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对幼儿嫉妒水平的影响*

2015-12-20张金荣薛梦瑶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会性威胁人格

张金荣,薛梦瑶

(1.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2.苍南机关幼儿园,浙江 苍南325800)

一、问题提出

嫉妒是个体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1]以往关于儿童嫉妒方面的研究较少,Hart(1998)[2]选取76名12个月大的婴儿作为被试,安排被试母亲与另一位陌生女性同时注意玩具娃娃或书,忽略被试,实验结果显示母亲抱娃娃时婴儿会出现减少玩耍,同时出现靠近母亲、尝试吸引母亲注意的行为。Sybil和Heather(2002)[3]对32名6个月的婴儿进行实验,发现母亲抱着玩具娃娃和母亲拿着书本这两个情境下,婴儿均表现出消沉、皱眉头、愤怒等负面情绪,对玩具娃娃的负面情绪比对书本更加明显。Amy& Rendal(2007)[4]认为受到父母更多关爱的幼儿产生较少的嫉妒并形成较高水平的自尊。张玉洁和许远理(2011)[5]在对国外研究进行整理,并结合儿童认知与情绪发展水平的特点的基础上,把0-5岁儿童嫉妒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级形式嫉妒(6-12个月);无区分嫉妒(1-3岁);有区分嫉妒(3-5岁)。Hart,Kazuko和Behrens(2013)[6]研究表明当亲子关系受到威胁时婴幼儿会表现出嫉妒。王莉莎(2001)[7]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嫉妒情绪并不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缓,嫉妒情绪若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会转变为人格的一部分。周念丽,姬好(2014)[8]认为情绪的发展始于新生儿,婴幼儿不仅具备了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逐步建立了害羞、愧疚、嫉妒等自我意识情绪。

Shettel(1978)[9]认为嫉妒包含两个维度,保护个体关系和保护个体自尊;White(1981)[10]在对嫉妒反应模式的研究中,将两种动机用威胁这一因素连结起来,将嫉妒分为两个维度,失去关系的威胁和失去自尊的威胁;Maths(1985)[11]通过研究证明了面临这两种威胁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失去关系带来的威胁感会导致个体抑郁,失去自尊带来的威胁感会导致个体愤恨;陈俊嬴,杨丽珠(2014)[12]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我国幼儿嫉妒的结构包含两个方面,关系威胁和自尊威胁。

关于嫉妒的影响因素,人格与情绪关系密切,它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以及个体对不同事件的评价与感受,不同的人格会对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嫉妒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自然与人格有某种程度的联系。以往研究认为,人格是影响嫉妒情绪的重要因素。张建育(2004)[13]为个体所受的教养方式、人格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会影响嫉妒。杨光艳(2007)[14]认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嫉妒心理都和人格特征有关。赵娟娟,司继伟(2009)[15]认为外显自尊对大学生的嫉妒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陈莉(2010)[16]认为大七人格对爱情嫉妒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大七人格中外向性、善民、人际关系维度与其爱情嫉妒呈负相关,情绪性维度与其呈正相关。

目前探讨嫉妒与人格相互关系的研究多是以成人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的,尚没有探讨幼儿人格对其嫉妒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将问卷法与实验法结合揭示人格对幼儿嫉妒的预测作用,以期为减少幼儿嫉妒情绪的产生提供有效的教育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取

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非比例抽样)的方法,从湖州市一公办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各抽取30名幼儿,其中男生45名,女生45名,共90名幼儿作为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被试,先后进行两种实验的测试和问卷测查。由于幼儿不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所以由每名幼儿所在班级的主班教师填答问卷。

(二)研究工具

(1)实验材料:手机1部、打地鼠玩具3个、礼物(贴纸)50张

(2)问卷测查工具:张金荣、杨丽珠(2011)编制的《幼儿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问卷共60题,分为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情绪稳定性5个维度。

(三)研究程序

1.幼儿嫉妒水平测查实验

(1)实验场地选择。幼儿园内幼儿平时较熟悉的房间(如活动室),实验时尽量保持室内安静。

(2)无关变量的控制。首先,主试由研究者本人承担,完成全部施测,以保证实验的一致性。其次,本实验采取单盲的方法,不让被试知道自己在参与实验,使实验在比较真实自然的情境下进行,消除被试的防御反应。再次,研究者向被试的监护人介绍自己的来意和实验目的,征得被试监护人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最后,选取小、中、大班幼儿各4名(男女各半)共12名幼儿进行预实验,根据幼儿的表现来确定实验的指导语和能引起幼儿兴趣的小贴纸的类型及玩具的类型,参加过预实验的幼儿不能再参加正式实验,以此来消除实验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实验因素的操作定义。关系威胁嫉妒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当幼儿面临失去有价值的关系时,所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及行为。

