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高层集体发声自贸区再推金改利国利民
2015-12-23袁园
袁园
上海金融高层集体发声自贸区再推金改利国利民
袁园
6月26日在“扩大开放2015中国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上海金融界高层围绕“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集体发声:酝酿成型的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49条,核心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突破;升级版本QDII,将通过QDII2投资境外资本市场;支持金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为自贸区开放抓住重大的机遇。
截至去年11月底,区内金融企业总数达3488家,占自贸区新设企业数的26%。持牌类金融机构有106家,包括中资银行22家、外资银行23家,以及保险机构、证券机构、公募基金、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交易平台。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与金融相关的信息服务、投资管理公司,也已经纷纷入驻上海自贸区。如此重要金融重镇,未来金改措施尤其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
各司其责协调配合
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人士对下一步的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重点,进行了重点阐述。
人民银行:多项改革经验正在或将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自贸区金融改革始终坚持这一方向,希望探索既与国际规则接轨,又符合国情资本项目开放路径。今年将有四项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一是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三是银行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四是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和变更登记直接下放给银行办理。此外加快推进外汇体制改革。实施外汇“负面清单”管理,简化外汇行政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管理。
银监会:主要着重简化事前监管,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鼓励区内金融创新,下一步持续稳健推进银行业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工作,重点是推进创新监管互动机制,允许自贸区内的机构自证自评内控能力,在法无禁止但又无成文明确的领域,以个案突破方式在部分非行政许可领域先行先试,丰富机构创新。目前外资银行数量大于中资银行,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机构入驻的特点。对外资银行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等各项改革,都为外资银行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供了新契机。上海自贸区跨境业务的发展,使得让外资银行的国际网络、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得以发挥。2013年根据安永对38家外资银行高管的调研,受访者认为上海自贸区能够促使银行推出新的服务,并实现在中国的更快扩张。中资银行凭借与企业客户、监管层以及政策的熟悉,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拥有独特优势。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中资银行就能通过企业更熟悉国际市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中资银行外币头寸虽然不如外资行,但是人民币头寸优势要大于外资行,因此在人民币跨境结算方面,中资行的优势并不会失去。上海自贸区内的中外银行都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利用自由贸易账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目前差异化,体现独特优势,成为各家银行的重要工作。未来将积极跟进金融领域的政策安排,配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致力于提供差异化服务,支持区内企业的发展。
证监会:支持证券期货行业借助自贸区平台加快创新发展,为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做好准备。上海证券交易所经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自贸区启动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下一步证监会将借助试验区平台,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推动资本市场双向投资的政策落地。证监会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一是加快推动资本市场双向投资的政策落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试点;二是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跨境业务,加快创新发展;三是推动加快开放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四是持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增强资本市场的整体实力;五是探索监管制度和机制创新,有效防控跨境风险。
即将推出的“金改49条”,还包含备受关注的QDII2政策。目前国内居民储蓄存款高达54万亿元,个人投资者对于全球资产配置的愿望与需求强烈,由于资本项限制以及对本地市场偏好,资金滞留在A股市场容易形成羊群效应,造成市场的急涨急跌。QDII2通过技术手段前期可以在内地、香港地区实现基金产品互认,引导投资者走出去。在人民币资本管控下,境内个人投资者通过QDII2可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与之相比门槛较高的QDII,只有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投资港股基金、黄金等产品。首批试点城市除了上海,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深圳和温州。自贸区QDII2落地,将拓展区域内居民的个人投资范围,更有利于捕捉境外投资机会。
保监会:发挥好保险的优势和保障功能,保监会将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争取在扩大开放简政放权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启动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推动上海自贸区外汇长期寿险试点研究,加快保险产品改革创新步伐;参与推动离岸保险税收制度完善,支持保险机构走出去开展国际竞争;批准成立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等。
拭目以待更多实惠
金融改革49条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企业和个人参与海外金融投资,海外人民币资金参与国内金融投资。目前个人换汇的5万美元额度有望突破,资本账户将在较大程度满足投资需求。二是风险控制模式发生微妙变化,一线放开的项目,二线管住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支持自贸区金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自贸区金融创新抓住重大机遇。制定对接实施规划,完善路径图与时间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探索银行由“规则监管”向“原则监管”转变。对风险项目尝试限额内可兑换试点,推进创新监管互动机制,试点自贸区内金融机构自证、自评内控能力等级。
自贸区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争取将不可兑换项目转换为可兑换项目。加快推进外汇体制改革,简化外汇行政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管理。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推进特许兑换业务创新,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业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进入区内设立自担风险的金融机构。放宽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限制,扩大外资持股比例,支持建立黄金、外汇、证券、期货、原油等在内的国际交易、清算、结算平台。
推进人民币跨境双向使用领域,实行贸易、实体投资、金融投资三者并重,支持资本和人民币走出去,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提高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比例。支持境内企业以人民币对外贷款和对外投资,便利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加快建立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
五方面惠及人们生活
其实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49条”出台,不仅要打造自贸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对老百姓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关乎自贸区百姓切身利益。
房价可能将发生变化。曾因自贸区效应而飙升的上海外高桥房价,从去年开始出现理性回落。外高桥保税区的汤臣国际贸易大厦,当初曾经是自贸区最贵写字楼,目前报价显示跌幅达63.2%,让少数投机客的发财热明显降温。目前房地产成交率出现缓慢回升,预计自贸区写字楼市场将会迎来转机,但不会改变理性的态势。
个人投资将有所拓宽。金融改革核心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突破,一旦QDII2落地个人投资范围将得到大幅拓宽,有利于捕捉境外投资机会。关注QDII2新模式先从自贸区居民开始,实践在海外选择更多的投资品种,更好地规避投资风险,而不是非此即彼,只能在楼市里炒房,在股市里投机。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炒股、炒汇更加便利,获利机会相对有所增加。投资者可以有更多理财选择,在财富增长中找到可持续依靠,让投资者在金融开放的时代变得更聪明,知道应该做什么。
创业门槛低就业机会多。目前在上海自贸区内创业,可以感受到三方面的清新风气:一是办事流程简化;二是进出口税收优惠;三是多项金融服务有创新。既降低了注册门槛,又有后续扶持政策。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环境,对高层次人才产生更多需求,特别是在金融、物流和IT等领域,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拿到超同行业水平的“国际工资”。随着自贸区外资企业的增多,就职外企机会明显增多,自贸区逐步取消户籍限制,为各类人才就业提供便利。
买进口商品更便宜。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改善外贸综合服务,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规模,在金融改革49条中做出了重要安排。海淘一族将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多的进口商品。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不断推进,跨境电商服务进一步扩大,降低进口商品的关税,降低交易成本,老百姓将会获得更大、更丰富的民生礼包。预计在自贸区购买同款进口汽车,将比在区外4S店便宜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