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与语用习得路径的多维扩展
2015-04-15刘亚燕
刘亚燕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一、引 言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语用学的发展和应用。在习得过程中语言是基础,语用是目的。我们应力求多维的扩展,系统、全面地输入语用知识和信息,了解目的语在某种情况下怎么使用。其中,礼貌语言是语用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语用学研究中语言的礼貌性历来是热点之一。礼貌这个文化现象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礼貌制约语言的使用。另一方面,语言又是礼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1]恰当、得体的礼貌言行对于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对礼貌的理解和重视也各不相同。日语学习中,礼貌信息和知识的输入应做到从平面到立体的扩展、静态到动态的分析、局部到整体的感知,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提高学生的礼貌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以达到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二、礼貌原则的相关研究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有关礼貌语言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美国学者戈夫曼早在50年代就从人类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脸面”,一个人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也是保全自己“面子”的最佳方式。在戈夫曼的研究基础上,1987年,英国学者布朗和莱文森对礼貌中的面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将礼貌行为分为两种:(1)积极礼貌,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正面要求(如表扬对方的职业、地位、成就、相貌、孩子等);(2)消极礼貌,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反面要求(如尽量不去侵犯对方的人身、财产、自由等)。[2]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则认为:构成礼貌的重要因素是命题所指向的行动内容给交际双方带来的利损情况和话语留给受话人的自主选择程度。[3]以此为基础,Leech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概括为:A.得体准则;B.慷慨准则;C.赞誉准则;D.谦逊准则;E.一致准则。[4]由此可见,礼貌在语言使用中至关重要,很多语言成分如词汇、句型语法和语篇等在使用过程中都体现出程度不同的礼貌特征。外语学习中注意这些礼貌原则和特征的输入,有助于学生在交际中采取必要的语言礼貌策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语用含义,从而促成交际的顺利完成。
三、礼貌原则与语用习得中的多维扩展
1.从平面到立体的扩展。首先,语用的学习中对礼貌信息的输入应重视从平面到立体的扩展,即前景化的形式和语义的词汇语法知识扩展到背景化的语用礼貌认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可同时表达字面意义和社会意义。在特定语境下,其中某一层面上的语用意义会处于显突地位,淡化甚至淹没其它层面上的意义。[5]有些词本身所具有的词汇意义在使用时有可能转化为人际修辞功能的二次元用法。因此,在解释语法意义的同时,应注重其中所具有的礼貌语用信息的导入。
第一,表示不确定意义的词汇。
例(1)タクシ一でもお呼びしましょうか。
(2) 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出てもらえますか。
在词汇方面,日语中存在大量的表面含义不明确的副词,副助词和形式体言,例如有表示大致范围或程度的“ちょっと、适当に、おそらく”等;表示不明确的数量或时间范围的“ほど、ぐらい、すこし”等;表示不明确的地点和事物的“ほう、へん、でも”等。这类词语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能够对修饰的内容作某种程度的限定,修正或给出变动范围,使信息量不确定。教学中通常着眼于它们的语言知识,即围绕其意义、接续及搭配展开,而实际上在交际过程中它们还具有很重要的礼貌功能。在言语交际中消极礼貌策略的运用能够满足人们希望其行动不被人干涉,即具有行动的自由和自主决定的自由,话语提供给受话人的自主选择度越高,话语的礼貌程度也就越高。例(1)中发话人分别使用“でも”的表达方式,使话语更加委婉含蓄,避免武断和绝对化,让对方在一定范围内去理解,留给受话人自主选择权,提高了受话人自主选择作出被要求行动的自由度和理解度,增强了表达的礼貌性。例(2)中说话人对受话人提出请求,由于命题内容有可能给对方造成负担,为了将给予对方的负担抑制到最小程度,构成较为礼貌的交际行为,日语中“ちょっと”的使用频率很高。
第二,委婉曲折的句末表达式。
例(3)これは特に说明を加える必要もないでしょう。
