴有疼痛等症状[3]。如果发生了急性创伤性休克,未得到及时的护理与抢救措施,那么临床上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因此,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及时、优质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死亡率。在以往的常规护理中,通常只关注患者表征现象的护理,比如呼吸道的清理,保证吸氧,控制出血量以及详细记录生命体征等方面,这是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的基础,但是只有这些常规护理是远远不够的。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病情的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心理的护理。首先,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基本全面了解,从而为医护人员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提供了依据,使抢救工作能够按照预定方案顺利,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4]。其次,通过心理护理,抚慰内心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对疾病的恐惧,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疾病,并增强了战胜疾病的勇气[5]。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从两组临床效果上看,优质组抢救成功率93.3%高于常规组的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临床满意度看,优质组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常规组的75.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组护理效果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原因:(1)是由于医护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在面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时候,能够以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经验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为抢救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必要前提。(2)建立了有效的评估措施与心理护理措施,能够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临床抢救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赢得更多的时间,使医护人员能够充分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全面掌握患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抢救。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在进行急诊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抢救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谭丽华,罗小玉.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12):133-134.

[2]邹抒辰.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450-451.

[3]叶雪霞,巫建英,李春霞,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安徽医药,2014,18(1):188-191.

[4]田艳梅.5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4(8):155-155,157.

[5]邓碧霞.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22):117-118.

老年糖尿病患者失眠原因及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刘绍娟

【摘要】 目的 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失眠的原因,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59例老年糖尿病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焦虑、抑郁20例;环境因素15例;病理性因素17例;药物因素7例。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失眠护理上,建议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加强康复护理指导,给予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服务,缓解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失眠;护理;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1

Analysi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use of Insomn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LIU Shaojuan Linyi City Linshu County Zhengshan Street Nangu Health Center in Shandong Province, Linyi 276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he cause of insomn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thods Selected 59 cases of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with insomnia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4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vestigated the sleep status. Resul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20 cas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15 cases, 7 cases of pathological factors and drug factors were 17 cases. Conclusion Insomnia in the elderly diabetes care, advice from aspects of the biologicalpsychological-family social support to strengthe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uidance and giving person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alleviate symptoms of insomni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Old age, Diabetes, Insomnia, Nursing, Reason

糖尿病患者因存在脑血管供血不足、神经元损伤、微循环系统障碍、脑动脉硬化等病理变化,极容易出现失眠。为提高老年糖尿病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其睡眠干预十分必要。我院对老年糖尿病失眠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59例老年糖尿病失眠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全部患者生活都能自理,排除合并昏迷、感染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为69.2岁。

1.2 方法

运用我院自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调查表”以及“匹兹堡睡眠量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失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主要是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职业、近三个月的睡眠状况、失眠原因等。

2 结果

2.1 失眠症状

26例患者存在入睡困难症状;25例患者存在时常出现睡眠中断症状,19例患者存在醒后难以继续入眠症状;10例患者存在早醒症状。其中,入睡困难和睡眠中断患者最多。

2.2 失眠原因

失眠原因主要为:焦虑、抑郁20例(33.90%);环境因素15例(25.42%);病理性因素17例(28.81%);药物因素7例(11.86%)。

3 失眠原因分析

3.1 焦虑、抑郁因素

在本组患者中,因焦虑、抑郁导致的失眠患者最多,从症状上来说,入睡困难和睡眠中断患者较多。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一旦得病就无法根治,而患者在治疗效果不明显、担心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导致失眠,而失眠后更容易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3.2 环境因素

住院环境陌生、邻床病友的翻身、护理人员的输液等操作影响患者睡眠,使得患者入睡后很容易醒来,且醒来后难以继续睡。有研究表明,在陌生的环境中,异相睡眠会减少,如:入睡缓慢、多次醒来。

3.3 病理性因素

糖尿病患者存在排尿次数多现象,在夜间因尿急醒来导致睡眠的中断,进而很难再次入睡。同时,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这样很容易导致夜间饥饿,从而出现睡眠中断症状。

3.4 药物因素

本组59例失眠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入院前曾经长时间靠安眠药入睡,安眠药虽然能帮助患者入睡,但长时间服用可能导致耐药性以及成瘾,在停药后出现失眠症状更加严重现象。

4 康复护理措施

综合上述原因分析,我院对老年糖尿病失眠患者采用相关康复护理措施。

4.1 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背景、文化背景、睡眠症状等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耐心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与患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苦恼等,舒解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引导患者从焦虑、抑郁心理中走出来。同时,给患者家属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加强交流沟通,指导家属参与到临床康复护理工作中来,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消除不良情绪[2]。

4.2 生活习惯护理

白天严格控制患者的睡眠时间,将午睡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并指导患者在早餐或午餐后1 h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室外散步;在睡前不喝浓茶、咖啡,不看令人情绪兴奋的电视、书籍等,同时,在睡前给予患者中药足浴按摩,发挥中药养血安神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4.3 建立良好的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3]

指导家属关心、关爱患者,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对糖尿病失眠有更加深刻、透彻的了解,使家属更好在饮食、运动、服药等方面协调监督治疗,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走进人群,避免产生离群孤独感等。

作者单位:276700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郑山街道南古卫生院4.4 服药指导

部分患者对安眠药的依赖性较大,对安眠药用药进行跟踪随访,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理调整服药量以及安眠药种类。并对患者开展安眠药服药知识教育,使患者了解到安眠药的合理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4]。对不同失眠症状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安眠药,如:早醒患者主要服用舒乐安定等长效安眠药,服药量为1 mg/d,入睡前服用;对抑郁导致的失眠患者给予氟西汀,每日晨间服用,2 mg/d;对焦虑导致的失眠患者给予舒乐安定等安眠药。

通过上述康复护理措施,59例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缓解,睡眠质量有所提升。可见,在老年糖尿病失眠的护理上,应结合患者的失眠症状、失眠产生原因采取合理的康复护理措施,做到对症下药,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敏.对比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519.

[2]薛琴.对比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62-63.

[3]计明珍,张菊如,吴红霞.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失眠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53-254.

[4]廖赟.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3,33(3):231-233.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刘秀荣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多样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选取我院的2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46%高于对照组80.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高。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多样性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临床治疗依从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糖尿病;冠心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2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Diversity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LIU Xiurong Daqing City the Fourth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3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sis of diversity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Methods Selected 200 cases with diabete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and diversit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ar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complianc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linical efficiency was 92.46%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0.29%,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verse reactions rate was higher. Conclusion After diversity nursing,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ve very good results, quality of life has improve and improve clin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Key words] Diversity care,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effect

糖尿病指胰岛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糖、蛋白、脂肪的代谢异常,其主要症状为高血糖[1]。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升高,临床中治疗时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控、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糖尿病患者接受多样化、规范性的护理对其病情康复和稳定非常重要。根据我院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多样性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有2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研究,患者全部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共有男性118例,女性82例,年龄42~75岁。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都接受血管扩张剂进行血管扩张治疗,结合降糖药物对血糖进行调控;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如下:饮食指导,规划锻炼、药物治疗。观察组除了使用常规护理之外,增加多样性护理,内容如下[3]:(1)药物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宣教方式,对使用药物治疗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告知,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建立良好的治疗依从性。(2)心理护理,患者因为疾病的因素,心理上比较焦虑,需要提供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告知家属,协助患者准时用药。(3)饮食护理。严格控制低盐、低糖、高纤维、高蛋白饮食,减少分量增加次数,戒除不良嗜好,避免刺激性食物的食用。(4)康复护理。患者在住院的时候,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改善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再以院方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

作者单位:163316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2.46%高于对照组80.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共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为低血糖症,4例为心绞痛,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共有21例发生不良反应,有14例为低血糖症,7例为心绞痛,总发生率为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是现代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诱因非常复杂,现在临床研究还未有定论。糖尿病患者健康受到较多因素的威胁,饮食、治疗依从性差,血糖控制差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对于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于病情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非常关注。现代化护理能够将患者作为护理主体,以人为本,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多样化护理,观察病情提供多样化合理的护理内容,解决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问题[4]。采取多样性护理的观察组在临床效果、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多样性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效果突出,血糖控制稳定,患者治疗积极性比较高,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于倩.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64-2466.

[2]陈燕.多样性护理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25-26.

[3]吴小红.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6):955-956.

[4]杜玲丽.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127-128,144.

肺炎患者的护理分析

孙丽霞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患者的护理分析。方法 对2013年2月~2013 年5月我院收治的31例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肺炎患者施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愈率。【关键词】肺炎;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3

Analysis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SUN Lixia Heihe City Zhanhe Forestry Bureau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ihe 1641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alysis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Methods Selected 31 cases with pneumonia from February 2013 to May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ata. Results 31 patients were cured.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for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Key words] Pneumonia, Nursing, Analyze

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一种常见于呼吸道的多发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以及非感染性肺炎,感染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细菌性肺炎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好发于初春以及冬季,以男性青壮年、老人以及婴幼儿为主要发患者群。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31例肺炎患者,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69岁;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

发绀9例,呕吐、腹泻、腹胀等8例,发热11例,嗜睡3例。患者有发热、寒战、全身肌肉酸软、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1.2 方法

1.2.1 对症支持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注意蛋白质、热量以及维生素的摄入并鼓励多饮水。如有明显的麻痹性肠梗阻或是胃扩张,需禁食和进行胃肠减压,直至恢复肠蠕动。中、重度的患者可以给氧[1]。对于有烦躁不安、失眠的患者可以酌情的使用地西泮5 mg或是水合氯醛1~1.5 g,不可使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如患者的胸痛较为剧烈,可酌情的使用少量的镇痛药,阿司匹林和其他的解热药不可使用,避免过度的出汗引起脱水,而导致判断错误。

1.2.2 抗菌药物治疗:在诊断后可给予抗菌药物的治疗,无须等细菌培养结果出来。首选的药物为青霉素G,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决定用药的剂量、途径。通常应用14天为1疗程或是退热后的3天停药。如对青霉素过敏,或是对其有耐性或是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可使用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可使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1.2.3 中毒性肺炎的抢救(1)立即补充血容量:休克的抢救措施是补充血容量。可以先给予补充低分子右旋糖酐,再给予平衡液,24 h的总输入量为2 500~3 000 ml,尿量需维持30 ml/h以上,或是根据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结果进行调整,使血容量得以恢复。(2)纠正酸碱失衡:因休克致组织缺氧,总是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而使休克加重的情况。所以对休克者应根据其情况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以静脉滴注的方式以纠正酸中毒。(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休克时血压骤然下降,如血容量一时难以补上,可选择血管收缩物,

作者单位:164133黑龙江省黑河市沾河林业局医院

例如间羟胺进行静脉滴注,维持收缩压在90~100 mm Hg,血压稳定30 min后可逐渐减量。血容量已经不足,但休克却未被改善的情况下可选用血管扩张药,例如多巴胺进行改善微循环。

1.3 结果

治疗结束后,3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气急者取半卧位,胸痛时取患侧卧位。给予患者足够的蛋白质及含维生素的且易消化的流食或是半流食,并告知要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带气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维持在每天1 000~2 000 ml。对于脱水情况较严重者可遵医嘱进行补液,老年人或心脏病者速度不可过快也不过量,以免引发急性肺水肿。对口腔要按时清洁,特别是张口呼吸者,在保持口腔卫生的基础上,还应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

2.2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并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皮肤黏膜及神志变化,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或是体弱者,还需警惕感染性休克的发生。高热患者一般在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的24 h内会退热,也可能是数日内体温逐渐的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合并肺外感染。

2.3 对症护理

2.3.1 降温护理 高热时可用75%的乙醇溶液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体温缓慢下降防止虚脱[2]。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药不宜服用,以免脱水而耽误病情。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可协助其更衣、擦汗,避免着凉。

2.3.2 咳嗽、咳痰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协助翻身以及对胸部进行叩击,指导其咳嗽,以促进排痰。对于不易咳出者鼓励患者多饮水,也可以给予使用超声雾化吸入。

2.3.3 胸痛护理 对于胸部疼痛显著者,让患者取侧卧位,指导其在咳嗽以及深呼吸时用手按压患者的侧胸部,教导患者局部按摩或是转移注意力的办法缓解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与止痛药。

2.4 用药护理

根据医嘱应用抗菌药物,要注意用药的浓度、配伍禁忌以及用药时间和滴速;在对其应用前需详细的咨询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对于有药物过敏或是药疹史的患者,应在病史当中禁用。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不适宜使用此类的药物,也不应做皮肤试验,以免发生意外。

2.5 休克性肺炎的抢救配合

2.5.1 体位 可让患者取仰卧中凹位,头胸部抬高20°,下肢抬高约30°,有利于呼吸和静脉血液回流,并注意保暖。

2.5.2 补充血容量 应迅速的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来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是平衡液,可以快速的扩充血容量,但速度不宜过快;另一条可先滴碱性溶液,然后再输注血管活性药物。

2.5.3 用药护理 遵医嘱应用多巴胺或是阿拉明等血管活性类药物。滴速应根据血压进行调整,以维持收缩压在90~100 mm Hg为宜,重要器官应保证血液的供应,改善循环。

3 讨论

肺炎链球菌是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其毒力的大小是和荚膜当中的多糖结构以及含量相关的。肺炎链球菌可以再干燥的痰内存活数月,但是在阳光直射1 h或者是加热到52℃ 10 min即可杀灭,对苯酚等消毒剂亦甚敏感[3]。肺炎链球菌为上呼吸道所寄居的正常菌群,但是当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或是受到损伤时,有毒力的肺炎链球菌就会进入到肺泡,因此会致病[4]。本病多数是以冬季和初春最为常见,常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伴。患者多数都是身体康健的青壮年或是老年者与婴幼儿,其中男性较为多见。

参考文献

[1]张素珍,邱秀蓉.小儿肺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138-139.

[2]唐欢.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10,16(4):43-46.

[3]邱为民.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5(1):121.

[4]陈爱萍,张宁.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3):37-38.

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谭春梅

【摘要】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将在我院行胆道手术治疗,术后留置T型引流管的82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一般组患者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胆道手术后待T型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胆道手术;T型管;干预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4

Analysis Clinical Nursing Key Points of Patients With T Tube After Biliary Tract Surgery

TAN Chunmei Zaoyang City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Hubei Province, Zaoyang 44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after operation of biliary tract in patients with T tube. Methods Selected 82 cases of patients treatment of biliary tract operation with T tube drainage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general group of intubation,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general group of patients

作者单位:441200湖北省枣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with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e general patients of study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of biliary tract after T tube in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promote an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Biliary tract operation, T tub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胆道手术患者术后留置T型引流管,具有支撑胆道、引流和减压的作用,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重要环节[1]。由于T型管的结构相对复杂,临床护理不当较易导致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T型管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病情康复[2]。为降低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对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胆道手术治疗,术后留置T型引流管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82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研究组中,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6.3±1.3)岁。一般组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7±1.1)岁。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对一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如下:(1)T型引流管使用护理:术后将患者的T型引流管妥善安置固定,避免患者肢体移动发生牵拉。护理人员定期检查一次患者引流管的使用情况,避免T型引流管发生弯折、堵塞现象,致使引流液回流,引发感染。(2)并发症预防:护理人员明确行胆道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指征,发现异常状况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对于已经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安慰患者不要恐惧,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治疗依从性。(3)T型引流管拔除护理:术后患者黄疸消失,大小便恢复正常,引流液颜色清亮透明即可拔除引流管。拔除引流管时按基本操作进行,避免发生胆汁外漏,拔除后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等症状出现,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1.3 对比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填写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获得,表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采用(n,%)表示,以χ2进行差异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2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比较

统计临床资料得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低于一般组的2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统计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2%高于一般组7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胆道手术后为患者留置T型引流管是临床治疗多种胆道疾病的常用方法,T型引流管的留置不仅可以将胆汁分流出患者体外,同时还可缓解患者胆道压力和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3-4]。由于T型管的使用和拔除较常规引流管复杂,因此对临床护理的要求较高,可以说胆道手术后留置T型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行胆道手术治疗的效果[5]。为提高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所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一般组患者低,护理满意度较一般组患者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同时也说明该种护理模式可作为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丽.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30(30):6687.

