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规范性的思考与实践
2015-12-22曾元静
曾元静
(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语言训练规范性的思考与实践
曾元静
(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以《小猴子下山》为例,从精找训练基点,把握“风向”,让训练实实在在;巧妙训练言语,科学“摇橹”,让训练简简单单两个方面谈对语言训练规范性的思考。
语言训练;基点;兴趣
语文姓“语”,其本质就是“学语习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由此看出,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听、会说、会读写,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的教学应该立足于言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语言实践,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内化和外化,从而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语言训练的规范性,那就要求我们设计的训练立足学生,立足文本,面向全体,面向语言。要少一些无效,多一些务实;要少一些盲目,多一些扎实;要少一些喧闹,多一些静思。因此,规范的语言训练首先就要找准规范的切入点,正确地把握“风向”,其次还要巧妙地运用训练方法,科学地进行“摇橹”。
一、精找训练基点,把握“风向”,让训练实实在在
1.根据年段目标确定“风向”
课标是语文教学的指向标,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知识建构,确定了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
以字词理解为例:
学段 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第二学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5~6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如此可见,不同年段的训练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新课标指出要注意目标的三维整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要注意语言训练的年段特点。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应将字词及句式训练作为训练的着落点。以上案例中将动词训练,“又___又____”的短语积累以及句式“他来到____看到_____就_____。”进行训练点是很精准的。
课标的年段目标是根据学生语言发展规律而制定,依据年段目标确定训练点,一定能确定正确的“风向”,让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2.根据文本特色找准“风向”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学习语言的例子,而例子所具有的代表性又不尽相同的。因此,老师应根据文本特色,充分挖掘文本潜在资源,发现其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
首先就是要把握好文体特色。教学说明文,我们应考虑文章是如何把一样事物说好的;教学记叙文,应思考文章是如何说清楚一件事的;写人的文章,应想想他是怎么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景文,要考虑是如何把景物特点表现出来的。换言之就是要考虑如何带领学生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说理的童话小故事。故事的内容通俗易懂,讲了一只小猴子下山来,看见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都是见一个扔一个,到最后两手空空的事,告诉我们贪心必定两手空空,知足方能快乐常在的道理。故事就是小猴子下山来一路行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从玉米地到桃树下再到西瓜地里,思路很清晰。把握住童话性和说理性进行训练点的设计也就正确地把握住了本文的问题特色。案例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叙述,从易到难,层层深入,让道理在讲故事的过程渗透、明晰,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效果。
其次是文本特点。《小猴子下山》这篇文章,我反思梳理出了有如下一些有价值的文本特点。
A.结构整齐,构段有特色
课文第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里怎样想,就怎么做了,这样的思路去组织语言来构段的。这种语言形式符合我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很具有代表性,是一个很不错的句式训练。可以利用这个句式来读懂故事的内容,可以利用这个句式来说清故事过程,最后还可以在拓展环节利用这个句式来渗透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B.插图生动形象,有价值
故事配有四幅小图:第一幅是猴子扔了玉米摘桃子,第二幅是猴子扔了桃子摘西瓜,第三幅是猴子扔了西瓜追兔子,最后一幅是猴子两手空空地回家。生动形象的插图让这个小故事更加的有趣,更加的吸引学生。我想根据课文内容,课文还少了一幅图,就是猴子掰了玉米,扛着走的图。我便上网找了这样一幅图,把这个故事的插图补全。
本课的插图是一个绝好的教学资源。利用它可以把文本故事绘本化,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
有一天,小猴子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底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利用插图,可以很简单地整体地来感知文章的思路;利用插图可以来学习故事,积累语言;利用插图学习句式,复述故事。
C.语言特点鲜明,积累有价值
(1)量词的正确使用。如,
一(块)玉米地 一(棵)桃树 一(片)瓜地
