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来自中国医药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

2015-12-20殷俊杰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区域

□殷俊杰 邵云飞 钱 航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来自中国医药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

□殷俊杰 邵云飞 钱 航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如何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从而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察觉并克服创新中的障碍,培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是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医药产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地位在国民经济中不断上升。基于现实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在综述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的测度与研究假设,提取创新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环境、信息化水平、人员综合素质、政府支持度、金融生态环境,分析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实证对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选取变量的重要指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以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提升我国区域创新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医药制造业

引言

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剧烈、信息化程度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维护并吸引顾客、应对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现代企业必须时刻创新。如何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并由此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并克服创新面临的障碍、建立和培育创新环境和氛围,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都面临并亟待解决的挑战,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创新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创新能力也各不相同,创新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差异发展,很多国家政府为巩固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采用了更新和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这样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1]。

区域创新环境已成为影响企业布局和区域分化的关键因子,它赋予了地区创新潜力[2],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区域创新的经济效果又是改善区域创新环境的根本保障。创新环境可以优化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区域内新兴技术的出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以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良好的区域创新绩效不仅仅来自于该地区创新主体内部的活跃度,更来源于良好的创新环境。

医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步伐缓慢,但由于金融资本的进入促进了药品需求的增长和医疗通道的改善,全球医药市场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的背景下,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客观因素保证了医药需求的确定性增长,城乡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以及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等主观因素强化了医药消费的能力和意愿,我国医药市场需求得以加速扩容。但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部分药品价格下调等因素影响,医药制造业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均回落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盈利能力下降明显。受此影响,亏损企业亏损度有所加深,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6.9%。要扭转这种不利的局势,企业不仅要拓宽原材料的购入渠道,与供应商进行价格的磋商,寻找更优质的替代原料。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不断的创新,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生产更优质的药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自主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可见,国家对企业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作为高技术产业之一的医药制造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刻不容缓。面对这样的形势,本文就该选题进行研究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回顾

欧洲创新小组最早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Regional Innovation Milieus)的概念,他们认为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是通过在有限的区域中,行为主体以协同以及学习的方式建立起来的[3]。对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王缉慈将创新环境定义为一种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地方行为主体相互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以及交流奠定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基础[4];盖文启认为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剖析了它的内涵,即一是促进区域内企业不断创新,二是通过提升区域内创新绩效来改善自身环境,到达自我调节的区域创新系统[5]; 吴玉鸣研究了区域创新环境和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关系,构建了两者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认为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大学知识创新能力有推动作用[6]。本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信息化水平、人员综合素质、政府支持度、金融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研究创新环境。

有关区域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上,官建成,刘顺忠在分析有关中国专利数据基础上的区域创新能力一文中,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相对绩效视角进行研究[7]。陈华凯和官建成在测评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中,把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发展和技术商业化两个连续子过程,应用数据网络包络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进行系统测度,验证多数中国区域系统的上游技术研发能力和下游商业转化能力存在显著的不协调,商业转化能力在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8]。官建成,陈华凯在生产工艺创新的测量一文中,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测量创新的过程,在研究中,一种新的测量框架被构建,它提供了整个过程和内部子过程的效措施,并将这种框架运用到中国跨区域的高科技实证研究中[9]。李习保在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中,作者用随机边界模型,解释了中国区域创新绩效之间日益加剧的差距。结果表明,政府的支持、研发投入强度、特定行业和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10]。

创新绩效,即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它是考察区域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Faraj与Sproull把创新绩效分为任务相关的产出和员工相关的产出[11]。Whitley等认为,合作网络模式的不同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多大却没有进行深入研究[12~13]。李习保以我国各地区1998~2006年的创新活动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环境因素对以专利量为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14]。Michael Fritsch等运用负二项分布(negative)方法,采用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数据,得出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很大的影响[15]。杨震宁研究了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园内技术型企业运行绩效的影响,认为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园内技术型企业运行绩效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16]。陈文韬,李琳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对创新绩效的影响[17]。张莹,张宗益在构建panel-data模型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进行回归得出: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的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金融环境、创业水平的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18]。然而胡绍山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却得到: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数[19]。邵云飞,李巍在研究全员创新文献的基础上提取了全员创新环境中五个因素:战略、组织、文化、技术、制度,通过分析相关变量和所收集的数据,得出创新环境中的五要素对电子信息企业创新绩效有较大影响[20]。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作为高技术产业之一的医药制造业在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以区域中的社会文化、信息化水平、人员综合素质、政府支持度、金融生态环境为基本变量,从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视角,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提高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竞争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假设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医药制造业的特点,我们首先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变量的界定,并对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图1)做出假设。

