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就教师高尚人格,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2015-12-23刘景忠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育德人格德育工作

刘景忠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全面融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并突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强调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加强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企业参与学生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等。对于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来说,《大纲》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内涵,突出了重点,长期困扰中职德育工作的一系列难题将有望得到解决。

东风劲吹,春风拂面,固然使人感到温暖,令人精神振奋,但我们要警醒的是,《大纲》只有落地生根,结出果实,才能真正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因此,关键在落实,这也是中职学校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共识。

中职德育工作停留在发文件、喊口号、造声势的外在层面,没有取得入脑入心的内在实效,可谓由来已久。这固然与德育工作本身的艰巨复杂性有密切关系,但是,当一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几十年常抓不懈而始终收效甚微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从源头上反思问题、寻找原因了。

笔者愿就上述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职德育工作积累的问题甚多,但从源头上来分析,笔者认为,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人为割裂、教书育人长期断裂、师德师能存在分裂这三个方面。

1.教育、教学人为割裂

在教育领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素质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本来就是同一件事。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个概念之中。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那教学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关于知识的教学也永远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进一步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论德育的观点与赫尔巴特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道德教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把这“同一件事”分成了两件事。中职学校的机构也是按照“两件事”来设置的。教学部门负责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学生(德育或政教)部门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这种将教育和教学人为割裂的做法,既丢掉了教育的灵魂,也使教学工作沦为“没有目的的手段”。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有谁能把灵与肉、精神与物质、思想与行为截然分开呢?因为“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精神生活)在不同人的生活中分量不同地存在着,彼此内在地对立统一,形成一定的张力并表现为统一的个体生活,即‘德性生活”。我们的学校教育居然做到了把统一体的“德性生活”一分为二,而且长期不懈地予以坚持,于是,德育工作走向了偏离学生“德性生活”主体的歧途。

2.教书、育人长期断裂

教育教学人为割裂是直接导致教书育人长期断裂的根本原因。学科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是德育工作部门和班主任的事情,与己无关。尽管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既要教书也要育人的明确要求,但学校的工作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却没有将学生的德育情况纳入考核范畴。教师的学科教学任务及成绩,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考核办法,是教师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相比之下,育人就成为学科教师可做可不做的“软指标”。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而且,这些德育内容不是附加在知识上面的,而是其精髓部分。一个高素质、高素养、融教书和育人为一体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非常自然地、毫无痕迹地把这些德育内容展现出来。反之,如果教书和育人是断裂的,教师的“高素质、高素养”必然会朝着学科知识本身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会对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视而不见。当这种情况蔓延到整个学科教师队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们不得不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教学目标中的一维要求教师加以落实,我们不得不对教师提出要挖掘和提炼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内容。如此一来,对学科教师而言,育人就成了“要我做”而非“我要做”的负担。任何事情一旦成为负担,做起来就很难有效;即使有效,也很难持久。

3.师德、师能出现分裂

教书和育人的长期断裂又直接导致了教师的师德和师能出现分裂。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说,“趋利避害”是其本能。中职教师沿着“教书”的路子走下去,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丰厚的课时酬金,而且还有利于自身写论文、做课题、评“双师”、参加技能大赛、职称晋升,可谓名利双收。纵观近年来中职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上述情况就不言自明了。诸如 “教学能手”“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领军人才”“青蓝工程培养计划”等,有哪一项评审不是激励教师在“学科”上取得“专业发展”的?还有精品课程、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激励和奖励政策,就更是如此了。在相当多的中职学校里,普遍存在着“一金遮百丑”的情况,即一位教师一旦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等竞赛项目中获得金牌,不仅可以得到学校的重奖,而且各种荣誉也都不求自来。至于教师通过“专业发展”评上了高级职称,那更是一种“终身成就”了,这是自不待言的。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绝不是反对教师“专业发展”,相反,作为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中职教育迫切需要的。笔者想分析说明、质疑辩误的是:在这样的机制引导下,学科教师的“师能”得到了激发,与此同时,我们把“师德”建设放在了什么位置?我们为激励教师注重师德修养的提升又做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工作?中职教师如果沿着师德师能并重的道路发展,其前景是什么?出路是什么?不竭的动力源泉在哪里?当学科教师只注重发展师能而忽略师德的时候,受伤的不是“育人”又是什么?受害的不是“学生”还能是谁?

