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阈下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015-12-24高峰
高峰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国梦”视阈下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高峰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国梦”的提出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指引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前行。从“中国梦”视域出发,创新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是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尊重研究生党员主体地位、学习型党员的培养质量管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
中国梦 主体机制 质量管理体系 校园文化
一、研究生党员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最高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党员作为其中的先进分子,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较高的政治素养,起着重要的引领与榜样示范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本文从研究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学习型党员的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三个维度入手,着力构建相应的机制和管理体系,为新时期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构建尊重研究生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
(一)从意识层面明确研究生党员的主体地位
一套完整意义上的意识层面的培养机制包括四个步骤,即激活—强化—辅助提升—深化落实。所谓激活,就是使党员的主体意识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谓强化,则是一个“从有到优”的过程。巩固强化研究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必须开展有深度的教育训练,使其对主体意识的认知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此外,研究生党员主体意识的提升需要个人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纪律素质的提升来辅助完善。最后,深化落实这一步骤是整个意识层面主体意识确立的攻坚阶段,需要必要的实践活动和高校党建管理工作者为学生搭建平台。
(二)从实践层面探索研究生党员的主体地位
尊重研究生党员主体意识机制的构建需要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做支撑。党员的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来开展。
研究生党员应当自觉关注政治生活的内容,明了自己的权利,充分行使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研究生党员的义务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重点。
(三)从制度层面保障研究生党员的主体地位
制度的研究和完善能够保障意识构建、实践探索的可持续性和规范性,是一个机制顺利运营的有力支持。高校党建工作管理者应当有意识地培养一些有政治学习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党员,鼓励其参与实践,从实践中增强认识,再将实践所得输出为制度要义,不断推敲论证,加以润饰,最终形成完善的促进尊重研究生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
(四)机制构建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在高校的实际党建工作中不难发现,一些研究生党员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一部分党员功利性色彩浓厚。因而,在入党之初就应该严卡关口,建立完善的程序,筛选出有信仰、有理想的优秀个体,将真正有活力的、政治觉悟高的人才吸收入党。
其次,研究生党员作为学习能力较强的群体很注重独立意识和自我实现。因此,党建工作应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满足研究生党员的需求,开展生动的有意义的活动,从而增强主体参与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五)整体把握研究生党员主体机制的运行
总体来说,研究生党员主体机制的构建主要从主体意识、实践探索、制度建设三个层面入手,囊括了意识激活机制,素质提升机制,知情与政治参与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等内容,这些内容渗透在意识构建、实践探索、制度建设三个步骤之中,是构成整个机制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主体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上述五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单项机制的有机整合,只有厘清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把握其中的内在关联,循序渐进,才能保证整个机制有条不紊地运行。
三、建设学习型党员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学习型党员培养质量体系需要借鉴一些成熟的质量管理理念。ISO9000族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权威的质量认证标准,它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因此被广泛运用于企业、教育机构、医疗组织甚至政党机构的工作中。
(一)学习型党员质量管理体制机制构建
1.确立学习型党员培养目标,制定方针政策。
应将学习型党员培养的目标要素具象为客观标准。首先,在内容上,要求学习型党员具有较好的政治理论素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从时间目标上来讲,要求学习型党员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从内容和时间上明确了培养学习型党员的目标之后,应当开始全面策划,思考怎样实施,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
2.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工作流程的清晰性和执行力。
总体布局工作做好之后,需要有效执行。应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培养的有效性。培养学习型党员应当将培养的过程具体化,使过程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避免培养过程中的无序状态。
3.建立评估监测体系,客观考核学习型党员的培养质量。
建立评估监测体系是构建质量管理机制的重要步骤,也是保证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学习型党员培养要以评估监测目标为标杆,要始终坚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保障考核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4.反馈到位,优化机制。
评估监测体系的建立能够很好地检查党员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并将这种偏差和错误及时、完整地反馈给党建工作者,总结经验教训,解决整个环节中未处理的问题,以便完善下一阶段的目标制定、过程控制和监测评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优化机制结构,提高学习型党员培养的质量。
此外,要考虑个体的差异性,灵活运用质量管理机制,避免生搬硬套,注重因人制宜,达到培养成果的最优化。
(二)培养学习型党员的重要作用
1.促进个人发展。
学习型党员的培养,关键在于“学习”。学习包括自我学习和教育培训,但无论哪种形式,从目标上来讲首先是提升党员的个人素养,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2.组织发展的需要。
在高校,从党员个体到党支部到院系党组织再到校党委,层层推进,党员个体的作用将影响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因此培育学习型党员是构建学习型党支部、党组织和党委的基础。
3.顺应时代发展。
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竞争的今天,学习型党员的培养刻不容缓,学习型党员质量的管理更是迫在眉睫。
四、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
(一)校园文化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联系
校园文化与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首先表现在两者在目标和对象上的一致性。目标方面,两者都是为了培育“时代高材”;工作对象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生基层党建都指向学生。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二)结合校园文化创新研究生党建运行机制
1.提炼校园文化特征。
提炼校园文化特征,丰富活动形式促进研究生党建工作。把握校园文化活力性、知识性和传承性主要特征,丰富校园活动的形式,促进研究生的党建工作。
2.明确党建职责。
结合高校组织结构及研究生培养方式,明确党建工作的职责。培育优秀的研究生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明确职责,还应加强导师的思想教育功能。
3.整合校园文化资源。
整合校园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党建工作的组织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可以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两大类。显性资源即指构建校园文化的活动的硬件资源,而隐性资源则指一个学校的办学精神、校风、校训、校友凝聚力等软性的资源。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两种资源的合力支持。
4.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
发挥党员骨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党员骨干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青年学生,他们政治素养过硬,知识储备丰富,是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思路作为其中的一个微观视角,是高校基层党建的内在动力,是推动整个创新进程的强劲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研究生党员的作用,积极构建尊重研究生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建设学习型党员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为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构建三大机制能够解决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问题,但世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难题出现,只有坚持不断学习,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巩固群众基础,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国梦”积攒经验和力量。
[1]陈子辰,等.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潘云鹤.教育七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132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