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摩崖题刻叙事及其审美价值*
2015-12-24陈熙
陈 熙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得汉城又称得汉城山、安辑寨,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四面峻壁,峭绝千仞,其上中高四周平衍,平面呈椭圆形。曾镇守得汉城的明代官员林俊有诗云:“天然楼堞护云低,万壁丹青眼近迷。两汉英雄伤旧事,二巴晴雨问前溪。入关有约今谁定,与仲徒多鸟自啼。辟谷病余曾漫梦,裹尸濒老抚征西。”[1]诗中所述“天然楼堞护云低,万壁丹青眼近迷”便是指得汉城形貌;“两汉英雄伤旧事,二巴晴雨问前溪”则是指得汉城历史。这楼堞如何天然、丹青是否万壁、两汉英雄如何留在了这二巴晴雨里,答案便在得汉城的摩崖题刻之中。
得汉城摩崖题刻位于得汉城东、南门外崖壁上,为明清时期的题刻、题记23幅,这些石刻题记出自明代右都御史林俊,书法家余诚、朱导,清代徐廷钰等名家之手。其中可供释读的题刻有21幅:
题名3幅:
其一:安辑寨 嘉庆壬戌年孟冬月 关左徐廷钰题
其二:山高水长 嘉庆七年之冬 楚南王曰珍题书
其三:雄镇巴西 嘉庆癸庚仲春 通江县尉
对联3副:
其一:固国不以山谷险,成城全凭众志和。
嘉庆岁次壬戌小阳月谷旦 候补丞牧权知通江县事阆中县徐廷钰题
其二:侠起行龙帐,云归放鹤台。见素①
其三:地环三玉涧,天铸一铜城。见素
其他5幅:
其一:石工梁贤阆中人氏
其二:大明弘治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徐公友 榆路
其三:活捉田颂尧(红军题刻)
其四:活捉荷东林(红军题刻)
其五:计开
查办收发四境一切防剿团练招抚,粮运杂差事件司昏钟福
总司防守招抚粮运稿案 杨宗珍 王屏
司理本寨粮站救发 李光前 李有
口粮运寄重件运丁 李珍 朱贵
管理新昌里一甲杨柏河粮站运丁 关锦
管理麻巴里一甲开冠寨粮站运丁 赵玉书
管理安仁里五甲张家寨粮站运丁 黄清
管理麻巴里三甲瓦室铺粮站运丁 傅贵
管理新昌里四甲天保寨粮站运丁 刘升
管理军火器械守本寨东门门丁 王升
稽查本寨南门出入门丁 刘发
防守本寨楼子门门丁 刘珍
防守本寨西门门丁 杜海
嘉庆七年季冬月下浣 合渤
诗词10幅,下文会述及,限于篇幅,故此不俱列出,如:
其一:
临
壁立岩宕四面同,金城天府未为雄。
临车须信攻难破,蒸士谁言计极工。
活水远分沟洫满,重门深拒犬羊通。
吸方城郭皆如此,百世皇图守不穷。
大明正德戌寅孟秋望次八日
浙东 朱导书
其二:
美哉得汉城头境,虽善良工描不整。
登临上下转顾间,不觉身悬在天顶。
往年行师名才辈,督集雄兵百万队。
怒臂螳螂侦有防,孚弃杖甲成投戴。
天生形胜不须凿,四山环抱浑为车。
口口钦慕古人风,无事金城享安乐。
朝朝对口口口春,俯临三涧声流急。
我爱蜀川山水佳,花口口口肯口口。
口浦江倪仁峨乎,此城恍各天齐入。
游平口口口怡云,飞风起曾闪朱旗。
万民仰揖千方口,口口峰耸翠列坚。
争卡白云口出设,玉涧乎口口口斯。
胜境天下之稀叨,陪尝罢聊赋短题。
庆阳 余诚
正德丁丑盂冬谷旦 诚
一、得汉城摩崖题刻的互文性叙事
得汉城摩崖题刻的内容有诸多提及得汉城的地理形貌、历史人文,这与得汉城实貌以及史料记载、民间叙事互文共现,相互补充构成得汉城的叙事整体。
(一)读石观貌,依势而为
南门有楚南王曰珍题书曰:“诺水灵钟群山陡,礴磅郁起峙坤厚……穴壁构庐奠室家,依山作障凌星斗”、“天生形胜不须凿,四山环抱浑为车。”(庆阳余诚 正德丁丑盂冬谷旦)得汉城处于群山的怀抱之中,高度和坡度皆小于周围的山,且山顶较平,宜居宜耕种,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成为古代南来北往的咽喉所在,米仓古道自东门攀岩而上,上沿至山顶,至西门茕茕而下。现今的公路、房屋大多沿宕水河(注入渠江)呈带状分布,古代的村寨房屋却都集中于山上,以峭壁为城墙,栈道为城门,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所谓“依山作障凌星斗”是也。