[2]杨爱梅,刘卫平.胆道手术后带T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26-227.

[3]周婉婉.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31-132.

[4]郝文黔,丁宪群,杨媛媛.胆道手术后带T管病人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09-1010.

[5]张昌莲.胆道手术后带T管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7(5):2501-2502.

小儿肺炎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王盈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140例小儿肺炎病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0%,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93%高于对照组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帮助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提升家属满意度,临床中有效率高。

【关键词】小儿肺炎;人性化护理;临床分析;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5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Humane Care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ANG Ying Daqing City the Fourth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3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receiving humane care. Methods Selected from 140 cases with pneumonia case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to research and analyze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randomly,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human car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compared to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care. Results Th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1%, the control group was 90%, The treatment group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treatment group of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satisfaction was 93%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5%,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Humane care for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may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help children recover faster, improve family satisfaction,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Humane care, Clinical analysis, Routine care

小儿肺炎在儿科门诊中比较多见,该疾病时是病毒、细菌等导致的肺部炎症疾病,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等[1]。婴幼儿的机体还在发育阶段,免疫力不成熟,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病变,小儿肺炎疾病在春季和冬季的发病率比较高,是我国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中的治疗以抗感染和平喘止咳为主[2],合适的护理能够使临床疗效提升。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140例小儿肺炎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护理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了140例小儿肺炎病例,共有男性7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0.8~7岁,平均年龄4.2岁。82例为支气管肺炎,38例为大叶性肺炎,20例为间质性肺炎。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的症状,92例出现肺部啰音。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抗感染、纠正脱水、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3]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则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1.3 人性化护理内容

结合患儿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来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患儿为护理中心,满足患者的需求,转变被动的护理模式,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的心理状态,在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态度,对患儿要有耐心,多进行沟通交流,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收集病史资料,为护理工作完善提供帮助。结合资料叮嘱患儿及其家属对患儿提供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疾病宣传资料,对家属进行该疾病的健康知识培训,提供饮食指导。

1.4 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X线检查显示病灶恢复。好转:肺部啰音减轻,体温正常,X线检查病灶未全部吸收。无效:临床体征与症状均未改善,体温正常,X线检查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93%高于对照组高的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肺炎在儿科门诊中比较多见,该疾病属于急性病,临床中发病快,病情严重,变化快速,死亡率比较高。根据研究显示[1],我国小儿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2大原因。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完善,防御机制非常的薄弱,因此在外部的病菌侵袭的时候,就会导致患儿的呼吸系统受到外界的威胁,造成其免疫能力下降,对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如果患儿感染肺炎,需要的治疗周期较长,因此治疗过程中会反复发作,对其心理以及家属的心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需要提供优质的护理,改善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对病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使用人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明显,选取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140例病例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对患儿的治疗效果非常突出,患儿的恢复速度快,临床中症状的消退也比较快,因此病情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临床中结合其他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知道[2-3],人性化护理可以作为小儿肺炎患者的辅助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提升,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还会给降低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的纠纷和矛盾发生几率。

作者单位:163316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参考文献

[1]刘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3020-3021.

[2]黄丽文.人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66-68.

[3]封贵英.人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10):45-46.

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分析

谢方瑜 王晓庆 栾晓娜 孙秀杰

【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率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率失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率失常;影响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6

Analysis Effect on Quality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XIE Fangyu WANG Xiaoqing LUAN Xiaona SUN Xiujie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quality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nd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nursing.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ed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and analyzed the care benefi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 variety of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quality care can achieve resul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s important.

[Key words] Quality care, Arrhythmia, Influence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即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与心血管病伴发,突然发作严重时会导致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甚至会发生猝死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研究优质护理对心率失常患者的影响,选取于2014年2月~2015 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率失常患者,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1.8±5.6)岁;心功能Ⅰ级患者9例,心功能Ⅱ级患者14例,心功能Ⅲ级患者7例;心律失常分类:室上性心律失常15例,室下性心律失常10例,室上性与室下性两种类型并存的心律失常5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2.2±5.4)岁;心功能Ⅰ级患者7例,心功能Ⅱ级患者15例,心功能Ⅲ级患者8例;心律失常分类:室上性心律失常16例,室下性心律失常8例,室上性与室下性两种类型并存的心律失常6例。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宣教、生理护理、日常护理以及常规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

1.2.1 入院护理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和家属,给患者以及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引导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并护送至床前,进行妥善安置;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本科室的医护人员等;对患者介绍医院、科室以及病房的环境;将呼叫铃的使用方法、病房的作息时间等进行详细解释;保持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定期进行消毒,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2]。

1.2.2 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出现的紧张、恐惧、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要以热情、关怀的态度安慰患者,最大程度的消除或者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3]。

1.3 疗效标准

采用WHO生存质量简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4个因子,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差异较小,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提高,并且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良的生活方式、过量运动及精神刺激等都是心率失常的诱因,因此除了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外,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病情,还能提高生活质量[4]。优质护理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在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和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

通讯作者:孙秀杰,E-mail:18661730989@163.com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心率失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控制并缓解病情,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霞,李小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21-122.

[2]韩菊萍,于向荣.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22(7):134-135.

[3]许惠娟,曾军梅.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对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6):2324-2325.

[4]刘政疆,周矗,薛克栋,等.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0):98-99.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分析与护理干预

谢晓艳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分析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共1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常规伤口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位置进行护理时,可以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切口用药护理等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伤口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美学;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7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Analysis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XIE Xiaoyan Sunwu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 operation. Methods Selected 140 case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bdominal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7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wou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routine nursing, were give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data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posi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diet nursing care can be used and incision nursing care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ound effect.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peration patients, Abdominal incision, Aesthetics, Nursing intervention

随着妇产科手术数量的增加,手术后伤口护理措施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美学性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1]。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美学分析与护理干预的效果,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措施之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对象均经过腹部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26.3±2.6)岁;手术类型主要包括剖宫产78例,子宫全切除35例,探查术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备皮、术后引流、更换敷料以及手术后进行常规抗生素感染和定期换药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护理:(1)心理干预。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难免会出现紧张、不安以及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明确治疗流程,帮助缓解各种不良情绪。(2)疼痛护理。手术腹部位置出现疼痛问题,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时间以及性质等一般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如音乐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减轻疼痛感。(3)饮食护理。手术后6 h患者可以进食流质类事物,必须少吃多餐,禁止食用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刺激性较强的食物。(4)换药护理。换药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观察患者出血和渗液等一般情况,若出现以上情况及时更换药物。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伤口约合情况、肠蠕动状况、并发症、恢复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并将此作为本研究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愈合良好46例,占65.71%,护理满意52例,占74.29%,并发症6例,占8.57%,肠蠕动恢复时间(26.5±2.6)min;观察组愈合良好65例,占88.57%,护理满意69例,占98.57%,并发症1例,占1.43%,肠蠕动恢复时间(22.3±2.2)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部手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形式之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伤口感染以及切口脂肪液化等问题[2]。另外,妇产科患者对手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和后期美观性有较高要求,加强手术后腹部伤口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3]。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伤口护理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两种,这两种方法在手术恢复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备皮、术后引流、更换敷料以及手术后进行常规抗生素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只有完善以上护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伤口愈合率。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位置进行护理时,可以采用综合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伤口效果。

参考文献

[1]游煌兰.优质护理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腹部切口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303-305.

[2]黄玉琴.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12):2683.

[3]蒋秀芳.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0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4):46,94.

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分析

尹静静 薛枫 盛滢 王笑荷

【摘要】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身体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为79.3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可缓解身体病痛,改善负面情绪,有助于身体康复。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综合护理;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3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2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8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YIN Jingjing XUE Feng SHENG Ying WANG Xiaohe Qingdao City Municipal Hospital Oncology Department in Shang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he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 care. Methods Selected 65 with breast cancer from August 2013 to February 2015 randomized difference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care, 2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measures, observe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re satisfaction was 91.67%, the control group care satisfaction was79.31%,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to take comprehensive care can relieve body pain,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help speed recovery of the body.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Integrated care, Care measures

乳腺癌为女性的常见肿瘤,近些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一般在手术切除治疗后,都采取放疗和化疗的方法,避免病情的反复,给予巩固治疗。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疼痛,甚至有患者会产生绝望等悲观情况[1]。而且根治术要对患侧的胸大肌、胸小肌、乳腺、以及腋窝淋巴结和结缔组织完全切除,会使患者的患侧上肢出现功能障碍等不良症状,从而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为缓解患者这种情况,需要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采取不同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36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0.53±3.08)岁,20例为左乳,16例为右乳,13例为II期,23例为III期;2例为小叶癌,2例为髓样癌,3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对照组29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0.32±3.35)岁,18例为左乳,11例为右乳,13例为II期,16例为III期;1例为小叶癌,2例为髓样癌,26例为浸润性的导管癌。两组患者身体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

1.2.1 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一般采取手术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会使患者的体型出现改变,化疗也会造成较严重的毒副反应,

作者单位: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肿瘤科

通讯作者:王笑荷,E-mail:li_he_zi@163.com

使其产生抵触、恐惧忧虑、悲观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身体康复[2]。护理人员要真诚、热情的对待患者,加强交流和沟通,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能够较好的面对治疗和生活,缓解或者消除不良情绪。可以在病房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平复情绪,每天都打扫病房,开窗通风,保持干净整洁的温馨环境,消除陌生感,使患者有家的感觉。

1.2.2 健康教育 治疗前护理人员要讲解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治疗方法,讲解治疗目的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在身体不适时产生恐惧的心理[3]。普及康复知识,有助于术后的身体康复。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在每次操作前,都告知患者,消除其心中疑虑。

1.2.3 身体康复护理 术后一周后可进行肘关节运动,包括:肘关节的旋转、屈伸,指导其用患侧手拧毛巾、洗脸,端碗,刷牙等自理行为,在练习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活动的时间和力度,不可操之过急[4]。对患者每一次的进步都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在运动的日常护理中,促使日常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防止后遗症的出现。并给予健康饮食的指导,使其每天可积极补充能量,良好的完成各项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22例,占61.1%,一般11例,占30.6%,不满意3例,占8.3%,护理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护理满意10例,占34.5%,一般13例,占44.8%,不满意6例,占20.7%,护理满意度为79.3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和心理都极为脆弱,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关怀和安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首先给予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注意和患者交流中的态度,保持真诚的态度,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讲解治疗中经常遇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随着身体情况的恢复,指导其进行身体功能的锻炼,把握好练习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对每次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治疗信心,并指导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疗效一般,而且患者的满意度并不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实验组护理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为79.3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在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使心理上的忧虑和身体上的病痛都得到缓解,加速身体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包永华.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23):113-114.

[2]姜凤烨.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92-193.

[3]尹涵.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191.

[4]赵海平.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116-117.

40例脑卒中焦虑患者的护理分析

郑兴华

【摘要】 目的 研究脑中风焦虑患者实施护理分析的具体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40例脑中风患者,对其焦虑症状实施有效的护理分析,观察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焦虑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分析,24例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5.0%。结论 对脑中风焦虑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因病施治,能够提升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关键词】脑中风;焦虑患者;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89

Nursing Analysis 40 Cases of Anxiet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ZHENG Xinghua Jilin City Sixth People's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Jilin 132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nursing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anxiety. Methods Selected 4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4 in our hospital, analysis of effective nursing on anxiety symptoms,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Results The selected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nursing on anxiety, 24 cases were cured, 12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2 cases effective, 2 cases were invalid, effective rate was 95%.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of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due to illness and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e rate and the patient's symptoms of anxiety.

[Key words] Cerebr

al apoplexy, Anxiety, Nursing analysis

脑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脑部血液循环出现急性障碍引起脑部血管疾病,脑组织出现损害或者缺血。具体表现为不省人事、突然昏倒、口目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这些都会导致社会角色出现改变,患者不能作为家庭的主力存在,需要有人在身边陪伴,这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的打击,多存在心理障碍,最常见的是焦虑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给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省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

整个家庭带来烦恼和负担[1]。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40例脑中风患者,对其焦虑症状实施有效的护理分析,观察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以及症状改善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40例脑中风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3.1±2.6)岁;其中32例为脑梗死,8例为脑出血;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症状。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 对于卧床的患者应对其实施相应的生活护理,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定时为患者翻身,避免出现褥疮,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倡导睡前温水泡脚,提升睡眠质量,必要时对其进行安抚治疗,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促进患者的食欲。

1.2.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治疗和护理,加快患者恢复健康对脑中风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情况时,只是进行基础护理措施是不足的。因疾病导致的后遗症状是无法消除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主被动的功能训练,以此来提升患者的抵抗力,缓解悲观情绪,提升治疗的决心和信心,医生也可以向其讲述相关恢复良好的患者作为例子,提升其治疗的信心,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速度,消除其焦虑和悲观的情绪[2]。

1.2.3 心理治疗的注意事项 对待患者应向正常人一样,让其感到自己仍然是有用的人,给予其治疗的方法以及痊愈的希望,在病情的各个阶段,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相关的情况,讲清治疗的目的和作用,假如患者处于脑出血急性期,应告知出血部位,对其产生的危害,预后效果,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一生的治疗,不可急躁,以免再次引起出血。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应鼓励其心平气和,根据情况实施康复训练,病情会逐渐的好转。医患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者对其

产生信任和依赖,而且要对家属实施教育工作,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多陪伴左右,让患者有不被抛弃的感觉,坚强的继续生活,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1.2.4 心理疏导 脑卒中患者因身体突然受到疾病的干扰,对其正常的生活规律产生影响,自身形象也会出现变化,生活无法自理,语言沟通存在障碍,在整个家庭中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工作产生了影响,因而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心理严重遭受打击,再加上住院后生活环境出现变化,对自身的病情过于担心,害怕医疗技术无法治愈自身的疾病,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害怕、易怒等表现,拒绝与人交流,这就需要负责的护理人员尽快与其建立良好关系,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3]。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于情绪激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教育和理解,不可与其争论,尽量降低产生的突发因素,建立相关的预防措施,鼓励家属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疾病期。

2 结果

通过所选的焦虑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分析,24例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5.0%。

3 小结

脑中风焦虑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因脑内出现病变,必然会导致患者出现情绪和精神改变,出现焦虑症状的原因是多种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不但有心理因素也有生理因素。由于患者悲观失落,情绪低落,觉得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失去治疗的信心,这样必然会对疾病的康复产生影响,增加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这就需要临床做好各项护理措施,对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患者成为朋友,得到患者的信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了解,真正的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护理措施,促进肢体语言的康复,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祝丰奎,赵军,丁勇.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1(5):542-543.