自尊威胁嫉妒是指当幼儿面临竞争者拥有自己想拥有却没有的东西时,由于失去自尊所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及行为。

(4)实验过程。本研究具体分为两种实验情境。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以陈俊嬴,杨丽珠(2014)[17]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的我国幼儿嫉妒结构由关系威胁和自尊威胁两个维度组成这一研究结果作为理论依据。同时在陈俊嬴,杨丽珠(2014)设计的关系威胁情境实验和自尊威胁情境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陈俊嬴,杨丽珠设计的关系威胁情境实验是以师幼关系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幼儿在关系威胁方面的嫉妒水平,而本研究的关系威胁情境实验是借助同伴关系来探讨幼儿在关系威胁方面的嫉妒水平,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讨幼儿在关系威胁方面的嫉妒水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关系威胁情境:关系威胁情境实验前主试随机选择一名幼儿B,了解他最要好的幼儿是谁,并告诉他等会要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当主试让他选一个人一起拍照的时候要选择C(主试随机选取的幼儿)一起拍照。讲清要求后让B复述一次游戏过程,并告诉他,不能把这件事情告诉别人,他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游戏就奖励他一个小贴纸作为礼物。实验时,主试把一组三名儿童(被试A 和陪试B、C)单独叫到活动室,主试对B说:“×××,老师想给你拍好看的照片,你选一个你喜欢的小朋友和你一起拍照吧!”然后主试观察并记录被试A 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动作,约为15分钟。为了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状态,在实验结束后,主试对A 说:“×××,昨天B和老师说过,你们是好朋友,你们两个也一起拍好看的照片吧!”

自尊威胁情境:主试把一组两名儿童(被试A 和陪试B)单独叫到活动室,主试拿出打地鼠玩具,并在幼儿面前边玩边讲解玩具的玩法,吸引幼儿的兴趣。然后对A 和B说:“你们想玩这个玩具吗?”接着把玩具给B,对他说:“×××,这个玩具给你玩吧!”主试观察并记录被试A 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动作,约为10分钟。最后,为了消除幼儿的不良情绪,在实验结束后,主试拿出另一个打地鼠玩具对A 说:“哎呀,对不起,老师忘记了,这个玩具我包里还有一个,这个给你玩吧!”

(5)实验编码。结合以往研究以及预实验中幼儿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言表达这三方面表现进行编码。采用事件取样法进行观察,两种情境分别统计,每出现一种行为,计1分,按出现该行为的次数进行累加,得分越高表明幼儿嫉妒水平越高,嫉妒总分是两种情境嫉妒总分加总,得分在1-9分之内(实验记录表见表1)。

表1 幼儿嫉妒行为编码与计分

2.问卷测查

(1)调查过程。主班教师根据对每名幼儿的了解,在幼儿园较为安静的图书阅览室内填答问卷。教师填写完问卷后,对其表示感谢并送上礼物,再将问卷统一装在资料袋中。

(2)问卷处理。《幼儿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共发放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通过对问卷完整度的检查,90份问卷均有效。

(四)结果统计

利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获取的数据和实验获取的数据分别进行录入和处理,分析嫉妒发展的性别和年龄特点以及人格对幼儿嫉妒发展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以班级为自变量,以关系威胁嫉妒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发现班型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df1=5,df2=84)=20.07,P<0.001;性别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df1=5,df2=84)=1.05,P>0.05;性别* 班型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F(df1=5,df2=84)=0.09,P>0.05。班型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小班和中班、小班和大班、中班和大班各组之间均值差异显著。当幼儿面临同伴关系威胁时,关系威胁嫉妒水平从小班到中班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上升,中班到大班随着年龄的增加,嫉妒水平有所下降(见表2)。

表2 幼儿关系威胁嫉妒均值描述统计表

(二)班型、性别对幼儿自尊威胁嫉妒水平的影响

以班级、性别作为自变量,以自尊威胁嫉妒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发现班级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df1=5,df2=84)=33.04,P<0.001;性别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df1=5,df2=84)=18.20,P>0.05;性别*班级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F(df1=5,df2=84)=1.16,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小班和中班、小班和大班之间均值差异显著,中班和大班之间均值差异不显著。当幼儿面临自尊威胁时,自尊威胁嫉妒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尊嫉妒水平呈上升状态(见表3)。

表3 幼儿自尊威胁嫉妒均值描述统计表

(三)幼儿人格与嫉妒水平的关系

1.幼儿嫉妒与人格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

为了探究人格对幼儿嫉妒发展的影响,考察幼儿嫉妒水平与人格各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采用皮尔逊相关方法研究幼儿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情绪稳定性等五个人格维度与关系威胁嫉妒总分和自尊威胁嫉妒的关系(见表4)。