(4) 两者の冲突は不可避であ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日语存在一些句末表达除了固有的语法意义外,在言语交际中同样也有礼貌的语用意义。例如有表推量的“かもしれない、だろう、でしょう”;表委婉断定的“と思う、と思われる、と考える、と考えられる”;表示样态、比况的“ようだ、そうだ”等;另外,还有使用接续助词“が、ので、て、ば、たら”等来中断句子,构成句末省略式。这些表达方式的使用使话语更加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既表达出说话人的观点,又留有余地,避免说话人在抒发自己的看法和立场时的直接和武断。礼貌原则中强调采用越间接的话语方式,其强加程度就越小。以上例句(3)(4) 中,划线的句末部分由于使用委婉曲折的表达式、缓和了语气,体现了说话者站在对方的立场,顾及对方心理,不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礼貌态度,从而避免了威胁到听者的消极面子。与此同时,此类表达减轻了说话人对观点和结论所承担的责任,维护了人际交往中的“和谐”。在外语习得中如果能结合语境,对其潜在的礼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将有利于引起学生在言语交际中的主观注意,发挥语言的语用优势,帮助交际的顺利进行。
2.静态到动态的分析。日语教学还应将语言知识放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并根据不断变化的语用参数进行动态的分析。语言使用的参数概括成交际者的时间和地点、交际语域、交际者所使用的语言的正式程度,交际语域还包括次参数即交际者的角色和地位、交际者所使用的信息传递媒介、交际者所处的交际主题。[6]在礼貌表达中,以敬语为中心的语言层面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对是否采用敬体还是简体通常趋于静态分析。日语学习者在人际交往中也总是想方设法使用敬语以示对对方的尊重,认为只要使用好敬语就是礼貌的,交际就能畅通无阻。然而在实际交往中,语用参数是不断变化的,礼貌不仅是指根据对象和场合进行言语形式的变换,还包括为达到有效的交际应采取什么样的言语行为,涉及面更广。
礼貌语言取决于交际对象、交际场合、话语命题内容、发话意图等因素。礼貌策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分别为满足人们希望接近他人和希望与他人保持距离的需求。日语口语中的“敬体”和“简体”分别从属于消极礼貌策略和积极礼貌策略的范畴。从形式上看,一般容易产生简体不如敬体礼貌的错觉,可是从功能上看,在很多场合,简体能起到顾及对方的积极面子,拉近人际关系的作用。[7]。在交际中,人们不仅面对不同的人,交际语用距离存在差异,而且即使是同一人,根据时间和场合,发话内容和意图也会发生变化。
例(5)说话人和听者是朋友关系:
(大学のゼミが始まる前に) 表准备はどうだろう?终わったら、一杯饮みに行かない?
(ゼミ 表中、质疑 答において)あの、ここのところがよくわからなかったんですが、…。[8]
说话人对敬体和常体的选择是相关语用参数互动的结果。例(5)中,在平时的私人场合使用的常体的朋友之间,在正式的公众场合切换成了敬体,虽然说话人针对的是同一对象,但两者都可以说是礼貌的表达。前者的常体符合交际双方是朋友关系,且研讨会发表前的私人场合下的礼貌要求,有助于强化平等和亲密关系,维护了对方的积极面子;后者由于私人场合变成讨论会发表的郑重场合,因此言语使用和礼貌策略也随之发生变化,敬体的形式更有利于该场合下的顺利交际。语言是动态的,变化的,礼貌语用参数的改变需要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正确估量参数,对语言形式作出合理的选择。在语用习得中,对礼貌信息的导入需根据语言使用参数的变化由静态扩展到动态的分析。
3.局部到整体的感知。语用的习得还需要从注重文章中词句等语言点的掌握、语法现象和语言结构的局部分析,扩展到语段和语篇结构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篇,只有语篇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参与到语言交际之中。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礼貌表达方式的差异,但是人们想要表达礼貌的动机和心理具有普遍性。我们除了着眼于各个语言所固有的语句层面上的礼貌程度的静态分析外,还有必要导入会话语篇的礼貌性这一概念。[9]例如,礼貌原则在会话语篇层面的导入可体现在话题的选择和话语结构上。
第一,话题的选择。首先,日语中话题的恰当与否与交际双方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一般交际中不能涉及对方(特别是上位者)的私人领域,其中包括年龄、地位、收入、恋爱、婚姻状况、孩子的前途等隐私,个人的愿望,需求,感情,意志,感觉等心理活动以及个人的专业方面的能力,回避这些话题就是对对方的礼貌,满足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不希望被打扰的欲求,使对方感到受尊重的同时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以帮助交际的顺利开展。
例:(6)先生は英语ができますか。
(7) 先生、ビ一ルを召し上がりたいですか。
以上例(6)(7) 的表达虽然符合语言规范,使用了敬体及相关句型,言语形式是礼貌的,但却给对方带来了不愉快的感觉。原因在于发话内容上的不礼貌,其中划线部分过于直接地涉及他人的能力、感觉、意志和愿望等领域。在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这样的表达威胁到受话人的消极面子,违反了自身领域不被侵犯的欲求,特别当对方是上位者时更应避讳,否则影响交际效果。