[2]汤春玲,范咏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4,23(5):941-942.

[3]陈惠芝.脑中风后抑郁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0,36(3):586-587.

·效果观察·

产科腹部纵切口愈合延迟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贾凤岚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产科腹部纵切口愈合延迟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进行腹部纵切口剖宫的219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组设成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同时将我院腹部纵切口剖宫产产妇283例,设成观察组,对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切口延迟愈合率。结果 在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显著优于未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起产科腹部纵切口愈合延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孕期保健,把握好剖宫产指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产科;腹部纵切口;愈合延迟;护理干预;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2-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0

Evaluate the Effect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elayed for Obstetric Abdominal Incision Healing

JIA Fenglan Mishan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shan 15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sis of delay of abdominal vertical incision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Selected 219 cases of maternal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longitudinal open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t the same time in our hospital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longitudinal incision in 283 cases,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delayed wound healing rate. Result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t us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ause of obstetric abdominal longitudinal incision delayed healing factor is various, must adopt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pregnancy health care, a good grasp of the indications for cesarean section,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Key words] Obstetrics, Abdominal vertical incision, Healing of delay, Nursing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腹壁纵切口愈合延迟是剖宫产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评判剖宫产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导致腹壁纵切口愈合延迟的诱因有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脂肪液化等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发生宫腔感染,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我院对于产科收治的腹部纵切口愈合延迟的患者采用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219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组成对照组,本组产妇均为腹部纵形切口,其中切口延迟愈合共计6例,延迟愈合率为2.74%,在临床表现上,2例脂肪液化、1例咳嗽、1例滞产、1例营养不良,1例出现缝线排异反应。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形腹部纵切口剖宫产产妇283例,组成观察组,对本组产妇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只有2例产妇由于咳嗽致使切口延迟愈合,延迟愈合率为0.71%。

1.2 产科腹部纵切口延迟愈合原因

导致产科腹部纵切口产妇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肥胖。肥胖产妇腹壁脂肪较厚,将腹壁切开之后,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再加上机械作用的刺激,导致脂肪组织出现氧化分解的问题,引起炎性反应。(2)妊娠水肿。在妊娠水肿因素的影响下,产妇浅筋膜与皮下组织会增厚,影响切口的正常愈合。(3)合并症。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也是导致切口愈合延迟的重要因素。(4)滞产。滞产导致产妇切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羊水中的酶类与脂类对脂肪具有腐化作用,会影响切口的愈合。(5)咳嗽。咳嗽会增加腹腔压力与腹部切口张力,影响正常愈合。

1.3 护理措施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护理人员需做好各类设备、器械的消毒工作[1]。(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术前,遵医嘱为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在手术结束后的4 h,需要追加一次药物,增加血药浓度,降低感染发生率。(3)并发症的治疗。对于存在糖尿病、贫血、咳嗽的产妇,在术前需要将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术后密切观察,控制好血糖值。(4)切口理疗。改善产妇局部血液循坏状态,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在进行理疗时,控制好照射深度与照射时机。(5)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贯穿在产妇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用娴熟的操作技巧与恰当的语言让产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给予她们心理支持,克服焦虑与紧张心理,提高疼痛耐受性,让产妇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与护理[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延迟愈合率为0.71%优于未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的2.7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对于观察组应用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延迟愈合率为0.71%优于未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的2.7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引起产科腹部纵切口愈合延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3],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孕期保健,把握好剖宫产指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邵素芳,张海敏.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性科学,2013,22(8):34-36.

[2]彭薇,欧阳宁.66例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73-674.

[3]徐慧芳.早期扩创排液法治疗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8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49-150.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

全程护理在改善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冯爽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改善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全程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性阑尾炎;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1

Observation Effect on The Whole Nursing Uality of Life Improve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FENG Shuang Jilin City Jiangwang Trauma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Ji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The whole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of 98 case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for the whole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life quality,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Key words] Whole nursing, Acute appendicitis, Quality of life

急性阑尾炎在外科疾病中占据着较大比率,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性极大。分析全程护理对改善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方式对收集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5.6±6.6)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1)入院时护理。患者入院时需安排专人接诊,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同时应简单、和善的对自身情况、医院情况、科室情况等进行介绍;同时应耐心的向患者讲解住院事项、相关制度等。(2)住院期间护理。责任护士首先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比如学历、性格等,并且根据患者情况以个性化的方式向患者讲解阑尾炎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明白导致阑尾炎发生的原因、疾病的相关表现、治疗方式等,对疾病产生初步的认识;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干预的重视,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治疗的有效性,缓解不良情绪,使其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及护理;再次,术中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各项手术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最后,术后护理人员还应嘱咐患者严格遵守规定服药,并且应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康复治疗,比如下床活动、肛门排气等,以促进康复。(3)出院后护理。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应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并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告知出院后的相关注意时间、换药时间、拆线时间等,且应保留患者联系方式,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其中生活质量评分以国际通用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价[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分别为(4.3±0.7)天、(292 0.5±206.5)元;对照组分别为(5.6±1.1)天、(328 6.6±324.3)元;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统计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约占据了各种急腹症的首位[2]。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且多数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转移性下腹痛、阑尾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性极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则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显得至关重要。临床研究显示[3],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多伴有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因此,在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改进,全程护理模式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促使护理人员全面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及干预中,而且还可保证患者入院后在治疗、护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均可得到全方位的服务。相对于常规护理方而言该护理方式具有多种优点:(1)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可更好的与患者沟通、接触,有利于获得患者理解,提高满意度。(2)有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间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可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压力。

作者单位:132001吉林省吉林市江湾创伤医院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综上所述,针对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洪春香.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14-115.

[2]于学英.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19.

[3]王金花.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6-47.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观察

耿默

【摘要】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用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改善。【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个性化护理;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2

Observation Effect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Improve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GENG Mo Jilin City People's Hospital Leader Ward in Jilin Province, Ji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ation effect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improve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Selected 120 cases with elderl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usual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sonalized care. Results The complianc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had on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n improve their treatment compliance, it has been improved blood sugar levels.

[Key words] Elderly diabetic, Individualized care, Treatment compliance

我院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104年10月所收治12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8.3±4.9)岁,病程(6.8±4.5)年。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6例,初高中学历30例,小学学历12例,文盲2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7.5±5.1)岁,病程(7.0±5.2)年。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例,初高中学历32例,小学学历9例,文盲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一般标准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如体征监测、制定治疗方案、健康宣教,以及必要的心理抚慰等。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1)提前了解患者病情、性格、兴趣、受教育水平心理状态、家庭条件等信息,从交流中总结患者依从性较差的原因,根据各自特点制定适合于个人的护理方案,并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其他方面的指导。(2)患者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多半都有恐惧、焦虑、抑郁、消极心理。护士首先要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安心治疗。多与患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其注意力,消除不良心理。(3)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不了解,护士应展开健康宣教,详细介绍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以及现代治疗技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对学历较低者可通过多媒体、宣传视频等方式介绍,学历较高者则可发放宣传手册,或提供报刊。(4)让患者明白糖尿病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都有关系。所以在还应给予饮食、运动方面的指导,并尽量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采取简单的处理措施。

1.3 评价标准[1]

(1)治疗依从性。综合用药、饮食、运动、自我监测、突发状况处理5方面考虑。(2)护理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加以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中用药依从例数56例,饮食依从58例,运动依从54例,自我监测依从55例,突发状况处理依从52例;对照组中用药依

作者单位:132001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干二病房

从41例,饮食依从45例,运动依从36例,自我监测依从33例,突发状况处理依从30例。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2.4±1.6)、(15.9±2.7)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2.1±1.3)、(15.5±2.8)mmol/L,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8±0.6)、(8.4±1.2)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8.7±1.4)、(10.6±2.2)mmol/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异常或生物作用受损后引起高血糖,并以此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损害到心肾、血管、神经功能,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2]。该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较高,且目前尚无根治之法,只能通过一些手段控制病情。主要有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健康教育、自我监测几方面。患者须提高自身依从性,严格按照医护人员叮嘱,积极配合治疗。但很多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经济水平条件差,对疾病缺乏了解,对治疗没有信心,以至于治疗中依从性较差,从而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影响到治疗结果。这就要求必须重视护理工作,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护士通常对所有患者都采用同一个标准,很多地方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一旦遇到突发意外,往往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延误了治疗时机。且护理人员大都是遵医嘱行事,显得较为被动。而个性化护理则是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后,根据患者病情、性格、学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采取最为适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3]。本次研究对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对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在用药、饮食、运动、自我监测、突发状况处理等方面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个性化护理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熊秋颖.个性化护理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40.

[2]张丽珍,牛秀伟.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23):3676-3677.

[3]郝秀华,周艳.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86-87.

人性化护理用于急诊患者的效果观察

郭春芳

【摘要】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急诊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9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后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方面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患者;SAS;SDS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3

Observation Effect of Humane Care for Patient Care in Emergency

GUO Chunfang Jili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d effect on humane care for patient care in emergency. Methods Selected 90 cases of emergenc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s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SAS score, SDS score after nursing were lowe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patients given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Key words] Humanized nursing, Emergency patients, SAS, SDS

急诊部的患者病情都较严重,随着近年来治疗成功率增高,和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的提出,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预后予以重视[1],护理质量更是直接关乎患者预后。鉴于急诊科的特殊性,我院尝试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所收治90例急诊患者,男59例,女31例,年龄18~65岁。其中骨折11例,严重外伤28例,脾破裂27例,肝挫伤24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经济与人性化护理:(1)环境护理。每日打扫卫生,保持病房干净且没有异味,每天通气1~2 h,合理调节温湿度;根据患者要求或兴趣对病房进行设置;物品摆放处要方便患者使用,且不会对其行动构成障碍;护士应礼貌待人,端庄大方,开展微笑服务,病区尽量保持安静。(2)健康宣教。帮助患者解决疑问,主动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学历、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宣教方案,如发放宣传手册,提供报刊杂志,或利用多媒体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了解相关知识、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尽量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掌握简单的处理方法。(3)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从其言语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

表情中了解其心理所需;通过音乐疗法等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将疾病最新治疗成果介绍给患者,给予心理抚慰,增强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4)其他措施。给予患者最大的尊重,尤其是涉及隐私时,一定要经过允许且事后要保密;对于患者不愿公开的疾病信息或其他信息,要尊重患者意愿。

1.3 评价标准[2]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精神章状态进行评价。其中SAS量表采用4级评分,共涉及20道小项目,总分低于50为正常,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超过69分为重度;SDS评分同样采取4级评分,共设20个小项目,低于53分为正常,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超过72分为重度。(2)选取医院环境、护士工作态度、操作水平、健康宣教、治疗效果5项,各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级,患者或家属给出综合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状况

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为(62.54±7.61)分,SDS评分为(64.96±8.74)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比为(63.07±8.52)分、(65.21±8.76)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8.52±9.86)分,SDS评分为(42.58±10.65)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比为(47.26±10.40)分、(51.74±9.83)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在治疗环境、工作态度、操作水平、健康宣教、治疗效果5方面的满意例数分别为40例、43例、44例、38例、42例;对照组在以上5方面的满意例数依次为31例、35例、28例、30例、34例。观察组各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诊部门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患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由于患者病情严重急需治疗,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医患纠纷。所以在治疗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还应注重护理工作。患者病情各不相同,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每一个患者的要求,且此模式下护士比较被动,完全按照医师叮嘱开展每一项操作。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性化护理应用越来越多,该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护理人员应变被动为主动,从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将每一项操作都细化,从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3]。本研究对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做了对比,从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精神状态改善良好,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曹慧.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研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8(2):55-56.

[2]陈红梅.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J].临床护理,2014,7(14):194.

[3]李娟.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8-29.

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李兰红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乳头凹陷孕妇患者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乳房保健护理干预;对照组乳房不进行任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乳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乳头皲裂及乳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乳头凹陷;乳房保健护理;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4

Observation Efficacy of Pregnant Woman With Nipple Retraction of Breast Health Care on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Mastitis

LI Lanhong Bei'an City Tongbeizhen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ei'an 164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east nipple maternal health care on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mastitis. Methods Selected 64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inverted nipples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32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breast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breast without an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breast inflamma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nipple and mastiti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care of pregnant women breast nippl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mastitis.

[Key words] Nipple retraction, Breast health care, Breast mastitis

乳腺炎在初产妇产褥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红、出现硬结等症状[1],直接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由于产妇乳头凹陷导致哺乳困难,乳房肿胀,乳汁淤积从而诱发乳腺炎的发生。另外,绝大部分初产妇由于缺乏机械性刺激的韧性,容易出现乳头皲裂,产妇哺乳时较为疼痛,哺乳无法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164031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卫生院

因此乳头皲裂对产妇的正常哺乳有严重影响。通过研究64例乳头凹陷孕妇,探讨乳头头凹陷孕妇实施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头凹陷孕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均表现为乳头凹陷,产妇无产科严重并发症。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为(26.8±1.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孕妇实行双侧乳房保健护理,每晚睡觉前用温毛巾擦洗双侧乳头,每次擦洗3 min,并涂擦液状石蜡油,同时配合做伸展和牵拉练习。伸展练习方法为:用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两侧,由乳头内侧向外侧慢慢牵拉乳晕皮肤及组织,从而使乳头向外突出。然后两拇指转变为放在乳头上下两侧,将乳头向上、下纵形拉开,持续练习5 min。乳头牵拉练习:用一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将乳头向外牵拉,并且另外一只手托住乳房,重复练习15次,两侧乳房交替练习,1次/天,护理时间10~12周。对照组产妇不进行任何护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孕妇产后发生一个星期内放生乳头皲裂情况,产后2~3个月后对产妇进行随访,统计乳腺炎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产后乳头皲裂5例(15.6%);乳腺炎1例(3.1%);对照组32例患者,产后乳头皲裂18例(56.3%);乳腺炎6例(18.8%);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炎是孕妇产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多,乳头皲裂以及乳汁淤积等都可导致乳腺炎[2],乳汁淤积是由于乳头发育不良或乳头扁平和凹陷所致,乳头扁平或凹陷产妇的新生儿含接不到乳头,造成哺乳困难,乳汁吸出困难,乳房发生肿胀,淤积的乳汁堵塞乳腺管,细菌通过皲裂乳头侵入,从而引发乳腺炎。同时由于乳头扁平或凹陷,新生儿吸吮困难,乳头缺乏机械性刺激的韧性,乳头容易皲裂,另外产后新生儿吸吮乳头也容易导致乳头皲裂,产妇由于疼痛将无法授乳,乳汁淤积,进而引发乳腺炎。由于母乳中含有高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酶、各种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因此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食品[3]。母乳不仅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同时对提高婴儿的免疫功能有显著作用。因此最好采取母乳喂养。由于产妇乳头扁平、凹陷或皲裂等原因造成母乳喂养受阻,因此孕妇做好乳房保健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能够使新生儿得以正常哺乳,同时也能避免乳腺炎的发生。乳头凹陷的主要原因为乳头根部韧带过紧,改善乳头根部韧带过紧的主要方法为按摩和牵拉韧带根部。本组对68例乳头凹陷孕妇进行研究,观察组产后发生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的概率分别为15.6%、3.1%,对照组产后发生乳头皲裂及乳腺炎的概率分别为56.3%、18.8%,观察组患者产后乳头皲裂及乳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有效果,孕妇实施乳房保健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后乳房皲裂及乳腺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向宽鸣.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4):763-765.