“地环三玉涧”(见素)
修斯城之俊极,水绕山环。端合汉南、川北、巴西而作镇;
惟此寨之灵长,民安物阜,宛偕朱雀、青龙、白虎似成形。
(嘉庆癸寅小春 署通江县事董曾持题书)
民间将汉城山比作一只大乌龟。这龟山三面(东、南、北)环水,比周围的任何一座山都矮(海拔700米不到),屁股(东)又靠着河,所以被当地人称作“上水龟”,龟头前方(西)矗立的重重山峰被人们比作耕地的犁铧(当地人认为犁铧有辟邪的作用),这犁铧似阻碍了这只乌龟往上爬的步伐,防止乌龟爬走,即所谓“端合汉南、川北、巴西而作镇”。“宛偕朱雀、青龙、白虎似成形”指的是三个方位的神灵:南朱雀、东青龙、西白虎,独缺北玄武,玄武乃黑色的龟蛇,龟即是得汉城山。体现了得汉城绝佳的风水位置。在龟尾处有一口古井,叫作凉水井,此井井水冬暖夏凉,所以南来北往的“背二哥”(以背运东西为生的人。又称背老二。见于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无不在此歇脚解渴。由于立于川陕交通要道,所以说起凉水井,川北这一带无人不知,这井旁还有一棵“黄包柏”,说来也怪,这黄荆树中央长出一棵碗口粗的柏树。确为对联所云:“惟此寨之灵长,民安物阜”。
(二)以石证史,以史映石
《永安乡志》对得汉城的历史有较为全面的记载。得汉城历史可远溯至汉,南门有已风化石刻,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认为可溯至汉代。据记载:秦末汉初,汉高祖刘邦曾“据此以通饷道”[2],公元前206年,汉王引兵东定三秦,萧何派人留收巴蜀租,[4]得汉城因此得名。“得汉城东二十里山顶上有石城,周三里,相传三国时铸,谓之擂鼓城。”[3]汉寿亭侯关索守擂鼓城,其妻鲍三娘驻得汉城,有警则击鼓相闻。
宋时得汉城始为抗金之所,后为击蒙重地,得汉城的基本形制于此时形成。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王介于1249年及次年曾两度至此,储粮建邑,都督制张实躬率将因险形垒,恢复旧疆之规。[2]明代书法家石崖在东门题刻150字五言诗,诗中提到“断岩留古碑,磨苔认前宋”,今未见碑,但亦可从后代诗中知宋代人士也曾在此留下石头史书的痕迹。
明正德年间(1509-1513)鄢蓝农民起义,四川巡抚都御林俊(字见素)为镇压起义,迁通江县衙于得汉城,称颂此地为“地环三玉涧,天铸一铜城”。余诚于正德丁丑盂冬谷旦题书:“往年行师名才辈,督集雄兵百万队。怒臂螳螂侦有防,孚弃杖甲成投戴。天生形胜不须凿,四山环抱浑为车。”记述了当时林俊督集百万雄兵于此镇压起义,依仗得汉城这个绝佳的战略防御基地取得胜利。
清嘉庆年间(1797-1809)徐廷钰县令、董曾持、刘铨常移县于得汉城,更名安辑寨,并驻军安辑寨。南门就有徐廷钰题名“安辑寨”三个大字,远远望去一目了然。这个时期题刻最多,仅在嘉庆壬戌年(1802年)这一年间便新增8个题刻。这个时期白莲教多次围攻甚至攻占此城在题刻上也有反映,
并统称此为“妖氛”。南门上题有“计开”,即在妖寇入侵之年对各个政府职员相应职责的具体安排一一陈列公示。通江县儒学教论陈辑邦的《安辑寨七言》描述了白莲教围攻时的惨景:“何物妖魔震地吼,恶气到处人急走。勘叹群丑入通江,一炬室庐几无有。嗷嗷哀鸿遍野鸣,风声鹤哭也魂惊。”江南直颖海州赣榆县乾隆癸卯科举人,奉办麻巴里团练,候补知县董曾持的《安辑寨五言》中则记录了白莲教愚氓自各处踊跃而来,闻风色变,无法抵抗而弃寨奔逃的情形:“策马出都门,于徒通江县。邑人骇妖氛,闻风神色变……愚氓知何方,踊跃自不倦。无怪易汉城,寨以安辑弃”。署通江县典吏薛灏的《安辑寨五言律诗二首》则写于“寇靖烽烟熄,氛消鼓角休”之后,却是“无心云出岫,近水月当楼”的闲情雅致。另还有营山处士钟正开题的五言诗,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始末,作了一番总结:
为何得汉城 旋改安辑寨 阳院起妖氛 生灵夷草芥
