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三峡大地的土家汉子
——记重庆市万州区农委副主任杨文之
2015-12-21王朝强赵会生
文 王朝强 赵会生
情倾三峡大地的土家汉子
——记重庆市万州区农委副主任杨文之
文 王朝强 赵会生
初见杨文之,很难把他与一位地方政府中层官员联系在一起。他个子不高,穿着很普通,脸色微黑,甚至有些沧桑感。乍看平凡无奇,但你只要与当地老百姓攀谈,夸他的人可真不少。
十载磨砺 春华秋实
1991年4月,生长在三峡大山深处的土家族青年,24岁的杨文之到原万县团结乡任统计干部,同时兼任保险员。万县自古以来就有“八山两水一分田”的说法,农村经常遭受水灾、旱灾和风灾。上个世纪90年代,农业耕种靠天吃饭,开展农业保险极为困难。杨文之先从乡村党员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其负责区域的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远远超过了其他相邻区域。同年,万县发生了大风灾,粮食减产严重,农业保险最大化的保障了投保农民的利益。
乡镇干部的必修课之一就是当好驻村干部。新参加工作的杨文之,主动要求去最远最穷的丛木村与茶树村驻村。这两个村都是远近有名的“兔不拉屎的地方”,不通车,往返乡政府要行走4个多小时崎岖山路。生长在农村山区的杨文之,对乡亲们的生活感同身受,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为乡亲排忧解难,不辞辛劳。短时间内他就与村里乡亲打成一片。由于工作出色,1991年杨文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2年1月下旬的一个晚上,风雪横虐、天寒地冻,团结乡政府的干部们都在值班室看电视。突然电话响了,电话那头告知村民蒋寿德的儿子蒋兴龙在大学里突患重病,明天家长必须到校。当时全乡只有这一部电话,要通知蒋家人,必须有人步行前往。在大家面面相觑时,杨文之只轻轻地说了一声:“我去吧”,就融进了漆黑的夜色里。他迎风顶雪,深一脚,浅一脚,摸索行走在泥泞狭窄的山路上,半个小时后,终于敲开了蒋寿德的家。
1992年10月,原万州区拆区并乡,杨文之调任赶场乡任党政办主任。次年10月,他被选为公安员。在担任公安员的5年时间里,杨文之凭着果敢的性格与缜密的工作思路,以及对党和乡亲的赤诚之心,递交出了一份优异的工作答卷。
1994年,适逢当地鱼背山水库、赶场电站修建,当时各种利益冲突交织,人员流动性极大,治安情况复杂。杨文之带着两个治安工作人员,破获了一系列治安和刑事案件,确保了重点工程的顺利修建和社会治安的稳定。
1995年1月,谭仁轩餐厅的彩电、高档香烟及财物被盗,虽然上级公安机关刑警多天蹲点,但依然没有破案。杨文之带着治安员经过地毯式的排查与走访,确定在走马乡流窜作案多起的向某有重大嫌疑。于是,他带着治安员连夜赶往,由于当时条件艰苦,他与治安员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农用三轮车。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站在车上的人都已冻得僵直,十余分钟不能下车。当夜,杨文之将向某捉拿归案,向某不禁哀叹道:“本来等天亮我就走的,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向某的及时归案,极大震慑了其他不法分子,维护了一方的治安。
1998年10月,台灯村6组王光杰的妻子胡开菊突然失踪。杨文之经过排查,确定胡开菊应该是被拐卖了,并锁定胡开菊是被拐骗到忠县复兴镇的一个偏僻山村。杨文之率人前往解救,经过三个多昼夜奔波,终于将胡开菊带回老家。
在结束5年的公安员任期后,杨文之调任赶场乡党政办主任兼组织、人事干事。1995年至2000年,他连续六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1年2月,杨文之升任恒合土家族乡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初到任上,杨文之立即对全乡农村长达15年呆账、烂账、糊涂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理,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秉公办事,半年后,交给全乡百姓一本明白账。
从1991年到2001年的10年里,年轻的杨文之经历了农村工作中的风霜雪雨,也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经过磨砺,他再不是一位稚嫩、怀揣梦想的农村知识青年,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对党忠诚,时刻怀着对乡亲感恩之心,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优秀基层干部。
主政凤仪 有胆有识
2001年10月,杨文之被破格提拔为凤仪乡乡长。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辱使命。上任后,他与乡里的干部一起到北京、武汉、张家界等地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立志为乡亲们办实事。
2004年6月至9月,上级组织决定派杨文之到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任党委副书记。期间,杨文之调研撰写的《解读重固镇经济发展:实现“两个集中”,破解“三农”难题》,被重固镇党委作为全镇党员干部的学习资料。同年10月,在上海学习到基层先进工作经验的杨文之回到凤仪乡任党委书记,也拉开了他主政凤仪的序幕。
凤仪乡是万州区的高寒、边远和贫困地方,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摆在杨文之面前的困难很多,他首先选择了修路。但是,修通全乡11个村的乡村公路困难重重。修建山路不同于平地,不但需要庞大的资金,更需要规划和智慧。