[2]滕丽,万杏花,张鸿,等.孕期乳房保健干预对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4,8(7):43-45.

[3]杨艳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乳腺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11(29):6592-6593.

护理配合在门诊患者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应用效果观察

孙倩 袁青 宫少青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配合在门诊患者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本院门诊进行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期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配合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观察组均具有优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进行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和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上消化道疾病;超声内镜检查;护理配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5

Observ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Cooperation in Clinic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

SUN Qian YUAN Qing GONG Shaoqing Shandong University Qilu Hospital (Qingdao) Endoscopy Center, Qingdao 266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cooperation in clinic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作者单位:266042青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内镜中心

examination.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4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grouping, 5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during the inspection peri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ate, comfor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dex,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ve obvious superior,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outpatient service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cooperation degree examination and improve patient comfor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linic,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eases,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 Nursing cooperation, Clinical effect

超声内镜(EUS)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查设备,其可有效查找病变位置以及浸润范围,同时也可得到较为清晰的内部超声图像[1]。但该种检查方法也较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故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检查舒适度以及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本院门诊进行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护理配合在门诊患者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应用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本院门诊进行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4±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的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配合,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检查前为防止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在进行检查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并向其介绍检查的目的以及配合检查的方法,排除具有EUS禁忌证的患者;叮嘱患者在进行检查前的8 h内不能食用任何食物,6 h内不能喝水,对于存在体虚情况的患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2)检查中要让患者口服10 ml的胃镜胶,以此达到麻醉咽部、清除胃部残余气泡、防止胃粘液附着的作用。麻醉满意且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则可开始进镜,在进镜时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将头放低,并稍稍后仰,方便插镜以及分泌物的流出,若分泌物不能自行流出,护理人员要帮助吸净,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则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在对食道病变的患者进行注水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患者的头部放低,以免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3)检查后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用淡盐水漱口或口含利咽含片,若在检查2~3天后患者仍存在咽痛症状则要进行其他诊疗。对于检查结束后未有任何异常的患者可在1~2 h后开始进食,由温冷的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清淡的正常饮食。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2.0%。对比两组患者的配合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超声内镜检查是将超声技术与内镜进行有机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方式,其可通过内镜顶端的高频探头直观的观察患者腔内形态,而且其也可实现通过超声扫描实时获取消化道内部的组织学超声影像,从而提高了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可靠性[2-3]。但是在超声内部检查的过程中较易造成患者咽部不适或粘膜损伤,甚至会造成中断检查或术后咽痛的不良情况[4],因此在进行检查的各个阶段应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患者的配合度,并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痛苦,且为患者所接受。张令[5]的研究结论显示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接受超声内镜检查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与张令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门诊进行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并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苏燕波,刘晓敏.超声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31(4):232-234.

[2]辛晓艳,杨根源,郑梅兰.护理配合在门诊患者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应用价值[J].当代护士,2013,10(5):113-114.

[3]王静舞,冯娟,吴晓兰,等.无痛苦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34(2):188-190.

[4]光岛彻,田边聪,朱晓玲,等.消化内镜工作手册光岛彻,田边聪,朱晓玲,等.消化内镜工作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361.

[5]张令.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全程护理配合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8(21):231-232.

分析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

王艳玲

【摘要】 目的 分析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麻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39-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6

Analysis N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WANG Yanling Nenjiang County Huim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enjiang 15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Selected 102 cases treatment of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s had 5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anti infection treatment method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based on the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for nursing.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16%;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6.47%,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data,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children wit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the ideal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 Measles, Severe pneumonia, Children, Nursing

麻疹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患儿多有继发性的体液免疫缺陷,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小儿麻疹病毒感染并发症是支气管炎,而支气管肺炎就是由继发性细菌感染所导致的。在麻疹患儿的死因中麻疹并发肺炎占到了90%以上[1],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成为了患儿康复的关键。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102例,对其中51例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102例,其中男性67例,占总人数的65.69%,女性35例,占34.31%,年龄6个月~4岁,平均年龄(1.67±0.94)岁。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51例。102例患儿病程均超过5天,体温大于38.4℃,均出现频繁咳嗽、气促、湿啰音。两组患儿均无循环、神经系统疾病。将两组患儿年龄、病程、性别等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使用α-糜蛋白酶(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843)、地塞米松雾(贵州天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2020477)进行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方法:(1)与患儿进行热情的交流,使其大脑的抑制和兴奋处于自然协调的状态,为将来的治疗打下基础。(2)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鼓励患儿多饮水,对口、眼、鼻、皮肤进行清洁护理,清洁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患儿出现不适。(3)对鼻腔内分泌物、鼻痂进行及时的清理,确保呼吸顺畅。(4)利用生理盐水5 ml加利巴韦林0.1 g,雾化后使患儿吸入,1次/天,当患儿将药物吸入后轻拍其后背5 min。(5)对患儿病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记录,如果患儿体温过高,降温方法尽量采用物理降温法。(6)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应轻缓,避免对患儿造成刺激。

1.3 效果判断

(1)显效:咳嗽、气促、发热得到缓解,2天内湿啰音消失。(2)有效:咳嗽、气促、发热有得到缓解,3天内湿啰音消失。(3)无效:咳嗽、气促、发热无变化,3天内湿啰音消失,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χ2和t为检验方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36例为显效,11例为有效,4例患儿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中25例为显效,14例为有效,12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麻疹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是因为麻疹病毒所造成的[2]。主要临床表现为结膜炎、上呼吸道炎、皮肤特殊性斑丘疹、发热、口腔麻疹粘膜,麻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儿容易并发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气促、湿啰音。如果患儿确诊为麻疹并发肺炎后,未进行及时的治疗,患儿极容易出现死亡[3]。通过对患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为患儿补充水分,避免出现体液失衡,对减轻发热情况有着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有效的提高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有效率,患儿术后并发症较少,能够减短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时间,并且可以提高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康复效果,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汤柳珍.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90-91.

[2]郑色秋,李文玉,陶爱萍,等.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0):41-43.

[3]陈少娟.护理干预对67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16):3343-3344.

作者单位:150030黑龙江省嫩江县惠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普外科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应用观察

王颖

【摘要】 目的 观察普外科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普外科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根据结果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上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这几方面,在普外科护理中整体护理具有应用价值,能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普外科;整体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7

Observation Applic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in General Surgery

WANG Ying Longkou City Nanshan Health Valley Tumor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Longkou 265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general surgical nursing care. Methods Selected 42 case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general surger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took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routine care based on the overall ca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 results. Results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efficienc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ffect in improving care, reduce complication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se areas, the overall care in general surgery care have a very high value, can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General surgery, Holistic nursing care, Complication, Satisfaction

整体护理是指将传统的被动执行护理工作向患者心理、生理、精神文化等方面转换,来全面实施身心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整体护理也是当前新医改的需要[1]。自我院实施整体护理以来,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增强了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53.4岁,观察组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感染、观察患者症状及生命体征。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积极的与患者采取沟通措施,明白患者的需要并尽量满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对自己的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的心理,这样就需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去解决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安慰、讲解患者的病情,使其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从而对医生的治疗达到积极配合的要求。(2)健康教育。对在医院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认真负责的讲解宣教,加深对病症的认识和了解。(3)手术护理。术前准备好手术物品,术中对医生密切配合,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能熟练操作各种器械设备;术后做好相关设备器械的清点工作,防止遗漏。(4)术后护理。在回病房后严密监控生命体征,对家属宣讲病房注意事项;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服药情况,在康复期对其给予鼓励和指导,配合医生的康复指导。

1.3 评定标准

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不良反应方面给予评价。(1)显效:症状和生命体征显著改善,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2)有效:症状和生命体征有所改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时有发生。(3)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有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2]。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照。

观察组的护理中7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4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两组观察统计,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28.57%,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

经两组调查统计,观察组的护理满意为1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仅为76.19%,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普外科患者较多且疾病比较复杂,对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护理人员如果对工作没有全面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加重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严重影响护患关系,因此只有护理人员采取采取高效的护理服务才能提升普外科的护理质量,从而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才有所帮助。整体护理对提升普外科的护理质量有着显而易见的成效,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早日康复[3-4]。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心理和生理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和一些不良反应,患者的满意度能提升20%左右,是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单位:265700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养生谷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1]邹晶.整体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6):259.

[2]丁晓梅.四步健康教育法在普外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0):158-159.

[3]周晓峰.浅谈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31):46.

[4]李国正.整体护理结合案例分析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6):20-21.

精神科暴力行为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吴岩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进行精神科暴力行为患者的护理工作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的52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暴力行为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率42.31%高于观察组患者19.23%,χ2=6.2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科患者的暴力行为比较常见,对于这类患者使用控制护理,能够让其发生暴力的几率降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保障,也能够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精神科;暴力行为;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8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n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Violence

WU Yan Daqing City Third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7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the effect on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violence. Methods Selected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si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had 2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violence control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violence for the occurrenc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violent behavior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9.23%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χ2=6.251,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Violence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are more common, for the use of this kind of patient care control to make the odds of violence reduces, the patient's life safety has the very big security, but also to let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more harmonious.

[Key words] Psychiatric, Violence, Cause, Nursing strategy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普遍的一类情况,该情况也是非常严重的临床问题。有医学研究显示,我国有4.54%~49%的精神患者有暴力行为[1],在进入医院后的前一周是暴力事件发生的最高阶段,威胁着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让精神科患者的暴力行为得到控制,我院选取了52例精神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了52例精神病患者,对其进行了临床护理方法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将有严重躯体疾患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26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29.6±11.8)岁;病程4~16年,平均病程(9.41±5.63)年;其中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情感障碍患者,5例人格障碍者。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1.52±10.45)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10.42±6.52)年;其中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8例情感障碍患者,4例人格障碍者。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以上护理内容之外还增加了暴力行为控制护理,内容如下。(1)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对其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如果患者存在暴力行为危险因素,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避免这些因素造成潜在的危害。护理时要对患者的言行变化进行观察,保持高度的关注度[2],使用针对性的护理。(2)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让预防暴力行为落实到位。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应该要对暴力行为有比较多的了解,对危险物品进行管理,不能够让患者将危险物品携带到病房内,将安全隐患消除。平时要增加巡视,对一些重点人群增加巡视点和时间,积极的预防。(3)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使用专业的护理知识来为患者进行精神疾病知识的讲解,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稳的心态来面对患者,增加双方的和谐度,建立融洽的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是非常容易被激怒的,使用镇静和接纳的态度来进行解除,不使用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可以降低患者受到的刺激,减少其情绪的愤怒产生。多鼓励患者,使用语言进行情绪宣泄,避免引起患者的暴力倾向。(4)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定时的进行安全检查,管理好危险物品,确保患者能够在护理人员监视下来使用一些危险的物品,比如剪刀,在患者使用后,应该妥善的收回[4]。如果不能够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控制,应该将其约束在单独病房,等情绪平稳后,在将其解除约束。

1.3 统计学分析

由专人在计算机中输入经整理校对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将数据库建立起来,用χ2检验单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11例,占42.31%,其中8例打砸物品,

作者单位: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

3例向他人施暴。观察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5例,占19.23%,其中4例打砸物品,1例向他人施暴。两组患者在暴力行为发生率,χ2=6.2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出现暴力行为和患者的精神病症情况有直接的联系,引起暴力行为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多样,护理工作者需要和精神病患者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容易受到患者的暴力行为危害,所以需要特别注意[5]。对患者的饮食、用药进行指导和监督时也比较容易因为突然的刺激,导致暴力行为爆发。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要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受到暴力行为的危害,对自己以及其他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降低暴力行为的影响。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行为控制护理,对患者进行了安全评估、安全制度管理、心里护理、暴力行为护理等操作,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有了很大的下降。

总而言之,精神科患者的暴力行为需要使用控制护理来进行预防和改善,能够对医护人员以及医院其他病患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对护患关系进行和谐,促进双方的和谐共存,临床中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鑫.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736-6737.

[2]韦东宁.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53-55.

[3]费惠慧.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4):579-580.

[4]马亚平.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207-208.

[5]杨慧君.心理护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155-156.

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析

肖春莉

【摘要】 目的 研究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2个月内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未给予对照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个性化;延续护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199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n Personalized Extended Nursing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XIAO Chunli Nongken Mudanjiang Authority Eight Five Zero Farm Hospital Medicin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84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n the extended an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Selected 186 cases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scharged within 12 months after given the extended an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fter discharge for 6 months and 12 month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xtended an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Personalized, Nursing, Elderly, Primary hypertension

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我们将能够发现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将没有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将其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1]。高血压人群中大部分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前,首先需要除外继发性高血压[2]。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中93例患者在出院后12个月内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6例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78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6.49±5.63)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43±2.35)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93例。两组患者收缩压均≥140 mm Hg及舒张压≥90 mm Hg,均符合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EH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心理护理、健康行为指导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教,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入院前1天给予出院指导。对照组EH患者在出院后不再接受任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接受为期12个月的延续护理,方法[3]:(1)成立个性化延续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2)采用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的方式进行延续护理,随访次数保持在每月1次,从而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家属进行沟通,使家属能够了解到高血压的危害性。

1.3 观察指标

使用由我院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EH患者进行评价。依从性评分标准,采用4级计分法,即0、1、2、3分,0分为患者能够主动遵守医嘱按时服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158422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八五〇农场医院内科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能够正确的认识高血压,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和去医院进行复查。3分为患者擅自停止服药或增加药物剂量,不良生活方式未改变,没有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和去医院进行复查。分数越低表示患者依从性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EH患者通常病程较长,并且患者并发症较多,患者在治疗后,并且容易反复发作,从而导致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进行治疗[4]。从而导致EH患者对治疗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对长期的服药、锻炼难以坚持,从而降低了治疗依从性,使得治疗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2个月内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未给予对照组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科室和医院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刘米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18例个性化延续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7):31-32.

[2]李燕芬.个性化干预护理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预后影响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46):189.

[3]杨海燕,唐阳.个体化护理对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4(5):202.

[4]李莉.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8):97-98.

[5]樊海燕.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305-306.