表4 幼儿嫉妒与人格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N=90)

幼儿关系威胁嫉妒水平与亲社会性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r=-0.69,p<0.001),与情绪稳定性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01)。幼儿自尊威胁嫉妒水平与亲社会性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01),与情绪稳定性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r=-0.76,p<0.001)。因此幼儿关系威胁嫉妒水平和自尊威胁嫉妒水平均与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这几个维度无关,与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2.幼儿人格与关系威胁嫉妒水平的回归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的关系威胁嫉妒水平与人格的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这几个维度不存在着显著相关,与人格中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本研究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作为自变量,关系威胁嫉妒为因变量,运用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幼儿人格对关系威胁嫉妒发展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与关系威胁嫉妒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多重线性关系。自变量解释了整个因变量变异程度54%(校正R2=0.54)建立回归方程为:y=-0.07x1-0.07x2+6.56。其中y代表关系威胁嫉妒总分,x1代表情绪稳定性,x2代表亲社会性。这表明人格中的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维度对嫉妒水平直接影响。

3.幼儿人格与自尊威胁嫉妒水平的回归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的自尊威胁嫉妒水平与人格的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这几个维度不存在着显著相关,与人格中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本研究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作为自变量,自尊威胁嫉妒为因变量,运用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幼儿人格对自尊威胁嫉妒发展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与自尊威胁嫉妒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多重线性关系。自变量解释了整个因变量变异程度66%(校正R2=0.66)建立回归方程为:y=-0.15x1-0.05x2+8.36。其中y代表自尊威胁嫉妒总分,x1代表情绪稳定性,x2代表亲社会性。这表明人格中的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维度对自尊威胁嫉妒水平有直接影响。

四、讨 论

(一)幼儿嫉妒发展的年龄特点及原因

研究表明,年龄对关系威胁嫉妒和自尊威嫉妒的影响显著。当幼儿面临同伴关系威胁时,关系威胁嫉妒水平从小班到中班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上升,中班到大班随着年龄的增加,嫉妒水平有所下降。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尊威胁嫉妒水平始终呈上升状态。

小班幼儿关系威胁和自尊威胁嫉妒水平不高,由于小班幼儿刚入园,还处于初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阶段,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技能,还未形成固定的“好朋友”。同时,对于幼儿园环境陌生,造成她们不敢表现自己的嫉妒,因此小班幼儿的自尊威胁和关系威胁嫉妒水平较低。

中班幼儿的关系威胁和自尊威胁嫉妒水平较小班幼都有显著提高。黄天中(2011)[18]提到,4-5岁幼儿的正处于情绪发展关键时期,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同时幼儿嫉妒别人的习惯也是从5岁开始的。杨翠美,渠彦超(2006)[19]认为4岁一5岁的孩子情绪反应强烈,自控能力较弱,尚理性思考,他们会以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利弊,直接做出情绪反应。因此,中班幼儿的关系威胁和自尊威胁嫉妒水平较小班幼都有显著提高。

到了大班,幼儿关系威胁和自尊威胁嫉妒发展走向出现差异。中班到大班幼儿关系威胁嫉妒水平有所下降。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认知与情感水平逐步发展,会试图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肖梅,王晓燕(1997)[20]过访谈法发现,6-7岁幼儿已明了父母对他的期望和希望达到的行为标准,也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并学会控制情绪。同时,经过了三年的相处,每名大班幼儿都有若干名好朋友,所以当其中一位好朋友“背叛”自己时,大班幼儿会比较宽容的接受。而中班到大班自尊威胁嫉妒水平有所升高,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大班幼儿对物质的渴求愈发强烈,思维和理解能力有所发展,当面临竞争者拥有自己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时,能直接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从而导致自尊威胁嫉妒升高。

(二)幼儿嫉妒发展的性别特点及原因

研究表明,性别对关系威胁嫉妒和自尊威胁嫉妒的影响不显著。陈惠君,刘品梅(2004)[21]过问卷调查法,对幼儿可能发生的社会行为、个性、情绪和习惯等三大类共27个心理卫生问题条目进行测查。发现除说粗话、恶作剧、争吵这三项男孩多于女孩外,其余未见统计学差异。此外,当今社会强调男女平等,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们看到了男性和女性不同性格特征的优势和劣势,认为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同时兼具两种性格特征反而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在性别角色教育方面趋向双性化,即男孩或女孩在获得符合所处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特征的同时还兼具女性或男性的特质。幼儿早期就接受无性别歧视的幼儿教育,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这导致幼儿在情绪理解、表达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因而出现性别对关系威胁嫉妒和自尊威胁嫉妒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现象。