特别是在修建与湖北利川市谋道镇相连的公路时,杨文之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阻力。当时从凤仪乡到湖北境内如果走国道,要绕行40多里路程,而在两省边界有两家孙氏兄弟开的边贸商店,渝鄂两地的群众因道路不通,只得在这两家店内购买货物,这两家边贸商店可以说是生意红火、日进斗金。如果公路修通后,其优势就会失去,但是为了两地广大百姓的利益,杨文之多次前去协调。孙氏兄弟纠结一群人对杨文之进行打骂,杨文之理解孙氏兄弟的心情,不厌其烦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终于使他们妥协不再阻挠。半年后,道路得以顺利连接。如今,这条连接渝鄂两地的公路,成为了便利渝鄂两地的安全之路、文明之路、商贸之路、更是一条真正的连心之路、民心之路。当时,杨文之修路以德服人的故事,至今民众还在传颂。
新场镇为凤仪乡政府所在地,2001年,人口不足300人,每年上缴财税只有区区的5万元。但是,新场镇地理位置处于渝鄂两地交通要道,杨文之看到了它巨大的经济商贸潜力。经过调研,他决定重新规划建设,并且很有前瞻性的把主干道修宽,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同时在道路两旁划出绿化带。在短短的3年内,新场镇人口增加了十倍,财税激增到一百多万元。
宋氏家族世居新场镇,经营着集镇的自来水厂,而且宋氏家族的人在当地政府部门都有人脉关系,算得上当地的望族。因为垄断着自来水厂的经营,宋家不愿意更新水厂设备与管道。所以,到了冬天老百姓家里的水管时常冻破,吃水成了难题。杨文之多次与他们沟通,均被宋家拒绝。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公开招商引资,建设新的自来水厂。这时,杨文之收到了死亡威胁,有人传话过来:“宋氏家族你惹不起,就别多管闲事了。”而杨文之则不为所动,公开回应道:“新场镇的百姓冬天吃不到水,乡政府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我杨文之偏不信邪,只相信邪不压正”。杨文之这种大无畏气势与魄力极大压制了宋家的气焰,新的自来水厂得以顺利建成并运营。
任职九池 硕果累累
2005年9月,杨文之调任九池乡任党委书记。
九池乡是万州区下属的龙宝、天成、五桥三个开发区合并后一个大跨度交流的乡镇,地处城郊,论经济实力要远超凤仪乡数倍。九池乡虽然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是民风涣散,领导干部内耗严重,三区合并人员情况尤为复杂,政令不畅、人浮于事。
果不其然,杨文之刚一上任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当时规定,杨文之作为九池乡的一把手是需要配备专车,以便其下乡调研开展工作,但有人找了种种借口把应该给乡党委书记的车扣了下来。于是,杨文之坐公共汽车上下班,骑车去每个村子调研,在这几个月中,他不但找到了九池乡存在的问题,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池乡黄梅村,有着30多年的“社日活动”。从1982年以来,无论村社班子换与否,社日活动作为黄梅村民主议事制度一直坚持了下来。每月20日,无论天晴下雨,还是酷暑寒冬,社日活动从未间断过。每次活动日,大家集中在活动室或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或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交流生产信息和致富经验,或调解家庭、邻里纠纷,或商量村社里的大事、相互传递致富信息等,每次社日活动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还有个好传统,那就是谁和谁有矛盾、闹纠纷,有话当面说,社日活动共同调解,促进和谐。
2010年4月向九池乡凤凰村7组村民杨大云、周明定了解民情
通过调研,杨文之把黄梅村民主治村的管理模式在全乡内推广,并极具创新的把“社日活动”发展成了全乡的“党日活动”。他打破村里党员按自然组分组开会的传统,通过职业划分把养殖业、交通运输、种植业的党员分别聚在一起开会,不学文件就交流致富经验,进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06年4月28日,时任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和重庆市委书记汪洋专程到九池乡黄梅村调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和建议。2006年5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九池乡“社日活动”的工作经验。
2007年1月,经过万州区委同意,杨文之决定首次在黄梅村公开海选村委会班子,这种探索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式也得到了上级组织和社会广泛的肯定。极大的改善了九池乡的民风民俗,同年,杨文之被选为重庆市第三届党代表。
2008年2月13日,重庆市委办公厅《内部参阅》专题发表了杨文之所撰写的《关于九池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调查与思考》。而九池乡与之前相比,领导班子不再相互掣肘,变得团结而高效;老百姓不再互相冷漠,开始互帮互助,乡容乡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杨文之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从未放松物质文明建设。上任一年后,在他的主导下硬化了全乡10个村的公路,同时解决了部分村用水难的历史问题。
