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研究
2015-12-21姜耘
姜耘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研究
姜耘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以下简称《欧洲框架》)为欧洲语言在评量架构和教学指引、考试、教材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基准,其政治与教育上的意义在于它可用来评估语言学习者所学语言的成就,同时还能给予学习者一个教育上的指导方针。《欧洲框架》系统全面地吸收了当代语言学、语言教学及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语言教育观。
欧洲框架;语言能力;外语教学
一、关于《欧洲框架》
1.《欧洲框架》产生的背景。人才在全球大幅度流动,加上欧洲目前最热门概念之一的师生交流网络(Erasmus Network)、多语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均促成各语种间沟通频繁;同时最近法国教育部调查了150家公司,发现聘用人才最重要的王牌是求职者需要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在此背景下,《欧洲框架》应运而生。
2.《欧洲框架》的语言能力分级标准。《欧洲框架》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分成三等,共六个级别:一等(A)即初级使用者(Basic User),包括入门级(A1)和基础级(A2);二等(B)即独立使用者(IndependentUser),包括进阶级(B1)和高阶级(B2);三等(C)即熟练使用者(Proficient User),包括流利运用级(C1)和精通级(C2)。各语言能力等级描述量表如下:
A1能理解并运用每天熟悉、与自己喜好有关且具体的表达方式和非常基础的语句,可以介绍或询问、回答自己或他人有关个人的讯息,例如居住地、人际关系、所有物等等,对于他人缓慢而清晰的对谈,只能以简单的方式产生反应。
A2能理解在最贴近自己的环境中经常被使用的表达方式或语句,例如非常基本的个人和家庭资料、购物、区域地理和就业,能与人沟通简单而例行性的工作,这类工作通常只需要简单而直接的日常讯息,另外,这个等级的学习者,能够用粗浅的词语描述自身背景以及最贴近自己的事物。
B1能对自己在工作、学习环境、休闲环境等等遇到熟悉的事物做出理解,能在该语言使用地区旅游时应对各种可能的状况,也可以对于自己感兴趣或熟知的事物提出简单的相关资讯,另外还能够描述经验、事件、梦境、愿望和雄心大志,并能对自己的意见或计划做出简略的解释。
B2能理解复杂文章段落的具体和抽象主旨,包括技巧地讨论自己专业的领域,可自然而流畅地和该语言的母语使用者进行例行互动。可以针对广泛的主题说出清晰、细节性的文字,并且可对于一个议题提出解释与利弊分析或想法。
C1能理解包括要求、长篇文章、或意义含蓄的广泛讯息,自然而流畅的表达而没有明显的词穷状况发生,懂得弹性并有效率地在社交、学术、专业目的等方面运用语言,对于复杂的主题能产生清晰且架构良好、细节性的文字,展现收放自如的组织形式、连结和精巧的策略。
C2能够轻易理解任何吸收到的讯息,并且针对不同书面或口语来源做出大纲、重新架构不同的论点,提出的表达,自然而非常流畅,紧紧地抓住语言最唯妙唯肖的部分,更能在较为复杂的场合上辨别专业上细微的意涵。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六个级别并不是各自封闭的,它只是一个标准框架,是可以修改和可扩展的,即可以根据每一等级的标准在其基础上继续细分。欧洲理事会为帮助语言检定的发展与应用,于2009年1月发布修正版,将原本的六级修正为九级,即C2、C1、B2+、B2、B1+、B1、A2+、A2、A1。
3.《欧洲框架》的语言能力描述和语言交际活动。《欧洲框架》将语言能力分为“一般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前者包括知识、技能、个性、学习能力等;后者包括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语用能力三个方面。
《欧洲框架》以行动为导向(Action Oriented),它把“语言交际活动”分为“语言理解”、“语言产出”和“互动”,强调通过现实的语言交流来实现交际任务。
4.《欧洲框架》的语言运用环境和语言交际策略。《欧洲框架》将语言突出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注重语言的社会效用,它把语言运用的环境分成了四个方面:个人交际环境、公共场合的交际环境、工作环境和教育环境。《欧洲框架》十分强调语言的运用环境,因为语言是用来帮助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的。
《欧洲框架》提出了三大交际策略:在理解过程中寻找线索并进行推断;在互动环境中,参与讨论、合作、辩论、演讲等;在语言表达活动中,采取计划、补偿、监控等策略。
5.《欧洲框架》的主要工具。欧洲语言手册有好几种版本,经由欧洲理事会认可发行,是个人的语言学习过程记录。各种版本给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共有三种语言,手册中包含语言护照、语言活动录、卷宗、附件等。希望也能看到中文的手册。
6.《欧洲框架》的目的。第一,改进教育及外语教学;第二,就各个欧洲国家的外语课程进行比较;第三,在欧洲范围内提高外语能力测试的透明度。
二、《欧洲框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与外语教育(包括外语的地位、学生的交流、语种的选择),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不难看出,《欧洲框架》是教学与教育政策相结合的典范。二十世纪时部分国家曾推行语言国际推广政策,二十一世纪以来外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语言推广政策分不开,《欧洲框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欧洲框架》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影响。第一,制定学习者目标以及外语能力标准、检验、评估教学效果已被视为十分必要的。实习的重要性已普遍被重视,尤其以国外实习经验最为有用。第二,知识考试时代逐渐地进入能力标准测试时代,例如法国外语教育的能力概念逐渐地转向其他科目。第三,《欧洲框架》外语等级标准已加入法国基础教育体制,德国由政府赞助的DeutscheWelle更将德国语言课程A1-B1等级细分为A1-1、A1-2、A2-1、A2-2、B1-1、B1-2,且其语言课程规划的标准适用于许多欧洲语言。第四,模块教学:根据《欧洲框架》所指定的五种语言活动(听、读、写、互动表达、连贯表达)编班,而非根据年级和水平编班。第五,项目教学:用电脑技术获得真实的语言材料。