(三)幼儿嫉妒水平的人格特点及原因

幼儿嫉妒水平与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这几个维度无关,与亲社会性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陈莉(2010)[22]认为在人际交往中,越是积极、乐天、待人友好宽容、易于沟通的人,越不易产生嫉妒。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础,亲社会性较高的幼儿谦让、乐于分享与帮助,可以与其他幼儿很融洽的相处,有很强的同理心,包容度很高。因此幼儿亲社会性发展的水平越高,越会礼让同伴,嫉妒情绪出现的越少。

人格特质较敏感的幼儿容易过分敏感的体验到不公平的感受,产生诸如忧愁、自卑、怀疑等不良情绪,而拥有这种情绪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而个性暴躁易怒的幼儿其情绪控制能力较差,表达情绪不会考虑后果,这种幼儿对嫉妒表现比一般的幼儿更加夸张。王晓钧(2002)[23]过对嫉妒与人格维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具有更多负性情绪,如急躁、害怕、冲动、紧张、神经过敏的个体可能会比一般人更频繁地产生嫉妒情绪。因此,情绪稳定性越好的幼儿其嫉妒水平越低,越敏感、越暴躁的幼儿其嫉妒水平越高。

五、教育建议

研究发现,中班是幼儿嫉妒水平变化的转折点。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尤其关注中班幼儿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及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学会正确处理关系威胁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形成开朗乐观的心理状态。

幼儿的自尊威胁嫉妒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上升,说明幼儿的自我和他人肯定的需要不断增大。如果家长一味地满足其物质需要,或者教师过度的鼓励都会带来嫉妒水平的上升。这时候家长要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幼儿理解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不可能每一样都得到,使幼儿不过分攀比、嫉妒其他幼儿在物质方面的优越条件,而是在好习惯、好行为、为班级做贡献方面进行比较、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提供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和玩具,避免幼儿因材料投放不足而产生嫉妒、吵闹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幼儿的人格特点。如果发现幼儿情绪不稳定,较敏感、容易暴躁,就要采取相应的养育方式,培养幼儿积极稳定的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一定程度上降低嫉妒发生的概率。同时教育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学会理解、宽容、谦让,幼儿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要及时奖励达到强化的目的,促进幼儿亲社会性水平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幼儿的嫉妒水平。家长也可以邀请孩子的同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幼儿分享食物、玩具等,使孩子在交往中获得分享的满足,久而久之,会养成与人分享的好习惯,降低嫉妒水平,形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73

[2]Hart S,Field Tdel Valle C.Infants protest their mothers'attending to an infant-size doll[J].Social Development,1998(7).

[3]Sybil H,Heather C.[M]Jealousy in 6-month-old infants.2002(3):392

[4]Amy J R,Brendal L V.Differential Parenting and Sibling Jealousy:Developmental Correlates of Young Adults’Romantic Relationships[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7(14).

[5]张玉洁,许远理.0-5岁儿童嫉妒情绪的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志,2011(3).

[6]HartS L,Kazuko Y,Behrens.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Features Of Jealousy Protest:Associations with Child Temperament,MaternalInteraction Style and Attachment[J],Infancy,2013,18(3).

[7]王莉莎.嫉妒心理对儿童行为的影响[J].山东教育,2001(Z6).

[8]周念丽,姬妤.13~36个月儿童情绪表达和理解障碍的早期筛查与干预[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3):213-214+216.

[9]Shettel N J,Bryson J B,Young L E.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the Other Person and Jealousy[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78(4).

[10]White G L.A Model of Romantic Jealousy[J].Motivation and Emotion,1981,5(4).

[11]Mathes E W,Aaams H E,Davies R M.Jealousy Loss of Relationship Rewards,Loss of Self‐esteem,Depression,Anxiety,and Ange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48(6).

[12]陈俊嬴,杨丽珠.3-6岁幼儿嫉妒结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3]张建育.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14]杨光艳.嫉妒及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因果模型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5]赵娟娟,司继伟.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嫉妒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2).

[16]陈莉.爱情嫉妒与中国人人格特质及其嫉妒反应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4).

[17]陈俊嬴,杨丽珠.3~6岁幼儿嫉妒结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8]黄天中.4~5岁幼儿生涯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1(11).

[19]杨翠美,渠彦超.“嫉妒幼儿”诊疗室[J].家庭教育,2006(9).

[20]肖梅,王晓燕.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J].家庭教育,1997(12).

[21]陈惠君,刘品梅.湛江市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1).

[22]陈莉.爱情嫉妒与中国人人格特质及其嫉妒反应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4).

[23]王晓钧.嫉妒与人格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2(2).

猜你喜欢

社会性威胁人格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人类的威胁
受到威胁的生命
面对孩子的“威胁”,我们要会说“不”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