路通了,水也有了,党心聚了,民心也齐了。杨文之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生态九池计划。在三峡库区改造后,九池乡原有的农田面积减少了很多,因此万州区蔬菜很大一部分必须靠外地供应。杨文之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专门去重庆等地请教相关的农业专家,从选种到播种培育各个环节为九池乡的蔬菜生产制定详细的计划。全九池乡种植蔬菜的面积发展到5000多亩,而且都是无公害的高品质蔬菜,特别受市场欢迎,不但在万州区供不应求,而且还销售到了重庆的市中心。
更值得称道的是,杨文之一手策划与创办的“草莓文化旅游节”。最初农民种植的草莓不成规模而且相互压价,每斤只有3元,品质特别好的也不过5元,而旅游节的创办,极大扭转了优质草莓买不上价钱的局面。旅游节设立了最大、最红、最甜、口感最好等奖项,请专家与群众一起评奖,现场发奖金给农户。为了推广草莓节,杨文之请来了各路媒体记者采风,让他们到现场采摘、品尝,实地感受和报道草莓文化旅游节的实况,使草莓节声名鹊起。草莓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不仅能提高种草莓农户收入,其他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也得到了收益,使九池乡的各行业获得多赢的局面
2009年7月,九池乡党委被重庆市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评为“大学生村官十佳先进集体”。同年9月,杨文之被重庆市评为建国60周年“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2010年10月,杨文之作为重庆市唯一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了中组部组织局基层党建课题调研。
魂牵三峡 梦萦乡愁
2011年11月,杨文之调任万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主持宣传部日常工作。在新岗位上,杨文之依然克己奉公。他天生是一个念旧的人,一个闲不住的人,一下子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相夕相处的乡亲父老,心里总有些难以割舍。
他坦诚地说:“既然命运把我与农民连结在一起,我这辈子的乡愁注定不可改变。几十年来,我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在工作中,与农民相处接地气,我很受用,也很踏实。看到农民生活有盼头,我的工作就有劲头。我想,这也许就是我这一生的使命。”
四个月后,杨文之向上级组织申请,主动要求去农委工作,除此不带任何要求。2012年3月,杨文之调到万州区农委任副主任,主管办公室、财务、科教、农机、蔬菜、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工作。
2013年,到农委工作一年有余的杨文之,再一次展现了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自2005年4月3个开发区以及十几个部门合并到万州农委以来,农委到底有多少财产与固定资产,没人说得出一个具体数字,更无账可查。面对这种情况,杨文之带着农委的工作人员,到每个乡镇去盘查登记属于农委的国有资产,虽然得罪了一些多拿多占的干部,但是终于将农委的国有资产全部理清,建立了一本明白账。
与此同时,他还用法、理、情解决了长达15年,历经7位主要领导都悬而末决的农委单位职工集资房建设的历史遗留案件。
2010年10月到九池乡普安村召开院坝会
更值得称道的是,农委原下属单位天成燃油储供站职工,2005年因为改制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杨文之用两个月时间,锲而不舍的召开19次谈判沟通会议,协调平衡各方利益,7位长年上访上诉的职工心服口服,主动在补偿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几年前,杨文之在九池乡主政时,面对因三峡水库175米水位线蓄水淹没原有农田的问题,如今,再一次摆到了他的面前。而这次需要解决的是整个万州区的耕地大问题。有了在九池的经验,杨文之胸有成竹,他上外地请来了农业专家,为万州区规划合适其地理气候环境的作物。同时大力推广农机的使用,极大的节省了人工,也使得一些原先不太适合耕种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短短的三年时间,万州区从蔬菜自给率不足30%,到如今蔬菜基地已经发展到33000亩,且城市自给率提高到了65%,并且保证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受益的不仅仅是万州175万人,还包括渝东北区县的群众。万州区农作机械化率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农机推广工作的全市第一名。
而今的杨文之,还肩负着万州区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出身农村山区,长期在山区农村工作的他,对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比别人有更深的感受。他心里十分清楚,生态搬迁促进了居民生产,改善了贫困地区落后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鉴于此,两年来,杨文之每天动辄就要驱车近三百公里,在政府与百姓间、各部门之间反复协调。经过努力,目前已有两万多人从条件较差的地区搬进了新房。为了让更多的高山搬迁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至今他依然不辞辛劳,奔波在山路上。
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海岸附近到本世纪中期海平面可能上升1英尺或更多受到海水上升及暴风雨等的影响海岸面临风险越来越大届时我们将面临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