(2)又____又_____的构词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玉米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积累通过把一样事物的两个特点说清楚的言语形式。
(3)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掰了一个玉米扛着走。
摘了几个桃子捧着走。
摘了一个西瓜抱着走。
理解怎样是“掰”,为什么玉米要用扛,而桃子、西瓜是用捧和抱。
根据文体特色,文本特色就能找准训练点,把握“风向”,让语言训练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3.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巧定“风向”
教在当教处,练在该练时。学生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在设计语言训练时应当考虑哪些训练点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学生会这个训练点,哪些训练点不会而且需要教的,那么这就是我们语言训练的基点了。如果这还是学生感兴趣的点,那就甚好。
小学生喜欢看绘本,读绘本,讲绘本。我根据需求点和兴趣点确定把《小猴子下山》创造性地改造成儿童绘本,运用文本语言说绘本,运用插图内容讲故事,运用所学编故事。真正做到按需教学,依趣训练,让语言训练规范而且生动鲜活。
二、巧妙训练言语,科学“摇橹”,让训练简简单单
1.多元解字,立体鲜活
解字是文章学习的起点,犹如盖楼要打地基,否则你的理解、感悟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对于认知与理解能力还很稚嫩与缺乏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解字的方法是多元的,可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目标是一致的,要让字词理解从规范走向立体与鲜活。
(1)字理解字,追本溯源。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很多字在创造出来的时候,很多部件就表示着某个固定的意思,透过这些部件就能比较正确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甚至于这个词语的意思,因此引导学生关注部件,理解一些部件,掌握一些部件,能很好地写好这个字,很好地理解这个字,对于识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例如案例中,我教学“掰、扛、扔、摘、捧、抱”等这一组动作的词语时,引导学生发现“提手旁”,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跟手有关,都是手上动作的词语。特别在教学“掰”时,让学生看古时候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形象的图解,生动地再现了字理,一个字一幅图,一个字一个故事。这样追本溯源地解字,追到的是对这个汉字的正确规范的理解,追到的是对祖国文字根的追溯,追到的是对祖国文字深深的情感。
(2)动作演示,情趣盎然。理解同一个字词,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但是一定会有一种方法更规范、更科学、更高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字词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深入浅出。如以上案例中“掰、扛、扔、摘、捧、抱”等的理解,老师可以选择讲解,看图理解,也可以组词等方法来理解,而我选择了动作演示为主,其他方法相结合。通过看老师演动作,学生猜词语来理解。再回到课文中来说:扛____;捧____;抱____。接着看图选择动词。最后回到课文想象自己是小猴子,来演演这几个动作。这演示,带领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演出了浓浓的故事情趣,给课堂以精彩。
2.模仿文句,层层深入
如果说词语的感悟是一个个知识的“集成块”的话,那“文句”就是串联这些集成块的线。当富有韵味的,又有节奏的格式蕴含在一个“集成块”中,所形成的句式往往让人感到意趣相投,读来朗朗上口,讲来通顺连贯。在语言思维训练中,在言语实践中,仿写文句是继承与创新的桥梁。它是运用求同思维寻找语言运用规律,运用求异思维进行语言创新的一条捷径。《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中就有这么一条线,一个句式,就值得重锤敲打,好好模仿。句式“小猴子来到____,看到____,就____。”贯穿全篇。我引导学生从:“小猴子来到____”到“小猴子来到____,看到____。”再到“小猴子来到____,看到____,就____。”逐层说清楚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不仅充分地掌握了这个重点句式,而且能自个讲故事。最后还是利用这个句式,进行创造性地说话训练,小猴子再次下山看见葡萄、黄瓜等的时候又会怎么做呢?以此进行文道结合。通过这个文句,学生得言、得意又得情。
3.巧借图片,形象生动
图片是文本的重要信息、重要资源。课文的插图往往都和文本联系紧密。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文本,更好地进行言语训练的。如上述案例中,我利用插图进行文本绘本话,大大地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我利用插图很好地对文章的文路进行了感知;我利用插图引出了词语,并进行正确的理解;我还利用插图进行了文句的训练,进行故事的复述。真可谓是一图多用,用得淋漓尽致,而且效果特别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语言训练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我只结合案例谈了如上三种。
总之,只要把握好“风向”,选择好科学的“摇橹”方法,在课堂上扬起语言训练之帆,一定会让规范之舟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王秉蓉.语文课改呼唤语言训练的回归[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0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