第二,话语结构。礼貌信息的导入在会话语篇层面上还体现在话语结构上,说话人如何礼貌地实施言语行为,以及受话人如何做出礼貌的回应。由于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日语的口语会话语篇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即使口语表达得十分流利,如果对日语口语会话的基本结构不了解,也难以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首先,日语的会话语篇中说话者是会话的中心,说话人的话语结构通常由导入正题前的前置表达,会话的正题内容及会话的结束三要素构成,说话人要达到礼貌地实施言语行为,非正题部分的前置表达和会话结束两要素至关重要,并非可有可无。所谓的前置表达就是指在进入谈话时不立即提出正题内容,而是创造一个会话的“场”,然后再展开会话,它的使用顾及到了对方不想被打扰,自身领域不希望被侵犯的消极面子。[9]
例(8) :大したことじゃないんだけど、…。
例(9):すみません、お忙しいところを。
例(10):话は わりますが、…。
以上的例句是会话交际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例如(8)是会话中的前置表达,作用是把受话人引入会话场面或引出话题,向受话人传递“我要和你谈话”的信息,暗示会话内容,让其做好听的精神准备,以营造融洽的气氛。如果把该部分省略,单刀直入,直接进入正题部分则显得失礼,会让听者感到唐突,产生突然被打扰的不愉快,从而影响了交际的顺利展开。另外,说话人要礼貌地实施言语行为结束会话也需技巧,通常结束会话时会使用例(9) 的例句等表达方式预先向对方发出结束谈话的信息,目的在于顾及对方面子,使会话更柔和,否则随意唐突地中止和对方的谈话是很失礼的。此外,在正题部分如果出现话题转换的情形或转换后回到原话题时经常需要使用诸如例(10)的表达方式,向听者传达话题转换的信号,给对方一个缓冲期,做好转变的思想准备。以上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说话者对听者的消极面子的顾及而采取的礼貌策略。
其次,日语的会话语篇教学中礼貌信息的导入还包括听话人如何做出礼貌的回应。例如,中国人的礼貌观念是听者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说话,不应在别人没有讲完之前就随意插话。但是,日本人却认为听者随时随地的插话或应答才能体现出积极参与的礼貌态度。因此,在会话语篇教学中应对会话结构的特点加以重视。
例(11):A:きのう、伊藤さんからね。
B:ええ。
A:一绪にアルバイトしない?って诱われて。
B:ええ。
A:来 、面接に行くことになったの。
B:そう。
例(12):A:そのお话はちょっと…。
B:あ、そうですか。
例(11) 中听者频繁使用“ええ”、“そう”进行随时的应答,表明自己对说话者所说内容的注意倾听和兴趣,体现出礼貌原则中应尽量保持和显现与对方的一致性的准则,有助于营造轻松融洽的交际氛围。例(12)中,听者对说话者还未讲完的谈话内容做出预测,使用“あ、そうですか。”抢先应答,减轻了说话人不便把话说完的心理负担,使得谈话顺利和谐地进行下去。日语采取的是“共话型”的会话形式,即听者不仅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还要不时地对对方的谈话做出反应和回答。中国人一般使用“对话型”的会话形式,所谓“对话型”就是一方讲,另一方听,一方讲完了,另一方再讲。在一方讲话的过程中,另一方很少插话。[10]基于中日会话结构的差异,还应注重其中所体现出的礼貌语用信息,以提高学生全面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如何使我国的外语教学能有效地教学生“使用”外语,语用知识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语言是礼貌的手段,它制约着语言的使用。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礼貌原则等语用知识对外语学习者掌握好外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使用日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词汇语法能力很重要,但在交流中传递的内容以及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对方等与礼貌相关的语用知识也很重要。日语语用习得中应重视礼貌信息等相关语用知识,做到多维扩展,即从平面到立体的扩展,静态到动态的分析,局部到整体的感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把与礼貌原则有关的语用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
[1]朱秀芝.文化间性视野中礼貌意识的生成[J].外语学刊,2007,(3):127~129.
[2]刘润清.关于 Leech 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42~46.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104~150.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97.
[5]陈新仁.试论语用解释的全释条件[J].现代外语,2001,(4):378~389.
[6]孙亚.心理表征与礼貌的得体性[J].外语教学,2002,(1):
33~35.
[7]毋育新.日语中的积极礼貌策略与消极礼貌策略[A].潘均.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86~200.
[8]吴泰均.日本语闻き手待遇表现の语用论的机能[J].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论集,2010,(10):133~158.
[9]宇佐美まゆみ.ディスコ一ス·ポライトネス」という 点から见た敬语使用の机能[J].语学研究所论集,2001,(6):1~29.
[10]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