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MOOCs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探究
2015-12-21申娟李洋
申 娟 李 洋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
开放大学MOOCs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探究
申 娟 李 洋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出现对在线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国内外知名高校与教育机构纷纷研究并着手建设MOOCs平台,从课程、平台、证书互认等方面开展合作。MOOCs是互联网+时代下在线教育运营模式的成功体现,纵观近期兴起的MOOCs平台,平台与课程的建设已不是难点,瓶颈恰恰是可持续发展与运营模式。开放大学早已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本文着重研究开放大学如何利用现有优势,共同建设、运营开放大学MOOCs平台。
开放大学;MOOCs;平台;课程;建设;运营
一、引言
开放大学是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的,由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和44所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和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自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开放大学在学习平台建设、网络课程建设方面已积累多年的经验,并且已拥有一个覆盖全国的办学网络,逐步形成了基于“六网”(网络核心课程、网络教师团队、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评价、网络教学管理、网络支持服务)为核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远程教学环境。MOOCs的横空出世,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教育机构意识到在线教育的巨大市场前景与影响力,对传统教育模式也带来巨大的变革,很多传统高校或建设自己的MOOCs平台或成为知名MOOCs平台的合作伙伴。随着对MOOCs研究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各专家学者、高校以及学习者对MOOCs的选择逐渐趋于理性,国外三大MOOCs平台的运营模式是否适合中国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对开放大学来说,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在线教育的思考,作为国内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如何在现有平台及课程的优势下,建设并运营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MOOCs平台。
二、MOOCs热带给我们的启示
Coursera、edX、Udacity三大MOOCs平台的横空出世,在全世界掀起一股MOOC热,纷纷效仿:有以联盟组织为代表的OpenupEd,有以开放大学为代表的FutureLearn、Open2Study,有以小语种为代表的Schoo、iversity等等。中国高校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也不甘示弱,或加入国外知名的MOOCs平台,提供最优质的课程,如清华大学加入edX平台、北京大学与Coursera合作等;或建设自己的MOOCs平台,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国防科技大学梦课等。
诚然,MOOCs吸引了众多眼球,但在中国建设MOOCs平台的目的需更加明确,不仅仅是为了追逐国际教育步伐,或寄希望于通过展示优质的课程达到宣传学校形象,跻身世界名校行列的目的,更多的是要探索思考教育改革与创新。盲目照搬国外MOOCs模式,不考虑运营与发展模式,必将昙花一现,被新的教育模式所替代。近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MOOCs热进行反思,MOOCs虽然带给学习者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可以免费学习知名院校和教授的课程,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还能获得教授签名的证书,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具有非常强的自学能力才能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并且教授签名的证书也只能当作个人收藏,在升学就业、获取学位上不会发挥效力。MOOCs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高辍学率、证书认证困难、商业运营模式模糊、教学过程缺失等问题[1]。
(一)高辍学率
MOOCs平台对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控性要求较高,通常90%以上的学生都不能完成课程。时间问题、语言障碍、网络不畅、无人答疑、没有字幕等多方面因素打击了MOOCs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退出学习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从而导致了较高的辍学率。
(二)证书认证
MOOCs平台都向通过课程学习的学习者提供教师签名的证书,也有部分课程可以与相关的考试机构合作进行课程考核,然而获得的证书在学历认证、职业认可等方面缺乏效力。
(三)商业运营模式
目前,几大知名的MOOCs平台在商业运行模式上有较多的共性。首先,他们对于客户群体——学习者来说没有条件限制,在价值主张上均提出了免费提供学习机会,在渠道方面也主要基于互联网来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其次,这几大知名的MOOCs平台的合作伙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课程资源的高校或教师,另一类为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的公司或政府部门。最后,MOOCs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为风投公司、基金会和知名高校等,支出成本主要是运营平台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及人力成本以及宣传费用等。
(四)教学过程中的支持与互动缺失
MOOCs平台提供的课程仅仅是借助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在线互动,学生只是简单的参与。同时,庞大的学生群体使协作和深入交流困难。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对学生的问题反馈不及时。
(五)缺乏实践场景
MOOCs平台提供的课程绝大多数是视频讲述,缺乏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对于理工科的课程来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更多的知识依靠实际应用与实验完成。
