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林业改革与保护生态资源同步

2015-12-24蓝颖春

地球 2015年7期
关键词:商业性天然林木材

本刊记者 蓝颖春

森林生态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月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介绍我国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等方面情况后表示,当前林业所有改革措施都要围绕“保生态、保资源”这一目标展开。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

张建龙介绍,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涉及到林业部门的主要是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即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等生物多样性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通俗讲就是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建设。这几年在中央的重视下,每年的造林任务稳定在9000万亩。造林包括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和封山育林三种形式,依靠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来恢复生态。每年造林稳定在9000万亩,到现在全国森林面积是31亿亩,森林覆盖率是21.63%,森林蓄积量是151亿立方米。

生态建设方面,国家林业局着重建设几个工程:

一是“三北”防护林、长江珠江流域及沿海防护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一期、二期已经搞了十几年,退耕还林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直到2007年停下来,去年第二轮退耕还林又开始了。

三是义务植树,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生态建设。这方面的成就确实是非常之大,特别是人工林,我国的人工林面积现在有近10亿亩,占世界50%以上。

张建龙表示,自然保护是这几年的重头戏。自然保护首先是湿地保护。全国经过普查有自然湿地将近8亿亩,自然湿地主要是沼泽、湖泊滩涂。这几年湿地保护是一项新事业,中央非常重视,全国关切,自然湿地的保护率由30%提高到近44%,将近8亿亩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形式纳入固定保护,也就是说,有资金、有人,国家安排补助资金,专门有人进行保护。凡是纳入国家项目的必须保护,每年检查。短短几年,受保护的湿地就占到了43.51%,原来不到30%。

“湿地保护的效果大家也能感受到,现在各地对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的热情很高。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于改善人民的环境状态、生存条件,湿地公园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凡是湿地都有林有水,所以负氧离子含量比较高。现在国家每年投入20多亿,在一些地方进行退田还湿、湿地生态补偿和湿地补助,湿地保护这几年明显得到加强。”张建龙说。

漠化和荒漠化防治及石漠化治理方面,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中国的防沙治沙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有很多技术都是中国创造。现在防沙治沙的形势是沙化土地“整体遏制、局部扩大”,整体上遏制了继续扩大的趋势。据统计,全国的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和1717平方公里,防沙治沙成绩也很大。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这些都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重点手段和平台。我国现在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2189处,总面积1.2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13%,这个比例非常高,85%以上的濒危物种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很好的保护。湿地公园,地方和国家建了1000多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569处,面积将近4500多万亩。森林公园建了3100个,有地方的和国家的共1600多万公顷,将近3万亩。所以整个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都属于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的15%。过去的濒危物种,像野生大熊猫,过去有1100多只,现在几次普查后,这个数量在稳定增长,目前有1864只。其栖息地面积也在扩大。朱!过去发现时是7只,现在增加到1000多只。还有东北虎,过去很少看到,现在也有一二十只,因为它是迁徙的,有时候从俄罗斯过来,东北这块老虎的栖息地面积和数量是增加的。还有藏羚羊、大象,西双版纳有大象230头,大象栖息地面积没有太大的扩展。

“这些数据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几年成效很大。”张建龙说。

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止于2017年

保护天然林方面,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天然林保护工程扩大到全国,也就是29.66亿亩的天然林资源全部保护起来。保护的标志就是天然林里不进行商业性采伐。现在每年商业性采伐将近5000万立方米,换成资源是800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要全部停止,2016年停国有的,2017年停集体和个人的。

这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陆续停止,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木材安全?对此,张建龙表示,限制商业性采伐天然林以后,实际上减少了4994万立方米木材的砍伐,折合成森林蓄积量近七八千万立方米。每年下达的森林采伐限额是2.71亿立方米,这是蓄积量,一般出材是按60%折算。我国的木材消费还有近一半要从国外进口。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止以后,对国外的依存度就更大了,实际长久的木材安全是要考虑的。

我国解决木材供应的途径主要是两个:

一是大力发展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有限度地发展一些速生树种来解决。中国的桉树、杨树等等,在南方地区花三五年时间就可以成林。

二是要通过国际市场合理合法地经营,取得一些木材资源。现在测算,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5000万立方米不会对中国的木材市场造成很大波动。东北已经停了400万立方米(2014年停了140多万立方米,2015年停了260万立方米),就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部停止商业性采伐。现在木材市场也处于低迷,价格也在下降。

“我们是分三年来实行,到2017年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张建龙说。

在过去已有森林通过改培、抚育、造林完成2.1亿亩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后,又就建了2千万亩,大约再过5到8年可以增加9500万立方米木材供给,届时,木材供应的问题恐怕就能解决。当然这有个时间,这期间要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解决。现在国外租赁的林地已经占6亿多亩,当然这6亿多亩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也符合当地法律,我国以培育为主,培育以后适当取材。

大约到2020年,我国自己能够提供55%的木材,可能需要从国外市场进口40%左右,根据测算,只要不超过60%,木材供应安全还是能够保障的。现在林业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广泛,很多国家到国家林业局来谈林业合作,比如欧洲有一些森林资源,包括俄罗斯的一些资源,完全是成熟林、过熟林,大量的森林资源如果不利用就浪费掉了。

“他们不赞成我们进原木,但他们赞成我们在那里办厂,做成家具,做成成品、半成品。实际上国外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现在我国仍然是国际上木材加工的主要国,可以有选择地去国外的一些资源丰富、政策开明、法治健全的国家进行投资兴厂。”张建龙说。

啃掉“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

在国有林业改革方面,张建龙介绍说,林业改革过去远远落后于其他部门,当然这是由林业的特点造成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林业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也进行了一次改革,但不成功,导致滥砍滥伐现象严重。改革停止后一二十年没有动,过去说“林业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进入新世纪以来,从2003年开始特别是2008年,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通过5年的时间把27亿多亩集体林全部以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农户,由林农自己经营;集体林的10万亿资产则以家庭承包的形式给了老百姓,由此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林业部门发了1亿本林权证,受益的农户有四五亿。

这项改革已经初步完成,后续是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把集体林地给了农民只是给了生产资料,明晰了产权,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配套政策,林业仍然很难发展。实际上,只有解决了机制问题,加上配套政策扶持,才能调动积极性,才有动力。所以需要大量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到林业。另外,通过有序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林业一家一户明晰产权,还要有经营主体发挥规模效应。现在又在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今年2月中央下发文件部署这项改革。全国有4883个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有5大森工企业,国有林业改革已拉开序幕,正在稳步推进。

退耕还林方面,新一轮的退耕还林8811万亩,经过5年,把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全部退下来植树造林。

自然保护包括野生动植物、林地、湿地、沙漠化土地保护。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自然保护。每年流失的林地在200万亩以上,湿地面积缩减的趋势现在初步得到遏制,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大,保护的压力很大。

另外还有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的装备现代化或者说林业现代化,包括护林防火、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只有基础设施加强了,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才能进入一个新水平。

猜你喜欢

商业性天然林木材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数字说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调查与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严格木材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