图1 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变量的界定

根据现有理论,本文认为创新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信息化水平、人员综合素质、政府支持度、金融生态环境,这些因素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对创新环境进行直接测度的指标难以获得,本文结合区域创新的特点,运用间接指标或替代指标来反映环境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社会文化的内涵与测度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在一个区域中,教育投资比重越大表明该区域越重视教育文化培养,本文采用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EDU衡量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2.信息化水平的内涵与测度

信息化水平是反映信息时代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包括了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本文研究中信息化水平主要是指能为区域创新提供信息知识获取与信息知识交流的公共信息平台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数据库以及其他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等。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ndex)是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制约环境,以及居民信息消费等方面综合性地测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借鉴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定义,对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本文采用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INF)来衡量医药行业区域的信息化水平情况。

3.人员综合素质的内涵与测度

人员综合素质主要是体现为一个区域内劳动工作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等,可以采用区域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LABOR衡量区域人员综合素质。在信息化发展指数中,知识水平是通过教育指数来测度的,而教育指数是由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平均受教育年限(1/3权重)共同衡量,在Eviews 6.0中利用相关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发展指数和平均受教育年限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为了避免变量间的共线性对实证造成的偏差,本文中信息化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都采用信息化发展指数衡量。

表1 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信息化发展指数相关系数

4.政府支持度的内涵与测度

政府支持度主要是指企业所在区域政府为其技术创新提供的一系列支持,如财政激励、金融支持、税收补贴优惠和非财政支持政策。本文采用技术创新筹集费用中地方政府资金所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GOV来衡量政府支持度,该指标反映了地方政府在财政资源配置中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

5.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与测度

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在本研究中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区域内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金融机构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的融资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互助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各种提供股票、债券等金融投资和服务的公司。在技术创新筹集的科研经费中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测度,本文采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比重BANK。

6.创新绩效的内涵与测度

技术创新绩效是指企业创新过程的效率、产出的成果及其对商业成功的贡献,包括技术创新产出绩效和技术创新过程绩效。无论考察的是国家创新系统,还是区域创新系统,或是产业创新系统,在度量创新绩效时,都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系统。J.Hinloopen认为企业的创新绩效本质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动以及该活动与创新相关的环境的相互作用[21]。马宁、官建成利用三个指标(专利数量、创新产品数量、创新产品销售比例)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水平[22]。解学梅在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中,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产品创新比例和工艺创新比例3个指标来测度创新绩效[23]。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实质上就是R&D的投入和产出的绩效和专利数量。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最直接的成果,类型上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且技术含量高,申请量受到专利授权机构审查能力的约束较少。因此,本文选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

(二)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对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构成及对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本文对于医药制造业的创新绩效做出如下的假设:

1.社会文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在现有的社会文化准则下进行,因此区域技术创新的价值和行为习惯的选择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很大程度的影响。伯拉曼提(1997)[24]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探讨创新环境,他认为在创新环境中,社会文化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图2),社会文化环境技能积极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又对其有约束作用。积极、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绩效重要因素。集群效应的产生可以使得企业内部在创新活动中互相间交流合作更加便捷,并更深入地了解彼此,这样的社会文化特征让区域企业表现出更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社会文化环境引导着医药制造业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同时,企业也只有生产出迎合消费者消费习惯、价值取向的产品,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

2.信息化水平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创新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来源于良好的区域信息化水平,通过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创新主体可以降低获取知识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并且利用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进而避免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对医药制造业来讲,良好的信息化水平为其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保障了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及时的市场动态信息为企业提供了世界前沿创新研究的视角,利于吸收先进的经验,提升创新绩效。而且良好的区域信息化水平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创新企业进入区域,树立区域的创新优势,也避免了区域内部创新资源外流。由此我们对信息化水平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做出如下假设:

H2:良好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

图2 区域技术创新与其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人员综合素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自主创新是保持我国医药制造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是生产出更好医药产品的动力,医药制造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保证高品质、高数量的医药成果,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在高素质的区域环境中,企业科技人员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而且这些科技人员具有优良的职业操守和心理素质,为技术创新活动持续长久的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区域环境中必须构建“人才兴药”的队伍,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优势才能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才能适应未来的科技竞争。因此,良好的人员综合素质能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良好的人员综合素质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

4.政府支持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政府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企业创新活动,推动着企业创新活动的发展。政府可以在产业政策、区域产业安排上影响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以后的发展模式和轨迹,并通过创造激励性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可以刺激和引导区域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企业利用行业协会可以在创新和研发中互相交流和协作,并共同制定行业规范,充分发挥区域技术创新优势;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与科研进行持续的投资,鼓励形成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教育与科研体系。针对医药制造业,政府通过制定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市场政策,比如在药品定价、集中招标采购、医药报销目录的规则制定等方面,对R&D投入强度高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通过政策的强制引导,让企业更关注中长期的发展,同时对于提高创新绩效也是一种市场激励和补偿。因此可以对政府支持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做出如下假设:

H4:高的政府支持度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

5.金融生态环境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由于医药行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其技术创新需要充足的资金资源,所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对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拓宽技术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尤其是医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自身的资本是无法开展研发项目的,金融机构的支持不仅表现在资金的保障上,而且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运营管理之道,同时和企业共同承担着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对于医药制造业行业,金融机构为其注入了充足的资金,使企业研发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从而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体现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充足的研发投入对于加快医药制造业技术进步速度,提升管理水平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最终有利于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因此,应大力发展金融资本市场和医药制造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由此本文得到假设:

H5: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提高。

三、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通过研究设计,我们对收集到的29个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来找出创新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以医药制造业作为区域技术创新的研究对象,在我国31个省、市、区中选择了29个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西藏和新疆相应的数据异常及缺省过多,未进行研究),设定样本区间为2004~2008年,数据来源见表2。

表2 环境变量指标及数据来源表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 做描述性分析,得出INV、EDU、INF、LABOR、GOV、BANK在各个年份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和最大值,见表3。

表3 医药制造业创新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续表)

(三)创新环境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面板数据(panel data)也称作时间序列与截面混合数据(pooled time series and cross section data),是指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可以克服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和以往单独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数据相比,能够构造和检验更为真实的行为方程。正是基于实际分析需要,作为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问题,Panel Data模型已经成为近几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重要发展之一[28]。

在变量指标的分析中,我们将信息化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都采用信息化发展指数衡量。根据上述的假设,本文构建了创新环境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

式中i表示不同的区域,t表示年份,c为模型估计的截距项,β1、β2、β3、β4分别是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μit为误差项。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后,在Eviews 6.0软件中通过Hausman检验分析进一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

表4 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Hausman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P值为0.306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接受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四)回归结果分析

对式(1)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表5:

表5 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创新环境中提取的四个变量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都是正相关的,政府支持度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贡献最大,金融生态环境对其的贡献最小,具体来讲政府支持度、社会文化、信息化水平、金融生态环境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技术创新绩效相应提高76147.15、839.57、579.04、205.31。我国创新环境中的五要素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都有正面促进作用,证明了假设全部成立,人员综合素质是通过信息化发展指数来测度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中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本文认为人员综合素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显著的。

四、政策建议及启示

本文基于现实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在综述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变量的测度与研究假设,提取创新环境中的社会文化、信息化水平、人员综合素质、政府支持度、金融生态环境,分析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实证对象,探究了我国医药制造业中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针对以上的研究,提出以下有针对性建议:

1.政府支持政策能够有效地引导医药制造业的良好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采用相应的产业政策措施,减少结构化市场不完善,强化创新支持平台建设。具体的方式比如:通过直接拨款和税收减免优惠的政策扶持,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加强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带动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政府的药品定价、集中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目录的规则制定方面,对R&D投入强度高的企业进行倾斜,这样通过政策的强制引导,加强产学研联合研发,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地将技术活动创新所需要的生产资源进行协调和组合,增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

