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预防静脉炎的成效

2015-12-2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静脉

赵 辉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沈阳110004)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预防静脉炎的成效

赵 辉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沈阳11000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预防静脉炎的成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受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名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采取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操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后显著降低了老年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老年科;静脉留置针;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不但可以减轻静脉输液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又可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由于老年患者静脉血管壁增厚变硬、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回血缓慢等特点导致穿刺失败率较高[1]。因此,选择静脉留置针对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穿刺失败率;由于留置针套管柔软,避免了普通穿刺针穿破血管的发生率;而且留置针采用无菌透明贴固定,提高了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固定效果。但由于留置针留置时间较普通输液针头长,也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静脉炎的发生最常见,因此,避免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静脉炎的发生至关重要。我院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受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名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入液体均有化疗药物及其他常用药。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组别年龄住院天数观察组54.62±13.8515.15±1.75对照组55.26±12.5515.98±1.46性别男女输注药物化疗药其它药物27 23 29 21 2129 2327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采取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操作。

1.2.1 心理干预患者情绪对留置针使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初次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会导致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在置管前应评估患者,告知患者留置针的应用目的及对老年患者的益处,置管的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1.2.2 穿刺部位的选择易选择手背、腕关节以上、肘关节以下的血管,管径较粗、较直、管壁弹性较好、回流通畅、便于护理观察及患者不易活动的血管部位。而且穿刺静脉部位无红肿感染、无静脉瓣、无硬结[2]。

1.2.3 穿刺技巧老年患者的血管脆性大,因此,穿刺时应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一次成功。见回血再送入少许留置针后松止血带,这样保证了送入留置针时血管处于充盈状态,可以避免留置针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1.2.4 留置针使用期间中西医护理干预

1)穿刺成功后使用无菌透明贴固定,并标记穿刺时间及责任护士。无菌透明贴保持清洁并固定良好,若出现固定不良或污染应及时更换。使用留置针期间注意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3],出现异常应立即取下留置针,局部热敷、理疗,避免静脉炎发展,并更换另一侧肢体输液。2)依据应先滴入高渗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后滴入等渗及刺激性小的药物;先滴入抗生素,后滴入普通治疗药物[4]的顺序进行输液治疗,药物配伍严格执行并掌握好药物浓度及输入速度。3)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湿热敷可预防性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湿热敷可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及代谢的增强。静脉输液过程中选用小毛巾放入热水中(水温45~50℃)浸透,稍拧干,打开小毛巾平铺于穿刺点上方约2 cm处进行湿热敷,1次/2 h,每次20 min。若输注化疗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可选择33%硫酸镁沿静脉走向湿敷于置管静脉上至药物滴完,拔针后1~2 h停止湿敷,直至疗程结束[5]。大剂量滴注药物时,用75%乙醇纱布持续湿敷于套管针敷贴上方至拔针后30 min,滴注过程中采用喷雾器将75%乙醇均匀喷洒在纱布上使纱布保湿[5]。留置针使用后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避免触碰留置针外露部分,避免污染、清洗及按揉穿刺部位。

1.3 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静脉炎程度判定标准进行评价[6]:Ⅰ度:穿刺点疼痛,有红或肿,静脉无条索改变,无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有红或肿,静脉有条索改变,无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有红或肿,静脉有条索改变,可触及硬结。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0进行资料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随着留置针在老年病人中的广泛使用,由此导致的静脉炎也受到普遍的关注。静脉炎是临床输液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一次穿刺成功率低及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的血管内膜损伤或强刺激性药物输注过程中致血管壁纤维增生,使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和水肿等反应所致[4]。

从统计学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采用多种护理干预后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管径较粗、较直、管壁弹性较好、回流通畅、便于护理观察及患者不易活动的血管部位,可减少套管在血管内屈曲打折;合理安排药物输注顺序,严格执行配伍、药物的浓度及输注速度;使用留置针期间注意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污染、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静脉输液过程中可预防性进行湿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加快了静脉回流,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4]。

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血管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黎旌江.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31.

[2]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62.

[3]李晓燕,刘详,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1.

[4]李水英,吴丹,张梅.六合丹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 (1B):167-168.

[5]叶燕萍,郭薇,陈云.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志,2009,15(18):12-13,61.

[6]王振华,谭晓骏.护理干预对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145-1146.

Effect of Integrated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for Preventing Phlebitis

ZHAOHui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andImmunology,ShenyangMunicipalHospitalof TCM,Shenyang110004,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for preventing phlebitis.Methods Considering 100 elderly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3 which used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for venous transfusion therapy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admission date,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nd each group had 5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a series of integrated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The phlebitis occur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in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vari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after using th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has obtained the good effect,and wa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Geriatrics;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phlebitis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2.070

1672-2779(2015)-12-0138-02

:张文娟本文校对:林洁

2015-05-15)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静脉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