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2015-12-24陈小凤张学军应
陈小凤张学军应 玉
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陈小凤1张学军2应 玉3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南部,总面积5952km2,2010年总人口362.23万,其中农村人口259.88万。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多通过手压井取用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氟、铁、锰等含量高和受污染影响,用水水质不安全;由于浅层地下水受降雨影响明显,用水高峰期水量存在不安全因素,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为保障蚌埠市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截至2012年底,蚌埠市共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84处,投资3.67亿元,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用水现状。但是蚌埠市农村饮用安全工程在建设、保护、管理及运行中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一、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
截至2012年底,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84处,受益人口81.97万,总供水规模77120m3/d。按取水水源类型,地表水源工程6处,受益人口10.02万,供水规模14562m3/d;中深层地下水源工程69处,受益人口62.05万,供水规模58236m3/d;浅层基岩裂隙水源工程9处,受益人口4.654万,供水规模4322m3/d,详见表1。
按供水规模,供水规模大于1000m3/d的供水工程24处,受益人口45.16万,供水规模53204m3/d;供水规模在大于500m3/d小于1000m3/d的水源工程17处,受益人口21.70万,供水规模11903m3/d;供水规模小于500m3/d的水源工程43处,受益人口15.11万,供水规模12012m3/d,详见表2。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规模偏小
蚌埠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多以乡为单位,供水模式包括多村连片、多乡连片、单村供水等,其中前两种模式为主。供水规模小于1000m3/d共60处,占工程总数的71.43%,尤其是2008年之前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多为单村供水,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效益,单一工程的必要投资不可缺,造成了工程投资浪费,一些高投入的设备(如除氟、铁、锰设备等)不容易配套,因此要合理整合投资,确定工程规模并整合资源,做到投资效益最大化。
2.水质监测能力薄弱,水处理能力亟需加强
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和水量监测多采用人工监测,通过取样送至水质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每月1次,检测项目仅为常规项目,缺少有毒物质和特定项目。水处理工艺简单,多采用传统的消毒方式,如添加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由于地层原因地下水普遍存在氟、铁、锰超标,但是大部分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缺少除氟、铁、锰设备,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水处理能力亟需加强。
3.污染源众多,严重影响水质安全
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周边还存在诸多污染源,严重影响供水水质安全。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大多为分散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甚至倒入河中,严重影响地表水体,经过入渗进而影响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水质安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大量的化肥农药由地表径流带入水体或者渗入地下水,大量的氮、磷等将影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水水质;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靠近工厂,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污水、废弃物将会对取水水源产生不利的影响。
4.水源保护措施欠缺,水质水量保障程度亟待提高
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部分尚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缺少有效的工程保护措施和非工程保护措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比较分散,大多处于居民较集中的区域,保护难度较大;农村居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不利于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全面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期工作主要为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判断区域富水性,并未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系统地分析区域水资源水质、水量、供水保障程度、取水和退水影响、水源保护措施等,造成了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井后出水水质铁含量超标,不能满足饮用水需求,导致取水井废弃。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护对策
针对当前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和水量保障程度,确保工程长久可持续运行,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整合投资,建设千吨万人的供水工程
新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要合理整合投资,靠近乡镇、县城的村尽量采用城乡一体化供水,偏远且周边无其他村庄的供水方式可采用单村供水,分布较集中的村庄可采用多村联合供水,建设规模供水工程,安装必需的除污染物(如氟、铁、锰等)设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根据乡村分布及调整情况合理规划。
表1 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水源类型统计基本情况表
表2 蚌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供水规模统计基本情况表
2.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和水处理能力建设
对所有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统一管理,规定水质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和监测方式,水质监测项目包括常规项目、有毒物质和特定项目,监测频次可采用1次每月,监测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送至水质检测部门或自行检测。根据各水源地的水质情况,相应提高水处理能力,增加必要的有毒物质去除设备。
3.加强农村污染源治理,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
已经建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尽快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采取必要的工程与非工程保护措施。加快农村生活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将生活污水截流进行统一处理后再排放;建立垃圾中转站,规范垃圾堆放和处理;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水源地的建设要避开污染源分布较集中和污染较大的地区。
4.加强水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建设项目取水工程,建议前期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系统地分析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水量和水质的保障程度、周边用水户及污染源分布情况等,避免因水源地选择不合理造成投资浪费。
5.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加强工程管理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宣传力度,使农村居民认识到饮水安全涉及到自身安全,从自我做起。同时要加强工程的管理力度,出台相应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办法,定期发布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结果,将水源保护工作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内容之一,使各级领导和个人认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支撑
(作者单位:1.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233000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233000 2.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30000 3.安徽淮河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2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