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自贸区需升级 浙江外贸格局在嬗变
2015-12-23伦彭东
伦彭东
东盟自贸区需升级 浙江外贸格局在嬗变
伦彭东
自2004年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十年来,根据最新的双边贸易数据推断,2014年区内贸易总额突破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大幅高于同期中国进出口3.5%左右的增速。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东盟自贸区累计投资总规模接近1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总额近400亿美元,东盟国家向中国投资达到800亿美元。
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是优先选择目的地国家。超过250亿美元投资在东南亚,东南亚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贸易区,是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
一、各经济体渗透 自贸区亟待“升级”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能够感知到产业跨国对接的充足动能。看好东盟投资优势的并非只有中国。据2014年8月18日《缅甸时报》报道,国际市场的主要木材进口国的美国与欧盟,已经解除对缅甸木材进口制裁,缅甸企业只要取得相应木材材质证书,就能顺畅地出口西方国家。日本与缅甸间的《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也于去年8月8日生效。2013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比 2012年增加10.4%,其中对中国的投资减少了32.5%,降至91亿美元,但对东盟的投资额为236亿美元,迅速增至上一年度的2.2倍。目前为投资基建而进军东盟国家的日本企业,仅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已经约有3000家。日本与东盟将根据达成的货币合作协议,推动日企在当地获得更多的订单。
东盟的多个国家也已经与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建立了自贸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正与欧盟建立自贸区,越南也与欧盟进行自贸区谈判,泰国与欧盟启动了自贸协定谈判。截至2014年底,东盟成员国中加入和有意与其他国家建立自贸区的达到了7个。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也加快了贸易转向。上述经济体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正在削弱我国与东盟自贸区的效应。
显然,不仅是中国企业转型有积极融入东盟的需求,未来区域竞争的布局,也使得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升级日益迫在眉睫。升级版包括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开展新一轮服务贸易承诺谈判;在中小企业合作、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商签新的合作协议,深化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在已经实施零关税的基础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将推动双方更大地开放市场,释放出更多新的商机,进一步提升与东盟成员国在产业、技术、能源、环境、海上合作等战略领域和次区域合作的层次,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利益共享的区域资源保障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简化和规范原产地、海关以及检验检疫规则,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二、东盟自由贸易直接影响浙江
东盟国家相对于中国,多数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将产能、设备转移到东盟建立工业园,并将产品在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对国内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因而市场转移解决产能过剩仍然被浙江企业所看好。
杭州海关对外公布,不同于全国的外贸数据未达标,2014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值和出口值均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值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1.7万亿元同比增长8.8%,高新技术、新兴战略产业出口“逆势”增长,出口对全国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8.3%;进口0.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7%。与浙江贸易排名前三的合作伙伴是欧盟、美国和东盟。其中东盟是浙江最大的进口市场,欧盟是浙江最大的出口市场。
靓丽的数据与信息背后是浙江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1.影响外贸订单忧中带喜。东盟的“东南亚制造”直接蚕食浙江外贸订单。杭州华升服装有限公司以出口欧美国家业务为主,生意最高峰时年销售额达到一亿元。去年业务第一次出现下滑,年销售额只有7000万元,降幅超过了两成,员工减少两成多仅剩300人。去年沃尔玛发来订单订货150万件衬衫和T恤衫,但每件报价只有十五六元,这样的价格在杭州连生产成本都不够,而在越南、柬埔寨却很有竞争力。结果因报价拼不过东南亚,订单全部被转移到其他东盟国家。由于遭遇抢食浙江外贸订单,华升服装经历了艰难的一年。
“东南亚制造”不断蚕食浙江外贸。据杭州海关介绍,去年以来虽然欧美传统市场的消费不断回暖,但大量订单并没有相应地回流浙江,而是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目前越南的鞋帽,已成为仅次于我国,成为第二大出口欧盟市场的国家。明年1月1日越南享受欧盟出口普惠制(GSP)关税,将使中国同类出口产品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成衣制造及部分服装配套产业,越来越多地向东盟转移。
