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合理配置及利用探讨

2015-12-22刘宿城刘晓东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资源

刘宿城,刘晓东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32)

近几十年来的科技和社会进步表明:多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这种发展趋势使得以培养工程技术专长的工科大学培养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企业和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需求已不再是特定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而是需要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提出问题能力(即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无疑是培养此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求成为现阶段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外因,使得对实验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培养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突出。[1]

同时,高校扩招导致人均教学资源比例有逐渐降低趋势,教学上投入虽有一定提升,但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普遍存在实验资源短缺、实验仪器陈旧等问题。相比之下,高校科研经费的逐年递增则较大幅度地提升了科研设备数量、质量和类型,科研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高校虽一直在鼓励教学和科研资源共享,但由于存在管理机制、考核方法等因素的制约,致使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仍旧处于探索之中,而科研资源与实验教学资源的分配仍旧严重不协调。一方面,一些高校过于追求量化科研产出,使得科研资源虽较为丰富,但管理上相对独立,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和分配却未得到足够重视,师生人均占有实验资源比例较低,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实验教学需求。

本文将着眼于培养人才和科研发展的双重角度,以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教研为切入点,简要探讨目前实验教学资源管理与利用上存在的若干问题,为建立完善的教学与科研实验资源使用与管理制度抛砖引玉,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一、教学与科研实验资源的相对独立性

从本质上讲,高校实验室应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服务功能:一是为实验教学提供基本条件;二是保障学校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需求;三是为社会服务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持。但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管理体制、考核方法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实验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相对独立的局面。实验教学资源主要服务于人数众多的广大本科生,而科研资源则主要服务于人数相对较少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由于这种资源管理与分配的相对独立性,导致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理论教学与科学实践的严重脱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2]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已有部分重点高校陆续探索并实践将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统一规划、统筹管理,虽初步取得一定效果,但整体上尚未完全摆脱二者相对独立的局面。[3-4]

以我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5个本科专业,分属于3个一级学科;建有1个省级电工电子示范中心、1个电气类专业实验中心,建有EDA、电机拖动等各专业教学实验室,同时建有西门子-安徽工业大学流程工业控制联合实验室、GE-安徽工业大学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教育厅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科研实验室。各科研实验室一般是以课题组的形式运作,实验室资源建设主要来源于实验室所承担的各类研究基金和科研项目,实验资源的管理分属于各科研实验室负责人,管理和运作上相对封闭,缺乏整体意识,片面追求小而全,导致很多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本科教学实验室主要面向本科培养阶段核心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由实验中心集中统一负责,采取与科研实验室完全不同的管理与运作方式。因此,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之间仍旧相互独立,实验资源不能流动,难以实现科研教学资源共享。对于学校而言,在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中,若处于本科培养的底层设计存在不合理性,非但不能确保本科培养质量,也难以支撑硕士乃至博士阶段的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出现的一种尴尬局面:学校的科研产出量逐年递增,而优秀科研产出所占比重却相对较低。

二、实验室开放制度的长效运行问题

在实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是全面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室开放有利于提高实验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真正融合奠定有利基础。实验室开放根据需求应具备四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为实验教学环节提供条件;二是为一些新颖的非传统教学实验提供平台;三是让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四是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科学研究。[5]可以看出,实验室开放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较大不同。开放实验室不是简单地开放实验硬件环境和运行时间,重要的是开放实验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尝试实验室开放的运行和管理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实验室开放这种新型的运行模式涉及到高校方方面面的改革和创新,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整体而言,影响实验室开放制度运行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实验室开放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不足。高校扩招导致学生绝对人数增长迅速,而相应的财力、物力投入并没有成比例增长,致使学生人均占有资源比例下降明显。同时,学校过分强调高端人才的“经济效益”,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引入重视不够,而且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由于进修和人事调动等原因离岗,导致相应实验技术人员的配置不足,难以维系对实验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维护。经费和人力投入的不足从根本上制约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健康、长效运行。二是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对于高校的评价普遍采用量化科研成果和项目的形式,学校对于从教人员和各级子机构的评价也遵从此类量化的考核机制,而实验室开放带来的效益难以在短期内量化评估,使得实验室开放运行的重要性被低估。实验技术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认同感并没有明显改善,工作量难以量化和平衡,直接影响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全面展开。

三、实验资源利用效率的制约因素

评价实验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整合以及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合理性,关键在于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5-6]一般而言,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应考量在实验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以最低的实验资源投入产生的最大效益,因此可定义为如下公式:

其中,P代表产生的效益;R代表实验资源投入成本;X代表实验资源类型,如教学实验资源或科学研究资源等。

依据公式(1),可分别定义实验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利用率为:

通常,无法严格界定实验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二者的类别,有相当一部分实验资源同时起到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作用。因此,总体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为:

实验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重复配置现象比较普遍,而部分教学效益和科研效益存在交叉,比如:通过实验教学产出的科研论文和专利,以及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教学上的改进,这些既可以统计为教学效益,也可统计为科研效益。因此对实验资源产生的总体效益统计小于实验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简单叠加,则有:

公式(4)表明,实验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低于实验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利用效益的平均值,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实验资源配置模式和资源管理方式。

若实行新的实验资源管理方式和开放制度,首先需要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对实验资源利用的最终主动权在于学生和教师,实验室开放的主体是学生,需要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目前高校实行的并非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安排的自主时间相对较零散。同时,学生对实验室开放认识不清,对参加开放性实验缺乏积极性,获得成就感主要源于科技竞赛类的获奖,因此对实验资源的利用也仅局限于科技竞赛。另一方面,现有实验项目和内容有限。兴趣应该是引导学生自愿参与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动力,学生是实验室开放和实验资源利用的最大受益群体,他们希望富有趣味性、多样性、层次感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希望参加开放实验项目提高学习兴趣和发掘自己的潜力。然而,由于目前高校因为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因素,还不能提供丰富多样的实验项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四、结语

本文主要就目前实验资源和科研资源配置、实验室开放制度以及资源利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探讨。这将为后续研究如何改善实验资源和科研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1]韦化,曾冬梅,秦钢年.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31-34.

[2]曾周末,刘鸣,毕玉玲,赵学珏.高校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5):126-129.

[3]白忠喜,胡卓君.基于资源整合共享的实验室重构及其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110-112.

[4]龙科军,况爱武.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2009(9):34-35.

[5]韦须祥,韩乾,洪霞,周建中.高校实验室开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120-123.

[6]韩春田.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189-191.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教学资源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我给资源分分类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