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英韩文化强国建设的三种模式探析

2015-12-23王资博

关键词:模式



美英韩文化强国建设的三种模式探析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院 文史研究所,重庆 40002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美英韩文化强国建设就呈现了各自特色。如果说超级大国之美国的文化强国建设归结起来可称为“市场主导模式”,那么老牌帝国之英国的文化强国建设归结起来或是“社会参与模式”,新兴强国之韩国的文化强国建设归结起来可谓“政府引导模式”。中国可镜鉴其有益之处,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关键词:文化强国建设;模式;国际借鉴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从纵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从横的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不断打破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的、有机的整体发展的历史。这就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定要有全球意识,应合理吸收外来模式的有益之处,有效取长补短。考察美洲、欧洲、亚洲有代表性的国家如美、英、韩的文化强国建设模式,启示我们要统筹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美国文化强国建设之“市场主导模式”

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独立、建国和工业化进程,并成为称霸世界的第一文化强国。纵观其模式,凸显了“市

场主导”的特性。

(一)注重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作用

美国重视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主要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在理论界,弗里德曼[1]的“现代货币主义”强调了市场经济的优点,包括“竞争性”、“效率性”等。穆思[2]的“理性预期论”要求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布坎南[3]创建了“公共选择”理论,其为“市场失灵”辩护,强调规则的重要性。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支撑下,美国文化建设强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微观上,美国为文化企业及个人提供竞争平台。即便是在中国看来算是文化事业单位的博物馆,美国也认为其有一定盈利能力,不仅只对其进行少量的资金扶持,而且这些资金的发放还要通过全国文艺基金会的严格审核,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其在市场中自己盈利。因此,美国文化市场在文化产业资金、技术、管理方式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美国的文化产品依托其国家的政治强势和经济优势等在国际市场大肆扩张,其文化类跨国公司十分活跃,在全球文化市场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宏观上,美国政府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企业的直接干预很少,其主要通过文化法规政策等来进行治理。美国文化产业不设文化部进行专门管理,而是充分发挥法律政策、中介机构、市场体制等的作用。即使对电影业等行业的审查,也主要依托民间团体进行。

(二)发挥法治在文化市场运行中的作用

文化建设需要法治的支持。杰斐逊[4]强调了权利的平等和维持公正;富勒[5]则强调了法律的道德性;罗尔斯[6]将法治称为“作为正规性的正义”,即对公共规则的正规的和公正的执行。因此,虽然美国没有文化部(或类似机构),但“弱政府”背后是坚实的法治保障。第一,从全球来看,美国是率先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美国建立了一整套从宪法、部门法、行业法到其他具体的法律法规等以保障文化市场秩序的文化法系。第二,加强文化产品的版权保护,包括《版权法》、《防止数字化侵权及强化版权赔偿法》等。第三,各行各业法律完备。如1965 年的《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1994年的《国际广播法》、1996年的《联邦电信法》等。第四,加强规制。如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公益法有《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及《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等。美国有超过50部联邦法律直接或间接与网络安全有关[7]。

(三)推进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文化产业的集群化盛行于美国。艾萨德[8]提出了减少成本的“产业综合体”的概念。波特[9]结合国家战略理论和区位理论,提出了“产业集聚”理论。格兰诺维[10]特别强调,企业集群必须扎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集群化发展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先期优势,现在仍然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世界上引领发展潮流。第一,“洛杉矶集群”。洛杉矶影视业的发展,带动了广电媒体、印刷、工业美术、摄影、软件消费、数字特技效果、数字音响产业、信息产业、文化旅游业等的兴起,使得产业链不断延伸、增值。第二,“纳什维尔集群”。纳什维尔是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集群”的音乐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包括音响业、音乐唱片业、音乐经纪人行业等。美国的音乐产业不仅在国内发展壮大,而且在全球强势扩展,其爵士乐席卷了从孟买到塔什干、从莫斯科到华沙和贝尔格莱德的所有地区[11]。第三,“纽约集群”。纽约成为全面的文化中心。该集群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达,消费繁荣。

