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师教育PGCE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2015-12-21刘江岳
●刘江岳
英国教师教育PGCE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刘江岳
PGCE培养模式是当前英国培养中学教师的一种主体模式,是先进行学科专业学习然后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的模式。PGCE培养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对申请者有多方面的准入要求;二是宽口径培养,毕业生能够胜任两个学段和两门科目的教学。英国教师教育的PGCE培养模式,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如何提高生源质量以及如何拓宽培养口径上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英国;教师教育;PGCE培养模式
英国的教师教育自18世纪中期产生,经历了多次变革,现今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和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分析英国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对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将对英国教师教育的PGCE培养模式进行探析,并思考其值得参考借鉴之处。
一、英国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在英国,任何人想成为教师,都必须获得学位,并完成入职教师培训(Initial Teacher Training,简称ITT)。目前,英国没有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中小学教师培养任务主要由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院(一种区别于综合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从学位的层次看,英国的中小学教师培养主要有本科培养和研究生培养两种。
(一)本科培养模式
学生在两年预科(A-Level)课程的基础上,申请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一般经过3-4年的学习,取得教育学士学位的同时取得教师资格身份。这种模式主要用来培养小学教师。也有些提供入职教师培训的机构采用这种模式培养中学教师,但提供的学科范围非常有限。
文学/科学学士学位+QTS(Qualified Teacher Status,即合格教师资格)模式也是一种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入职培训是同时进行的。学制非常灵活,全日制学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或4年,非全日制学生的学制为4-6年。如果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则可在两年之内获得学位。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对于已经获得学士学位的申请者,若想从事教师职业则可以申请大学里的PGCE课程。这是一种研究生教育证书模式(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简称PGCE),是先进行学科专业学习然后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的模式。PGCE培养模式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学生先在大学里修完某学科专业的课程,时间一般为三年,然后再申请大学教育学院的PGCE课程,接受为期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成绩达到要求后即可获得PGCE证书。我国有的学者也将这种职前教师培养模式称为“3+1”模式,[1]这是当前英国培养中学教师的一种主体模式。
英国教师教育的PGCE培养模式
PGCE培养模式中有一种是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另一种是以大学为基地的。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PGCE培养模式中,中小学校对教师的培养起到更多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式类似于医学专业的学生,从经验中学习,指导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对学生手把手地指导。得到政府授权的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学校被称为SCITT(School-centered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简称SCITT)。所有的SCITT课程一般持续一年,学生修完所有的课程并达到要求后直接获得教师资格。
二、英国教师教育PGCE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本文以英国伦敦大学为例来对英国教师教育的PGCE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是一所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公立联邦制大学,包含18个独立自治的学院和10个研究所。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简称IOE)是一所世界领先的教育和社会科学学院,建立于1902年,一直从事中小学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是英国教育标准局(英国负责评鉴学校标准的政府部门)认可的优秀教师教育机构。[2]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PGCE培养模式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严格的准入要求
由于PGCE培养模式是可以直接获得QTS认证的,所以对申请者有严格的准入要求。申请PGCE课程的条件主要包括学位条件、学术成绩、学校的实践经验等方面。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对PGCE申请者的具体要求如下:[3]
1.学位要求。申请者必须具有学士学位,而且符合以下三个要求之一:必须持有本科学士学位,经过认证的英国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士学位,学位等级二等及以上;英国以外的,被IOE认可的同等水平的学位;IOE认可的研究生学历。
2.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申请者必须通过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GCSE)。考试科目一般包括英语语言和数学,考试成绩须达到C以上(包括C)。想做初中教师还需要加一门科学科目的课程考试。
3.健康条件。申请者必须符合英国教育部提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要求,职业卫生服务部门的评价为“适合做教师”。
4.近期学校经历。中级PGCE课程的申请者必须在中学有不少于一周的见习经历。
5.无犯罪和不良社会行为。为了保护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确保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申请者必须提供披露与阻止服务机构(Disclosure and Barring Service,简称DBS)颁发的显示本人的任何不良社会行为及违法犯罪记录的披露证书(Disclosure Certificate)。学校将根据申请者的披露证书进行判断申请者是否适合接触儿童或其他弱势群体。另外,如果申请者近五年内去过欧洲外的其他国家,并居住六个月及以上的,则还需出示该国家提供的良好行为记录。