若无良臣谋 安望救凋瘵 自从邑侯来 咸闻群黎快
结寨罗霭峰 穴碉栖空界 团练俱土崩 人和绝瓦解
恩流浃闾阎 化洽变为口 保障恃岁强 寇盗成癣疥
官军捷风雷 招抚倏忽界 衽席由此登 邑人永不诫
开晏贺升平 衣冠萧公雁 迥许笔横空 李杜诗豪迈
廷麻盈几前 无弃请管蒯 要知抚此邦 有基方无垠
嘉庆壬戍孟冬
营山处士钟正开题
这首诗讲了得汉城之所以改为安辑寨的缘由在于白莲教的侵入,团练土崩瓦解,群黎生异心,一派生灵涂炭。良臣邑侯的到来挽救了得汉城的灾难,赶走了贼寇,让这里重回升平安世。最后还批评了先前的团练弃寨而逃,治理无方。
近现代以来,得汉城的传奇依然在继续,“安辑寨”依然不安。石刻上的痕迹则不如古代那么丰富,仅有红军题刻两处:“活捉田颂尧”(国民党陆军上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田盘踞川西北,派兵征税、强迫种烟土,引发众怒)、“活捉何东林”(当地大地主)。红军在这里发生过什么,山上的民居或许能帮我们解答,鉴于超出此文范围故不述及。
二、得汉城摩崖题刻叙事的艺术特点
(一)诗歌:诗文结合
得汉城摩崖题刻的叙事,在体例上多以诗歌或者对联为主。在记叙的同时兼顾诗歌的审美性:对称、韵律、情景交融等,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诗歌有10首,按照内容分有:史诗,如营山处士钟正开于嘉庆壬戍孟冬题的五言诗、通江县儒学教论陈辑邦的《安辑寨七言》、楚南王曰珍题的《右安辑寨七言》、候补知县董曾持题的《安辑寨五言》;写景抒情诗如:署通江县典吏薛灏《安辑寨五言律诗二首》、庆阳余诚于正德丁丑盂冬题的七言律诗,石崖的五言律诗、朱导名为《临》的七言诗、林俊题的五言绝句以及名为《行营梦》的七言律诗。下列两首赏析:
生前梦里忆趋陪,随叶玄城事转哀。
诗草长风吹北去,乡心流水顺东回。
马鸣小队转行帐,花落平溪绕旧台。
万里双魂自灵气,扌爲河瑞为老儿来。
壬河屡捷尚迟收,得汉弥孤两月留。
地尽关山曾梦到,野清营垒有神游。
风尘九死丹心在,灯火三更老泪流。
拜祝师成还睡旧,不烦巴岭恨林鸠。
先考妣来视感怀 见素
林俊此诗前四联写景叙事清新脱俗,在诗草长风和马鸣小队、花落平溪中寄寓淡淡的哀思,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后四联意绪难减,由小哀思进入大忧愁,随着失眠和夜深进入了苦闷的伤心,壬河未收复,还得继续弥留在得汉城孤苦无依,暗自泪流到天亮。景语的转换牵动着情语的转换,愁绪逐次递增。意识伴随着时间由晚上到天明的流动,娓娓道来的哀愁仿若一只孤鸿消失在夕阳的尽头。
署通江县典吏薛灏安辑寨五言律诗二首
其一
诺水牵系此 妖氛入寇年 古城启地环 雄寨锁山巅地坠山河壮 人河壁垒坚 上宿民父母 安辑自无偏
其二
作吏辞乃笔 山城纪宦游 无心云出岫 近水月当楼
寇靖烽烟熄 氛消鼓角休 口陪公口后 已曲愧相酬
嘉庆壬戌冬月 镌题
薛灏安的这两首五言律诗亦值得人细细品味。诗一简洁但明了地讲述了安辑寨人文地理,字里行间皆透露出作者对安辑寨的热爱和自信;诗二一句“无心云出岫,近水月当楼”化用典故,既表现了此地风景的优美:云、水、月、楼的组合令人心醉,又传达了诗人此时闲逸超然的情怀,“无心”二字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心态。
驻足拈来一首诗歌,细细品读,感受诗人的细腻情感,这为得汉城又增添了不少人文情怀,使之鲜活有生命。
(二)书法:书文结合
得汉城摩崖题刻图片,多为填色后所拍,摩崖题刻的自然、古朴一面不免被掩盖,甚为遗憾。从留存状况看,明正德、弘治及清嘉庆题刻最多,作为表现得汉城摩崖题刻的书法艺术,多为当地政要及文人书家所题。书体以楷书、行草书为主(题刻中涉及到民间书风,另文再叙),其书法美学风格也呈现多样变化。
1.清静雅致与超然高古
图1为时任明代右都御史的林俊自作诗词《行营梦》。林俊号见素、云庄,福建莆田人,他为官清正廉洁,政绩显赫,深受老百姓爱戴,《明史·列传第八十二》中曾有记载:“俊历事四朝,抗辞敢谏,以礼进退,始终一节”、“性侃直,不随俗浮湛”。其摩崖题刻、石像在四川通江县、重庆大足县等地尚有留存。
