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小学习作教学基本范式及其启示

2015-12-24郭家海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量表范式习作

郭家海

库恩认为,范式是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守的“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是一组大家共同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方法或信念。[1]近百年来,国际母语写作教学先后有三种范式:20世纪初的“结果—文本”取向范式,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过程—作者”取向范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基于具体语境的“交流—读者”取向的范式。整体上看,三种范式呈开放姿势,逐渐走向以生活和学生为中心。但三者各有利弊,进入21世纪,各国更多地综合其长,形成以“过程—作者”取向为中心、“交流—读者”取向为前提、“结果—文本”取向为目标的综合性写作教学范式。

美国小学写作教学具体形态多元,但是整体上思路比较一致。本文选取两份小学习作教学案例予以讨论。一份是被选到L.W.安德森等人修订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以下简称《分类学》)中作为经典案例予以分析的四年级《报告写作》[2],一份是斯科特·弗瑞斯曼公司(Scott Foresman)出版的《阅读街》(《Reading Street》)系列教科书中的五年级《探险家》写作。[3]《分类学》原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成为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四本著作之一。2001年,又对其进行修订。《阅读街》系列教科书因较好地融合了各州课程标准的要求,成为美国小学母语教学最为知名的教材,纽约、新泽西、佛罗里达等近30 个州选用了此教材。《报告写作》属于阐释应用类文体,《探险家》属于劝说议论类文体,二者是美国母语写作最主要的两种文体。因此,这两个教学案例都具有典型性。

一、 美国小学习作教学基本范式

纵观美国各种教材的母语写作形态,基本上可以分为五个环节:目标定位—作前指导—作中指导—作后指导—交流发表。

1.目标定位

美国的写作教学大多围绕单元展开,目标按照单元设立,一个单元的目标通常3-4个。《报告写作》、《探险家》的单元目标都是四个。

《报告写作》的教学目标:

(1)识别、寻找、选择与撰写一位美国历史名人有关的信息源;(2)选择有关美国历史名人的信息,这些信息应与学生口头和书面报告的目标相关联;(3)撰写一份内容丰富的报告,向全班和学校其他听众传递美国历史上名人的人生重要方面,而且要包括学生对该名人的贡献怎样影响社会的看法;(4)就书面报告的一部分向班级演讲(演讲应包括名人部分生活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是学生选择分享的,并且其组织良好,传递方式有效)。

《探险家》的教学目标:(1)加深对劝说文的理解;(2)运用开头、支持性理由和结论撰写劝说文;(3)使用具有说服功能的词汇,使读者信服;(4)形成劝说文评价标准。

2.作前指导

美国写作教学的作前指导项目比较丰富,一般包括四个流程:样本研习—标准研制—教师引导—学生预热。

《报告写作》的作前指导一共有六个流程:

(1)给学生展示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

(2)提供州写作评价标准,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生的观点,形成“儿童—友好”的书面和口头等级评价标准。告诉学生等级评价标准的作用:学生计划他们的报告,教师评估他们的写作质量。

(3)教师示范自己按照“记录—分组—命名” 的策略所做的笔记。

(4)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全班学生都以一篇长达4页的关于华盛顿的素材为内容,按照“记录—分组—命名”策略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各组学习结果,班级讨论最佳笔记与分类。

(5)学生继续组成四人小组,共读一本描述著名美国人汉森的书,每个小组向全班强调该人物人生的一个方面;小组继续按照“记录—分组—命名”策略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整理关于汉森一生某个方面的重要事实;教师将每一小组学习结果投影、点评。

(6)教师提供一串不同时代、不同职业的美国著名人物的名单,学生个人广泛查阅资料,每个小组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确定一个小组共同研究的人物。

教学流程1提供一般“报告”的案例,让学生对将要写作的文章样式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流程2呈现课程标准等级评价量表,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讨论修改,产生程序,明确等级评价量表在整个专题学习中的贯穿作用。接下来教师提供一种“记录—分组—命名”学习策略,目的主要是对“选用素材”这一内容的学习体验。为了强化体验、形成习惯,教师用三次课进行了五次递进性的示范引导:①视频集中讨论,②教师文本示范,③全班集中短篇文本讨论,④小组合作长篇文本讨论,⑤小组合作整本书专项素材积累讨论。

《探险家》在“教师引导”这一步提供了如下的写作框架:

(1)开头:陈述你的观点。如:我们班级应该去登山。(2)第一个理由(最重要的)。如:可以学会更好地合作和交流。(3)第二个理由。如:可以进行一次更大范围的实地考察。(4)第三个理由。如:可以获得好的经验或者保持身体健康。(5)结论。如:这就是我们班所需的学习与享受。

3.作中指导

写作过程中如何指导?主要是提供写作策略。《探险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如下策略:

(1)回顾习作构思图;(2)根据习作对象与习作目的写作;(3)给出令人信服的事实或事例;(4)给出最具说服力的理由;(5)运用直奔主题的句子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6)运用具有说服功能的词语阐述自己的观点。

4.作后指导

严格地说,上面完成的只是草稿,接下来需要借助等级量表讨论修改。《报告写作》在这个环节进行如下设计:

(1)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逐个审核、面谈,讨论其报告的内容、结构。

(2)学生运用第一课讨论形成的等级评价量表评价自己的和同伴报告,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将对等级评价量表理解不清楚的学生集中起来再次讲解,让他们能正确运用评价量表。

(3)学生修改初稿,并运用“修改与编辑核对单”进行修改编辑,最后将定稿按时上交。

写好初稿后,教师又进行了三步教学工作:①与学生逐个面谈,给每一个学生提出从内容到结构多方面的修改意见(这不同于我国一般意义上的“面批”);②组织学生运用等级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和互评,对不太理解量表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③要求学生根据评价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常规写作“修改与编辑核对单”进行修改编辑,形成定稿后上交。

5.交流发表

正式定稿后,下面是分享环节。《报告写作》在这个环节的设计是:

(1)运用演讲评价量表,每人选择名人人生的一个侧面在小组内进行5分钟试讲;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每个成员的试讲,并讨论如何使每一个报告更丰富、更有趣。

(2)各人在班级进行演讲,每个演讲结束安排简短的提问和评价。

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的教学设计还分为两个步骤:①小组内完善:组织学生运用评价量表,对每个试讲的同伴进行评价,据此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②上下互动:让学生逐个上台演讲,演讲结束后进行问答和评价。

二、 美国习作教学基本范式的特点

1.研制科学清晰的教学目标

美国中小学写作教学普遍运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理论,对写作教学目标进行科学清晰的设计。从知识类型的角度,《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确定为四种: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反省认知知识。事实性知识是基本信息素材知识,文体案例与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都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是关于概念与原理的知识,写作教学中各类文体的知识属于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如何做的知识,即遵循一定的步骤完成某件事或某个任务或行动,习作教学中会写各类文体的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是关于“我是如何做的”知识,写作教学中学生所建构的评价标准属于反省认知知识,学生能根据这个标准对自身的写作过程进行反思,并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状况作出准确判断。

科学、明确地界定写作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有效地达成母语课程的目标,而且能够帮助教师从文体知识的获得、写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方面入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进行教学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在学的过程中提升表达能力

美国小学写作教学基本范式第二个特点是在过程中写作。这个“过程”表现为表里两层含义,表面上是“作前—作中—作后—交流”诸环节的教学操作流程,深层的是学生学的逻辑认知流程。

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语言有习得和学得两种基本途径。习得主要指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学习,学得主要指学校教育中有组织、有系统的语言学习。学生表达能力学得的过程应主要是感知、理解、内化、外化的过程。两个教学案例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基本范式的逻辑流程。“作前指导”是一种“知识学习课”和“作前体验课”,重点在“认一认”和“试一试”;“作中指导”是一种“知识运用课”,重点在“练一练”;“作后指导”是一种“修改升级课”,重点在“改一改”;“交流发表”则是一种“分享学习课”,重点在“品一品”。“认识—尝试—练习—修改—品评”就是一种普遍的认知逻辑,这是从整体教学设计上体现出来的学得过程。四个环节任意一个环节内部也都有这样的认知逻辑。

3.“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

美国小学写作教学基本范式的第三个特点是“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集中表现为始终以科学的目标为中心,以友好的评价标准为工具,在真实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整个专题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研制等级评价量表;第二阶段教学运用程序性知识,学生查阅资料,为撰写报告做准备;第三阶段学生撰写、修改并评价别人的报告;第四阶段学生口头演说报告并接受提问和评价。

三、 美国习作教学基本范式的启示

只从简单的形态上看,我国写作教学似乎也有目标,也有作前、作中、作后指导与交流乃至发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目标常常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过程的环节常常变异为“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课堂宏观讲评”这样一个空洞、单一的过程。参照两份美国典型的小学习作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1.加强目标的科学性制定,使学生习作有方向

习作教学以认知心理学为学理基础,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反省性知识四个方面细致梳理各类文体的特征,并结合儿童的学习特点确定每类文体的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以文体划分习作教学内容,并根据文体特点确定习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许可以为我们找到一条解决习作教学困境的新路。

2.组织建构“友好”评价标准,使学生习作有尺规

具体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学生介入研制的“友好”标准,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个空白。

写作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建构评价量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目标,运用评价量表保障目标的达成,从而实现“教学—学习—评价”的一体化,保证了教学、学习的聚焦。我国写作教学如果认真借鉴美国这种量表,就可以走出教师感性的状态,让学生清楚好作文的标准,从而有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策略。

3.重视具体有效的策略指导,使学生习作有抓手

目标、量表、策略是写作成功的三要素。美国小学习作教学基本范式中不仅前两个要素清晰,第三个策略要素也很清晰。如《报告写作》,整个流程就是一个“知—仿—创”的认知策略,具体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指导策略。如其中的作中指导。

从查阅资料到交流笔记,从笔记主题归类到大主题下小主题的确定,从材料对主题印证的适切到文献目录对研究的适切,教师都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指导,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策略,既保证写作有充分的准备,也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这样的写作教学,学生有具体有效的操作抓手,学起来有方向、有标准、有方法,自然有效果。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 L.W.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皮连生,主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Peter Afflerbach. Reading street. Teacher’s edition. Grade 5 unit 5. Scott Foresman,2007.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量表范式习作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