6.具体学科要求。PGCE课程是分学科的,不同学科的PGCE对学科知识水平要求也不同。英国教育部规定学位的类别与所教的科目必须是相关的。例如,物理学科PGCE要求申请人必须获得了物理学或工程学的学士学位,或联合学位(物理为第一专业)。物理学科的课程成绩要求为A等,其余学科成绩最低为D等。申请人还需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化学知识,且最好具有在中学见习的经历。
(二)培养能够适应两个学段及两门科目教学的教师
英国的义务教育分成四个学段,其中小学包括两个学段,中学也包括两个学段。任何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都是针对至少两个学段。[4]
同时,任何培养模式都不是培养单科型的教师,而是能够承担两门或以上科目教学的教师。PGCE培养模式注重强调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并在实习阶段安排同一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实习,或不同学科的教学实习,从而中学教师一般能够胜任两门或以上的科目教学。如表1所示,伦敦大学物理PGCE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既从事物理教学,也可以从事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
伦敦大学不同专业方向的从教科目
三、英国教师教育的PGCE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应提高对生源的选拔标准
英国教师教育的PGCE培养模式有一套规范的生源选拔标准,既包括学术标准,还包括候选者的身心健康等其他非学术标准。因为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对所有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更需要教师职业的兴趣和情感。提高职前教师的准入标准有利于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更有职业责任感的教师。
与英国相比,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不够注重对生源的选拨。尽管我国的高校招生有着“严进”的传统,但大多数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的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并不高。有些地方院校为了保证生源,刻意放宽录取标准。有研究发现,多数进入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么因为分数刚刚过线,报考其他专业无望;要么是自己还未对未来的职业形成完全规划,只是在教师及家长的建议下填报教师教育专业;还有一些教师教育专业招不满,靠服从志愿调剂来保证招生名额。[5]在对生源的筛选标准上,除了学业成绩标准,而缺少其他方面的非学术性标准,如人格特征、职业意愿、沟通能力、人生价值观等。较低的准入标准必然会降低师范生的整体质量,这显然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相悖。
因此,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而言,如何提高生源质量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我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招生就业环节,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6]在教师教育专业提高生源质量这一问题上,英国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师教育专业生源选拨标准,不仅要采用注重学术性标准,还要考察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健康条件、态度、价值观等基本素质。
(二)我国对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应适当拓宽培养口径
英国教师教育的PGCE培养模式对中学教师培养目标定位在知识面广、任教两个学段及两个学科的中学教师。因此,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教育领域内的就业面是比较宽广的,不仅具有就业的灵活性,对中学教学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多为单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除公共课和教育专业课程外,学科专业的课程以单一学科为主,教育实习也只针对单一的中学科目。单科型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往往具备所从事的单一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但不具备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综合文学或科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单科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底蕴不足;相关学科涉及面少;对知识材料统整能力弱;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不足,难以应付教学情境中的综合性实际问题等。[7]不仅如此,相比于口径宽的培养模式,单科型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对口,容易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狭窄。因此,当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小学科专业师资比较饱和时,该学科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因为不具备向其他学科转型的知识和能力,就容易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尽管国情不同,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教师培养模式,但在不颠覆现有分科培养框架的前提下,我国的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应适当拓宽培养口径:在课程设置上拓宽学科专业教学内容的范围,以培养师范生宽广的知识结构;在教育实践环节给师范生提供选择性参与不同科目教学实践的机会。这种变革既能增加师范生在教育领域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师范毕业生职后的专业发展。
[1]黄正平.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9).
[2]Institute of Education.Overview[EB/OL].http://www.ioe.ac.uk/about/89.html.
[3]Entry Requirements[EB/OL].http://www.ioe.ac.uk/study/59837.html;BasicRequirementstoBecomeaQualifiedTeacher[EB/OL].http://www:education.gov.uk/get-into-teaching/for-apply-teachertraining/basic-requirements.
[4]What age groups would you like to teach?[EB/OL].http://www.education.gov.uk/get-into-teaching/subjects-age-groups/agegroups.
[5]贺美玲,李晓波.教师教育专业生源质量的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
[7]罗明东,陈瑶牛,亚凡.教师教育“综合型”培养模式的探索[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1).
(责任编辑:冯永刚)
刘江岳/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比较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