明代书法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明代初期深受科举制度实行“八股文”的影响,其书法则大势流行帝王喜好的“台阁体”,呈现出雍容、典雅、华贵的审美意趣。到了明代中期,随着书法活动中心的移位,文人书风渐盛,形制规整、刻板的书风渐渐让位于以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以“吴门四家”(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宠)、唐寅等人影响最甚。晚明时期,由于禅宗思想对书家思想渗透,书家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与情感的宣泄,这一时期以董其昌为先导,其他代表书家如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人在这一时期甚至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
图1 《行营梦》
可以说,明代中期是明代整体书貌的转型期,即由取宠于帝王的规约书风转向遵从自我心性的表达。作为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林俊,这幅行草书在章法布局上亦有宋元书札风貌,呈现出一种高古之气;受时代书风的影响,多有“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征明书法的秀丽,显得文气浓郁;或许是受禅宗思想的熏陶,作品将文体叙事中的无奈从戎、孤苦寂寞以一种空灵之气灌注其间,使其书法风格与其诗文叙事相得益彰,畅达内敛而不失古雅。而圆转用笔取法“二王”,但没有径直走入媚俗,难能可贵;书家在处理繁忙的军务的同时,还能如此从容进行书法创作,作品中流露出的一种闲适的美学意趣,实属不易。
2.雄浑大气与自然天趣
以下两幅题刻(如图2、图3)均为清代嘉庆时期当地政要所作。如果说明初盛行“台阁体”,那么清初就是将这种“台阁体”进一步延伸,只不过改称“馆阁体”。在清初书法名家中,多为书写规整的“馆阁体”高手。加之贴学之风盛行,贴学之风仍占主流,以贴学兼杂馆阁体书风盛行一时。到了清中期,随着金石考据研究的兴盛,加之篆刻艺术的长足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废贴学兴碑学”之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而清晚期则是贴学又重新回归书家视线,出现一种碑帖兼容的书法风尚。
图2 安辑寨
图3 雄镇巴西
以上两幅题刻均以榜书这种形式呈现。榜书的原型可追溯到秦朝丞相李斯;榜书一般在用笔上取圆转用笔和方笔两种,在石刻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石门颂》、《西狭颂》等。嘉庆年间的书法风貌,追求一种碑帖兼容的艺术效果。即便如此,同样年代的题刻、同样圆转的用笔在书法风格上却有着不一样的审美追求。
题刻“安辑寨”为时任通江县令徐廷钰所书,此幅题刻为清嘉庆壬戌年所作,其书风取法董其昌,上承颜真卿,以圆笔书写,力厚丰腴,笔意内含,结构紧致,于端庄凝重中不失俊逸潇洒,进而显得雄浑大气。题刻“雄镇巴西”(落款处“通江县尉”以下应有署名,但已抹去。)从审美取向上完全体现了自然天趣的美学意蕴。这种“尚意”书风来源于宋代,有“宋四家”之称之一的米芾对书法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这幅题刻力沉奇倔,欹侧取势而无霸气,显得自然生动,给人以“中和”之美;章法上重视整体灵动,强调局部变化,书写过程中随机应变,拙中见巧。从布局上看,“雄镇”二字字繁而疏朗、“巴西”二字字疏而紧密;这种章法上的空间处理,更显得整幅题刻意趣盎然。
三、得汉城摩崖题刻的审美价值