(四)重视形成面向全球市场的文化品牌竞争力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文化品牌竞争力是重要的实力。“品牌资产的鼻祖”大卫·艾克[12]提出品牌就是产品、企业、人、符号。“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13]也认为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美国文化发展尤其注重塑造品牌。第一,美国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知名的品牌,其深入把握文化消费规律,凸显了“三强”:大众性强,强调以大众文化为主宰[14],充分从娱乐性上取悦大众;偶像性强,著名影星、导演等是其重要品牌;传播性强,有遍布全球的强大的发行渠道和传播途径。第二,娱乐业的巨头——美国迪斯尼。迪斯尼从单一产品到整合产业链,它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美国文化企业的一个成功样板。在打造文化载体上,瞄准“欢乐=财富”,以主题乐园、零售商店等为载体;在创造个性形象上,其持续推出精品电影,创造了许多可爱的卡通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鸭、狮子王等),并将这些形象延伸到宾馆业、餐饮业、旅游业、广告业以及礼品业等领域。第三,新闻界巨头CNN。其品牌特点是“专新闻”、“全天候”、“国际化”、“直播性”。第四,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一靠内容、二靠包装、三靠服务、四靠客户,长久地保持了品牌的特色和优势。

(五)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孕育新的市场优势

新的文化业态孕育新的文化市场。熊彼特[15]认为,“创新”不仅定义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范畴,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新市场、新产业组织形态等方面;施莫克勒[16]提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刺激物;理查德·佛罗里达[17]认为,创意决定企业未来。现代产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都以一定的科学技术为基础,需要“科学的进步”[18],“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19]。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也是美国文化产业崛起的优势。第一,美国的首要创举是打造科技工业园区。正如钱颖一教授所强调的:“硅谷作为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区的优势在于她有一种使创业精神转换成科技创新的环境条件。”[20]“硅谷”等成为美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2012年美国软件产业份额占全球软件产业市场的29.4%[21]315。第二,美国新兴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迎合了全球大众的消费市场需求。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转型、升级并保有新优势。如网络技术应用于网络出版,数字技术应用于数字影视(3D电影《阿凡达》票房收入创造了奇迹)等。

(六)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美国的文化安全理论影响深远。亨廷顿[22]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角力的核心单位不再是国家,而是文明以及不同文明间的冲突。约瑟夫·奈[23]则构建了软实力(软权力)的理论体系。显然,美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最大特征是以攻为守,这值得参考借鉴。第一,国家利益至上。在某些文化产业尚未取得全球垄断地位时,美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上采取保护本国产业的举措,一旦霸主地位确定,美国立即打着自由贸易的大旗在全球强势扩张。第二,大肆输出。尼克松认为:“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外援和文化交流都将毫无意义。”[24]美国强化文化产业的对外扩张和世界霸权,引起了世界各地包括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的关注和警惕。例如英国爵士斯蒂芬·泰伦兹指责美国“把世界上每一家电影院都变成了一座美国领事馆”[25]。第三,文化外交。美国扶持福布莱特基金会等进行的渗透式文化外交堪称一绝[26]。

二、英国文化强国建设之“社会参与模式”

在世界大变革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也根据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根据其国情状况,调整其发展方向。两次世界大战和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使得英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从此英国经济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称为“英国病”。20世纪末期,英国向社会公众宣布决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至21世纪初,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指出,“社会参与”是其秘诀。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全社会的文化资源

一方面,外延式增量挖掘利用。英国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正是这些宝贵的资源为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文化利益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皇室温莎城堡、诸多文化名人故里等文化资源都得到开发并取得了较大效益;伦敦SOHO区的旧式建筑、曼彻斯特的老厂房都为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另一方面,内涵式提质挖掘利用。如果说法兰克福学派早年提出的文化工业从反面批判了资本主义对人性和创意的遮蔽,那么创意经济的提出则从正面强化了创造在这个时代的社会需求[27]。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肯定社会公众的能动性并有意识地利用和打造创新生产群体,通过创意策划使得文化资源走上新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横空出世。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堪称英国社会文化资源内涵式提质挖掘利用的典范。近年来在中国热播的大众节目《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都是对英国电视节目的模仿。

(二)社会组织在大文化管理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英国凭借其高效的大文化管理系统,管理所有涉及文化的事项,构建起典型的三级管理体制。其中,社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弥补了市场与政府的不足。第一,政府级,即政府层面这一级。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掌控着中央政府对文化投资的最大部分,涉及以下领域: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和文学,博物馆和美术馆,电影的发展,工艺美术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图书馆,旅游业,体育和广播[28]。第二,中间级,即社会组织这一级。政府通过中间级社会组织执行政策,对文化艺术团体和机构进行拔款补助(分配经费)——该模式被誉为英国“一臂之距”模式[29]。社会组织通常接受政府委托,为政府提供文化政策咨询,甚至向政府提供文化政策设计,并策划具体的文化政策实施方案;同时,它还负责把政府的文化拨款落实到基层。英国国家艺术理事会是全球第一个体现了“一臂之距”的中介社会组织[30]。这些社会组织,包括各种行业性的文化联合组织,如电影协会、旅游委员会、广播标准理事会、体育理事会和博物馆/美术馆委员会等38个机构[31]。第三,基层级,即全国各个文化领域的文艺团体、单位。基层级依据有关规定申请资助和使用经费。例如博物馆,已登记的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可以平等申请资助[32]。