·应用体会·

探讨情志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感情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安雪琴

【摘要】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感情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比较两组心理与感情障碍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情志护理;脑外伤;心理;感情障碍;康复

【中图分类号】R651.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0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s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rauma of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Obstacle Recovery

AN Xueqin in Hunchun He’n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Jilin Province, Hunchun 133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s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rauma of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obstacle recovery. Methods Selected 200 cases with cerebral trauma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s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modern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disorder recovery.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AS, SDS score, P>0.05, had no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AS, SD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 of moder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raum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 Emotions nursing, Cerebral trauma,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disorders, Rehabilitation

车祸、高处坠落等事件发生率逐渐上升,使得脑外伤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脑外伤患者因事发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因此其大多存在不良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较低[1]。我院对患者实施情

作者单位:133300吉林省珲春市河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志护理,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5.0±2.0)岁;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5.0±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具体情况如下: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并观察患者的日常表现,对患者进行情绪划分,并主要包括喜悦、愤怒、焦虑、悲伤、惊慌、恐惧等情绪。根据患者的情绪类型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以一种情绪去克服另一种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其中护理满意调查满分百分制,其中得分越高患者满意率越高。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其中,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8.0±10.3)分、(59.0±12.9)分;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8.5±11.4)分、(59.3±12.9)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为(35.0±11.9)分、(48.7±12.8)分;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7.2±12.0)分、(49.5±13.0)分。两组患者治疗前,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效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率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十分满意65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5例,其护理满意率为95%;对照组十分满意48例、基本满意38例、不满意14例,其护理满意率为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外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部疾病之一,该病多由严重外力创伤所致,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因事发突然,许多患者无防备状态下受到严重创伤,且机体功能受损,因此患者常常出现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较低。情志护理是临床上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注重护患之间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再由护理人员给予其优质的临床护理,达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目的[2]。情志护理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对患者进行情绪划分,进而以情克情,缓解患者不良情绪[3]。在实施情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外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佳莎.情志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369-369.

[2]当措吉.情志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385.

[3]张健冰,余洁明.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5):232-233.

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固定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作用探讨

杜衍晓 王琳 王凤娟 于在湖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作用。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常规护理,并另外对护理干预组进行心理、行为、口腔等方面的干预护理。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出现的龋牙、龈炎牙数、脱矿牙数都多于护理干预组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干预的患者口腔卫生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通过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口腔等方面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很大程度降低和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经过治疗使青少年患者的口颌系统达到稳定、平衡。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矫治;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1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dolescents for Fixed Correct Malocclusion

DU Yanxiao WANG Lin WANG Fengjuan YU Zaihu Qingdao Cty Centr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dolescents for fixed correct malocclusion. Methods Divided the adolescent who treatment or malocclusion in our hospital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respectively on two group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in addi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behavio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respect such as oral care. Results Patients

作者单位:266042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于在湖,E-mail:yanxiaodu@126.com

with routine nursing group of dental caries, gingivitis, tooth number, demineralization of tooth number were greater than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oral hygiene condition was superior 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Conclusion The adolescent psychology, behavior, the respect such as oral cavity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largely reduce and eliminat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 of teenagers, after treatment to the mouth of the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jaw system stability and balance.

[Key words] Malocclusion, Correct, Nursing intervention

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除了影响患者容貌外观,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功能,进一步影响营养吸收,因此临床口腔科对其高度重视[2]。我院对接收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2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92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14.1±3.7)岁,共有牙齿1 022颗;护理干预组88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13.5±4.2)岁,共有牙齿995颗,两组的性别、年龄、牙齿数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由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不同,对错牙合畸形病情认识不同。对患者进行评估,提高患者对固定矫治器的认可,辅助患者在带有矫治器治疗期间保持正确的清洁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对心理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对照组佩戴固定矫治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口腔干预护理

1.2.1 心理干预。患者处于青春期,难免有叛逆和爱美心理,不愿意配合治疗,觉得口内带矫治器影响美观,怕被同学嘲笑等。应及时向患者讲清楚病情及其重要性,让患者和家长积极配合治疗,正确对待固定矫治器,降低排斥心理和紧张心理,使其对治疗效果充满希望,保持其乐观开朗的心情。

1.2.2 行为干预。错牙合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各方面承受能力弱,由于佩戴固定矫治器会导致疼痛、说话不清及口腔难以清理等问题,因此患者不愿意带。医生和护士应主动给患者和家属讲解清楚畸形的一般知识,使其熟悉口镜、牙椅、探针、矫治器等物品及佩戴仪器治疗后的注意事项[3],鼓励患者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等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多与外人沟通,尽量不影响正常生活,忽略佩戴固定矫治器的痛苦和心理阴影,减少负面情绪。

1.2.3 口腔护理干预。治疗前要全面检查患者口腔状况和存在的牙齿疾病,对已经有口腔问题的患者先进行系统治疗,待口腔卫生好转之后再佩戴矫治器进行正畸,时刻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按时用药物漱口,防止牙龈及溃疡等口腔疾病出现,过程中注意饮食,禁止吃坚硬的食物,避免损坏矫治器,直至治疗结束。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组995颗,经治疗后龋牙7例(0.70%),患龈炎牙数109例(10.95%),患脱矿牙数91例(9.14%),患者对于心理及口腔的护理评估达到满意。对照组1 022颗,经治疗后龋牙16例(1.56%),患龈炎牙数189例(18.49%),患脱矿牙数143例(13.99%),患者对于心理及口腔的护理评基本良好。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组的龋牙、患龈炎牙数、患脱矿牙数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科技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提高,佩戴固定矫治器治疗错牙合畸形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由于正畸治疗患者多为青少年,固定矫治器的长期戴用不仅会影响牙齿的美观,还会引起菌斑堆积,造成釉质脱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为青少年心理带来很大影响[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进行专业的干预护理更能有效治疗畸形,护理人员应熟悉矫治器及其使用,掌握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便于及时细致的进行护理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后,使患者的口颌系统平衡、稳定、美观,帮助患者摆脱苦恼[5],提高青少年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治疗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能够降低和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经过治疗使青少年患者的口颌系统达到稳定、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小兵.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和方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12):709-710.

[2]陈湘伟.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6):80-81.

[3]郭杰.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固定矫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J].现代护理,2012(6):171.

[4]冯金兰,陈晓英,邹晖.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1(6):104-105.

[5]郑惠,王燕.功能矫治器矫治早期错牙合畸形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5):1433.

临床护理路径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梁晨 杨磊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行13C-UB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采用CNP,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采样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NP能够提高13C -UBT检查成功率,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2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13C-urea Breath Test to Check Patients

LIANG Chen YANG Lei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Cadre Health Department,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NP applied13C-urea breath test to check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40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enti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s CNP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routine nursing.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inspection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experienti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mpling success rate, patients and medical workers satisfaction was increased,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NP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13C-UBT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actively cooperate to improve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13C-urea breath test to check, Application effect

幽门螺旋杆菌是寄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常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WHO已将其列为胃癌的第一致病因子。而作为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性高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正广泛应用于体检和临床工作中[1]。临床中,患者因情绪紧张不能主动配合,出现憋气等不良反应,影响检查结果的正确率。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其有利于诊疗和护理有序进行,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护理质量[2]。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保健科行13C-UBT检查的400例患者,其中男192例,女208例;年龄19~81岁;文化程度:小学19例,中学129例,大学252例。排除精神疾患及年龄<18岁者。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0例,其中男103例,女97例,对照组200例,其中男89例,女1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指导:空腹吹气1次温水吞服胶囊0.5 h后采集第2次气体。试验组按照CNP进行步骤指导。见表1。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观察指标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检查相关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CNP作为一种以多种学科知识为指导,更加细化的综合护理模式有效避免了传统模式的弊端[3]。采用CNP对13C-UBT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规避了传统13C-UBT检查中机械的护理模式,注重患者

表1 13C-UBT检查CNP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干部保健科

通讯作者:杨磊,E-mail:aas9201@sina.com

表3 患者满意度比较[n(%)]

的心理护理,患者主动参与配合,提高气体采集正确率,为疾病确诊提供可靠依据[4]。同时检查过程中,了解了胃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提高。

参考文献

[1]彭拥军,王轶青.5种常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方法的比较分析[J].首都医药,2010,17(12):45-46.

[2]刘纬华,刘迎春,张祁.CNP研究现状与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41.

[3]王岚,郁文静,邹静,等.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86-1687.

[4]金锦花.CNP对结肠镜检查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33):124.

探讨乳头凹陷及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护理实施

孙淑杰

【摘要】 目的 探讨乳头凹陷及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护理实施。方法 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不给予产妇乳房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接受双乳保健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乳头凹陷和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使产后乳头凹陷问题和抑制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后应该及时给予乳房保健护理措施。

【关键词】乳房保健;乳头凹陷;护理;产后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3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mplement of Crater Nipple and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Mastitis

SUN Shujie Xunke County Ganchazi Town Health Cen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Xunke 164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mplement of crater nipple and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mastitis. Methods Selected 200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any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maternal breas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breasts care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nipple and postpartum mastiti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of cracked nipple and mastitis incidence was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crater nipple and the inhibi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mastitis, breast health care should be give timely measures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delivery.

[Key words] Breast care, Crater nipple, Nursing, Postpartum mastitis

乳房凹陷和产后乳腺炎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乳房保健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护理及预防产后乳腺炎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显得尤为重要[1]。探讨乳房保健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护理及预防产后乳腺炎的疗效,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产妇在接受乳房保健护理措施之后,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各100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6.3±2.6)岁,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35.2±2.3)周,所有产妇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和其他疾病。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以及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入院之后不给予产妇乳房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接受双乳保健护理,双乳保健护理的方法主要有:(1)每天晚上用温水毛巾对双乳进行擦洗,擦洗的时间不能低于5 min,擦洗结束后用婴儿润肤油擦拭乳头,同时对乳头进行牵拉练习。(2)乳房伸拉练习要求产妇将梁拇指平行地置放在乳头两侧,从乳头位置向两侧进行拉开操作,每次坚持伸拉5 min;产妇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的拇指和中指抓住乳房并向外牵拉,重复该动作。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乳头皲裂情况和乳腺炎的发生率,并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产妇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乳头皲裂23例,占23.00%,乳腺炎12例,占12.00%,观察组接受乳房保健护理措施后乳头皲裂2例,占2.00%,乳腺炎2例,占2.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炎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症对产妇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严重影响,临床症状主要有乳房局部位置疼痛、肿胀、

作者单位:164400黑龙江省逊克县干岔子乡卫生院出现硬结以及皮肤红痒等[2]。乳腺炎产生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影响因素有乳汁淤积和皲裂,导致产生乳腺炎的病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临床研究表明:如果产妇乳头发育不良或者乳头扁平,很容易出现乳汁淤积等问题,平坦和凹陷的乳头一方面会影响新生儿的吸吮,另一方面还会妨碍乳汁的溢出以及乳房排空,导致乳汁淤积和乳腺堵塞等问题,从而引发乳腺炎[3]。注重乳房保健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护理及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控制,在减少乳头表面角质增厚问题的同时,还能增强乳头的受刺激性,清洗结束后及时在乳头上涂抹润肤油,为预防产后乳腺炎打下坚实的基础。产后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医务人员应该根据产妇的基本情况采取有效的乳房保健护理措施。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对照组产妇入院之后不给予产妇乳房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接受双乳保健护理。对照组乳头皲裂23例,乳腺炎12例,观察组接受乳房保健护理措施后乳头皲裂2例,乳腺炎2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产后产妇进行乳房保健护理一方面能减少乳头凹陷问题,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抑制乳腺炎的发病率,为产后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了基础保障。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产后乳头凹陷问题和抑制产后乳腺炎的发生,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乳房保健护理措施在产后护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该措施在提高妇幼保健水平的同时,还能为产后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向宽鸣.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4,2(4):763-765.

[2]彭检妹,梁玮伦,陈妙芬,等.综合方法矫正乳头凹陷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3(16):2500-2501.

[3]刘洁,蒋燕.早期急性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4(18):140-141.

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万莉华

【摘要】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3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取综合护理疗法对于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肝性脑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4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AN Lihua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he Forestry Bureau Hospital, Heihe 1641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ethods Selected 50 case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ata from April 2013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50 patients underwent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are, 20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26 cases, 4 case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 no deaths occurred. Conclusion Take comprehensive care treatment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play a key role.

[Key wor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Nursing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因严重的肝病而引发了代谢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的一种综合征。主要是有行为失常、意识障碍以及昏迷的现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性脑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6~67岁;肝炎后肝硬化29例,乙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20例,肝癌晚期1例;发病诱因:上消化道出血27例,饮食不当9例,大量腹水、感染5例,便秘6例,不明原因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性格变化、意识混乱、睡眠障碍等症状。

1.2 方法

1.2.1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1)限制蛋白质饮食。禁食蛋白质,待患者神志清楚后从每天蛋白质20 g开始逐渐增加至1 g/(kg·d),植物蛋白最好。(2)清洁肠道。有上消化道出血或便秘者适合用于此法,可清楚肠内的积食、淤血或是其他含氮的物质。可采取乳果糖、乳梨醇或是25%硫酸镁口服或是经鼻饲导泻,或使用0.9%氯化钠溶液或者是弱酸性溶液进行清洁灌肠[1]。

1.2.2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1)降氨药物。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能够促进人体内的尿素循环从而使血氨降低。每天20 g静脉注射可以降低血氨,使症状有所改善。鸟氨酸-α-酮戊二酸:降氨的机制与OA相同,只是其疗效不如OA。(2)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如氟马西尼通过抑制GABA/BZ受体发挥作用,剂量为0.5~1 mg,静注;或1 mg/h持续静脉滴注。(3)减少或拮抗假神经递质。口服或是静脉输注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混合液,治疗机制是竞争性的抑制芳香族的氨基酸进入至大脑,使假神经递质形成有所减少。

1.2.3 对症治疗。每天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0 0 ml,肝硬化腹水者的摄入量还需加以控制,避免血液稀释,而血钠也过低而出现加重昏迷的情况[2]。碱以及钾中度的情况要特别的注意,及时的补充氯化钾或者是静脉滴注精氨酸溶液。还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于深昏迷者,还需做气管切开排痰给氧。

1.3 结果

5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无死亡病例发生。

2 护理

作者单位:164133黑河,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医院

2.1 一般护理

给予患者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其卧床休息并由专人进行护理。发病的数日内不可食用蛋白质,其食物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等患者的甚至恢复清醒,可以从每天20 g的蛋白质加至1 g,宜食用植物蛋白。因植物蛋白内含较少量的蛋氨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并还有支链氨基酸,可增加粪氮排泄。尽量不要食用脂肪,因可延缓胃排空。对于已经昏迷的患者可以使用鼻饲25%葡萄糖液给予热量,并可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3]。糖类可以促使氨转为为谷氨酰胺,能够使血氨降低。

2.2 病情观察

密切的关注患者的早期所出现的征象,例如患者有无冷漠或者是欣快.理解力以及近期记忆力出现减退和行为异常,以及扑翼样震颤,理察患者的思维以及认知的变化,采用给予患者进行刺激、定期唤醒的办法来判断出现意识障碍的程度:监测并记录好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瞳孔所出现的变化。定期复查血氨、肝肾功能、电解质。

2.3 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注意尽量避免各种可以诱发此病的因素,去掉可诱发的病因。(1)不使用镇静催眠类以及麻醉的药物,以免抑制了大脑的呼吸中枢,从而造成缺氧而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2)预防有效的循环血容量的减少,避免快速利尿剂的应用和腹水大量的被放出,需及时的处理出现的腹泻、呕吐。(3)预防和控制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对抗感染。(4)患者不能大量行输液,因液体过多可导致低血钾。(5)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因使肠道血氨多,而血氨多就会诱发本病。(6)禁食或限食者,避免低血糖发生。(7)防止便秘,保持大便的顺畅。因便秘可使有毒物质与结肠的粘膜接触的时间变长,就会利于毒物的吸收,可选取灌肠机导泻的办法对肠内毒物进行清除。

2.4 用药护理

(1)选用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时,需根据血清钾、钠的浓度而决定。(2)因精氨酸呈酸性,所以不可和碱性的溶液配伍使用。(3)乳果糖因为在肠内所产的气比较多,所以应用时需要从小剂量开始。(4)对于长期服用新霉素的患者,其中的少数可能会出现听力或是肾功能的损害,因此在用药期间还需做好听力和肾功能的监测。(5)大量输注葡萄糖时,一定要注意低钾血症、心力衰竭以及脑水肿的发生。

2.5 昏迷患者的护理

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取仰卧位姿势,把头稍微的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对于深度昏迷的患者可以切开气管用以排痰。做好患者的全方面的生活类护理,对于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者选取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住眼部。防止患者出现压疮,要定时的给其翻身并按摩受到压迫的地方。给患者做肢体的运动,可防止形成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对于有尿潴留的患者可以置留导尿管,并详细的记录患者的尿量、颜色以及气味等。

3 讨论

导致肝性脑病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尤其是肝炎后肝硬化是最常见病因。另外严重的肝炎、暴发性的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癌、胆道出现严重感染以及妊娠期的急性脂肪肝等也能够引起本病的病发。确定这些病因不难,但是临床上需要在肝病的基础上再寻找可以诱发本病的因素,下列所述等因素是可以诱发本病的,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使用麻醉药和催眠镇静药、感染、便秘、低血糖、尿毒症、外科手术等[4]。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现如今还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如下假说:神经毒素、神经递质的变化、γ-氨基丁酸/苯二氮革(GABA/BZ)神经递质和假性神经递质、色氨酸。

参考文献

[1]周明芬,孟秀凤.循证护理在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89-90.

