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祖国之疆域
2015-12-24王妹英
王妹英
喀什旧街古城,位于克孜勒河与吐曼河交界的高埠之上,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数量稀少的生土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疏勒国都改称“盘橐城”,前身即西汉时疏勒城。盘橐遗址就是今喀什市东南郊的艾斯克萨古城。周边为不规则多边形,古代外有护城河与炮台,后扩展两倍有余。其规模曾堪称全疆之冠。至今尚有城墙遗留。原先在北部从今亚瓦格路西口的市九小向西沿今色满路延伸至今喀什海关处,设有一座城门,称英代尔瓦扎(即新门);之后偏南从今公安处西墙绕过,到今农三师四十一团招待所北侧,然后沿今人民西路直达今市委大楼处与旧城南门相接,这一段城城至1949年左右还保持完好,当时的旧喀什城“规模宏大,气象雄伟,城内街市纵横,楼房层列;市场林立,犹如省垣(乌鲁木齐)南关”(见《新疆概观》)。直至1952年建市之际,在城墙外四周虽有零星扩展,但还是基本保持了古代的形制。
古来居者大都为百年、千年以上旧城老户。或土生土长,或西汉盛唐丝路遗民,或随居旧迁,落地生根,朝代更迭、变迁中固有的恒定态势,三五今言难尽。从街巷走过,带有辣酒味道的当地土语、繁俗、古字,不绝于眼耳。
原先老城区内人口密度及建筑密度大,居民房屋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具备抗震条件,老城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基本没有,百姓生活不便。2010年国家正式批准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现今,老城核心区已基本改造完成。改造后的老城很好地保留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传承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百姓宜居宜业。 为古丝绸之路北、中、南线的西端总交汇处,历来就是中西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贸易非常发达。
而今,古城喀什又有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喀什市被定为国家乙级开放城市,多民族团结融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了重振丝路昔日雄风,我国又开放了喀什市以西的红其拉甫口岸及其西北的吐尔尕特口岸,成为新丝路上四通八达,一路连欧亚的重要节点城市,中西方之间新的经济文化交流又将以新的姿态在这里进行。
这就是我们祖国美丽的南疆:喀什。
在我们此次的丝路之行上,途经了含氧量充足的负海拔地区哈密,哈密市干净整洁的城市建设,纯正美味的农家肉囊、哈密甜瓜、手抓羊肉饭,一吃难忘,为我们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还有美好的印象。库车王府、大漠古城官署、具有沙漠明珠之称的库尔勒,库尔勒市地处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距“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直线距离仅7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是西北五省区第一座“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一条连接孔雀河、塔里木河的人工大运河穿城而过,空气之湿润如同置身江南而令游人忘返。
还有麦盖提沙海治理,麦盖提县位于喀什地区东部,背后是偌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常年沙漠侵蚀,干旱少土,树难成活,沙海随时都有吞城掠地的危险,治理沙海,就成了麦盖提人民永久的常态,而今,十万亩防护林已具规模,绿树成荫、守护着沙漠中的麦盖提人民。古老的刀郎文化木卡姆,乡村刀郎镇淳朴善良的民间木卡姆表演艺人,嗓音沧桑、激越的木卡姆演唱,调式、音律、节拍、节奏及乐器组合,乡间一阵乐声传来,田野里的刀郎人便会立即放下手中农具、路上行人脱掉外衣扔下褡裢,便会如醉如痴地唱起木卡姆,载歌载舞起来,木卡姆调式多样优美,歌词内容丰富,或用于描绘美好的回忆,纯洁的爱情和青春的宝贵;或用于赞美人的智慧和尊严;或表现英雄气概;或表现泼辣、欢乐的情绪;或表现悲伤、失望并用来诉说情爱离别之苦,都成为刀郎人繁衍生息、开荒种田、牧放牲畜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完美的那一部分。等等,那一一走过、路过、遥望过、触摸过、凝视过、回想过的丝路之行,都为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半个月的行程,几乎每天急行军近千公里,甚至更多,与骄阳陪伴,在荒芜的大漠中偶见一簇灯火,两盏路灯,都觉得回到故土一样亲近。然而,险峻的大自然在旁,深厚的历史在旁,诸位丝路同行师友,知识之渊博、阅历之丰厚就好比一本移动的百科全书,只觉高人在旁。因此,虽回来已有数周,却常常挂怀难忘,历史的衰兴、更迭、循环、往复,本身就正诉说着古往今来的那一切。
从那样无限、广袤的地域回返,于我们的目光、视线、手臂、心怀、默想、始因、约见、要目、公义、未来的时间,以及观察星际宇宙的尺度,都将是一种恒久、剧烈的光耀。
栏目责编:阎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