(三)激活社会力量发展中小文化创意企业

英国伯明翰学派激活了平民意识。英国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倡导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不论创意企业的大小,都鼓励其在市场中各显神通。平民个体、市场主体、社会团体等参与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一方面,英国创意企业往往不分大小,小规模的企业可能只有两三个人,在英国的创意企业中,几个人组成的企业十分常见。英国并不强调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人数的多寡,而是注重创意的价值,突出“及时抓住新的商业机遇”[33],其独资公司数量是合伙企业数量的5倍[34]。截至2011年12月,英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企业共10万多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13%[35]。另一方面,英国对企业创意的要求也趋于多元化,企业创意可以是一台节目,一次文化节,甚至是一个小游戏,一个小设计。在英国的表演艺术业,整个产业呈现结构的多样化,形成大型商业企业(剧团)和小型企业共存的局面。这就鼓励了英国的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创业,也对解决就业问题有帮助。英国政府非常明智地对此施以鼓励和政策保护,并且设立专门机构予以综合管理和培训、咨询。其中一个有趣的佐证就是英国的“洞察”项目[36],该项目给满怀创意的人提供创业培训,以发展中小企业。

三、韩国文化强国建设之“政府引导模式”

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一些大国无可奈何的衰落,另一方面是一些中小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兴盛和崛起。2012年,韩国文化产业占其GDP的7%[37]。韩国文化建设启示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政府为文化发展定向导航

为摆脱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困境,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1998 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一方面,政策规划引路。国家关于发展文化的意图、意志、指导思想、指导方针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政策规划得已体现,并通过相应的政策组织、社会力量使文化发展的实践成为现实。韩国政府随后相继出台《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8年)、《文化产业振兴五年计划》(1999年)、《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2000年)、《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2001年)等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漫画产业计划》(2003年)、《创意韩国》(2004年)、《新艺术政策》(2005年)、《内容产业振兴基本计划》(2011年)等一系列政策法规。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比重已经占到了5%[38];2008年至2011年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规模以每年 22.5%的速度飞速增长,2012年出口规模达43.2亿美元,同比增长 34.9%[39]。韩国文化产业在历届政府积极培育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是韩国政府积极应对急速转变的时代、契合产业环境发展趋势的结果[40]。另一方面,政府奖项成为重要风向标。韩国政府专门设立了针对文化产业的各种奖项,如“国务总理奖”(2003年升格为“总统奖”)等。

(二)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做后盾。搞好文化投资,在于依托各种途径、开辟各种渠道、整合各种力量实施多元投入。韩国正是在投融资上多措并举,整合各种渠道,以强化资金投入保障。第一,增加财政预算投入。在整个文化投资中,政府的预算等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韩国政府预算通过保持一定的投资比例来保证文化产业市场增长,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其投资在2000年突破总投资比例的1%[41]。 2008年,韩国政府制定了刺激网络游戏业、打造支柱产业的计划,预计投资2亿美元。此外,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园区资助数百亿韩元[42]。第二,整合社会资金。政府成立了各种基金会,运作“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形成以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43]。第三,加大对研发的投入。2008年,韩国在通信、电视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包括半导体)技术等方面全球领先,该产业的研发支出占韩国企业研发总支出的46%[21]401。从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比重看,2010年韩国为3.74%(中国为1.77%);从基础研究支出占GDP比重看,2010年韩国为0.68%(中国为0.08%)[21]397-398。韩国2011年研发总投入为52.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1.2%[21]410。第四,政府通过税收、信贷及其他优惠等经济杠杆间接加大资金投入。韩国通过对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游戏等信息内容产业)税收政策方面的鼓励,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对这一领域的投资,还通过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举措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政府重视文化人才培养