[2]郭丽艳.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21-322.

[3]张文清.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下半月),2007,5(11):49-50.

[4]朱加敏,贾秀兰,刘占海.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251-252.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

王敏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就诊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退热、皮疹消退以及住院时间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麻疹;肺炎;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4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5

Applic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mbines With Pneumonia.

WANG Min Nenjiang County Linjiang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enjiang 16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pneumonia.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data were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pneumonia in children,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Results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otal efficiency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ever, rash subsided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pneumonia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shorten the time

作者单位:161400黑龙江省嫩江县临江乡卫生院of hospitaliz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hildren measles, Pneumonia, Application

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之一,常见于儿童[1]。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安全。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表明,给予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1]。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选取90例于我院就诊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90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入选患儿均已确诊为麻疹合并肺炎疾病。其中,男性59例,女性31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3.4±1.6)岁;所有入选患儿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发热、全身斑丘疹以及咳嗽等症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对比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护理措施如下:(1)加强心理护理。耐心、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以此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儿及其家属更多的情感支持,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和自信心。(2)高热期护理。严密对患儿的体温进行检测,若发现异常情况时,则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上报给临床医师。(3)口腔护理。在高热期,应控制麻疹患儿的饮食、饮水;采用常规方法清洁患儿口腔,2天/次。(4)皮疹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皮疹的情况,若皮疹出现异常,则应立即进行有效处理,并上报临床医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1)住院时间。(2)退热时间。(3)皮疹消退时间。

1.3.2 评价标准(1)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体征完全恢复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体征基本恢复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体征未恢复到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75.56%;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皮疹消退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麻疹是一种出疹性疾病,是由感染麻疹病毒所致[1]。此病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冬春两季。在临床上,麻疹一般被分为4期,即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以及恢复期。此病传染性极强,严重威胁到儿童的身体健康。若不及时对麻疹进行治疗,则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脑炎以及心肌炎等。其中,肺炎是此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其病死率较高。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证实,在麻疹患儿死亡人数中,合并肺炎的麻疹患儿的死亡率最高,高达90%以上[2]。因此,如何提高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护理干预是提高其临床疗效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1]。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模式,现已被广大医护人员所接受。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措施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病情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皮疹消退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启月,张翠英,李立群,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709-1711.

[2]邱心,林艺凤.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131-132.

[3]费琳.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2(4):477-478.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

读者 作者 编者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优质护理在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体会

王晓蕾1郑宏莉2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重症医学科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13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 人性化服务组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组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医学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1-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6

Nursing Experience of Quality Ca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WANG Xiaolei1ZHENG Hongli21 Hai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Intensive Care Unit, Haiyang 265100, China. 2 Hai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Haiyang 265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human services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i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Methods Selected 130 cas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Basic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care group therap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e humane nursing services. Compared the satisfaction and treatment. Results Care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are and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medicine to human services, nursing, higher patient satisfaction, patients has higher satisfaction.

[Key words] Quality care,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experience

优质护理服务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2]。对我院收治的130例重症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30例重症患者,所有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护理组,各65例。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56.7±7.1)岁。护理组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58.9±6.8)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病及有精神病史、语言障碍、神志不清、沟通交流障碍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病因、病况及性别、年龄等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针对其病况及病因实施相应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例如:患者手术后观察患者的引流管,观察、询问患者身体是否有不适,排便、排气情况等。护理组在接受上述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其具体护

作者单位:1 265100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ICU;2 265100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的心理护理。大部分重症患者发病较快,患者及家属匆匆入院,进而对医院环境以及关于患者本身的病情、病况等不熟悉甚至完全不知晓。因此,患者及家属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忧虑、焦急、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尽可能的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让患者能够消除忧虑。(2)临床护理。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发生出汗、高烧、呕吐等临床症状。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予以关心、慰问及帮助患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高烧情况较严重,可及时告知医生或询问医生是否给予患者药物等。(3)健康教育。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患者的病因认识不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及家属对其病情、病况的了解程度,进行相应程度的介绍帮助患者改善其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再次患病和尽早恢复健康。(4)术后护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多次查看患者的引流管,观察、询问患者身体是否有不适,排便、排气情况等。(5)环境护理。患者刚刚入院接受治疗时,往往对医院及其周边环境陌生。护理人员要适当给患者介绍医院及其周边环境情况。及时整理、打扫病房,增加安全感和舒适度[3-4]。

1.3 评价指标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分,10~8分为满意;8~6分为基本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护理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逐步增高,临床护理水平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了。人性化服务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忧虑,改善情绪,提高治愈的信心,促进康复,且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林宇雨,张桂友,张少珍,等.优质护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53-54.

[2]吴应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202-203.

[3]黄子波,李观庆,罗宇欢.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203-204.

[4]叶金玉.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实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2):293-294.

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吴冰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37例,按照不同围术期护理方式进行分组。研究组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共19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共18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满意度相比,研究组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7

Nursing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Oophorectomy Perioperative进Under the Laparoscopic

WU Bing Harbin City Red Cros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7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patients with oophorectomy Perioperative under the laparoscopic. Methods Seleted 37 patients who operated with laparoscopic oophorectomy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hospital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 19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highquality perioperative nursing, while 18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then compared nurs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in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High-quality perioperative nursing is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at are operated with laparoscopic oophorectomy.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Oophorectomy, Perioperative,Highquality nursing

卵巢切除术是卵巢良性肿瘤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腹腔镜作为微创技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成为首选术式。腹腔镜手术较开放式手术在多方面具有优越性,如机体环境平衡、术后脏器粘连、免疫系统干扰、术后康复等。搜集2014年1月~2015 年1月我院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37例,总结性分析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37例,按照不同围术期护理方式进行分组。研究组共19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2.33±5.42)岁。对照组共18例,年龄34~61岁,均龄(42.46±5.29)岁。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

1.2.1 术前护理(1)心理指导。大部分患者对腹腔镜未形成正确认识,缺乏了解,怀疑手术疗效及安全性,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大,影响配合。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特点,对其进行个体化心理指导。讲解疾病病因、症状、治疗、预后等知识,宣传腹腔镜手术优越性及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等,缓解心理思想压力。反复讲解手术配合事项及注意事项,取得密切配合。(2)手术准备。使用肥皂水、碘伏等清洗患者脐周,预防切口感染,确保术区皮肤无菌、无损伤,给予患者口服100 ml葡萄糖、250 ml甘露醇,做好肠道准备;手术前3天,使用络合碘冲洗阴道,必要时按照白带常规对患者应用相应药物,手术日清晨,再次对阴道进行冲洗。

1.2.2 术中配合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宜选择头高脚低位;加强保暖,防止气腹时间过长引起体温下降;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行严密观察,以免因CO2注入、气管插管等原因导致血压及心率变化;根据手术进展及需要调整患者体位,并做好器械递取工作。1.2.3 术后护理(1)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准确记录。术后6~8 h,体位选择去枕平卧位,将头部向一侧稍偏,预防呕吐窒息。(2)专科护理。做好切口观察,检查敷料是否出现渗液、渗血等,使用腹带或双手按压,减少腹压,缓解疼痛;术后12~24 h留置导尿管,经常观察尿液颜色、量等,确保引流畅通;术后6 h,指导患者进食,以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胀气食物,如糖类、奶类等。(3)并发症预防。指导患者早期积极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若引流液量大、呈鲜红色,患者表现为出冷汗、肠鸣音消失、心跳加快、肛门坠胀感、血压下降等,需考虑是否为出血,立刻告知主治医生。调查两组满意度,并比较。

1.3 效果标准

不满意:问卷评分<60分。基本满意:问卷评分60~80分。非常满意:问卷评分>80分。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18例满意度83.33%,不满意3例,8例基本满意,7例非常满意。研究组19例满意度94.74%,不满意1例,7例基本满意,11例非常满意。两组满意度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腹腔镜下实施卵巢切除术,创口较小,痛苦小,可缩短操作时间及住院天数,促进康复。有资料显示,尽管腹腔镜手术优势较多,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仍对患者身心有一定影响[1]。多数患者对腹腔镜缺乏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对手术过于恐惧、紧张,产生焦虑、抑郁心理,无法配合操作;手术成功离不开术前精心准备,若手术之前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则直接影响效果;腹腔镜术后可能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出血、尿道损伤等并发症,若得不到早期有效预防及处理,则影响术后康复。由此可见,除给予患者早期、积极治疗外,加强

作者单位:15007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围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优质护理是现代专科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护理观念由传统“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护理内容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特点,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可有效发挥护理作用,满足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基本需求。优质护理贯穿手术全过程,与手术紧密贴合,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涉及方面较多,如心理、手术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监测、专科护理、并发症预防等[3]。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的工作质量较高,可有效发挥护理作用,工作更高效、优质。研究组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满意度较高,两组分别是94.74%、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优质护理是一种效果可靠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卵巢切除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付桂卿,孙京玲,张斯婷.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57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9):72-73.

[2]郁盛雪,张桂兰,吕金凤,等.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8,29(4):290-291.

[3]张兰,戚桂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应用及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95-3197.

·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李伟艳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上,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的心理护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心理干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8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LI Weiyan Sunwu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nwu 1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Selected 84 cas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s 4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of each patient.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inter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group was better,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other mental health bad, and help patients to establish the confidence in the treatment, improv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allev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Endometrial carcinoma,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等,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况。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时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年龄56~70岁,平均年龄(61.56±4.68)岁;对照组年龄58~73岁,平均年龄(66.23±5.59)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饮食状况,在患者术后给予镇痛措施等。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上,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干预,在整个过程中告知手术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前做好心理准备。(2)术中护理干预,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信心。(3)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患者感染。用药物结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疼痛。

1.3 观察指标

(1)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措施很满意,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2)满意:心理干预缓解了患者部分不良的心理状况。(3)不满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没有任何缓解,甚至更加严重。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中非常满意29例,占69.1%;满意12例,占28.6%;不满意1例,占2.3%,总满意率为97.7%。对照组中

作者单位:164200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非常满意19例,占45.2%;满意14例,占33.3%;不满意7例,占21.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前抑郁和焦虑(x-±s)值分别为(52.6±9.13)和(48.2±6.13),护理后抑郁和焦虑(x-±s)值分别为(34.6± 4.95)和(16.3±7.8)。对照组护理前抑郁和焦虑(±s)值分别为(51.9±8.56)和(47.5±6.82);护理后抑郁和焦虑(x-±s)值分别为(42.7±6.9)和(26.4±8.1),干预组的心理护理干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主要的不良心理状况为抑郁和焦虑,且大多是50岁以上的绝经妇女。不良的心理会使患者产生悲观和消极的情绪,甚至有轻生念头。因此,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要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手术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等不良的心理状况,提高对治疗的信心[1]。同时,患者在术后会有剧烈的疼痛感,护理人员要在用药物缓解疼痛的基础上,结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疼痛。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的心理护理干预优于对照组[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5%,干预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护患之间的关系[3]。

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欣菊,刘欣梅,谷海英,等.心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9):45-47.

[2]郑楚燕,黄友琼,林兴娜,等.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9):1122-1125.

[3]吕娟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37-138,140.

