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柏:山区乡村绽放美丽之花

2015-12-24方来胜刘付生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桐柏县示范村人居

方来胜 刘付生

河南省桐柏县位于桐柏山腹地,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是典型的山区县,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以来,桐柏县结合山区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依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精品试点,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发展之路。

一、科学谋划,工作部署系统化

桐柏县综合考虑区域条件、人口分布、产业优势、农民需求等四大要素,对全县乡村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施行“333”发展战略,使美丽乡村建设全局性安排、一体化推进、渐进式展开。

划分三类村庄形态,分类施治。在编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战略规划中,坚持把产业、新农村、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等规划结合起来,推行“五规合一”。把全县207个行政村划分为“一般村”“中心村”“特色村”三个类型,分别实施“改善环境”“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等三种发展模式,实行分类推进的发展战略。

确定三级建设标准,聚焦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桐柏县确定了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三级建设标准。达标村以村庄清洁为基础,着力推进“住房、饮水、用电”安全;示范村以达标村为基础,着力实施“硬化、净化、美化”工程;精品村以示范村为基础,着力突显“特色化、精细化、产业化”建设。

确定三条精品环线,科学布局。结合地理条件和山水自然资源,桐柏县布局了东、中、西三条美丽乡村精品环线。东线以“红叶游”为主题,融合观花、赏兰、品农家菜等元素,规划建设了14个美丽乡村;中线以“佛道文化”为主题,融合观赏古树、采摘有机蔬菜、休闲养生等元素,规划建设了26个美丽乡村;西线以“淮源文化”为主题,融合品山野茶、摘红桃黄梨、赏月季花等元素,规划建设了28个美丽乡村。

二、重点突破,工作推进有效化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经过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家园建设三个阶段。桐柏县坚持重点求突破,物质文明抓产业发展,精神文明抓公共事业,生态文明抓环境整治,“三位一体”有效推进,打造幸福家园。

推进“七化一拆”,实现村庄整治和基础建设新突破。把“七化一拆”作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迅速改变农村面貌的良好效果。“七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主次干道亮化、墙面美化、坑塘河道净化、各种杆线序化、庭院及村内道路洁化;“一拆”即拆除村庄内外有碍观瞻的残垣断壁、乱搭乱建,使村庄达到整洁有序,通畅舒朗。桐柏县新修硬化村庄及联户道路270公里,铺设生态砖60万平方米;在乡村干道两旁集中栽植风景树20多万棵,栽植绿化苗木300多万株;新安装路灯1312盏;护砌清理河道152公里,塘堰清淤231口;改造规范各类线路82公里。截至目前,桐柏县207个行政村,完成“七化一拆”44个,部分“七化一拆”59个。

推进“公共事业”,实现文明建设新突破。围绕加强农村文教、科技、卫生服务,着力推进“一部一校一园一室一所一场”为主的公共事业工程,提升农村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围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丽乡村建设意义,在各个试点村绘制文化墙和文化长廊,印发“桐柏美丽乡村三字经”,营造移风易俗、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增强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识;围绕解决“三留守”人员生产生活困难,推行机关事业帮扶活动,使农村“三留守”人员得到充分关爱。截至目前,全县新修建改造村部16所,学校12所,幼儿园26所,图书室44所,卫生所23所,文化广场44个。

推进“特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新突破。桐柏县坚持把发展支柱产业,作为持续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支撑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自然山水、生态农业等相结合,培育发展以观光游、采摘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县初步建成旅游型美丽乡村15个。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持续发展以茶叶、中药材、特种养殖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全县共发展茶叶8.4万亩、林果30万亩、花卉苗木1.5万亩、中药材14万亩。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头、23万只、700万只。

三、创新机制,工作运作规范化

桐柏从建章立制入手,逐步建立了各项常态化运作机制,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使美丽乡村建设迈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探索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财政资金引导、项目资金支撑、社会资本融入、农民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财政引领机制,2015年桐柏县财政采取先期启动拿一点、后期评比奖一点的办法,建立起财政奖补支持机制,累计投入奖补资金3500余万元;实行政策项目整合机制,各类涉农项目在申报之初就向达标村、示范村和精品村倾斜,累计整合政策性项目27个,投入项目资金8500余万元;实施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本融入机制,累计包装旅游开发、休闲养生、公益事业等各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5个,累计注入资金8900余万元;引导群众自觉投入改造房舍等资金926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资金突破3亿元。

探索完善垃圾污水处理机制。农村垃圾处理采取农户清扫、保洁员收集分类、村组转运、县乡垃圾场处理的四级联动模式,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场清。桐柏县财政投资900多万元,对44个达标村、示范村和三条精品线路沿线213个自然村配套保洁设施,并部分承担保洁员工资。全县共建设县垃圾处理场1处,乡镇垃圾处理场17处。农村污水处理做到源头治理,鼓励农户建设水冲式、三格式等卫生厕所;在人员较少的村庄建设分散式湿地、无动力厌氧等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在人口较多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厂。全县累计卫生改厕2200户,埋设雨污分流管网200余公里,95%的达标村、示范村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探索完善专兼职保洁机制。桐柏县研究制定了《农村卫生保洁管理办法》,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物业化管理制度,以政府购买保洁服务为主,成立专兼结合保洁队伍。截至目前,已聘请专业保洁服务企业27个,聘请专职保洁员工449人;各行政村聘请村级保洁员1445人;政府购买农村保洁服务模式逐步在各乡镇推广,覆盖面达60%以上。

探索完善督评机制。桐柏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和考评细则,按照“县查乡、乡查村、村查户”的三级联查模式,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讲评”的办法,加大农村卫生督查力度。聘请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对农户庭院卫生和保洁员工作质量进行评比监督。开展“星级卫生户”评选和卫生村组创建活动,对保洁质量高者悬挂清洁星级标志。

四、强化领导,工作落实长效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重在做,关键在干。桐柏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的试验场,排除干扰,务实重干,抓具体、具体抓,树立了良好形象。

领导高规格。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桐柏县强化了领导力量,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具体工作中,由县委副书记亲自挂帅,县委组织部部长和主管“三农”工作的副县长具体抓。2015年,桐柏县委、县政府5次召开常委会,6次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工作部署;两次组织开展美丽乡村调研。

责任全域化。实施县乡一把手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区的建设美丽乡村网格化责任体系。实行领导垂直包建制,每个县处级领导干部至少分包1个达标村或示范村,各乡镇负责人必须联系1个以上达标村或示范村。实行县直部门横向包建制,县直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对44个达标村、示范村齐伸援建之手,形成纵横结合,拉网成面,举全县之力,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管理目标化。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列入全县绩效考评、目标管理范畴,作为全县“5+1”重点专项考核之一,重点推进,并制定了具体的考评办法,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台账,一月一上报。

督查常态化。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半年、年终分别开展观摩评比;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评比,并按照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标准对前三名进行奖励;大督查办和县委农办对重点村建设一周一督查,半月一排队,先进的给予表扬、奖励,落后的批评、约谈、问责,并记入干部实绩档案。

如今,花朵般的美丽乡村在桐柏大地上次第绽放,淮河源头的绿水青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美丽乡村正在成为桐柏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猜你喜欢

桐柏县示范村人居
桐柏县关工委领导走访慰问“五老”
桐柏县关工委:关爱困境学生送温暖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桐柏县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桐柏县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