在生产力体系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劳动者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韩国政府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其培养途径和形式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类。第一,专业教育,系统培养。韩国新建了一大批文化产业的专业高等院校,并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例如游戏业,韩国对其的重视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设置了从高中、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的游戏专业。第二,从业培训,职业培养。韩国正是通过健全包括培训在内的从业教育、继续教育,合理提升了文化人才资源的层次结构。第三,合作多赢,协同培养。韩国成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委员会,多方联动培养各类文化人才,达到多赢目的。据世界银行数据,从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来看,2008年韩国为4 946.94人(中国为1 198.86人)[44]。第四,灵活培养文化人才。韩国政府通过出台《长期回国计划》、《临时回归计划》等吸引国外文化人才回国发展。为了吸引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人才为韩国效力,韩国还为他们加入韩国国籍提供便利,甚至为此专门修改《国籍法》。

(四)政府倡行国际化战略

韩国是地理小国,韩语是小语种,其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要想做大做强,注定要实施国际化战略。第一,科学布局。先亚洲,后欧美。亚洲市场又以中、日为关键。韩国建立了“韩国广播转型研究院”等机构,专门研究韩国影视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前景。第二,海外营销。通过网络营销、直销营销、合作营销、代理营销等建设立体式营销网,文化“韩流”势头很盛。第三,出口资助。韩国政府为促进文化产业商品的出口,专门成立了影音分轨公司,几乎全额资助韩语文化产品的译制。为大力推动本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拓展国际市场,韩国政府于2002年设立了出口奖。 第四,包装推介。韩国政府通过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很好地宣传和展示了其文化意蕴和文化品性,成功推介了韩国文化,有力地提升了韩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并获得了巨额文化经济效益。韩国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品牌等也从中受益。

四、美英韩文化强国建设对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美、英、韩文化强国建设就呈现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发展模式。其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要发挥好政府、市场与社会各自的作用,注意改善政府管理模式、完善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力量。

(一)政府管文化

政府管文化,包括管战略方向(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管发展政策(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管监管调控(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管公益事业(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等。政府进行有效到位的管理(避免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有助于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文化建设,推动产业对事业的“反哺”、城市对农村的帮扶,保证文化生产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上发展,确保社会效益的首位性,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人才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必然由政府统一进行规划运营;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对文化事业要更好地直接调控,对文化产业要更好地间接调控。各种经验教训使人们日益清醒地意识到,健全法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秩序保障。同时,政府在规划和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造势而导,化被动为主动,必须统筹兼顾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尤其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

(二)市场配文化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市场环境中文化产品具有精神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文化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文化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依法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可以提高文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公平性。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需要深入认识市场的效能与限度,扬市场之所长,避市场之所短。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整个文化领域商品观念和商品意识的增强,市场机制、竞争机制重要作用的日益显现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去解决。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反垄断条件下,市场调节的优势在于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生产企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发挥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促进商品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应让文化企业真正成为文化市场的主体,使其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国有、民营、外资文化企业在依法运行的前提下公平竞争。在注意做好城市文化市场开发的同时,还要大力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要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扩大市场份额。文化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运行的主体,是将文化资源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研产销主体,应自觉担当社会责任,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社会办文化

政府“管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办文化”,市场“配文化”当然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形成有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不断提升其活跃性、参与性。社会力量不仅指社会资本,也包括学校、企业、社区、村庄等,还包括非政府中介组织等。特别是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政府、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居民缺一不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将使更多的文化服务项目走向社会。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领域,要引入社会力量的“活水”,包括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组织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等。在社会办文化中,可把公益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有机衔接起来,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去。涉及到文化习俗、传统文化精神消费需要、知识产权的集体保护、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及监督等方面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是依靠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如靠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简称文化组织)等。文化组织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覆盖广泛、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等优势,在促进文化领域各行业的自律约束与自觉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维奇.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创始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7.

[2]薛进军.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18.

[3]言玉梅.当代西方思潮评述[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206.

[4]马翠贞.杰斐逊[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0:26.

[5]明辉.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4.

[6]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67.

[7]刘金瑞.美国网络安全立法近期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4-84.

[8]王宏强.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0.

[9]王德禄.区域的崛起: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44.

[10]符平.市场的社会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7.

[11]李其荣.美国文化解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166.

[12]文锋.营销大师金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184.

[13]王珺之.世界管理大师智慧精要[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235.

[14]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15]潘琼林.当代西方经济学说评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9.

[16]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M].陈岱孙,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77.

[17]约翰·哈利特.创意产业读本[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1.

[20]金吾伦.创新文化:意义与中国特色[J].学术研究,2006(6):5-10.

[21]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13)[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61.

[23]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8.

[24]王锦塘.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80.

[25]孙有中.美国文化产业[M]//陆地.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54.

[26]涂成林.扩张和渗透:美国文化安全战略的本质[N].光明日报,2013-11-20(13).