2.提高医疗制造业人才素质,加强人力资源投入,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医药制造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特别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实施灵活的管理模式,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并强化在职的学习与培训,鼓励沟通合作的管理“软环境”,努力提高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医药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国际标准规范,提高国内医药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3.培育良好的金融环境,拓宽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从研究结果分析中看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升都会带动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目前我国很多创业初期的医药制造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亟待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仍然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可以鼓励建立各种层次的投资银行,并进一步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医药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

4.建立研发的风险投资体系,挖掘民间资本的潜力,完善风险投资的融资机制,拓宽风险投资的渠道,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在医药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该研究受到启发,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考虑选择更广泛的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物联网产业等,并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区域创新的现状和特点。同时,对绩效的研究可以采取多个指标,使研究更加科学。这样可以对于促进我国创新环境的建设、提升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刘伟, 盖文启. 从区域创新环境视角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J]. 北京社会科学, 2003 (2): 3-12.

[2] 邵云飞, 唐小我.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份实证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05, 19(3): 71-76.

[3] Groupe de recherche européen sur les milieux innovateurs. Milieux innovateurs en Europe[M]. Paris : Philippe Aydalot Gremi, 1986.

[4] 王缉慈. 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J].经济地理, 1999, 19(1): 11-14.

[5] 盖文启. 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环境[J]. 学术研究, 2002(1): 60-63.

[6] 吴玉鸣. 大学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变系数计量分析[J]. 科研管理, 2010(9): 115-116.

[7] GUAN J C, LIU S Z. Compar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ies of PR China-based on data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pat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5, 32: 225-245.

[8] CHEN K H, GUAN J C.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 application of network (DEA)[J]. Regional Studies, 2012, 46: 355-377.

[9] GUAN J C, CHEN K H. Measuring the innov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 cross-regio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high-tech innovations[J]. Technovation, 2010, 30: 348-358.

[10] LI X B.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ransition: An empirical approach[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 (2): 338-357.

[11] FARAJ S, SPROULL L. Coordinating expertis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0, 46(12): 1554-1568.

[12] WHITLEY R. Developing innovative competence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3): 497-528.

[13] NIETO M J, SANTAMARIA L.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for the novelty of product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2007, 27( 6): 367-377.

[14] 李习保. 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24(8): 13-24.

[15] FRITSCH M, SLAVTCHEV V. Universities and innovation in space[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7, 14(2): 201-218.

[16] 杨震宁, 吕萍, 王以华. 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对园内企业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7):102-107.

[17] 陈文韬, 李琳.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25)9: 149-152.

[18] 张莹, 张宗益. 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2): 104-106.

[19] 胡绍山. 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 2011(32): 6-7.

[20] 邵云飞, 李巍. 全员创新环境五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以成都电子信息企业为例[J].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1 (9): 20-32.

[21] HINLOOPEN J, MARTIN S. Market-structur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brand–private label price differences of manufactured food products: comment[J].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7, 45(2): 219-223.

[22] 马宁, 官建成. 影响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0, 3: 16-20.

[23] 解学梅.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13(8): 51-64.

[24] BRAMANTI A, RATTI R. The multi-faced dimensions of local development[A].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ve Regions: The GREMI Approach. Aldershot, Brookfield: Ashgate, 1997: 3-44.

[25] COHEN W M,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bility: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Quarterly, 1990, 35(1): 128-152.

[26] 刘凤朝, 沈能. 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管理评论, 2007, 18(11): 43-47.

[27] 李婧, 谭清美, 白俊红.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10(7): 43-53.

[28] 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5.

The Impact of Innovative Environmental on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YIN Jun-jie SHAO Yun-fei QIAN Ha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How to impro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o as to enhance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discover and overcome the obstacles faced by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 and foster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are not only the challenges for managers, but also a problem that academics should keep sustained attention on and put efforts to solve.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hose statu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s to rise,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real questions to be studied, the measurement of the model and research hypothese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a review of relevan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labor,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environment were extracted out of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to analyze th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was taken as the object of the empirical study. First of all, the data collected was descriptive i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y; secondly, the panel data model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t indicator on the selected variables; finally, several conclusions were drawn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us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as th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270

A

10.14071/j.1008-8105(2015)06-0056-08

编辑 何 婧

2014 − 10 − 29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7117209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20130185110002).

殷俊杰(1988− )男,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邵云飞(1963− )女,博士,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钱航(1974− )男,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医药制造业区域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分割区域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区域发展篇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