2.《欧洲框架》对外语教学有待加强之处。第一,课堂教学跟不上现代新理念,其实新理念也不是那么新,仍停留在知识考试的层面上。第二,高等教育在吸收新的理念时普遍落后于初等和中等教育(不过有些高等精英院校还好些)。
三、《欧洲框架》之于汉语学习
1.语言技能不能均等发展。各种外语之前,人人皆不平等。怎么说呢,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彼此的词汇透明度高,但是英语或德语透明度则低很多;英语和汉语的语法距离比法语和汉语短;词汇方面,对法国学习者来说,保加利亚语、俄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透明度低。面对语言的不平等,汉语是否适合《欧洲框架》,如何解决文字的问题,中国文字学习进度缓慢,要达到一定的语言能力水平,所需的时间很长,能读懂不一定能念,能听不一定能写得出来,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发展不一,中文内部结构和其他语言最大的不同在于口语和书面语,对外汉语学科忽略文字教学已有好几十年的时光。
2.《欧洲框架》之于汉语学习。汉语对应注重交际能力的欧洲框架会有些难度,需要谨慎看待汉语和印欧语系的语法结构体系、词汇透明度、文字体系的性质以及文化语境。这些框架必须要加工,现成的框架标准对于中文仅能局部转用,作为局部的参照。局部能力利用也纳入欧洲框架的测验指标,考试题型多偏结构性考题、词汇、语法。由于中文最大问题是笔头能力,故先以开发口语能力为主,能够达到口头沟通也就达到了局部能力。在初中等水平制定识字门槛上,笔头能力如何获得有效解决呢?初等水平可以制定一个到两个识字门槛,根据特定标准选字,单独选字制作字表,例如欧洲框架最低标准可以写明信片。汉语识字门槛的办法,一者可根据五百或八百最高字频制作成字表,另一种办法不把单字作为指标,把书面和口头能力完全断开。就目前法国学习汉字的情形,初中生和高中生还是被要求每个生字写几行,作文时如果学生都用汉字会比用部分写拼音分数来得高。高中毕业的时候,学生规定必须要会805个字,其中有505个主动字(必须写的字为主动字),另外300个为被动字(可用拼音,但不一定要会写)。欧洲框架还有组合词表,里头的词90%以上都是用字表的字组成。学生要看得懂繁体字,但是书写为简体字。字表的选字标准除了该字的构词能力和使用频率之外,还考虑加入个别特殊字,并不一定是高频字,但口语常用,例如“饿”等。
四、语言测试与评估
1.对《欧洲框架》的几点思考。第一,《欧洲框架》和其他测验评量不同之处在于《欧洲框架》是从使用者角度而制定的。第二,《欧洲框架》最大的特点在于局部能力的认定。第三,思考汉语使用《欧洲框架》是否能解决华裔班分班等问题。第四,思考手写和电脑输入的测验方式,再有就是口说分成互动表达和连贯表达两种练习方式。第五,汉语融合《欧洲框架》的可行性和执行面需要研究者共同参与,将对于汉语教材编写和汉语教学分班有莫大的帮助。第六,台湾讯息:台湾闽南话测验评量使用的是《欧洲框架》。
2.《欧洲框架》等级与托福、雅思、托业成绩对照表。《欧洲框架》根据其三等六级制定了详细的测试与评估标准,具体描述了学习者在语言的听、说、读、写上所应该达到的标准,从而建立起与标准化考试证书一一对应的评估体系。雅思、托业英语测试计分(见表1)。
表1 《欧洲框架》与托福、雅思托业英语能力测试对照
《欧洲框架》2001年被正式推出成为欧洲理事会在外语教学领域的主要工具,也是语言教学的“文化大革命”,架构的建立和实施牵涉到学习、教学、评估、培训、教材编写、教学大纲设计、测试研究,取而代之的是“任务式教学”、正面评估和分层迈进。◆
[1]艾军.谈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路径——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一书谈起[J].教育探索,2011,(4):31~32.
[2]闵尚超.《连接测试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述评[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2,(1):57~59.
[3]鹿士义.商务汉语考试(BCT)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的等级标准关系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2):56~63.
Research on Common Reference Frame of European Languages
Jiang Yun
(Bohai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121000)
Common reference frame of European languag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uropean frame) provides a benchmark for evaluated architectures and guidelines teaching,examination and teachingmaterials on European language,which has the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achievement of language learners and give guidance to the learners.European frame system completely absorbed the achievement of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ield, which ha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view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European frame,language ability,English teaching
H319
A
1674-0416(2015)03-0142-03
[责任编辑:王靖宇]
2015-04-07
本文系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研究”(编号:锦社结字[2014]第79号)的研究成果。
姜耘,女,1966年生,山东潍坊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