浙江11个城市义乌外贸较为亮眼,去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4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增长得益于一系列改革:比如开行了陆上新丝路“义新欧”班列,沿途辐射1.3万公里的7个欧亚国家,直抵西班牙马德里。在德国柏林建立物流分拨站,将更多商品销往了欧洲,创造了9524万美元出口,同比增长4.5倍。形成了小商品乃至浙江出口物流新“拼图”,为小商品出口量身定制采购专属贸易,对市场经营户以采购贸易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税。义乌的保税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由单一进口运输服务,向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咨询、金融等现代物流转变;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提速,最快1分钟完成现场通关。
2.七成印度客商 不买成品买原料。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家,对浙江外贸影响很大。虽然印度并非东盟自贸区国家,但因劳动力成本较低、工人素质相对较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对浙江外贸的需求出现了减少趋势。印度商人以前在义乌组织饰品成品货源,然后发往本国进行分销。由于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饰品的消费市场巨大。去年印度开始绕开成品供应商,专门寻找相关配件厂家。采购原料和设备,再到印度去加工,节省了很多成本。印度人不再把义乌当成终端产品采购市场,因为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更低,每月工资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1300元,技工不超过1500-1600元/月。而浙江的平均工资已达到了3000元/月以上,大约高出印度一倍。印度在义乌采购的饰品原料配件超过七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效仿印度,到浙江并非为了采购成品,而是采购配件或制造机器。为了适应变化,义乌成立了饰品配件市场,升级了浙江原材料采购能力。
三、主动应对 被逼的嬗变之举
杭州一家知名女装外贸公司,经过对周边东南亚国家考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之策。
1.廉价成本 规避摩擦
选择是转移。该企业发现缅甸的生产成本比国内便宜得多,杭州工人的人工成本算上各种福利,月薪近5000元左右,而缅甸的工人一般月薪只要100美元 (600多元人民币),车间主任或者领班月薪水平在150美元 (900多元人民币),土地成本也很底,每平方米只要1美元。企业就在那里聘请当地管理层人员,筹建开张了工厂。奥康集团等浙江多家制造企业也有意在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寻找合作伙伴,将生产任务外包出去,把半成品运到国内加工。
这样做除了成本影响以外,规避相关贸易壁垒是主要的原因。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与欧美国家长期存在贸易顺差,出于追求贸易平衡、逼迫人民币升值、争取大选选票等考虑,欧美国家倾向于制造和利用中国贸易摩擦。但是欧美国家即使不从中国进口,也需要从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地区进口,浙企制造业转移至东盟国家,可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有接近四成的浙江企业准备向外投资,而在东盟国家建厂升级贸易提速或值得优先考虑。
2.低端制造外迁后
浙江制造需升级。全球制造业一直在转移,先从发达国家流向以“亚洲四小龙”,再转到中国沿海地区与内地。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消耗殆尽,制造业中心正在加速向劳动力价格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近两年来浙江制造业正加速迁往缅甸、泰国和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杭州地区企业面临招工越来越难,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对区域经济来说是件好事。以女装为例浙江是资源小省,企业把设计和营销部门留在杭州,把中间制衣环节转移到柬埔寨、缅甸等国去,由杭州出口面料、纽扣、拉链辅料,能够降低制衣成本,让杭州“女装之都”的地位更加牢固,企业竞争力更加强大。
浙江企业走进东盟应防范惯性思维,了解他国国情客观评价投资环境,熟悉法律法规,选择合作伙伴。在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联系的同时,在当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了解当地社会文化。制造业外迁只是腾笼换鸟的第一步,关键是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把招商引资转变成招商选资。传统制造业外迁东南亚后,浙江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产业质的提升。转移出去的制造业一般落后于留下的制造业。把服装鞋帽的生产线转出去之后,浙江接下来就能发展新能源、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
3.再造优势
浙江仍需再绸缪。即便是在成本更有竞争力的东南亚投资设厂,浙江企业还没有打算把杭州的产能完全转移出去,因为当地的工人与技术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浙江企业的水平。以服装业为例柬埔寨、菲律宾只能生产衬衫、T恤衫和袜子,而复杂高档的女装生产还难以达标,达到国内工艺水平还要5年以上的时间。
目前对中国服装制造业形成冲击的主要是越南、印度、孟加拉以及缅甸。从发展水平来看,转移到东南亚去的大多是服装、鞋帽、箱包等初级产品。浙江制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和相关配套以及物流等方面优势仍然明显。供给欧美市场的女装设计风格变化多,饰品和面料东南亚还生产不了,必须从国内出口,一旦有高端产品追加订单,还需要在国内生产。服装企业在东盟一般只有衬衫、牛仔裤、内衣内裤流水线产品,原因一方面是设计水平还跟不上,原料的质量要求也是制约因素。
不过这样的相对优势能保持多长时间并不乐观。现在东南亚制造业的手机生产,已经得到了国际巨头认可。三星斥资20亿美元在越南建立新工厂于今年2月份上线,今年约生产1.2亿台手机,三星预计2015年将出货8亿台,对浙江和国内相关企业造成直接压力。如何再造优势,浙江仍需积极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