急诊癔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分析

马明忠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急诊癔症患者,对其心理护理要点进行分析,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急诊癔症患者70例,研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并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 急诊癔症患者在患有疾病前,存在显著的精神刺激因素。针对患者当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最终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针对所有癔症患者,于医院进行为期2~4天的观察,平均时间(47.5±1.5)h。同干预前进行比较,干预后患者在SCL-90评分以及SAS评分两方面优于干预前,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癔症患者,医护人员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认真分析,有效实施心理护理,最终能够提高癔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癔症;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09

Analysis Psychological Nursing Key Points of Emergency Hysteria Patients

MA Mingzhong Linxia Health Clinics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First Hospital in Gansu Province, Linxia 73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hysteria, the poin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Selected 70 patients with hysteria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study effective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nursing key points. Results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hysteria before suffering from disease, many mental stimulation factors. Carefu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which given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ventually got the nursing effect of satisfaction. all patients with hysteria, in hospital for 2 to 4 days of observation, the average time was (47.5±1.5) hours.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SCL-90 score and SAS scoring after two aspect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hysteria, careful analysis, medical personnel to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which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finall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hysteria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hysteria, State of mind, Psychological care

癔症属于精神科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此种疾病同患者的心理因素表现出密切的关系。患者表现出恐惧心理以及紧张心理后,往往导致表现出癔症的现象。患有此种疾病、疾病的发展、疾病病程以及疾病的临床预后同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较大的关系,对此针对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时,除需要对患者实施躯体护理外,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院收治的急诊癔症患者,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方法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70例急诊癔症患者。其中男15例,女55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1.5±6.9)岁;所有患者全部满足癔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癔症作为一种情感发作性疾病,临床针对患者主要选择镇静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1]。针对每位患者,安排专业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2]。具体的心理护理步骤如下。

1.2.1 融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准备进行护理时,需要热情诚恳

作者单位:731100甘肃,解放军第一医院临夏医疗所门诊部

对待,使患者有效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针对癔症患者的主诉,要求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并且不给予任何的反驳,融洽护患关系,最终有效获得患者的信任。

1.2.2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掌握。护理人员保证癔症患者的内心痛苦可以获得充分的表达,针对患者的解释需要耐心倾听,进行必要的安慰。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将内心深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协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效确保心理状态最佳。

1.2.3 有效应用暗示疗法。护理人员选择暗示疗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即认真对患者承诺此种疾病可以痊愈,最终将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增强,将高度紧张状态进行有效缓解,将癔症躯体症状有效消除。

1.3 评价方法

主要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癔症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急诊癔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诊癔症患者在患有疾病前,存在显著的精神刺激因素。针对患者当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满意。针对所有癔症患者,于医院进行为期2~4天的观察,平均时间为(47.5±1.5)h。患者干预前SCL-90评分为(137.6±36.3)分,SAS评分为(59.2±22.9)分;干预后SCL-90评分为(102.5±22.7)分,SAS评分为(36.6±16.7)分;同干预前进行比较,干预后患者在SCL-90评分以及SAS评分两方面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诊癔症患者的发病原因同患者表现出过度紧张密切相关,部分家属在得知患者患病后表现出的惊慌失措以及大声呼唤导致患者出现疾病严重的现象。患者到医院急诊后,由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根据发病诱因、临床症状表现(如全身抽搐、麻木、呼吸深快、大呼小叫等)以及患者的临床体征做出初步诊断。在此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需要保持冷静,针对相关事项认真处理,最终消除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内心的紧张感,平稳紧张情绪。首先要求患者家属离开患者病房,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认真告知,消除患者家属的担忧与疑虑。在对患者进行处理过程中,禁止制造出严峻的抢救气氛,避免患者出现疾病严重的情况。针对过度换气无需立即给予吸氧,选择简易纸罩放置于患者口鼻处,避免表现出呼吸性碱中毒的现象。针对患者适当给予镇静剂,为患者创建静脉通道,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电图检查等,最终有效确保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有效缓解。

总而言之,针对急诊癔症患者,临床给予心理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认真分析,有效掌握护理要点,最终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群力.急诊256例癔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112,115.

[2]傅惠英.癔症的急诊护理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8):252.

[3]司晓茹,孙亚梅.心理暗示治疗在急诊癔症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2):140-141.

护患心理沟通的临床分析

唐坤宏 刘晚霞 郭爱霞 李谦

【摘要】 目的 分析护患心理沟通的临床作用。方法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78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即甲组与乙组。给予甲组常规护理,共3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乙组护患心理沟通,共39例。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 两组相比,乙组心理评分改善较好,护理评分高,护理满意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患心理沟通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护理评分及满意度作用较大。

【关键词】护患;心理沟通;作用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5-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10

Analysis Clinical of Nurse and Patient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TANG Kunhong LIU Wanxia GUO Aixia LI Qian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ect on nurse and patient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Methods Selected 78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our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figures were divided into the group A and group B randomly,Group A routine care given to a total of 39 cases; give nurses and patients in group B on the basis of mental communication, a total of 39 cases.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Group B was better psychological scores improved, nursing score high and satisfaction with care,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nurse and patient communication to improve patient psychological adverse psychological, improve care satisfaction scores and larger role.

[Key words] Nurse and patient, Mental communication, Effect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核医学科

通信作者:刘晚霞,E-mail:tangkunhong@hotmail.com

目前,随着医疗制度深化改革,患者保健意识及就医维权意识相应的提高,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职业道德及操作水平等也提出较高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如何建立融洽、和谐护患关系,改进护理服务,避免或减少护理事故是当前护理工作的关键[1]。现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78例患者,总结性分析护患心理沟通的方法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78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39例。甲组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4.14±9.63)岁,女17例,男22例;其中11例未婚,28例已婚;4例文化程度为小学,11例初中及以上,15例大专,9例本科及以上。乙组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4.23±9.70)岁,女16例和男23例;其中10例未婚,29例已婚;4例文化程度为小学,12例初中及以上,15例大专,8例本科及以上。甲组与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予甲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乙组护患心理沟通。

1.2.1 入院时(1)保证仪表大方、端庄,服装干净、整齐,以礼待人;若患者提出的护理要求不合理,切忌与患者争论或赌气,应委婉拒绝;若遇到职责范围之外的问题,切忌给予患者否定式回答,应诚恳、耐心解释,说明原因。(2)热情接待就诊患者,态度友好,语言亲切,对其进行医生介绍及自我介绍,拉近护患距离,增强信任感;简单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科室布局、病区环境等,消除紧张感与陌生感[2]。

1.2.2 入院后(1)对于健谈、性格开朗的患者,当其主诉时,应主动、认真、积极倾听,高度重视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尊重和理解等,并运用“我明白”、“嗯”、“知道”等词语作出应答,注意语速、语音、语调等,满足患者被接纳感。患者在主诉的过程中,不得随意打断或插话,切忌与患者争论,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现,如面部表情和目光等,防止患者产生敷衍、应付感受。对于表达能力差、沉默寡言、主诉少的患者,应加强开放式沟通,给予患者重点询问及引导[3]。(2)沟通时应适当留出患者自由表达意见及思想的时间,切忌一味追问,以免引起患者厌烦,利用语言情感性、规范性、道德性特点,发挥语言沟通的积极作用。

1.2.3 出院前(1)做好康复指导工作,满足患者对自我保健的基本需求。结合患者不同文化层次及疾病类型,组织专业人员展开细致化、个体化康复指导。对于年轻、接受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展开一对一指导,详细讲解疾病知识、预后、生活方式及饮食等,提高患者康复信念。对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应采用通俗语言,对其进行反复、耐心讲解及解释,禁忌使用专业化医学术语,以免影响指导效果,必要时现场示范[4]。(2)制作医疗联系卡,卡片上注明医生及护理人员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说明复查时间,并叮嘱患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护理前和护理后,分别评估甲组与乙组焦虑、抑郁心理,并进行比较。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

1.3 效果标准

不满意:护理评分<50分;基本满意:护理评分50~70分;非常满意:护理评分>70分。护理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5]。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评分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但乙组改善情况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情况。见表1。

2.2 护理评分

甲组护理评分(62.30±5.47)分,乙组护理评分(83.46±9.14)分。两组相比,乙组护理评分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满意度

甲组满意度82.05%,7例不满意,15例基本满意,17例非常满意。乙组满意度97.44%,1例不满意,16例基本满意,22例非常满意。两组相比,乙组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先进的护理技术及设备仪器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超技术、高尚医德,掌握沟通技巧,加强心理护理,才能有效发挥护理作用,配合治疗,提高工作治疗[6]。研究显示,心理沟通是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思维、情感、观念等交流的主要过程,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时,不仅要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健康等情况,还应系统了解患者心理信息,包括家庭背景、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全部操作均围绕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与患者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患者尊重、亲切、友好、融洽的情感支持,拉近护患距离,增强患者信任感和亲切感,形成良好、积极、融洽关系[7]。另有报道指出,心理沟通是护理人员必备基本技能,临床应用广泛,是促使护患之间形成共识、相互接纳的有效途径,良好沟通还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紧张等,促进身心健康[8]。

综上认为,护患心理沟通作用显著,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表1 护理前后甲组与乙组心理评分对比

参考文献

[1]王玉霞,王永波,杨琼.加强护患心理沟通的重要性[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4):63-64.

[2]夏琳,陈国英.护患心理沟通体会[J].全科护理,2009,7(29):2711-2712.

[3]郑海燕.产褥期精神障碍与心理沟通25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20):2657.

[4]魏淑珍,刘克慧,陈腊梅,等.谈护患关系中的言语性沟通[J].哈尔滨医药,2003,23(2):67-68.

[5]张静,谢同英.浅谈精神科护患心理沟通[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24.

[6]张茵颖.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探讨[J].吉林医学信息,2011,28(1):46-48.

[7]郑木珍,陈木全,陈兰.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5(9):219-220.

[8]李艳华.护患心理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9,7(12):81-82.

老年帕金森患者抑郁状态心理护理体会

王玉波

【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帕金森抑郁状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6例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老年帕金森患者为实验组,随机选26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的老年人进行HAMD测试,实验组的进行心理干预,为期3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HAMD比对。结果 经过对实验组患者心理干预之后,其HAMD值(16.79±2.21)低于3个月前的评分(26.31±5.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有效,可以减轻老年患者的抑郁状态。对提高患者的老年生活及促进老年患者心理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帕金森;抑郁状态;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11

Psychological Nursing Experi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epression

WANG Yubo Hegang Huimin Hospitals Nursing Depart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gang 154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depressive state of Parkinson's. Methods Selected 26 cases from October 2013 to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6 cases of healthy elderly people randomly as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on two groups of elderly HAMD test, experimental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3 months, after again fo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AMD. Results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HAMD value of (16.79±2.21) was lower than the score of (26.31±5.29 3) months ago,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treatment can relieve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o improve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life and promote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care

帕金森已经成为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疾病,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明确,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行动迟缓、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对于治疗帕金森,主要以缓解患者症状,并没有持续有效的药物[1]。通过心理干预老年患者治疗帕金森进行统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对在我院治疗帕金森的26名老年患者,实行心理干预治疗为实验组。随机选26名健康的老年人自愿为对照组,进行2组对比。实验组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8.52±2.31)岁,病程7个月~11年,其中男16例,女10例。实验组的患者经过HAMD测试均符合帕金森诊断标准。对照组26名健康老人,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67.56±3.25)岁,其中男14例,女12例。对比两组的老年患者在年龄、性别、体制等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老年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特点多为紧张、焦虑、对自身没有自信心,心中充满绝望。因此,要先对不同程度的老年患者进行评估。不同性别、年龄、性格、心理的状态、接受教育的程度等所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法也不同。对不同状态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这些老年患者心理存在的不同问题,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他们心理难题的办法,积极努力消除患者心中的焦虑与不安。对于情绪处于低落状态的患者,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增加他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希望,由烦躁的状态恢复到稳定的状态。同时,经常与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并与患者的家人进行交流,通过他们的支持,一起为需要治疗的患者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通过HAMD分别对实验组的老年患者和对照组的老年患者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价。评价的标准是24个单项分为5个级别进行评定,分数0~40分,其中40分为重度患者,而0分为无。评分标准:>35分为重度抑郁患者,21~35分为轻中度抑郁患者,9~12分为临界抑郁患者,<8分则为无抑郁患者。

1.4 数据处理

将此次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

作者单位:154101黑龙江省鹤岗市惠民医院护理部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经过HAMD测试之后,26名中有4例<8分,无抑郁现象,12例分数在9~20分是临界抑郁;6例分数21~35分,是轻中度抑郁;4例患者分数>35分,是重度抑郁。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26例患者在经过心理干预治疗后的HAMD检测评分,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经治疗后的评分低于老年患者在治疗前的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帕金森抑郁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老年疾病,患者会表现出恐惧、抑郁、焦躁不安,甚至导致自身功能障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与患者交流,来改变患者的心态和行为,促进患者在疾病方面往健康的方向发展,直至康复[2],护理人员通过对老年患者心理背景的了解,再结合患者的行为、动作、表情、语言等,进行耐心的沟通,认真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找出患者心理确实存在的问题,因人施教并与患者家属配合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综上所述,对老年帕金森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减少老年患者在患病后的抑郁状态发生,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使患者的情绪得以平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加强患者的健康恢复在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秀彩,范利斌,吴纯,等.综合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J].临 床误诊误治,2011,24(5):245-246.

[2]承红,毛浩,吴艳,等.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护[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2):105-106.

门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睿

【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0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方式,观察组给予专业门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身症状接受程度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有好转,且观察组心理健康程度和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围绝经期妇女予以专业的门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提高对自身症状的接受程度。

【关键词】围绝经期;门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12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ZHAO Rui Liaoyuan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in Jilin Province, Liaoyuan 13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Methods Selected 110 cases of perimenopausal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 conven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utpatient mental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Results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cceptance of their diseas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impro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rofessional outpatient mental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for perimenopausal women can improve their ment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the acceptance of their disease.

[Key words] Perimenopause, 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care, Health education

我院对围绝经期妇女给予专业的门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围绝经期妇女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49.6±3.1)岁,月经停止6个月~10年。其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8例,初中以下学历7例。观察组年龄(50.2±3.5)岁,月经停止1~12年。其中初中及以上文化46例,初中以下学历9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集中心理护理干预,并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即按照一般标准采取护理措施,一次性发放宣传资料,令患者自我了解,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了解围绝经期的征兆,改善生活方式,自我监测自我护理等。观察组给予专门门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1)在心理护理方面,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根据患者性格、兴趣等特点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多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平和地接受围绝经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分析患者心理健康程度较差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人际关系较差,则要鼓励患者多和其他人交流;如果是心理烦躁,则要努力稳定患者情绪。(2)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同样应体现出健康教育的个性化,患者学历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学习或接受知识的途径也各有差异。护士应结合患者兴趣爱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地方案。如学历较高者可能更喜欢通过阅读报刊方式了解相关知识,而初中以下学历患者则可选择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此外,每月集中举办一次专题讲座,促进患者交流,并给予科学指导。

作者单位:136200吉林省辽源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3 评价标准[1]

(1)对自身症状接受情况,分为接受、一般和不能接受3级。(2)利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健康程度。(3)从生理机能、心理状况、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5方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每一项20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对自身症状接受情况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9例能接受,26例一般,20例不能接受;对照组10例能接受,23例一般,22例不能接受,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33例能接受,16例一般,6例不能接受;对照组14例能接受,26例一般,15例不能接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SAS、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3.5±6.3)分,SDS评分为(44.4±3.2)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4.7±15.0)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2.9±6.6)分,SDS评分为(53.4±6.8)分,生活质量评分为(65.2±13.7)分。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其心理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枯竭,导致月经停止的一种生理现象,随着生理改变,多数女性心理也会出现一些异常,又会加剧其躯体症状,如可出现性情烦躁,容易激动,内心焦虑不安,同时会伴有头晕、失眠、皱纹增多、皮肤干燥等症状,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2]。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帮助绝经期妇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消除其负性情绪,学会自我调节,使之更好的面对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例如宣传有关知识,绝经期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时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因此引起的心理变化也无需看得过于严重;介绍一些有利于控制症状的方法,如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每日适当锻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睡眠要充足;可定期进行室外活动,如爬山、骑自行车等,可缓解衰老速度[3];另外医院还可设置围绝经期门诊,做好宣传工作,对绝经期妇女进行指导,通过交流让绝经期妇女尽量宣泄自身情绪,改善患者负面心理。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围绝经期妇女予以专业的门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媛.围绝经期妇女门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1):330.

[2]陈建华.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21-23.

[3]闫丽萍.围绝经期妇女护理保健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10-111.