所以,各种竞赛只管搞,各种培训只管办,各种奖励只管给,各种经费只管投,中职学校的德育还是老样子,中职学校的学生依然是弱势群体,中职学校的德育依然受人诟病……。笔者认为,只有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得出正确结论,我们才能找准贯彻《大纲》的着力点,才能明确中职德育的出路何在、方向何在。

二、铸就教师高尚人格,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是中职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剖析,笔者认为,学校教育是一个整体,教育教学绝不能人为割裂,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有“教育元素”;学生个体是“精神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体,教书育人绝不能断裂,每一堂课都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德育课”;学科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主体,其师德师能绝不能分裂,每一位教师既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因此,笔者认为,铸就教师高尚人格,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是中职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

1.铸就教师高尚人格:教师即导师,其人格力量无可替代

教师即导师,这一观念既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遥想中国早期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怎样教学的?无非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听“老师”海阔天空地神聊罢了。很显然,孔子的教学不是技艺的教学,在弟子们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他们的人生导师。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里的“国子先生”也是在“育人”而非“制器”。

教育思想和体制在不断变革,但教师作为导师的性质、地位、作用却是一脉相承地传承到了今天。20世纪英国教育家彼得斯曾经精辟地指出:“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教师。”事实不正是如此吗?教师每天和学生在一起,无论教师是否有育人的意识、导师的意识,在客观上每一位教师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育人”,这是“自然发生”的事情,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不同的是,有的教师给学生的影响是正向的、积极的、向上的,有的教师给学生的影响是负向的、消极的、颓废的。

教育说到底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关系。因此,教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德育工作中尤为重要。德育即育德,育人者首先要育己。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个视角观察中职学校的德育,常常看到令人失望的现象:学校禁止学生抽烟,有的教师在教学区内依然喷云吐雾;学校开展“拒绝脏话”的主题教育活动,有的教师则依然出口成“脏”;学校提倡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有的教师则鼓励学生去校外翻印考证教材(在香港大学的校园里,有“翻印是罪行”的警示语)。有个学生告诉我,他们在考试时,两个监考教师不停地在聊天,虽然声音不大,但坐在第一排的她,受到了严重干扰。如此等等,不胜枚举。面对上述情景,我都不禁要问:教师的导师作用都去哪儿啦?

新时期呼唤德育新常态,现代化呼唤现代德育。《现代德育论》一书指出:“现代德育是德育现代化的结果,现代德育和德育现代化是对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积极回应。德育现代化作为一种过程,它是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中运行的。”“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就是要突出人,突出主体,突出主体的发展,促进人的革命。这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从根本上来说,德育要“突出人,突出主体,突出主体的发展,促进人的革命”,必须也只能依靠全体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革命”。也即我们耳熟能详的“生命影响生命,人格铸就人格”。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我国教育学学者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说:“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丑恶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

2.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爱并不等于教育。同样,教师没有高尚的人格就无法影响学生,但教师的高尚人格并不等于教师的育德能力。教师的爱,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一种专业化、专门化的素质和素养。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不可替代的原因和价值。

①拥有高尚人格的教师会自觉地、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永远不会满足,更不会自满。优秀教师是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同样,好老师是用一辈子来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的。

②育德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也要善于学习,酷爱读书,从前人的经验和经典书籍中汲取营养,丰富智慧,并结合实践,不断反思。

③育德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技能”,它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的高度敏感、高度尊重的高度自觉。从这一点出发,育德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教育智慧。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走进学生心灵,倾听学生心声,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然后和学生一起出发,帮助、引领学生走好幸福人生路;另一方面要广泛涉猎与学生生理及心理成长相关联的理论和知识,教育科学本身自不必说,其他的诸如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宗教、音乐、电影乃至时尚等,都是构成教育智慧不可或缺的养料。换言之,教师这一职业对教师自身有着特定的要求,即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生活中的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爱好广泛、情趣高雅、知识渊博、幽默智慧的人。这样的教师才能“接地气”,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所敬重,才能散发出人格魅力。因此,教师既是导师和教育者,也永远是学生和“受教育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尚人格是好老师必须具备的条件,育德能力是好老师必须拥有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尚人格应该成为教师的禀赋,育德能力应该成为教师的天职。当教师集高尚人格和育德能力于一身时,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影响学生、成全学生、成就学生就会成为教师的自然行为。当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能成为这样的好老师时,我们所希望的德育成效也就不期而至了。

(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育德人格德育工作
以鸟喻人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