[27]朱珊.创意经济与英国伯明翰文化学派[J].江苏社会科学,2013(3):109-112.

[28]范中汇.英国文化管理体制解读[N].中国文化报,2012-08-10(3).

[29]毕佳,龙志超.英国文化产业[M]//陆地.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

[30]刘悦笛.“英国文化创意十年”对文化产业的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4):107-109.

[3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8.

[32]刘世风.英国政府“一臂之距”管理博物馆[N].中国文物报,2013-10-16(6).

[33]嵇敏.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方略——英国《创意产业中生产力各项指标的评估》分析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59-162.

[34]李凯.公司治理方略:欧盟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

[35]焦阳,曾品固.借鉴英国经验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考[J].软科学,2013(4):80-82.

[36]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2.

[37]陈文轩.中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与合作展望[J].亚太经济,2014(1):84-88.

[38]李太福,于慧中.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4(2):201-204.

[39]裴秋菊.韩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N].中国文化报,2014-03-15(4).

[40]向勇,权基永.韩国文化产业立国战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07-112.

[41]姜锡一,赵五星.韩国文化产业[M]//陆地.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

[42]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68.

[43]陈辉.中韩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学海,2005(4):187-189.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357.维奇.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创始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7.

[2]薛进军.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18.

[3]言玉梅.当代西方思潮评述[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206.

[4]马翠贞.杰斐逊[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0:26.

[5]明辉.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4.

[6]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67.

[7]刘金瑞.美国网络安全立法近期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4-84.

[8]王宏强.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0.

[9]王德禄.区域的崛起: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44.

[10]符平.市场的社会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7.

[11]李其荣.美国文化解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166.

[12]文锋.营销大师金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184.

[13]王珺之.世界管理大师智慧精要[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235.

[14]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15]潘琼林.当代西方经济学说评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9.

[16]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M].陈岱孙,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77.

[17]约翰·哈利特.创意产业读本[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1.

[20]金吾伦.创新文化:意义与中国特色[J].学术研究,2006(6):5-10.

[21]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13)[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61.

[23]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8.

[24]王锦塘.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80.

[25]孙有中.美国文化产业[M]//陆地.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54.

[26]涂成林.扩张和渗透:美国文化安全战略的本质[N].光明日报,2013-11-20(13).

[27]朱珊.创意经济与英国伯明翰文化学派[J].江苏社会科学,2013(3):109-112.

[28]范中汇.英国文化管理体制解读[N].中国文化报,2012-08-10(3).

[29]毕佳,龙志超.英国文化产业[M]//陆地.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

[30]刘悦笛.“英国文化创意十年”对文化产业的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4):107-109.

[3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8.

[32]刘世风.英国政府“一臂之距”管理博物馆[N].中国文物报,2013-10-16(6).

[33]嵇敏.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方略——英国《创意产业中生产力各项指标的评估》分析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59-162.

[34]李凯.公司治理方略:欧盟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

[35]焦阳,曾品固.借鉴英国经验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考[J].软科学,2013(4):80-82.

[36]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2.

[37]陈文轩.中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与合作展望[J].亚太经济,2014(1):84-88.

[38]李太福,于慧中.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4(2):201-204.

[39]裴秋菊.韩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N].中国文化报,2014-03-15(4).

[40]向勇,权基永.韩国文化产业立国战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07-112.

[41]姜锡一,赵五星.韩国文化产业[M]//陆地.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

[42]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68.

[43]陈辉.中韩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学海,2005(4):187-189.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357.

(编辑:段明琰)

Three Modes of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Based on

America’s, Britain’s and South Korea’s

WANG Zibo

(LiteratureandHistoryResearchInstitute,Chongqi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ongqing400020,China)

Abstract:It was pointed out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hat sinc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in their historical traditions, cultural accumulations and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every country’s development path must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reby,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in America, Britain and South Korea present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in rising South Korean can be summed up as “government guidance mode” when in superpower American it can be summarized as “market leading mode” and in old imperial British it may be summed up as “social participation model”.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ir beneficial references which can be used by us through scientific subla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modes; international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5)03-0126-07

作者简介:王资博(1984-),男,湖南娄底人,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学研究。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统筹观视域下五大功能区域文化建设研究(2014QNMK01);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基金课题:“四个全面”视域下统等城乡文化治理探索(2015QN-3);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招标课题:中国发展理论研究(1456015);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重大调研课题:重庆文化发展研究(201502);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课题:重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创新研究(201503)

收稿日期:2014-06-26

DOI:10.3969/j.issn.1673-8268.2015.03.024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