·护理管理·

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崔晓弘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临床护士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循环法,观察对比管理循环法应用前后的护理合格率。结果 应用管理循环法之前的护理合格率为80%,应用管理循环法之后的护理合格率为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管理循环法;护理管理;护理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5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13

Analysis Application Effect of Management Cycle Method in Nursing Management

CUI Xiaohong Songyuan City Center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Songyuan 13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anagement cycle method in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nurses from 2010 January to December 2011 in our hospital to study,appl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in nursing management,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management cycle method qualified rate. Results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circulation nursing qualified rate was 80%,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qualified rate was 97%,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method in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nursing car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hospital nurs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Key words] Management cycle method, Nursing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管理循环法一开始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公认的高效管理手段[1]。其渗透在现代管理当中的任何领域,在医院医疗工作也不例外。现阶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管理循环法得到了普遍运用。本文主要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临床护士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了解管理循环法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138000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未应用管理循环法期间的临床护士与住院患者100人,其中普外科15人,神经外科16人,肝胆外科17人,骨科17人,神经内科15人,循环内科20人。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未应用管理循环法期间的临床护士与住院患者100人,其中普外科16人,神经外科16人,肝胆外科18人,骨科16人,神经内科15人,循环内科19人。随机抽查情况,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管理循环法主要包括4个阶段:(1)计划阶段。及时发现有关问题,如患者被套、床单不整洁,存在血迹与污渍,并且更换不及时;晨晚间护理操作不规范;未处理出院患者的被褥、床单等。根据发现的问题,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根据《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护理质量标准予以确定,加强护士培训,增加护士人数,加大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保证护理工作的全面实施[2]。(2)执行阶段。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提高护士的护理意识,让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护士护理工作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大护士对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力度,通过绩效考核,激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规范管理制度,保证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3)检查阶段。建立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中一级质量控制为护士长,二级质量控制为科室护士长,并且加强各科室之间的互相检控,随机抽检护理部,对护理工作予以有效指导和监督[3]。通过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情况,了解护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并且核实护理记录,对护理工作予以全面评估。(4)处理阶段。护理部需要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的综合分析与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查找发生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效解决问题,为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参考依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管理循环法应用前后的护理合格率。

1.4 统计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管理循环法之前,抽取临床护士与住院患者100人,护理合格80人,护理不合格20人,其护理合格率为80%;应用管理循环法之后,抽取临床护士与住院患者100人,护理合格97人,护理不合格3人,其护理合格率为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医院医疗工作中,护理工作作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护理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和住院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4]。根据整体护理观而言,实施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满足住院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可以为住院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培养住院患者的自理能力与满足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此,加强护理工作的落实,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管理循环法之前的护理合格率为80%,应用管理循环法之后的护理合格率为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在应用管理循环法之后,临床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计划性,不仅实现了监督考核机制的合理化与科学化,还完善了护理质量环节的管理[5]。同时,也可以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将监督转变为促进,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职责,正确评价自我,并且充分了解住院患者的需求,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解决护患纠纷,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足度与信任感,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昉.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00-101.

[2]谭瑛.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210-211.

[3]宋丹,孙秋华.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6):147-149.

[4]王巧莲.浅谈PDCA循环法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160.

[5]王堃,贾丹妍.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32-134.

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的实施与探讨

李瑞云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手术室未实施护理工作量化考核,了解我院手术室中的护理差错,并将此时期作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应用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将此时期作为实验组,探讨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效果。结果 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包括静脉通道故障处理不及时、给药错误、标本混淆、体腔遗留手术器械。应用工作量化考核措施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由6.0%降低至2.0%,患者护理满意度由86.0%提升至9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在手术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6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14

To Explo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Nursing Work in Operating Room

LI Ruiyun Xinkuang Group Center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Taian 2712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ork. Methods The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did not implement nursing quantification assessment from November 2011 to November 2012, understand the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n the nursing error as the control group.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us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explore nursing effect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error such as venous channel failure were common processing was not timely, specimens of dosing errors, confusion, body cavity legacy surgical instrumen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easures,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error rate was reduced to 2.0% from 6.0% before th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86.0% to 86.0%,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ntification assessmen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operating room.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ork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mplementation, Explore

近年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也日益健全[1],工作量化考评能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现有床位778张,年住院患者约160 00人次,手术室护士30人。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手术室未实施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并将此时期作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应用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将此时期作为实验组。分别抽取两组100 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

1.2 一般方法

探讨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手术室中存在的护理差错,2012年8月~2014年8月制定并应用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措施。

1.2.1 护理差错 经汇总、分析,我院常见护理差错如下:静脉通道故障处理不及时、给药错误、标本混淆、体腔遗留手术器械。

1.2.2 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1)工作量化考核积分:总分=职称分+业绩分+学历分+技术含量+夜班分+风险程度。其中,职称分、学历分为固定值;业绩分为不定分或机动分,按各个护士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I、Ⅱ类手术计算0.8分,Ⅲ类计1.0分,Ⅳ类计1.2分,Ⅳ类及以上手术计1.5分;技术含量与风险程度按护士的责任心、技术水平进行评价,评分范围7.0~8.5分不等。(2)工作量化考核实施:在风险程度中纳入业绩分中,增加业绩分平均分至20.25分,开放管理登记本。以不记名投票的形式选出3名监督员,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处罚违规违纪行为;适当奖励夜班、备班工作者。

1.3 效果观察

统计两组入选病例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临床对比。

1.3 数据处理

借助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应用工作量化考核措施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由之前的6.0%降低至2.0%,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统计

实验组100 0例患者中,970例对护理服务持满意态度,为97.0%;对照组100 0例患者中,860例对护理服务持满意态度,为86.0%,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χ2=8.2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n(%)

作者单位:271219山东省新矿集团中心医院

3 讨论

量化管理是一种系统化考核管理方法,手术室为医院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2],有必要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工作量化考核措施。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3]。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工作量化考核措施后,我院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由6.0%降低至2.0%,患者护理满意度由86.0%提升至9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4]。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工作量化考核措施,制定质量标准,细化各项管理措施,明确管理目标,可提高护士工作热情,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服务的安全性;监督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可促使护士规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降低护理差错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能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在手术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童福梅.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的实施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8(1):70-71.

[2]付兴娟.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的实施与探讨[J].吉林医学,2014,8(29):6614-6614.

[3]白晓霞,敬洁.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0(1):93-95.

[4]吴慧芬.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管理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8(8):630-631.

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王怀兰 朱晶

【摘要】 目的 通过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让住院患者真实地反映住院期间医院存在的服务不完善的情况。方法 护理部每月1次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随机调查2013年8月~2013年12月和2014年8月~2014年12月临床科室住院患者558名和652名,应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非本科室护理人员发放到住院患者或家属手中,采用不记名填写、回收、统计出每月的满意度。结果 2014年比2013年总体满意度高,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在服务态度、基础护理质量、健康宣教、病房管理、技能操作、有效沟通等方面都有提高,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优质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6-026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215

Investigation In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Delicacy Management Implemtnt Before and After

WANG Huailan ZHU Jing Weifang City Hant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26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tend the inpat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through, let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the real presence of hospital service is not perfect situation reflected. Methods The nursing department monthly in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from August 2013 to December 2013 were investigated from August 2014 to December 2014 clinical departments in 558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652 hospitaliz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survey, the department of nursing staff sent to the hands of in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ith a complete recovery, statistics, monthly satisfaction. Results In 2014 than in 2013 overall satisfaction, P<0.05,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e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attitude, quality, basic nursing, ward management, health educati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can be improved, satisfaction increased accordingly.

[Key words] Fine management, Quality nursing, Satisfaction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感受到的护理服务与期望中理想护理服务的对比结果,是评价护理终末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为继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我院在2014年落实了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与应对能力,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主动性,以患者为中心,从细微处提高护理质量,预防隐患,保证护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为护理工作质量监督和反馈提供量化指标,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2-3],患者满意度也随之提升。2014年我院在优质护理方面开展了“三减少、四主动、五规范”等精细化护理,三减少要求对新入院患者,分管护士及时安排床位,减少其等待及治疗时间。除主班护士外其他班次护士不得在护士站逗留,分管护士必须在病房内巡视,及时为患者解决相关问题。护士必须对患者病情及输液速度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减少患者按呼叫器次数。四主动是分管护士30 min内按标准完成新入院患者的入院宣教。要求患者或家属掌握宣教内容。对于患者无意识状态且频繁更换陪护的患者,护士要做到对陪护人员人人宣教,并掌握。严禁护士出现不耐心宣教现象。遇到患者有疑问时,护士要主动解答或协助患者解决,不得出现“视而不见”现象。五规范要求为患者做治疗护理时,要和蔼征求患者意见,详细介绍注意事项,做到请字开头,谢字当尾;对于不能自述的患者,护士在询问家属时要请字开头,谢字当尾,严禁不礼貌行为。除三查七对外,护士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称谓,严禁直呼其名或叫床号。任何治疗时都严格操作规范。分别对2013年8月~2013年12月和2014年8月~2014年12月的住院患者做了满意度调查,并对结果作比较,为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8~2013年12月从18个临床科室随机抽取的住院患者为8月124例,9月87例,10月102例,11月127例,12月118例,共计558例。2014年8~2014年12月依次是139例,99例,113例,147例,154例,共计652例。分别发放调查问卷予以满

作者单位:261100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

意度调查。

1.2 方法

护理部制定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随机发放给住院患者或家属。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优质护理质量、健康宣教、病房管理、技能操作、有效沟通等六6个维度和18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得分越低满意度就越低,以5、4、3、2、1分别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不确定、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确定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划分方法为,条目均分>4分为非常满意;3~4分为比较满意;2~3分为一般满意;2分以下为不满意。调查员为辅助科室护士长或是护理部人员,以不记名方式真实有效地填写。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录入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2013年住院患者558例,2014年住院患者652例,2014年的住院患者总满意度超过2013年,其中除8月份外,其他月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无明显差异。见表1。

3 讨论

辅助科室护士长或护理部人员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避免了患者面对熟人难为情的尴尬,从而更真实有效,为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提供依据。

3.1 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就医模式的期待不再局限在“疾病康复”上,而是健康水平的提升,暨对服务态度、基础护理质量、健康宣教、病房管理、技能操作、有效沟通等方面是否满意。2014年与2013年同期相比,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说明我院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成效显著。护理部每月一次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把住院患者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各科室,以便及时整改。

3.2 各维度满意度情况对比分析。

3.2.1 服务态度。服务态度包括3个条目:一是责任护士是否带住院患者到病床前;二是是否耐心介绍住院环境及分管护士、大夫、医院规章制度等情况;三是是否询问患者最主要的需要是什么并予以解决。患者入院后接触最多的是责任护士,陌生的医院环境使其迫切需要从护理人员处得到理解、支持和帮助。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帮助患者很快熟悉医院环境,会使患者的恐惧、焦虑减轻。在服务态度方面患者满意度较高,2013 年8月和2014年8月的满意度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2.2 优质护理方面包括3个条目。一是患者入院后等待治疗时间;二是基础护理工作是否到位;三是护士是否经常在病房和患者沟通为患者解疑答惑。2014年比2013年优质护理维度得分提高。我院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解决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差一点”的问题,运用科学细化的管理方法,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护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的优质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满足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为患者减轻痛苦,增进健康,入院时多介绍一句,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操作时多说一句,让患者感到放心;晨间护理多说一句,让患者感到舒心;手术前多解释一句,让患者解除恐惧;手术后多安慰一句,让患者感到亲切;出院时多关心一句,让患者感到温馨。

3.2.3 健康宣教方面包括3个条目。一是责任护士是否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二是责任护士是否全面地讲解患者的检查与用药。三是是否讲解疾病有关的注意事项。因为医疗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患者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非常有限,很容易造成患者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配合不积极,对诊断和治疗的效果不了解,从而导致对临床疗效的满意度降低。

3.2.4 病房管理方面包括3个项目。一是病房是否安静整洁(护士是否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护士是否经常巡视病房;二是护士在为您做治疗护理时是否接听私人电话;三是被服是否按时更换。

3.2.5 技能操作方面包括3个项目。一是护士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是否耐心解释;二是对操作技术是否熟练的评价;三是是否有爱伤观念。同2013年同期相比患者满意度提高。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以人为本服务的核心,娴熟、准确的技术操作是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的重要保证。因此,护理管理者加大了对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年轻护士的培训与考核力度,保证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穿刺成功率的提高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往往是患者衡量护士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护理业务的培训中力求一针见血。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护理部为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

3.2.6 有效沟通方面包括3个项目,一是责任护士能否耐心倾听患者的谈话,并适时作出判断;二是能否答复或示范患者叙述的内容;三是能否向患者提供有效信息。护理人员应掌握现代护理服务的技巧,丰富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培养口头交流能力,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这样能很好地解决护理过程中家属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要求。必须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增强责任感。在工作中,既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又要照顾好家属情绪,满足其基本需要和愿望,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理纠纷,一定要注意

表1 2014年8~12月与2013年同期比较(例,%)

交流时的保护性语言。

4 结论

患者满意度是一个客观评定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是提高医院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我院为解决日常“诊疗护”工作中存在“差一点”的问题,努力打造“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与安全为核心”的服务品牌,推动精细化管理实施,护理实施以“三减少、四主动、五规范”的总体优质护理服务目标。三减少:减少患者入院后等待治疗时间,减少护士在办公室停留,减少陪人到护士站咨询。四主动:主动介绍、主动健康教育、主动解答疑问、主动与患者沟通。五规范:迎接患者规范、文明用语规范、仪表着装规范、称呼患者规范、送别患者出院规范。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大为提升。

参考文献

[1]Hinshaw AS,Atwood JR.A patient satisfaction instrument:precision by replication[J].Nurs Res,1982,31(3):170-175,191.

[2]覃玉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0-31.

[3]沈利平,钟月桂,邱旋英,等.神经内科护患冲突原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32):2973-297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每题5分,共15分)

1 冠心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高发人群。

A 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

B 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C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D 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发病部位为( )。

A 黏膜及粘膜下层

B 黏膜层

C 黏膜及粘膜上层

D 柱状上皮细胞层

3 破腹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 )。

A 手术因素、护理因素

B 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C 自身因素、体质因素

D 疾病因素、状态因素

二、填空(每题5分,共15分)

1 肺栓塞临床表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临床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指正规治疗后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症状的特殊消化性_________溃疡。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糖尿病黄斑水肿

2 复发性流产

3 心律失常

4 反馈式教学法

四、问答(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

2 简述乳腺癌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

3 简述新生儿意义感染的干预对策。

4 简述急性药物中毒的处理方法。

5 简述原发性纤维肌痛的临床症状。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Locking Plate Combine With Titanium Cable Treatment of Joint Around the Prosthesis Fracture After Hip Replacemen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locking plate combine with titanium cable treatment of joint around the prosthesis fracture after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who had prosthesis fracture after hip arthroplast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of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locking plate technique fo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joint treated titanium cabl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3, 6 months harries scoring on indicators,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Locking plate joint treatment after hip replacement titanium cable fracture around the prosthesis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 locking plate treatment. [Key words] Locking plate, Titanium cable, Hip replacement, Around the prosthesis fracture, Effect

R683

B

1674-9308(2015)16-008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71

133700吉林省敦化市医院骨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优于单项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

LIU Xianfeng Dunhua City Hospital Orthopaedic Department in Jilin Province, Dunhua 133700, China

猜你喜欢

阴道炎妇产科治疗效果
阴道炎清热利湿方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阴道炎为什么找上我
喝酸奶能预防阴道炎吗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