三、开放大学MOOCs建设模式思考
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远程教育机构,在学习平台建设、网络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方面已积累多年的经验,并且已拥有一个覆盖全国的办学网络。开放大学建设MOOCs平台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重点探索课程建设与引入机制与运营模式,围绕课程提供教学服务,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学历认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平台的搭建与运营
平台建设是开放大学MOOCs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开放大学在建设MOOCs平台要支持各类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引入,要与其他管理系统对接,为学习者提供有学习过程的教学服务,学习成果能进一步转化。这就要求平台架构设计要充分考虑标准性、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等因素,平台架构设计如图一所示。
图一 平台架构图
(二)课程建设与运营
课程是MOOCs平台上核心产品,开放大学MOOCs平台上的课程可以来源于开放大学自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或教授合作建设、引进国内外高校的课程,无论何种建设模式,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呈现上,以短视频为主,同时支持其他灵活、形式多样、交互性强、具有虚拟现实和符合专业学科特点的资源。由于MOOCs的受众广,各种年龄阶段、各种文化程度背景的学习者都存在,所以课程资源一定要便于学习、直观、生动活泼。我们现在的IP课件或者视频资源,虽然是以视频的形式来授课,视频中多是教师的大头像以及PPT内容,并没有体现交互式、仿真虚拟等更丰富的教学内容。课程运营有如下三种模式:
1.自建课程
由开放大学系统(总部和分部)自主建设的课程,课程团队由开放大学系统构成,授课教师可来自国开教师和外聘教师,课程建设及运营投入由国家开放大学承担。课程建设流程如图二所示。
图二 自建课程运营模式流程图
2.引进课程
引进国内外高校或知名教授建设的课程,授课教师和课程制作团队由该高校负责,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推广,提供辅导教师团队,参与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支持服务,并提供平台的技术支持。课程建设之初,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分工与职责、投入与效益分配、知识产权等,课程建设标准遵循国家开放大学MOOCs平台标准。课程建设流程如图三所示。
图三 合作运营模式流程图
3.提供平台服务
将国内外高校或知名教授建设的课程引进平台,该课程团队由所属高校负责,国家开放大学提供课程平台的技术支持。双方签订引进课程协议,确定投入与效益分配等。在具体执行中,部分环节可以略作调整,如在高校的辅导教师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可以由开放大学教师承担辅导教师职能。课程建设流程如图四所示。
图四 引进课程运营模式流程图
(三)与学分银行对接,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
“学分银行”[2](Credit Bank)模拟、借鉴银行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学分积累、学分转换、学分检索和学分兑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系统。学分银行广泛涉及到学习账户、学习过程、考试考核、证书颁发等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数据,因此,“学分银行”要与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业务互通、流程互联。
学习者在开放大学MOOCs平台进行学习,其个人信息、学习过程、学习记录和学习成果、证书等信息均录入学分银行。学习者学完课程并通过考试,即可获取相应的勋章(或称为学分),此时可以申请学分银行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并累积到学分银行。MOOCs平台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学分银行中的学习过程记录,为学生提供有建设性意义的后续学习内容,主动向学生推送一些后续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如果学生需要就业,就业单位在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查看学分银行及MOOCs平台上该学生的学习经历,为就业单位提供人力资源状况和信息。
学分银行与MOOCs平台的对接,将学生在MOOCs平台上的学习成果录入学分银行,并能够进行积累、转换,对于提高MOOCs平台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学分银行的推广提供广阔的空间,能够更好地促进MOOCs平台和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与难点
(一)提升针对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
现有的几大MOOCs平台的课程团队往往不到10人,注重课程本身的建设,却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服务,仅依靠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很难达到学习的目的。开放大学MOOCs平台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国开系统辅导教师团队的作用,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从而提高学习中的学习黏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辍学率。
(二)学分累积与证书认可
制订完善的学习认定制度和学习转换规则,实现MOOCs平台与学分银行的有机对接。同时需要在政策、体制方面获得支持,使学习者获得的学分能得到其他高校的认可,证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定。
(三)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探索盈利模式
在平台建设初期,需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可考虑充分应用现有基础,如平台、课程、网络环境等,快速发展合作伙伴。随着逐步运行,研究盈利模式与发展战略,调整投资方向,争创品牌特性。
[1]祝智庭,闫寒冰,魏非.观照MOOCs的开放教育正能量[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18-26.
[2]鄢小平.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5(1):30-38.
2015-10-05
申娟,女(汉族),国家开放大学运维服务中心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