(一)时间与空间交织
从媒介来看,语言文字本身是一种时间性的叙事媒介,在空间表现方面较为薄弱。然而当它以题刻这种尽情展现汉字特有的空间美的媒介呈现出来时,就加强了文字本身的空间表现力,产生一种时空交织的独特美感。题刻的空间美表现在:1.形式和谐。汉字是单音节字,这在根本上保证了诗歌或者对联的对称性,也就保证了题刻整体的美观:既可整齐一致,又可在杂乱中求和谐,如下图。2.图像美。汉字是一种具有指事、会意功能的象形文字,它本身的形式就传达了一定的意义;书法题刻不仅放大了汉字形式上的图像美,还增强了汉字指事会意的功能,达到形神皆备的图像效果。
当然也并非否定语言文字的空间表现能力,从内容来看,得汉城摩崖题刻的叙事既包含了从汉、宋、明、清至近现代历史的时间叙事又包含了得汉城空间地理的叙事,得汉城摩崖题刻以一种多层次的立体交织的叙事方式呈现了得汉城这个整体。
(二)实用与审美并存
虽然得汉城摩崖题刻的叙事上至汉代,下至20世纪30年代,但其实体本身粗具形制应始于宋代抗蒙防御体系修建之后,沿着悬崖处修筑的矮墙和城门、炮台等防御系统的加入使石刻后期的延展扩建成为可能,所以提到摩崖题刻不得不提古城墙。这被称为“川中八柱”之一的得汉城,在军事防御史上战果无数,立下汗马功劳,关键在于险要的地理位置:四周绝壁,山顶较平。既利于防御又利于生产生活,于是以最简便节省的方式构筑起了最实用有效的古城堡城墙。限于地形,巴蜀一代古城堡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相较于西方的古城堡拥有高楼林立的建筑群而言,得汉城偏于精简,借助天然的崖壁为城墙,隐没于绿树丛林之中,远观几乎看不见人造痕迹,只在城门处有石块堆砌而成的防御设施。体现了蜀人“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哲学理念,充分借助天赐优势,而不是在地面上陡然突出人工痕迹。
在规模形制上虽不及西方的宏大精致,但巴蜀古城堡也不失风姿,得汉城摩崖题刻充分说明了这点。城门附近的摩崖题刻所展现的美也是独一无二的,与城墙相互辉映,共同构成巴蜀地区古城堡建筑实用与审美并存的特色。
(三)民间与官方协奏
图4 东门题刻全貌
在这壁摩崖题刻(如图4)中,有一处题刻虽然不大,但仍旧很显眼,两排八个楷体字刻着:“石工梁贤阆中人氏”。将石工自己的名字刻于上面,这在摩崖题刻中实属罕见。不仅如此,其右边题着“楚南王”,左边题着“通江县侍董曾持”,最上面还有关左徐廷钰题的“安辑寨”三个大字。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一个区区石工的名字竟能与代表官方权威的大人物并列于此,其身份又多了几分神秘感,也向我们展示了得汉城摩崖题刻的另一个独特的审美价值——官方与民间协奏。
四、结语
通常情况下提到城墙首先会想到的是它的防御功能,这是一种对外的功能,对内则是象征着权威与秩序;而摩崖题刻则是城墙文化中审美功能的一种外化形式。得汉城摩崖题刻涉及地理、历史、军事、人文、艺术等诸多领域,在审美空间转换上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也形成了一种书文互成的美学叙事风格,本文以跨媒介叙事的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对得汉城进行立体呈现,从而使得汉城摩崖题刻的史学地位和艺术价值得以彰显。
注释:
①见素: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县人,明成化十四年进士,芷德四年巡抚四川,五年驻得汉城。后升为右都御史。见素学识渊博,字效怀素书法,得汉城石壁有其题刻四幅四种字。
[3] 【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DB/OL].中国基本古籍库.卷六十八.
[4] 李宗琦.永安乡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